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骄娇无双-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姒一阵失望。不过转眼她也想通了,便客气地回道:“这与大师无关,改朝换代重新丈量土地,那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没有想到姬姒如此开明,净空禅师露出了一股笑容,他双手合什道过谢后,又道:“现在那座庄园,因为贵府婢仆得力,位置也只一般,还侥幸保存至今。庄园内部有山地三十余亩,也算解决了女施主在建康的居留问题。”
    说到这里,他从一侧床头打开一个朽烂的木盒,掏出一张保管良好,却已发黄的契纸。
    姬姒接过了契纸。
    直到她离开白云寺时,还频频回望,这一趟前来鹤倚峰,可以说是出奇的顺利。当年托管财物的先祖,确是个聪明的,因为他相信的是禅师们。这么久远的事,除了这些大师,别人还真信不过。
    此行的收获,姬姒还有点失望时,一侧的孙浮黎叔等人,却一个个欣喜若狂。被建康的房价打击得无法喘过气来的他们,听出自家在建康城里有一个小庄园,顿时都要癫狂了。
    净空禅师说,她家的庄园位置不好,可姬姒没有想到,这位置竟然那么不好。顺着契纸上标明的地址,姬姒在看到那位于巷子深处,背后靠着一座山,虽说是位于建康城中,实际上却与城中心隔了老远,且位于建康最贫穷,最不被士族看在眼里的角落的庄子里,半天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一个老头出现了,他隔着破门看着这一支有良马为驭的豪华队伍,警惕地问道:“客从何处来?”
    姬姒上前一步,她拿出契约,徐徐说道:“我姓姬,前来接收先祖遗产。”
    姬姒还以为,这些仆人在这里生活当年,已把此地当家,怎么也会抗拒一下她这个主人的进入,没有想到那老人进去招呼一声,转眼间,三十来个男女,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排,大开府门迎接姬姒入驻。
    最先出现的老头拿着她的契纸看了一会,又翻看了一会姬姒从姬府中带来的,带有她父祖字迹的几本藏书后,他转向姬姒,恭敬地说道:“老仆郑吴率诸婢仆见过女公子。”
    姬姒连忙上前扶起。
    见她打量着自己这些人,郑吴轻喝一声,说道:“诸位,我们的女公子回来了!”
    几乎是郑吴声音一落,他本人也罢,站在他身后的那些婢仆也罢,一个个气势变了。
    这是真的变了!
    饶是衣裳陈旧,饶是不少人身上还有劳作留下的污渍,可这一刻,这些婢仆笔直而立时,却让姬姒仿佛看到了谢十八身边的那些婢仆!
    只是一转眼,极不起眼的郑吴,已仿佛成了一个满腹诗书的饱学宿儒,便是那看起来很是稚嫩的小婢女,竟然也有了一种普通小族女身上见不到的书卷气。
    一时之间,站在姬姒身后的孙浮月红等人,竟是感到了一种自形惭秽。
    见到姬姒吃惊,郑吴抚着长须,缓缓笑道:“女公子可能不知,我等虽是家仆,可我等乃是当年统治天下长达八百余年的天下第一族,姬氏世家的家仆。”
    姬姒听到这里,惊道:“郑叔是说,你们从东周之时,便一直追随我族?”
    郑吴点头说道:“正是。”他继续说道:“这些年时移世易,我姬氏一族雄风不再。可在三百年,你家祖先便留下遗言,他说,王权更替是无可抵挡的,可江山再变,家风不能变。他说,后代姬氏族人,无论主仆,须人人读书。”
    他朝姬姒行了一个今时今世再也见不到的周礼后,恭敬而又自傲地说道:“女公子别看我等老的老弱的弱,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谨记林信公的教诲,一有闲暇,便诗书自娱。所以,虽然世间之人都说王谢才是第一大族,可王谢的家仆,定然不会如我们一样,精通周乐,老少饱读诗书。”
    郑吴骄傲地看向姬姒,又道:“有所谓百年贵族千年世家,女公子,你以后不管出入何等场合,我们都不会让你丢半分颜面!”
    在这个把颜面看成一切,把传承看得极重的时代,姬姒没有想到,自己在一夜之间,竟然拥有了一批精通失传多年的周乐,且诗书满腹的仆人!同时,这些仆人还对姬氏一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忠诚!
    见到姬姒满意了,郑吴叫过婢仆一一向她介绍起来。
    这些婢仆,分别是郑,齐,秦三姓,恰好是春秋战国时,三个诸侯王的姓。
    接下来,姬姒便是忙着了解庄园的近况。如,郑吴等人,这些年来就守着这处庄园,靠着庄子的那三十余亩山地,缝缝补补过活,可就算庄园位置不好,这些年都,他们都经历了好几波针对庄园的或明或暗算计。
    而让姬姒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庄园里的书房,居然收有先秦时诸子百家的上万册藏书。
    这么丰富的藏书,这么学识不凡的婢仆,就足以向任何人证明她的家族底蕴了。
    这时,围着庄园转了一圈的孙浮回来了,说道:“女郎,这个庄园虽是不小,就是太穷了些。”自从见过那开价五千金的二进房子后,孙浮便觉得这个占地四五十亩的庄园很大了。
    确实,庄园太穷了。姬姒看着破破旧旧,到处有窟窿的房屋,看着塌了大半的围墙,看着众仆身上陈旧的衣裳,以及面黄肌瘐的模样,暗暗想道。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良田被收,他们这些仆人能坚持守在庄园里,等着姬氏一族有子嗣前来,已经是无上的忠诚了。
    当下,姬姒下令道:“郑叔,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姬府的大管事,孙浮是二管事。”两人谢过后,姬姒转向郑吴说道:“我这次带了三车金银前来,你们先花用吧。这庄子有了主人,就不能这么破败了。”
    郑吴响亮地应道:“是!”
    姬姒点了点头,又道:“把那八匹马也买了,以后家里出行全部换成驴车。”
    众仆再次应道:“是。”
    “听说建康粮价不贵,多购一点。”
    “是!”
    姬姒想起一事,又道:“听说粮食当中,稻米最能使人白净有光泽,以后家里无论男女老弱,主食全部用稻。”
    姬姒这话一出,四下婢仆却不吭声了,看到他们这么沉默,姬姒正要询问,头一转,便看到了郑吴身后,好几个仆人都眼眶红了。
    陡然的,她明白过来,稻在这个时代是贵人才食用的,看庄园众人这模样,只怕他们平时连栗米都很难吃到,姬姒这个决定,却是把这些人完全感动了。
    不过,虽然食用稻米会是笔巨大的开销,可包括郑吴在内,都没有人开口拒绝。
    ……不是因为稻米味美,他们之所以不拒绝,而是因为,纵使他们诗书满腹,纵使他们是这世间唯一懂得礼乐编钟等上古乐器的人,可只要他们面黄肌瘦,就连贵人的面也见不到!
    可以说,在这个长得俊美了甚至可以直接当官的年代,他们再有才学,现在这模样,也无人相信。
    就在这时,姬姒又道:“另外,每二日必食一顿肉糜,直到饱腹为止!”
    直过了好一会,郑吴因激动而暗哑的声音徐徐传来,“只是这样一来,那开销就太大了。”
    听到这话,姬姒悠然一笑,她轻声说道:“别担心,赚钱,那是很容易的事!”她这话一出,五十几个婢仆齐齐抬起头来,一个个目光诧异地看着了姬姒。
    ……
    坐在幽黑的祠堂深处,瘐施儿心想,她这辈子,也许就这样结束了!
    双眼无神地看着头顶上的梁柱,她一脸绝望地想道:真是不甘啊。
    想她瘐施儿,本是瘐府的三房嫡女,以前,她娇俏可爱,走到哪里都是一片奉迎之声,众人常说,她唯一的不好,就是母亲过逝得早了些。
    可对瘐施儿来说,生母过逝得早又有什么打紧的?她的姨娘,可是待她比亲女儿还要好。想她当初为了让姨娘上位,不知在祖母和父亲面前说过多少好话,做过多少功夫。
    她只是没有想到,原来人心这么可怕,有些人不到亮出毒牙的时候,你怎么也不会知道她是条蛇。
    一直以来,姨娘宠她放任她,她以前以为是爱,今天才明白,原来那叫“捧杀”。那个木盒,她当天动的时候,里面明明是没有什么绣幅屏风的,可她一转身,那毁掉回纹绣幅的罪名,就实实地砸在她身上,纵使她百般辩解,可因她素来的骄纵行径,竟是没一个人相信了!
    想着想着,瘐施儿闭上双眼,眼角处,慢慢沁出了两滴泪水。
    就在泪水如珠,一滴一滴沁入身边的地板上时,突然的,幽黑得像是到处可以看到鬼魂的祠堂前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她不久也要变鬼了,纵使是鬼,她也不怕了……
    就在瘐施儿自嘲的一笑后,突然的,她闺蜜卫锦在外面温柔地说道:“你们守在这里,我去与施儿说说话。”
    瘐施儿连忙睁开了眼。
    就在她踉踉跄跄地爬起身时,卫锦的身影已出现在房门处。
    一眼看到消瘦得不成样的瘐施儿,卫锦的双眼迅速地变红了,她冲了过来,扶着瘐施儿的手,哽咽道:“才十天不到,施儿,你怎么就把自己搞成这样子了?”
    瘐施儿看到卫锦落泪,她也哽咽起来,“阿锦,你是来与我道别的吗?是不是我这一辈子就要在这里老死了,所以你来见我最后一次?”
    “当然不是。”卫锦想起了此行的任务,她连忙凑到瘐施儿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施儿,你还想不想出去?”
    出去?瘐施儿激动了,她流着泪说道:“阿锦,我是做梦也想出去啊。”
    卫锦点头,她低声说道:“我想也是这样的。”说着,她西西索索,从怀里掏出一个手帕来。
    卫锦把手帕递到瘐施儿面前,小声说道:“这东西是今天早上,一个不知名的人送到我手里的。你且看看。”
    瘐施儿怔了怔,她看了卫锦一眼,接过手帕端详起来。
    才看了一眼,瘐施儿便像疯了似的,猛然扑到天窗处,就着那一线光亮,细细地看了起来。
    见到瘐施儿拿着手帕的手一直在颤,卫锦说道:“你也看出了对不对?这手帕上绣的荷,用的是回纹绣法!”
    卫锦走到瘐施儿身前,再次朝左右张望了一眼,转头小声说道:“给这块手帕给我的那人说了,你只需要拿出一套正街的二进院子,他家主人就愿意帮你把那副剪坏的屏风修复如初,而且绝对不会让人看出半点痕迹!”
    略略一顿,让瘐施儿消化了她的话后,卫锦又道:“那人还说,离太后寿辰只有二十几天了,舍一套院子,得到翻盘的机会,你愿是不愿?”
    事实上,如瘐施儿这样的嫡女,她的亡母早就给她留下了极其丰厚的嫁妆。不过是一套位于正街的院子,她又怎么可能不愿?这样的价位,远谈不上趁火打劫!
    咬了咬唇,瘐施儿忍着喜极而泣的冲动,颤声说道:“她什么时候要?”
    “那人说,那副屏风越快交到她手里越好,至于院子,到时一手交屏风一手交货。”
    “好!”瘐施儿泪水双流,她抽噎道:“那人真能帮我修复好屏风,别说只要一个院子,就是让我瘐施儿以后天天供着她的长生碑,我也无怨无悔!”这十天瘐施儿有多么恐惧绝望,这一会,她就对那个主动前来相助的人有多么感激,说出这句话后,她又像发誓一样地说道:“你告诉那人,不管她是谁,她对我瘐施儿的救命之恩,我牢记于心,永世不忘!”
    
    第三十九章 建康风流
    
    有了家,人的心就定了,此时的姬姒,因屏风还没有到,有了难得的空闲。
    见天高气爽,桔子花和苦楝树的花在空气中泛着香,姬姒挑了一个叫秦小草的婢子,再带着孙浮,坐上驴车出了门。
    姬姒的庄园,离正街颇远,驴车还在一个又一个巷子里穿行时,外面,孙浮正兴高采烈地向她说道:“女郎,你说一说咱们那八匹马,买了个什么价?”
    自家的仆人,现在都学了她,开口闭口都是钱了,这让那些士族听了,一定闻自己铜臭逼人,满口阿堵物。
    不过,钱确实是姬姒心头所爱,她便高兴地接了口,“什么价?”
    孙浮四下看了一眼,声音一低,得意地伸出一根手指,道:“放在荆州,足可以买十二匹同样的马!翻了五成!”
    “这价钱还真不错。”姬姒很高兴。
    孙浮得意起来,他咧嘴乐道:“这个价算什么?我问了,这建康的马,根本就是数量极少。依我看偌大的建康马市居然只有这么少的马,那价格还要高上几倍才合行情嘛!”
    这时的孙浮却不知道,建康的马少却是有理由的,马车少更是有理由的。《梁氏家训》有云,建康士族,畏马如虎。
    这事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士族,不管什么东西,必定要选择最好最贵的才能彰显其家世,在这样的审美观下,他们的车如果是马车,就必须选最高大雄骏的马来配驷。可真实的情况却是,士族奢靡百数年,身材柔弱,同时也以弱为美,而高大雄骏的马,其气势雄峻,有战场气,叫声响亮,有阳刚声,这样的马,光是站在那里,就让许多士族心中惶惶,有畏惧之感。对比下,温驯矮小行走缓步的驴,就更符合士族们的心意了。
    也因此,马和马车,在建康是不流行的,是不被士族喜欢的,同时,建康人看到骑马或坐马车的人,会视其为北方鲜卑统治下的蛮夷,会被看做不知建康风气的暴发户,心下会生轻视厌恶。便是谢琅,他在建康时,也是乘坐驴车或牛车。
    孙浮一谈到钱,总是神采飞扬的,他高兴地说道:“女郎,我听你的吩咐,把家里所有的车都换成了驴车。嗨,这建康的牛也比荆地贵得多,就只驴子又多又便宜,所以我一口气给家里添了二十四辆驴车,加上原来的,咱家共有三十辆驴车了。”
    一侧的秦小草,虽然只有十四岁,虽然读书上很有天赋,可她也贫穷得太久了,现在陡然听到孙浮说,自家有了三十辆驴车,小姑娘顿时双眼放光,整个人容光焕发,一副很满足很骄傲的样子。
    姬姒也是微微一笑,她朝外面的孙浮说道:“你这件事做得不错。”
    孙浮这时已对她敬若神明,听到姬姒这么一夸奖,顿时得意得嘴都合不拢了。
    就在这时,姬姒的驴车到了主街了。
    堪堪一入主街,姬姒便被这扑面而来的繁华给震住了。十天前她从这里经过时,一则没有来主街,二则匆匆来去,都来不及看这闻名天下的人物风华。
    可现在,她来了,她看到了!她看到了这个大江南北,无数中原人都渴望一见的建康,她看到了这个最繁华最让人向往的城池!
    姬姒掀开车帘,痴痴地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那一个个广袖博带,衣香流香的子弟,看着充斥在每一片空气中的叫买声,一时之间,竟是痴了醉了。
    一侧,秦小草见到姬姒转过头,朝着河堤对岸痴痴望着,不由轻声说道:“小姑,那里是陛下新设的国学馆和玄学馆,要过去看看吗?”
    姬姒连忙点头。
    当下,驴车再次驶动。
    当她的驴车走上河堤时,姬姒更是熏熏如醉,只见荡着脂粉香和花香的水面上,出现了十几叶扁舟,而每一叶扁舟上,都或坐或站着一些宽袍广袖,或俊美或神清的年轻郎君。
    这个时代,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在乎外表美的时代,这时代公认的美,是清瘦的,白皙的,灵秀的,骨清神秀的,所以姬姒一眼望去,看到的都是这种衣袍宽大,足踩木履,俊眉修目,风度翩翩的郎君们。
    现在是春天,明媚到了极致的春光,温暖得泛着香气的山河,都透着一种慵懒,闲适,奢华,安逸的华美。
    这是一种在荆州,在天下任何地方,都难以看到的华美,这里出入的每一个士族子,他们最大的目的就是醉生梦死,这里出入的每一个名士,他们最大的快乐,也是能醉生梦死!
    就在这时,姬姒的驴车过了河堤了。
    朝着不远处的两大学馆看了一眼,姬姒见到河堤处,也不知是为了这种芳香还是什么,种了许多许多的桔子树和苦楝树,那满树满树的细小花朵,那浓得让人熏熏欲醉的花香,直让她一直奔波的身子都变酥了。
    于是姬姒说道:“去河堤走走吧。”
    孙浮连忙应了,不过驴车驶到一处后,姬姒也只能下车步行了。索性,她今天也就是出来玩的,便带着秦小草下了车,主仆两人,像周围所有的士族子弟一样,踩着木履,哒哒哒,既悠闲又快乐地朝河边走去。
    两人来到河边后,姬姒先是漫不经心地瞟过,陡然看到四周的行人都停下了动作,河堤上,来往的车流里,一扇扇车窗齐刷刷打开,一张张或娇俏或美丽的脸朝她的身后望了来,她不由也转头看去。
    这一转头,姬姒也是一呆。
    却是缓步走来的一个队伍里,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郎君。
    这个青年郎君,头戴巾冠,广袖当风,身着同样的宽袍博带,他比起旁边那些消瘦的郎君,这人明显身材更颀长而挺拔,他五官非常白皙俊美,最特别的是他那双眼睛,很深邃,很忧郁,他抬头看向一个人时,那眼神会让人有一种宁愿此生溺毙于此的错觉。
    其实,这人身边的那三四个郎君,也有两个出挑的,只是与这人一等一的风姿相比,便不显眼了。
    姬姒看了一眼,不由低声问道:“那位郎君是什么人?”
    秦小草回头瞅了瞅,说道:“这是素和公主的夫婿驸马都尉文都。”秦小草知道姬姒对建康很多事都不知道,便小声说道:“文都是寒门子,不过他自幼便是神童,当年才学震惊了扬州,前年素和公主见了,便强征其为驸马。”
    说到这里,秦小草越发压低了声音,她轻轻说道:“据朝野传闻,当年相中文都的人并不止是素和公主,听说还有二位公主也为其倾倒,一位陛下最宠的公主更是为他相思成疾,后来陛下知道了,便召见了文都,当时文都殿前应对,真真说得上文采风流举止都雅,陛下生了爱才之心,便有意把他与那位相思成疾的公主婚配。哪知,就有那天,文都留宿宫中时,不知怎么就与素和公主睡到一起了。后来为了这事,素和公主和那位公主还打了好久的口水仗呢。”
    秦小草凑近姬姒,继续说着:“这事还没算完,那位公主病好之后,把已娶了素和公主的文都强召入府,听说将其拘在府中过了整整一月!”
    姬姒听到这里,回道:“所以,这个文都与那位公主也是有染?”
    “恰恰相反!”秦小草叹道:“若是那样,世间女儿不会这般推崇文都了。正是这文都被困了一个月,却一直与那位公主保持距离。据说,那一个月里,那位公主天天与他同宿同起,还几次拿剑架着他,可文都就是不肯碰她,后来那公主放他出府时,还失控地放声大哭呢。女郎你不知道,那位公主,可是个真正的美人儿呢,这么一位大美人倾心于他,可他硬是不为所动,整整一个月,面对这么一个大美人时时刻刻的诱惑和温柔,他始终不曾说一句话,更不曾有半分逾越。所以朝野都说,这文都既儒雅俊美,又心如铁石。”
    姬姒听到这里,看向文都的目光也露出一抹赞赏,她目送着文都的队伍离去,缓缓说道:“我知道他为什么不碰那位公主。”
    “为什么?”这一下,秦小草好奇了,忙不迭地转过头问道。
    姬姒抬头看着远方的白云,徐徐说道:“他本是有大胸怀大才志的人,却不料被一个公主算计,成了为人诟病的驸马,但,事已铸成,也就只能认了。只是,要让他堂堂男儿囿于两个公主的争夺当中,沦为弄臣小丑一样的人,他必定是不屑的!”
    姬姒的声音并不大,可这一次,她的话音落下后,旁边的大树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击掌声,“说得好!”
    却是一个宽袍大袖的士族郎君走了出来,这个士族郎君面目俊秀,略显消瘦,当然,这种瘦,在这个时代,是一种骨秀神清的潇洒。
    这士族郎君在背后听人闲话,却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他朝着姬姒微微颌首,赞道:“小姑这话要是让文都听了,定当视你为知己!”
    丢下这句话后,他也不停留,也无意寒喧,径自哈哈一笑,高声唱道:“春草暮兮秋风声,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减兮丘龙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那人放歌而去,直去得很远了,那一句“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话,还有空气中回荡。
    过了许久许久,秦小草的低喃声轻轻传了来,“这就是世间才子吗?权阀之重,怎敌才子之恨?小姑,要是能嫁给这样的男子,我这一生,那是什么也不求了。”
    姬姒转过头去,她对着秦小草清秀的面容端详一会后,低声说道:“这是一个寒门子。”
    不是寒门子,发不出这样的悲声,唱不出这样的歌。既是寒门子,秦小草与他的距离,便不是那么遥远。
    秦小草却没有听到她的话,她还在怔怔地看着那人离去的身影,久久不能回神。
    就在主仆两人喁喁细语时,前方的河道上,不知过来了什么人,四下的少女们,又是一阵尖叫欢喜声。
    本有点失落的秦小草闻声回头看去,才看了一眼,她便朝着姬姒笑道:“女郎,咱们今天运气真不错,建康五美男,你刚看过了一个,现在又来一个了。”
    “建康五美男?”姬姒好奇了。
    秦小草哼唱道:“是啊是啊,有所谓南北两名士,建康五美男,都是春闺梦里人。”
    
    第四十章 男色时代
    
    姬姒回过头去。
    她看到的,只是一只画舫,画舫的舱房里,有两个郎君正在下棋,而让少女们欢喜尖叫着的,是那个面对窗而坐的郎君。
    那个郎君,约摸十八九岁,一头乌发用玉冠束起,他眉目完美,神态宁静,专注凝视着棋盘的眼,睫毛深长,与文都的忧郁不同,这个郎君十分具有贵公子的气质。
    也许是外面的欢叫声太多,缓缓的,那郎君抬头看来。
    就在他抬头看了这么一眼,四周的欢呼声便是更响了,而姬姒,也算是体会到了这建康五大美男之一的风采了。
    这个郎君,五官且不论,他那双宛如秋水长空一样的眼眸中,有一种冷凝,这种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却又风度翩翩的眼神,很能挑起世间女子的春心。
    画舫很快便驶了过去。
    姬姒侧头,轻声问道:“他又是谁?”
    秦小米说道:“他是四大侨姓的兰陵萧氏的嫡子萧奕。”
    四大侨姓,这个姬姒是知道的,四大侨姓原是中原望族,后来迁居江南,他们多居朝庭要职,势力庞大,凌驾于所有士族之上,如谢琅的陈郡谢氏,便是侨四姓之一。
    原来是个与谢琅身份差不多的士族郎君。
    这时,秦小米又在一侧轻声说道:“这个萧奕,也是出了名的博闻广记,文采风流,据说,建康第一美人便痴恋于他。”
    姬姒转过头来,好奇地问道:“你刚才说南北两名士,建康五美男,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秦小米说道:“是这样的,天下名士虽多,可真称得上风流名士,容止无双的,北地洛阳有一个崔玄,南方建康则有一个谢琅。”
    听到谢琅的名字,姬姒的心跳了一下,转眼,她便自失的一笑,转头看向那些如痴如醉追着美男而去的建康小姑。
    她这一疏忽,秦小米的话便漏掉了两句,只听是她继续说道:“……剩下的两大美男就是小姑你刚才见到的文都和萧奕了。”
    姬姒目送着萧奕远去,过了一会,她缓缓说道:“我们还是去学馆看看吧。”
    “好的。”
    于是,主仆两人转身,朝着自家驴车走去,远远看到她们过来,正与一个壮汉吹嘘着什么的孙浮连忙跑了过来,坐上了驭座。
    姬姒在上车时,秦小米作势去扶,哪知,她的手刚伸出,姬姒便已轻轻巧巧地跳上了马车,让秦小米伸出的手落到了空处。
    主仆两人还没有在意,蓦然的,旁边突然传来了两声窃笑声,姬姒回头,对上了几个眼带不屑的士族小姑。
    姬姒初来贵地,自是不会多生事端,把车帘一拉后,孙浮便驾着车急急驶去了。
    秦小米朝着姬姒看了一眼后,终是小声说道:“小姑,你刚才应该让婢子扶你上车的。”她轻声说道:“在建康,太过矫健的,都是寒门子女和为人婢仆者。”
    姬姒笑了笑,说道:“我知道,荆地的士族也是如此,这次是我疏忽了,以后,我会尽量装得柔弱点。”
    秦小米失笑。
    这时,驴车已经上了路,望着渐渐出现在视野中的国学馆,姬姒问道:“建康的四大学馆,平素热闹吗?”
    提到读书方面,秦小米声音都轻快了,她说道:“四大学馆自然是热闹的,小姑你刚才也看到了,这里学子出入,郎君纷纷,建康的女儿家,几乎把这地方当成了游玩之地了。”
    刚刚说到这里,秦小米的声音颤了一下,只听她以一种吟唱般的腔调说道:“小姑,与你一道出门,真是运气好到暴了。”
    姬姒一怔,顺着她的目光朝前面看去。
    这一看,却见前方漆成朱紫之色的二层酒楼上,一个玄衣郎君正倚栏而立,那个玄衣郎君,约摸二十岁左右,他正微倾着头,双眼看着自己修长白皙的手掌上那精致的雕花酒盅,他似笑非笑,容色皎到了极致。
    是的,是皎到了极致,这个玄衣郎君,极清,极皎,极俊,若说,最早见到的文都是忧郁的,萧奕是高冷的,那么这个玄衣郎君,则是不沾尘埃,清皎如月,可他那双漆黑的眼,又显得心思深不可测,极皎与极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融合在一个人的身上,令得这个玄衣郎君,简直俊得让人心头发颤。
    事实上,此刻的街道上,本来行走的驴车也都不走了,一个个仰着头在傻傻地望着。
    姬姒看了一眼,再次问道:“这位是?”
    秦小米轻声说道:“他就是我跟小姑提起过的三皇子刘峻,也是五美男之一。小姑,这个刘峻可不能轻易喜欢了,他这人心思不可测,这两年,已有三个小姑为他闹死闹活了。”
    姬姒抬头,她看着刘峻那袭在春风中飘飞的玄袍,轻轻笑了笑后,垂下眸命令道:“走吧。”
    “是。”孙浮马上应了,于是,驴车再次启动。
    一侧,秦小米还在那里嘀咕,“今天是四月初一,非年非节,怎么这些大人物都赶来扎堆了?”
    姬姒笑了一笑,轻声说道:“今天运气是好。”第一次正式上街游玩,就见到了建康五美男中的三个,还真是让她这个荆地人不负此行啊。
    主仆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驴车则在不紧不慢地走着,眼看着玄学馆和国学馆都出现在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