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家女-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若是现在就对着太子投诚,将来翻盘的时候就一点都没有退路了。有这种想法的都是一些人老成精的勋贵之家。他们家世超然,背后又支持着许多朝臣,所以谨慎。小心不比常人。今日因为太子妃相邀,他们碍于太子妃的面子。不得不来。只若是事先没有想好怎样分辨,自然也就不会把这么多人加入进来。
“宫里的桂花今年开的可真好,我今日可是一定要好好的赏个舒服。也不枉今日,进宫一趟。”说话的是吏部侍郎的夫人金氏。
她一开口就立马有人。开始找茬:“,中秋的时候也见过您啊往年难道没有所获宫吗?我记得今年中秋这时候还在宫里遇见过你。”谎话被戳穿,吏部侍郎的夫人恶狠狠的瞅了瞅看台。说他的那个人乃是一位尚书夫人。他们两个的相公是宿敌,自然两人碰见了也是。互不相让。
如今进了宫中,那位尚书夫人,又开始找他的茬了。侍郎夫人看了一眼太子妃,见她似乎没有注意她们两个人的动静。便暗暗威胁了一句:“韩夫人,这里是宫里,你可千万别坏了规矩礼仪,再被人叉出去。到那时,可就没有人可以帮你了。韩大人到时说不定也要翻脸无情。”
听她这样子的恶意威胁,韩尚书的夫人气得直打哆嗦。可是碍于太子妃在场,她到底不敢发作。
她们两人的小动作,太子妃其实都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太子妃很不屑这两人的为人,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她自然只能装作糊涂,故意不去理会。
有宫人装上了紫薯做的点心,太子妃便趁机招呼众人:“这道点心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过食材倒是个罕见的。据说是以紫薯做成的。今年粮食似乎歉收,这个紫薯居然也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了。大家快尝尝,跟平常的薯芋有什么味不同。”
有那响应太子的官员夫人,便立即响应太子妃的号召,取了一块点心放到嘴里去尝。尝完后又立马点头称赞。而那观望派的人,却是不紧不慢,见太子妃沉下脸色,方才拈起一块,放在嘴中有些味同嚼蜡。
待众人都尝过了,太子妃见时候不早,便开始切入正题。“诸位夫人,想必大家在宫外,比我见识更加广博。本宫虽然身在深宫,竟然也听闻民间传言,今年京城,米价大涨,老百姓苦不堪言。本宫闻听,实在心有不忍,故而特意教诸位前来,咱们借赏花之机,也做一些善事,为子孙后代积德。”
听见太子妃这样说,恭亲王妃第一个心中就有了数。她这是冲着帮太子去的。最近京中流言四起,皆有中伤太子的成分,均对太子不利。这样的情景,恭亲王当然是不乐意看见的。太子的母族式微,目前应该是最适合登基的人选。若是太子不定,那朝中将又掀起风波。
五皇子目前年幼,将来登基,有韦相在背后撑着,难免弄权的嫌疑。这是皇帝,和恭亲王兄弟,最最不愿意看见的情景。皇帝之所以会宠韦贵妃所出的五皇子,其实就是不把他当成接班人的意思。
想皇帝对太子当年何等严厉,太子幼年丧母,在皇后手中讨生活,明知太子不易,皇帝也不肯伸手帮忙。就是要看着太子,自己跟皇后博弈,自己为自己的地位奋斗。如今太子年长,皇后身故,又没有,任何外戚可以干政,正是皇权独立最佳的时刻。
若说有外戚,也就是目前的太子妃父亲和胡侧妃的父亲目前都算是朝中大员,不过两人,官位旗鼓相当,能力也是各有千秋。正形成一个巧妙的平衡。所以,这又是对太子来说是个绝妙的好消息。
所以她第一个站起来明确支持太子妃:“太子妃身在宫中事务,心系民生,实在是了不起。不知道殿下有什么主意可以让我们也出些微薄之力?”
有了恭亲王妃的出面,其他立志拥护太子的官员夫人,也都纷纷附和。
太子妃见众人给她捧场,也就顺势说道:“最近京城米价贵的惊人,我听说比之荒年都要贵了些许。这样的米价,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可能不打紧,那些平民百姓,可能就只能饿着肚子了。本宫心中好生不忍,今日借赏花之机,可否请诸位和本宫一道,为京城的百姓提供个一些米粮,让他们可以得以果腹?”
听太子妃这样直接说出来,众人都觉得太子妃似乎有些情急,不过联想到太子目前的境况,又都不由释然。
“殿下慈悲为怀,我们当然是惟殿下马首是瞻。不知道,殿下决定如何提供?”恭亲王妃既然已经出了一回头,自然不介意再次出头。
“本宫决定由本宫认捐一千斤米粮。各位量力而行,不必拘泥,只要有心就好!”太子妃一开口就是一千斤,在场的无不被她吓了一跳,这也太狠了吧?
ps:一更
第二百零八章 降价
他们那些人家家里有存粮是真的。可是谁家也不会存了一千斤米在家里等着吃啊!况且还要一下子捐出去一千斤。太子妃这一招有点太狠了。众人的脸上都开始浮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恭亲王妃是个妙人。直接就提议道:“我听说京城第一号米行,要低价售米,不如咱们去看看它低到什么价位,由我们府中出资购买了米然后再去捐献。毕竟大家家中存粮也是有限的。”
经她这样一番圆场,原本冷寂的场面又开始有些热络起来。金夫人立马附和:“这个主意好!我家庄子上虽然也有米粮出产,但无奈家中人口众多,一下子要用一千斤米出来只怕做不到。”
韩夫人就是要跟她作对,道:“听说吏部侍郎方大人家在南边可是大族,家有良田千顷,怎么区区一千斤这个小数目都拿不出手?我家在京郊虽说只有百亩良田,不过凑个一千斤倒还是勉强可以的。我跟着殿下,就不去买米了。”
金夫人恨得牙根疼,她夫君方侍郎家是大族不错,可是她夫君乃是庶出,根本在家里没有多少话语权。能够在朝中立足,还多数是靠了她娘家这边的势。韩夫人的丈夫乃是长子嫡出,在家中自然拥有优势资源,所以说话轻轻巧巧毫不费力。她这明摆着就是欺负她!可是,当着太子妃和一众权贵夫人的面,难道她要跟她们解释自家的窘困尴尬?可是,对方这样明着挤兑她,她也不能就这样由着她说,不然好像她不积极响应太子妃,故意念苦经。
于是。心念一转,对着太子妃道:“实不相瞒太子妃,我们京城的田庄确实是凑不出这个数目,不过我们南方老家乃是鱼米之乡,稻米最是丰盛,不如我写封信回去,让老家那边运送稻米入京。然后低价出售。如何?”
太子妃听她这样说,想到太子让西北送米过来的事情,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让这些权贵之家捐米只是一个表态。就算每家捐了一千斤,对于偌大的京城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若是从南方运了大批米粮过来,说不定就可以釜底抽薪了。于是含笑道:“如此最佳!现今京城米贵。说起来还是物以稀为贵,若是市面上米粮变多。自然米价也可以下降。这样吧,各位有能力买米的就买米,有办法联络米商来京的就联络米商。尽量为百姓着想就是了!”
听她这样一说,众人纷纷点头应是。这个主意确实不错。眼下京城米贵是事实,虽然她们也搞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若是让家人过来卖米,即便低一些价钱。恐怕比之在当地,恐怕也是有的赚的。这可比光光捐米要好的多了。
京城天字一号米行,一大早,米行里就人满为患,据说过来的人都是有些来头的,而且一来还都点明了是奔着低价米来的。
原本,钱一斗只打算象征性地卖个一万斤,讨个好名声便立马收手。谁知道来的人一个比一个来头大,而且胃口也都不小。最少的也是一百斤一买,最多的一开口就是一千斤。这可不得了,这样的卖法,原本一万斤的份额估计一个早上就要卖光了,而且卖光了,后面的人也得罪不起,还得继续卖下去。一般的小老百姓,他们脸一冷,说一句不卖,自然也就打发了。可是现在来的都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都是要么是一些自诩清流的朝中翰林,要么是权贵之家的,平时有些甚至还有生意往来,这些人可不是一句不卖就可以打发的。而且,你卖给了他,不卖给我,算是几个意思?
这种情况,天字一号的伙计原本背的滚瓜烂熟的准备用来攻击原来的陈掌柜的的那一套话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反而变成了:“对不起,您先等等,我去问下掌柜的!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而钱一斗也被弄的烦不胜烦。这是哪个出的馊主意?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而更令他抓狂的是,那些过来买了低价米的人,一转身,就在他米行不远处,摆起了送粮的摊子,而且旗号是太子妃出面,为贫苦百姓施米!
老百姓们有了白送的米,谁还会再来买他的低价米?谁又还会来在意他的米为何低价?相反,那些买低价米的知道这低价米原来是韦大公子吩咐卖的,人人都去韦大公子那里去讨人情。弄得韦大公子也是应付的焦头烂额。
“混账!你看你出的什么主意?这米市的风波,你不日就给我镇下去!我给你三天时间,不然,你就等着吧!”对着钱一斗,韦相几乎是用咆哮的了。原本他计划的好好的,三天以后,他就会对太子发难,谁知道京城的米市居然一下子就出现了这样戏剧性的翻转!
钱一斗这回焉头搭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同样的怒吼韦大公子也已经冲他叫过了。短短三天时间,要他平息这场风波,谈何容易?
而更让他恐惧的事情还在后面,太子命人从西北运过来的米粮,居然开始大批量的以低于他这边的价钱上市,而且坊间传闻,那些米的质地,比之他米行里的米只好不坏。而且这一回,这些米都是大张旗鼓的以睿王的名义开始售卖。
接下来,还有陆陆续续的传来南方商户听闻京中米贵,将当地的粮食运来京中出售,以赚取利息的消息。
商人以逐利为第一目的,知道有钱赚而不赚,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时间,京中源源不断的出现各地的粮商。米粮的价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回落了下来。而随着米价的下跌,其他被囤积的物品也开始慢慢跌价,那些一开始准备奇货可居的人,看见了米市上发生的事情,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的积累亏空,一方面也是害怕出现如同米市一样崩盘的效应,纷纷将自己手中的货物出手,这样一来,京城原本高企的物价,居然慢慢回落下来了。
ps:第一更
第二百零九章 问罪
“宛如,这一次,你做的很好!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太子难得对太子妃这样和颜悦色。
看着太子这样欣赏的神情,太子妃李宛如很是高兴。有多久,她没有看见他这样的神情对着自己了?从来,他在自己身边的时候,似乎都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神情。让她就算有心亲近,也只能敬而远之。
“妾身这一次做这些事情,多亏慧心妹妹提醒!妾身可不敢擅自居功!”太子妃小小的矜持了一下,还是把胡慧心提了出来。听她提及胡慧心,太子一怔,随即看向她的眼光里更多了几分赞赏之意:“宛如,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也毫不居功自傲,这份心胸,实在是难能可贵!”
太子妃看着他,略略低了下头,道:“妾身不敢当太子夸奖!不过当初确实是侧妃慧心的提议,妾身才开始做这件事情的。侧妃分析京中形势很是中肯,对朝局也似乎颇有见地,妾身自愧不如。不过,只要是能够为殿下分忧,再难做的事情妾身也会去做。”
听她这样一说,太子的面色沉了沉,看向太子妃的眼光里颇有几分深意。终于,他还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吩咐身边的人:“最近太子妃辛苦了,我那里有一柄紫玉如意可以安神,将它赐给太子妃!”
“妾身谢太子赏赐!”太子妃脸上展现出恰如其分的感激和喜悦。只是,她的笑容,怎么看,怎么都没有直达眼底。
吃过晚膳,太子借口料理公务。到底没有在这边就寝。
把玩着太子命人送过来的紫玉如意,太子妃神情惘然若失。“主子,太子既然是在谢您,您为什么还要抬举侧妃?将她的功劳摆出来?”蕊珠对今日太子妃的表现,万分不解。
“胡侧妃到我这里来提议是事实,我再怎么样也不能将功劳都一个人独领。太子的脾气,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吗?我觉得只有这样说。太子才会真的另眼相看胡侧妃!”太子妃说的有些意味深长。
“殿下。您就是太仁厚了!怎么胡侧妃都那样受宠了,您还要为她说话!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蕊珠颇为不服。
太子妃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紫玉如意递给蕊珠,“把这柄如意好好放起来。到底是殿下所赐的!”
蕊珠伸手接过,神情颇有些不屑。“您为太子殿下做了这么多,也就得了一柄如意。据说侧妃怀孕的时候。太子便将他的另一柄如意赐给她了。太子也做的太过分了。”
太子妃脸色立马冷了下来,看着蕊珠:“你是怕不说话我把你当做哑巴?擅自对着太子说长道短。你的小命还要不要?”
蕊珠吓得脸色发白,连连讨饶:“殿下,奴婢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我这一遭吧!”
太子妃叹了口气,道:“你的言语唐突。我都不知道提醒了你多少回了。你就是个没有脑子的!算了,念在你还算忠心的份上,我就再饶你一回!”
蕊珠听了大喜。连连磕头:“多谢殿下仁慈!”
“殿下,您这么晚。怎么还会过来?”掬欢楼里,慧心看见久违的太子的身影,在惊喜之余还有些奇怪。
“这么晚,侧妃还不睡?”太子看着赤足站在楼外栏杆处的慧心,有一点点不满。
“妾身白日睡的太饱,现在睡不着了。”慧心回答的有些心不在焉。
“青黛最近还好吗?”太子似乎找不到话说,又问起了青黛公主的情况。
“青黛很好,能吃能睡,只是好几天没有见过太子殿下您,颇为想念。她今天还跟我要父王。”慧心提起青黛,脸上的神情柔和起来。
“最近忙着公务,是有好几天没有见到青黛了。明日我会过来陪她吃饭。”太子对青黛,显然一直都是宠爱有加的。听说青黛想他了,便立马定下了明日的晚膳。
“妾身替青黛谢谢殿下!”慧心低头施礼,显得有些生分。太子有点不适应慧心的这种客气有礼。不过他强忍住了怒气,道:“太子妃说,这次的事情,全凭你去提议的?你对外面的事情倒是了解的很么?”
慧心听他提起这件事情,不由有些心虚,知道太子今夜过来,其实是要来问罪的。
不过,想想自己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便又不自觉的挺了挺胸。不过在她看见太子的眼睛里满满的怒意之后,她又不由有些胆怯了。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宫中不成文的规矩。现在她虽然名义上没有做什么,却是她说动了太子妃,在朝中的那些贵夫人处造成了影响,从而对京城的米价进行了控制。这一回,她做的事是好事,也是为了太子着想。可是,若是其他的事情呢?太子的事情就是朝中大事,若是其他的事情她也插手呢?这一点,就算太子暂时可以容忍她,将来也必定不会容忍她。
她做的这件事情,已经犯了宫中的规矩。不过太子既然过来了,而且说了这个话,就表示他其实不想追究慧心的这个错误。但是他想看看慧心对于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态度,以此来决定他究竟怎样处置她。
慧心对于太子的这种态度,在心虚之余也有些生气。她觉得自己对太子明明是一片好心,却要被冠以后宫干政的名头。而太子居然也用了防备的态度来对她,她觉得很是受伤。
不过,她委屈的情绪还没有表露,就听见太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怎么,觉得你委屈了?你一心一意为我打算,我却疑心你后宫干政。是,若是换了一个人,必然会疑心,你一个后宫小女子,居然懂得这么多,而且随随便便点拨几句,就可以令京中风波停息。将来,只怕,会影响到前朝政事。不过,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我却是清楚的很。你是有些聪明,不过,还没有这般聪明。说吧,究竟是何方高人,在背后指点了你?”
ps:第二更
第二百一十章 收拾
听见太子这样说她,慧心实在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我就这么笨吗?难道这些主意就不能是我自己一个人想出来的吗?”慧心有些不服气。
“你不笨。相反,你很聪明,只是,对于这些朝局大事,我觉得你还没有那么聪明。”太子看着慧心不服气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玩。虽然她已经做了一个孩子的娘,但是她的样子却怎么看怎么有点孩子气。
“好了,莫要赌气了,快点跟我讲讲究竟那个背后的高人是谁?”太子再次柔声催促。
慧心有些不情不愿地一跺脚。撅着个嘴,见太子不为所动。只好很不乐意地说道:“是我表姐和我表姐夫的主意。”
太子纳闷道:“除了盘龙郡主,还有谁是你的表姐?你的表姐夫又是谁?”
慧心有些小得意,歪着头看着太子,抬起了下巴。“我表姐夫就是今科状元张子赞啊!我这个表姐,就是盘龙郡主的妹妹。”
太子一愣,随即道:“哦,张子赞居然是你表姐夫?他的夫人是盘龙郡主的妹妹?那探花郎的妻子不也是盘龙郡主的妹妹么?她们是姐妹三人?都是盘龙高家的女儿?”
慧心点点头,道:“对啊,她们都是高家女,张子赞的夫人谨玉表姐乃是嫡出,盘龙郡主慎蓉和探花郎的夫人慎芳乃是庶出,不过她们是一母同胞。我这三个表姐妹,您别看她们不是一母同胞,感情可是比人家一母同胞的要好的多呢!”她说着便将谨玉她们姐妹三人的趣事捡要紧的讲给太子听。
她本来口齿便很是伶俐,再加上讲的又是她熟悉的要好的表姐妹,自然讲的活灵活现。津津有味。太子听她讲的有趣,也不由听得入了迷。
当听到原来慎蓉之前是配给白家之后,不由失笑:“这个盘龙郡主,倒合该是嫁贵婿的命么?没有了探花郎,还有恭亲王府。不过,也真的是造化弄人,她嫁给探花郎。说不定还没有她妹妹嫁过去合适。”
慧心点头道:“谁说不是呢。我这个表姐向来是最骄傲的,白家家世贫寒,说不定她去了就看不看在眼里。跟那探花郎妹夫倒要成了一对怨偶。据说现在我那位小妹妹跟探花郎倒是相处得宜,日子过得很好。”
太子之前听常福提起过盘龙郡白应天和慎芳的生活状况,知道他们确实是琴瑟和鸣,很是恩爱。也不由点头:“嗯。什么锅配什么盖,这都是命定的。说起来。盘龙郡主在西北,也是吃了点苦头的。等过一段日子他们回京,我还要让父皇好好嘉奖他们呢!”
听见太子的话,慧心开心极了:“回京?我那郡主表姐也要回来了?那感情好。我们表姐妹可以在京中聚首了!都快两年多不见啦!”
太子看着她雀跃的样子,不由宠溺地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道:“盘龙郡主倒是可以进宫和你相见的。那位状元夫人,如今她夫君不过是七品翰林。可没有资格进宫啊!莫不是,你又打了什么鬼主意,准备再溜出去一回?”
慧心摇摇头,颇为不服气道:“殿下您也太小瞧我了吧?恭亲王府出面邀请,我是不是可以随殿下出去一趟呢?盘龙郡主姐妹相见,谨玉表姐还是可以去一下恭亲王府的吧?”
太子笑笑,道:“嗯,这回是动脑子了!行,到时候他们回京了,我带你去一趟就是了!”
两个人倚着栏杆,有说有笑了半天。突然,一阵夜风吹过,慧心大大的打了一个喷嚏。太子一低头,看见她雪白的赤足,不由皱起了眉头,一把将她扛了起来:“可恶的女人,都做娘了还不会照顾自己!看我怎么收拾你!”
具体太子怎么收拾了他的侧妃大家都不得而知。只是第二天一大早,太子妃就发了好大的脾气。一个太子宫中不起眼的小宫女冬蕙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惹急了太子妃,被她宫规处置了。
“殿下,冬蕙不过是个小丫头,你就不要跟她一般计较,气坏了心情,可真的是不值当!”她的贴身宫女蕊珠见一向沉稳大气的太子妃,居然会突然为了一点儿小事情就拿宫人出气,生怕她这样的举动,会坏了太子妃一向贤良淑德的好名声,连忙上前解劝。
“触犯了宫规,都可以轻轻放过,他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打量我就是个菩萨,没有脾气的么?”太子妃仍然是没有好气地对着她。
蕊珠被她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随即想起昨夜太子过来后太子妃对着太子所说的那些话,仔细一思量,方才反应过来,原来昨夜太子妃对太子所说的那些话,都是别有用心的。
“殿下,您不要再置气了。胡侧妃这样下去,终究有一日,还是会触犯宫规的。您就耐心等着吧!将来您贵为后宫之主,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宫妃么?”蕊珠知道了太子妃生气的真正原因,便挖空心思奉承她。
太子妃听她话音,知道她领会了自己的心思。便对着她道:“好了,那个小丫头,你去处理了吧!我不想再看见她了。”
蕊珠听她这样说,不由暗暗为那个小宫女叹气,这个小宫女素来是个老实忠厚的,却也因为太老实了,不懂看人脸色,正好今天撞在了太子妃的气头上。有心想再为她求一求情,话到嘴边,看见太子妃那样狠厉的神色,到底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冬蕙触犯了宫规,太子妃很是震怒,嬷嬷,您看着办吧!”蕊珠让人带着冬蕙去了慎刑司,对着那边的嬷嬷这样交代。
行刑的嬷嬷极少听到太子妃发作下人,听见来人是太子妃那里送过来的,还以为是什么奸诈刁滑的奴才,准备好好的卖弄一下自己的手段。结果一看,来的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看上去柔柔弱弱,根本就禁不起她几棍子。再看看小丫头抖抖索索,战战兢兢的样子,不由起了恻隐之心。
于是当着来人的面,几棍子下去,那小姑娘就面如金纸,进气有,出气无了。
来人见小姑娘一下子就不行了,自然也不高兴再去细看,算是交代了一桩差事,便回去复命了。
ps:第一更
第二百十一章 震怒
“京中的情势已经控制了吗?”见到终于一脸轻松过来向他问安的太子,皇帝第一句话便是问的京中情势。
其实,京中的情形,他早就探明了,目前,京城的物价都已经下调,之前被韦相控制的如同铁板一块的京城商家和那些权贵,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开始纷纷抛售手中的囤积,于是,各种物资充斥的同事,京城的繁华再一次显现。
对于太子纵容手下,故意卖霉米坑害百姓一案,大理寺经过会审,又有了重要的人证。很快真相就水落石出了。
“你们干什么?知不知道我们这可是京城天字第一号米行?知道我们背后的老板是谁?那可是韦大公子……”对着那些如狼似虎的公差,天字第一号米行里的伙计话还没有说完,脸上就挨了一巴掌,“哎呦!”没等他惨叫出声,他就被人一脚踹开了。
“哪来的那么多废话?韦大公子现在算个屁啊!动作都利索些,给我把这个铺子封了!”为首的公差很是有些凶神恶煞的模样。他手一挥,那些人就四处开始疯狂的搜罗了起来。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天字第一号米行里面就被翻得乱七八糟。各种账本,都被整理出来,装订成册。
接着又有伙计被拉着去指认米行的各个仓库,很快,就重从仓库的若干密室里搜出霉米陈米各若干。
接下来是各大分行,全都遭到了地毯式的搜罗和检查。凡是被搜出霉米以及陈米的分行掌柜,全都被捆成了粽子。
到了大理寺的大堂上,钱一斗钱掌柜一直咬牙不松口,无奈各个分行的掌柜的。被捆得像一串粽子一样提到了堂上。见到了钱掌柜的,纷纷指证,当初,拿那些霉米出来卖的主意是钱掌柜的主意。更有人将钱掌柜的,决定嫁祸陈掌柜的这件事情也说得绘声绘色。
钱掌柜的脸色铁青地看着那帮掌柜的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述说自己的罪行,气得直发抖。可是他居然找不到一个字来反驳,只能硬顶着不认。直到陈掌柜的和叶三两个人一起出现在大堂上。他才知道自己这回是真的完了。
之前他不是已经听说。陈掌柜的已经伏案自首了吗?
怎么这会儿,又出来了?而且,看上去。似乎陈掌柜的毫发无损的样子。他仔细打量一下,貌似陈掌柜的,还胖了一些。
待陈掌柜的将他那个米铺的事情一五一十交待出来后,他那个气啊!合着原来之前胖李已经把他给彻彻底底地卖了!怪不得这一回合。自己输的这样一派涂地。
而胖李,也作为人证。被再次捉了起来。有了之前吃苦头的经验,胖李一到大堂上,就把他知道的再说了一遍,顺便又把钱一斗打算让陈掌柜的顶罪这件事也说了一遍。
钱一斗这回想要捏死胖李的心都有。可是,作为阶下囚,他除了狠狠地瞪着他。什么也做不了。而胖李,只求自己少吃苦头。所以不管钱一斗怎么瞪他,都只当不知道。
不过钱一斗的嘴巴依旧很严,半点儿也不肯吐露一个字,承认是韦相吩咐他这么做的。因为他知道现在唯一的依仗就是韦相。只要韦相不倒,他就说不定还有活路。
大理寺的人早就得了太子的嘱咐,务必要挖出钱一斗身后的那条大鱼。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韦大公子也请了过来。韦大公子当然不肯痛快承认,一上来就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钱一斗身上,只说钱一斗奴大欺主,背着自己赚黑心钱。
知道若是这样子审下去,不一定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大理寺卿第一时间便向太子禀报了案情。
太子在知道了案情进展之后,知道他和韦相这是开始了又一轮的博弈。若是无法就此把韦相击倒,给了他喘息的机会,那么,被赶下台的人说不定就会变成他自己。
所以,太子对着前来汇报案情的大理寺卿,淡定的道:“我知道了,若是暂时不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就暂时先放一放。不要再紧盯着不放了。”
大理寺卿有些奇怪,不过他是惟太子之命是从的官员中的一员。所以二话不说,便立马表示会按照他的指示去做。
另一边,太子吩咐严达:“到盘龙郡的密信立马发出去。我该开始收网了。”
“是!”严达收到太子的指令,立马转身出去了。对于太子的命令,他向来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