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宪在内宫里长大,那些内侍和宫女都是服侍她的人,可也朝夕相处,比家人还要亲近。
    柳篱道:“王爷有什么打算?”
    “自然得让他们和四家大家里的一家联姻了!”李谦笑道,“皇上站住了脚,才会觉得金陵好。”
    看似在为赵玺考虑,实际上是想把江南大族和赵玺绑在一架马车上。
    有赵啸、汪几道、江南大家,还有北方户籍的官员,那样的朝廷才热闹,赵玺等人才没有空来管他。
    柳篱微微地笑,道:“我明白了!”
    不再过问李谦的打算。
    他觉得李谦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就会有所安排。
    但他回到太原,还是忍不住跟柳太太道:“你跟你嫂嫂说一声,千万不要卷到这里面去。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王家能左右的局面了。”
    柳太太应诺。
    过了夏天,王家姑娘就嫁给了自己远在南昌府的表兄。
    金华陈家两个适龄的女儿一个嫁到了松江王家,一个嫁到金华左家。
    赵玺却在赵啸的帮忙下,和无锡刘家达成了口头的婚约,只等简王出面,帮着赵玺操|持这件事了。
    蔡如意大怒,怂恿着韩同心给赵玺说门亲事。
    韩同心觉得赵玺还小,应该再等两年。
    蔡如意却道:“好的姑娘家哪里还等到适龄的时候?又不是让皇上现在就成亲,先订亲,三书六礼的,怎么也要忙上两三年,那个时候皇上也到了成亲的年纪。未来的皇后您还可以带进宫里来先帮着教养着。”
    韩同心听着心中一动。
    如果未来的皇后什么都听她的,她就不怕赵玺亲政了。

☆、第一千零七章 翻脸

    韩同心和蔡如意商量:“要不,就让皇上在我的侄女中挑一个?”
    蔡如意很了解韩家的情况,闻言不由一愣,道:“选谁好?”
    是啊!
    选谁好?
    他们韩家嫡支没有一个适龄的女子,适龄的女子都是出了三服的。
    蔡如意之所以怂恿着韩同心给赵玺定亲,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她虽然觉得若是给赵玺说个韩家的姑娘很解气,但更知道朝廷大事不是儿戏,若是朝廷在江南站不住脚,赵啸就不可能割制两广和闽浙,若是赵啸留下来个烂摊子,最终劳心劳力的还是她的儿子赵建童。
    可她也不会让赵啸如意。
    赵啸现在已经得罪了松江王家、金华陈家,现在又和无锡刘家勾搭在了一起,若是刘家的事又黄了,她倒想看看,赵啸怎么办?
    她不由温声地劝韩同心:“我看皇后的人选还是在江南大族里选一个的好!否则朝臣们也不答应啊!你白白得罪了皇上,划不来!”
    韩同心不太喜欢听这样的话,但这话出自蔡如意的嘴里,她倒没有发脾气,而是思忖了片刻,道:“那就找了简王进来商量商量。到时候也由简王去和汪几道等人去说好了。”
    她对汪几道几个越来越不满意,恨不得换了汪几道才好,可惜没有人听她的,她也没有办法动汪几道。
    蔡如意觉得这样也好,免得到时候赵玺不满意,自己背了这黑锅。
    韩同心让内侍请了简王进宫,把想给赵玺定亲的事告诉了简王。
    简王直皱眉。
    赵啸已经把之前代赵玺求娶王家姑娘和陈家姑娘的事告诉了简王,简王觉得赵玺娶妻,不一定要从泾阳书院的四大家族里求娶一个,在其他有名望的江南世族里选一个更好,同时觉得赵啸有些热心过了头,又有些怪赵啸自作主张,他还没有点头就私下里联系无锡刘家的人,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就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就这样拖着,打算赵啸不催,他就不动的。
    谁知道韩同心却把他叫进宫里来说这件事。
    而且还想在韩家的姑娘里挑一个立为皇后。
    他觉得韩同心没脑子,他又是韩同心的外祖父,向来没有把韩同心放在眼里,说话也就很是随意,道:“不要说韩家没有适龄的姑娘许配给皇上,就算是有适龄的姑娘,也不应该从韩家选人。这件事我和靖海侯商量一下,最好还是在江南的名门望族里选个皇后。这也是靖海侯的意思。”
    蔡如意在心里冷笑,面上却不显,佯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低声道:“王爷,侯爷的意思是要给皇上求娶无锡刘家的姑娘,可我觉得,泾阳书院的那些人都是些好高骛远,沽名钓誉之辈。不好好效忠朝廷,不好好教书育人,天天在那里吃饱了没事干的议论朝政,也没有看见他们帮着朝廷做些什么……”
    这句话深得简王之心。
    简王忙道:“侯夫人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蔡如意听着微微一笑,继续道:“要是皇后从这四家里选一个,那些外戚必定干预朝政。太祖皇帝可是有话传下来的,外戚和后宫不得干预朝政。这么多年了,后宫暂且不说,外戚可曾有哪家干预过朝政了?可不能在皇上这里破了这个先例!”
    简王点头。
    蔡如意又道:“从江南世家里选皇后,不过是为了笼络人心,那些百姓才不管你是泾阳书院的也好,四大家的也好,只要是娶了个娘家有声望的,我们甚至还可以抬举抬举皇后的娘家人。谁喜欢自己头顶上有人压着!?说不定皇后的娘家人知道后会高兴不已呢!总比从四大家里挑一个出来,一个个目下无尘看谁都不顺眼,还要干预朝政的好!”
    “你说得有道理。”简王道。
    与其看泾阳书院的脸色,不如抬举皇后的娘家人。
    “那我就去跟侯爷说说。”简王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道,“和无锡刘家的亲事,就这样作罢了为好。”
    “那就有劳王爷了!”蔡如意起身屈膝给简王行礼,送了简王到大殿门口,这才折了回来。
    韩同心不知道蔡如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赵啸却知道。
    他在无人的书房里露出讥讽的笑意撇了撇嘴,去了赵玺那里。
    “皇上,臣教妻无方!”他羞愧地向赵玺请罪,“蔡氏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我们和无锡刘家有了默契,派了人不知道和刘家的人说了什么,刘家现在不愿意和皇室联姻了,还不知道她是怎么说服了简王,简王也同意了她的意思,不愿意出面主持大局不说,还劝我给皇上选别的皇后……臣有负皇上所托!”
    赵玺如临晴天霹雳,半晌才回过神来,拉着赵啸的手惶恐地道:“那,那现在怎么办?”
    赵啸苦笑道:“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向来清高,又有王、陈两家的事在前头,只怕是……”
    他欲言又止。
    赵玺面如白纸,好一会才失魂落魄地喃喃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他们为什么不为朝廷打算打算?这是一个人的姻缘吗?这可是涉及到朝廷是否能在江南立足的大事啊!”
    赵啸垂着眼睑没有说话。
    赵玺却觉得赵啸是非常的为难,不知道跟他说什么好!
    他也不知道该跟赵啸说什么好。
    两人对坐了半天,赵玺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赵啸退下。
    赵啸满脸愧意,低声道:“臣回去就教训蔡氏和阿童,阿童被蔡氏惯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整天就知道往宫里跑,对骑射却是一窍不通,像我们这样的人家,世子怎么能不擅长骑射呢?”
    赵玺听着微微一愣。
    赵啸……原来对赵建童不满啊!
    他的嘴角莫名地就翘了翘,又很快隐了下去。
    没多久,赵啸告诉他,刘家的女儿和陈家定了亲。
    赵玺心里难受极了。
    他强忍着怒火去给韩同心请安。正巧遇到了同去给韩同心请安的赵建童。
    赵建童倒是满面春风的。
    赵玺看着心生不悦,让人去打听赵建童的事。
    很快,赵玺就知道蔡如意请了媒人向昆山吴家的小姐求亲。
    赵玺闻言急道:“那吴家答应了没有?”
    “不知道!”来回话的人低声道,“可能是没有把握,赵家那边一点音讯也没有透出来。我还是从太后那里打听到的。太后很高兴,还叫女官去开了她老人家自己的库房,挑挑拣拣了半天。”

☆、第一千零八章 恨意

    赵玺冷笑,一时间手掌都被指甲掐出血来。
    他倒要看看,那建童最终能娶个怎样的姑娘回来?!
    不仅是他,甚至是连蔡如意都没有想到,她正式向昆山吴家求亲的时候,吴家却很正式地拒绝了她,而且还话中有话地对她说,儿女的婚事最好是父母双方都同意才好,不然剃头挑子一头热,媳妇就是进了门也难做。谁家的女儿养这么大都不容易,都盼着儿女能好,最怕儿女所托非人。
    蔡如意多机敏的一个人,一听对方的语气就知道是赵啸从中做了手脚,她气得把手边的茶盏盖碗全都扫到了地上,阴着脸就要出宫去找赵啸理论,可等她走出了寝宫,她的理智又回了笼。
    她知道赵啸在为赵玺谋划,可皇上就是性格再好靖海候府也会有功高震主的时候,能比得上自己的儿子吗?
    赵玺被圈|养在宫中,什么事都不知道,赵啸若是真心为儿子打算,悄悄地和吴家定下婚约,等到赵玺订了亲再去下聘,完全是个两全其美的事,为什么赵啸就不明白呢?
    不!
    蔡如意压根不相信赵啸不明白。
    赵啸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不明白。
    他这么做不过是要和她作对。
    她不怕赵啸。
    却怕因为她和赵啸起冲突而影响了赵建童。
    蔡如意的脚步慢了下来,她细细地思量了半晌,最终还是决定向赵啸低头。
    她梳装打扮了一番,去了赵啸办公的衙门。
    赵啸正在和幕僚商量赵玺的婚事:“泾阳书院的婚事是不成了,倒可以再想想其他的人家。金华左家是不成的,那是左以明的家族,他们家要是出了个皇后,以左以明的能耐,还不得立马把汪几道等人踢下去?我们还需要汪几道在内阁平衡李瑶。昆山吴家原是个好人选,但他们家素来和左家联姻,两家的关系也非常的好,选了吴家就等于选了左家。”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同意赵建童娶吴家姑娘的原因。
    左以明和李家联姻,他和吴家联姻,左以明说不定会左右逢源,不仅帮不到他,还会便宜左以明,甚至是李谦。
    与其跟个墙头草联姻,还不如找个一心一意愿意帮他的家族。
    蔡如意原本还算是个颇为大气的女子,可近几年和韩同心搅和在一起,眼光越来越狭窄,真如那年华已去的珍珠,还没有老却已经泛着黄了。
    想到这里,赵啸不由不屑地撇了撇嘴。
    却听小厮通禀,说蔡如意过来找他。
    他不免有些惊讶,让那些幕僚等着,他先去见了蔡如意。
    蔡如意笑语盈盈的,赵啸却没有在她的脸上看见温婉,反而显得僵硬。
    他沉默了片刻,很想告诉蔡如意:你还不如板着脸让人看着更舒服……
    但他连这样的话都觉得说着累。
    他直问道:“夫人找我可有什么急事?何必自己亲自跑一趟,找人带个信就是了!”
    语气客气又疏离。
    蔡如意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谁耐烦应酬他!
    她和赵啸说了会儿闲话,然后委婉地提起了赵建童的婚事。
    赵啸觉得自己已经利用完了蔡如意,让赵玺没有办法娶与泾阳书院有关的四大家族的姑娘了,现在他需要蔡如意闭嘴,好好地谋划赵建童的婚事了,遂温声细语地向她解释为何他不同意和吴家联姻的事。
    蔡如意微微一愣。
    她的确没有想那么多,或者是说,她不知道吴家和左家的关系这样好。
    蔡如意背冒冷汗,想着要是这门亲事真的成了,不但对赵建童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拖累赵建童,可她的自尊心又不允许她就这样在赵啸面前认错,她心虚地道:“万事不过利益,吴家和左家真的有这么好?”
    “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赵啸道,“他们这些江南世家的人不像京城的功勋之家,就算是哪家落魄了,也不会轻易疏远,反而会资助那些人家的孩子读书。只要有一个读出来了,不仅这个家族有救了,就是这等恩情,也会延续几代,在朝堂上就是一大助力!那吴家不仅和左家交好,和王家的关系也非常的好。”
    蔡如意笑道:“那阿童的婚事,就有劳王爷帮着做主了。”
    赵啸很满意蔡如意的态度,微微点头,和她说了会儿家常,等到他提前安排好的师爷过来请他去商量事情的时候,赵啸就歉意地起身送走了蔡如意。
    蔡如意转头就让人去调查这几家的关系。
    她并不相信赵啸的话。
    李谦和姜宪两人都分别得到了消息。
    姜宪是知道了宫里的事,李谦是知道了赵啸的打算。
    谢元希拿着接到的飞鸽传信,笑着对李谦道:“您看,我们要不要帮帮赵啸?”
    赵啸想把泾阳书院排斥在朝堂之外,李谦就偏要把他们捏合在一起。
    “当然!”李谦立刻道,“这件事还得请左以明出面。最好是你亲自去趟江南。”
    谢元希却笑道:“我看柳先生比我更合适。若是柳太太愿意帮我们走这一趟就更好了。”
    李谦犹豫道:“柳太太身体不太好,未必合适。柳先生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只怕是故土旧友多,若是被人认出来了就麻烦了。”
    谢元希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我看那柳太太也是个极有主见的。”
    李谦想到了姜宪,不禁笑道:“那我这就给柳篱写封信。”
    谢元希亲自给李谦磨了墨。
    柳太太比他们想的更豪爽,很快就答应了这件事,并且决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去,别人若是问起,就当省亲了。
    李谦很是感激,亲自在他的护卫里挑了两个机敏之人,送柳太太去江南。之后他还把这件事跟姜宪说了,感慨道:“难怪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你是一个,那柳太太也是一个。”
    姜宪听了抿了嘴直笑,道:“我倒不知道我在你心目中地位这样的高。”
    “何止!”李谦坐下握住她的手,亲了亲她的指尖,笑道,“你看,我们家都是你说了算!”
    姜宪忍俊不禁,道:“你也说了,是我们家的事都是我说了算,出了这个门,可就未必是我说了算了。”
    李谦哄她开心,道:“出了这个门也是你说了算!”
    姜宪呵呵地笑。
    慎哥儿下学回来了。
    姜宪忙吩咐小丫鬟打水服侍他更衣。
    慎哥儿换了件衣裳就跑到了父母院里来了,告诉姜宪和李谦:“止哥儿今天去了先生那里。说是下个月开始去上课,表舅舅领他先认认门。”
    “那赶情好!”姜宪笑着,“你以后可要让着弟弟一些。”
    慎哥儿点头,上了临窗的大炕,挤在姜宪的身边,叹气道:“我怎么有那么多的表弟表哥啊?白家的阿苗哥,也说他是我表哥!”一副很苦恼的样子。
    姜宪和李谦哈哈大笑。

☆、第一千零九章 感激

    白苗是白愫堂兄的儿子,今年十四岁,是白愫侄儿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平时很照顾家里的弟弟们,因为王瓒的关系,他和止哥儿也很好。止哥儿喜欢白苗,也喜欢慎哥儿,就想两个哥哥都认识认识,有一次喝喜酒的时候,他特意拉了慎哥儿去认识白苗。
    白苗是知道慎哥儿的。
    又因为白愫的关系,慎哥儿也勉强称得上是个“表弟”了。
    慎哥儿却对这些亲戚关系很头痛。
    自他进了京,几乎是见到的人不是“表哥”就是“表弟”,从前他娘告诉他认家谱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的表哥、表弟冒出来。
    李谦就道:“这就是功勋之家的坏处,全是亲戚,出了事惩罚谁也不好。”
    姜宪笑道:“可若是有谁家出了事,也能互相帮衬,也不是全都不好。”
    “这倒是!”李谦笑道,“不过看热闹的人总比帮忙的人多。”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慎哥儿不耐烦了,道:“我们什么时候吃晚膳?”
    李谦和姜宪再次哈哈大笑。
    姜宪忙让人摆晚膳,并摸了摸慎哥儿的头。
    李谦看着就和姜宪商量:“要不你带着慎哥儿去小汤山住几天吧?我瞧着这天气越来越热了!”
    小汤山也不是很凉快,不过因为遍山植树,比京城里要凉快。
    姜宪寻思着赵玺反正不在京城,不如请了太皇太后和她一块去小汤山住些日子,就当是陪着太皇太后去散心了。
    “好呀!”她笑着应道,第二天进了宫,请了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一块儿去。
    太皇太后很是心动。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因为京城很多权贵人家都跟着赵玺去了金陵,小汤山的宅子不像头几年那样难买。李谦就把姜宪别院左右的宅子都买了下来,请人把三、四个宅子都打通成了一片,赶在端午节之前把宅子重新修缮了一遍,还请内务府的人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东西,选了个黄道吉日,护送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住了进来。
    同行的除了姜宪和慎哥儿,还有白愫和念慈、怀念,石氏和止哥、桃桃。
    别院的内宅种的都是花树,后山却种的全是果树,五月正是吃石榴、枇杷的日子,红彤彤、黄灿灿的果实压弯了枝,明明是艳阳高挂的夏季,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的秋色。
    孩子们早晚在果树林子里奔跑,没几日就晒成了蜜色。
    太皇太后心痛孩子,不允许他们在外面乱跑,还请了田医正过来几个孩子请平安脉,每天拘了他们在屋里吃果子,读书,讲故事。
    等过了夏天,柳太太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她说动了无锡刘家的当家太太,刘家愿意把嫡次女许配给赵玺为妻。
    这次可不能让赵啸从中破坏了。
    而且,李谦觉得还得让赵玺承他的情,如果能在一些关键的时候通过刘家这位二小姐影响一下赵玺,那就更好了。
    他想了又想,和姜宪商量,请谁去江南主持大局好?
    姜宪觉得她自己是个最好的人选,可李谦不同意。自从他听了姜宪的那个所谓的“噩梦”之后,想到那梦是如此的真实,他在梦中就算是割据一方,姜宪生活在他的羽翼之下,最终还是被有心人利用,毒杀了姜宪,他就不愿意姜宪离开他的视线范围之内。
    “这一次去,直接就把婚事定下来,不能再节外生枝了,所以这个人一定要是皇上的长辈。”李谦道,“我对皇室的这些亲戚关系不太清楚,所以才请你帮着拿个主意的。不是让你去江南。”
    那是他势力范围达不到的地方,他半点也不想犯冒。
    姜宪想了又想,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干脆去请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觉得这亲事不是太好,道:“我看得清楚,皇上还只是个孩子,他又在江南,就怕到时候刘家对他的影响太深,他亲江南人士而疏远北方士子。”
    “就算是没有刘家,也还有其他的人。”姜宪道,“从皇上决定南下之后,有些事就不是我们能担心的了。”
    太皇太后长叹了口气,道:“那就请黔安长公主去吧?这孩子不错。可惜生不逢时,当年我让她帮着我主持宫中事务,她也做得有模有样。只要她出面,简王不好直接喝斥。只要能拖着把消息放出去了,简王不会为了个皇后拼死和江南世家对抗的。不然可就是真的结了仇。”
    姜宪想起黔安长公主坚毅的面孔,不由暗暗点头。
    李谦查过黔安长公主之后,不得不感叹太皇太后如同一宝,什么事到了她老人家那里都能有个对策,难怪太皇太后能稳居内宫这么多年都依旧令人不敢造次!
    他请自去请了黔安长公主出面。
    黔安长公主非常的意外,想拒绝,又不敢拒绝——她毕竟只是个皇室的公主,而且还是爹娘都早死的那种,丈夫也是个普通人,一家人只想着平平稳稳地过日子。
    但火架上来了,她也不是那坐以待毙的人。
    她把家里的事安排好,就去了金陵。
    皇室这两年人才凋零,黔安长公主在姜宪等人面前犹如月光与萤火,可她到底是皇室的人,又宣称是受了太皇太后所托来的,就是韩同心,也违背心意地接待了她。
    她就直接找到皇上,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赵玺喜出望外,拉着黔安长公主的手居然一副不知道说什么的样子,半晌才轻轻地说了声“多谢”。
    黔安长公主就轻声吩咐他,让他想办法召开大朝会,她到时候就在大朝会上说出来,一来是可以看看这些人的反应,筛选出真正的盟友,而且还可以趁机逼迫皇室和内阁同意他的婚事。
    赵玺同意了。
    到开大朝会的那天,赵玺打了所有的人一个措手不及。
    黔安长公主只说这门亲事是太皇太后做的主,已经和刘家交换过庚帖了,她过来,不过是为了皇上和刘家的体面,请蔡如意和她一起做那插钗的人罢了。其他的,她也不知道。众人要是有疑问,可以去问太皇太后。
    赵啸一听就知道是李谦的手法。
    可这个时候,他在赵玺面前一直都是竭尽力气,想方设法的凑成赵玺和泾阳书院的婚事的,他不仅不能反对,而且还要大力的支持,加之有左以明从中周旋,朝堂上的人不是内阁的就是赵啸的,赵啸都表示支持,他们还有谁敢反对?

☆、第一千零一十章 热茶

    这门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赵啸回去之后关上门,气得把屋里的茶盅都砸了,然后面无表情地吩咐心腹小厮进来收拾东西,到库房里挑了一件珍珠衫,用紫檀木的雕花匣子装了,送去了宫里,对赵玺道:“皇上能和刘家联姻,臣等都为皇上高兴。臣不通庶务,这等喜事,也不知道送什么东西的好,听说珍珠衫是个稀罕的东西,臣就让人赶制了件珍珠衫,皇上若是瞧得上眼,可以用做下聘之物。”
    不要说赵玺了,就连汪几道等人也都不知道赵啸的心思。
    赵啸为赵玺的婚事忙碌奔波的时候,他们都幸灾乐祸地在旁边看热闹,等着赵啸被打脸。如今赵啸果然被李谦下了面子,汪几道等人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去细细思量赵啸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赵玺对赵啸自然是依旧信任和信赖,但他也感激李谦。
    黔安长公主都说了,太皇太后根本就不认识无锡刘家,还是李谦听说了王、陈两家的事,派人悄悄地说服刘家,又怕有人知道后拿了他的婚事做筏子,这才借了太皇太后之命让她来给赵玺做主的。
    赵玺当时听说后很是一番感慨。
    觉得李谦这个人虽然话不多,但事事处处都小心谨慎,安排合人心意,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如果不是李谦,他压根就不可能娶泾阳书院的任何一家姑娘。
    因而看到赵啸他不由喜滋滋地让赵啸坐下,说起了这门亲事:“真没有想到,临潼王远在北方,却一直惦记我。这次要不是临潼王,朕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王爷那边,我得好好谢谢他才是!”
    赵啸闻言苦笑,道:“都是微臣没用……”
    李谦再好,毕竟远在天边,有很多事都顾不上,赵玺并不想李谦插手南边的事务,何况李谦身边还有嘉南郡主,若是李谦对他不利,他相信自己的表姑母嘉南郡主不会坐视不理的,他觉得不管怎样,李谦都会护着他的。赵啸却不同,他和赵啸不过是这两年走得近了一些,而且赵啸带兵打打仗很厉害,江南的事务都还要靠着赵啸,他要笼络着赵啸才是。
    何况赵啸对他真的还不错。
    赵玺忙道:“爱卿哪里话?若不是爱卿之前帮着我跑前跑后的,太皇太后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又怎么会过问这件事?说来说去,若没有爱卿之前的种种努力,哪有今天的好局面!其他的事就不必再说了。爱卿今天不来见我,我也要召爱卿进宫——黔安长公的意思,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想看着我早点成亲。黔安长公主也好回京城回复。让我请了简王和爱卿,把下聘的日子定下来,她帮着插了钗,也就要赶回京城了。”
    赵啸忙笑着应诺,让人去请了简王来商议这件事。
    韩同心得到的消息要晚一些,闻言惊愕的跳了起来,反复地问身边的宫女:“你没有听错吧?怎么黔安长大公在我面前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一副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的模样。
    她这时才清醒过来。
    太皇太后,这是要把她搁一边去啊!
    她可是赵玺的嫡母!
    太皇太后凭什么越过她给赵玺定亲。
    “不行!我得去找她去!”韩同心站起来就要去找黔安理论。
    还好她身边的大宫女拉住了她,道:“太后娘娘,您这个时候去也晚了。黔安长公主分明是要瞒着您的。您这个时候与其去同黔安公主算帐,不如和侯夫人一起去看看皇上那边到底有什么打算的好!黔安长公主不管怎么说也是皇上的曾姑母,还称声是来给太皇太后办事的,您这样冲过去,要是让那些御史看见了,又要说三道四的了。”
    韩同心清醒过来,不由大骂自己蠢。
    她给黔安长公主接风的时候问黔安长公为什么来江南,黔安长公主只是短短地说了一句“来为太皇太后办事的”,她还以为太皇太后是派她来采买的,不曾想黔安长公主给了她那么大的一个炮竹。
    韩同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文官素来瞧不起武将,而她又是外戚出身,等那刘氏进了宫,汪几道等人还不要捧刘氏的臭脚啊!
    她不能就这样白白地便宜太皇太后。
    韩同心让人去请简王进宫。
    简王身边的人却告诉他,简王正和赵啸商量着赵玺的婚事,让她要紧的事就直接说,不要紧的事等他忙完了再说。
    韩同心恨得直咬牙。
    赵建童来给她请安。
    她高兴得让人请他进来,吩咐身边的小丫鬟上了赵建童喜欢吃的茶点,温声地问他来找她有什么事?
    赵建童正为赵玺的婚事不舒服。
    赵玺到底还是娶了四大家其中一家的女儿,可他的婚事却被他爹给搅和了,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所以当赵玺议完了事,兴高采烈地来告诉韩同心的时候,赵建童忍不住就想为难为难赵玺。
    他装着不小心的样子,一盏热茶差点就撒在赵玺的身上。
    赵玺或者是忍他忍得太久了,心里又时不时地琢磨着赵啸评价赵建童的语气,想也没想,顺手就给了赵建童一巴掌。
    俗话说得好,男头女腰,只看莫摸。这巴掌硬生生地朝脸上呼过来,就是泥人也要急一急,还别说是被大人们惯坏了赵建童。
    他捂着脸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韩同心也呆了。
    宫女、内侍有反应过来的,却不愿意淌这趟浊水,都装着不知所措的样子。
    赵建童想也没想地推了赵玺一把。
    赵玺这下子急了。
    韩同心等人打他,他不还手是因为反抗的后果很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