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宪犹豫了片刻,转过身去,一手抱着李谦的腰,另一只手却伸进了李谦衣里。
    李谦一个激灵,忙阻止姜宪:“不用,不用你这样……”
    姜宪在心里冷哼:言不由衷的家伙!是谁上次哄着她帮他做。她当时害羞,没好意思,他还一脸失望的样子。如果主动送上门去,他不情不愿的……要不是看着他自她怀了慎哥儿以后都一直禁了房事,她至于如此吗?
    “真不要!”姜宪在他耳边哼着,踮起脚来,学着李谦的样子含着他的耳朵。
    李谦明显的迟疑了。
    姜宪面上不显,却在心里唱着歌。
    让你装!
    看我怎么收拾你……
    等到李谦和姜宪从内室出来的时候,灶上只得重新再做了一桌菜。
    李谦神采飞扬,惬意而又满足。
    姜宪神色间却有点疲倦。
    她看也没看李谦一眼,这才坐下来,接过情客盛的汤,低头喝起来。
    李谦就想笑,可他哪敢笑,只好也低头喝汤。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主导

    一顿饭下来,从头到尾,姜宪都没有给李谦个眼神。
    李谦知道自己闹得太过分了,心里隐隐有些后悔,想着要是今天晚上睡觉之前不把这个结给解了,只怕今天晚上自己要去睡书房了
    他心里暗暗琢磨了一番,等到用了晚膳,他拉了姜宪的手往内室临窗的大炕走。
    姜宪甩开了他的手,冷冷地道:“我要看看慎哥儿!”
    “我和你一起去!”李谦道,“之后有我有话跟你说!”
    姜宪懒得理他,径直去了东厢房慎哥儿的房间。
    慎哥儿已经睡了,柳娘子正和服侍慎哥儿的大丫鬟兰儿一起坐在床边打络子。
    见姜宪俩口子进来,两人忙站了起来,低声道:“大公子刚刚睡着。”
    姜宪笑着朝她们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动作却比刚进门的时候轻柔了很多。
    她站在床边看了一会儿。
    小家伙睡得香香的,红扑扑的小脸蛋,长长的睫毛,安静地的像画上的仙童。
    “你们辛苦了!”姜宪客气地向柳娘子和兰儿道谢,感激她们能这样精心地照顾慎哥儿。
    柳娘子和姜宪打了快一年的交道,知道她对身边的人都很好,恭敬地回了话,倒也落落大方。这兰儿却是姜宪屋里的,进府没两年,从前一直跟着情客和百结做事,虽然常见到姜宪,却没有直接和姜宪打过交道,加之姜宪屋里的人说起姜宪都喜欢讲姜宪怎样杀了辽王,怎样智斗汪几道芸芸,把姜宪说的像个巾帼英雄,让她们这些小丫鬟对姜宪又敬又畏,不敢轻易的靠近。如今得了姜宪的道谢,不由激动起来,支支吾吾的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姜宪知道很多人都敬畏她,并不以为然,也就没有把兰儿的木讷放在心上,而且木讷的人做事更踏实,慎哥儿房里就得要能沉得下心,做事踏实的。
    她问了问慎哥儿的饮食起居,就回了正房。
    李谦紧跟其后。
    姜宪没有回内室,而是进屋后转身坐在了宴息室临窗的大炕上,道:“说吧!是什么事?”
    真把她给弄恼了。
    李谦讪讪然地笑,没有坐到姜宪的对面,而是依着姜宪坐下,搂了她的腰,温声道:“我有件商量你!”
    无事献殷勤。
    姜宪也没有个好脸色,道:“什么事?”
    “是这样的。”李谦也不生气,笑着把今天他和夏哲的冲突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姜宪。
    姜宪越听腰身坐得越直,越听神色越沉重,等到李谦说完,她已经忍不住拍桌子了:“混账东西!就是这么上不了台面!只想做官,不想承担责任,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李谦知道这样可以转移姜宪的视线,却没有想到姜宪会这么愤怒,他忙道:“我只是说给你听听。这件事我已经有了后续,不过是气夏哲太没有担当了,和你吐吐糟,心里也舒服一些。”
    姜宪点头,也顾不得之前两人之间的不愉快了,何况认真说起来,那也是她惯得。她道:“你有什么主意?”
    “修河工什么的是不行了。”李谦斟酌道,“不过,我和周大人商量了半天,想由官府出面买些农耕种子借给那些流民,鼓励他们进山开垦,开的垦地归他们自己,三年之内暂不收税。只是前期需要拿一大笔银子出来。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事。可以向像董家这样的大商贾借款,然后慢慢的再还。”
    姜宪笑道:“那由谁出面向董家借钱?”
    李谦面色微红。
    姜宪就抿了嘴笑。
    所以说,这银子还得李谦出面借。
    李谦讪讪然地摸了摸鼻子。
    姜宪知道周大人这是怕担责任,不过也没有放在心上。
    做官员的,谨小慎微些也好。
    这件事就这样揭过去了。
    董家留在家里守城的是董家的二爷,董二爷知道这件事之后很是大方,道:“不过是两、三万两银子的事,又是行善积德,这银子就当是我们董家捐的。”
    实际上自董家投靠李谦以来,虽说赚到了银子,可花销也大了,反而不如从前。
    不过,董二爷也知道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这一点点利益,所以对他大哥走时交待的话还是很赞同的,没有请示董重锦,直接甩了大袖子。
    李谦笑道:“也不能让董家吃亏。这样,这两年我们两家的生意就按契约上的走。等过几年,我这边稳定下来了,我们再把契约改一改,你们家占大头,我们家占小头……”
    董二爷哪里敢答应。
    他们都知道李谦的银子拿去养了那些卫所的将士。
    如果李谦拿去吃喝玩乐了不好,李谦这样,一看就是有大志向的人,他们也很佩服,倒是真心实意地想帮李谦。
    两人说来说去,董家二爷也没有同意改契约的事。
    李谦觉得现在自己没有什么根基,现在说得再多也只是一纸空文,不如到时候两家再坐下细谈,遂不再提这件事,跟董二爷细细地说起捐钱的坏处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们家这里捐一点,那里捐一点,于你们是善举,可若是落到有心人的眼里,不免会妒忌贵府财大气粗,闹出些事来。我看还是借银子的好。以后若是有人上门打秋风,你们也可以此为借口推了那些人。”
    李谦知道前些日子有巡抚衙门的人到董家来要董家捐赈灾的银子。
    董二爷知道李谦这是要给他们家撑腰,感激地连声应“是”,道:“那银子是借给灾民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我也没有人手做这个事,这银子我们是拿出来了,也不准备收回去了,王爷那边不是办了个善堂吗?王爷就当我们捐给善堂好了!”
    被姜宪料中了。
    这个善堂一办,不知道有多少挤破了脑袋往那里捐银子。
    李谦头痛,不想为这几万两银子和他说来说去了,随口应了一声,端了茶送客。
    回到家里,见到姜宪后,不免感慨了一番。
    可姜宪觉得,这种事得慢慢来。现在官场上哪个不削尖了脑袋捞钱,他们不要,别人压根不相信:“时间长就好了。不是有句话说,路遥知马力吗?”
    李谦苦笑,第二天就和周大人把这件事商量妥当了,准备等师爷把具体的章程拟出来之后就去跟夏哲说一声,然后大张其鼓地办起来的,谁知道朝廷派了钦差大臣到陕,说是为了赈灾而来。

☆、第八百五十七章 孩子

    姜宪一面拍着慎哥儿,一面问李谦:“派了谁做钦差大臣?”
    李谦苦笑道:“晋安侯蔡定忠!”
    “这老贼!”姜宪冷笑,“居然敢来!”又问李谦,“朝廷只派了他一个钦差大臣吗?”
    “那倒不是!”李谦道,“甘州和银川都边也都派了。”
    不过陕西又没有地动,不过是有很多的灾民流窜到这边来了而已。按理说,国库里的银子又不是花不完,跑到西安来赈灾干什么?
    姜宪道:“你有什么打算?”
    李谦笑道:“我现在按品阶,好歹是个王爷吧!我主动去拜访夏哲,是因为夏哲是从前的老上司,又是陕西巡抚,给他几分面子而已。陕西政务,又不归我管。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他不来参见我,难道让我去参见他不成?”
    姜宪听了笑得灿烂,道:“我怎么到现在才觉得你有点王爷的样子了?”
    李谦不以为意地道:“摆谱也要看是什么场合。如今城外聚积着那么多的灾民,我要是再和夏哲摆谱,赈灾的事那肯定是办不成的。至于他蔡定忠,他还没那个能耐让我去巴结他。”
    姜宪直点头,道:“那你和周大人商量怎么办了么?”
    “先看看蔡定忠的来意。”李谦道,“若是与我们不谋而合则罢,若是与我们相佐,就让周大人去说服他。他要是拿了鸡毛当令箭,执意不肯,那我们就自己干自己的。他有本事就去朝廷告我去。正好郑先生这些日子闲赋在家,我请了他去京城给我打嘴仗去!”
    姜宪哈哈大笑。把慎哥儿给吵醒了。
    这次他倒没哭,睁着对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姜宪。
    姜宪叫了柳娘子进来,把慎哥儿抱去给乳娘端了尿、喂了奶、净了小手小脚,重新穿好衣衫,这才又抱了进来。
    “给我!”姜宪伸着手。
    柳娘子立刻把孩子放在了姜宪的怀里。
    姜宪对李谦道:“不过几天的功夫,慎哥儿又不一样了。你看!”她说着,把孩子放在了炕上,伸出一根手指来。
    慎哥儿立刻抓住了母亲的那根手指,脑袋使劲地往上抬,好像要借势坐起来似的。可毕竟还小,挣扎了两下就失败,也不哭,又开始试着把头抬起来。
    柳娘子心痛得不得了,忙道:“郡主,孩子还小,您小心他伤了力。等过了百天,他的脑袋就能抬起来了。”
    “我知道!”姜宪笑着,重新把慎哥儿抱在了怀里,道,“伤了力的孩子长不高。可我觉得他很喜欢这样!”
    柳娘子急得满头大汗。
    郡主也好,王爷也好,一点也不像别的父母,把孩子交给屋里管事的嬷嬷就行了,总是喜欢逗孩子,这要是没个轻重把孩子伤了可怎么办?
    李谦看着就坐到了姜宪身边,一面俯身伸出手指逗着慎哥儿,一面道:“孩子要一百天之后才能抬起脑袋来吗?我以为孩子出生头就能抬起来!”
    “亏你还是大哥!”姜宪毫不留情地鄙视他,“你连这个都不懂!”
    “我和他们相差好多岁,怎么可能知道!”李谦理直气壮地道,想起了在甘州救灾的李骥,道,“他上次来信不是说弟妹一月底二月初的产期吗?这都二月中旬了,怎么还没有来给我们报喜?难道那边出了什么意外?可上次地动的时候专程让人去看过他们,李骥很是机灵,他去甘州的时候我叮嘱他注意的,他到了甘州之后就找了个当地经历过地动的老农,在我们给他们买的宅子后面搭了木屋,周围围着牛皮毡子,地动的时候,他们什么事都没有。怎么这个时候反而没有了信讯?”
    姜宪却关心的是另一桩事,道:“你跟他说朝廷派人去甘州赈灾了没有?”
    李骥是李谦的弟弟,不管他是几品官员,他的身份地位就决定了他会备受关注。那些赈灾的官员不可能不和他打交道。
    李谦道:“我接到消息就立刻让飞鸽传信给了他。”
    两人正担心着李骥,姜宪还寻思着要不要派个人去看看的时候,李骥那边来报信了。
    给姜宪请安的是康太太身边体己的嬷嬷。那嬷嬷一见到姜宪就直抹眼泪,道:“二奶奶这次可遭大罪了。孩子落草的那天,正巧赶上灾民抢粮,二爷不在家里,去找的人也一直没有回来,二奶奶以为二爷出了事,一边担心二爷,一边咬了牙要把孩子生出来,结果孩子生出来被羊水呛着了,医婆说只能听天由命,二奶奶两眼一闭就昏了过去……还生的是个闺女。要不是郡主派去的那个稳婆不怕事,啪啪几巴掌,死马当成活马医,把孩子嘴里的羊水给打了出来,只怕就要一尸两命了!”
    姜宪听着心惊胆战,还觉得那句“还生的是个闺女”特别不中听,道:“怎么?二奶奶生了个闺女,二爷不喜欢?”
    那嬷嬷这才惊觉自己说错了话,忙道:“不是,不是,二爷和二奶奶都喜欢。只是当时,二奶奶以为二爷出了事,想给二爷留个能支应门庭的……”
    姜宪想想,倒也能理解康氏的心情,遂也不去和个嬷嬷计较这些,道:“如今二奶奶和孩子可好?孩子可曾取了名字?”
    就怕是孩子不妥,连名字都不敢取。
    那嬷嬷闻言倒笑了起来,道:“托郡主的福,如今二奶奶和大小姐都好。只是大小姐还没有取名字。二爷的意思,是想请当地最福禄寿禧俱全的德勋老者给大小姐取个名字,让大小姐也沾沾那人的福气。因怕王爷和郡主惦记,这才差了我先来给王爷和郡主报个喜。太原那边,准备过些日子再去报喜。”
    难道是因为怕孩子活不下来?
    姜宪脸都变了,又细细地问了康氏和孩子的情况,知道这嬷嬷没有乱说,的确是挺过来了,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问那嬷嬷什么时候回去。
    那嬷嬷说,她还要回康家看看康老爷和二小姐、几位少爷。要看康家有没有什么其他事才能决定行程,因为康太太之前是决定等孩子百日之后就把孩子带回来,要由她来带,谁知道却出了这样的事,只怕没有半岁是不敢让那孩子挪地方的。
    姜宪就吩咐那嬷嬷:“你走的时候到我这边来,把这些药材带给二奶奶,还有我让人给你们大小姐做的小衣裳小鞋袜。然后跟你们家二奶奶说,孩子最要紧,若是决定了回来的日子,提前跟我们说,我派人去迎接亲家太太和大小姐。”

☆、第八百五十八章 卖官

    李谦那边也得了消息,知道李骥的长女生下来的时候很不顺利,甚至准备等些日子再给太原那边报喜,他不由急道:“怎么会这样?早知道就应该让弟妹回西安待产了。至少不用一心挂两头,弄得人心惶惶的。”
    谁又能想得到呢?
    姜宪道:“让康太太把孩子带回来也好,这边买什么东西都方便。我们还能帮着照应一些。”
    就算那孩子身子骨虚弱,把药当糖豆吃,凭着他们李家,就能让她吃一辈子。
    何况姜宪出生的时候不足月,这么多年养着,不也养过来了。
    她就和李谦商量:“我让人去问问,看田医正那边还有没有擅长儿科的大夫,让他推荐一个给我们送去甘州。”
    这做了父母心情就不一样了。特别是看到那些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受苦受罪的时候,也会跟着心疼不己的。
    李谦立刻就喊了冰河进来,让他去办这件事。
    等到那嬷嬷回甘州,姜宪让人搬了快半车的补品带去了甘州,还让看了黄历,挑了个日子准备去香积寺给康氏和她的长女祈福。
    柳娘子怕姜宪带了慎哥儿去,劝姜宪:“到香积寺那条路是夯土路,下雨天泥泞,会颠簸,晴天的时候满是灰,容易呛着,还是让慎哥儿留在家里吧?我和乳娘几个看着他,不会有事的。”
    姜宪有片刻的犹豫。
    她舍不得把慎哥儿一个人丢在家里,哪怕有柳娘子等人看着。
    柳娘子只好道:“要不,让情客姑娘也留下来吧?”
    她知道姜宪非常的信任情客。
    姜宪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去上香的那天,正巧遇到了周夫人。
    周家的马车很低调地停在寺院的墙角,要不是绣儿提醒她,她不可能知道。
    姜宪让百结代她问候周夫人,并问周夫人是去上香还是已经上完香了回去,若是前者,就请周夫人一起去上香,若是后者,就代她向周夫人问个好。
    周夫人是来上香的。
    原来他们家的长子要订亲了,未婚妻是她娘家的侄女,她这次来香积寺,是来给这对新人祈福的。
    姜宪就和周夫人一起去了香积寺。
    等到了仪门前,两人并肩进了寺庙,去了大雄宝殿进香。
    因李谦之前来打过招呼了,香积寺关寺门,只接待姜宪一人。周夫人若不是遇到了姜宪,只怕今天就要空手而返了。
    两人在主持的陪同下给菩萨上了香,又捐了香油钱,定下了做道场的时间,然后去了后厢房喝茶,用斋饭。这个时候,姜宪才有机会和周夫人说话:“自我回西安后,这还第一回见到夫人。夫人这些日子都在忙些什么?”
    周夫人笑道:“为孩子订亲的事,我前些日子回了趟娘家。前几日才回来。结果一回来我们家小姑娘就出水痘,家里开始供奉豆娘娘,等闲难得出门。说起来今天的事还得谢谢郡主,我要是今天没机会把这件事办妥,就只能等到下个月了。”说完,她迟疑了好一会,低声道:“郡主可知道晋安侯来了陕西的事?”
    “知道!”姜宪不以为意地道。
    她不仅知道这个事,而且派去京城的人回来告诉她,靖海侯府想扩建水军的事经过蔡如意的多方奔走,终于在元宵节之后有了眉目。为此靖海侯府没有少打点那些权臣,连带着帮靖海侯府送礼的蔡定忠也和这些权贵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正巧西北地动,就有人在私底下传是不是因为赵玺不是先帝的亲骨肉的缘故。这话传到汪几道耳朵里,汪几道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这个流言压下去,自然也就顾不上西北赈灾的事。等到过了春节,诸事都理顺了,米脂县令下令关了城门不允许流民进城的事在京就炸了锅,内阁这才想起西北地动的事,从都察院调了个御史去赈灾。
    原本这件事与西安没有任何关系的,不知道蔡定忠给汪几道几个人灌了些什么**汤,汪几道居然派了蔡定忠来西安赈灾。
    姜宪道:“我听说这几天夏大人都陪着晋安侯,在巡抚衙门里连摆了三天的酒宴,请了杜慧君进府唱戏。”
    周夫人颇有微词地道:“可不是!也不想想城门外有多少快要冻死的。他们这样做,也不怕抬头三尺有神明!”
    要是怕,怎么会把安置灾民的事一拖再拖呢!
    姜宪没有做声。
    周夫人想了想,道:“我听我们家大人说,蔡大人自来了之后就什么事也没有干,整天就是和夏大人喝酒,再就催着夏大人找了那些乡绅捐银子赈灾。说朝廷如今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来赈灾。他们其中有谁为朝廷解忧的,朝廷都会大力嘉奖。有人在我的耳边嘀咕,说是捐个七品一万两银子,从六品是一万五千两银子,六品是两万……四品是八万……”
    不就是卖官鬻爵吗?
    前世她见得多了。
    要不是李谦极力反对,她在国力实在是无力支撑的情况和曹宣商量过之后,都准备走这条路了。
    而周夫人见姜宪半点也不诧异,她不由惊道:“原来郡主已经知道了!“
    “这件事我倒不知道!”姜宪沉吟道,“不过,我想那蔡定忠不会无缘无故地跑西安来。原以为他最多也不过是借着赈灾的事敲敲乡绅和巨贾们的竹杠,谁知道他的心这么大,直接就有码标价地卖起官来。只是不知道他背后站着哪个阁老?”
    周夫人听着心中一凛。
    她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和姜宪说这些,而是周大人知道这件事之后气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去,跟李谦说,李谦直摆手,说陕西政务不该他管,他不方便插手这件事。想和姜宪说,又轻易见不着姜宪的人。她今天凑巧遇到了姜宪,忍不住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姜宪,想帮自己的丈夫传个话,盼着姜宪知道这件事之后能阻止蔡定忠。
    姜宪不过听了个话音,剑锋就直接内阁。
    可见那些传闻并没有夸大。
    嘉南郡主是个比男人还厉害的女人,头脑、手段、谋略样样都有。
    在这样的人面前,最好是坦诚。
    周夫人把事情的经过又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姜宪。
    还好她在姜宪面前坦诚相告。
    姜宪原本准备再和周夫人寒暄两句之后就走的,,并从此以后再不相来往。
    想利用她做事,周氏夫妻还没有这么大的脸!

☆、第八百五十九章 触动


    不过,既然周氏夫妻只是不想助长这种卖官鬻爵的事,姜宪也就没有那么反感了。
    她道:“你带个话给周大人,让周大人别管这件事了。主政的毕竟是夏大人。若是实在看不惯,就请病假在家里休息几天吧!等蔡定忠走了再说。”
    周夫人眼睛一亮,连声应“好”,可随后目光微黯,苦笑着道:“我们家老爷说,这官,当不得了!还不如回家种田呢!”
    “难道离了官场就看不见这些事了吗?”姜宪不以为意。
    周夫人叹了口气。
    之后两人各怀心思,没有说话。等吃过斋饭,就各自散了。
    姜宪回家的第一件事就看了看慎哥儿。
    小家伙吃饱喝足了正躺在床上不知道咦咦呀呀地说些什么。
    姜宪听着就觉得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匆匆去梳洗了一番,她跑到了慎哥儿的屋里逗他玩去了。
    过了一会儿,院子里传来李谦的声音。
    不像平时那样的心平气和,而是带着几分压抑的愤怒正对着谁在说话:“……他卖他的官我不管,可想把人安置到我这里来,门都没有。你去告诉他,谁给他的承诺,让他找谁去!”
    然后是冰河的声音:“是!我这就去办!”
    李谦沉默了一会儿才回话,道:“以后不管是谁找到家里来都给我直接撵走。郡主在家里,她好不容易闲下来,不要让这些俗事打扰她。”
    冰河应诺。
    两盏茶的功夫之后,李谦笑着走了进来,道:“你怎么在慎哥儿房里?今天香积寺之行还顺利吗?那些大和尚有没有说什么?”
    姜宪临走之前说要给康氏和孩子抽支签的。
    她道:“我不在慎哥儿的屋里还不知道你发起脾气来声音那么大呢?怎么,蔡定忠把主意打到你那里去了?”
    李谦没准备瞒姜宪,闻言愤然,道:“他把我给惹毛了,我就在半路上把他截了,就让他给我留在陕西。”
    姜宪忍俊不禁,道:“关键时候还是露出一身的匪气来!”
    李谦哼哼着没有说话。
    姜宪道:“蔡定忠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我不待见他,他还跑到西安来卖官鬻爵,他就不怕我把他一锅端了!”
    李谦冷笑道:“朝廷可没有那么多官可卖。其他人倒还真是去赈灾的,只有蔡定忠是来打秋风的。他自己估计也知道你不喜欢他,他这几天都没有在我面前晃悠。至于他为什么跑到陕西来,多半还是要用着赈灾这个名义,卖官鬻爵的事恐怕并不是内阁默认了,应该是他和谁勾结在了一起。去别的地方师出无名,没有办法的。”
    那他是和内阁的谁勾搭在了一起呢?
    不管怎么说,靖海侯肯定是知道的。
    李谦撇了撇嘴,道:“靖海侯不是整天嚷着要扩建水军吗?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不如让靖海侯支援朝廷点银子,然后让靖海侯决定水军的将士的名额,正好可以填补一下国库的空虚。倒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姜宪愕然。
    让赵啸拿银子买扩军名额,李谦他怎么想得出来?
    这也太贵了!
    没有个百万两银子拿不下来。
    李谦这是在给赵啸挖坑吗?
    姜宪道:“赵啸不可能答应?”
    就算赵啸答应,百万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他拿来和朝廷交换了扩军的名额,还拿什么银子建军。
    李谦道:“他不是财大气粗的到处打点人吗?既然觉得自己有钱,那就拿点钱出来好了。几百万两而已。这点银子都舍不得,可见也不是真心要扩建水军。”
    姜宪气得拍了他两下:“有了前车之鉴,等到你扩军的时候,难道你也准备用钱买吗?”
    “当然!”李谦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道,“既然有先例,我当然会遵守。”
    说得姜宪一愣一愣的。
    李谦见状嘿嘿地笑,凑到她耳边狡黠地道:“你别担心我。我现在就盼着他拿银子买官。等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有样学样。可你也知道,西北不比闽南福足,官位的价格也就不像闽南那么昂贵。而且,闽南文风鼎盛,户籍管理的也严,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西北可不一样。我敢拍着胸脯说,朝廷从来都没有弄清楚过我们西北到底有多少人。哈密卫、西宁卫,地广物脊,人落在那里,就像蚂蚁落在地上似的,一眨眼睛的功夫就不见。哪里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啊!”
    这混蛋,又在浑水摸渔。
    姜宪抿了嘴笑。
    李谦却长叹了口气,向后仰倒在了慎哥儿的旁边,捏着慎哥儿的小手神色一肃,眼神也跟着变得深邃起来。
    “保宁!”他幽幽地道,“实际上我这几天非常的不高兴。你说这些官员一个个都怎么了?朝廷没有朝廷的威严,官员没有官员的品行,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照这样下去,这还是个王朝吗?”他说着,侧过身来,另一只手拉住了姜宪,低声道:“我有的时候想,要是我能当家作主就好了。我肯定要制定一个严格选仕制度,选拔那些真正为民做主的官员做封疆大吏,选真正的有识之士做内阁大学士,让百姓安居乐业,让鞑子不敢进犯……”
    姜宪握紧了李谦的手没有说话,心里却道:那些举兵谋逆之人,很多都是这么想的。
    包括辽王!
    赵翌除了出身,哪一点比辽王强?
    他还把这个朝廷弄得乱七八糟。
    辽王当然不服。
    可大义名份在那里,不服又怎样?
    但姜宪什么也没有说。
    她想到前世的李谦,就一直心生反意,这辈子估计也会如此。
    只是她不知道自己看不看得到他反的那一天。
    这朝廷再乱也有三斤钉,朝中不发生大事,是不可能谋反成功的。
    她又想到赵玺。
    不知道他能不能亲政。
    他亲政之后,又是个怎样的皇帝?
    不过,眼前最要紧的是壮大自己的力量。
    姜宪道:“卫属带人和鞑子交战,形势怎样?”
    去年冬天,李谦真的让人带着一些灾民去草原上抢粮食了。
    据说很大一部分都因此活了下来。
    李谦嘿嘿地笑道:“卫属把那些胆大机敏的都留了下来,编制成了骑兵。如今已有五千多人。等到今年秋天甘州那边马场的小马驹送过来,明天翻过年来,这些人就能去草原上试试胆色了。”

☆、第八百六十章 苦恼

    乱世,能给能者机会。
    前世李谦就是这样上的位。
    姜宪抿了嘴笑,心里还是有点佩服李谦的。
    术业有专攻。她前世就没有弄明白李谦军营里的那些事,今生她也就不为难自己了。正好这段时间慎哥儿的头能勉强抬起来了,非要竖着抱着到处走不可,如果把他安置床上,他不是哇哇乱哭,就是嗷嗷乱叫,非要如了他的意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