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慕南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宪望着白愫笑。
情客进来禀道:“郡主,乡郡,清仪郡和晋安侯府大小姐想来拜见您。”
☆、第八十八章 待嫁
前世,姜宪做郡主的时候住在宫里,蔡大小姐没有机会认识她。姜宪做皇后的时候,蔡大小姐也已经嫁人,没有资格认识她。所以姜宪和蔡大小姐一点也不熟悉,如果不是蔡大小姐曾经闹出那些事来,又做过白愫的嫂姐,姜宪连这个人都不会有印象。至于韩同心,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那么聒噪,姜宪对她的容忍度也不是很高。
听说韩同心和蔡大小姐来拜访她,她觉得为了见这两个人重新梳妆打扮一番太麻烦了,索性直接拒绝:“就说我睡着了,让她们下次进宫再说。”
情客应声就要退下,却被白愫叫住了。
她嗔道:“保宁,你总得交几个朋友才是。不然你出了嫁,和谁走动去。”
姜宪不以为然地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近邻。只要我伯父一日还掌管着五军都督府,就有人和我来往。”
“保宁!”白愫神色肃然,“你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极端了!这世间万物虽然有阳阴两面,阳中还有一点阴,阴中还有一点阳。你不能看人看事不是黑就是白,中间还有个灰……她们又不碍着你什么事,不过是去见见,她们回去之后却能向人吹嘘和你打过交道,何乐而不为?你看你,平日待我多好,对她们也多个笑脸就是。”
姜宪一点也不想,但她不想让白愫为难。慈宁宫里的人都知道白愫在她屋里陪她,她们不敢说她,却会说白愫。
“那就让她们进来好了!”姜宪依旧不想更衣,随意顺了顺自己的纂儿,就这样歪在临窗的大炕上见了韩同心和蔡大小姐。
韩同心不免嚷嚷:“保宁。我们远到是客,你居然就这样见我们。”
“我们姐妹,讲那么多虚礼做什么?”姜宪见了韩同心想着她们到时候还要拿了自己抬高她们,就不想让她说过去,笑道,“我这样是没有把你看外,你说是吧?蔡大小姐。谁家姐妹见面。还要按品大妆的。”
蔡大小姐呵呵地笑。道:“我闺名如意。郡主称呼我如意就是。”
韩同心原本还想和姜宪大战三百个来回,见自己的好闺蜜蔡大小姐毫无战意,还主动结交起姜宪来。也只好鸣金收兵。
姜宪觉得蔡大小姐是个有趣的,遂笑道:“我乳名保宁,你唤我保宁就是。”又介绍白愫,“这是掌珠姐姐。”
白愫笑着和蔡大小姐、韩同心见了礼。道:“我和保宁同年同月,应该称两位为姐姐吧?”
“是啊。”蔡大小姐笑道:“我和同心都及笄了……”
两人寒暄了起来,从这几天天气如何说到了最近京里都流行什么样的裙子。
姜宪在那里有一句没有一句的听着,韩同心却显得有些焦虑,偏偏姜宪想不起前世的这个时候韩同心身上都发生了些什么。只好拿了茶几上的瓜果吃。
韩同心看得就有些着急,她低声对姜宪道:“你就知道吃!你知不知道,京城出大事了?”
姜宪才不相信这些深宫内院的女子能听到的“大事”自己却不知道。
她心不在焉地道:“关我什么事啊?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
韩同心一副狠铁不成钢地道:“你知道辽王殿下靖海侯世子爷都到京城来了吧?听说皇上要给两人选妃呢?你难道就不怕掌珠妹妹会嫁过去?”
她知道。白愫才是姜宪最要好的朋友。
辽王在极北,靖海侯在极南。对于京城里长大的女子来说,那是走错了都不会走的地方,是一辈子不可能去的地方。远嫁到那两个地方去,就意味余生都有可能见不到自己父母和兄弟姐妹。而且那辽王还是个有着两个贵妾两个嫡子的鳏夫,谁愿意去蹚那浑水啊!
姜宪有些发愣。
前世,她可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难道今生有了变化?
姜宪顿时皱了眉头。
韩同心就有些得意洋洋地道:“我娘就是听说了这件事才会带我进宫的。如意姐姐也是一样。我们都不想嫁到辽北或是福建去。”
你们想嫁给曹宣!
姜宪在心里道,没有做声。
韩同心急起来,用手肘拐了拐她,道:“你好歹说句话吧!”
她声音有点大,惊动了正在说话的蔡如意和白愫。
白愫看了韩同心一眼,问:“出了什么事?”
韩同心把刚才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白愫脸色微变。
蔡如意垂下了眼帘。
姜宪此时才明白过来,朝堂之上重新洗牌,所以需要开始新一轮的联姻。
前世她根本不关心这些,所以白愫才会嫁给现在的晋安侯世子蔡源,后来的晋安侯吗?
姜宪捏了捏白愫的手,示意她别担心。
白愫朝她笑着颔首。
姜宪开始仔细考虑这些。
白家是因为搭上了她白愫才成为京城贵人圈里数得上名号的人,前世她嫁给了晋安侯世子已是高攀。而前世曹太后逝世,曹宣失去了联姻的资格,自然也就没人把他当成佳婿的人选。可现在,曹太后退隐内宫,想要保住曹家,曹家就得和权贵之家联姻,她自己肯定是不成的,退而求其次,韩同心反而成了最好的人选。甚至是这次站对了队的晋安侯府大小姐蔡如意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因为曹家这个时候选的是势,而不会再过多地去考虑其他。
白愫比起她们来就差远了。
可姜宪觉得,这也不是很难的事。
只要她想,就能办到。
但她也得给白愫提个醒。
白愫若是嫁给了曹宣,以后就少不得和韩同心这样的贵女打交待,有心算计无心,白愫肯定会吃亏。
她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问韩同心:“那你和如意谁准备嫁给曹宣啊?”
两人脸色瞬间通红。
韩同心更是跳了起来,道:“姜保宁,你怎么这样说我们?”
“哦!”姜宪佯装恍然大悟的样子,道,“我看你们总是问起曹宣,我还以为你们有人想嫁她。既然你们都没有这个意思,那我就去跟太皇太后说去,免得把你们和曹宣凑成了对。曹宣那个人,太轻浮了些,我不喜欢!”
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白愫眼底却闪过一道精光。
☆、第八十九章 区别
姜宪见白愫明白了自己的用心,放下心来,心不在焉地和韩同心说着话。
韩同心非常的不高兴,嘟着嘴,想走不甘心,不走又觉得无趣,她纠结了半晌,太皇太后遣了人来请她们去东暖阁:“……说是厨房里新做了茯苓膏,桐乡的胎王菊也进贡上来了,请了郡主、县主、乡郡和小姐过去喝茶吃点心。”
姜宪直接拒绝,对来请她们的宫女道:“我有些乏,就不过去了。请两位姨母和几位夫人吃好喝好。”
白愫自然也不会去,道:“我在这里陪着嘉南郡主。”
韩同心没有办法,气鼓鼓地拉着蔡如意出了门。
只是她人还没有走出东三所,已忍不住小声向蔡如意嘀咕:“你看,你看,她过得多嚣张啊!偏偏大家还觉得她安静、乖巧,风一吹就倒,全是装的……”
“噤言!”蔡如意忍不住道,“这里可是慈宁宫!你若是不怕给郡主惹麻烦,你就尽情的说。”
韩同心忍了又忍,到底没有再说姜宪的不是。
屋里,白愫却困惑地问姜宪:“清仪县主到底来干什么的?皇上真的会给靖海侯世子和辽王赐婚吗?”
那哪里是在赐婚,那是在害性命!
姜宪在心里道,觉得这个问题她真的很难回答。
前世就没有这样的事……
她转念又想到了李谦的提前出现。
也许前世曾经发生过,只是自己没有注意到呢?
姜宪不以为意地笑道:“你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我就有办法让你嫁给曹宣。至于其他的人,我可管不了那么多。”
白愫不好说什么了。
过了几天,姜镇元从万寿山回来。进宫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两人坐在正殿里说话,身边没有服侍的宫女、内侍,却遵照姜镇元的意思,把姜宪留了下来。
太皇太后有些不乐意。
姜镇元解释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保宁虽说从小身子骨弱,可她毕竟是我们姜家的骨血,也应该有我们姜家的烈骨才是。不至于这样的小事都让她承受不了。”
太皇太后殡天之后。她总是要出宫的。
只是这句话不好当着太皇太后的面说,不吉利。
太皇太后想到姜宪最次也会嫁到公卿之家去,而满京城适婚的男子没几个家里是干净的。提前让姜宪学些东西也是应该的。
她遂不再反对。
姜镇元就像对待家里的重要成员似的,和姜宪对视了一眼,这才说起来这几天遇到的事:“我依旧坐镇五军都督府,姜律从大同调了回来。任五城兵马司中城指挥使,王瓒任禁卫军左卫指挥使。皇上把京卫前卫拔给了太后娘娘使唤。任了承恩公曹宣为指挥使,原坤宁宫侍卫李谦为副指挥使,李瑶任了兵部尚书。”
太皇太后听着直皱眉。
禁卫军是天子近卫,守着紫禁城。可五城兵马司守卫的却是京畿。自然是禁卫军更受信任。皇上让王瓒进了禁卫军,却让姜律去了五城兵马司……虽说这几代皇上都很忌惮姜家的人,可赵翌的皇位还没有坐稳。姜家从龙之功的余热还没有散尽,他就开始厚此薄彼。何况他还送了一队京卫给曹太后……这孩子,性情太浮燥……
可这关系到姜家、王家和皇上,说句不好听的,姜家的功能比王家要大,可皇上这样,等同是在姜家和王家的热呼劲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强行离间了姜家和王家。
太皇太后一时责怪谁也不好。加之又听到了一个让她早已忘却的名字,她下意识地就转了话题,道:“李谦?是不是福建总兵李长青的长子?”
姜镇元当然不是来寻求太皇太后支持的,他不过是出于尊重,来告诉太皇太后一声,他更想知道姜宪的想法,想知道姜宪对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看法。听太皇太后提起,他就点了点头,笑道:“在万寿山那天,也就是这个李谦一直跟在太后娘娘身边,太后娘娘想让这个李长青去山西大营做个同知什么的,皇上没有同意,让李长青去神机营做了同知。”
姜宪心里一跳。
神机营是掌管火器的,可近些年国库空虚,无力支持神机营的火器,神机营很快就没落了。神机营火器的制造方法掌握在兵部手里,可神机营却有很多废弃的火器。李长青是土匪出生,看见什么收刮什么,他又怎么会放过神机营里的那些火器。
自己到底要不要提醒伯父呢?
如果李家有了火器简单的制作方法,再回到自己老家山西,肯定如虎添翼,会比前世更顺利地攻破京城,让赵翌做个末代皇帝,得个“顺”或“哀”的谥号……可如果李谦像前世一样,得了便宜还不认帐……
姜宪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重生后第一次犹豫不决。
太皇太后当然不知道姜宪在想什么,她依旧在说李谦:“他难道不知道曹氏会在万寿山贻养天年吗?”
“当时可能不知道。”姜镇元恭敬地道,“后来知道也已经晚了。不过,李家这次总算是把这土匪的名声给正过来,大家现在私底下说起李长青,都说他忠心仁义,是条汉子。”
太皇太后才不相信这些说辞。她道:“从前曹太后还想把掌珠嫁给她,我没有答应的。现在想想还好没答应,掌珠要是真的嫁过去,一边是娘家一边是婆家,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您说得对。”姜镇元满面笑容地顺着太皇太后说了会话,就起身告辞了。
姜宪去送他,在慈宁宫的门口把自己的对李长青的担忧告诉了姜镇元。
姜镇元笑道:“我也想到了。但他到底会怎么做,谁也不知道。先看看情况再说。”
姜宪听着,面露犹豫。
姜镇元只好主动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姜宪就顺着太皇太后的话说起了白愫:“伯父,您看,让白愫嫁了曹宣怎样?”
姜镇元颇为诧异,道:“你怎么管起这事来?”
姜宪道:“现在局势不稳,皇上刚刚亲政,辽王和镇南侯世子都未娶妻。前几天同心陪着两位姨母进宫,在我面前忧心忡忡的。掌珠陪了我这么多年,不管是人品性格还是出身教养都是京城里拔尖的人物,我们一块儿长大,我想她能嫁个知根知底的人。所以想请您帮个忙——曹宣虽然不是顶好的人选,但毕竟是认识的,他的品行我还是信得过的……
☆、第九十章 相求
姜镇元听着有些啼笑皆非,道:“你们这些小姑娘家啊,真不知道让我说什么好。皇上不过是问了一句辽王现在怎样了,就被你们传出要赐婚的消息,这要是真赐了婚,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子呢?好了。你放心,没人会拿掌珠去联姻的。”
她又不是想知道皇上到底有没有给辽王和靖海侯世子赐婚,她是要让白愫得偿所愿!
姜宪在心里嘀咕着,脸上却全是笑,道:“反正我觉得这种事不会空穴来风。说不定皇上没有这意思,阁老们有这意思呢?您就帮掌珠做了这大媒吧!我很担心北定侯府到时候也做不了掌珠的主,掌珠毕竟是在慈宁宫里长大的,又和我情同姐妹……上次曹太后就想把掌珠嫁给李谦。要不是后来出了万寿山的事,掌珠此时只怕已经定了亲。”
姜镇元听懂姜宪的意思了。
姜宪这是怕掌珠盲婚哑嫁,所嫁非人。
他看着眼前好像又长高了些的姜宪,不由满心感慨。
一眨眼的功夫,那个像小猫般柔弱的小婴儿已经长成了个大姑娘,都知道为自己的姐妹谋划了。说起来,那掌珠也不过只比姜宪大十天而已……姜宪,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姜镇元只不过是这么的一想,心里就充满了浓浓的不舍。
他这侄女可是他胞弟留下来的唯一血亲,怎么也要找个智勇双全,英俊洒脱的好男儿给她做夫婿才行。
姜镇元脑子里飞快想着京城的那些功勋之家和自己听说过的青年俊杰,决定回去之后就让自己的夫人这些天出去串串门,具体的了解了解,有几个初步的人选。
姜宪就问起姜律的事来:“怎么会让他去五城兵马司。就是西山大营也比那里好啊!”
之前姜律在大同总兵府任游击将军。
五城兵马司还负责各市场的税赋,事情又多又琐碎,不是想从中捞点油水的人是不喜欢去的。
姜宪觉得五城兵马司把姜律的格调都拉低了。
“这是我的意思。”姜镇元笑道,“你大哥性子浮躁,正好到五城兵马司去磨磨性子,让他别以为什么事都很容易。”
这就是让姜律去历练了。
属于教子的范围了。
她自然不能随便乱说。
姜宪笑道:“那掌珠的事……”
“你让我想想。”姜镇元道,“这件事我不方便直接去跟曹太后说。最好找个中间人。不然曹太后不答应还扯出你来,反而弄巧成拙。那可就麻烦了。得从长计议……”
姜宪松了口气。
只要她伯父答应了,就一定会办到的。
她把伯父拉到了一旁。小声地问:“有没有人提出圈禁曹太后?”
“暂时还没有。”姜镇元觉得这样的小侄女很有意思,学着她低声道,“我一直劝皇上要孝顺,估计别人也就不好意思提了。不过你也不要担心。我已经跟皇上身边的小豆子说好了,以后有什么事他会告诉我的……”
姜宪窘然。
前世。她给方氏喂鹤顶红的时候把和小豆子对食的宫女也抓了起来。她还以为小豆子之所以没有吱声是因为受了她的威胁,原来小豆子早就和她伯父勾搭在一起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赵翌有多不靠谱,连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也脚踏两只船。
姜镇元看出了她的不自在,笑了几声。道:“那我先走了。有什么事,你就让人带信告诉我。你大哥也回来了,等我们忙过这阵子。我们一家人好好在一起吃顿饭。”
姜宪点头,微笑着目送姜镇元离开。转身回了慈宁宫的东暖阁。
太皇太后正等着姜宪回来了打牌,吩咐孟芳苓去铺了桌子之后问姜宪:“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可是你伯父和你说了什么?”
明明知道姜镇元不会和姜宪说什么,可她只要一想到赵翌让王瓒进了禁卫军让姜律去了五城兵马司,她心里就像膈了什么东西似的,不舒服,想要把这话说出来,又觉得不知道从何说起,就寄希望于姜镇元能对姜宪说几句什么。
姜宪知道太皇太后的担心,前世曹太后死了,赵翌完全没有了顾忌,做过比这更离谱的事。
她轻轻地拍着外祖母的手,安慰她道:“阿瓒表哥和阿律哥哥从小一块儿玩大,两人如今还一起出去狩猎,好着呢!您就别担心了。又不是阿瓒哥哥把阿律哥哥挤去了五城兵马司的,是伯父说阿律哥哥少年成名,怕以后骄傲自大,特意把他丢去五城兵马司杀杀性子的。”
太皇太后如释重负。
姜宪看着心里难受。
外祖母,没两年好活了。
前几天她还请田医正来给外祖母把了平安脉,说是什么都好。可见外祖母是到了年纪,到了时候。
那就趁外祖母在的时候好好地孝顺她老人家吧!
姜宪在心里思忖着,很耐心地陪着太皇太后打牌,念经,抄经,读书给她老人家听。
日子很快进入了十二月。
赵翌自亲政后第二次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姜宪躲在自己屋里没有出去。
赵翌却不让人通禀就找了过来。
见她懒洋洋地依在临窗的大炕看书,一张脸雪白雪白的没有一点颜色,他心里就觉得很不舒服,拿起她手边的书看了一眼扉页,发现是本词话,心里的不舒服就变成了满腔怒火。
他“啪”地一声把书扔到了地上,厉声道:“这个时候了,你还有闲心看这种东西。你是不是有吃有喝就什么也不管了……”
有病吧?
姜宪横了他一眼。
屋里服侍的内侍宫女哗地跪了一大片。
姜宪水波不澜地吩咐百结:“把我的书捡起来。”
赵翌一眼就瞪了过去。
百结吓得瑟瑟发抖,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哀哀地望着姜宪。
姜宪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退下,冷冷地问赵翌:“这里是慈宁宫,可不是你的乾清宫,你发脾气回你自己的地方发去!别拿了我做伐子。”
赵翌听了就气得呼呼吐气,道:“我没有拿你做伐子,我,我就是心情不好。”
“这还不算拿我做伐子?你还想怎样?”姜宪讥哼。
赵翌哗啦啦把她桌上的瓷器锡皿全都扫到了地上,脸色铁青地道:“母后把方氏,把方氏弄去了万寿山,我根本找不到她在哪里?”
☆、第九十一章 东西
姜宪眯着眼睛看着赵翌,眼底有刀锋般冰冷的清光掠过。
她缓缓地道:“方氏?你喊你的乳母做方氏?”
赵翌全身发僵,脸色煞白。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压制得让人窒息。
可这静默也不过几息的时间,赵翌“扑哧”一声笑,打破了屋里的宁静,道:“你还不承认你心眼小,你看看,我这么着急,你却只知道抓住我的小辫子不放。我不过是口误了一句,你当没听说就是了,还非要点出来……”
姜宪很想拿面镜子给赵翌照照,让他看看他此时他那僵硬的表情,不自然的神色。
但她什么也没有做。
既然放下了,就要放下。
她告诉自己,然后高声喊了情客进来,指着地下的狼藉道:“把东西收拾收拾,上了名册拿去给内务府消账。”然后对赵翌道,“皇上,你把我屋里的东西都砸了,你总不能让我屋里连个喝茶的茶盅都没有吧?你得赔我!你库房里的东西得让我随便挑!”
赵翌刚得了曹太后内库的藏品,锦衣夜行没有个说话的地方,闻言顿时觉得姜宪就算是嚣张也嚣张得让他极顺眼,眉眼立刻笑成了个弯月亮,迭声道着:“随你挑,随你挑,我库房里的东西随你挑。”还给她出主意,“我刚得了个很稀罕的和田玉玉雕,上面飘着大块大块的粉色,被雕成了桃树林,中间是白色,做了留白,下面是青色。雕成稻田,雕工极其精致,等会我送给你玩。”
姜宪知道这玉雕。
前世赵翌赏给了方氏,方氏给它取名叫“桃花源”,就放在她寝宫临窗大炕的茶几上。
后来方氏死了,她没有问,那玉雕也不知道去向了。
她听着就觉得恶心。
不过。赵翌的话也提醒了她。她迟早要出宫去的,有几样她惯用的东西她决定把它们带出宫去。
姜宪挑了眉问赵翌:“是送我玩?还是送给我?”
这是两个概念。
前者不过是让你拥有,却不是你所有。
后者是送给你。是你自己的东西了。
赵翌如姜宪所料,为表自己的大方,想也没想,立刻道:“当然送给你!我让内库下账。”
这还差不多!
姜宪脸色微霁。
赵翌莫名觉得心头一松。又开始说方氏的事:“你说,母后她到底要干什么啊?方氏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是封赏,那就直接封好了,如果是别的……”他可能想到了什么。目光一黯,“也要跟我说一声才是……我怎么也不能没有她啊……就是我答应,朝中的阁老们也不答应啊……”
“那你找我干什么?”姜宪听着他像个女人似的絮叨就烦。“你是皇上,派个人去问太后娘娘好了。你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她的话还没有说话,赵翌已是眼睛一亮,兴奋地道:“是啊,是啊,我现在是皇上,派人去问就是了,他们还敢不告诉我不成?”
是不敢瞒着你,但可以欺骗你!
姜宪在心里腹诽。
赵翌那里却像得了个好主意似的,高声喊孙德功进来,让他去趟万寿山,寻问方氏的下落。赵翌自己则匆忙地转身,准备回乾清宫。
姜宪冷笑,道:“别人说新人入洞房,媒人抛过墙。皇上这还没有做新人,就把我这媒人放一边了……你许我的东西呢?”
“哎呀!”赵翌拍额,一副忘了的样子,忙吩咐小豆子带情客去他的库房挑东西,他要赶回乾清宫批奏折。
姜宪还留他不成!
她按照以往的记忆,把想带出的东西例了个单子交给了情客,让情客随着小豆子去库房里取东西。
小豆子虽然觉得有些怪异,又想着也许这些东西是姜宪从前在曹太后那里看到过就留了心的,也就把那淡淡的异样压在了心底,领着情客去了珍宝阁。
到了晚上,姜宪这里就热闹起来。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赵佶的《池塘晚秋图》,一本玄奘亲释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部《大观茶论》,一本《兰花谱》,一套汝窑出品的天青色梅瓶花觚,两颗鹅蛋大小的夜明珠,一方洮砚,一方端砚……还有块羊脂玉雕成玉藕荷花模样的玉雕,林林总总,不下四、五十件。
太皇太后不由睁大眼睛,道:“保宁,你这是要搬家吗?”
倒是太皇太妃觉得那玉藕荷花十分的漂亮,上前摸了摸那藕上长着的碧绿色的荷叶笑道:“太皇太后,您瞧,荷叶旁边的荷花下面还吊着几颗黑色的荸荠,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水灵灵的,真是巧夺天工。”
姜宪嘻笑道:“好看吧!到时候再找个透明的琉璃缸,盛了水放下去,远远地看着,就像真的似的。”
她以前批奏折累了,就会走到多宝阁的架子前给看看这荷花。她还给这玉雕取了个名字叫《海河宴清》……
想到这里,她垂了眼睑。
太皇太后被太皇太妃几个扶到桌前打量着那玉藕荷花,白愫却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担心地道:“保宁,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在她的印象里,姜宪对外物都不太在意。金银首饰也好,器具用品也好,身边服侍的人喜欢,都会赏了下去。
她这次却向赵翌要了这么多东西,虽然有的很贵重,有的很平常……
姜宪只是不喜欢自己的东西留在宫里给人糟蹋而已。
可这种感受其他人又怎么知道呢?
她抿了嘴微笑,道:“看着好就拿过来用呗!我又没有把皇上库房里的珊瑚树、碧玺灯拿来。”
白愫听了直笑,道:“你呀,越来越霸道了,皇上的库房也敢搬。他现在可不比从前了。”
姜宪但笑不语,让人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只留了那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偶尔抄抄经书。
转眼间就到了初五,据说孙德功无功而返,曹太后根本不承认方氏在万寿山,赵翌决定和曹太后在万寿山过腊八节。
镇国公夫人房氏递了折子进来,想接了姜宪回镇国公府过腊八节。
太皇太后虽然舍不得,还是应允了。
到时候白愫也会回家,慈宁宫就只剩下太皇太妃和太皇太妃了。
姜宪想想就觉得孤单,她和白愫约了初八那天用过粥八腊就回宫,和太皇太后、太皇太妃一起用晚膳。
☆、第九十二章 醒悟
白愫欣然应允。
到了初六那天,姜宪和白愫开始收拾行李。
天空中飘飘洒洒地开始下起了雪,雪花如三月的柳絮,落在地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哎呀!”百结顽皮地跑到檐下伸了手去接那些雪花,“这还是今年下得第一场雪呢!”
奉了太皇太后之命过来帮着姜宪收拾行李的孟芳苓听了道:“瑞雪兆丰年。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还不下雪,明年开了春只怕不是个丰年。”
她的话让姜宪一愣。
在她的记忆里,明年的确不是个丰年。不仅不是丰年,到了正是播种的季节反而来了一场倒春寒,连着下了好几场雪,直到二月初二龙头抬雪才停,整个北方的春耕都被耽搁了,辽王的藩地辽东受损犹为厉害,辽东还曾为此专门写过折子请朝廷开仓放粮,不过最后赵翌没有答应……
不知道山这一次会如何?
姜宪站在了窗棂旁,望着天空飘落的雪花正发着呆,就看见小豆子带着两个小内侍冒着雪一路小跑过来。
她不由眉头微蹙。
已有宫女进来通禀。
姜宪让他进来。
小豆子忙上前给她请安,道:“奴婢是奉了皇上之命,想请郡主和皇上一起去万寿山看看太后娘娘。”
姜宪觉得已经不能把赵翌当成正常人看待了。
她道:“你去回了皇上,说他说晚了,我已经答应我大伯母回镇国公府过腊八节了。”
小豆子想到皇上开了自己的库房送东西讨好姜宪,一句多的话都不敢说,恭敬地应“是”。回去复命去了。
姜宪就催着白愫早点走:“不知道他又哪根筋不对,居然让我陪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