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系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河秉着一张隐隐愤怒的脸,心道:邑叔凭这老东西倒是对于这种痛心疾首的角色驾轻就熟啊。
辛翳满脸的胡闹,刚要再开口,邑叔凭却冷冷道:“孔凭受先王嘱托,此事绝不能退让。大君若再胡闹,孔凭便告老还乡,且让大君一人应对吧!”
邑叔凭这样一说,辛翳慌了:“孔公,我不是这个意思——”
邑叔凭气得脸红脖子,甩袖道:“荒唐,看看这庭院,看看你穿的样子!十二岁读书都不懂就知道这样荒唐,大了还如何的了!”
南河装作恼火的背过身去,心道:大了就骄奢淫逸呗,楚国有钱,还能让他作个二十来年才亡国呢。
没想到辛翳似乎很怕邑叔凭生气,连忙上前拉住他衣角。
荀南河不说话,在一旁偏头冷眼看着。
邑叔凭:“向荀师行礼!”
辛翳转过脸来,他虽然年纪不大,或许也知道邑叔凭在朝中手眼通天,若是得罪了,自己虽是楚王怕也没好日子过。他年纪尚小,或许还不懂事,但说不定衣食住行上都要受钳制,再不学无术也是知道好歹的。
他背对着邑叔凭,眼神隐含奚落不服,举止却终于还是得体了,他躬下身子,十分到位的做了长揖,压低声音道:“弟子翳见过荀师。”
荀南河两手并在胸前,微微颔首:“起。”
邑叔凭这才面色稍霁,拍了拍辛翳的肩膀:“让景斯来安排他的住所用物。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荀师都有涉猎,但他是师保,既总管六门,留意你的平日举止言语,又主要教授书与礼,其他的先生还都是像以前那样授课。但这一回,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懈怠。”
荀南河垂眼。
以前是邑叔凭的眼线在宫中内外,现在是借着荀南河,连手都伸进来了。
小楚王不恨她就怪了。往后还不知道要有多少跟熊孩子的斗智斗勇。
更何况她身份尴尬,这会儿装得了一时,往后进了宫里少不得要装许多年。邑叔凭还想借着她来牢牢掌控住这个乖张荒唐的小楚王——
邑叔凭交代了几句,带着黑色高帽的中官景斯也赶过来,跪在廊下,听邑叔凭嘱咐,不断点头称嗨。邑叔凭拍了拍辛翳肩膀,也未多说什么,提着衣摆踏上回廊,也不穿鞋,让身后的少年奴仆拎着鞋,在地上留下了一串湿脚印。
待邑叔凭脚步走过转弯,奇石阵外传来了他略显嘲讽的声音:“商公对朝事不关心,对把弄些猫儿石头之类的倒是很有见解。”
奇石上的众少年奴仆不敢乱动,默默的爬下来,刚刚欢闹的院中凝滞出一片寂静。
辛翳却忽然肩膀一松,笑出声来,他唤道:“景斯,去给——荀师拿双屐来。来来荀师,与我坐着说说话嘛!”
他在水里跑跳回去,又蜷回了那蚌贝似的大石上,身子扭得恨不得把自己坐成美人鱼,两只垂在大石边的脚还在往下滴水。狸奴连忙窜到他身上撒娇,景斯弓腰退后去拿木屐了。
涟漪圈圈,高且深远的院子里静悄悄的,辛翳侧脸贴在狸奴的白毛里,看她立得如此端正,笑道:“此处又没有旁人,装什么?”
荀南河微微挑眉,并不回答。
辛翳托腮笑道:“邑叔凭会真的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到我身边来?你装的一副隐士高人的模样,要真的是满腹经纶,又哪里有耐性来教我这等黄口小儿?”
他似笑非笑的凝视着荀南河。
荀南河早猜测过,这小楚王绝不可能像刚刚表现的那样蠢。
辛翳忽然把手指放入口中,吹了个口哨,忽然间,十几个少年涌进空庭中来,跑到辛翳面前,一言不发。
荀南河望过去,这帮少年里,年纪小的也不过十一二岁,大一些的可能十五六了,确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满身纹身的吴越蛮民、也有剃掉头发的戎狄之子。
有几个奇高奇矮奇胖奇瘦的,如同天南海北搜罗过来的奇型冬瓜。
也有得了白化病眉睫头发如雪的少年,打着把伞畏畏缩缩的站在阴影里不敢说话。
看来辛翳很喜欢四处搜罗奇异的少年人啊。
辛翳站在石头上,如同花果山的齐天大圣一呼百应,笑道:“众卿平身——”
南河抽了抽嘴角。
那帮小子们真的行礼之后平身起来。
辛翳一只脚踩在高处,咳了咳,道:“今日,孔公带了一位先生过来,就是这位荀师!孤怕荀师太年轻,还没有什么育人教学的经验,不如诸位就也都拜荀夫子为师,让荀师也教大家六艺!”
荀南河慌了一下,就看到那几十个少年人转身过来,齐齐朝她行礼:“弟子拜见荀师!”
南河:……她难道是逃脱不了要当班主任的命?
辛翳笑起来:“若是荀师能教得了他们,就一定也能教的了孤!快点,有什么想学的赶紧问啊,趁着荀师在此!”
一群少年涌了上来,齐齐围住她,抓着她手腕衣带就开口,各地方言都有,吵得荀南河头都要炸了。却远远看到辛翳大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给荀师送了这么多便宜儿子,荀师怎么还不乐意呢?”
他说着,翻过石头,夹着白猫,轻巧的踏水跑了。
她没想到自己竟然让这个小子给耍了!
她咬牙,心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吧!我迟早让你哭着叫爸爸!
作者有话要说: 小时候对南河呼猫唤狗,长大了自己恨不得摇着尾巴往前倒贴……
**
邑叔凭,原生家庭是孔氏,邑氏来源于封号,叔是排位,凭是名字。
就相当于原名孔凭,为官又有了封地之后,人称邑叔凭了。
**
我个人感觉先秦时代,十一二岁的内宅小人精,十三四岁的进士学子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设定上辛翳到了十二岁还会有幼稚的一面。
《礼记·内则》: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翻译:到了六岁,要教他识数和辨认东南西北……到了九岁,要教他们知道朔望和记日。到了十岁,男孩则要离开家跟着外边的老师学习,在外边的小学里住宿,学习识字和算术。此前所教的规矩,还要遵循勿怠。早晚学习洒扫进退的礼节,勤习简策,学习以诚待人。到了十三岁,开始学习乐器,诵读歌,学习舞《勺》。到了十五岁,要学习舞《象》,学习射箭和驾车。
虽然这可能是理想化社会的描写,但我觉得还是可以当一定参考的。
第15章 采蘋
晋国。
回曲沃的路,比南河想象中多花了一些时间。已经行了几天,才刚到了曲沃附近。清晨朦朦天光展亮,雾霭沉沉,草叶甸甸缀满快结冰的露霜。
南河梦里还是初遇辛翳的那些往事,听到外头的脚步说话声,也在车中醒来,靠着车窗往外看。车马停靠在一片草地上,岁绒端着漆盘掀帘进来,道:“先生,早食只有一些饼和葵菹,还有鱼醢。”
南河连忙微笑:“可以,已经不少了。粟浆有么?“
岁绒笑着拿起陶鬶,放在案上:“有。我知道先生喜欢饮浆,就命人热了粟浆。”
南河早已适应这个时代的吃食,虽然蒸饼又干又硬,菹菜腌的太久了,但她也能吃下去不少。士兵正在扎营,骑兵带马去饮水归来,负责辎重的民兵因为速度慢,则提前半个时辰赶路,其他的普通士兵只是以一卒百人为一组,各自收拾熄灭的篝火,穿上兵甲起身准备出发。
到了境内已无危急战事,不少士兵休息之后,都脱下了皮甲,露出了里头五颜六色的自家衣物。
南河靠着车窗,观察了一圈。
士兵整体的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对于败仗,众士兵都没有太过涣散。
她正想着,军队也开始拔营上路,晋王似乎病情加重,在昨夜提前往曲沃赶回去了。他们走到午后时分,也看到了一些人烟和灰黄色的旧城墙。
军队已经在路上一步步分散回了曲沃周边的几大军营,到曲沃外,最后一部分队伍驻扎在了城北,和她的马车一起进入曲沃城内的只有一小支队伍,看黑衣皮甲,应该都是晋王的近卫亲兵。
马车驶入城中,岁绒忍不住骂:“这都是什么破路,进了城里居然还是这样的光景!我看那通到王宫里的大道,泥巴都被压的沟壑坟起,还什么大国王城,都穷成什么样了!”
南城撑起身子来,朝车窗外瞧去。沿街是灰黄的土楼瓦房比屋连甍,雪堆在街角化作污水横流,车马贯穿其中,深色布衣的行人顶着冬季的烈日摩肩接毂,有些沽酒市脯的店门外也用竹竿撑着深色麻布蓬,遮挡雨水日晒。
街边似乎也有饿死冻死之人,行人视若无睹,只是偶尔在他们挡道是踹开或者踩过去。
这种景象,她也在不止一座城中见了,就算是稷下学宫外,那富饶的临淄城内,也是有不少冻死骨。
大概是这年头的常态……
往前再走行人少了,他们离宫城近了。
这座黄秃秃的城市有一座石土筑成的宫城,车马驶入外宫城墙,停在了内宫广场之上。或许是还要换车,那些护送他们入都的将士也要离开,岁绒扶她走下车来。
眼前这座宫城,南河曾在几年前登上过。
它年代久远,巍峨高大的仿佛是一座山石被人掏空,雕刻成了这样一座楼阁高耸的王宫。几乎只有木材与山石组成的土色宫城,屋檐上有些杂草,走入宫城的楼梯上石砖损崩,都证明了这座宫城的年份和经历。
她仰头一望,仿佛太阳都是挂在那最高的宫殿檐角下,背光让这座大城只留下了一个庞然的轮廓。
晋都曲沃,曲沃云台。
她在几年前还亲自出使晋国,来到曲沃拜见晋王,请求楚晋二国交好。她那时候也提着衣摆,走过曲沃宫城石砖破损的楼梯,仰望过晋宫头顶的太阳。
只是这一次的交好最终被破坏,才有了辛翳出征晋国,争夺河间之地的这场战役。
晋国的王宫,大抵是如今各国中年代最久也规模最大的了。
人称云台,正是因为它高耸入云,台城最低处跳下来也足以摔得粉身碎骨,传说云都是要从它的半腰飘过。
楼台不如楚宫那样飘逸秀致,石制的建筑与台阶,灰黄的墙壁与黑色的屋瓦都让它显得雄伟却也朴素。
这座云台,修建于曲沃代翼之后,曾见证过晋国最兴盛繁荣的强大岁月,也曾见证过晋国被瓜分肢解的惨烈年代。
晋被瓜分时,周王还在,列国只敢称王公侯爵。因晋国内的氏族强大,六卿内斗,各路人马都在占地封侯。
周边各国又联手进犯,自然轻而易举,直入曲沃。
云台在那些年燃烧过不少大火,火将那些土砖燎黑,烧成了陶,随着百年风吹日晒,那一层被烟熏火燎的黑色痕迹又被刮成了土色。
云台也曾历经几次屠杀,听说有一次是北边的戎狄也来欺辱晋国,他们没见过那么多布袍帛衣,竟然在屠杀后将千万宫女侍从身上的衣服全扒下来带走。
晋国的城墙与楼梯上,躺遍了或白或红的赤裸尸体,断肢散布,幼子娇女尽被煮食。
血浸饱了晋宫楼梯的土砖,时至今日,仿佛还有擦不去的血污。
这每一块血砖与火痕,都像是晋兵身上残破黝黑的皮甲,见证了这个长寿王国的品性。
晋国被瓜分数年后,恰逢周灭,天子王朝崩溃,神权礼法不再,只有弱卫延续着所谓“正统血脉”,被挤到东土边缘,各国都开始有了称天子之心,时局大乱五十余年,晋国小宗趁势而起。
才给了晋国复国的机会。
只是复国后,晋国没有恢复当年霸权时期领土的一半,如今虽是不得不正视的强国,但境内却一直过得艰难。晋国历来坚韧朴实,复国五十余年,仍未重修过云台,一直保持着历经战争的模样,只用红漆在城墙宫室外绘下鸟兽龙纹,又有将士操戈奋战的画像,以此来激励晋人。
他们车马正从内宫城墙的连绵壁画前缓缓经过,画面上从山神占星开始,到周成王桐叶封弟建立晋国的故事。红漆如血,讲述了几百年前晋国的光辉,斥贬了某几位先王的昏庸无道,而后便是刀与火的的征途与沦落,终究到了晋穆候光复晋国,重登云台。
南河多年前曾摸着城墙走过一圈,心里畏惧也敬佩晋人,在归国后曾与辛翳商议过对晋之法。
晋宫侧门也是一道通上云台的楼梯,只是比正门更窄些,两侧有黑色皮夹的卫兵戍守,侧宫宫门外立着一群宫人,为首是一年轻中官,身材高大,眉毛浓密,一只眼上还有刀痕,显然已经看不见了。
他沉默的时候,显得有些绝非善类的凶恶。
若不是因为他做寺人打扮,南河几乎以为他也是戍卫的士兵。
岁绒扶着南河走下马车,那高大寺人带着宫人迎了上来,躬身向她行礼:“奴之省,见过南姬。”
南河:“晋王已经回宫了么?他身体可还好么?”
之省微微一笑,右眼上的伤疤也一舒展,道:“晋王正要请南姬登台会面。”
南河略一点头,和他一同走上不见头的台阶。
身后几十个奴仆宫女悄然跟上,两侧将士向他们微微颔首。
之省身子高大,为了显得不比她高,落后了两个台阶,躬身低头的往上走。
南姬身子弱,如此长一段楼梯,她歇了三回,在她休息的时候,之省唤了身后的奴仆过来,要奴仆趴下让她坐着休息。
南河摆了摆手:“不必,坐在这台阶中段,我会觉得自己可能不小心就摔下去。让我再喘一口气,我们就上去。”
之省表情有些抱歉:“其实云台有专人抬轿,但云台有一规矩,第一次登台,必须要自己亲自登上去才行……”
南河抬手:“听说过。不要紧。”只是没想到她要登两回啊。
最终在之省的搀扶下,南河终于登上云台。只是这寺人头上却连薄汗也没有。
站在云台高处,感觉几乎能和远处的山平视,将闪着金光的河流与村庄的渺渺炊烟尽收眼底,云台在日光的映照下泛着黄光,也蒸腾着雨雪融化的湿气,远远望去,确实像仙人居住的地方。
之省带她转了个弯,向最高大的主宫而去。南河她甚至还记得自己多年前来晋宫时候的布局。
一行人绕过廊下,没进晋王的院子之前,就先闻到了一股药味。
看来很可能是路上晋王的伤势有些恶化了,才被提前送回了曲沃。
当两侧深红色曲裾的宫女推开门,屋里的药味青烟涌出来,云台上的明烈日光似乎半分都没照进屋里,层层叠叠的深色帷幔被挽起,深处一片晦暗,高床外罩着一层透着银光的纱帘,除了十几盏老旧的立鸟铜灯,那层银色的纱帘仿佛是屋内唯一像宫廷的奢侈品。
一个少年正跪坐脚踏边,手里端着药小心的喂给晋王。
晋王看见她,撑着身子坐起来,吃力道:“之省,你先退下。”
之省躬身作揖朝后退去,也把岁绒请了出去。宫人关上门,南河往前走,才看到晋王身边的少年缓缓站起身来。
这就是太子舒么?
她的眼睛渐渐适应了昏暗的房间,晋王朝她伸出手,那少年也转过脸来。
南河走近两步,陡然脚步一顿。
她看清了晋王身边那位少年的容貌。
淡眉垂眼,浓眉肤白,温润秀逸,姿态行止中却处处都体现了一个大国太子的礼节和典雅。
若不是鬓若刀裁,身姿举动都更像男子,几乎与她相貌一模一样!
晋王哽咽不已:“暄,靠过些来。”
南河心下暗惊,挪动了几下脚步,心下思索后,只是跪在脚踏边,抬袖低头道:“南姬见过晋王。见过……太子舒。”
晋王微笑:“快,舒儿,这是暄。”
南河转过脸去,心头一震,忽然想到了某种可能性,连忙对公子舒略一行礼。
舒放下碗,躬身向她深深回礼,脸上显露出半分茫然。
晋王看她靠近,轻声道:“暄,摘下你的面具来。”
南河心底已经明白了不少:看来,她或许真的是晋王的女儿。
而且很可能还和太子舒是双胞胎。
那晋王还想让她与太子舒成婚的理由,怕是只有一个……
这样想着,南河还是摘下了面具,公子舒倒吸了一口气。
公子舒:“阿翁……你为何从未说过我有这样一个女弟?”
南河仔细凝视他的面容,又看向他的脖颈,肩膀与双手。她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此再熟悉不过了。
南河轻笑:“我也从未知道,我有这样一个女兄。”
作者有话要说: 先秦没大有姐妹这样的称呼,大多是“女兄”“女弟”。
公子舒毕竟是心头肉,跟晋王亲近,所以私下会叫阿翁。
**
第16章 甘棠
太子舒神色大变。
晋王也略一愣,大笑:“不愧是同胞姊妹,你竟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南河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开心的:这会儿不是她要女扮男装了,而是她要辅佐的王是女扮男装的了!
公子舒面上露出一丝惊愕,似乎没想到晋王轻而易举说出了这个秘密。
晋王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舒,你们是同胞姊妹,我请她回来,就是觉得我走之后,能和你相扶持的只有她。只是我本来能让你二人一同长大的,若不是暄幼时生了重病……”
晋王一直觉得淳氏姬姓这一脉,就像是触怒了上天。
历经灾祸,千辛万苦复国后,晋国却一直子嗣不丰,几乎代代都只有一个嫡子,庶子之中也没有像样的。结果到了淳任余这一代,他多年无子无女,民间与世族早已议论纷纷,直到年纪大了,三夫人之中的姚夫人才诞下一子。
因喜讯传到晋王耳边时,晋王正在射箭,正中白心,此子便名白矢。
晋王大喜,极其宠爱公子白矢,且将他当嫡子教育,白矢也极其聪颖机敏,甚得晋王心。魏国公主出身的晋王后也因此黯然神伤过,姚夫人作为妾不能养育白矢,晋王后还是将白矢放到膝下养。
公子白矢从小几乎没有宫人保母带过,襁褓时是晋王后细心照看,当他开始会走路的时候,晋王恨不得每天都把他扛在肩上带着,整个晋国都知道他有多宝贝这个儿子。
当公子白矢长到三岁大,谁也没想到,宫中有人竟撞破姚夫人与寺人通奸。
原来那寺人竟是姚夫人嫁入宫中之前的相好,而后为了和姚夫人团聚,与宫内人联络,假装受过腐刑,剃须净面后混入宫中。
晋王勃然大怒,虽然不知道白矢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血脉……可他越看越觉得自己疼爱的公子白矢长得像那寺人。
哪个男人能容忍头上的绿,而且还是个妾绿了他!
晋王打算车裂那寺人,逼迫姚夫人自杀,却没想到那寺人临死前乱咬人,说宫中还藏有未受腐刑的寺人,都是姚夫人的幕下之宾。
晋王彻查宫内,果然发现姚夫人身边藏了三四位身子完整的寺人,才知晋宫云台的秽乱。
他亲手杀死了姚夫人,令几位假寺人受腐刑后在阳光下曝晒而死,甚至也打算将公子白矢从云台上扔下去。
这时,一直对此沉默的晋王后才拦住了他。
毕竟晋王无子,本来子嗣一事就是大问题。此事又未闹到宫外,不如先将白矢养大,若是再有子嗣诞生就将他驱逐出晋国去,若是再无子嗣……那为防止晋国大乱,就必须立白矢为储。
晋国复国后子嗣极少,根本就没有能来继承王位的小宗子弟,几乎都是代代单传。晋王满心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他假称姚夫人病死,将知晓此事的宫人以殉葬为由坑杀。
但从此之后,晋王对公子白矢就再也亲昵不起来。
白矢竟也聪颖小心,三四岁开始,便再不敢问生母的去处,也就像是宫里从来就没有姚夫人这个人,他也只有王后一个母亲。
然而就在白矢六岁时,王后居然怀孕了。
晋王大喜,命人摆筵祭天,又改国号,甚至为了王后腹中的孩子减免晋国半年劳役。
而另一边,他也打算趁早处理掉白矢这个污点。
却没料到王后再一次拦住了他:“若我腹中为女,又该如何?女公子虽然身份尊贵,但总不能立她为王啊!”
王后也是为晋国着想,毕竟若是无子嗣,氏族在晋王死后怕是要再度瓜分晋国,列国也必定欺辱晋国,晋国再度国灭也不是没有可能。
若是王后诞下太子,再将白矢扔下云台也不迟。
白矢六岁,竟毫不知危险,还每天围在王后膝边,说想摸一摸王后的肚子,说想要跟腹中的弟弟妹妹说话唱歌听。
晋王暂时收了手,却偷偷嘱咐王后产床前的女师,无论王后生下的是男是女,都先在门外挂一张木弓,以此来对外表示生下的是男孩。
随后,王后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且生育后大病一场是日后也不可能再生育了……
晋王失望了,目前,他必须留下姚夫人与寺人通奸所生下的孩子。
但晋王与发妻毕竟感情深切,王后比他小十一二岁,进宫时才不到八岁,他焦头烂额的将小丫头片子养大,一直到她少女时期才完婚。王后二十多岁时,还有着私底下说不过要坐他腿上撒娇的毛病,也是真正跟他一条心的人。
晋王留下了公子白矢,却也在心底早早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将这两个女儿当做儿子一样养大,若是白矢愚钝无能,就杀了他,让两个女儿中更有能力的那个女扮男装继任王位;若是白矢对晋国忠心且有才能,就让二女表露女子身份,一个嫁到他国为后与他国联盟,一个留在国内监视白矢,给她权力,做权势滔天的公主,让她能够牵制白矢。
他也是个离经叛道之人,做了旁人都不敢想的事情。
宫内早就因为姚夫人之乱,学会了谨言慎行守口如瓶,再加上出生后就挂上了木弓,无人知晓二女身份。晋王还以嫡长子的待遇,为这一对双胞胎女儿,准备了猪牛羊三牲的太牢之礼,和六箭蓬草的射礼。
而公子白矢一直还在王后膝下养着,他只是觉得父亲的态度变了,却不知道死亡的威胁有几次都逼在了他颈上。
却没有料到双胞胎中的暄,没满岁就得了重病,晋王爱女如命,连忙派人将旧友南咎子请来为暄治病。
南咎子那时候正在周游晋国,他又最通灵巫之术,很快就被请入宫中。
南咎子略施针剂,让幼小的暄起死回生。
但他也对晋王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带暄离开曲沃,让她恢复女儿身,也会教授她知识和绝学。如果晋王需要她回来,他才会送她回曲沃。
如果真的有人打算对嫡系子嗣出手,舒出了意外,至少还会有个暄存活着。
晋王考虑半天,最终还是让让南咎子带走了暄,对外称幼子之一病死。
自此,晋公双胞胎只剩下一个,南咎子就带着刚满岁的暄离开了曲沃,对外称这是自己的女儿。
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间,晋王四处南征北战,公子白矢也渐渐长大。
他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资,甚得大夫与世族欢喜,王后本就疼爱他,连晋王也对他态度有所缓和。白矢也开始在军事上展露出天赋,并且随着晋王开始打仗,多次救下晋王。
在民间也有很多人认识了公子白矢。
而另一边,公子舒可能是年幼,可能是常年被保护在深宫中不外出,也可能是王后的溺爱,她却没表现出让晋王惊喜的品质。
她只是好学,但却似乎对于局势与战争都没有太多概念,有爱民之心却不懂得治国之道。而且她也对自己女扮男装的身份产生了不少怀疑,她甚至几次问过王后:“为什么我不能成为女子?”
为什么我要束胸,要服用让声音沙哑的药物?为什么我来了葵水都要遮遮掩掩,为什么我不能做真正的自己?
晋王也难免对她有些失望,公子舒则对自己更迷茫。
虽然朝中还是有大量的嫡子党,但晋王这几年开始有些偏向白矢了;再加上对白矢熟悉的臣子世族也渐渐多起来了,想要支持他的世族也开始逐渐游说晋王了。
晋王本来决定,这次带白矢与楚交战后,若他表现英勇又有军功,就把立他为储一事提上日程。
顺便昭告天下舒的女子身份,以晋国公主的身份替她找个地位能够匹配的国君。
或许这对于舒来说,也是个好的选择。
就算公族大臣反对立白矢为太子,到时候只要说出太子舒的女子身份,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却没料出了这样的事情。
他不禁后怕,幸好他没有对任何人吐露过舒的身份。
甚至就在他重伤后命人写下告书时,他还在稀里糊涂的想:
有可能,白矢也是他的孩子呢?毕竟他能与王后有两女,就也有可能与姚夫人的确有过孩子……
而且在某些方面,白矢确实像他。
但就在几日前,这个梦一下子醒了。
晋王仿佛浑身都打了个寒颤,为自己曾经的危险想法感到后怕。
说不定白矢懂事很早了。
毕竟当年晋王下手很干净,白矢未必知道生母姚夫人与寺人通奸之事,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却已经能感受到了周围微妙的氛围。
否则怎么会有一个孩子会在三四岁生母不见后一直不问?又怎么会有孩子那么会讨好人,让王后宫人都满心夸赞他?
而若是他曾经在多个片刻表现出杀意,以孩子的敏锐会感觉不到么?
白矢是真的尊敬他,是真的能力优秀?
还是说他年纪小小就明白了,如果不优秀,如果不讨喜,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怀揣着野心与恐惧,敏锐及狠辣,说不定是做国君的好人选。
但一个世族女和寺人通奸所生的孽子来继承晋国大统,不就相当于灭了他们淳氏姬姓的血脉,将五十多年前大父复国的成果毁于一旦了么。
晋王讲了这些后,缓缓撑起身来:“舒,是我太纵容你,你还远远不够做个王。但南公写信给我,说南姬,也就是你的妹妹暄,有佐王的才能,也有扶持你的意念与能力。孤这次伤的实在重,或许后头的日子只能苟延残喘,所以往后,真的就是你们二人相依为命了。”
舒眼眶红了,她毕竟是晋王膝边长大,与父亲感情深厚,吸了吸鼻子:“求阿翁不要说这样的话。阿翁一定想见我们二人重逢的对吧,那就让我们二人多陪陪您!”
舒膝行过去,握住晋王的手,低声道:“而且,我还……我还什么都不懂,如何能担得起晋国啊!”
晋王躺在床上,轻声道:“孤会在这几日,尽量多请人进宫为你授课,也会给你写下,晋国哪些世族可用,哪些世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