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慕南枝-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宪不免在心里嘀咕。
李谦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好像变了个人。
也不对,有段时间他也是这样对自己的。
姜宪用手指绕着帕子仔细地回忆着。
应该是在他慈宁宫逼宫之后,她封了他临潼王,他第一次进宫谢恩的时候,脸色还有些灰败,第二次进宫谢恩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在她面前一幅千依百顺的样子,实际上……
姜宪努力地想着。
实际上那次他也没有从她手里讨了什么好处去……那他为什么要对自己一副千依百顺的样子呢?
姜宪觉得脑袋隐隐作痛。
从前的事,就像一个噩梦,不断地昭示着她的失败,无能、自作多情……想想就让她生不如死,她根本就不愿意想起来。
姜宪揉着太阳穴。
人的性格都是慢慢养成的。
天成三年三月,西北大旱。鞑子十二盟共四万人南下,大同、宣府告急。
之前方氏的弟弟陷害宣府总兵马向远,马向远妻儿惨死,投靠了鞑子。
方氏的弟弟做了宣府总兵。
兵临城下,他却缩在城内不肯出战。
宣城战势惨烈。
如果宣城失守,大同危矣。
时任大同总兵的齐胜没有办法,只好派了参将李谦前去助阵。
李谦亲率五百骑兵深入敌腹,齐胜正面出击,两人互相配合,先歼灭了鞑子一万人马,随后李谦又带了三千骑兵在祟礼附近斩杀了鞑子一万溃兵。
是斩杀。
全都杀了。
只留了无主的战马。
自此李谦凶名雀起。
在武官中有“小白起”之称,在文官中有“武安君”的绰号。
方氏弟弟被吓破了胆,不愿意呆在宣府。
她的伯父姜镇元因此推荐齐胜为宣府总兵,李谦为大同总兵。
说起来,前世她伯父对李谦还有推荐之恩。
等到她垂帘听政,第一个召见的武将就是李谦。
此时离他功成名就不过三年而已。
李谦的性格、为人处事应该都已有了雏形。
那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姜宪想不透,隐隐有些不安。
好像有什么事即将在她的眼前发生,她虽然不知道,但只要掀开那层纱就能看到真相,可她却始终没有办法掀开那层纱,只好任它不断地恶化。
这种无力的感觉真是糟糕!
姜宪在心里腹诽着。
李谦领着战战兢兢的刘冬月走了过来。
姜宪见刘冬月额头上都冒出豆大的汗水来,不由道:“你这是怎么了?”
“没,没什么。”刘冬月的牙齿打着颤,还要说什么,李谦的手已落到了他的后颈上,笑道:“他怕我对你不利。”
“怎么会!”姜宪笑道。
刘冬月闻言身子一僵。
可惜姜宪根本没有注意。
李谦已一手拎着刘冬月的后衣领推搡着刘冬月和他一起走到了姜宪的前面,还揶揄地笑着刘冬月:“你怎么像个软脚虾似的,快点,我还要赶路。”
他比刘冬月要高出一个头,这样拎着刘冬月像拎着个小孩子似的。
姜宪看着有些不悦,对李谦道:“他是我的内侍,你对他客气点。”
她知道很多男子都瞧不起内侍,可这些内侍却从小服侍她,比很多人都让她觉得亲近。
李谦笑着没有说话,却走得更快了。
刘冬月也没有说话,任李谦这样带着他赶路。
姜宪叹气,快步跟了上前。
大约半炷香的功夫,他们出了树林,一截掩藏在树林中的粉墙出现在姜宪的面前。
粉墙上开了道黑漆角门,角门开着,旁边站了个年轻男子,和李谦一样穿着短褐,不过是黄藤色。
他看见李谦和姜宪眼睛一亮。
李谦却上前几步挡住了那男子的目光,将刘冬月交给了那男子,道:“云林,你等会带着他。”又转头对姜宪道:“是不是走累了?马车就在门外,你擦擦汗,上车喝杯水,我再慢慢和你说。”
☆、第一百四十七章 马车
原来这个人就是云林。
看上去二十刚出头的样子,比李谦大。
前世,他是李谦手下的第一大将,而且是那种足智多谋,“上马能击胡,下马草行书”的帅才。
曹宣曾经非常的羡慕李谦,可惜云林跟了李谦。如果云林效忠朝廷,早就是一方大员了。
她前世当然见过云林。
云林因为战功赫赫一路擢升至山海关总兵,几次跟着李谦进京谢恩。她高坐在金銮殿上,隔着珠帘,只觉得云林高高瘦瘦的,一点也不像打仗的将军,却没看清楚他长得什么样子。
不过,也与当时李谦在场,她没有心思知道他的部下到底长得怎样有关。
此时姜宪不由伸长了脖子朝云林望去。
云林已头也不回地带着刘冬月出了角门。
李谦见了笑了起来,道:“等会我把云林叫过来,让你看个清楚。”
姜宪赧然,喃喃地道:“我有点好奇嘛!”
李谦点头,目光中如有点点星光,低声道:“我知道!累不累,你都出汗了。”
那声音,带着几分溺爱,就像她小时候,太皇太后在她生病的时候把她抱在怀里哄她的音调,让她突然觉得心酸。
姜宪低下头。
她很少一口气走这么长的一段路,而且一路上不时上坡下坡的,脚疼腿酸,胸口有些不舒服。
之所以忍着是怕李谦被人发现。
她闻言就扶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轻轻喘道:“你走那么快干什么?”
李谦柔声地道:“抱歉!我心里有点着急。”
姜宪点头,算是原谅了他。
他却温声道:“保宁,你扶着我吧!这树林里小虫子,小心蛰了你的手。”
姜宪的手在树上,露出一小截手腕,白生生的,映着褐色的树皮,嫩得像那脆藕似的,让人看了想咬一口。
李谦好不容易才压下心底的念想,把手臂伸到了姜宪面前,斩钉截铁地道:“我扶着你过去。”
姜宪咯咯笑起来。
他以为他是内侍吗?
从前她当太后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巴结过她。如今两人换了身份地位,他倒越发的无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她转念想到两人的行踪不能被人发现了,又忙收了音。
可这实在是太有意思。
她还是想笑怎么办?
姜宪憋着笑意,脸颊泛红,眼眸中水光盈盈,仿若娇艳的海棠。
这又是个李谦从来没有见过的姜宪。
他愣愣地,有些不知所措。
姜宪忍不住含笑嘟呶了一声“傻子”,丢下李谦,径直出了角门。
李谦如梦初醒,忙追了过去,几步就恢复了常态,可如果仔细地打量,就会发现他的耳朵有点红。
马车是个很通常的乌篷油布马车,一共两辆,四周零零散散地站了几个人,年长的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年轻的不过十七、八岁,手里都牵着马,有的身姿笔挺,神色严肃;有的懒懒洋洋,没有站像靠在马鞍旁。但不管是谁,一看见他们顿时神色一正,恭敬地站直了身子,垂着眼帘,没有一个人多看他们一眼。
李谦看着,眼中露出满意的眼神,道了句“我们走”,就领着姜宪往第一辆马车去。
姜宪没有看见刘冬月和云林,想着他们可能在第二辆马车上,也没有多问,随着李谦往前走。
那些人立刻翻身上马。
居然没有一点声响。
姜宪觉得好奇怪啊!
她不是没有出过行。
可每次她出去的时候御马监都会提前几天准备,就这样,临到她上辇车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什么马突然打喷嚏了,或者是突然在地上刨两下子……
这么安静,总觉得有些怪异。
李谦低声对她道:“都是我的随从……”然后又觉得没有解释清楚似的道,“是我自己的随从……”
就是自己的私兵嘛!
姜宪抿了嘴笑,由李谦扶着上了马车。
李谦收了车凳,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就跑了起来。
姜宪吓了一大跳,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吗?”
李谦挽着衣袖,温声道:“马车总停在这里不好!”
这倒是。
要是有人路过这里就会露出马脚。
姜宪没有多想。
马车里只她和李谦俩个人,不太宽敞,布置得也中规中矩的,但铺着厚厚的坐垫,迎枕又大又柔软,姜宪靠在上面,还是觉得很舒服。
李谦利落地沏茶,手指白净修长如劲竹,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她不禁道:“沏得什么茶?”
李谦笑道:“六安瓜片。”
茶如其人!
姜宪觉得李谦就是种万丈红尘里打滚的人,前世还猜他肯定非常喜欢吃肉,每次赐宴都让御膳房做素宴。
她不相信李谦喜欢喝六安瓜片。
凭什么给她就得喝老太太们喜欢喝的茶?
姜宪不悦道:“我最讨厌喝六安瓜片了!”
声音里有着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娇纵。
李谦听了抬头只是望着她好脾气地笑,低声解释道:“你身子弱,经不起折腾,先喝着六安瓜片。”想了想,又道,“我知道你喜欢喝大红袍,我那里也有。偶尔喝喝还可以,但不可以喝多。”
像他是她的谁似的,管得真宽!
他这样低声下气地跟她说话,姜宪倒不好和他使小性子,可心里到底有些不甘,道:“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喝大红袍?”
李谦笑道:“想知道总是能知道的。”
再多的,就怎么也不肯说了。
姜宪气馁,道:“要是让我知道是谁在我背后嚼我的舌根,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李谦只有笑。
那笑容显得既溺爱又包容,还带着几分欢喜,看得姜宪脸红,忙别过脸去,道:“你到底找我有什么事啊?”说着,想到刚才看到的那些人,个个都是一副精明能干十分有主见的样子,根本不像普通的人,何况还有他手下的第一大将云林跟着……有谁会没事的时候带着这样一群人到处乱逛?
她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急急地道:“是不是你的差事办砸了?”
事情坏到了什么程度?
被曹太后发现姜李两家有瓜葛?
还是赵翌和曹太后博弈落了下风迁怒李家,不顾不管地决定拿下李家开刀,震慑曹丈后?
还是李家去了山西之后被同僚排挤……不对,以李谦的能力和心性,被同僚排挤对他根本不是个事,不值得他来找自己。
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真是急死人了!
姜宪汗都出来了。
李谦望着这样的姜宪,心里如海浪拍岸般地汹涌澎湃。
他一直知道姜宪好,却不知道姜宪对他这样的好。
☆、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为
李谦垂下了眼帘,低声道:“我这边没什么事。就是想来看看你。你也知道,我这次离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有些事,走的时候想跟你说说。听听你的意见!”
但也不必这样啊!
姜宪并不十分相信,怀疑地望着他,道:“真是这样的?”
“真是这样的。”李谦笑道,仿佛打起了精神,抬起头来,眼眸中星光闪闪,笑容也变得温煦起来,“我三月中旬就回了山西。你可能不知道,我爹有个军师,从前是个落第的秀才,因为和族里有了罅隙,就离开了老家。后来遇到我爹,两人很投缘,他就跟着我爹上了山寨,做了我爹的军师。那些年我爹能站住脚根,多亏有他帮着出谋划策。后来我爹势大,朝廷来招安,我爹是不想。觉得招安之后要受人管制,朝廷最多也不过给他个正五品就到顶了。后来还是伏玉先生,哦,就是那个军师,他帮着出面,送了当时的山西巡抚吴宴道很多银子,还拿捏住了吴宴道的把柄,吴宴道没有办法,这才力保了我爹。我爹招安之后封了正三品的总兵,还成了封疆大吏。我爹对他很是感激,几乎事事都听他的。”
“我们去福建的时候,他就跟我爹说,人离乡贱,去福建是不得已之举,最后我们还是得回山西。不然就真的只能像那案板上的肉,任人宰杀。”
“他就和我爹商量,悄悄地留了将近一半的兵马在山西。”
李谦这是在给她讲李家的发家史啊!
姜宪听得津津有味。
前世她就打听过,可大家都说得含含糊糊的,甚至还有人谣传李长青的继室是吴宴道的女儿,所以当初吴宴道才会拼了命地在曹太后面前保李长青。
她还真去查了。
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吴宴道有不少妻妾,却没有孩子。
“你们到底拿捏了吴宴道什么把柄?”她好奇地问。
李谦笑道:“我也不知道。我爹没有跟我说过,但每次提起来的时候都很是不屑。如果你想知道,哪天我去问问我爹。”
既然这样,就算了吧!
“也不用。”姜宪笑道,“我就是觉得奇怪,像吴宴道这样的人,寻常的把柄肯定不足以让他帮着你们家出头。你们家那个伏玉军师还是挺厉害的。”
“的确。”李谦笑着点头,道,“不然李家也不会平平安安地走到今天了。”他继续道,“我这次回去,就是拿了我爹之前留下来的信物去找这些人。不过,物是人非。有些人见了我的信物喜极而泣,很快就把家中的子弟叫出来和我见面,把人交给了我。还有些闪烁其词,试过我实力之后才和我相认的,还有些是压根装不知道,唬弄我的……”
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李家离开山西这么多年,除非是像他这样的重生者,不然谁也不敢肯定他们会走到哪一步,承认、试探、拒绝,都是人之长情,李谦为什么要在这上面长篇赘述呢?
姜宪有些不解。
李谦笑道:“我就是有点感慨。”
他这么一说,姜宪明白过来。她笑道:“不过,看你现在的样子,应该还是收获比失去的更多吧?”
“是啊!”李谦没有否认,在她面前非常坦然地承认,“兵力虽然少一点,但能独挡一面的人很多。我已经让我爹上折子给太后了,请她想办法让皇上同意我们组织团练。但事成的可能性不太大。我们旁边有宣府、大同、榆林、山海关好几个重要的连镇,鞑子来犯的时候自有他们出兵抵抗,山西总兵府,形同鸡胁,我查了史书,好像有一年还有大臣建议取消……”
可直到她做太后的时候也没有取消。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内阁觉得可以牵制宣府、大同等重镇的兵力,起到平衡制约的作用。
难道李谦是为这件事苦恼?
姜宪想了想,道:“你们可以换个方法和方式嘛!”
李谦一脸的意外,默默地看了她一会,这才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姜宪听着就不高兴,脸色微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我吗?”
“没有,没有。”李谦讶然,忙道,“我没有这个意思。我这不是正为这件事急着。几个军师凑在一块都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突然听你说有办法,太惊讶了。”他说着,殷勤地从茶几下面摸出一个小小的攒盒,打开盒子递到了姜宪的手边,道:“吃糖!是江南雪涛斋的糖。”
江南雪涛斋最早是贩卖霜糖的,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雪涛斋已经是江南最大的糖商。
姜宪知道这个铺子。
她在五颜六色的糖球里选了个白色的。
李谦忙道:“这是荔枝味的。”怕她不明白,解释道,“是岭南的一种水果,外面是红色或是青色的皮,里面是白白的果肉……”
“我吃过。”姜宪笑道,“从前福建有进贡。”
不过那是她垂帘听政之后了。
说起来,这件事还和赵啸有关。
宫里进贡的荔枝,就是赵啸孝敬宫里的。
李谦闻言就笑着指了其中一个茜红色的糖球,道:“这个是海棠味的。”指了黄色的糖球,“这个是百香果味的。”
姜宪没听说过百果,道:“百香果是什么?”
李谦又给她解释了一番。
两个人就为这小匣子糖球就说了半天的话,真到姜宪觉得扯得有点远了,重新提起关于想办法让李家正大光明地养私军的事,两人这才打住了话题。
“组织团练肯定是不行。”姜宪沉道,“不过要看你怎么想了?一味地在这上面死磕,不过是浪费时间,看谁熬得过谁?但李家肯定是没有这个实力的,换成姜家还差不多。但你的目的是要练私兵,那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在你们名下,只要全听你们的指挥,只要他们是兵不就成了?”
李谦的脑子还有些转不过来。
这就是曾经做过摄政太后和正朝着西北霸主狂奔的枭雄之间的差距了。
姜宪毫不客气地鄙视了李谦一眼,道:“你知道这几年国库缺什么吗?缺银子!没有银子,九边的军饷从哪里来?没有银子军中的粮草从哪里来?没有银子,那些闻风而动的商贾从哪里来?”
而九边没有了商贾,也就会慢慢地没落下去。
☆、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我
李谦的脑子这会儿好像特别不好使了似的,道:“那又怎样?”
“你傻啊!”姜宪忍不住道,压低了声音,“边关打起仗来还有谁去种粮食?何况九边并不适合种庄稼。他们的粮食都是苏浙那边的商人为了换取盐引从两湖送过来的。你到任站稳脚跟之后,就给赵翌上个折子。你就说,你到了山西之后才发现,两湖到九边路途遥远,那些苏浙的商贾只为谋利不顾国家社稷,买卖盐引,使得九边粮食的价格居高不下,运粮损耗越来越高。山西总兵府历年欠军饷数额颇大,弃籍而逃的军户逐年增多。请朝廷允许山西总兵府负责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山海关等边镇的粮食运给,贴补军饷。”
负责运送粮食的那些挑夫们的口粮也算在运送的粮食里面,如果管理不善,有时候一趟差事下来,只能交一半的粮食给边镇的总兵府。
说到这里,她狡黠地笑,道:“国库空虚,赵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把历年所欠军饷发给你,你提出来让山西总兵府的官兵给几个总兵府当挑夫,既可以让官兵们吃饱肚子,还可以抵一部分军饷,他肯定答应。至于到时候人手不足,是你们雇了挑夫帮着运送粮食,还是你们让官兵在当挑夫,谁拿了名册去一个个的点名不成?”
还不是你想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
李谦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听着听着,眼睛都亮了起来。
“你怎么像诸葛亮在世。”他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惊艳,狠狠地夸着她,“这主意可真好!你怎么想出来的?我还准备贿赂胡以良,让他以修河道或者是其他什么名义召一批人……你这个主意可真好。”他越说越兴奋,“还有你上次给我出的主意,我反复地跟我爹说了好几遍,还告诉他这个消息是我无意间从你伯父镇国公那里听说的,我爹这才相信,第一次去拜访胡以良的时候打听到他是属鼠的,就给他打了个实心的老鼠。他收到东西不知道有多高兴。专程留了我爹在衙门里吃饭,把我爹高兴的,又让人买了批金子回来。说在酒席上胡以良提到马上是他夫人生辰了,准备他夫人生辰的时候再照着他夫人的生辰用金子打个实心的属相……”
姜宪听了鄙视地撇了撇嘴。
李谦只是笑。
姜宪就拍了拍手,道:“好了!你还有什么事?快说!说完了我也该回去了。我们都在外面晃悠半天了。应该快到晚膳的时候了吧?”她说着,这才发现这乌蓬车没有车窗,光线全靠前面车辕挂门脸的一块明瓦。如今那明瓦灰蒙蒙的,马车里的光线也暗淡下来。
她吃了一惊。
没想到她不过只是和李谦说了几句话而已,时间已经这么晚了。
“我得回去了。”姜宪对李谦道,“你有事就长话短说。”
李谦想了想,道:“你去过山西没有?”
“没有!”姜宪有些不高兴,她觉得李谦这是在笑话她,她不由挑衅般地道,“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万寿山。”
他知道李谦到过福建,还去过广州和浙江。
李谦看出她不高兴,就把茶几上装着伏苓糕的攒盒挪到了她的手边,赔礼般地道:“我老家在汾阳。但我爹召安之后,就把汾阳的老宅子锁了起来,又不敢修缮,破得不成样子了。我爹上任之后,我们回乡去祭了祖。伏玉先生让我爹把老宅子重新修一修,说是人靠衣衫马靠鞍,我们这么多年不在老家,怎么也要做出副衣锦还乡的样子。修老宅子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我爹同意了。
“拿了五万两银子,准备把老宅重新修一翻。我们全家都在总兵府住下了。
“可我觉得总兵府来来去去的都是人,不大好。就在总兵府后面的夹巷买了个一门四院的宅子。虽说不大,但收拾了还是挺不错……”
姜宪面露困惑,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又道,“我发现你今天很奇怪,东扯西拉的,话好像特别的多。”
李谦听着就坐直了身子,神色肃然地望着她,表情显得郑重又端穆,道:“保宁,你愿意和我去山西吗?”
“什么?”姜宪眨了眨眼睛,觉得自己好像听错了似的。
李谦就又说了一遍:“保宁,你愿意和我去山西吗?我现在虽然名声不显,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四品武官,可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一辈子都一心一意地对你的!只要你想要的,我都会想办法为你办到的。你只要等我几年,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不会比这世上任何一个男子差的!”
姜宪整个人都懵了。
觉得李谦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懂。
可这些字串在一起,她就一个字都听不懂了。
她和他去山西?
真是太可笑了!
她是他什么人啊?
凭什么和他去山西?
还一辈子对她好!
他们两个在一起就没有个好的时候,他还敢说什么一辈子……
是,说的一辈子吗?
一辈子……
姜宪呆呆地望着李谦,既茫然又无措。
“保宁!”李谦曲膝跪在了她面前,轻轻地握住了她放在膝头的手,哑声道,“我想你跟我去山西,我们一辈子在一起,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会护着你,把你放在心尖上,对你好的,你随我去山西,好不好?”
他仰望着姜宪,目光璀璨,如天边的星子,嘴角含笑,如三月的春风。
李谦,这是要自己嫁给她吗?
姜宪的目光落在了李谦的手上。
手掌宽大温柔,柔韧有力,指腹间有薄薄的茧。
那是拉弓留下来的?还是练剑留下来的?
剑……
她脑海里又浮现出他握着的宝剑,斜斜地指着宝相花地衣上红色的莲花花瓣,鲜红的血沿着锃亮的刀锋一滴滴、一滴滴地坠落在地衣里,消失不见,如同隐匿在这深宫里的杀戮,看上去花团锦簇,掀开来,才发现里面全是血。
姜宪面色苍白,“啪”地一下打开了李谦的手,厉声道:“你要做什么?”
李谦白皙的手背上留下一片绯红。
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姜宪,眉宇间是磐石般不可圜转的坚定,沉声道:“保宁,我想你跟我回山西,嫁给我,我和生儿育女,过一辈子!”
☆、第一百五十章 争执
凭什么?!
在他欺骗了自己之后,在他把自己当成草芥之后,在知道他在自己和家族利益面前永远会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之后,她还要嫁给他!
这不是个笑话吗?
姜宪冷笑。
慌乱的心瞬间就被冻成寒冰。
她推开了李谦:“我要回宫!”说着,去撩车帘。
李谦没有阻止。
马车轱辘轱辘地行走在暮色四合的甬道上,两边都是庄稼田,远处农舍的烟囱里浓烟袅袅,如雾般罩笼在不大不小的村庄上。
姜宪心中一惊,反过身去诘问李谦:“我们这是在哪里?”
就算她再没有常识,也知道这既不是回京的路,也不是回农庄的路。
“我们去山西!”李谦说着,把她拉回了马车。
他的脸隐没在昏暗的马车里,看不清楚表情,一双明亮的眸子却熠熠生辉,仿若夜空中最闪烁的星子,又仿若在黑暗中扑食猎物的豹子。
姜宪本能是感觉到了危险。
“不,不,不。”她朝车帘扑了过去,“我要回宫!我不愿意和你去山西!我要回家……”
“保宁!”李谦略一犹豫,一只手搂住了姜宪的腰,一只手抓住了姜宪去撩车帘的手,半搂半抱地重新把她拉回了马车,“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昌平……”
也就是说,她被他劫持了!
难怪他和她说那么多的废话!
难怪她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他却避而不答!
难怪他不停地跟他讲李家的事!
不过是想拖延时间,转移她的注意。
这混蛋,又骗她!
心里明明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越冷静,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应该镇定,可理智就像一根弦,嘣地一声就断了。
姜宪如暴怒小兽,没有章法只求痛快地对着李谦就是一番拳打脚踢:“你这个混蛋!居然敢骗我!你居然敢骗我!枉我对你那么好……你还骗我!你,你不要脸!你,你狼心狗肺……”
她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让她只知道这几句骂人的话,只好车轱辘般反复地骂着这几句话。
李谦把她环在怀里,既不敢用力让她觉得不舒服,又不敢不用力让她挣脱出去,任由她打在自己身上,满含愧意地低声地对她道着歉:“是我不好!是我不好!这件事都是我的错!你别生气好不好?以后你想干什么我都依着你好不好?”
这混蛋居然还敢禁锢她!
姜宪气得直发抖,那句“你以后想干什么我都依着你”还是像钻子一样钻进了她的脑子里。
她停了下来。
这才感觉到累。
更感觉自己傻。
李谦是什么人?
兵部尚书李瑶曾评价他“于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有如探囊取物”。
她和一个这样的人拼拳脚,这不是脑子进了水吗?
姜宪一把推开了李谦,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尽量地让自己平静下来,但还是忍不住斜睨着李谦道:“你刚才说?我以后想干什么你都会依着我?”
“嗯!”李谦点头,望着她的目光中是不疑错识的认真,“你以后想干什么我都会依着你的!”
“那好!”姜宪绽开一个笑容,道,“我要回家!你现在立刻就送我回家!”
“除了这件事!”李谦道,声音甚至可以说很是柔和,可姜宪却偏偏听出了决不妥协的冷峻。
就好像从前的很多次,她提出减免江南税赋、鼓励没有户藉的流民开荒被李谦否决了一样,不管她怎么说,他都不同意,再深说下去,他就沉默不语地摇头。他待她就像个不懂事的孩子,说不通了,就冷着,时间一长,自己就想通了。而她呢,纵然气得暗地里默默流泪,却依旧没有办法,只能妥协……
那些所受的委屈,那些暗地里的伤心,犹如翻滚的岩浆,再次把她的理智淹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