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慕南枝-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伤鞘窃谡一食ぷ印!
闵州也是二十四衙门出来的,没有经过这些也听老辈人说起过。他觉得这件事肯定与争夺帝位有关。按理他应该抱着孩子想办法回京城去,可他一怕自己还没有跑出万寿山就被人灭了口,二怕自己抱回去的不是升官发财的聚宝盆而是会要他性命的阎罗王。可他如果继续困在这里,不被人找到也会被饿死。
但如果他和皇长子分开了,皇长子这么小,未必会记得他,他完全可以大隐于市再谋定而后动。
可就在他准备把孩子留在草垛子里不告而别的时候,他看到了嘉南郡主。
他是净了身的人,就算是内乱,他想重新弄个户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与其这样不声不响地离开二十四衙门,还不如把孩子交给嘉南郡主。不管嘉南郡主想怎样处置这个孩子,他只要装作不知道,就能活下来。说不定还能见机谋个功劳。
香儿和坠儿折了回来,道:“宜芸馆被抢劫一空,就是挂在墙上的字画也都一张没剩。寝宫……没看见尸首,但有好大一瘫血……正殿也是……还有抄手游廊……但没有尸体……”
可能是把尸体集中起来进行清点去了。
姜宪可以想像当时的惨烈。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想继续问问闵州当时的情况,就见纳福面色冷峻地匆匆走了来,道:“郡主,好像有人发现了我们,正往我们这边来……”
姜宪是来找赵玺的,不是来给曹太后报仇的。
不管是谁,她都不准备理会。特别是在辽王把京城包围了的情况之下。
她问闵州:“这里还有其他道下山吗?”
闵州立刻道:“有。是个密道,但也通往东宫那边的驿道。出口就在离驿道不远的公主坟那里。”
“我们走密道。”姜宪立刻就做了决定。
纳福应声,匆匆去找同伴。
姜宪示意七姑抱着赵玺,让闵州领路,他们进了密道。
但他们没立刻就走,而是等到了晚上,悄悄地出了密道,直奔房山。
李长青已得了信,在离营快十里的地方迎接他们。
他见到姜宪就问:“孩子找到了?”
“找到了!”姜宪示意七姑把孩子给李长青看,道,“据说太后娘娘遇难了。”
他们要的是赵玺。
曹太后死了更好!
勤王又有了一个理由。
李长青感叹了几句,举了火把打量着赵玺,道着:“臣山西总兵李长青拜见皇长子。”还要给赵玺行礼。
“不用了!”姜宪阻止他道,“反正您给他行了礼他也记不住。”
主要还是她有些厌恶赵玺。
李长青笑道:“我知道你是个洒脱的人,可有些礼数不能少。”
他把火把递给旁边的人,执意跪下给赵玺行了个礼。
“行了,行啊!”姜宪只好道,“大家伙都辛苦了,这次能不伤一兵一卒就把人给找到了,有家都尽心了。快回去休息吧,明天我设宴给大家解乏。”
李长青只好让大家散了,和姜一前一后坐了马车,回了房县。
考虑到赵玺年纪还小,身边只有个闵州是他熟悉的,姜宪还是把赵玺丢给了他照顾,并派香儿带了几个手脚利落的丫鬟给闵州差使,她则去了书房,和李长青说话。
“赵翌有消息吗?”她有些焦虑地道。
李长青摇头:“没有消息!但镇国公已带着部分京卫退到了紫禁城,杨俊等人今明两天就会赶过来,到时候我们就攻城。”
不和辽王商量。
这么做也是防着辽王有什么阴谋。
姜宪向李长青道了声“辛苦”:“打仗的事我不懂,一切仰仗公公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李长青道,“这也是为我们李家。郡主以后可切莫说这样的话了。”
姜宪笑着赔了个不是。
这段时间她和李长青接触的比较多,知道李长青是个爽朗的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和他客气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管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小厮来报,说杨俊带兵赶了过来。
李长青大喜。
姜宪趁机告辞了。
回到屋里,七姑亲自帮她更衣,言词委婉地劝她:“把皇长子交给闵公公合适吗?他毕竟是内侍,不如女子心细。他刚才还说,他们躲在水木自亲码头的时候,他指使着皇长子的乳母去找东西吃,自己却趁机逃到了乐寿堂,后来他们偶遇到那个宫女,又指使她去打探消息,他自己带着孩子改去了仁寿殿……这个闵州,显然是个贪生怕死,凶狠狡猾之辈。这样的人事到临头只会顾着他自己……”
姜宪当然听得出那闵州都做了些什么事,可问题是她为什么要帮着赵玺?
赵玺现在算是韩同心的儿子,嫡母是韩同心,与她何干?
她要做的是把李、姜几家给摘出来,至于以后怎样,那是简王该苦恼的,是韩同心该操|心的。
姜宪索性道:“闵州以前是服侍太后娘娘的,太后娘娘如今尸骨无存,生死不明,总得有人向皇上,向天下说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吧?而我们不过是代为照应皇长子,等皇长子回了京,自然有他的嫡母帮着安排生活起居。闵州怎么处置?皇后要安排谁来照顾皇长子,那都是皇后的事,是宫里的事,我们最好不去插手。功高震主。这次大人镇守西北,老爷勤王,李家已经够显眼了,宫里的事,我们最好就不再插手。”
七姑连连点头,赧然地道:“还是郡主考虑的周到,我倒是痴长了这些年。”
“你没有经历过这些,自然不知道。”姜宪细细地向她说起京城各家之间的关系。
你是我姑母,我是你侄儿,换个角度来论,你又成了妯娌,她成了她婶婶,错综复杂的关系,听得七姑一个头两个大,讪讪然地笑道:“我们还是适合过小门小户的日子,您就这么一说,我已经听得摸头不知脑了,何况还要和这些人交际应酬。”
姜宪笑道:“那也是因为京中的大家闺秀们从小就学这些,慢慢地也就都懂了。”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让姜宪的心情好了很多。
因为杨俊的到来,姜宪觉得自己住在这里不太方便,加之赵玺的事还需保密,第二天刘冬月就奉姜宪之命在房县县衙不远处找了个小小的二进院子,和闵州、赵玺等人搬了进去,跟着姜宪去找赵玺的也都一起搬了进去,成为他们的护卫。
李长青和杨俊很快就制定了攻城的方案,用过午膳,两家的人马就拔营往京城去。
他们准备从阜成门进京。
正好和辽王所在的朝阳门一西一北,对峙而立。
姜宪以为这场战争会持续几天,有些波折,没想到的是,不过两天的功夫,鞑子就从北边的朝阳门破门而逃,密云卫的都指挥使带兵追剿,辽王则带着辽东卫的人由朝阳门进京。
听到消息,姜宪的心怦怦乱跳。
鞑子退兵,辽王称臣。
事情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难道辽王用了这么大的力气只是为了杀个曹太后不成?
不管赵翌和曹太后之间的关系如何,事情一旦败露,就算是因为舆论,赵翌也必定要杀了辽王。
姜宪直觉辽王还有后手。
可辽王的后手是什么呢?
赵翌只要活着,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上,他若是弒君,就失了正道,就只能和对皇位有兴趣的人一争高低,逐鹿天下。
这是最蠢的办法!
如果辽王在处理朝政上只有这种能力,那他就算是得了天下也坐不稳。
姜宪心中焦灼,问来报信的人:“京城受劫严重吗?”
“还好。”来人道,“很多人家都被抢了,在抢劫的过程中也有死伤,却没有放火烧屋,老爷和杨大人进城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簪着白,烧着纸,道路却干净整洁。大家都在议论辽王,说辽王勤王有功,是黎民百姓的救星……”
姜宪冷笑。
有这样攻城的吗?
因为是自己以后要继承的城池,所以才手下留情吗?
她已有八、九分敢肯定辽王和庆格尔泰有勾结。
姜宪问来人:“可曾看见我大伯父镇国公?”
“李总兵进城就和国公爷联系上了。”来人笑道,“国公爷守护着紫禁城,不方便和老爷相见。就是辽王,也因为没有皇上的圣旨,被拦在紫禁城外。不过,世子爷出面了。和老爷、杨大人说了半天的话。世子爷知道郡主等在房县,特意嘱咐小的来跟郡主说一声,让郡主和闵公公一起进京,如今山西总兵府和陕西总兵府的人马都进了城,房县这边不免人手不足。郡主进了城,正好和房夫人做个伴。鞑子破城而入的时候,房夫人受了些惊吓。”
姜宪不由着急起来,立刻就吩咐七姑去备车,她这就赶往京城。
七姑应声而去。
姜宪好像此时才发现报信的人还没有走,她忙让香儿打赏了报信的人,这才端茶送客。
但等到报信的人身影消失在了她的视线中,她又镇定下来,沉声叫了刘冬月进来,让他去通知闵州,抱上赵玺,他们这是悄然进京。
刘冬月惊喜道:“老爷赢了吗?”
姜宪闻言笑道:“这事情还没有开始呢?哪里就有输赢了!”
刘冬月听着神色顿时就紧张起来,道:“那什么时候算赢了呢?”
“什么时候算赢啊?”姜宪喃喃地道,“我也不知道!”
勤了王,要封官;封了官,要擢升;擢升了,要党羽;有了党羽,要继承人……没完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等到老了,动不了了,恐怕才能被迫地家里呆着吧?
“你快去准备就是了。”姜宪有些逃避地道,“注意别让人发现赵玺跟着我们。”
“知道了!”刘冬月恭敬的道。
而姜宪等刘冬月的脚刚刚迈过门槛,她的脸就沉了下来。
既然京城之围已解,为何还要这样小心翼翼地让她进京,而且连赵玺的称呼都不提?
她伯父为人圆滑,辽王虽无旨勤王,但用手足情深做借口也说得过去,她伯父大可给辽王开个方便之门,让辽王一个人进宫觐见,何苦要辽王拿出圣旨才放他进宫?还特意让姜律给她带信,让她悄悄抱着赵玺进京。
宫里肯定出事了!
还有曹宣和白愫,也不知道怎样了?
偏偏她没有合适的机会打听他们的消息。
☆、第七百章 争权
姜宪的心情很沉重,可她不欲让别人察觉。
她慢条斯理地梳妆打扮,带了日常的用具,七|八辆马车、百来护卫,浩浩荡荡地往京城去。
对外只说是担心太皇太后,急着从西安赶过来的。
守城的已换上了李长青的人,傍晚时候,她毫无阻碍地进了城。
紫禁城依旧围得像水桶似的,姜律却在李长青临时征用的工部衙门的后衙焦急地等着她。
他看见姜宪的马车立刻就迎上前来,神色焦急地打量了姜宪一番,见她脸上敷着的粉细细的像没有敷一样,处处透露着精致从容,不由得松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开门见山地问:“怎么样?孩子带来了吗?”
“带来了!”姜宪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马车,轻声道,“喂了他点安神汤,如今好生生地睡在装什物的竹筐里呢!”
姜律松了口气,眼下是掩饰不住的暗青,疲惫之色跃然脸上。
“保宁,还好有你!”他急着把孩子送进宫去,简短地道,“皇上在鞑子打到城下的时候就不太好了,等到城破,皇上就……加之没有想到那么快就被破了城,太医院在宫外,留在宫内当值的御医都不敢用药……皇上十二天之前就驾崩了。要不是知道你手里有遗诏,爹也不敢死守着紫禁宫。现在辽王已经是兵临城下了,我们得赶紧确立太子,给皇上发丧才行。”
尽管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可当猜测得到证实的时候,姜宪还是忍不住地伤心。
赵翌还是在这一年走了!
在她退出了他的生活之后,他还是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还是在这种时候。
就像他干过的无数个不负责任的事一样,丢下这风雨飘摇的朝廷,一个人走了。
“他之前不是好好的吗?”姜宪自言自语地道,“还说在宫里和那些比他年纪大一倍的宫女、女官厮混来着,怎么说走就走了?!”
姜律也有些不忍。
不管赵翌是怎样的人,他们也算得上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人死如灯灭,在赵翌还没有给姜家造成什么实质上的伤害的情况下,姜律对他谈不上喜欢,却也谈不上恨。这样的一个人死了,不论谁都多多少少会有些伤感。
“我们也没有想到。”姜律这些日子跟着姜镇元在宫里当差,姜镇元要调兵遣将,赵翌的事,他就全交给了姜律,姜律对他的死知之甚详,“太医说,皇上原本身子骨就不太好,这两年又纵情于女色,身体越发虚了。鞑子兵临城下,叫嚣着要生擒皇上,皇后又丢下皇上跑去了慈宁宫避祸,皇上一下子就病倒了。可他一直装作没事,还写了两份诏书给你。爹知道诏书的内容,觉得留一手也好,不仅没有阻止那个小太监给你送信,还想办法帮了帮他。可不曾想,信一送出皇上就像泄了心气似的,一下子就倒了。那时候大家都舍命守城,没办法管万寿山,也不知道曹太后和赵玺在哪里,只好密不发丧,等你赶过来了再说——至少你手里有两份诏书。爹和辽王理论的时候,也有个依据。”
他这边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姜律不悦地喝道:“是怎么回事!?”
立刻有随从跑了过来,急急地道:“世子爷,是简王爷,简王爷亲自过来了。”
姜宪不由和姜律交换了一个眼神。
姜律忙道:“爹已经和简王达成了协议,无论如何保住简王府、保住皇后,保住东阳和武阳两位郡主。”
这并不是轻易能办到的事。
姜宪皱眉,道:“怎么许下如此重的诺言?”
姜律苦笑,道:“京卫守城无力,爹要负主要责任,还能怎样?”
京卫!京卫!
从前是姜家的荣耀,如今却成了姜家的拖累。
姜宪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穿着五爪过肩蟒龙缂丝蟒袍的简王眉头紧锁地走了进来。
“嘉南郡主?!”他犹豫了片刻,试探着喊了姜宪。
姜宪没有穿朝服,而他还是在姜宪很小的时候见过她。姜宪却对他很熟悉。
和前世的这个时候相比,简王最少老了十岁。
果然这人是轻不起磋磨的。
姜宪想到前世她在那儿和群臣斗智斗勇的时候,简王低眉垂首地作壁上观,却偏偏在关键的时候跳出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最终影响了廷议的结果。而今却被拖下了水,她心里就隐隐感觉到满意。
她恭敬地给简王行了礼。
简王好像松了口气。
嘉南郡主的跋扈没有谁比他感受更深了。
赵翌最后还把继位的遗诏给了姜宪。
既然如此,当初为何不直接娶了姜宪为皇后,把他们家拉下水算是怎么一回事?
简王在心里腹诽,面上却半点不显,肃然地道:“郡主,你应该已经知道皇上驾崩了吧?如今曹太后和皇长子都不见踪影,可据说继位诏书却是在你手里。你能不能拿出来让我看看?我们两家现在应该力往一处使,早些知道遗诏的内容,我们也好早作打算。”
姜宪很不高兴!
韩同心还占着皇后的名分,除非辽王继位,否则由谁做皇上,她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
姜家原本就在这事上比较吃亏,简王还亲自上阵逼着她把诏书拿出来,岂不是没有姜家什么事了?就是欺负人,也不带这样欺负的吧?把她当傻瓜似的。
姜宪淡淡地道:“遗诏是给朝中诸位大臣的,我既然已平安到达,这遗诏自然是要当着诸位内阁大学士、三部六院的臣子们公布的。简王爷您这样,让我怎么跟群臣交侍?若是落到有心人眼里,还以为这份遗诏是伪造的,到时候又平添风波。照我说,简王爷您就不应该来。既然我们两方要劲往一处使,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简王被不轻不重地怨怼了几句,偏偏姜宪的话又句句在理,让他好一阵气闷又说不出话来。
姜宪才不想和他在这里扯些有的没的,示意七姑上前扶着她就上了马车,并对姜律道:“还不快点进宫!此时只是简王爷来问,等会儿要是辽王爷来问,我们又应该如何是好?不过,镇国公府的人事也应该整治整治了,怎么没有半盏茶功夫,大哥和我说的话就传遍了京城?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简王的脸都要青了。
姜律到底还是没有姜宪拉得下面子,忙和稀泥道:“简王爷,郡主说的也有道理。从古至今,没有不当着内阁大臣、文武百官就私自打开遗诏的。这里离紫禁城也不远了,我们不如快走几步,到宫里,把朝中大臣们都召进宫来,当着众人的面宣读圣旨。”
☆、第七百零一章 行礼
这就是要拒绝的意思。
简王还想说什么,姜宪已一个冷冷的眼神甩了过来,淡漠地道:“我们还是快点进宫吧!免是辽王听到消息也赶过来想看看遗诏是什么可就麻烦了!”
他们为什么这么急着进宫,不就是因为想要快别人一步,为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多能够转圜的余地。
姜宪的话像一记重锤锤在了简王的胸口上,他再也顾不得说两个小辈的不是,想催促他们快走,话到了嘴边才惊觉到自己的失态。
他不由望了姜宪一眼。
眼里有着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忌惮和震惊。
姜宪前世从男子眼中看到过太多这样的眼神,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在绝对的武力之下,所有的阴谋、阳谋都会被碾压,有什么好值得得意的呢?
她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想办法帮李谦早点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她的计谋得以实行,保证李、姜两家不会被人当做谈生意的筹码而受欺凌。
还好李长青选的临时落脚点是工部衙门离紫禁城很近。
在姜律和简王的护送下,他们很快就进了宫。
“皇上的灵堂设在哪里?”姜宪示意七姑把装着赵玺的竹筐抱下来,对姜律道,“我想先去给皇上上柱香。”
“这是应该的!”姜律忙道。简王却说:“我看还是先去见过镇国公再去给皇上上香吧!皇上的灵堂就设在了乾清宫。”
按礼,皇上的灵堂是不能设在乾清宫的。因为皇家都是先皇去世新皇继位,乾清宫做为皇上的宫殿,是要举行储君继位的庆典的,先皇的灵堂设在那里显然是不合适的。
姜律犹豫了片刻,道:“那个时候不知道最终会成什么样子,怕护不住皇上的尸体,就在乾清宫设了灵堂。爹说,等到正式发丧的时候就移去斋宫,正好给先皇上守灵。”
姜宪点了点头。
七姑把竹筐里的赵玺抱了出来。
简王大吃一惊,指着孩子道:“这,这……”
姜宪没有理他。
简王手里有个韩同心,赵翌死后,韩同心就是太后了,而韩同心除了简王,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韩同心想在宫里安逸到老,就得依靠简王,简王则可以通过韩同心来影响朝政。
可那又怎样?
她若是有心摆布赵玺,简王也好,韩同心也好,一样得在旁边看着!
姜宪吩咐七姑:“你把孩子弄醒了交给闵州抱着。我们一起去给皇上上炷香。”
“好的,好的。”七姑连声应着,拿了嗅盐凑到赵玺的鼻子底下。
赵玺打了个喷嚏,睡眼惺忪地睁开了眼睛,揉着眼睛嘟嘟囔囔地喊着“乳母”。
姜宪朝闵州使了个眼色。
闵州立刻伶俐地上前抱了赵玺,小声地哄着他,跟在姜宪的身后往乾清宫去。
两旁的守卫看到姜宪一群人,其中还抱着个小娃娃,与传说中养在曹太后身边的皇长子差不多的年纪,不由得都松了口气,好奇地打量着姜宪这一群人。
只是还没有等他们走到乾清宫正殿,就见听到消息的姜镇元赶了过来。
“大伯父!”姜宪给姜镇元行礼,让闵州把赵玺抱过去给姜镇元看,“闵公公忠心耿耿,在万寿山受难之时奉了太后娘娘之命保护皇长子,最终幸不辱命,抱着皇长子找到了我。只可惜太后娘娘……”她说着,掏出帕子来擦了擦眼角。
姜镇元看到这孩子的时候就知道曹太后十之*是不行了。此时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之余,也不由地学着姜宪掉了几滴鳄鱼的眼泪,感慨了一番,然后恭恭敬敬地要给赵玺行大礼。
闵州哪里还敢继续抱着赵玺,忙把赵玺放在地上,悄声地对赵玺道:“皇长子,这是镇国公,和你皇祖母再好不过了,他现在给你行礼,你等会儿要让他免礼才是。”
曹太后既然要把赵玺用作棋子,该教的东西一样不落地让人教他,可到底是不喜欢这个孙子的,很少召见,就是见了,也是严厉呵斥的时候多,温声细语的时候几乎没有。反倒是闵州,一日没有结果,他就一日指望着靠赵玺和曹太后翻身,对赵玺那叫个殷勤,平日里陪吃陪睡陪玩不说,还经常从外面买些小玩意儿哄赵玺,给赵玺撑腰,责罚那些对赵玺轻怠的宫女内侍。小孩子不懂事,但知道只要是闵州在场,谁也不敢仵逆他,谁也不敢欺负他。因而在赵玺的心里,闵州比曹太后更亲近,和乳母一样是疼他爱他的人,是他最信任的人。
此时到了个陌生的环境,他只有紧紧地抓住闵州才会不害怕,自然就对闵州的话如奉圭臬。他忙不迭地点头,等姜镇元一跪下,就奶声奶气地说着“起罢”,完全一副内宫妇人的腔调。
姜镇元忍不住撇了撇嘴角。
这孩子是跟曹太后学的吧!
果然深宫妇人养出来的孩子没有一个有担当的!
姜镇元叹气,站了起来。
赵玺好奇地望着第一次见面的简王。
简王也望着赵玺,不知道这孩子要干什么。
一时间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语。
赵玺突然指着简王转头问闵州:“他为什么不向我下跪?”
简王不悦地皱眉。
这让赵玺想起了对他总是板着张脸,总是不满意的曹太后。
他有些害怕地紧紧抓住了闵州的衣摆。
闵州窘然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姜宪看着在心里冷冷一笑,上前几步温声对赵玺道:“他是你的曾叔祖,所以他不用向你行礼。你应该向他行礼才对。”
小孩子是很敏感的,谁真心对他好,谁对他坏,他心里分得一清二楚。
姜宪虽然和曹太后在外形上没有半点的相似之处,可在赵玺的感觉里,这两个人非常的相像,都是那种看上去很和蔼,实际上却非常严格的人,他怕姜宪。
“哦!”赵玺怯生生地点头,上前给简王行礼。
如果赵玺只是个寻常的人,这一点也不为过。但赵玺是赵翌的儿子,而且是他唯一的儿子,甚至有可能在几个时辰之后成为这个王朝的继承人,此时向简王行礼,简王若还敢一动不动地受着,就完全可以被言官弹劾为“藐视皇权”,在小小的赵玺心目中记上一笔。
姜宪这是要干什么?
简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姜宪冷笑,道:“简王爷何必如此?皇长子年纪虽小,却是正正经经的龙子龙孙,您见了他不问候,不行礼,我只好让皇长子给您问候,给您行礼了!难道我这还有错不成?”
☆、第七百零二章 怨怼
没有错。
姜宪这样做一点也没有错。
虽说国礼高于家礼,可还有一句话叫做礼贤下士,帝王为表示尊敬,也可以先行家礼再国礼,但这个时候太敏感了——赵翌突然死了,秘不发丧,辽王兵临城下咄咄逼人地要进宫拜见皇上,万寿山被抢劫,曹太后被杀,只留下个三岁的黄口小儿还有一张别人都不知道的遗诏,偏偏这个很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小孩子自幼被曹太后圈养在万寿山,他们都还是第一次见面。
这就是镇国公府、太皇太后教出来的女孩子!
简王恨不得撕了姜宪的嘴。
姜宪却根本不给简王机会。
她示意闵州抱起了赵玺,快步往韩清宫去。
姜镇元忍简王忍很久了,只是顾忌着他有个现在是皇后,以后会做太后的外孙女,又不知道姜宪这边具体是个怎样的情景,这才一忍再忍的。如今继位诏书在他们手里,赵玺也在他们手里,他当然要好好地和简王讨价还价一番,继位诏书不可能让简王插手,赵玺也不可能交给韩同心。否则韩同心有了赵玺在手,赵翌的继位诏书作用就不大了,姜家和李家也就没有了依仗。
他默默地跟在姜宪的身后,进了乾清宫。
因为情况特殊,赵翌的身后事非常的简陋。
一口薄棺,平时穿的龙袍,就这样收了殓。
姜宪望着香案上三足龙纹香炉回想着前世赵翌盛大而又奢侈的葬礼……姜律曾问她,是不是因为心中不安。
也许是!
可那个时候,她把所有的思绪都埋在了心底,从来不会主动去想它。
姜宪恭恭敬敬地给赵翌上了三柱香,在心里默念着:不管是前世今生,是我欠你的还是你欠我的,我们都一笔勾销了吧!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彼此都不要再想起了。至于你的遗愿,我一定会为你办到。就当是我还你从前对我的好吧!
她站在了一旁,轻轻地推了推赵玺,道:“这是你爹,你给行个大礼吧!”
赵玺害怕地看了闵州一眼,见闵州正善意地朝着他微笑,他这才上前几步跪在了赵翌的灵位前,开始跪拜磕头。
姜镇元见了忍不住道:“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小小年纪,这些礼仪已经学得很好了。”
姜家人丁单薄,姜镇元对姜律的婚事又抱有很高的期望,以至于姜律去年才刚刚定亲。别人像他这样年纪的都抱上孙子了,他还没做公公。看到赵玺这样的孩子自然非常的稀罕。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赵玺小小年纪却能没有一点异样地端了碗毒药给她呢?
姜宪撇了撇嘴,转身对简王和姜镇元道:“既然皇长子已经找到了,宣六部三院的堂官进宫吧!宣读了遗诏,名分定下来了,大家有章可依,也就可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我来的时候看见城里家家户户都一片缟素,安抚民众,整治秩序,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那说话的语气,如同两人的上司。
姜镇元还好,自从和这个侄女走近了之后,侄女多智,虽不至于近乎于妖,却也十分的靠谱,加上彼此间的血缘关系,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妥当的。可简王听着却一口浊气堵在了胸口。
就算是要召集朝臣,也是他们这些男子的事吧?
她一个女子,在这里指手画脚的像什么样子?
还好她当初没有嫁给赵翌,不然岂不是第二个曹太后?
简王寻思着应该怎么呵斥姜宪几句,姜镇元已回头对身边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