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芳菲[封推]-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第二日天还不亮,她就梳洗打扮,叫厨房预备了十几样早点,惴惴不安的来大太太这边请罪。
大太太见了她还是以前一样和蔼可亲,然细细一察却不难发现,和婉中总有几分疏远。
“芳菲表姐呢?”红莲左顾右盼,赶紧转移话题。
大太太笑道:“她早起递了牌子进宫,这会儿也不知进没进寿康宫。”
红莲大吃一惊,害怕闵芳菲是进宫去告状,连忙吐了实情:“姑妈要怪就只拿我撒气便是,和我父亲半点关系没有。他只是听了我和母亲的主意,根本不知内情!”
大太太轻拍红莲的小手:“姑妈可不是小气的人,罢了,这件事今后谁也别提。你表姐进宫另有大事,跟你父亲升官没有半点关系。”
红莲将信将疑,用过早饭赶紧找了借口回去给四夫人通风报信。大太太心知这母女俩做贼心虚,所以也不阻拦,只是叫松雪客客气气将人送出大门。
等四夫人从女儿这里听说消息后,难免后悔自己做的太过火。
红莲却咬紧牙关不肯认错:“这也没什么,是她们自己不小心,何况,为得到那郭家的药,咱们也不是半点辛苦没有。父亲得了个正四品的官,勉强算得上两相抵消了。芳菲表姐是个聪明人,她要是死缠烂打,非揪着这件事不放。。。。。。”
四夫人盯着女儿的眼睛瞧:“那又怎样?”
李红莲冷笑:“我也只能不顾念大家的亲戚情分了。”李红莲自认握有杀手锏,要不是她时常逗弄闵芳菲那两只小八哥,也不会发现对方的秘密。闵家和宫里的影太嫔多年前就纠缠不清,李红莲听母亲说起过,当初姑妈险些和姑父和离,就因为外面一个怀了身孕的女人。
李红莲有些小聪明,又善于抽丝剥茧,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她隐约猜到,这个影太嫔,可能就是当年差点毁了姑妈姻缘的女人。
只要握住这个把柄,就等于握住了闵家的脉门,以芳菲表姐那样护家的性格,到时候只能乖乖听自己调遣。
☆、第353章、风声鹤唳,洵王进宫
自皇上病倒以后,宫中的戒备就森严了三四倍,从承天门到大明门,御林军守卫鳞次栉比,东西城台上的燕翅楼顶至少有十七八个弓弩手,虎视眈眈的望着所有经过宫门的人。
以军中弓弩的射程,凡是燕翅楼上能俯视到的人或物,几乎都可以在瞬时间射穿。
戒备森严至此,可见宫中也是如临大敌。
芳菲脚步轻巧,紧紧跟在小太监身后。那小太监是太后宫中的熟人,以前也是他来接芳菲入寿康宫。平日里爱跟芳菲说说笑笑,今日却一改常态,两眼随时偷瞄着周围,唯恐被当做乱党抓了去。
好容易到了内苑,匆匆可见几队宫女结伴来往,那小太监才明显松了口气,扭头与芳菲解释道:“现如今陛下颁布了严令,宫中没有例外,宫女宦官一律不准单独出行,违反的当即被棒杀。幸而我还带着温嬷嬷拿的腰牌,可就这样,燕翅楼上的那些弓弩手也是不长眼的!”
芳菲这才明白小太监担惊受怕的原因,看来抓住了肖昭仪还不够,宫中还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从影太嫔和蒋太医被抓那日起,皇帝和太后就开始布局,可惜,郭家对宫中的渗透实在太过久远,影太嫔之前,先帝之前的数位君王,都被郭家敬献上去的女人蒙蔽过。那些已逝的妃嫔多半没有子嗣,目的就是为郭家培养宫中的心腹。
皇帝登基短短数载,圣母皇太后原又不是掌权人,他母子俩预备清缴宫廷时才发现,情况远非他们当初预计的那样乐观。
哪些是人,哪些是“鬼”。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皇帝一时坐立不安。
所以,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宫中上下人心惶惶,小太监冲芳菲招招手,低声道:“昨儿崔内侍的干儿子就因为三更半夜在御道上乱晃。被御林军逮了个正着。听说还没等他开口分辨呢,就被乱剑砍死在了御道上。”
小太监说到这里,浑身抖了抖。眼神里抑制不住的惊恐。
芳菲讶然:“崔内侍这名号也不管用了?”
“嗨,别说崔内侍,现在就是温嬷嬷也不敢违拗皇上和太后的话,温嬷嬷还反复告诉我们。天一擦黑,只要不是掉脑袋的差事。都躲着点儿。”
小太监心有余悸:“这要不是来接四小姐你,打死我也不敢到前面去。”
芳菲低声微笑,等到了寿康宫门前时,她转手递了个重重的荷包给小太监。权当是给这小子压惊。不曾想,小太监见递来的荷包,活像见了鬼似的。连连往后倒退了三四步,要不是宫门大墙挡着。他非穿进去不可。
芳菲掂量掂量荷包,难免诧异,这比平时还重了一半有余呢!
“四小姐快收起来吧,”小太监心情复杂,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呢?而且凭他的眼里,一眼就能看出,荷包里少说也有五两重的银角子。可惜,这会儿不是要钱不要命的时候。
“现在宫里查的正紧,四小姐也别随意打赏,免得叫人怀疑你的用心。”小太监好言相劝,不等芳菲开口,他逃也似的先钻进了宫门。
芳菲只好将荷包塞回袖口,随着小太监往大殿来。
当下已是深秋时节,草木凋零,燕已南飞。。。。。。寿康宫是太后寝宫,过去好歹也是人来人往,颇为热闹。而今,虽说侍奉的还是那些宫女太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死气沉沉,压抑恐怖。
芳菲站在大殿前等了许久,才见小太监姗姗回来。
“四小姐,你来的不巧,刚刚太后忽然召见了洵王殿下,怕是没时间见你了。”
芳菲愣了片刻:“洵王进宫了?”
“是啊,昨儿万岁精神不错,到傍晚的时候召见了洵王千岁。”小太监不敢放亮嗓音,只能低声道:“按照宫规,成了亲的王爷是不能在宫中过夜的,可听说,皇上不但留了洵王千岁,而且还叫他住在了养心殿。”
贵太妃这几年夹着尾巴做人,就是想叫三个儿子平平安安,没有后顾之忧。她的三个孩子之中,数洵王最能干,也是洵王最得皇上信赖。
按照所有人的想法,只要洵王不闹腾,太太平平做他的富贵贤王,等个十多年,说不准皇上一开恩,还能叫贵太妃出宫养老,与嫡亲的儿孙们共聚天伦。
然而,郭家一出事,洵王府因洵王妃的关系,也成了皇上监察的对象。
洵王妃和平南世子妃乃是同宗姐妹,虎符丢失没多久,就有一些御史参奏,恐担心洵王和郭家勾结,于朝廷不利。
那时候,皇上已将洵王并裕王、费郡王严密看押了起来,可惜逃掉一个秦郡王。
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释放了洵王,还这般赏识他!
芳菲迟疑片刻,“我既已递了牌子,不妨再等等,说不准太后什么时候就得空了呢!”
小太监无奈的点点头。这两日来寿康宫请旨的人实在不少,太后却甚少接见。小太监也明白,朝中出了大事,像闵家这样的,肯定有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急着见太后也是情有可原。
芳菲过去小住宫中的时候,跟这些小太监小宫女交情不错,对方见芳菲穿的单薄,便指了指旁边的偏殿:“四小姐去里面坐坐吧,我请樱桃姐姐帮忙在里面瞧着,一旦太后得了空,必去回四小姐的事情。”
朝中有人好当官,芳菲此时才深有感触。她忙谢过小太监,自在偏殿里吃茶苦守。
寿康宫里的待客茶也是江南进贡的极品龙井,偏殿里点着两个炭火炉子,银霜炭在炉子上“噼啪”作响,空气滞闷,桌台上又摆了一盆玉台金盏,香气撩人。芳菲只觉得口干舌燥时才轻抿一口茶,并不敢多吃。
也不知等了多久,忽听见偏殿外脚步声窣窣,还没等芳菲起身,帘子被人从外而内挑开,带着一股深秋的冷风,倏地撞进了殿中。
芳菲见来者,有些诧异的欠身:“民女见过洵王千岁。”
来人一身紫冠服,剑眉星目,风/流倜傥,可不就是刚刚被太后请去的洵王千岁?
洵王盯着芳菲并不漂亮的脸蛋瞧了半晌,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闵芳菲了,久到自己都怀疑他身边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女孩儿。他低声道:“听说闵大人也被牵连,如今正在大理寺受审?”
芳菲淡淡一笑:“父亲胆子小,口风又不严谨,估计郭家就算有什么秘密,也不会和他讲的太多。”
这样贬低自己的生父,洵王还甚少见识。他忍不住裂了裂嘴角:“你也不用担心,你姐姐华昭仪现在深受皇上倚重,闵家迟早有拨开云雾见日出的那天!”
☆、第354章、太后赠花,玉石海棠
闵芳华是个极聪明的女人,她知道郭家出事一定会连累到父亲,若不自救,今后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加上芳菲那日的一席话,叫闵芳华笃定了心思,趁着皇上还没全恢复,一心一意的蹲在跟前侍奉。
也幸亏皇上身体虚弱,还没想到将她打发走,等慢慢清算后宫时,了解了卫皇后与王贤妃那点卑鄙的小心思小算计后,皇上反而更加倚重闵芳华。
洵王昨儿奉旨去见皇上,就眼见华昭仪时时陪伴在侧,往日宫中欢宴,洵王远远瞥见过华昭仪数次,印象之中的华昭仪总是浓妆艳抹,艳丽无双,可如今,那女人却素雅装扮,浑身上下只点缀几件不起眼的珠钗。
他昨日只觉得眼熟,却想不起原因,今日忽见闵芳菲,洵王才恍然大悟。原来华昭仪换了常服之后,稍微一打扮,与其姊妹便有了六七分的相似。
洵王轻笑:“陛下派我领中原军驻守潼关,郭霭不叛变也就罢了,若真如陛下所料,他动了反心。。。。。。本王将领中原军与其死战到底。”
中原军是朝中精锐部队之一,叫洵王领兵,看来,皇上真的对这个兄弟放下了芥蒂。
芳菲道:“恭喜王爷,只是如此一来,怕朝中对王爷的非议会更多些。”
洵王冷笑:“那些御史大夫?哼,平日里只知道吃朝廷俸禄,说些没要紧的蠢话,何况,他们眼里,素来瞧我们这些皇亲国戚不顺眼。恨不得踩着我们的肩膀往上爬。幸而陛下信赖我们,没有因为小九那混账东西就疏远了我们。”
“说起来。。。。。。秦郡王还没有找到吗?”
洵王沉默,良久才道:“这件事还没有传开,不过告诉你也无妨。小九与卫家联合,在黄河以南举了‘清君侧’的反旗,虽然人数不多,但据说颇得当地豪绅的支持。”
芳菲大吃一惊:“黄河以南?那距离京城岂不是咫尺之遥?”
京畿地区只有西京大营堪称重要守备力量。但这些老爷兵从先帝时开始就好逸恶劳。过惯了舒服日子,能不能抵挡住来势汹汹的秦郡王,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洵王也知道这里面的危险。所以解释:“万岁安排了洪老将军为主将,卓青云为先锋,想将小九挡在黄河,再由马阳、何笑言领南山军。从后包抄,两处夹击。粉碎叛军。”
洪老将军早在先帝时就金盆洗手,言明不再出征,皇上请他领军出兵。。。。。。会不会期望落空?
芳菲狐疑的看着洵王,洵王了然一笑:“洪老将军虽说脾气执拗了些。但是分得清大事小情,也明白轻重缓急。这一次领兵,万岁拖着病躯亲自去了洪府。洪老将军欣然领命,有他这位‘战神’在。小九和卫家的反军不会得意太久。”
芳菲不用再问也知道,卫家反了,卫皇后的日子当然不好过,这后宫里靠家世的女人,一旦父兄走错了路,自己也绝没好果子吃。
“圣懿皇太后呢?”
洵王叹口气:“皇上正因这个苦恼,想必就算她参与其中,但碍于先帝的面子,也不会昭告天下,对圣懿皇太后动手。”
洵王说着说着,神情黯淡了下来:“当年,还是我母妃更受宠些,可惜她识时务,知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该藏。陛下登基这几年,为了我们兄弟几个,母妃吃斋念佛,不问红尘俗世,只希望,陛下能看在我这次全力以赴,待大军旗开得胜回来,能允许我母妃出宫。”
太妃出宫随已成家立业的儿子单过,这是早有的惯例,只是皇帝不放心皇太妃有三个儿子,才掣肘着洵王并两位郡王。
芳菲笑道:“王爷一定能心想事成。”
洵王一扫阴霾心情:“有件事一直想找个机会告诉你,听说你和佟鹤轩已经定了亲事,叫他暂时不要接泠童县令这个差事。现在西边是多事之秋,万一真打了起来,泠童就是个要塞,去了也没好果子吃。不如叫佟鹤轩跟着卓青云往南走,小九看似野心勃勃,实际上最愚蠢,他只会叫卫家拎着脖子走,将来也成不了气候。佟鹤轩想加官进爵也好,建功立业也罢,都是个不错的机会。”
芳菲听的出对方的善意。
洵王说的不错,往南的确是个好出路,想必皇上的诏书一下,京城里许多年轻的官宦子弟都盼着大军之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过,芳菲相信,佟鹤轩放弃京中的优渥生活,转向贫瘠动乱的泠童,并不仅仅是为了仕途这么简单。
芳菲谢过洵王,恰好樱桃那边多方努力,终于在太后面前露了风声。太后听说闵家的小丫头来叩见,虽迟疑了片刻,还是叫人来唤她。
芳菲只得辞过洵王,洵王已见她走了很远,目光还是久久不能收回。不知什么原因驱使,洵王忽然对着走远的人影喊道:“你父亲的事,本王会替你周旋。。。。。。”
洵王没有看见闵芳菲回头,心里微微失落,也许,她没有听见;也许,她明知自己的心意,却还是选择和佟鹤轩携手并肩。
来接芳菲的小宫女耳聪目明,她怯怯的瞥了瞥芳菲:“闵四小姐,洵王千岁好像在叫咱们呢!”
芳菲满脸惊讶的偏头:“是吗?我怎么没听见?”
这里距离偏殿已经十分远了,而且回廊周折,小宫女被芳菲这么一问,猛然间也不确定自己刚刚是否为幻听。
她挠挠头,不好意思的憨憨一笑,露出满口小白牙:“也许是奴婢听错了。”
芳菲摸摸小宫女的头,轻笑道:“新近当差的吧?”
小宫女忙摇头,一脸正色的说道:“奴婢进宫三年了,只是一直跟着姑姑们学规矩,上个月才分到寿康宫当差。”小宫女觑着芳菲。羡慕道:“樱桃姐姐说过,闵四小姐和咱们寿康宫里上上下下都交好,奴婢能认识四小姐,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芳菲忍不住乐:“你这张嘴倒是甜,樱桃一定喜欢的紧。不过眼下可不是说笑的时候,小心叫温嬷嬷看见。”
对于这些小宫女们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温嬷嬷的一张冷脸。等芳菲说完。小宫女赶紧捂住嘴。大眼睛做贼心虚的乱打量。
芳菲莞尔,脚步也轻盈了许多,待到大殿门前时。樱桃正与人说话,瞧见她过来,赶紧丢下那边匆匆走来。
“怎么这么迟?太后已经叫人出来问了两遍。”
樱桃不满的目光落在小宫女身上,以为是对方贪玩。没有用心带路。
小宫女赶紧用湿漉漉的眼神向芳菲求助。芳菲忍不住轻笑:“是我遇见洵王,多说了两句话。事不宜迟,往里面通报吧。”
樱桃倒也不是真的想惩治那小宫女,听见芳菲开口替她辩解,遂不再深纠。现如今她也算是寿康宫里的一个小红人儿了。等闲些的宫女太监都知道樱桃很得温嬷嬷喜爱,所以都将她当个正经的小管事姑姑。
樱桃领人进了大殿,殿中却十分冷清。倒是内殿珠帘后人影攒动,似乎十分热闹。
芳菲紧跟着樱桃进了内殿。却看见满地的大箱子,温嬷嬷正领着几个大宫女在清查箱底。
“民女给太后娘娘请安!”
圣母皇太后歪在榻上,见芳菲进来,笑着招手:“今日你来的巧,正说要送你个好东西呢!”太后撑起半个身子,从温嬷嬷手里接过一盆巴掌大的玉石海棠。
尽管芳菲跟着大太太见识了些世面,还是看的目瞪口呆。
这么小小的一棵花树,用的红宝石却足有上百粒,连盆地儿都是一丝杂尘没有的翡翠雕琢而成,更别提那些海棠红花,简直璀璨夺目,叫人不敢上前观望,唯恐自己的一口浊气吹散了花枝。
太后见芳菲看的入迷,不由得笑道:“这是当年哀家怀着陛下的时候,先帝所赐。如今你大婚在即,哀家就赏了你,讨一个好兆头。”
芳菲连连摆手:“这如何使得!这是太后娘娘的心爱之物。。。。。。”
“无妨,哀家这些年也没攒下什么好东西,”太后说的是真心话。她还是德妃时就仰仗皇后鼻息存活,又不及皇贵妃受宠,从先帝那里得来的赏赐自然不及二人丰厚。如今她叫温嬷嬷找出所有家底,将值钱的金银珠宝都放在箱子里,预备着折换成银子,支持朝中大军。
芳菲得知真相,更不敢收那玉石海棠。
温嬷嬷见一个执意要送,一个却不敢收,便笑道:“四姑娘别拂了太后娘娘的好意。就算咱们寿康宫要为大军西行筹集粮饷,也不差你这一盆玉石海棠。四姑娘若真想报答,就为太后多酿些美容养颜的花蜜,那次你送来的,太后不知多喜欢。”
芳菲自然是欣然答应,玉石盆景就轻轻巧巧落在了她怀里。芳菲单薄的穿着,捧着这样艳红如火的盆景,倒淡化了她脸上的伤痕,反显得整个人有些朦胧虚幻的美丽。
太后笑望着她:“你大婚那日,哀家再赐你一套吉服,上轿的时候就抱着这盆玉石海棠,看你那糊涂的父亲还敢说什么!”
寻常家的姑娘出嫁,上花轿时一定要抱个花瓶,预示着平平安安。可要比起这玉石盆景,自然后者的意头更好。至于吉服。。。。。。
见芳菲还没明白过来,温嬷嬷忙轻推她一把:“四姑娘还没听出来,这是要给你一个诰命封号呢!如此年轻的诰命夫人,整个京城里也是数得出来的!”
☆、第355章、婚事提前,另有内因
最近朝廷里的坏事一件接一件,除了平头百姓怕家中的儿子被抓去当壮丁,急匆匆的成了亲,达官贵族里却是极少有,甚至宁愿改了日子时辰,也而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触宫里的霉头。
只是今日,太后不但开口提及此事,还细心问了时间。
芳菲如实道:“家里的长辈们选了腊月二十六,仅在除夕之前,算作是喜上加喜。”
就见太后将这日子在心里默念了两遍,随即摇头:“哀家叫钦天监帮你瞧过,腊月虽好,却不及本月十五这个这日更佳。哀家就替你做主,定了十五成婚。”
本月十五?
那岂不是六天后?
芳菲有些不知所措,赶紧看向温嬷嬷。温嬷嬷会意,轻声笑道:“太后为四姑娘可真是没少费心思。万岁下了旨意,叫小佟大人本月二十西行赴任。此去一路风雪,也不知几时才能回京。太后怕那小佟大人辜负了四姑娘的青春,所以特下懿旨,助你们提早成婚。”
芳菲脑子里浑浊一片。
难道佟鹤轩在这个时候开口请旨去泠童?
就像洵王所说,两军交战,泠童作为战略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怪不得洵王在偏殿时会对自己说出那样一番话,叫她劝佟鹤轩追随洪老将军南下。。。。。。看来,洵王是早知道内情了,只是不能和自己明说。
芳菲沉默片刻,欣然抬头笑道:“民女多谢太后娘娘。想必我家太太听了这喜讯,一定感激太后娘娘的仁德。”
圣母皇太后定定瞧了芳菲片刻,才满意的点头,随手一摆:“既如此。哀家就遣个人帮你一帮,也免得时间紧促,耽误了婚事。”
温嬷嬷在一旁赔笑:“按理说,老奴与四姑娘是有些交情的,不过,太后这里现在人多事杂,老奴也不敢随意抽身。”
芳菲忙道:“如何敢惊动温嬷嬷!嬷嬷是太后娘娘身边左膀右臂。区区小事怎敢劳烦嬷嬷您?”
太后轻笑:“要说哀家心中最稳妥的人。其实非她莫属,不过你这丫头说的倒也在理,少了温嬷嬷。哀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既如此,就叫崔内侍过去帮你的忙。左右他如今也是闲着,倒不如找个事情做做,也能化解他心中的烦闷。”
芳菲早听说肖昭仪当时能那样受宠。和崔内侍在皇上的耳边风有关。皇上身边两宦官,善公公年纪大些。不及崔内侍能说会道,讨皇上喜欢。崔内侍也有意无意想将善公公踩下去,他眼见肖昭仪势头强劲,遂也没多想。就和那女人搅在了一处。本以为能稳坐宦官中的头把交椅,谁知肖昭仪是个奸细,事情败露后。崔内侍的日子也不好过。
只是,芳菲没有想到。太后还肯在这个时候帮衬崔内侍。
芳菲高高兴兴的应了下来,太后想着时间紧促,所以叫芳菲直接去寻崔内侍。温嬷嬷赶紧讨了这个差事,其实是暗中有话嘱咐芳菲。太后心知肚明,便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漫不经心的应了下来。
芳菲抱着不大玉石海棠跟在温嬷嬷身后,二人出了寿康宫没多久,温嬷嬷便停住了脚步,只叫尾随在她们身后的一个小太监去报信:“告诉崔内侍,收拾出几件出宫的常服,太后命他去闵家帮衬婚事,速去速回。”
小太监忙跑了,温嬷嬷这才拉住芳菲往一棵常青松下站定:“刚刚在里面,老奴不好说明说,其实这件事太后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思虑良久才做的决定。四姑娘心里别埋怨,其实太后真的是为了你着想。”
芳菲笑道:“太后不但赏了东西,还请崔内侍帮我筹办婚事,我若心中还有埋怨,可见是无情无义了。”
温嬷嬷释然:“四姑娘这样想才是极好的。小佟大人西行是必然之策,如今人人都当那里是烫手的山芋,一旦郭家反了,泠童就是要塞。加上前任县令死的不明不白,皇上虽在病中,却还要为此事烦心。小佟大人能主动请缨,着实叫陛下松了口气。四姑娘要知道,太后是向来少理会这样的琐事,可为了奖赏小佟大人,太后煞费苦心,才想出为你们筹备婚事这个点子。”
温嬷嬷忽然压低嗓音:“还有一层意思在里面,恐怕四姑娘还不知道,太后吩咐了大理寺,叫在四姑娘你成婚之前将闵大人放出来。”
芳菲这回是真没想太后会有这样的念头。
温嬷嬷还以为芳菲是欢喜过度所以不知说什么,她了然的笑道:“我也知道,你今天来是为闵大人求情的,其实啊,太后心里始终惦记着你呢!不过有件事你心里要有数。”
温嬷嬷说到此,脸色微沉:“金安街那边的宅子怎么说也是陛下亲赏的,闵大人弄了个外宅,你们太太就搬去了娘家。。。。。。这说出去总归不好听。赶着婚事之前搬回去,也堵了悠悠众口。”
芳菲明白,温嬷嬷的意思,其实就是太后的意思,看来大太太预备另外安置宅子的事情只能搁浅。芳菲笑着答应,不多时,果然见崔内侍自己拎着个小包袱匆匆跑来。
换了以往,崔内侍出行,怎么着也是前呼后拥,而今,连个包袱都要自己打理。
芳菲往前走了两步,略一欠身:“崔公公。”
崔内侍早从小太监那里得知,自己是沾了闵四小姐的光,才能翻身,他哪里还敢受芳菲这一拜?于是忙闪开,连连赔笑:“不敢当不敢当,四小姐快请起!”
温嬷嬷似笑非笑的一瞥:“小崔子,这可是太后给你的恩典,办好这趟差事,你将来或许还能回到万岁身边,倘或办不好。。。。。。”
崔内侍赶紧表态,腰低的几乎扎进地里:“温姐姐放心,咱家就是赴汤蹈火,也绝不敢辜负太后的一番信赖。”这几日对于崔内侍而言,简直就是水深火热,丢脸不算,还险些丢了小命。昨儿他干儿子被打死,崔内侍吓得半宿没合眼,唯恐下一个被杀的就是他。
都怪他想银子想疯了,竟然没看清肖昭仪的真面目,盲目的跟从,结果酿成今日大错。幸好陛下看在他多年侍奉的情分上,没有将他斩立决,但这种战战兢兢的日子也绝不好过。
崔内侍乍听说太后遣他出宫的消息,非但没有丧气,反而有一种柳暗花明之感。崔内侍摩拳擦掌,鼓足了干劲。温嬷嬷见状,莞尔一笑,亲自将芳菲和崔内侍二人送出了内苑,沿途遇上了御林军一支小队,恰那队长是认得温嬷嬷的,言语间十分客气。
温嬷嬷也知道最近宫规严谨,凭崔内侍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要平安无事出去恐是难事。说不定哪个小兵“不长眼”,一箭把他射穿了也说不定。死了崔内侍无所谓,吓坏了闵四小姐却要出乱子。
于是,温嬷嬷开口请御林军帮忙送人,那小头目巴不得讨好温嬷嬷,自然答应没有二话。
崔内侍战战兢兢跟在其后,好不容易出了宫,崔内侍心有余悸的回首,仰望着高大的宫门,不禁心绪万千。
芳菲轻笑:“崔内侍不用难过,你在这皇城里十余载,想必这一回不过是小风小浪,来日陛下身边总少不了倚重内侍。”
崔内侍默默为自己的前途擦一把汗,能不能重回皇权身边可不是闵四小姐说了算。不过人家一番好意,崔内侍也不想过河拆桥,毕竟接下来几天他还要在闵家忙前忙后。崔内侍忙抱拳一拱手,笑道:“承四小姐吉言。”
。。。。。。
待芳菲领着崔内侍回到平塘街李家大宅时,李老太爷等人听说宫里派了位公公,都有些莫名。一见是崔内侍,李老太爷更是差点没惊的叫出声来:“崔公公,您怎么在这儿?”
崔内侍红了脸,赶紧将太后的懿旨告诉了李老爷子。李老爷子知道这件事不简单,忙叫家里的几个少爷陪着崔内侍去花厅吃酒,只留了芳菲和大太太说话。
“丫头,这是怎么回事?太后好端端的,怎么插手了你的婚事?还有。。。。。。”李老爷子的目光落在那盆十分扎眼的玉石海棠上:“这东西又有什么兆头?”
芳菲只好笑着将温嬷嬷与自己悄声说的那席话,原封不动的转达给李老爷子并大太太。还不等老爷子开口,大太太抢先一步站了起来,娥眉紧蹙,语气冰冷:“叫我搬回去和那个禽兽不如的东西苟活在一处!还不如杀了我!”
李老爷子被亲闺女这一嗓子吓的心脏几乎在肚子里翻跟头,他赶紧大喝:“又说混账话,太后亲自下的懿旨,难道凭你也想抗旨?”李老爷子赶紧给芳菲使眼色,叫她劝住大太太。
芳菲拉了大太太的衣袖,轻笑道:“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这里总还有太后的心意呢!再说,您若搬回去,不但叫街坊邻里觉着您大度人好,而且对大哥哥的名声也有无限益处。此外,父亲是因您退让一步才能平安出狱,将来在您面前,少不得要矮一截。金安街那边的宅子又好,不说一砖一瓦,但里面的摆设,从窗棂帷幔,到软榻竹席,哪一样不是太太细心布置的?就这么白白便宜了别人,您不计较,我心里还替您不值呢!”
她这么一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