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珍居田园-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她娘点醒了她。越是出色的人越是有傲气。那蔺秀才一看就不是个凡人,他现在鱼潜水底能接受她这么亲事,等以后他出息了呢,她娘甚至给她掉了回书袋,“悔叫夫婿觅封侯”。她回来后想一夜,就歇了心思,有些人只能远观不能亵玩。

    谁知她娘还没跟他们说推了这门亲事,蔺夫人竟然找了过来。蔺夫人不知什么时候见过她,很是喜欢她的脾气性子,而且她姥爷也是秀才。爷爷是大夫,在村里都还算是个说得上话的人,这样好的人家她当然想先定下了。

    谈了一个多时辰。她娘同意了这门亲事,当时她还纳闷,后来她娘告诉她,蔺家往上数五代也是显赫人家,祖宗有规矩。男子不纳妾,女子不二嫁。这是最打动她娘的。也算是成全了她的心思吧。

    叶白芷又说了一通他们夫妻成亲后如何琴瑟和鸣的话,才发现珍儿没反应就算了,就连叶白薇也不脸红了,不满的抱怨着,“你们怎么这样,怎么说也得给我一句话吧,好像只有我一个人说一样。”

    “嗯,白芷姐姐(妹妹)说的很有道理。”叶白薇跟珍儿异口同声的道,说完两人忍不住都笑了。

    叶白芷佯装生气的侧过身子坐在凳子上,珍儿知道她不是真的生气,就道:“白薇姐,你之前见过蔺秀才吧。”

    这不是疑问,而是肯定。叶白芷惊讶的抬头看着她姐,没成亲之前能看吗?那她娘怎么天天掬着她,之前连她跟路远哥说话她都接受不了。

    叶白薇点点头,乡下人没有城里规矩严,说亲前大多都会找个机会偷偷看一眼,看得上才换庚帖,看不上也好退了,省的生出怨偶来。

    原来能看啊,那她那么激动的跑前跑后,上蹿下跳的去打听干嘛?叶白芷想着,心里有些郁郁的。怪不得大伯娘说她娘把她的规矩礼仪教的一塌糊涂,以后让她多跟珍儿学学呢,她真的是什么都不懂。

    叶白芷想着,看了看珍儿,她正在跟叶白薇商量着礼物的事,连送什么给什么人合适她都懂,相比较而言,她真的没有一点长处。

    “……我听说蔺老爷的脚长过茧子,治好了以后留了病根,一碰就疼,所以做的鞋子得特别讲究。我觉得在这里用棉布包层棉花缝上去,应该好很多。”珍儿指着鞋口处,建议道。

    叶白薇诧异的看了珍儿一眼,这消息她都不知道,珍儿是怎么知道的?

    珍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二妞她们去蔺秀才村子里割药草,我托她问了问,她也不知道怎么的把这个都打听出来了。”说着小心的看了看叶白薇,道:“白薇姐,我们没恶意,就是想着多知道些事情……”叶白薇没等珍儿说完就抱住了她,真心道:“谢谢你珍儿妹妹,谢谢你!”不是真的把她当亲姐姐,珍儿哪里会费这个心力去打听蔺家的事。

    回到家,蔺夫人心疼的看着蔺城晄通红的脸,抱怨道:“怎么不坐了牛车回来,也费不了几个钱。”

    蔺城晄洗了脸,等脸上的红晕慢慢褪去了,才道:“也没多远的路,走一会儿就回来了。我也想多看看路上的风景,等去了书院,得好长时间才能回来了。”

    听到蔺城晄说要去书院,蔺夫人脸上的笑就灿烂的多了,她儿子就是争气,整个十里八乡的,没有第二个能有他这样的才能了。

    “今儿你去叶家,你伯跟你婶是怎么说的?他们要是不反对,娘过几天就让村里的李媒婆上门了啊。”蔺夫人关切的问道。

    蔺城晄脸上刚褪下的红晕又慢慢的升了起来,想到那抹杏花色的裙摆,慢慢道:“我大伯说让我专心跟着先生学习,其他的就没说什么了。”

    蔺夫人一听,急了。他们家这孝期一耽搁就是三年,那叶家不会是生气了,想悔婚吧?可是也不对啊,要悔婚早悔了,哪里还等到他们出了孝期才来悔啊。

    蔺夫人没主意的把目光投向靠椅上慢慢品着茶的蔺老爷,抱怨道:“你倒是说句话啊,这叶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蔺老爷放下茶杯,皱眉想了想,道:“这莫不是拿捏我们来了?”

    蔺夫人一想,还真有这种可能。他们家一等就是三年,可真是白白耽搁了叶家姑娘的岁月了。他们可是知道的,那叶家大姑娘名声不错,外家跟本家都是有力的,多少人上门求娶,结果他们选了她儿子,谁知这才定下亲,就让人蹉跎了三年的时光,任谁也要来摆摆姿态啊。

    “那,我们怎么办?”蔺夫人问道,媳妇还没进门就开始拿捏婆家,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蔺老爷看了看门外树枝上的喜鹊,半晌才道,“这事本就是我们理亏,我们俩过几天带着厚礼去看看那姑娘,登门拜访一下,我觉着那叶家老爷子跟叶兄弟都是懂礼的人,好好说说,早些把这事给定下吧。”

    蔺夫人听的点点头,虽说心里有些不舒坦。

    蔺城晄有些无奈的看着他爹娘,他倒不觉得是叶家想拿乔,叶家说那话可能真的是为他着想,他还记得他说他在问山书院跟着孙先生学制艺时,叶伯伯那瑟缩的眼神,他们家可能还有了退婚的打算吧。

    别人听说他有那么好的前程,不管走到哪儿听到的都是赞美声,有些人不管他是否定了亲都巴巴的往上凑,只有叶家有退缩的意思,他们夫妻是真的疼爱子女的人家。他还记得他娘当初跟他提起这桩婚事的时候说的话,“不过那姑娘外家是读书人,家里是行医的,就说你叶伯伯跟叶婶子夫妻和顺,都知道他们教出来的姑娘是个好的。这样的姑娘娇养着却不娇惯,不娇气,他们更懂得夫妻相处和睦之道。我们蔺家有不纳妾的规矩,夫妻和顺才能走的更远。”

    “娘,你来看看这个。”蔺晨雨拿着双鞋子,提着裙子一路奔了进来。

    蔺夫人看她提起的裙摆,沉着脸呵斥道:“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的,再大的事出了,你也得给我镇定着。大吼大叫哪里是大家闺秀应该有的样子。”

    蔺晨雨低下头,吐了吐舌头,道:“娘,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会了。”

    蔺夫人听她认错,脸色才好些,问道:“出了什么事,就让你这么慌慌忙忙的冲进来?”

    蔺晨雨提了鞋子脸上神情激动,刚开口,看她娘黑着的脸,压低声音道:“我刚刚拆大哥带回来的礼物,看这鞋子像是给爹的,就准备拆了重新做,谁知道我一摸里面,发现了这个。”说着翻过鞋口,露出里面白棉布包着的一个小团子。

    蔺夫人疑惑的接过来,捏了捏,抬起头来,脸上带着笑意,对蔺老爷道:“老爷子,这回你可猜错了。咱们家还真接了个好媳妇。”

    蔺老爷脚上受过伤,每次穿鞋都得特别注意着些,所以做鞋子就更得仔细了,这是蔺家都知道的事。叶白薇做的鞋子能注意到这一点,还处理的这么细致,看来也是个用了心的,这门婚事怎么不好?

    蔺城晄看着那棉布缝着的一团棉花,眼睛眯了眯,里面充满笑意,他想起了那抹杏黄上的一点淡红,跟两个送茶水进门的小姑娘头上戴的绢花一样,或许他娘说的对,在那样的家里长大的姑娘才更看重亲情。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摘榆钱

    “珍儿,珍儿,左边,左边,那儿有一大串呢。”

    “姐姐姐,你后面还有一串,老大了。”

    “珍儿,在你左后面那个枝上,好多啊。”

    “姐,快摘,快摘。”

    “珍儿,这还有一个篮子。”

    齐珍儿站在树上,脖子上挂着个篮子,听树下叶白芷跟虎子叽叽喳喳的叫唤这,艰难的挪着步子。这树真大,榆钱真厚啊。

    旁边树上的大壮慢慢放下来慢慢一篮子的榆钱,他弟弟妹妹高兴的接过来,忙不及的捡了两串就丢进嘴里,马上露出幸福的表情,俩小眼眯的都看不见缝了。

    虎子看了他们一样,酸酸的哼了声,心里有些羡慕,自我安慰着:我姐是个仔细的人,我们注重质量,才不跟你们一样是余钱就摘呢,或许还摘了没熟的。

    大壮站在树上,从树缝里看到那个抿着嘴,满脸沉静,认真的在树丛中找榆钱,淡定沉着的身影,只觉得这炎热的天也不那么热了。

    “珍儿妹子,要不要我过去给你帮忙?”大壮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心里话就脱口而出了。

    大壮人长的壮实,说话嗓音也大,他这一声吼了出来,不光地上等着接篮子的小孩子,就是旁边树上小伙伴们都听见了,愣了一下后,哄的都笑起来。

    珍儿正在认真地找着榆钱,还要小心的注意着脚下踩的树枝,一步也不敢错,一下也不敢分神。她会爬树,而且还爬的不错,可是她从不知道榆树这么高。

    大壮那声传来的时候,她还没反应过来是叫她,等小伙伴们都笑开了。她才后知后觉,忙摇头,“不用了大壮哥,我能行的。”

    那话说出来大壮的脸就红了,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红,后来小伙伴们笑话他,他的脸就更热了。这会儿听见珍儿的声音,只觉得如一阵春风吹过,让他心旷神怡。

    “那珍儿妹妹你小心点,找些粗壮的树枝站着。不好摘的榆钱就不要摘了。”人多,大壮也不敢说些什么话再让人笑话,但还是不放心。只好叮嘱道。

    珍儿仔细盯着脚下的树枝,慢慢移动着,等挪到一个三岔枝那里,才小心的坐好,慢慢道:“我知道了的。大壮哥,你也小心些。”说完,冲树下喊道:“白芷姐,我要把篮子递下去了,你注意着些。”

    叶白芷听到珍儿也摘了一篮子了,总算扬眉吐气一回。忙高声道:“知道了,珍儿,我们就在下面接着。你递吧,小心点。”

    珍儿收到话,用绳子绑在篮子柄上,慢慢的往下递。叶白芷看到淡黄色的竹篮慢慢的从茂密的树丛中往下坠,心里一阵激动。不过还是很有分寸的拉住了同样激动的虎子。等篮子落到地上,她才疾步跑了过去。把篮子上的绳子解开,换了个空篮子绑上,摇了摇绳子,高声喊道:“珍儿,好了。”

    珍儿一直从树缝中往下看,见叶白芷绑好了篮子,又听见了她的声音,才慢慢的把篮子往上拉。

    虎子以前没吃过榆钱,对这个东西很是新奇。不过刚刚旁边树上的二妞手脚快些,早就摘了一篮子榆钱递下来了,四妞屁颠屁颠的给他拿了好多,不过他因为心里的小心思没有接,这会儿见她姐摘的榆钱递下来了,忙捡了一个大串的跑去找四妞。

    四妞见虎子过来了,刚刚虎子吼她的伤心一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欢欢喜喜的接了榆钱,跟虎子俩吃了起来。

    叶白芷转个身就没看到虎子了,四处看了看,就看到他跟四妞正在一起吃榆钱,有说有笑的,相处很是和谐,心里也放心了。

    这会儿太阳还没出来,在树上摘榆钱的小伙伴们却都热的开始冒汗了,可是谁也没想过要先下来。

    村里的榆树多,又大多是没主的,以前没有人管,等榆钱快要熟的时候,不少小子们就上去摘了,等榆钱熟了,树上什么都没有了。而且摘榆钱的都还只有那几家,你说,要是大伙都尝尝,或是这是你自家的还好,可是这是大家的东西,而且榆树还那么多,这全被你们那几个人家给糟蹋了,要谁谁甘心。后来这个事反应给了村长跟里正,他们一商量,就制定了新规矩:榆树既然是大家的,那么大家就一起监督,一,谁家要是偷摘榆钱了,就按偷摘的数量罚银子;二,村里的榆树按户分,一户一颗,多余的就是大家共享的,到了摘榆钱的时候,先让小家伙们来摘,谁摘多少都算他们自家的。

    今天就是那摘榆钱的日子。既然村里规定一家有一颗,而且谁家摘了多少就是谁的,那谁愿意摘少了啊。这东西,自家吃不了,送人攒人情,卖钱也能得几个。

    珍儿问过叶白芷,榆树村的榆钱怎么熟的比别的地方晚些,不过她也说不清个为什么,反正从她爷爷那一辈就这样,他们这里的果树普遍比别的地方晚。

    珍儿一直在思量草莓成熟晚的原因,但一直没什么头绪,这会儿看到榆钱熟的晚,就更疑惑的。

    她买的两本游记上有写过,山上温度比平地上低,种的东西比平地上熟的晚,那要是这么解释草莓熟的晚的原因也说的过去。可是村里明明就很平坦,怎么种的榆钱也熟的晚,而那农作物却不受影响?

    珍儿摇摇头,真是烦心,这到底是为什么?

    珍儿一连摘了三篮子的榆钱,还都是选的大的颜色鲜亮的榆钱摘的。叶白芷看到她摘的榆钱又大又好,高兴的不得了,到处炫耀着。

    我们是摘的慢,可我们摘的好,不像你们什么歪瓜裂枣都要,我们是宁缺毋滥。

    摘第四篮子的时候,珍儿就更不着急了,慢慢挑着选着,还时不时的拈两个尝尝。就这酸涩中带着微微的一点甜味都能让那些小孩子们露出幸福的笑容啊,珍儿吃了两粒就不再吃了,实在是受不了那个酸涩。

    坐了一会儿,珍儿发现附近的几颗树上,刚刚还忙得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的小子姑娘们都歇了下来,在树上这儿蹿那儿跳的,也不忙着摘榆钱了。

    等有一个人熬不住先走了,剩下的人哧溜一声都下了树,拎着篮子,牵着在树下等着的小朋友回家了。

    珍儿见有人走了,知道她也能下树了,慢慢的往下爬着。她一直都觉得从树上下来比爬上树惊险。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送吃食

    榆钱因其外形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乡下人家就有了吃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所以每年到了摘榆钱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叮嘱小孩子没多摘些榆钱回来,无形中就给小孩子们增加了一种压力,导致他们开始竞争起来。

    而摘来的榆钱,只有头两天小孩子们还会觉得新鲜多吃一些,后来就不爱生吃了。大人们又不愿意浪费,就会想着法子的换着做榆钱,想让孩子们吃一些。

    加白糖蘸着吃,调凉菜吃,煮粥吃,蒸着吃,包饺子,蒸包子,各种吃法五花八门,只为了让家里人多吃一些,多留些余钱。

    珍儿是不信这些的,她本来只打算摘些自家吃,再送个叶家一篮子,叶七叔家一篮子的,结果叶白芷说了这个习俗以后,她也不敢太随意了,只好入乡随俗,等别人开始走了,才下树来。

    等把个叶家还有七叔的榆钱送过去了,珍儿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洗澡。

    这大热的天在树上待这么久,她身上又热又痒,可也不敢先走。自从她买了地买了牛,村里关于她的流言一直都没停歇过,各种猜测听的她都佩服那些人的想象力。

    村里人对于不熟悉的陌生人总是会带着一丝警惕还有戒备,毕竟律法规定了一人犯错,亲朋好友都有连坐,虽然处罚不重。珍儿理解这种情绪,她也不是一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所以总是带着善意与村里人相处。

    不过也有那投机取巧、不怀好意的人家,专门指使小孩子们找她跟虎子打听,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无所获以后,就开始恶意的揣测。在村里乱传流言,给她还有叶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她这才明白枪打出头鸟的真正含义,只好收敛自己,慢慢融进村里,不时跟村里名声好的人家来往,送些东西过去。

    虎子也不爱吃生榆钱,他虽然不挑食,但也知道什么是好吃的什么不好吃,特别是来到榆树村不论是叶家还是他们自己的伙食都不错,他的嘴也慢慢的被养叼了。

    洗了澡。珍儿看着满满的一篮子榆钱有些发愣,这放到下晌就不新鲜了,肯定不能生吃了。还是蒸了吃吧。

    把洗榆钱的事交给了虎子,珍儿舀了一大瓢的细白面,搅拌好,等虎子把榆钱洗好,也倒进白面里面搅好。揉揉搓搓,做成窝窝,放在锅里蒸。这个法子是毛氏告诉她的,她只知道制作步骤,好不好吃就不知道了。

    等窝窝蒸好,香气四溢。虎子闻到香味就赖着不走,等珍儿起了锅,也不顾烫。用筷子穿了一个,不停的吹着气,等凉了一点儿,就开始吃。

    珍儿看他的样子,直发笑。

    捡好了五大碗。珍儿跟虎子开始一家一家的送吃食了。

    叶家跟七叔家肯定是要送的。叶老爷子接了碗,吃了个窝窝。不住的赞叹。他老早就知道珍儿手艺好,还舍得,在吃食上只为让虎子吃好,不像一般的农家省这省那,连滴油一粒盐都舍不得放。

    叶七婶接了窝窝,很是不好意思。今年叶路远不在家,他们家连个孩子去摘榆钱都没有,他们本来准备过几天摘自家分得的那颗树上的在过过瘾,谁知道珍儿跟白芷想的那么周到,两小姑娘爬树还给他们摘了一篮子,这送了榆钱不说,现在还送来了窝窝,还是白面窝窝。他们家虽说在村里也还算是个小富户,可是这白面窝窝也不是天天都吃得上的,就是她当家的受伤前几天顿顿给他吃白面,等他伤好些,人清醒多了,是说什么也不肯吃白面细米了,每次她都是白面掺杂些粗面混着来做的。珍儿再怎么聪明,也还是个小孩子,手太洒了,捏不住钱。

    “珍儿,你这做这么好的面干啥,窝窝做些杂面的,玉米面的就成,你这吃白面的,还送人,那得什么代价了。你跟虎子还小,以后花钱的地儿多着呢,多俭省些啊。”叶七婶语重心长的跟珍儿说。

    珍儿羞赧了一下,心里同时为叶七婶这关怀的话语温暖,她从小没了爹娘,在齐府虽说那饶婆子对她好,可是教她的更多的是如何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齐府生活下去,每走一步都要算计,每说一句话都要思量了再思量,从来没人教她如何过生活,如何在贫穷困苦的生活中寻找希望。也只有毛氏、孙氏跟叶七婶这样真心把她当侄女,当晚辈的人才会告诉她她哪里做错了,哪里做的不好,乡下人应该怎么做了。

    “我知道的,七婶。这也是家里上次买的白面,我看着有些泛黄,怕它坏了,就想着做窝窝算了,省得浪费了。”珍儿解释道。这还是办过屋宴那回买的面,一直放着,虽然不会这么快坏了,但怎么说也是去年的沉面,味道不如新鲜面好,还容易长虫,她想着吃了去集市上买今年的新面。

    出了叶七叔家,转个弯珍儿跟虎子去了二妞家。四妞正在门口玩耍,看到虎子过来了,飞快的跑过来,拉着虎子的衣袖,甜甜道:“虎子哥哥,你是来找我的吗?”

    虎子愣了愣,看了他姐一眼,递过碗,道:“我姐做了些窝窝,拿来让你们尝尝。”

    四妞接过碗,看到里面的白面窝窝,高兴的蹦了起,欢快的往家里跑,嘴里还叫着:“爹,娘,姐,快来看啊,我虎子哥哥给我们送吃的来了。”

    二妞正在给她小弟弟换尿布,听到声音手抖了一下,碰到了她弟弟,小家伙啊的一声就开始哭起来,她一边抖着小家伙,一边冲着窗外吼:“跑什么跑,叫什么叫,喊鬼啊。”

    她娘抬手敲了她一下,呵斥道:“说什么瞎话,别吓着你弟弟了。”二妞沉了沉眼。四妞听到屋里的声音,低头吐吐舌头。

    等二妞从屋里出来,珍儿他们早走了。二妞拉住四妞,问道:“你刚鬼叫什么?”

    二妞板着脸还是很有威吓力的,四妞缩了缩脖子,嘟哝道:“珍儿姐跟虎子哥哥给我们端了一盘窝窝,我跟你说一声,是白面的哦。”

    二妞一听,愣了愣,问道:“窝窝呢?”四妞指了指她们住的屋子,顺着四妞的指引,在箱子里找到了那一大碗窝窝。沉吟着,见四妞看着窝窝不停的咽口水,伸手拿了一个,想了想掰了一半递给她,她立马高兴的接过,吃了起来。

    “你接窝窝的时候,有人看见吗?”

    四妞一边吃着窝窝,一边道:“爹去地里了,你跟娘还有弟弟在屋里,大姐在城里做工,三姐去挖猪草了,就你跟娘听见我说话了,没人看见。”

    二妞一听,放下心来,蹲下身,看着四妞的眼睛,叮嘱道:“这窝窝,你出去就说给了我们四个,还都是杂面窝窝,你知道吗?”

    四妞面露疑惑,“虎子哥哥给了我们好多,不是四个啊?而且都是白面的,我为什么要说是杂面的?”

    二妞也解释不好,只道:“你记住我的话就成,我要是听见你在外面乱说话了,小心我揍你。”说着还晃了晃拳头。

    四妞畏缩的看了看二妞的拳头,点点头,重复了一遍,“虎子哥哥给我们送了是个窝窝,杂面的”,二妞这才听的满意了松开了四妞,让她出去玩去了。

    最后两碗,珍儿送去了村长家还有大壮家。由于户籍文书跟叶春水家的关系,珍儿跟村长家也还算是比较亲近的。而且村长是村里比较有权威的人,跟他们打好关系总是错不了的。

    至于大壮家,那还是有些机缘的。她刚搬家,叶路远就说要给他们家送只狗来喂,毕竟两个小孩子还住在村尾,连着大山很不安全。谁知这段时间事情多,他们都忘了这件事。直到大壮家的狗喂的实在是大,再养就离不开了,他才抱着狗找到七叔家,把狗给送来了。

    七叔七婶都不知道叶路远要过这狗,他们自家就喂的有两只狗,看家足够了,哪里还需要大壮家的大狼狗啊。不过七婶还是心细些,一想就明白了,这是给珍儿家要的狗。她准备自个抱去给在珍儿,哪知道大壮听说是给珍儿的,他要自个抱来。

    珍儿抱着狗,看着那体型,那尾巴,很怀疑那不是狼。大壮可能常面对这样的怀疑,脸上一点儿异色也没有,摇了摇那狗的尾巴,说道:“你看,它会摇尾巴,肯定是狗不是狼,你放心。”

    珍儿盯着大壮握在狗尾巴上的手,艰难的点了点头,收下了那个体系比狗大的多的狗。谁知道那狗不光体型大,嘴好挑,珍儿喂了两天,什么都试过了,可它就是不吃,实在没法子的珍儿只好找了大壮。大壮手把手的教珍儿喂狗,等喂了几天,狗喂熟了,他才骄傲的对珍儿道:“怎么样,我家的狗好喂吧?我告诉你,这可是狼狗,是狼跟狗生的,可凶猛了,以后它给你看家护院,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珍儿看着那狼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通过这条狗,珍儿跟大壮他们也慢慢的熟识起来。大壮年纪不大,人却跟名字一样长的壮,在村里也是个娃娃头的角色,有他牵线搭桥,珍儿跟虎子也慢慢的跟村里的小孩子熟悉起来,虎子还交了几个玩伴呢。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商机

    珍儿跟白芷一人提了一只掉了漆的食盒,进了包子铺。

    珍儿给包子铺送过几回蘑菇,那老板跟她也还算熟识,对珍儿他们笑笑,让她们俩进了屋,自己手脚麻利的捡了一盘包子,端了两碗排骨汤,送去了旁边桌子上。

    然后擦了手,舀了两碗排骨汤,给珍儿她们,问道:“小姑娘,你今儿来怎么没带蘑菇啊?”他们店里又快没有蘑菇了,这经历了农忙,又过了个节,都没什么人采蘑菇了。

    珍儿今天没背背篓,那老板一样就看出来了,珍儿笑笑,道:“老板,这么多天都没下场雨了,山里蘑菇少,我就是想卖也没有啊。”这是实话,那老板也知道,只是心里的焦急还是没减少,没有蘑菇包子卖,他们家铺子就少了一种包子,就得少挣些钱。

    “哎呀,这老天气,太坏了,都这么多天了都没下场雨,这可让人怎么活?”包子铺老板抱怨道。

    珍儿跟叶白芷听了也皱着眉,她们现在可都是有地种的人了,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长不起来,最近村里人也都愁着呢。

    收拾了心情,珍儿打起精神道:“老板,今儿来找你,虽然不卖你蘑菇,不过也是要卖你一样东西的。”

    那老板兴趣缺缺的,问道:“什么东西?我这铺子这么小,除了包子跟汤,我们也卖不了其他什么东西的。”

    这个东西你肯定想卖,珍儿很有信心,把食盒打开,端出了一盘窝窝跟一盘包子,推过去,让包子铺老板尝尝。

    老板不知道珍儿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拿了一个包子。尝了一口,只觉得很好吃,却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好奇的又吃了一口,有了些眉目,却又不确定。

    “这是?”那老板皱着没,疑惑的问。

    珍儿盖了食盒,笑着道:“我先不说这是什么,老板先告诉我这包子味道怎么样?”

    包子铺老板点点头,“味道很好吃。而且很熟悉,可是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你们是什么馅。”

    珍儿跟叶白芷对视一眼,道:“是榆钱。这是用榆钱跟鸡蛋当馅包的。”

    “现在还有榆钱?”那老板很惊奇。得到珍儿肯定的答复后,也发现这生意能做,就跟珍儿商量起买榆钱的事。

    “这榆钱我们有很多,就看老板你要多少了。”珍儿板正脸,跟老板商量起来。

    “榆钱包包子要跟鸡蛋一起。这样成本就高了,我还不知道卖的怎么样。我看你这里还有一些包子,不如就先估个价我在铺子里卖,我看要是卖的好我就照这个量跟你定榆钱怎么样?”那铺子老板很快就想好了怎么办对他最有利。

    珍儿想做这个生意的时候,就想好要怎么那下这个老板了,明显现在的事情找她想的那样发展的。

    留了二十个包子。珍儿跟叶白芷拎着食盒往外走,走到门口,珍儿看着铺子门口的一块板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回身对包子铺老板道:“老板,你在门前立块板子,把今天有哪几种馅的包子写在上面,那从门前走过的人就能看到了。也省的你一个个的介绍。”

    那老板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平常来买包子的人来了就要问他们又什么包子,有时候人多了。他忙不过来,就没空照应,为这走了好多人。

    等去了景春堂,小伙计们找了叶路远出来,他跟杨掌柜告了假,跟珍儿她们在附近找了个茶铺子,要来碗茶一边吃茶一边聊天。

    看到食盒里的包子跟窝窝,叶路远一口气吃了六个才停下。让珍儿跟叶白芷看的直瞪眼,“你这是在店里没吃饱饭啊?”

    叶路远摇摇头,道:“店里伙食很好,午饭跟晚饭我们都是两素一荤,就是做菜的水平一般,跟这包子差远了。嘿嘿,我一吃就知道是珍儿的手艺。”

    珍儿笑了笑,道:“哥,你可别夸我,要是我骄傲了以后可就没这么好吃的包子了啊。”

    叶白芷跟叶路远都笑着道:“珍儿就是做的不好吃,也比别人家的好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