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了想,往城里去。
    路上,还遇到来拜访李谦的旧识。
    他把李谦回城的消息告诉那些人,那些笑语殷殷地应了,却依旧往李府别院那边去。
    他无奈地笑了笑。
    大家什么时候连最基本的信任也没有了?
    他去了位于总兵府的李家。
    李家别院,李谦“吃饱喝足”了,正餍足地靠在床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姜宪细腻如绸缎的身子,不解地道:“这两天怎么这么多人来拜访我?说的还是我爹的事。难道我爹放出风声是为了让李麟继续家业不成?若是这样,我应该一早就得了信才是……或许是我想多了?”
    “没有!”姜宪累得不行,只想快点睡一觉,李谦的手却扰她清梦,她只好捉住李谦的手握住了,睡眼惺忪地道,“怕是李麟表现的太积极,公公又不动声色,让下面的人有些惴惴不安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这样不好。本来你们家是招安的,大家怕就怕在你们铁板一块,打起仗来不要命。现在却一副分析崩离的模样,李家还有什么值得别人忌惮的。我要是你,肯定和公公说说。实在不行,就把公公手里的那些明白人用上,两司那边重新培养,太慢了,不如直接拿了公公的人去用,至少忠诚足够。用人,就怕三心两意的,那比蠢笨还要让人不放心。”
    李谦点头,想着今天金宵认亲,明天应该回门,但安国公府在京城,安国公府送嫁的两位太太都住在别院,姜宪的意思,让金宵带着魏氏到这边来,他们代替安国公府招待新人。至于住对月,姜宪却不愿意承担,主要是她想早点回西安,想着李谦,想着自己在甜水井的家。
    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就想留姜宪再住些日子。主要是不想姜宪那么赶,其次是帮他定定心,让他们知道不管李家怎么办,他才是李家的继承人,免得像姜宪说的那样,好好的一个家,当年没有官府打败,却从被自家人给弄成了一团糟。最后帮金宵个忙,留了他们夫妻在这时住对月,姜宪也可以和魏氏接触一下,看看魏氏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两家要不要走得更近一些。
    李谦拿定了主意,想和姜宪商量一下,结果一低头,发现姜宪已经睡着了。
    他忍俊不禁,却也有点心虚。
    昨天是金宵的洞房花烛夜,他们成亲的那会是没有圆房的,他就开玩笑地让姜宪补偿他,结果玩笑开大了,姜宪媚眼如丝地挑着眼角看他,两人翻来滚去的就闹了一宿,只怕比金宵他们更过份。
    可也让他觉得通体舒泰。
    他想,两情相悦就是不一样。
    李谦帮姜宪掖了掖被角,看着她恬静的睡容,忍不住俯身低头吻了吻她的鬓角,这才搂着姜宪进入了梦乡。
    但李谦还是被马永盛的父亲马二爷给逮住了。
    他坐在门房不肯走,道:“我就在这里等着。那安国公府的送嫁的既然在这里,想必三天回门也会在这边举办,凭着大少爷和小金大人的交情,大少爷肯定是要出面招待的。再不济,让我见见郡主也成,郡主是大少爷的贤内助,我跟她说也一样。”
    他若不提姜宪还好,提起姜宪,李谦只好请了马二爷进屋说话。

☆、第六百六十章 讨教

    马永盛前世就非常的擅于和人打交道,马二爷也不承让。
    他跟着李谦进了书房,请他坐下也不坐,站在那里直接给李谦行了个揖礼,语气诚恳地道:“大少爷,您是我的大少爷,不是什么陕西两司都指挥使,您就给我说句实话吧,我大哥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我也好安心啊!不然我就只能跟着您去陕西了。”
    马永盛去年春上就被李谦带去甘州,如今和李骥一起当差,跟着陕西行都司的同知管着粮草军需的事,李骥认真,脑子灵活,马永盛算术好,人际关系好,李谦虽然没有最终决定留下谁来帮他负责盯着甘州这一摊子事,但马永盛这个人肯定是要用的,如今马二爷又说了这样投诚的话,李谦不免高看马二爷一眼,低声笑道:“您是我爹的拜巴兄弟,是看着我们兄弟长大的,难道我就是个不能担当的长子不成?”
    也就是说,这个家里如何,最终还是他这个长子说了算。
    马二爷反而揪得更高了。
    他们这些老家伙谁不知道以后李家是李谦说了算,可他们有些日子没有和李谦说“心里话”了,谁知道李谦是怎么一个意思。李驹和李谦中间还隔着个不着调的何夫人呢!
    李麟如今和李驹相争,若李麟这边站的是李谦呢?
    这才是他的来意!
    马二爷想着李谦能娶了嘉南郡主,能从李瑶那里弄了三十万担粮草,早已经不是他能“斗”得过的人了,他那点小聪明,也就在家里那一亩三分地里逞逞强算了。
    他索性干脆地道:“那大少爷是看好李麟还是看好三少爷呢?”
    “我自己的兄弟,我怎么能不看顾着。”李谦这才明白马二爷们担心的是什么,他笑道,“何夫人虽然不是我生母,可这些年却也没有对我不好的地方。李麟虽是我大哥,可我父亲的家业,怎么着也应该由我们兄弟继承。就算是哪天我父亲觉得李麟和我们兄弟一样,要分他一份,那也是以后的事。”
    马二爷得了句明白话,这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忙道:“我大哥不是那糊涂人!你就放心好了。”
    李谦对父亲的做法隐隐有个猜测,但在没有和父亲深谈的情况下,他什么也不好说。叮嘱了马二爷一番,想到姜宪的小日子快到了,他遵照田医正的意思行房,他们果然没有孩子,他还得继续照着田医正的意思过几年,等姜宪身子骨好一些了再说,他算计着这个月自己也两天快活日子了,应酬起马二爷来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要不怎么说马永盛像了他的爹呢?马二爷一看这景象,虽然猜不着李谦要做什么,却看出李谦和他说话有些浮燥,立马起身告辞,并道:“孙六爷这两天天往我那里跑,说是想来给郡主请个安什么,我没等大少爷的话也不好做主。您看这件事我怎么办好?”
    孙六爷是孙世鼎,他是第一个脱离李长青自立门户的。
    李长青的这些兄弟里他是最有心眼,最机活的,可惜,正如姜宪说的,是最不忠诚的一个。但人尽其用,也是考一个当家人眼力的,李长青很是看不上孙世鼎,这些年一直和他没有来往。李谦却觉得无所谓,道:“他想来,你就帮他引荐引荐呗!你还有引荐之功呢!至于他能不能入了郡主的眼,那就看他有没有这本事了。”
    马二爷忙笑吟吟地应了。
    李谦让冰河送马二爷出了门,自己继续荒唐,白日喧|淫去了。
    晚上朱五爷也赶了过来,却结结实实地吃了闭门羹。
    李谦是这么向姜宪解释的:“他女儿已做了何夫人的干女儿,在别人看来,他就是我们家的亲戚了。李麟和李驹的争执中,他说出什么话来就比较让人信服了。我若是还见他,会加重他在众人面前重要,我没必要给他锦上添花。”
    姜宪赤|祼着身子,肚兜穿了又被扯掉,已经懒得再和李谦计较,被他搂抱在怀里,随他的手在自己身上探索着,懒懒地和他说着话:“公公想干什么?明明之前一副不准备让李驹继续家业的样子,连骑射都不让李驹学,现在不仅给李驹找了师傅,还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导,不怪马二爷这么想。马二爷还是好的,直接来问你,其他的几个人只怕还在那时猜来猜去呢。李麟也是个胆大的,这个时候冒出来和李驹争,他们以为李麟后面是你,也情有可谅了!不知道李麟知道这个传闻之后会怎样?你说,这件事会不会就是李麟作的局?那高伏玉从前不是公公的军师吗?说李家能有今天,他有一半的功劳呢!”
    李谦连恋地亲着姜宪圆润雪白细腻的肩头,心猿意马地道着:“管他呢?你不是告诉我,一力降十会吗?他若是真有这心,自有我爹收拾他。我爹要是舍不得收拾他,不是还有阿驹驹吗?连你都夸阿驹好主意,三下五除二就所何夫人的事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他还不能收拾自己的烂摊子?保宁,要不你明天跟着我一起回去吧?我告诉你骑马!”
    他说着,还若有所指地掐住了她盈盈细腰。
    姜宪就鄙视了他一眼,道:“你想得美!”脸却不可抑制地变得通红。
    李谦眯着眼睛笑,十分得意的样子。
    姜宪胡乱摸了件衣掌披上,道:“你别乱来了。明天还要赶路。我把魏氏安顿好了就回西安。你之前顾忌的对,魏氏是个怎样的人,我还要看看。以后西安这边,有金家这么个助力也是不错的。何家表妹那里,等魏氏的告一段落,我专程去看看她。孙世鼎那里你放心,正好让他帮着盯着李麟。他那么擅长钻营,这点事应该难不倒他才是。”
    “夫人什么都安排好,我只管遵照执行就行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李谦说着,凑上前在姜宪的嘴角亲了一口,低声道,“别那么急着起来,再陪我睡会。我保证正正经经的。明天我就要回西安去了,我们最少两三个月见不着,你总得让我吃个饱,到时候好歹能几餐饿。”
    “胡说八道些什么?”在这种事上,姜宪永远都不是李谦的对手,她嗔道,“难道我边身就有人陪不成?”

☆、第六百六十一章 敌情

    李谦听着两眼发光,道:“保宁,你也很想我对吗?”
    这种想是指身体的想。
    难道自己表现的还不明显吗?
    姜宪决定不和李谦说这些。
    披了衣衫起身,道:“我让小丫鬟们端点吃的进来,把你的行李收拾妥当了,免得明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匆匆忙忙的。”
    她觉得李谦这么急着赶回去,肯定是西安有事。
    李谦却有些舍不得,正寻思着要不要推迟个一、两天回去,在路上加急赶路,把时间弥补过来,百结隔着帘子回话,说冰河求见:“是八百里加急,冰河一路跑进来的,满脸都是汗。”
    姜宪和李谦均是一愣。
    李谦忙起身胡乱地穿了衣服就叫了冰河进来。
    姜宪梳洗起来比较麻烦,一时也弄不完,她就隔着屏风听着李谦和冰河说话。
    “鞑子那边选了新可汗出来,是死了的布日固德的胞弟,叫庆格尔泰,他纠集了三万大军围了甘州城,守城的除了甘州同知还有二少爷……谢先生带了信过来,让您快点回西安。”
    李谦低低地骂了一句,嘟囔道:“知道他们不会死心,可没想到这么快就纠集了三万人马……看样子这个庆格尔泰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谢先生还说了些什么?”
    冰河低低地回答着李谦的话。
    姜宪耳边却像炸了个响雷似的,压根没有听清楚冰河后边都说了些什么。
    庆格尔泰……这个名字像闪电似的在她的脑海里翻滚。
    是那个唯一让李谦吃过败仗的鞑子。
    前世,十二盟的可汗一直是布日固德,李谦和他打了五、六年的仗几乎是战无不胜。如今因为她的介入,布日固德早逝,庆格尔泰冒了出来,做了十二盟的新可汗。
    李谦还能像前世那样战无不胜吗?
    姜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等冰河一出去,她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抓住了李谦的手:“危险吗?甘州的战事危险吗?”
    她实际上很想说“你别去”,可她知道,李谦在其他的事上会听她的,可这种涉及到民族大义上的事,他是很有主张和底线的,她说出来,也只会让他为难而已。
    姜宪的唇紧紧地抿了起来。
    她不知道自己抓着李谦的手微微颤抖着,狠狠地掐进了李谦手臂里,一副被吓坏了的样子。
    李谦不禁把她搂在了怀里,轻轻地抚着她的背,温声地安慰她:“没事了,没事了。打仗哪有不危险的,可我们不能因为有危险就不去。况且你也应该对我有点信心才是,我可是生擒了布日固德的人,你还怕我收拾不了一个庆格尔泰不成?”
    前世你就没能打赢他!
    姜宪在心里悄声地道,紧紧地回抱着李谦,说不出一个字来。
    李谦暗中叹气。
    打仗不是死丈夫就是死儿子,最受伤害的是女人。
    他不由柔声向她保证:“我一定不逞强,在战场上保护好自己,争取早日平息战事,和你去骊山避暑。”
    出门在外的人最忌一心挂两头,很容易两边的事都没有办好。
    姜宪努力克服着心底的恐惧,慢慢地放开了李谦,故作无事地笑道:“那你可得快点回来!我听说,那个庆格尔泰不是好相与的,你切不可轻敌掉以轻心,却也不用怕他,要好好地和他打一仗。你一定能赢的!”
    若是赢了,大约这天下就没有几个人是你的对手了!
    “放心,一定赢!”李谦什么也不知道,神色轻松地低头吻了吻姜宪的鬓角,轻声道,“那你也得答应,不要害怕,好好地待在这里等我回来接你好不好?”
    这里离京城近,又是九边重镇,万一有事,不说别人,就是大同总兵,也是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派人护送她进京的。西安毕竟离京城远了一些。
    姜宪很想陪李谦回西安,可她心里又明白,他一回到西安肯定就有很多事,说不定还会立刻带兵去甘州,他又最看重她,她跟回去了,只会让他分心,特别是这个时候,他肯定是要快马加鞭地赶往西安,她不会骑马,跟着他一道走只会拖累他。
    “好。”姜宪不想让李谦担心,温顺地应着,吩咐百结帮李谦去收拾行李,情客帮着去准备干粮。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别院里的人都知道李谦要启程赶回西安了。
    李谦把身边的人叫过来,安排了路上的事宜,让人去给李长青带了个口讯。
    姜宪这边也把晚饭安排好了。
    李谦刚吃完饭,李长青赶了过来。
    他并不担心儿子打仗上的事。
    在他看来,好的统帅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他只担心儿子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叮嘱了李谦几句打仗要注意的事宜,他就和李谦说起李麟的事:“你马二叔来找过你了?他是个明白人。可我还是要交待你几句,免得你像你马二叔一样猜来猜去。从前我就只有这一点家业,分了不免势弱,最好就是全都留给你。可你现在有能力白手起家了,我这点家业就不够看了,而且我们家的短处也显露出来。我们不像那些百年豪门根基深人脉广,我们没有什么人可用。可他们又没有你那会儿机会好。你那会儿,我们家还能正经八百地遇到几场战事,现在在山西,多是政斗,就算是有打仗的机会,也轮不到我们上。我就想,还不如让李麟和李驹试试手,他们俩我谁也不帮,谁赢了,谁就去帮你,我这份家业就给谁。不行的那个,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我的身边,开枝散叶,为我们李家添丁进口。”
    李谦皱眉。
    显然不太赞成这种做法。
    姜宪干脆道:“公公,一家人最怕坏了情份。若是因为这件事让大堂伯和三叔有了罅隙,生的儿女越多,彼此之间就越是恩怨重重,兄弟姐妹之间越是没有手足之情,生那么多又有什么用。”
    李长青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他道:“那就看失利的那一方聪明不聪明了!但无论如何我们家是不能让个废物去领军的!那样死的人更多,影响的局面更大。”
    姜宪想了想,道:“公公,要不我们联姻吧?这是最容易得到人才的方法。”
    真是应了那句谁出的主意谁做事的话。
    李长青一点儿也不客气,道:“那阿骥、阿驹和冬至的婚事就交给你了。我会和何氏说一声的,让她别管,免得她乱点鸳鸯谱,坏了几个孩子的姻缘!”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半

    姜宪觉得自己额头上一定冒出汗来了。
    她这个公公,也太会安排人了!
    李长青像看出她的心思一样,笑眯眯地道:“能者多劳嘛!你看你做媒的这几门亲事,不管是瞳娘也好,还是金宵也好,多合适啊!我相信你给你弟弟妹妹们也能说门好亲事。”
    姜宪突然就想到一有机会就在康家大小姐面前献殷勤的李骥,不由道:“要是我和公公的意见相左呢?”
    “自然是听你的。”李长青非常爽快地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何况这世上的事原本就是做的多,错的错,不做不错。你偶尔犯个错什么的,也是正常。”
    难怪李长青能成为山西最大的土匪,难怪所有的土匪里只有他被招安了,活了下来,成了朝廷命官。
    姜宪再一次对李长青刮目相看。
    李长青心里却有点发虚。
    他就这样把事情丢给了姜宪,还是有点担心姜宪不悦的。为了让姜宪没有后悔的时间和余地,他立刻就转移了话题,对李谦道:“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有我盯着呢!没人敢说你不悌不孝,你想做什么就放心地去做吧!郡主这些日子留在太原,家里会照顾好她的。等过些日子你那边太平了,再派人送郡主回去。你只管安心杀敌,再立奇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这算是父亲对儿子的教训了。
    李谦正色地行礼,恭敬地应是。
    姜宪却在一旁暗暗叹气。
    再立奇功什么的有可能,加官进爵,只要赵翌做一天皇帝,李谦别想。
    到今天赵翌也没有封李谦一个仪宾。
    只是这个时候说出来只会扫兴,姜宪自然不会出声。
    姜宪和李长青送了李谦出门。两人一前一后站在大门口看着李谦的身影渐渐看不见了,这才怅然地收回了目光。
    对李谦共同的关心,让姜宪生平第一次有了李长青和她是一家人的感觉。
    之后她主持了魏氏的三日回门礼。
    甘州那边的战况也传到了太原。
    据说这次庆格尔泰是为了给兄长报仇而来,哪里都不打,专打甘州。
    两司刚刚整治了官吏,好在是陕西行都司那边动的人不多,又是跟着李谦在布日固德进犯的时候守护过城池和追击过布日固德的,既共同经过生死之战,又佩服李谦会打仗,李谦没有回甘州之前,李谦的部下推了李骥出来,以李谦弟弟的名义安定了甘州城的黎民百姓,众人照着李谦之前的法子严防死守,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事,支撑到了李谦带兵前往,如今两拨人已战过四五回了,李谦这边有赢有输,算算战功,到是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少。
    但姜宪的心情始终不能放松。
    她开始茹素,每天礼佛,闲暇的时候开始抄佛经。
    李长青知道之后把李冬至送了过来,让李冬至陪着她,并且要求家里的女眷不识字的就在家里的小佛堂里念经,识字的就抄佛经。
    期间李雪还奉李长青之命送了很多的吃食过来。见姜宪清减了一些,她不由拉着姜宪的手道:“你放心,宗权小的时候每次算命那些算命先生都说他福大命大,是个福寿绵延之人。你看他上次打仗,什么都不会,不也赢了!你可要保重身体才是。要是宗权好生生地回来了,你却病了,那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姜宪心里也明白,经李雪这么一劝,紧绷的心弦总算是松了下来。
    她现在在战事上帮不上李谦什么忙,保重身体,安定人心,好好地等待李谦回来,就算是帮李谦了。
    姜宪就把陈家送来的人叫了过来,给菩萨上了香之后,开始跟着陈家这个被称为陈秦氏的花信少妇学太极。
    四月底,甘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李谦歼灭了庆格尔泰一万二千人,庆格尔泰被迫退兵。
    姜宪和李冬至忍不住欢呼,这才有心情招待过来住对月的魏氏。
    何大舅太太忍不住建议:“趁着这风和日丽,春光正好的时候,郡主不如在别院里开个花会吧?一来可以庆祝大少爷旗开得胜,打了胜仗;二来可以安抚安抚金少奶奶。她这些日子也一直牵挂着甘州那边的战事。”
    因为何瞳娘的缘故,何大舅太太很是亲近魏氏。姜宪这边没有心情待客,何大舅太太就常过来陪伴姜宪和魏氏。魏氏很是乖巧,知道姜宪心情不好,安安静静地陪着姜宪礼佛,不仅没有因为是在自己的好日子里头而有所抱怨,还默默地承担起了很多本应该由李冬至做的陪伴和宽慰,不仅何大舅太太看在眼里,姜宪也看在眼里。
    她欣然应允了何大舅太太的提议,和何大舅太太一起,选了个黄道吉日,派了情客去下了帖子,在别院里开花会。
    李谦这次也损兵不少,这场战事算起来是不功不过。
    但对于姜宪来说,却是一次胜利——李谦是能和庆格尔泰一战的,并且是能战胜他的。
    因而这次花会就办得比较隆重,情客和百结第一次放手而为,把宫里的酒林肉池、奢靡作派带了出来,不仅让太原官场上的人大开了一次眼界,把李家的人也给震住了。
    牛大小姐一面吃着从南边运过来的现烤的扇贝,问高妙容这是什么,一面和高妙容窃窃私语:“你看那旁边的百叶香薰炉,焚的是百花香,还有那边供百果的高脚碟子,全是水晶做成的,听说仅鲥鱼,就拉了十车过来,路上死了一半,全给扔掉了,下锅的全是活蹦乱跳的,我还只是在书里看到过鲥鱼,还没有吃过。等会我一定要去尝尝这鲥鱼到底是个怎样的味道……”
    高妙容面无表情地坐在院子旁边的春凳上,手里端着个空盘子——院子里在烤各式各样的吃食,谁若是想吃,就得自己端着盘子过去。太原这边的人从来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吃东西,不管大人小孩都非常感兴趣,不管喜不喜欢吃,想不想吃,都端着个盘子拥在炉子旁,得要抢才能到手。
    她觉得这些人就像拥在粥棚前的难民。
    姜宪则是那个施粥的人。
    高妙容受不了被姜宪施舍。
    她宁愿不去尝扇贝是什么滋味,五香羊肉是什么滋味,烤鹿肉是什么滋味……更鄙视丁夫人、李夫人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也挤在那里要着吃食。

☆、第六百六十三章 试水

    高妙容鄙视得厉害,脸上就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些许异样的神色来。
    那牛家大小姐还以为高妙容不好意思挤过去拿吃食,还笑着对她道:“姐姐,这烤的扇贝真的很好吃。你也去拿一个尝尝呗!我等会还要去拿一些!”
    高妙容忍不住冷笑,道:“再好吃,我也不会像乞丐那样去讨食吃的。”
    牛家大小姐吃了一半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惊愕地望着她。
    高妙容却没有深想,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挡不住的倾诉感,道:“你恐怕不知道吧?从前粥棚设粥的的时候,那些难民也是这样围着施粥的讨食吃的。我怎么着也是个能断文识字的,这样的事我可做不出来。”
    牛家大小姐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水苏领着几个丫鬟走了过来,笑盈盈地厨子烤好的吃食分给大家,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众人的拥挤。特别是丁夫人和李夫人等人,都安排了丫鬟专程服侍,两位夫人也笑着端着吃食一面说话一面坐回了树下的餐桌。
    她不禁慢慢地道:“高姐姐看到过施粥的景象吗?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也少施粥的时候是怎样的?可丁夫人和李夫人都不以为意,应该也不是什么失礼的事吧?”
    牛家大小姐说得十分真诚。
    高妙容却觉得被冒犯,气得脸胀得发紫。
    牛九爷虽然是李长青的部属,可从前的老婆在他当土匪之前就饿死了,牛大小姐出身的时候,牛九爷已经在李长青的身边站稳了脚跟,家中用得起婢女小厮了,寻常的富家小姐的日子也不比她的精致。高妙容却不一样。她是跟着高妙华逃荒找到高伏玉这里来。她经历过最不堪的生活。牛家大小姐却是连乞丐都只远远地见过,哪里去过粥棚?哪里知道怎么施粥?
    牛家大小姐这是在讽刺她出身在贫寒吗?
    是不是那些平时和她交好的李家部属女眷都私底下这么看她?
    高妙容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如坐针毡。
    可她又不能一走了之。
    今天是姜宪请客,她是姜宪的嫂子。李长青平日里道貌岸然,在别人面前一副慈爱厚宽的样子,任谁都觉得他对李麟比亲生儿子还要好,都说李麟欠了李长青良多,李麟以后应该比孝敬父亲还要好地孝敬李长青。她要是在姜宪主持的宴会上不出现,那八婆们肯定要说她不知好歹,不给姜宪做面子。
    她只好深深地吸了口气,强压着对牛家大小姐的讨厌,把这话给圆回来:“所以说丁夫人、李夫人这样的人也有因为不知所措的失了身份的时候。我们要引以为诫才是!”
    “你是说,丁夫人和李夫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吗?”牛家大小姐慢慢地道。
    所以他爹才会教训她应该好好和郡主相处,跟着郡主见见世面,以后好嫁人吗?
    牛家大小姐觉得自己形如嚼蜡。
    高妙容不想承认姜宪的宴会办得独树一帜,否认了牛家大小姐的说话又会牵扯出其他无数的话题,她犹豫了半晌,只好道:“估计她们也是没有见过吧!”
    牛家大小姐就有点吃不下去了。
    姜宪素来是不参加这些事的,把该吩咐的吩咐好了,就躲在屋里和她关系不错的鲁夫人说话:“你们家老爷上次还专程去了驿站迎接我,后来事多,我也没有机会和你单独说话。你们家老爷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啊?”
    并不是她自大,而是她见过太多这样的事,弯弯曲曲,吞吞吐吐了半晌,才委婉地说出自己要干什么,有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很简单的事又重新变得复杂起来。
    鲁夫人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道:“他能有什么事——一把年纪了,最多也就向上爬上一级就该致仕了,他不过是不敢得罪吴大人,跟着吴大人瞎起哄罢了。你不必理他。若我们家真的有事求您,我自会来找你直言。”
    这就是姜宪喜欢鲁夫人的原因之一。
    两人相处不必用那么多的脑筋。
    “那就好!”姜宪笑着道,“我这些日子太忙了,就怕有什么事给忘了。你也知道,我们家那位前些日子在甘州打仗呢!”
    “知道,知道!”鲁夫人善解人意笑。
    孙世鼎的太太求见。
    姜宪想到李谦走之前给她说的话,她想了想,让小丫鬟请了她进来。
    鲁夫人见机就去了花园。
    孙太太四十来岁,一看就个精明人,说话行事恭敬而谨慎,很有眼色,和姜宪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姜宪不由叹气。
    觉得找个有能力又忠心的人十分不容易。
    等把太原这边的事都打点妥当了,姜宪特意去探望了何瞳娘。
    何瞳娘挺着个大肚子,不好意思地见了姜宪。
    姜宪想到魏氏是她的大嫂,魏氏肯定是会照顾她,并不担心她在金家的处境,在金家用了一顿饭,就着手准备回西安的事,准备和李谦一起过端午节。
    孙家鼎派了太太过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