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慕南枝-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到小丫鬟们上了茶点瓜果,李谦就打发屋里服侍的人,和简王寒暄了几句,就直接进入了主题,问简王:“您老人家可是为了韩太后的事而来?”
简王轻叹了口气,眉宇间却露出疲惫之态,沉声道:“我知道这件事太为难嘉南了,也不是件容易打听到的事。可当初是我把这孩子送进宫的,又是站在嘉南这边,力主立皇上为帝的。事到如今,你总要让我知道我是不是做错了吧?”
这就和当初姜宪执意要南下的原因一样!
有些事对另别人是平常,对当事人却很重要!
姜宪咬了咬牙,寻思着要不要跟简王说实话,那边李谦已道:“你的意思是?”
简王目光一沉,道:“你们别以为我老糊涂了!我虽然一直咬着赵啸不放,可我也不是那蠢笨之人。赵啸现在还没有成气候,就算是太后有什么事做得不对,他也不可能就这样下手。这其中皇上必须默许了或是顺手帮了他一把。”
李谦这些几年城府越发的深沉,姜宪又是一人能和一个内阁争斗的人,两人闻言连眉毛也没有抬一下,李谦反而笑道:“我从前和靖海侯还一起下海泅过水。可这十几年没见,也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子,我还真不好判断。”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眼红
简王冷笑,道:“我知道你做了王爷,又镇守京城,别人只知道有你临潼王而不知道有皇帝,位高权重,不轻易开口说话了。不过,你也不用瞒我。你这么说已经是最好的答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也不理会李谦和姜宪,大声喝斥着儿子:“你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点跟我回去!”领着简王世子就径直往外走。
到底是长辈,有些礼数不可废!
李谦和姜宪急急地送两人出门。
简王拂袖上了马车。
没几日,京城里就传出了赵玺弑母的流言,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是赵玺日渐长大了,心思也多了,被韩同心喝斥后心中不服,和韩同心起了争执,结果失手打了韩同心,致使韩同心昏迷不醒。他担心害怕之余向赵啸求助,赵啸想挟天子以号诸侯,因而怂恿赵玺弑母……蔡如意和韩同心是一起长大的闺中蜜友,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件事,所以才命丧黄泉的,就是赵建童,也因为从小在宫里长大,和韩同心十分亲近,赵啸怕他有所察觉,把他送回了福建。要不然,就凭赵建童是赵啸的嫡长子,赵啸也不可这样的疏离!
简王和东阳郡主之前不知道这件事,还以为韩同心是急病暴亡,也没有多想,后来有韩同心身边服侍的逃过了赵啸属下的追杀,千辛万苦找到了简王,简王和东阳郡主才知道真相的。
可这其中涉及到赵玺,他们虽然悲愤,却也只能忍下不说。
得到消息的李谦听得目瞪口呆。
简王这简单是在栽赃陷害嘛!
他忙道:“京城里知道的人多吗?”
来给他报信的是谢元希。
谢元希苦笑道:“何止是多!简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说书的那些人就差编成了段子在茶馆里说书了。”
李谦直皱眉,道:“毕竟没有什么证据,我看这件事还是要管一管。”
“恐怕是管不住!”谢元希道,“自古以来这言论都是只能疏不能堵的。何况朝廷在南边,我们没有立场去堵。”
李谦闻言笑道:“我看你是巴不得这流言越演越烈就好!”
李谦的幕僚前几天还聚在一起议了议天下的形势,觉得能和李谦一较高低的也就是赵啸了。现在赵啸传出这样的流言来,谢元希欢迎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想办法堵住。
他也不隐藏,笑道:“王爷眼光犀利。照我看,这件事就算是在京城里给堵上了,也要想办法传到江南去才行。皇上和赵啸听了,彼此心里都会扎下一根刺。没有了圣眷,靖海侯的日子恐怕就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然后他说起了赵建童之死,“京城里的一些人还不知道,我觉得这个时候把这件事传出去正好。”
李谦沉默了片刻,苦恼地抓了抓头发,道:“郡主回来了……”
言下之意,怎么才能不让姜宪知道。
谢元希道:“瞒是瞒不住的。特别是简王这个时候像疯狗似的,逮着谁就咬谁。您就是不告诉郡主,过几天郡主也会知道的。您可别忘了,您的那些亲卫里面,很多人都非常的敬重郡主,觉得七姑的善堂之所以能办得这样好,救了那么多因战乱失去父母的人,全仗着郡主当年的支持,还有些,本来就是七姑善堂里出来的孩子,从小就被七姑教养着要报答郡主和王爷的救命之恩,甚至有些人的姐妹还在善堂里帮忙,嫁给了同在善堂里长大的男子,这军中的事,您就是有心也没有办法啊!”
“这倒是!”李谦颇有些感触地道,“一眨眼的功夫,那些孩子都长大成人了,能上战场杀敌了。”
“可不是!”谢元希笑和他开着玩笑,“这也是你自作自受!当年郡主支持七姑开善堂的时候,你也是支持的。还拿了大笔的银钱支持七姑。结果人家只念郡主好,不记得您的好。要是您像赵啸似的整个庶长子出来,别说您想囚禁郡主了,只怕是消息一传出来,军中就哗变了。我有时想,还好郡主只生了个慎哥儿,只要他不太荒唐,就能好好地继承家业。甚至就算是个阿斗,也能因为您手下的这些人做个别人不敢怠慢的闲散王爷!”
“你给我滚!”李谦笑道,“我儿子聪慧机敏,哪里就像阿斗了?再说了,就算他真是个阿斗,我难道不会培养孙子!你小心这话被郡主听到了,和你不依不饶的!”
谢元希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大笑而去。
李谦一个人静静地坐了半晌,觉得谢元希这话还真的有点道理。
他笑着去了姜宪那里。
姜宪这几天被李谦折腾的不清,好不容易李谦出了门,正高高兴兴地补着觉,见李谦没两个时辰又回来了,不由哀嚎一声,裹了被子,道:“你怎么这么好的精力?跟吸人气的妖精似的!”
她还躺着,他已经开始正常的作息,处理公务了。
这是对他的赞赏吗?
李谦愉悦地笑着坐在了床边,俯身扒着她的被子低笑道:“我让你跟着那个打太极的学学太极,你又不愿意。从明天开始,每天早起跟我去演练场怎样?我习武的时候你就在旁边走走,肯定比现在的承受力更好!”
她把承受力练好了干什么?
方便李谦!
这话太重口味了,姜宪说不出来。
但脑子里却止不住浮想联翩,闹了个大红脸。
俩个人腻歪了半天,姜宪这才想起来这是上衙的时候,李谦不在衙门却跑回了家里,问起缘由来。
李谦斟酌着,把赵建童的死告诉了姜宪。
姜宪的情绪果然低落下去,道:“什么时候的事?”
“你回来之前!”李谦紧紧地抱着姜宪,安抚地亲吻着她的额头。
姜宪怅然地连叹了口气。
她经历过宫廷杀戮,遇事虽不胆寒,但并不喜欢。
每每听到这种为了利益面父子反目,兄弟萧墙之事时,心里总是很难过。
姜宪道:“过几天就是小年了,正好我想去庙里给你和慎哥儿求个平安符,就顺便帮赵建童做个法事好了!”
若是蔡如意知道她唯一的骨血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蔡如意只怕是躺在棺材里也要跳起来咬赵啸一口才甘心。
她又叹了口气。
做了母亲,就看不得孩子受苦受难。
☆、第一千零五十章 种子
李谦现在不仅在民间很有威望,就是在官场,也很有威望。他一声令下,关于赵玺弑母的流言就压了下去。可这种皇家秘辛,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能真正的灭绝。加之又有谢元希等人的纵容,过完年,这消息就渐渐地随着行路的商客流传到了江南。
等传到宫里的时候,已是端午节,刘氏刚刚小产,正伤心欲绝地躺在床上修养,而赵玺每天早出晚归,一会儿留了这个大臣说话,一会儿留了那个大臣说话,为了自己能早日亲政而忙碌波奔。
刘氏当时就惊得坐了起来,脸色大变。
尽管寝宫里没有一个服侍的宫女内侍,她的声音还是不由自主地低了几分,问特意来给她递音的刘母道:“娘,这是祖父的意思还是爹的意思?”
刘家是她祖父当家。
如果这是她祖父的意思,显然这件事已经引起了泾阳书院诸人的注意,而且得到了查证。
百事孝为先。
江南世家里没有谁敢挑战这样的观念。
在这一点上,江南世家比北边的世家更为看重。
毕竟北边的世家功勋人居多,更看重的是皇权。
只要皇帝不追究,有些事就可以睁只眼闭只睛过去了。
江南世家从前离朝廷远,需要一套自律规则,这“孝”字就摆在了第一位。
刘母眼神黯了下去,低低地道:“是你祖父的意思。可也没有谁能拿出什么证据来。可正如那流言里说的那样。当初服侍韩太后的人全都不见了踪影,就连靖海侯的夫人蔡氏都在韩太后昏迷不醒的时候没有露面,简王和东阳郡主进宫,蔡氏却因伤心过度被靖海侯接回了府邸。没多久,蔡氏就被送回福建养病,没三个月,蔡氏就病逝了。又三个月,赵建童溺水身亡。这些事也太巧了。
“要知道,那赵建童可是赵啸的嫡长子,还养成了年。不攸关生死,这么大的儿子死了,谁也受不了!
“可前几天你爹特意去拜访了靖海侯。他衣饰朴素,府邸上下也不闻喜色。可当他留你父亲晚膳的时候,却让人拿了金华酒出来,向你父亲介绍,说这是他从苏州差人特意找了王氏第六代传人帮他酿制的,外面根本没有这么好的酒。
“你说,一个因为妻子去世而伤心悲恸的人,怎么可能还喝酒!
“你祖父就让我进宫一趟,让我把这些事都告诉你。还让我带话给你,让你小心点!
“若韩太后真是皇上害死的,皇上的性情这样凉薄,他怕你吃亏!”
刘氏很是惊恐,脑子里一片空白。
刘母却爱怜地抚了抚女儿的手。
公公让她带话给女儿,也是看女儿成亲都快半年了,还和皇上像蜜里调着油似的,怕女生外向,不再理会刘家和泾阳书院的事了。
她是反对的。
可再一想,这话又不能告诉女儿。
自古天家无骨肉,讲的就是天子的无情。她这个傻女儿若是真的陷了下去,到时候吃亏的只可能是她女儿。
她不求女儿如何的富贵,可也不希望女儿没有自保的能力,最后被别人利用,做了筏子。
“当事人通常都最后一个知道。”刘母忍不住告诫女儿,“有些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可千万别露了马脚。就算是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皇上,这话也不能由你嘴里说出来。夫婿是天,何况你嫁的是皇帝。你要敬着他,爱着他,他心里才欢喜。这件事要是被你捅出来了,纵然和皇上无关,他也会觉在你面前失了面子,以后就难你和你心贴心了。”
刘氏压根没有听清楚母亲说了些什么,只是隐隐知道母亲告诫她不能告诉皇帝。
这件事谁给皇帝听也不能由她说。
母亲不说她也知道。
皇上喜欢她,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她这小半年已经把赵玺的性子摸得差不多了。
皇上是能听得进好话听不进坏话的人。
这些坏消息最好不是由她说出去为好。
刘氏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送走了母亲,一个人在屋里发着呆,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有小宫女战战兢兢地问她要不要点灯,她这才回过神来,让身边服侍的人依照惯例行事。
小宫女恭敬地应诺,退了下去。
殿里殿外这才有了动静,有了人气。
刘氏从床上起来,歪在了临窗的大炕上。
可直到听见了三更锣,赵玺也没有回宫。
她不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但到了第二天早上,赵玺还没有过来。
她让小宫女去打听赵玺是不是去上朝了,小宫女回来说赵玺今天并没有去上朝。
这样的时候非常的少。而且此时赵玺身边还没有其他的人服侍,内宫的凤印还在她手里,赵玺若是临幸了人,敬事房的人会请她用印……可敬事房的人等到中午也没有人过来。
她只好让人去打听赵玺的行踪,因怕赵玺误会她窥视帝心,还叮嘱那小宫女:“若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我身体不舒服,想见皇上。”
那小宫女还当了真,红着脸瞥了刘氏一眼,这才屈膝行礼,退了下去。
刘氏一直等到了晚上各宫快落锁的时,赵玺这才笑着回了寝宫。
她忍不住打量赵玺。
赵玺今天穿了件崭新的宝蓝色过肩五瓜的常服,笑盈盈的,神采飞扬,很精神的样子。
刘氏嘴角不禁紧了紧。
赵玺笑道:“你这是怎么了?好像不太高兴的样了?听说你母亲昨天进了宫,难道是家里有什么为难的事?”
刘氏听着在心里暗暗地摇了摇头,把那些听到的话都压在了心底,笑道:“没有什么事!只是有一天没有看见皇上,也不知道皇上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赵玺以为刘氏吃醋了。
他哈哈大笑,和刘氏耍了半天花枪。
刘氏这才知道赵玺原来晚天晚上和高岭说了半天的话,今天休了朝,一大早就和高岭去了赵啸那里。
她的心里顿时凉了半截,面上却不敢有半点的显露,笑道:“皇上怎么想到一大早就去靖海侯那里,就算是有八百里的加急军务,也应该把靖海侯宣进宫里说话才是。您这样跑去靖海侯府,我想想都替高大人担心。”
赵玺再次大笑,搂了刘氏的肩膀,道:“我等会把这句话告诉高大人,让他也知道你对他的恩宠才好!”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刺客
刘氏勉强地笑,和赵玺又说了些别的家常话,哄了赵玺去梳洗。
可当晚上他们睡在一个床上的时候,帐子外的莹莹灯光透着五福捧寿的图案斑驳地落在赵玺的脸上时,刘氏却打了个寒颤,觉得这寝宫安静的可怕。
赵玺当然不知道刘氏的心思。
翌日下了朝,他招了汪几道在御书房说话。
“朕听说那些倭寇都是冬天歇着,夏天到岸上抢劫。”他徐徐地道,“靖海侯又执意要为发妻守孝,我昨天去他府上,原想着能不能夺情,可靖海侯却说,蔡氏去了,现在连蔡氏所生的建童也去了,他心里不好过。我寻思着,要是那些倭寇真的上了岸,总得找个人顶一下。你说,是就从靖海侯的兄弟里找一个呢?还是你们先举荐一个?可我想,不管是哪一个,总得让靖海侯同意才行。毕竟是临时代为指挥一下的事。”
汪几道听着一愣。
这兵权是能临时指挥一下的吗?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从靖海侯的兄弟里找一个,这是要让人兄弟反目吗?
从朝廷里推荐一个,是怂恿着别人去夺赵啸的兵权吗?
皇上从前可是最信任赵啸的,赵啸说什么他都相信,怎么转眼的功夫,皇上就摆出了一副要削弱赵啸兵权的意思!
不过,皇上毕竟年轻,手段如此的简单粗暴,真照皇上说的这样,只会引起赵啸的反感。
但这也是个机会。
若是能让皇上从此和赵啸离心离德,他也能安心和泾阳书院的那帮人斗了。
想到这里,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听到那些小吏悄声的议论。
汪几道心中一动。
如果真像流言说的那样,韩太后的死与皇上和赵啸都脱不了干系,两人还真有可能为这件事反目!
到底是赵啸怂恿着皇上杀了韩太后呢?还是皇上杀了韩太后赵啸帮着善后呢?
汪几道不由地眯起了眼睛。
要知道,他可是赵玺的老师。如果赵玺连嫡母都敢杀……在他致仕之后,又怎么可能敬重他、照顾他呢?
如果韩太后的死与赵啸有关。
赵啸这是想控制皇上吗?
那他就得帮着赵玺对付赵啸了!
不能让赵啸挟天子以号诸侯!
汪几道寻思着,决定等会要好好地和苏佩文商量商量。
不,不应该找苏佩文。
苏佩文这两年只想着怎么捞银子,对朝廷社稷已经毫不关心。要说臂膀,还是李瑶更靠谱,包括左以明,都是办实事的人。
他虽然和李瑶政见不和,可这件事关系赵玺的声望和朝中的局势,以李瑶的性格,肯定会和他合作的。
汪几道思忖着,心中微定,草草地打发了赵玺,急急地出了宫。
京城这边,简王正为自己散布出去的谣言没有了踪影而发着脾气。
简王世子在自己的爹面前也没有什么形象。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喃喃地驳道:“李谦不让,我有什么办法?再说了,这毕竟关系到皇上的事,您一点证据也没有,若是有哪个小人为了巴结皇上把这件事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肯定不会放过你的。”
“你知道个什么?”简王已经彻底地对自己的儿子失望了,连喝斥他都觉得是浪费,说了几句诸如“就算是赵玺知道了又怎样?他还能跑到北边来抓我不成”的话,就把儿子赶到了一边,只留了女儿说话。
“你的意思呢?”他道,“是不是也觉得我多事!”
如果女儿也觉得他多事,他就撒手不管了。
他也不想讨人嫌!
韩同心虽然是他的外孙女,她毕竟姓“韩”。
他有自己的孙女,而且还都很听话孝顺。
东阳郡主一声不吭,“扑通”一声就跪在了父亲的面前,含着泪道:“爹,你要是不帮我,我还能求谁?”
只要有女儿这句话就行!
简王示意女儿起身,叹道:“那这样事就这样定了。我就是不能把赵啸怎样,也要逼得他出头不可!”
东阳郡主连声向父亲道谢。
父女俩又说了半天的话,东阳郡主这才告辞。
没想到的是,当天半夜简王府就闹起了刺客。
这是多少年没有的事了!
在京城的百姓眼里,这就像是在看戏似的。
简王府灯火通明,邻居都披着衣服站在院子里看热闹。
五城兵马司是曹宣的都指挥使,李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京城日常的防备交给了曹宣,那就全由曹宣说了算,只要京城不出事。
曹宣因此一改之前不怎么去衙门点卯的习惯,同样是男人,看着李谦沙场点兵,威风凛凛,也生出几分男子的血性来。这两年把五城兵马司弄得像京卫似的,画了京城的舆图,要求兵马司的人全都会背会画,还招了一大批游侠立了契约在衙门里当差,许诺若是干满二十年,就可以让他们或是回乡任一个九品的小吏,或是正式成为五城兵马司的捕快。
要知道,这样的小吏和捕快通常都世袭的。
也就是说,他们就可以洗白身份,是良民了。
一时间曹宣门下高手如云,到了今天,京城几乎是路不拾遗了。
李谦对此很佩服,还和姜宪说起这件事,并和曹宣开玩笑:“今天端午节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不用带着一堆护卫去街上赏灯了!”
曹宣自豪地抬了抬下颌,道:“我们可以打个赌!”
对此十分的有信心。
因此简王爷一闹腾起来,附近巡街的捕快就赶了过来。不过半个时辰,就把简王府的几个刺客给生擒了。
简王已被人在肩膀上刺了一剑,血流如注却没有生命危险。倒是当天服侍他侍寝的一个通房,关键的时候被简王推去了帮他挡了两剑,没等大夫赶过来就咽了气。
刺杀朝廷命官,还是皇族中身份最显赫的王爷,影响十分的恶劣。
本朝开国,还是第一次。
曹宣和李谦都被惊动了,两人一前一后的赶到了简王府。
此时刺客已被那些捕快绑成了粽子,口中塞了防止他们咬舌自尽的白绢丢在简王大厅外的院子里,由手执火把的护卫看着,顺天府尹满头是满汗地慰问着肩膀上包着白布的简王。
看见李谦和曹宣并肩走了进来,面沉如水的简王不管不顾地就大声叫嚷起来:“京城里居然出了刺客!这一定是皇上派来的!他要杀人灭口!”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昏招
院子内外顿时鸦雀无声,只听见火把在夜风中燃起火花的“噼里啪啦”声。
简王犹要再嚷,他旁边的顺天府尹已上前一步捂住了他的嘴,满头是汗地低声道着:“王爷,慎言!慎言!”
顺天府尹捂得太紧,简王呜咽着扒拉了几次都没能把他的手扒拉下来。
李谦已大步上前,沉声道:“长史在哪里?”
王府管理府中事务的人通常都是由朝廷指派的长史,领正四品衔。
有个面相儒雅的五旬青衣文士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道:“臣,臣就是王府的长史。”
李谦道:“王爷受了惊吓,需要修养。府里的事,暂由你和世子爷代管。如今刺客已经捉住了,国公爷也过来了,这里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你陪着世子爷先下去歇息了吧!这里有我和国公爷照看着就行了。”
简王世子一愣,要说什么,却被那长史给拉走了。
简王身边服侍的一看,也都争先恐后地跟着长史走了。
曹宣这边已朝着属下使眼色,那些捕快提着几个刺客也都退了下去。
整个院落安静下来,只余大厅里的几盏宫灯和简王爷、顺天府尹和李谦、曹宣四个人。
那顺天府尹松了口气,放开了简王爷。
简王爷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朝着那顺天府尹就是一脚。
顺天府尹气得满脸通红,趔趄着差点摔倒。
简王爷犹不解恨,道:“你捂着我的嘴做什么?狗奴才,天天只知道谄媚,怎么也不做点正经事。只知道巴结上峰,讨好赵玺,鞑子来了,我看你肯定跑得最快!要你们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顺天府尹好歹是两榜进士出身,正三品大员,不过是被留在了京城,上有朝廷,下有李谦,被压制的没有了脾气,可那植入骨髓的,所谓的读书人的傲气还是在的。闻言他朝着李谦和曹宣揖了揖,挺直了脊背,满心委屈地道:“王爷,国公爷,不是我不想当差,实在简王爷瞧不起臣下。臣下与其在这里惹简王爷不高兴,还不如回府衙去看看朝廷有没有什么要紧的公文。至于简王爷的事,臣下也就不插手了。有王爷和国公爷在这里,我相信怎么也会出什么大错的!”说完转身就走。
简王爷愕然。
这估计是他生平第一次被一个小小的顺天府尹反驳。
如果坐在龙椅上的是他真正的曾外孙,他又怎么会受这样的气?
简王想着,心中十分不甘,对顺天府尹这种拂袖而去的行径就更加不满了。
他抖着手指着顺天会尹的背影道:“你看,你看!要不是皇上的意思,他敢这样待我吗?常言说人走茶凉,我这还没有走,这茶就凉了。不是我要把赵玺的丑事说出去,而是他对不起我……”
顺天府尹一个脚下一晃,差点摔到,往外走的脚步却更急了。
这里站得一个比一个有权,一个比一个有势,他们说说可以,他听了都是灭家之祸。
他们就不能放过他!
他想着,也顾不得什么体面和官威了,小跑着出了院子。
李谦和曹宣看得面面相觑。曹宣更是道:“王爷,您暂且息怒。不管怎么说,涉及到皇上,你就应该三思而后行才是。何况你所说的全都是无凭无据的事。那顺天府尹也是好心,你不接受也就罢了,这样的破口大骂,总归是有**份。”
简王爷不过是欺软怕硬,迁怒罢了!
他听着就瞪了曹宣一眼,冷笑道:“你也不要给赵玺脸上贴金。他要是有点良心,就不会连你这个表叔都不认了。我看,这刺客也不用你审了,还是交给我自己放心。免得审出什么于赵玺不利的,你索性替那赵玺断草除根,我这不是给黄鼠狼送鸡,自讨苦吃吗?”说到这里,他好像这时才注意到那几个刺客不见。
“人呢!人呢!”他大声叫喊着,“你们刺杀我的那些个贱民都弄哪里去了?”
曹宣的人就是听到了也不敢回应。
他们毕竟是曹宣的人,守的是曹宣的规矩,听得是曹宣的话,简王白白喊了半天也没有人理会。
李谦抚额,觉得简王简直有点疯魔了。这个时候给他说什么简王也不会听的。
而且他也想知道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与赵玺有关!
毕竟简王是有前科的人——他之前诬陷过赵玺弑母。
谁知道这一次是不是他自编自演的一场戏呢?
他索性道:“要不这样。您暂且息怒,我亲自审讯犯人。若那犯人真是皇上派来的,我们再坐下商量这件事怎么办,若不是皇上派过来的,您以后也别再把韩太后的死和皇上联系在一起了,您看如何?”
曹宣不由看了李谦一眼。
李谦这个人,说他重诚诺守信用,他又有自己狡猾的一面,轻易不会许下什么承诺,若他是承诺了,就一定会办到。
难道这件事真的与赵玺有关?
不然李谦怎么不敢承诺简王!
曹宣被勾起了好奇心。
他也很想知道这件事是不是与赵玺有关!
刺杀一个王爷,派出来的还不是顶尖的高手……若真与赵玺有关……曹宣想想都为这位皇帝的智商着急。
他顿时看戏不怕台高地道:“简王爷,要是您不放心,我和临潼王一起审讯那些刺客好了。你觉得意下如何?”
简王怕曹宣被李谦说服了,还是不放心,想了想道:“那我们三个人一起审讯好了!”
李谦也怕这是简王的苦肉计,笑道:“总得有个主审,不然你一句我一句的,特别容易坏事。我看这样好了,人就交给国公爷手下的按正常的程序审讯,我们在幕后听着就行了。简王爷你不可出声或是打岔,免得影响了审讯!”
简王急于知道结果,自然对李谦的提议没有任何的异议,只催着李谦快点的审讯:“免得日长夜多!”
若赵玺借口这几个人是刺杀他的凶手,要带回金陵亲自审讯,李谦又不想沾惹这件事,那还真是个麻烦!
李谦想着这件事不落定,简王怕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笑着应了。
三人就去了在简王府临时布置的刑讯室。
也不知道是谁,从哪里找到的这几个白痴,刚开始的时候几个人还拒不招认,只说和简王有私人恩怨,偏偏曹宣手下的这些捕快都是江湖人,各有各的手段,把人分开一审讯,没一个时辰这些人就全都招子。
人是高岭派出来的。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证实
高岭是什么人?在座的三个人都和他共事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他的秉性都很清楚。
他如果有这样的气魄,历经三朝的高岭早就拜相封侯了。
高领没有这样的胆量!
他也不可能去刺杀一个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