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家女-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皇上要让你前往东蒙国和亲?这可怎么使得?”皇后看着在自己面前哭的一塌糊涂的冠群公主,不由一阵气急。自从被皇帝禁足。她对于宫中的消息就知道的很少了。之前她执掌后宫多年,权柄在手,一向是宫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旦被冷落,自然深深地尝到了冷落的滋味。虽说这滋味很难熬,不过,在她的心底,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奢望,至少,皇帝仅仅是将她禁足而已,并没有将自己打入冷宫。最起码,自己还是名义上的皇后。只是,她怎么也无法想象,皇上居然要让她唯一的女儿冠群公主前往东蒙和亲!东蒙国不过是西北边境西戎东面的一个小国,国力贫瘠,据说那里的人茹毛饮血,尚未完全开化。自己一直如珠似宝捧在手中的女儿,居然要到那样的地方去?皇后只觉一阵心惊,冠群公主在宫中的那些公主们中间体面向来是头一份的,这一次和亲,却不知道是哪一位动了手脚。她心中暗恨,看着面前只知道以泪洗面的女儿,忽然产生了一种很无力的感觉。一直以来,自己似乎把她保护的太好了。现在遇到了事情,似乎仍然只知道第一时间跟自己求救。殊不知,现下自己其实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呢。她长长叹了口气,问道:“你父皇的谕旨已经下来了吗?”冠群公主摇摇头,道:“不知道,孩儿是听韦妃娘娘提醒的。孩儿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到母后您这里来了。”韦妃这个贱人!皇后忍不住咬牙切齿,一定是她看她被禁足,失了势,故意到皇帝面前挑拨的。若是皇上真的拿定了主意,旨意肯定一早就下来了。韦妃这是故意在后宫散布消息,以形成既定的声势。偏偏自己的女儿脑子里面少根筋,被她一挑拨,就哭着闹着帮她造势了。皇后蹙紧了眉头,深深地看向眼前尚在抽泣的少女,问道:“那么,你想过应该怎么办吗?”冠群公主一脸迷茫,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孩儿听见这个消息,吓都快吓死了,哪里还有什么主意?母后,您不是一向都很聪明的吗?父皇有时候都听您的话,您能不能帮我在父皇面前求求情,让他不要让我去和亲?”皇后听了心头更是震惊。她看着一脸哀求的少女,厉声责问道:“是谁说的,说父皇都听我的话?你知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冠群公主怔怔地看着一脸严肃的母亲,嗫嚅着道:“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吗?宫里的人都是这样说的。母后您以前不也说过,父皇只肯听您的话吗?”皇后只觉得后背一片冰凉,大脑里面一片空白。自己真的说过这些话吗?似乎有,又似乎没有。可是现在有没有都不重要了。关键是宫里的人都是这样说的,众口铄金,她还有什么话说?若是这话被皇帝听见了,又会有什么后果?想起之前皇帝对自己的渐趋冷淡,到现在的禁足。她终于明白了,这个坤宁宫,恐怕,有生之年,她都是出不去了。一种说不出的凉意擭住了她的心口,她只觉得胸口越来越闷,越来越闷。渐渐说不出话来。
  “父皇。母后病重,孩儿实在不忍心远离母后。您就让孩儿住在母后宫中,好好照料母后吧?”皇帝看着跪在眼前的冠群公主。严峻的神色间有一抹了然的讽刺,想说什么。在看到她与皇后相似的眉眼后,忽然似乎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点点头。道:“也好,朕就成全了你的孝心。皇后病重期间。你就在她身边服侍汤药吧!”
  夜色深沉,静悄悄的宫殿里忽然传出女子惊悚的惨叫:“你不要过来!啊!我不怕你!贱人!”皇后满身满脸都是大汗淋漓,看着眼前同样一脸惊慌的女儿,她长叹了口气:“冠群。什么时辰了?”冠群恭敬道:“子时刚过。母后,您又做噩梦了?您可要再用一粒定魂丹?”皇后摇摇头,道:“不用了。昨晚临睡前也服了一颗。不也一样没用?我还是自个儿熬着吧!这定魂丹的药性似乎没有以前好了。说不定是我用的太多了反而不起作用了。”冠群公主的脸色在昏黄的灯光里忽明忽暗,听皇后说到最后。她方才缓过神,上前扶起皇后,道:“母后,您身上衣衫都湿了,我让人给您准备热水,洗一洗吧?”汗湿的衣衫贴在后背一片冰凉,皇后突然打了一个寒噤,无力地点点头,道:“好吧,你快去吧!”冠群公主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听见皇后道:“冠群,你也累了大半夜了,就去休息吧。我这里,让徐嬷嬷来就好了。”冠群公主道:“徐嬷嬷已经被父皇杖毙了。母后又忘记了。您放心,我年轻,身子骨好,能熬得住!”皇后听她说起徐嬷嬷被杖毙,脸色一下子苍白,颓然道:“也好。就由你陪着我吧!”
  “公主,皇后的药,她没有发现什么不妥吧?”一个抖抖索索的宫女战战兢兢地站在冠群公主身边小声问她。冠群公主摇摇头,道:“没有。记住,不准对人透露一个字!不然,我第一个就饶不了你!”那宫女点头如捣蒜,道:“奴婢不敢!公主放心!”冠群公主长长叹了口气,道:“母后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帮我了。我也是没办法,母后若是不生病,我就要去东蒙和亲。韦妃娘娘说的不错,只要过了这一阵子,待那个东蒙国的使团走了,我也就太平了。”夜风中,少女雪白的衣裙轻轻飘动,却没有给人带来轻盈的美感,反而有种妖异的感觉。那个宫女看着冠群公主的背影,只觉得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公主果然日日都给那个贱人服药?”韦妃听见前回报的宫女的话,开心的哈哈大笑:“郑惜夏,你也有今日!我要把你当初对付我家康儿的手段都还给你!让你也尝尝日日惊惧失眠的滋味!我的好康儿,可是差点就被你折腾掉半条命去!”韦妃说着说着便咬牙切齿起来。她入宫多年,仗着家族的力量,也凭着自己的美貌才华,好不容易生下皇子,母凭子贵才爬上了贵妃的位置。皇后却悄然出手,令五皇子日日惊惧,啼哭不止,太医怎么看都是说她照看不力。害得她一下子就失去了贵妃之位,还被皇上批评不慈。天底下有不慈的母亲吗?她真的是欲哭无泪,一直以来,她都是有冤无处诉。此刻,她要好好地还回去,让她亲生的女儿,亲自给她下药,让她尝尝什么叫母女情深!
  韦妃的笑意并没能持续多久。因为她听见了坤宁宫那边传过来的哭声。喧嚣的哭声令宫中一片混乱。很快,她就知道了哭声的来由。“皇后崩了!”哭着过来报信的嬷嬷面如金纸,慌得几乎口不择言。“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什么时候的事情?”韦妃有一瞬间的恐慌,很快,她恢复了镇静,“快,快给我换衣衫,我要去看看!”
  她赶到坤宁宫的时候,皇帝已经坐在那边了。铁青的脸色显示出了他无比的震怒:“冠群,你说实话,这些药果然是你母后平常吃的?那太医怎么说皇后是死于毒药?”冠群公主脸色煞白,她怎么也想不到,她不过是让母后吃几粒会做梦的药,母后居然就这样去了。再怎么样,那是疼爱了她那么多年的人啊!之前她出于私心,想要不去东蒙国,也不过是想要借着母后生病这个由头,可以待在母后身边。谁知道,母后居然就中毒了。她就是再天真,也醒悟了。看见匆匆赶来的韦妃,冠群公主一下子就扑了过去:“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你还我母后,你还我母后!都是你,都是你干的!那些药,都是你让我给母后吃的!”韦妃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她一边哭,一边跪倒在皇帝面前:“皇上,公主血口喷人!妾身冤枉!”
  皇帝的脸色难看无比,看也没有看她,便吩咐道:“将韦氏带入冷宫,将公主送入天正寺修行!魏明,明日,给我事情的真相!”听着贴身侍卫向他汇报的情况,皇帝一声长叹。韦妃利用冠群公主对皇后下药是真的,公主刻意换了皇后的药也是真的,皇后服用毒药身亡也是真的。不过,皇后服用的,是她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秘药。看着皇后宁静的仪容,皇帝不由想起当年初见玉人,她的脸上是不同于一般女子的英气。不同于之前乌兰珠的娇憨天真,不同于徐妃玉真的文雅纤细,她一向是大方爽朗并且颇具手腕的。是以,母后第一眼就取中了立她为后。只是,自己出于对郑家势力的忌惮和不喜她的世故手腕,因此,一向和她并不亲近。现在,玉人已逝,他忽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这一辈子,他曾经心动过的三个女人,都离他而去了。现在,他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吧!
  皇后的丧礼很是隆重,皇帝给了她谥号为肃。端肃皇后的亲女冠群公主自愿为母祈福,在天正寺带发修行。平西侯郑胜全恢复侯位,其女明月县主仍改封为明月郡主,享公主俸禄。皇后大丧之后,明月郡主远嫁东蒙,封平乡公主。韦妃在皇后病中,对皇后多有冒犯,以大不敬之罪被贬冷宫,其子夏天康着贵人刘氏抚养。

  第八十一章 慎芳待嫁

  收到西北慎蓉有孕的消息时,胡氏正为慎芳的婚礼忙得焦头烂额。尽管已经嫁出去了两个女儿,可是不同于前面的两个女儿的情况,胡氏只觉得白家境况清寒,下意识的要多多补偿慎芳。于是便忙做一团,连同康氏,也经常被她叫过去做参谋,务必要把帮慎芳置办的东西做到最好。反而作为当事人的慎芳,因为嫁衣是一早就绣好的。备嫁的一应针线之前她都已经完成了,所以除了心怀忐忑的准备做新娘,便再没有别的事情了。张子赞中了状元,却是选择了进入翰林院。瑾玉因为肚子已经太大了。张夫人和胡氏都担心她的身体,所以没有让她跟着赴任。所以两姐妹倒又有了许多见面的机会。知道小妹思虑一向较多,瑾玉便隔三差五的往娘家跑。一来是自己跟婆婆说多动动有利于生产,一来是打算回家好好开导妹妹,让她定心。
  之前小侄儿洗三礼,白家老爷亲自带着白应天上门致歉的事情瑾玉也是略有耳闻。后来问过了胡氏,才知道事情的梗概。白应天回去之后,因为身上有伤,白母钱氏心痛不已。又听说是因为拒婚而丢了功名,钱氏就更加不痛快。那一阵子恰好白老爷有事出门,所以钱氏对高老爷派去慰问的管家便不冷不热的,态度很是冷淡。忠叔是家中的世仆,一向懂得礼仪进退,回来了自然不会同高老爷多说什么。只是那日跟着一起前去的小厮却是和慎芳他们一起去京城的,慎芳在京中对白应天的照料,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现在忠叔受冷落,他们自然不服气。于是回来后不留神就说漏了嘴,传到了高老爷的耳朵里。高老爷和胡氏便商议着若是白家果然对之前的婚事有意见。连带的不待见慎芳,便决定即使会遭人非议,也绝不能委屈了慎芳。不料洗三的时候白老爷亲自登门致歉。后来慎芳及笄礼的时候,白家也送来了丰厚的礼物。于是两家的婚事这才提上了议事日程。
  青县,白家,白老爷吩咐夫人钱氏:“高家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够娶到高家的女儿。是我们应天的福分。聘礼的规矩。你千万不能怠慢!”钱氏恭声应是,白老爷又加了一句,道:“再怎么样。她是我们白家的长媳,就算不是高家的女儿,就凭这一点,你也不能糊涂!”白夫人的脸色一暗。想起上次被白老爷教训的事情。这个媳妇还没有进门,倒已经弄得家里面鸡飞狗跳了。就连平常对自己最是孝顺的大儿子也不怎么跟自己亲近了。她就想不明白了。对方又不是嫡出,不过是个庶女,只不过是出在高家,老爷就这样看重。凭自己儿子的人才。放眼整个青县,要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就是到现在,还有媒人上门来问呢!只是她一向唯白老爷是从。白老爷既然这样说了,她有满肚子的意见也都不敢说出来了。
  明天就是嫁期。胡氏亲自又过问了一遍慎芳的嫁妆准备的情况,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便着许大娘将慎芳叫过来。慎芳闻讯很快就过来了,九月的天气正是冷热相宜的时候,慎芳着一袭浅绿的衫裙,头上简单的盘了一个螺髻,只鬓边斜斜插了一支玫瑰簪子,便显得格外娇俏可人。看着眼前明媚娇艳的少女,胡氏在欣慰之余不由又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么漂亮可人的女孩儿,马上就要嫁为人妇,成为别人家的小媳妇了。也不知道那个白夫人会不会像自己一样爱护女儿?根据她派人从外面收集回来的信息,只怕很难说。白夫人出身于普通农家,是家中长女,因为在家时勤俭持家,很有贤名,父亲更对白老太爷有救命之恩,因而得到白老太爷的青眼,聘作长媳。她嫁入白家这么多年,侍奉翁姑,操持家务,倒都是妥妥帖帖,不过鲜少出门交际。据说她并不识字,家中大小事务,都是白老爷说了算。而她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爱若珍宝,事事都以儿子为先。这么多信息汇总到一起,胡氏就不能不为慎芳担忧。钱氏若是个见过世面的,上次高管家前去,便不会冷落于他。正是因为她显然并没有怎样见过世面,所以自以为得了个探花的儿子便已经是天大的荣耀,将世人都不放在眼内了。这样的婆婆,媳妇再好,也总是配不上她儿子的。何况慎芳的出身在那里。若是通透一点的人家,自然不会挑嫡出庶出这些,只是钱氏,却恐怕有点难说。胡氏想起来就觉得心疼,看着慎芳含羞带笑的样子,胡氏只觉得话在嘴边欲言又止。细想起来,慎芳和白应天在京城也接触过了,他们二人应该是彼此满意的吧。不然,白应天也不会冒死抗旨了。只要他们小夫妻和顺,钱氏应该不会是问题吧?胡氏思想挣扎了半天,终于开口道:“丫头,到了别人家,就是人家的人了,记住娘平常教你的,要守礼守规矩,孝顺长辈,家和万事兴。”慎芳含羞点头。看着胡氏不舍的样子,她的眼圈也不由红了。忍不住道:“娘,我真想再陪你几年。”胡氏笑道:“说什么客气话呢!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你还是早点出门的好!出去了,记得经常回来看看就好!”慎芳点头应是。母女俩又说了一回闲话,慎芳方才回了玲珑园。
  她刚到自己的屋子里,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三小姐,柳姨娘那里的佩儿姐姐在这儿等候多时了。”慎芳忙唤了佩儿进来,佩儿刚刚十三四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可人,身上的衣物虽然朴素,却也显得雅致清爽。她不由在心里暗赞一声,柳姨娘调教人的功夫,确实不错。佩儿跟她行了礼,便开口道:“三小姐,姨娘说您马上就要出阁,她不好出面为您做什么,便私底下为您做了一点东西。也算全了她的心意。特意命我送过来。希望小姐您不要嫌弃!”说着将一包东西呈了上来。慎芳一愣,随即命红莲接过。打开来仔细一看,却见是两身衣服鞋袜,从里到外,一应俱全。衣料固然很好,难得的是针线很是精致。慎芳一直知道柳姨娘的针线不错,不过她除了给高老爷和慎蓉做过衣衫。从来就没有为自己动过针线。这回一下子收到这么一大包。不由让她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热泪一下子涌入了眼眶,她拼命忍了又忍,方才道:“多谢姨娘有心了!”说着将自己手上的一个珍珠手钏取了下来。递给佩儿:“难为你走了这一趟,这个小玩意儿,你拿去带着玩吧!”佩儿吓得连忙推辞。绿枝也觉得不妥,便取了一个银锞子递给慎芳:“小姐。佩儿妹妹不敢收,就赏她五分银子买花戴吧!”佩儿这才接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待她走远,慎芳对着绿枝道:“走,陪我去看看姨娘!”自从上次柳姨娘打过了红莲,慎芳一次也没有到她面前去过。这一次。也算是心结解开了。绿枝忙取出一瓶玫瑰露,道:“小姐这个月刚做成的,也拿去给姨娘尝尝。”慎芳一笑。点了一下绿枝,道:“就你会做人。”绿枝轻笑道:“小姐不是常说吗?有来有往才是礼数。”慎芳点头。两人有说有笑。不一时,已经到了柳姨娘现住的小院子外面。门口的婆子见到慎芳,连忙到里面去通报。待慎芳进了院子,柳姨娘已经从屋子里迎出来了。母女两个见面,一时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慎芳打量柳姨娘,一袭莲青色的衣裙,头上简单的挽了个髻,插了一根银簪子,整个人朴素的很,但是气色却比之前好了许多。不同于之前的憔悴绝望的神气,现在的柳姨娘神色要平静从容了许多,倒衬出了几分大气。而柳姨娘看着慎芳,不再是之前娇弱慵懒的形容,眼前的少女明媚娇艳,头上的玫瑰簪子,手上的珍珠手钏,脚上绣金线的鞋子,无不显示出这个少女得到的娇宠。
  她暗自舒了口气,一直以来,她追求的不就是自己的女儿能够受到优待吗?现在孩子明显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自己应该是欣慰的吧!只是一转眼,女儿已经长大了,马上就要嫁为人妇。今后,恐怕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像慎蓉,自从出嫁以后,自己就再也没有见过一面。这个小女儿和自己的关系虽然不像慎蓉那么亲密,可是她到底是自己的骨血。之前身体不好,病痛不断,自己没有给她很好的照料,现在终于身体好了,可是母女情分却生分了。将来嫁作他人妇,回来的时候少,跟自己恐怕越发疏远了。柳氏想起往日种种,不由有些悲从中来。却听见耳边慎芳清亮的声音:“多谢姨娘有心,为女儿准备了这么好看的衣裙。”她回过神,却见慎芳正对着自己屈膝施礼。她连忙将她一把抱住:“小姐不要多礼!区区小事,不值一提!”慎芳感觉到一种温暖柔和的气息充溢在自己周围。这种感觉,正是她多年来期盼的母爱的感觉啊。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馨。胡氏是她的嫡母,虽然对她也一直很好,可是跟她在一起,她总是不自觉的有一种想要刻意亲近的感觉。因为身体的病痛,因为柳氏之前的忽视,她养成了一种胆怯又敏感的个性。亲近胡氏,一来是胡氏确实对她很好,一来也是她想要有个依靠。而之前胡氏对瑾玉,柳氏对慎蓉,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都是她梦寐以求的。现在倚在柳氏的怀里,慎芳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那种感觉。而柳氏,怀抱着小女儿,有一瞬间的怔忪,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好好的抱过这个小女儿呢。不由又有无数的歉疚涌上心头,越发温柔的抱住了她。看着相拥在一起的母女,绿枝很有眼力的把院中的人都支了出去。
  “我听说白家的主母并不识字,也不常在外面交际。说明她的个性可能并不十分随和。你过去了,一定要小心行事。凡事多问问姑爷,依着他们家的规矩去做。受了委屈不要怕,一定要让姑爷看在眼里。婆婆再怎么不疼你,你做事都有规矩,就不怕她挑理。再说,有姑爷在那里,你尽量不要自己出头。千万不要莽撞,一遇见事情就生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要跟身边的人多商量。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看你身边的红莲也是个可靠的。实在不行,你不如就把她抬起来,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这一次,柳姨娘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了。想着慎芳素来柔弱,恨不得将自己毕生的经验都教给她。不过她毕竟是妾室的身份,教的再多,也是对付胡氏的手段。不过挪过来对付婆婆,倒也未必不可行。慎芳听了一耳朵,却是又羞又急:“姨娘若是再说这些,我立马就走了。”柳姨娘这才醒悟,慎芳毕竟还是个大姑娘,着实是不懂这些的。于是住口不提。便开始亲自将自己屋子里好吃的点心,好喝的茶水都拿出来招待慎芳。不过在慎芳告辞的时候,借口要描几个花样子,把绿枝留了下来。绿枝一个月前已经嫁作人妇,配的是外面大掌柜的徒弟。那个小伙子机灵能干,绿枝的父母一眼就相中了他。由胡氏亲自做主,为他们办了婚事。现在绿枝的身份是慎芳的陪房,所以柳姨娘将绿枝留了下来:“以后三小姐还要你多多帮衬,有些话,三小姐还不能体会,我只好嘱咐你。”说着跟绿枝交代了一番。绿枝听了连连点头。柳姨娘在高家得宠那么多年,也不是容易的啊。

  第八十二章 出嫁前夕

  知道慎芳成亲的消息,瑾修一收到消息就提前从京城赶了回来。他这次回来,一来是回来帮助高老爷料理慎芳的婚事,一来却也是多日未见娇妻,更要紧要看一看自己的没见过面的儿子。他回家的很是时候,正好次日便是婚礼。看见多日不见的长子,高老爷很是高兴。又细问了一遍当初白应天他们在京中的情形,知道白应天在京中确实很是出彩。不由又是高兴,又是遗憾。看着一脸端肃的儿子,高老爷忍不住问道:“你果真打算在国子监那个姓陈的老头子身边再学上三年?要论学问,你可不比应天差啊。不然,你还是回来吧,跟着我读书,也未必就不能再拿个探花!是不是那个姓陈的对你藏私了,所以你一直迟迟不参加大比?”高瑾修一抬眉毛,笑道:“爹爹是等的急了?我的先生不还是您让人推荐的么?怎么现在反而是您先嫌弃起来了?您放心,陈先生教的很好。本来今年恩科,他也打算让我参加的。只是后来听说您的高足下场,便让我再定心读一年书,不要我一下子考得太好,把您的学生的风头抢光了。”高老爷闻言忍不住吹胡子瞪眼睛:“什么?不敢跟我比就直说,什么叫怕抢了我的风头?早知道我就不让你出去了。”那个陈先生,乃是高老爷当年在京城游学时认识的,学识,才华都很是出众。不过,因为两人当年都很优秀,也都有些少年意气。所以两人一直互相别着苗头,有点王不见王的意思。其实,私心里,对于对方的学识人品。两个人应该还是互相钦佩的。不然高老爷也不会故意将自己的儿子就专门托人交付给对方。而陈先生也不会一下子就慨然应允。要知道,这位陈先生在京城,名声很大,收弟子的要求很是苛刻。不问贵贱,只有他亲自看中的才会收入门下。他会收下瑾修,一来是瑾修足够优秀,一来其实也有高老爷的因素。只是嘴上两个人互相是从不服软的。见父亲当真。高瑾修忙笑道:“跟您说着玩的。陈先生现在奉命经常出入东宫。为太子讲学,他说学业要互相切磋着才有进步,因此推荐了儿子和韦相爷的孙子一道陪伴太子。是以。儿子今年无法再参加科考,是为了避嫌。”高老爷闻言恍然,随后听他居然要陪伴太子,而且和韦相爷的孙子一道。不由又紧张起来。慎重交代道:“陪伴太子,可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你向来为人稳重。应该知道轻重,我也就不多说了。只是韦家人一向心比天高,你可要小心了。”瑾修点头,道:“孩儿省得。那韦青是韦家第三代比较杰出的人才。才学很好,就是为人有些孤傲。之前他在太子身边,颇为得意。现在韦妃被废,倒是消沉了不少。”
  听到韦妃被废。高老爷眉心一皱,随即道:“皇后崩逝,韦妃被废,不知道两者之间有无牵连。若是郑韦两家的联手之局因此而太子倒可无忧了。”瑾修点头道:“据说韦妃被废是因为对皇后大不敬。具体情形孩儿知之不详,但是应该是相互关联的。”高老爷点头,道:“若是果真如此,那倒是好事情。只是郑家如今又恢复了侯位,郑家的女儿又远嫁东蒙,只怕,那位平西侯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你在太子身边,你弟弟瑾敏又入了太子麾下,你们二人都与东宫有了牵扯,可是更加要千万小心行事。太子的安危,关系到朝局的稳定,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一定要注意!”瑾修听了连连点头,道:“我先生也是这般嘱咐我的。他说太子英明睿智,将来必定是位英主,因此让我们好生陪伴他读书。只是,既是读书,便只谈书上事,万勿妄议朝政,以免惹祸。”高老爷听了一声长叹,道:“这个陈嘉祥,怪不得这么多年一直呆在京城都是这般安稳,原来见识到底还是比我高了一筹。好,你就听你先生的,不要妄议朝政。先免了祸事再说。”瑾修点头应了。一时父子两个又谈些慎芳婚礼的细节之事,到了天色渐暗,两人才计议定妥。
  看见瑾修熟悉的身影,康氏只觉得鼻子一酸,夫妻分离了这么久,她是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真正意味了。她本是家中娇养的独女,从来就没有吃过什么苦头。这一次原本是陪瑾修回乡探母,本以为不过回来几日便会回京。谁知道居然在这里一住就将近一年。而且这一年里,她还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怀孕和生子。而且怀孕期间,瑾修除了最初的几天陪在她身边,后来就一直不在身边。生子的时候,她尽管满心惶恐和无助,最希望看见瑾修,却还是强忍着思念和依赖,写信推拒了瑾修打算回乡的好意。虽说胡氏和慎芳对她也一直都是关怀备至,只是,她们的关心,说到底终究到底比不上瑾修的陪伴。此刻,看着长身玉立,面色温雅的瑾修,她怎么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瑾修含笑取出随身携带的丝帕,轻轻地擦去她脸上的泪水,低声道:“快别哭啦!大家要笑话你了。”康氏赌气抢过他手中的帕子,道:“我偏要哭个痛快!看她们谁敢笑话我!说不定,就是你在笑话我吧?”瑾修怜爱的轻抚她的发鬓,柔声道:“又说傻话,我怎么会笑话你了?我知道,这么长时间不在你身边,你吃苦啦!其实之前你要生孩子,我也很是担心的。一直到收到家中的平安信,我才放心。那一段时间,我是真的走不开。这段时间,你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帮娘料理家事,确实是辛苦了。对了,宝宝在哪里?我还没有见过孩子呢!是叫越儿对吧?”听他提起孩子,康氏方才转移了注意,发现一直待在身边的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抱走了。
  屋子里服侍的人在瑾修进门的时候都很有眼色的避出去了。这会儿听见康氏唤人,方才忙忙的进来了。听说瑾修要见儿子。大家都不由一愣,为首的丫头锦绣忍着笑,道:“说起来,大家都忘记了,大爷还没有见过小少爷呢!夫人之前嘱咐我们,让把小少爷送她那边去,说是不要让他打扰了大爷和大奶奶团聚。我们刚刚就送过去了。”康氏听完红了脸。娇嗔道:“就你话多。还不快去把越儿抱回来!”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见慎芳恬美的笑声:“不用去接了。母亲刚想起来大哥还没有见过越儿,又着我负责送过来了。”看着慎芳怀中雪团一样的小小婴儿。瑾修只觉得一颗心都要化成一滩水了。“这就是我儿子?”他开心地走过去,伸手就要抱他。却被慎芳阻拦了一下,“哥哥别急,越儿已经有些认人了。你先拿个拨浪鼓逗他几下。他就会要你抱了。”瑾修看着一脸茫然看着自己的小家伙有些不信,道:“这么小。居然就认人?”慎芳点头,道:“你看,他已经要嫂子了。”果然见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