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氏和陆氏面面相觑。
    姜宪就道:“承恩公这个人,附庸风雅,家里面种的牡丹都要魏紫姚黄,各有不同,他又从小喜欢摆弄这些,连墨兰都养过好几盆。掌珠把母羊、母牛养在花园里……”她又嘿嘿地笑了两声,道,“承恩公没有说什么吗?”
    康氏一愣,回忆了半天,恍然道:“难怪!有一次我看见承恩公亲自指使着人在后花园里搬花盆,我不好多问,差了丫鬟去打听,丫鬟却回来对我说,是承恩公在旁边修了个温棚,要把那些花移到温棚里去……”她后悔道,“早知道这样,我就让人把那些牛啊羊啊的养到外面去了。”
    姜宪哈哈大笑,道:“你不必放在心上。他这个人,什么话都喜欢闷在心里,要等你自己去发现了,光发现了还不行,还得你主动跟他说,他心里才痛快。不要说是你了,只怕掌珠也未必知道他这些臭毛病。”
    “总归是我们不好!”康氏内疚地道,“承恩公也是个很好的人,和白姐姐真是天生的一对。”说到这里,她语气微顿。
    姜宪笑道:“你有话只管说,这里又没有外人。”
    康氏不好意思地道:“也不是别的什么事。我在京里的时候听承恩公府的下人们说,晋安侯府的大姑奶奶,就是那个嫁给了靖海侯做了侯夫人的,前些时候把靖海侯的一个通房给杖毙了,那通房死的时候,已经怀了七个月的身孕,据说孩子下来的时候,还活生生的……”
    姜宪听着一哆嗦,道:“不是吧?”
    “是真的!”康氏也是满脸的不忍,道,“我听到了之后还告诉了白姐姐。白姐姐还去特意打听了一番。”
    姜宪仔细想想,觉得蔡如意还真是能干得出来这事的人。
    前世,她还没有和丈夫和离就敢送东西给曹宣,像这种她在京城里为赵啸的家业奔波,可赵啸却在家里睡通房,而且她生的儿子还没有满五岁就让通房怀了身孕的事,她肯定是忍受不了的。
    姜宪道:“我以为她嫁的是靖海侯,就会有所顾忌,没想到她只是隐忍不发而已。”
    蔡如意和姜宪都是京城贵女,不可能不认识,康氏和陆氏都没有察觉到姜宪说的有什么不对,康氏更是道:“杀人不过头点地。她若是觉得被冒犯了,一碗药灌下去就是了,何必做得这样过分。我回来之前,满京城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
    姜宪有点怀疑是赵啸干的。
    蔡定忠回京的时候,果然被抢了。
    可他回到京城之后却没有传出任何的非议,后来李谦打听到,原来是蔡如意帮他爹补上了这笔银子!

☆、第八百六十九章 时序

    姜宪和李谦都知道,蔡如意就算把自己全部的妆奁都折了现,也不可能赔得出这么大一笔银子来。
    这笔钱是谁拿出来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既然赵啸愿意拿出这笔银子来,可见还是想维护老丈人的体面的,也愿意维护嫡妻的面子,怎么不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两个人之间就闹成了这个样子?
    姜宪在心里琢磨着这件事。
    陆氏已道:“这靖海侯夫人到底是功勋贵胄之家出身,脾气也太刚烈了一些。这件事纵然是靖海侯做得不对,可她这样不管不顾地把那通房杖毙了,靖海侯脸上多少有些不好看。只怕夫妻俩以后心里都会有些隔阂,再也难以琴瑟和鸣,未必是件好事。”
    “谁说不是。”康氏叹道,“京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都说晋安侯家风霸道,出了嫁的大姑奶奶连靖海侯的子嗣都敢说弄掉就弄掉了,十之**会影响蔡家姑娘的婚配。”说到这里,她不由望了姜宪一眼,笑道,“不过白姐姐说,她和郡主从小就跟蔡家大姑奶奶、太后玩不到一块儿,蔡家大姑奶奶想怎么作妖那都是她的事,我们只管黄鹤楼上看翻船,不去理会就是了。”
    姜宪听着也笑了起来,道:“你这一路奔波也不嫌累得慌,站在垂花门前倒说起别人家的事来了。你一个人回来,可是把大妞留在了承恩公府?”
    康氏点头,很是感慨地道,“嫂嫂之前让我把大妞托给白姐姐照顾,我还怕白姐姐照顾不好大妞,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可自从我住进了承恩公府,反而是我自己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常常看着大妞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是白姐姐,整天整夜地抱着大妞儿,哄着大妞儿,大妞儿一哭白姐姐就知道她是不舒服了还是饿了,还是尿了,我这个做母亲的在旁边看着,都自愧不如。”
    她说到这里,眼泪落珠似的掉了下来,紧紧地握住了姜宪的手,道:“我真是有福气的人,先是遇到了郡主,后来又遇到了白姐姐……”
    康氏这么一哭,姜宪就有点受不了了,眼睛也跟着湿润起来。
    陆氏干脆掏出帕子捂住了眼睛。
    “我和掌珠一块儿长大的,最清楚她的为人了。”姜宪轻轻地拍了拍康氏的手,道,“你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她,又是做母亲的,当然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她?你也别自责。如今孩子让掌珠先帮你照顾着,由田医正慢慢地调理,你回去甘州照顾好阿骥。等过些日子,你要是想大妞了,我们再一起去京城看她。等她再长大一点,身子骨经得起事了,我们再把她接回来。或者是过几年田医正要致仕了,我们就把田医正和大妞一起接到西安来也是一样。
    “只要你不放弃,时间长了,总是能找到办法的。”
    康氏连连点头,道:“我这一辈子都感激郡主和白姐姐,但愿我有能报答郡主和白姐姐的一天。”
    “说什么傻话呢!”姜宪笑道,“我们是一家人,我不帮着你,帮着谁?”之后看着康氏心情还有些悲伤,她就打趣康氏,“不过呢,你最好早点回甘州去。自你走后,阿骥可是去了军营帮着王爷练兵,一直就没回过家。”
    一席话说得康氏脸上绯红。
    姜宪和陆氏在旁边直笑。
    康氏也顾不得羞赧,道:“我,我明天就走!”
    “逗你玩的呢!”姜宪笑道,“李家别的不好说,可男人倒是一等一的好。他一天也是等,两天也是等。再多等几天又有什么关系?你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人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地去求医,不说这一路上的餐风露宿,就是这担惊受怕,又有谁知道!”
    “嫂嫂!”康氏哽咽着,觉得自己受的苦全都有了回报。
    姜宪就道:“你那边的院子我一直让人照看着呢,你快回去梳洗一番,也别过来给我们请安了,我已经吩咐厨房做了你喜欢吃的送过去,你吃过饭了,好好地睡一觉,然后就回娘家去看看吧!亲家太太每隔几日就派人到我这里来问问有没有大妞的消息,生怕我们隐瞒她似的。她也为你和大妞操碎了心,你先去看看她。若是亲家太太留宿,你也不用管我们,只管在娘家住几天,缓口气,把身体养好了再往甘州去。”
    康氏连连点头,跟着姜宪先去了上房。
    董家大小姐正陪着慎哥儿和淼淼。
    大家见了礼,康氏给了两个孩子见面礼,姜宪和陆氏等又送她回了她住的院子,坐下来说了几句话,这才辞了康氏回上房。
    慎哥儿已经能在地上走了,而且还走得稳稳当当的,最不喜欢别人搀扶,谁要是想伸手扶他一把,他一准儿把人伸过去的手给拍掉。
    姜宪抱了他一会儿他就不耐烦了,身子直往下溜,要下地自己走。
    可从康氏住的地方回上房要过个桥,姜宪不让他下地走,他就发脾气,直推姜宪。
    三下两下姜宪就抱不住他了,只好对慎哥儿道:“你看姐姐都没有要下地走,等回到正房,你再下地走好不好?”
    慎哥儿嘟着嘴,可到底不吵闹了。
    陆氏笑得不行。
    淼淼好像觉得自己连累了慎哥儿似的,从小荷包里掏了刚才姜宪赏给她的窝丝糖给慎哥儿吃。
    陆氏忙拦了女儿:“慎哥儿还小,可不能给他吃这些东西。”
    容易被噎到。
    淼淼就把糖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含了一会儿就露出满足的笑容,十分的讨喜。
    董家大小姐稀罕得不行,道:“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女儿就好了!”
    陆氏笑道:“只怕董大老爷要伤心了。”
    董家大小姐因是招赘,亲事说得很急。
    董重锦看着人满意就下了聘。
    董大小姐的夫婿是本地一个小商贾家的次子,成亲的时候姜宪和陆氏都去观礼了。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很是斯文,性格看上去有些腼腆却目光清正,一看就是个心地单纯之人。
    姜宪觉得这女婿挑得不错。
    不过,踏青是去不成了。
    三个大人就带着两个孩子在自家的院子里玩了一下午,直到两个孩子都累得不行睡着了,才各自散了。
    晚上,康氏过来和姜宪一起用晚膳,准备明天一早再回娘家,住个三、五天再回甘州。
    姜宪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好。
    慎哥儿自己拿着勺子吃饭,饭菜洒得到处都是,身边服侍的人想喂他,他还不干,自己又吃不到嘴里去,急得在那里直嗷嗷。

☆、第八百七十章 光阴  

    康氏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活泼好动”的孩子,她一时间有些傻眼,随后又觉得慎哥儿看着就是身体特别好,人特别的灵活聪明。她不禁道:“我们家那个就不用说了,那是风也不能吹一下,雨也不能淋一滴的。白姐姐又宠着她,她眼睛往哪里一看,东西就递到了她手里,根本不用她张嘴,所以总是安安静静的。念慈也是,小小年纪就一板一眼的,不像国公爷,也不像白姐姐。我听承恩公府的老人说,倒像是已经宾天的曹太后。也是个不怎么说话的。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活泼的孩子。”
    姜宪还从来没有见过白愫家的念慈,怎能不好奇?
    她问了康氏很多关于念慈的事。
    知道了白愫生念慈的时候痛了三天两夜,念慈懂了点事之后,曹宣经常拿这件事告诫念慈,让他要爱护母亲,所以念慈小小年纪就很懂事,知道心疼母亲,往往白愫说了一遍的事他就记在了心里,特别的乖。
    姜宪听了很是羡慕,说起慎哥儿:“顽皮得我有时候都觉得有些受不了了!王爷还说再生一个,我想想就头痛,等过些日子,慎哥儿大些了也许就能好了。”
    康氏目光微黯。
    她觉得大妞儿很好,是她和李骥的宝贝,可李长青显然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个长孙女,让她有点为女儿难过。
    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李长青毕竟是祖父,只要他们夫妻自己喜欢就行了。
    她陪着姜宪用完晚膳之后,和姜宪说了半天的话,直到李谦回来了,这才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李谦已经知道康氏回来了,把大妞留在了京城由白愫照顾。他问了问大妞的情况,得知大妞一切都好,他也松了口气,对姜宪道:“我知道你和承恩公夫人就像亲姐妹一样,不过一码归一码。她帮着照顾大妞,那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可见她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们这边无论如何也要送一份谢礼过去才是。”
    姜宪点头,转而说起了蔡如意的事。
    李谦也是第一次听说。
    他沉吟道:“看来这些市井流言也要注意了。”
    姜宪知道李谦派了人长年盯着靖海侯府的,道:“那边内宅里没有消息传出来吗?”
    “有倒是有。”李谦道,“只说是杖毙了一个通房。我之前还以为是这通房犯了什么事,就没怎么注意。若这风声真是赵啸让人放出去的,那他那长子也就完了。他这是要干什么?自乱家宅吗?”
    蔡如意若是名声不好,做为赵啸和蔡如意的长子,也会让人轻怠。特别是在像靖海侯府这样手握兵权的人家,想继承家业之后还能兜得住,一是有清誉,让人敬仰,二是有能力,能和朝中大臣周旋,要来各种资源,或是能带兵打仗,让人无可取代。
    “难道他想休妻?!”姜宪猜测。
    她原本就觉得赵啸这个人是面热心冷,现在更是庆幸当初李谦抢了亲。
    若是她嫁给了赵啸,那和前世还有什么不同?
    甚至可以说还不如前世。
    前世她至少是天下最尊重的女子,可靖海侯夫人,她还真觉得有点不够瞧。
    夫妻俩说了半天的体己话,第二天一大早姜宪又送了康氏出门,回来后让绣儿去库房清点了很多补气血的药材,准备让康氏带去甘州,之后又重新邀请了陆氏和董大小姐,现在应该称董大奶奶的董珊瑚一起去踏青,应了周夫人之约去赏花,应了林夫人之约去听戏,等过了三月三把情客和百结嫁了人,又过了佛浴日,就要开始准备端午节的节礼了。
    京城那边传来消息,说白愫抱着已经大好的大妞儿去宫里向太皇太后谢恩。太皇太后看了大妞儿之后非常的喜欢,赏了不少东西给大妞儿,要不是顾忌着大妞儿是李家的孩子,李家此时和内阁的关系紧张,不易高调,太皇太后都想赏个什么封诰给大妞儿了。
    姜宪接到白愫的信非常的高兴,让人转交给康氏,也好让她安心。
    情客和百结则进府来给姜宪送端午节礼。
    两个新娘子,又嫁得是李谦的心腹,府里的那些大小丫鬟都非常的羡慕,一路上都有人“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见到姜宪,又被姜宪打趣了一番。
    情客和百结两个都是七、八岁时进宫,一直都是在服侍人,骤然间自己做了太太,云林和卫属又都跟着李谦去了榆林卫出公差,两个人一时居然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了,问姜宪这边有没有什么事,她们都可以随时进府来帮忙,偶尔住在府里也行。
    姜宪却觉得她们应该过点自己的小日子了,笑道:“你们要是没事,就去七姑那里帮忙吧?”
    七姑自办了善堂之后,姜宪就放了她的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七姑知道自己办的事对姜宪和李谦的影响很大,再加上有了良籍对她要办的事也方便。她就没有矫情,收了放籍书,恭恭敬敬地给李谦和姜宪行了礼,搬去了善堂。
    香儿和坠儿依旧在府里,但只在姜宪出门的时候跟着,平时有空也常去善堂帮忙。
    两年过去了,七姑一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的,还请了几个她原来在江湖上行走时认识的人来帮忙,现在已经把善堂打理的很好了。不仅接了两司被服的活,还让善堂里的人绣些小物件拿到集市上去卖。因西安府的人都知道这是善堂里出来的东西,买得人很多。七姑就用这些银子给那些因战乱残疾了的孩子治病,也用来改善他们的吃穿嚼用,慢慢有了些好名声。
    百结笑道:“您从前不是很反对我们去善堂的吗?怎么现在又鼓励我们去了?”
    姜宪笑道:“你们从前不是没成亲吗?现在已经是主持中馈的太太了,再去就无妨了。”
    百结就想起李冬至来,笑道:“怎么没见大小姐?听说左家来催婚了?”
    “嗯!”姜宪笑道,“说是姑爷的祖母身子骨大不如前了,想看到孙媳妇进门,加上这两年左以明在京中站稳了脚跟,不怕别人的非议,而冬至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左家就想把这件事给办了。”
    情客笑道:“可定了日子?”
    “现在还不知道。”姜宪笑道,“横竖也就是那几个好日子。倒是我这边,冬至要开始收拾行李了。”
    她总不能从哥哥嫂嫂家里出嫁。
    想到这里,姜宪又道:“你们不是没什么事吗?她也算是你们看着长大的。你们这两天就帮她收拾收拾箱笼吧?正好和她说说话!”

☆、第八百七十一章 探亲

    李冬至这去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来西安了。
    情客和百结跟她相处了几年,她又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虽说成亲的日子还没有定下来,两人已生出淡淡的伤感。
    姜宪却在寻思着李冬至成亲的事。
    看日子,李冬至最快也要到秋天才能嫁,那时候慎哥儿都快满两岁了。他的身体直以来又都很健康,应该经得起长途赶路。
    她想送李冬至出阁之后,就带着慎哥儿去趟京城,让孩子去给太皇太后磕个头,也顺道看看白愫家的念慈和托给白愫照顾的大妞。
    等到李谦从榆林卫回来,姜宪就和他商量,他却沉吟道:“你先别急着过去,等过完了夏天我们再定行程也不迟。”
    姜宪直觉是有了什么事。
    李谦自然不会瞒她,道:“这些日子没有什么事,两司的将士都有些疲态,我想着,等到了秋天,正是牛羊肥美的时候,去草原上练练兵。”
    这是委婉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去抢把。
    姜宪嗔道:“定要如此吗?”
    李谦嘿嘿地笑,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安逸生淫,不是件好事。”
    军营里的事姜宪不懂,也没打算学,闻言点了点头,没有深问,和李谦说起李冬至的嫁妆来。
    李骥和李驹成亲的时候他们两口子都送了重礼,没道理李冬至出阁的时候没有,而且姜宪考虑到李冬至是姑娘家,想要比给李骥和李驹的再多给些。
    李谦知道她这是拿自己的嫁妆在贴补李冬至,笑着亲了亲她的面颊,道:“我以后补给你。”
    姜宪斜睨着他,道:“你别到时候还要向我借就不错了。”
    李谦讪讪然地笑。
    这两年他跟董家合伙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可养私兵也要花不少钱,他总是捉襟见肘,没有宽裕的时候。
    好在是姜宪并不和他计较这些,家里的开销全是姜宪在负担,他拿回来做家用的银子怎么拿回来的就怎么送了回去。
    李谦心里是觉得对不住姜宪的。
    姜宪知道李谦的心思,她觉得既然是夫妻,就不用分得这样清楚,但也没有打算去劝说李谦。
    她就是这样个人,娶了她就意味着会被人非议,也意味着没办法摆谱,如果李谦连这个都看不透,他们很难愉快地生活在起。
    太原那边写信过来,说是把婚期定在了十月二十四。
    这样慎哥儿就能随着姜宪回太原了,还能在太原做三虚岁的生辰。
    姜宪知道自己要是再不带慎哥儿回去给李长青看看,李长青怕是要不管不顾地跑到西安来了。
    李谦就和姜宪商量,夏天的时候姜宪带着慎哥儿去骊山别院避暑,等过了重阳节再启程去太原,在太原送李冬至出嫁,给慎哥儿过完了生辰,就启程去京城。姜宪母子陪着太皇太后在小汤山的别院住些日子,再直接回西安。
    姜宪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
    因白愫家的念慈是六月十二的生辰,她打人给念慈送了生辰贺礼之后,没等到过端午节,就约了6氏,带着慎哥儿、淼淼、冬至去了骊山的别院。
    这次董大奶奶没有跟过来。
    她怀孕了。
    姜宪挺为她高兴的,让情客代她去探望了董大奶奶。然后直在骊山别院住到了九月,送了6氏和淼淼回西安,她则带着慎哥儿和李冬至往太原去。
    李长青早就得了消息,掰着手指头数着她们回来的日子,听说她们的马车离太原只有十里地了,他更是兴奋地跑到城门口等着,遇到相熟的人问他怎么站在这里,他都会满面红光地道:“我大孙子今天回来看我。”
    太原城里没有个人不知道他大儿子是临潼王的,他这大嗓门喊,不仅把胡以良喊来了,还喊来了很多围观的百姓。
    柳篱只好把他和胡以良请到了城门外不远处的家酒楼的雅间里坐下来等。
    胡以良不免责怪李长青:“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也不跟我说声?要不是我府上的管事出来买菜,我还不知道郡主和长公子要回来了!我这个时候让巡抚衙门整桌酒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李长青听着嘴角直抽抽。
    胡以良家里可是轻易不买菜的,而巡抚衙门的那些招待费用花不完,胡以良就都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里。
    他怎么舍得请?
    “不用,不用!”李长青假惺惺地道,“我自己的孙子和儿媳妇回来了,怎么好让您破费呢!这酒席当然是我请!我请!之前没有跟您支会声,完全是不想惊动您。不过,您既然来了,等会儿就和我们起回府喝杯水酒如何?”
    胡以良忙不迭地答应了。
    炷香的功夫之后,姜宪的马车过来了。
    李长青和胡以良都下楼去迎接。
    姜宪没有露面,让阿吉谢过了胡以良。
    胡以良连称不敢,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李长青却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们家慎哥儿呢?”
    柳娘子忙将睡熟了的慎儿哥抱给李长青看。
    那白白净净的面孔,结结实实的小身子骨,把个李长青看得眼泪都快落下来了,想伸手摸摸慎哥儿乌黑的头,又怕手上的老茧伤了孩子,只好在旁边看着不住地对胡以良道:“快看!这是我们家慎哥儿!长得可真好啊!”
    胡以良凑过来看了眼,广额宽颐,的确是副好相貌。
    他笑着夸了几句。
    李长青听了嘿嘿直笑,当即就赏了柳娘子两个大大的红包,并道:“你好生照看着大公子,少不了你的好处。”
    柳娘子这路听了不少关于李长青财大气粗的说法,闻言觉得果然名不虚传,恭敬地行了福礼,抱着孩子退到了旁。
    李长青忙道:“旁的事你都不用管,快把孩子抱到马车上去,小心孩子被风吹了,着了凉。”
    昨天太原城刚刚下了场秋雨,气温又低了些。
    柳娘子抱着孩子上了马车,行人回了李府。
    府里何夫人、郭氏、高妙容、李麟等人都在等着,特别是郭氏,嫁到李家两年多了,还是第次见到姜宪,她不由仔细地打量着被婆子扶着下了马车的姜宪。
    就见她身材颇为高挑,五官端丽明艳,双眼睛寒星似的清幽明亮,雪白的肌肤,玲珑的曲线,虽然是在赶路,打扮的却十分郑重。大红色缂丝通袖袄,金镶玉的观音分心,鸽子蛋大小的蓝宝石耳坠,气势逼人。
    走在胡以良的身边,生生的把胡以良比照成了服侍她的大太监般。

☆、第八百七十二章 压力

    姜宪也是第一次见到郭氏。
    上次何大舅太太提起郭氏的时候多有赞扬,却唯独没有提及郭氏的相貌,那个时候她心城就隐隐有点感觉,如果见到了郭氏,不过是更回肯定了她的想法。
    郭氏不丑。
    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还挺漂亮的。
    她中等的个子,皮肤雪白,圆脸大眼,身体微腴,目中含笑,很是喜庆,长辈们通常都很喜欢这种长相。
    不过,和康氏一比就没得瞧了。
    郭氏规规矩矩地跟在何夫人身后,论到她的时候才上前给姜宪请安。
    看得出来,是个稳沉持重之人。
    因为初次见面,姜宪给了她见面礼。
    她温婉地向姜宪道谢,亲手接了姜宪的见面礼,捧在手里退到了何夫人的身后。
    姜宪对她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因慎哥儿还睡着,李长青不让吵醒了,大家也就只是围过去看了看,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应酬地纷纷赞着好看。
    郭氏生的续哥儿长得和郭氏很像,不太像李家的人,也是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头发乌黑茂密,笑起来的时候非常的甜。
    姜宪很喜欢,和康氏都给了见面礼。
    郭氏忙和康氏道谢,问起了大妞。
    康氏含含糊糊地应了。
    大妞在京城的事,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
    郭氏素来会察颜观色,自然不再细问。
    康氏松了口气。
    她虽然是嫂嫂,但李骥是庶出,郭氏又是低嫁,若真是个不好相处的,只有她会夹在中间为难。
    大家看上去倒是一团和气。
    李长青非常的满意,大手一挥,道:“先吃饭!有什么事吃了饭再说!”
    胡以良等人就去了外院的花厅,何夫人和姜宪由去了内院的花厅。
    大家一路风尘,也吃不下什么,少少地吃了一点,喝了茶,聊了几句,就各自回屋歇了。
    姜宪累得不行,但还是先去看了慎哥儿。
    柳娘子正守在慎哥儿旁边做着针线。
    姜宪轻声道:“睡着了?”
    柳娘子点了点头,悄声笑道:“虽了一大碗骨头汤,用了小半碗饭,揉着眼睛倒头就睡着了。”说到这里,她犹豫片刻,“老爷那边派了人过来,原本是想把大公子抱过去给老爷看看的,可见大公子睡着了,就先走了。说等会再过来。”
    姜宪有些意外。
    李长青汉有跟她打招呼。
    不过,知道等慎哥儿醒了再抱过去,也不是不知道轻得的人。
    她点了点头,道:“若是老爷再差了人过来,你就说孩子怕生,你要跟过去就行了。”
    慎哥儿平时表现的顽皮,也毕竟只是个不到两周岁的小孩子,身边有个熟悉的人,胆子也大一些。
    柳娘子应下,姜宪这才回房梳洗。
    等她睡了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
    绣儿告诉她,何夫人来看过她,见她还睡着,就没有打扰。而慎哥儿则被抱去了李长青那里。
    姜宪不以为意。
    可没想到的是,李长青居然要把慎哥儿留在他屋过夜。还说什么,慎哥儿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祖父,过几天又要去京城了,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太原,这段时间就让慎哥儿跟着他。
    姜宪愕然,忙道:“慎哥儿没有吵着要回来吗?”
    慎哥儿虽然喜欢四处乱蹿,还拔花拔草,像个小老虎似的,但到了晚上就要找妈妈,一定要妈妈陪在身边,等他睡着了才能走。
    阿吉笑道:“还真是血脉相融。慎哥儿刚开始看到老爷子的时候还有点认生,几句话之后就什么也不怕了,放在地上就要去抓老爷养在书房里红鲤,老爷就做了个鱼竿,陪着大公子钓了半天的鱼,连衙门都没有去。大公子玩得可高兴了。晚膳的时候亲自给大公子喂了饭。等到掌灯的时分,大公子就开始吵着要您。老爷怎么哄都别哄不好,就让人开了库房,拿了两颗夜明珠给大公子玩。
    “这东西咱们家也有。大公子玩了一会儿就厌了,又吵着要您。
    “老爷索性开了库房,拿了大小黄鱼给大公子玩。
    “大公子正玩得开心呢!”
    只要李长青不强行地把慎哥儿留下来就行了。
    姜宪道:“那你们留个心,若是慎哥儿真心不愿意留在老爷那里,你们不找个借口把孩子带回来。”随后问起康氏:“二奶奶和地晚膳了吗?要是没有,请了她过来和我一道用晚膳好了。”
    阿吉忙差人去问了一声,那这回话说康氏也刚请来,换件衣服就过来。
    姜宪就吩咐厨房开始做菜,等到康氏过来,正好用个晚膳迟了一些,宵夜又早了一些的饭。
    饭后,康氏和姜宪移到宴息室去喝茶。
    康氏左顾右盼,道:“怎么没见慎哥儿?”
    姜宪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康氏目瞪口呆,道:“不是应该抱到书房里写写画画或是讲讲卧冰求鲤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