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珍居田园-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望着门外飘扬的雪花,心里担忧不已。
赵旸绪看了珍儿一眼,说道:“大嫂,你不用担心。我刚见了你娘家的那个下人,他说这两天大伯跟大伯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上面没有话下来,芙蕖的官员又卖大伯几分面子,这两天他们伙食好了不少,每天还有喝水喝了。他说上午有个机会,时间紧他也没来回话,就找了两床厚棉被托人送进去了,让你放心呢。”
珍儿还没回过神,老夫人已经双手合十拜了拜:“感谢佛祖保佑。”
赵婧涵见家里的气氛松了些,也跟着打趣:“祖母,你光谢佛祖可不成,这事还是大嫂跟她娘家人出的力呢。”
老夫人拉过珍儿的手,感激道:“我当初就看你是个有福气的。我在嵩山寺给你们算过,你们那个德高望重的无忧大师说你是个旺夫的命,旸铭跟你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看看这佛祖都早预示我了。”
珍儿被说的脸红:“祖母可不行这么说,我哪儿有那么好的命,这都是祖母福泽延绵,庇佑着父亲跟旸铭呢。”
赵旸绪看着珍儿的目光也充满钦佩。一开始大嫂吩咐南星去接触狱卒的时候,他还很不在意。觉得这样的大罪名应该是找上面能说得上话的人才对,找个小狱卒有什么用?现在看来大嫂很有远见。
这样的时候,官员们都急着撇清关系,就是有心想帮忙也是顾虑重重,他求救无门。没想到大嫂就找了个狱卒,给了些钱,就一点点的改善着大伯跟大哥的生活。
说了高兴的事,还有一件不让人开心的事。
赵旸绪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儿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一个报信,说是有人昨儿傍晚有人看到赵广财出城了,赶着一辆马车往寺庙的方向去了。我们的人沿着官道一路追着,路上只在一个小镇打听到像是表小姐跟赵广财一行人路过,后面就没遇上了。这样的天路上不好走,想来明天应该就能追上表小姐他们一行人了。”
屋子里一时静默了。
满屋子的人这会儿都恨死了杨婉琳他们,都恨不得他们死在外面才好。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证据证明这事跟杨婉琳有关系,现在杨婉琳跑了,要是杨家来要人他们交不出来怎么办?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杨氏早早的让吴妈妈带了人守在二门上,要是杨婉琳被带回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到她院里去。
寒风瑟瑟,吴妈妈带着几个婆子守在那里,一步也不敢走开,就怕错过了到时候杨氏又要责罚他们。
等了一上午都没人进二门,赵旸绪更是影子都没见着,更何况是杨婉琳了。
晌午吴妈妈冻青了脸进来回话,杨氏的脸色却是比她还差。
到了下晌,吴妈妈继续等着,还是一无所获。
傍晚在吴妈妈的绝望中赵旸绪终于进了二门,她期盼的往他后面望去,除了一个书童再没别人了。
赵旸绪也不管吴妈妈是何等失望,脚步匆匆的去了上房。
“没有追上!”赵二婶惊讶的问道:“这一个男子带着两个柔弱的姑娘,这天寒地冻的。怎么就没追上呢?”
赵旸绪也很着急:“我派去的人都是青年壮汉,跟着我爹常年在外奔走的,对这附近一带的路也都熟。他们说昨儿还能找到表小姐一行人的行踪,今儿却是一点儿踪迹都找不到了。”
“表小姐他们对这附近的路不熟。也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派人去追他们,现在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解释。”珍儿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我猜他们应该是迷路了。”
这样的天又是寒风又是大雪的,路上并不好走。风雪大些,连眼睛都挣不开。赵广财虽说跟着他爹负责辽东的生意,不过他是个软蛋,哪里受得了那个苦。都是好好的在城里享受,从没去过关外。这样的风雪天在外奔波更是没有过。这三个都是没吃过苦的,迷路的可能性很大。
赵旸绪一听,有些踌躇的开口:“不至于吧。赵广财怎么说也是在芙蕖长大的。”
老夫人却一拍桌子,“珍儿说的对,他们十有八九是迷路了。你多派些人,沿路去找,山林也不要放过。”
赵旸绪愣愣的应了声。正要转身出门去安排,外面就传来小丫鬟回禀的声音。
“老夫人、少爷,有京城来的信。”管家匆忙进屋,行了礼把信递给赵旸绪。
赵旸绪看到上面的署名,把信递给珍儿。
珍儿知道这必是程昱或是吴玲玉送来的信了。接过信。拆开,珍儿愣了一下,这是她不熟悉的字体。
把信看完,珍儿的眼睛亮起来。
“老夫人,事情或许有了转机。”珍儿把信递给老夫人。
赵婧涵在旁边,也顾不得别的,微侧着身子看过去。
老夫人看完信,眼里泛起泪花,拿信的手也直抖。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有什么转机?”赵二婶急切的问道。
赵旸绪虽然没说话,脸上也同样急切。只有杨氏同样激动却更多的是憋闷。
赵旸绪看完信,高兴的一拍掌。
“杨先生的名字我听过,跟祖父一样是个正直忠厚的。”杨玄清上回敢冒死直谏,差点害的自家家破人亡,当时还是大伯去京城积极奔走解救他,没想到这么快他就回报过来了。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样气节高尚的人很值得他们崇敬。赵旸绪也同样敬佩他。
“这就好,这就好。”老夫人也跟着说道。
赵二婶激动的全身颤抖:“那大伯他们很快就能洗清罪名了。”
杨氏这会儿也看到了希望,却还是冷冷的看着珍儿,问道:“奇怪了,这样的信怎么点名送到你手上。”
热烈的气氛一滞,大家都没想到杨氏会问这个。
珍儿热火的心被这话一问也冷下来,这是在质疑她的贞洁了。
“我跟杨夫人周玉琯有些渊源,她是我义姐,杨大人自然就是我姐夫了,这信到我手上很正常。”珍儿淡淡道。杨家的事情告一段落,周玉琯感激珍儿在那样的情况下出手,非要忍她当妹妹,珍儿没个亲人,也觉得杨玄清夫妇人品都不错,就认下了。
杨氏还要说什么,被老夫人给打断了,她说了两句让众人都散了。
扶着赵二婶的手往屋里走,她叹道:“你大嫂这要是寒了珍儿的心呐,以后就不好焐热了。”
推荐一本很不错的书 《雍正皇后生存录》作者:棠梨雪。
简介: 虽说母凭子贵,妻凭夫荣。
可总不能人到四十,才发现儿子不是自己的,丈夫是大家的。
成为乌喇那拉氏的那一天,宛宜就告诉自己,除非一辈子不进皇家门,
否则她必然要成皇为后,以皇太后之尊,看着自己的儿子做了那清朝皇帝。
第五百零七章 接人
珍儿最近对杨氏态度冷淡,老夫人他们都看在眼里。
珍儿一直是个知礼懂礼,这回这样做,肯定是杨氏逼急了。做了这么多年的婆媳,老夫人对杨氏的脾性还是很了解的,不用想都知道错肯定是在杨氏,只不过她做了什么触到珍儿的逆鳞,让珍儿这样不给她面子,老夫人还是有些疑惑的。
赵二婶跟杨氏是妯娌,这么多年虽然一直被杨氏给压着,不过赵二叔对她好,儿子又出息,就是婆婆也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疼着,外人都说她嫁人是来享福的,是以也不怎么怪杨氏。这会儿老夫人能说杨氏,她却说不得。
“杨大人奉命去辽东调查此时,这下娘放心了。”杨家不止跟赵家有渊源,跟珍儿也连着亲,杨玄清调查此事肯定会尽力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赵家不怕查!
老夫人拍拍她的手:“是这个理儿。你也放心吧,我让旸绪给他爹送信了,告诉他路上慢些走。不过他这一趟辽东还是要走的,那边的生意受了创伤,不管是结束了还是整治好了再来都得有个说法。”
赵二婶点头:“娘,我懂。”
这厢刚回到屋里的木香、木笔都气愤不已。
“这也太欺负人了!有这样当人婆婆的吗?”木笔忿忿道。
木香往杨氏住的院子的方向啐了一口,“真不是东西!”有眼无珠的东西,偏把珍珠当鱼目。
珍儿的心里倒是很平静,这次遇难才知道什么人是亲近的人。她早对杨氏不抱希望,现在听她说这些只觉悲凉,却并没有太委屈。
“天天吹嘘他们杨家多有本事,多了不起,哼。真正祸到临头了,连个屁都不放一个,人家当她是死的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扯着虎皮做大旗,要不要脸啊!”
木香跟木笔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站在廊下就嚷嚷开了。之前杨氏跟杨婉琳作践珍儿,他们两个院儿里的人,开口闭口珍儿乡下来的,没有他们京城杨家出来的姑娘身份尊贵,云泥之别什么的。木香她们本就憋着一肚子气,现在逮着机会了,还不狠狠的还回去。
吴妈妈带着丫鬟路过院门前。听到里面飘出来的只言片语,老脸通红。
有婆子讨好的说道:“吴妈妈要不我去教教这小蹄子规矩?”
吴妈妈斜睥她一眼:“这份活儿不想做了你就去。”
婆子闻言讪讪。
吴妈妈心下叹息,她们院儿的人趾高气扬惯了,到现在都没认清形势。现在夫人说话不管用了。不管是老夫人还是少爷都倚重少奶奶。杨家还有个表小姐暂住在赵家,这回赵家遭了难也没见杨家传个话过来,可你看看少奶奶那边,不止娘家弟弟早早的过来帮衬着,就是京城也有不少信寄过来。帮忙周旋着,这高下立见。不管老爷跟少爷能不能回来,少奶奶的地位是稳稳当当的。夫人一个不讨喜的,她们跟着能得什么好?
吴妈妈带着婆子刚走到赵二婶院门前,就听到有丫鬟来回话:“杨家来人了!”她顿时精神一震。
这样大雪天儿。路上耽搁了也不是什么怪事。总归人是来了的。
吴妈妈还能强强忍住内心的激荡,旁边跟着的几个丫鬟婆子却没她的道行深,各个挺直了腰板,说话的声音了大了起来,指着门前的丫鬟训斥一通,才让她进去通报。
吴妈妈不赞同的看了那婆子一眼,却也没阻止。她们憋屈的太久,也是得趁着这个机会把气势做起来。
赵二婶打发走来回话的管事,总算有了空歇一歇,一盏茶还没吃完,外面就传来咋咋呼呼训斥人的声音,她给身旁伺候的妈妈使了个眼色,那妈妈出门一问,就明白了。
“杨家来人了。”赵二婶放下茶杯,淡淡说道,心里也了然外面那些婆子骂人的底气从哪儿来的。这个家里不止杨氏喜欢处处压着人,她的那些下人更是把她这个脾气学的十足十,这些天让她们夹着尾巴做人真是不容易。
赵二婶带着人去了上房,这会儿杨家派来的妈妈正在老夫人跟前回话。她来的前一刻,杨氏也刚赶过来,进门就急匆匆的问了杨老夫人的身子,家里一切好不好。
杨家来的妈妈热络的跟杨氏说着杨家的事,老夫人淡淡的看着他们,脸上神色不显。赵二婶进门只打了声招呼就到了老夫人身旁。
杨家来的妈妈见赵家的几个主子都来了,就把杨夫人吩咐的事说了,客套的说道:“这天寒地冻的,年前马车在路上耽搁了,东西也没送来,还往老夫人你们见谅。”
老夫人淡淡道:“天寒地冻,谁也不想不是。”
杨家来的妈妈见老夫人态度这样冷淡,准备好的一大堆话都不好说了,好在有杨氏在一旁,热情的应和了两句。
“老夫人,这回老婆子来是要来接我们小姐回去的,我们夫人啊给小姐说了门亲事,哎哟喂,这可是门要不得的好亲事。年前小姐说要来参加表少爷的婚礼,我们夫人想着他们兄妹从小一起长大,要是不让小姐来,她肯定觉得遗憾。这过年没有小姐在跟前,老夫人跟夫人都觉得跟少了什么似的,过年都没尽兴呢。这回要接表小姐回去啊,老夫人好几天都激动的不行,叫我过去叮嘱了又叮嘱。那有来的好的夫人都说我们小姐这要嫁出去,老夫人还不知道得多不舍呢。”杨家来的妈妈眉飞色舞的说着。
老夫人跟赵二婶的表情一如既往的淡然,只有杨氏脸上的表情由欣喜、激动、炫耀一瞬间变成错愕、背叛、愤怒。
“什么?亲事?”杨氏猛地站起来,惊讶的望着那妈妈。
杨家的妈妈像是没有发现杨氏的古怪表情,仍然欢天喜地的说道:“可不是么,多好的一门亲事啊,我们老夫人也夸未来的姑爷是个有出息的呢。这亲事定的急,我们老夫人说要尽快让小姐回去,好在家专门绣嫁妆。这六礼过下来,时间说紧也挺紧的。”
赵老夫人点头:“这是应该的。”
杨氏猛的一拍桌子:“谁准她走了?你们不能这样说话不算话,当初明明……”
“老大家的!”老夫人一声厉喝,拦下了杨氏下面的话,然后对赵二婶使了个眼色。
赵二婶一看就明白了,走过去拉着杨氏的手道:“大嫂,我正好有事要跟你说,走去我院儿里吧。”
杨氏还想再说,赵二婶凑近她低声道:“大嫂,你想让旸铭以后在杨家面前抬不起头?还是想让杨家跟赵家这么亲就这样断了?”
杨氏心里一震,也知道自己刚刚魔症了,就着赵二婶牵着的手就出了上房。
赵老夫人最后怎么打发杨家来的妈妈的赵二婶不知道,杨氏却是不关心,她现在满心都是被背叛跟抛弃充斥着。她不傻,今儿那婆子来了那么久,开口闭口都是杨家人如何如何想念杨婉琳,每一句话是问候她现在过的好不好,赵家的事怎么样了,杨家又做了什么。她明白,她已经被杨家人给抛弃了。
吴妈妈回来,听到屋里传来压抑的哭泣声,心里也跟着酸酸的,挥挥手让门口伺候的丫鬟都散开了,她守在门口,等过了一炷香,里面的哭声小了,这才进去。
珍儿这边也很快知道杨家来了妈妈,就连在上房说的话也都听说了。
木兰担忧的说道:“现在表小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到时候怎么交的出来人?”
珍儿也着急这个,不过却对杨家的冷血有了深刻的认识。照着杨家来的妈妈说的话,他们一路走走停停,耽搁了不少时间,那就是从赵家出事还没三天他们就出发了。那个时候就已经决定只把杨婉琳接走,赵家的事都不管,还真是舍得下。
虽然恨死了杨婉琳,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盼望着赵旸绪能把人给找回来。要是不能把人交给杨家带走,到时候杨家发难,岌岌可危的赵家就更艰难了。
当天晚上赵旸绪回来,无奈的摇摇头。大家一看就知道他还没找到杨婉琳。这一天两天的还能应付得过去,不让杨家来的妈妈见杨婉琳,可这过两天怎么办?亚国家可是急不可耐的要把人接走,就怕赵家这事牵连到他们。
一夜无话,安眠的不知道有几个。
刚吃完早饭,桌子还没撤下,杨家来的妈妈就来上房请安,说是要见见杨婉琳,把老夫人的话带到。
珍儿在旁边伺候着,心也跟着揪成一团。
老夫人说了两句,像是安抚住杨家来的妈妈了,珍儿看她不甘心的告退了。
下晌,老夫人歇了晌才刚起来那妈妈又来了。
珍儿因为担心赵旸铭,老夫人这里的消息来的快些,就一直在这里守着,听到丫鬟说那妈妈来了,她也有些烦了。
老夫人安抚的拍拍她的手,就让那妈妈进来了。
这回杨家来的妈妈态度非常强硬:“老夫人,我们夫人想念小姐都已经病了,走的时候特别交代我们一定要把小姐带回去,您这不让我们见小姐,我们回去可不好交代啊?”
就是心宽如老夫人,这会儿也有些恼了。珍儿握了握老夫人的手,正要回两句,赵旸绪盯着风雪进门了:“谁说不让见的,这会儿是你们家小姐不想见。她交待了,晚上就见你,你们准备准备,明儿就走,我们赵家不留了!”
第五百零八章 送走
“跟大嫂说的一样,他们确实是迷路了。派出去的人在最后查到的踪迹附近找,方圆十里都找遍了,才在一个破旧的茅草屋里找到表小姐跟她的丫鬟。至于赵广财那小子,说是去找出路,结果走了就没再回来。我想肯定是看事情暴露,跑了。好在我早早的就把他娘给看守起来了,家里的东西也都收了,他除了身上带走的东西,其他的也拿不到了。”赵旸绪喝了杯热茶才感觉僵硬的身子好了不少。
珍儿看了老夫人一眼,问道:“人现在怎么样了?”
赵旸绪烤了烤火,道:“都冻成冰人了,我们的人找到她们的时候差点儿没认出来。两人冻的瑟瑟发抖,这要是再晚个一天半天的,估计就没救了。”
“人都安顿好了?”老夫人叹口气,开口问道。总归是在自家丢的,要是出了事,自家也脱不了干系。
好在赵旸绪不是个死读书的,“都安排好了,也请了大夫去看诊了,我娘在那儿照看着。”
这样的安排也没错,今儿把她治好,明儿就让杨家的人把她带走吧。既然相看两相厌,留下干啥?
到了傍晚,总算有人传话了。
杨家的妈妈收拾好了,精精神神的去杨婉琳暂居的院子。一进门就闻到浓烈的药味,她心里不禁打了个突。
杨婉琳被冻了一整天,心里早就绝望了,突然遇到赵家来找她们的下人,那感觉跟黑夜里突然看到阳光一般,很是温暖。不过再怎么温暖,她也还是被冻了那么久,不是有人来了就一下子好了的。回来以后她就开始发热,好在赵旸绪叫大夫来的及时,吃了药捂了一下午,她这会儿感觉好多了。
看到熟悉的人,还没开口。杨婉琳呜咽着大哭起来,她觉得很委屈。
杨家来的妈妈也是杨夫人身边有头有脸的,从小看着杨婉琳长大。之前或许对这个脾气不好的小姐没多少情分,不过这会儿看她病怏怏的样子,心里多少也还是有些心疼的。
杨婉琳抱着那妈妈狠狠的哭了一通,就开始抱怨珍儿怎么样对她不好,赵旸铭怎么被迷惑了,对她不如从前,姑姑怎么被压着在家里没地位等等。杨家来的妈妈只听着,不发一言一语。心里却在琢磨着等会儿怎么开口劝杨婉琳答应跟她回京城去。
赵家现在就是个泥潭。谁都不愿意陷进去。就是往旁边站站都不想,谁知道什么时候溅出来的泥浆会脏了衣服?
杨家来的妈妈踌躇着开口:“小姐,老夫人跟夫人都很想你,夫人都病了。想你回去看看她呢,她……”
“娘病了?什么时候病的?我要回去看娘,走,我们现在就回去。”杨婉琳说着就要起身,她身子才刚好,哪儿起得来,撑着身子的胳膊一软就跌回床上。
那妈妈没想到杨婉琳这么快就想通了,她一路上准备了满肚子的话都没说出口。
“小姐身子现在还很虚弱,等你好些了我们就回去。”杨家来的妈妈丝毫没觉得放松。反而心里的疑惑更甚。夫人派她来就是因为她会说话,想着要是赵家提出过分的要求,她能不伤感情的拒绝。就是杨婉琳现在求她帮赵家说话,或是让她传话回去,她也想好怎么推脱。甚至劝杨婉琳不要管赵家的事,没想到她想好的话都不用说,杨婉琳自己就想开了。
“杨家那个妈妈陪了表小姐两个时辰,最后表小姐睡着了她才走了。屋子里没让人伺候也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只不过外面的人都听到里面传来哭声了,不过也没什么大的声音传来。”木莲说道。
木兰在旁边收拾书桌,闻言讥讽道:“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做了这样的坏事,赵家没找她算账已经便宜她了,难道还想倒打一耙啊。”
这回就是杨家不派人来,赵家也会把杨婉琳送回去的。不过一个是无奈,一个则是无情了。
杨家明哲保身没错,但这样一点儿情分都不管,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就太让人心寒了。
赵旸绪说的让杨家的人第二天就走明显是气话,杨婉琳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冻了那么久,回来要是不生一场大病,那都对不起她自个的身份。
送走了大夫,赵二婶垮下脸。想着自家这些祸事都是杨婉琳招来的,她实在做不出笑脸迎人的模样。不说她了,杨氏自从杨婉琳回来过来问过一回,两人不欢而散,到现在提都不提杨婉琳,活像没有这样一个侄女似的。从前如珠似宝的捧在手心也不过如此。
杨家来的妈妈倒是一刻都呆不下去想早些回京城,可杨婉琳的身子不争气,这才一夜,又是发热又是说胡话的,她想带走杨婉琳也不成。她甚至隐隐有些怀疑这事是赵家的人在里面下了黑手,要不怎么昨儿还好好的,过了一夜就病的这么重?赵家现在求救无门,抓到了杨家这块浮木,不想松手也是正常的。
“小姐是我从小照顾着长大的,她的身子我最清楚,我看还是我去照料她吧,这不熟悉的人伺候的也不合心意不是?”
杨家来的妈妈这些话成功的让赵二婶的脸拉的更长了,当即下令把伺候杨婉琳的丫鬟都调走了,整个院子全交给杨家来的妈妈看顾着。
赢得了住持院子的权利,杨家来的妈妈顿时有些得意,带着她带过来的丫鬟风风火火的去了杨婉琳暂住的院子。还没一盏茶的功夫,就发现得罪这内院主持中馈的主子下场有多么惨了。
炭没有,去领,不是推三阻四就是发了下等的炭,理由给的足,赵家遭逢大难,家里东西有短缺是正常的。
没人烧茶水,去问了,回道:“不是这位妈妈说不用我们伺候,您不是带了丫鬟来吗?”
吃饭自个去大厨房提,你忘了别人也不会想起来。
药啊,银子给你,车马也给你,自个去买呀。咱们买的药不合心意不是?
想吃燕窝?哎呀,正好最后一碗给大夫人了,没了。
赵家下人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好,不过这话说的就让人难堪了。杨家来的妈妈也后悔当初话说的太满,可这会儿认输却是不能的。
煎熬的过了三天,杨婉琳的身子好些了,她也听那妈妈说赵家的态度了,更加的心虚,知道赵家肯定是从她的动作中知道她做的那些事了,哪里还敢继续留在赵家,催促着杨家来的妈妈赶紧回京城。那妈妈也实在呆不下去,这天寒地冻的,看人白眼,听人冷言冷语,她听惯了奉承话的,心里早憋着一肚子气。
送走杨家的马车出了城,赵旸绪吩咐车夫赶紧回去。
珍儿跟杨氏早已准备好,等在二门外。
虽然心里不甘心,这会儿杨氏却也识时务,没有在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跟珍儿两个中间间隔一个人的距离,问道:“这事打点好了吗?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夫人放心吧,二叔说上面的人发了话,他们不会为难我们的。不过去探视的时间不会太长,夫人有什么话最好长话短说。”珍儿回道。
杨氏哽了一下,对珍儿突然不怎么热络的态度有些不适应,她记得珍儿刚进门那会儿不是这样的态度的。
珍儿一直低声跟旁边的简月娘说着话。昨儿赵旸绪来传话说今儿能找个空让她们去大牢见赵山长跟赵旸铭父子,她一时竟然不敢相信。
事情还没有明朗,她们这一趟肯定不能太明目张胆,只能悄悄的去。能带的东西也不多,很多东西在现在都是不被允许的,珍儿跟简月娘他们忙碌了大半宿才收拾好两三样不起眼的小东西准备带进去。
简月娘看着珍儿明显消瘦了一大圈的脸,心里叹息一声。
趁着晌午吃饭休息的一会儿空档,赵旸绪带着珍儿、杨氏进了大牢。
傍晚来大牢守着的都是府城过来的兵卒了,这些狱卒也摆不平,赵旸绪他们只好趁着晌午铤而走险进来看看了。
赵山长跟赵旸铭精神头都还不错,不过被关了这么久,还是有些憔悴的。
珍儿的目光一对上赵旸铭的目光,就感觉眼里一热,她深怕赵旸铭看了担心,低头提东西悄悄擦了擦眼睛。
赵旸铭握着珍儿的手,心里既暖又愧疚,开口说道:“你瘦了。”
珍儿也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好,摸摸脸道:“其实还好,就是最近有些冷,怕冷罢了。”这话一出,两人都不再说话了。
“我自从见你,还从没见你这么狼狈。”过了一会儿珍儿开口,开玩笑的说着。
赵旸铭心里难受,却还是笑了起来。前两天赵旸绪托那狱卒带了封信进来,赵旸铭跟赵山长都知道这次的牢狱之灾是拜杨婉琳所赐了。这会儿见到杨氏,他本想安慰杨氏两句,可是张了张口却不知道怎么说。毕竟这次的不是小事,不是杨婉琳打碎了个花瓶那么简单。
赵山长对杨氏也很冷淡,全家人早就劝过杨氏把杨婉琳送走,表哥都成亲了,她还纠缠着像什么样子?杨氏自己钻了牛角尖,这回招来这样的大祸事,他们就是真的想原谅杨氏,也打算趁着这个机会让杨氏长长记性。
第五百零九章 温暖
出了大牢,珍儿把哭的不能自己的杨氏交到吴妈妈手上。这会儿杨氏未必想见她,想让她搀扶,毕竟赵旸铭父子俩对她们的态度差别太大,杨氏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肯定受不了。
来的时候已经能想到大牢的环境艰苦了,可真正看到又是另外一番场景。自己最亲近的人在大牢里受苦,谁都不好受,回程的马车上气氛有些压抑。
到了二门,刚下马车,赵二婶身边伺候的银钏就上前行礼,然后道:“少奶奶,亲家少爷带了人来探望老夫人跟你,这会儿正在上房呢。”
虎子来了?
珍儿跟杨氏说了一声,急匆匆带了人去上房了。
有外男,即使虎子年纪不大,赵旸绪作为家里的男子也还是要出面招待的。一眨眼的功夫,二门上除了一个守门婆子,只剩杨氏跟吴妈妈主仆两个了。
“夫人我们回去吧。”吴妈妈怕杨氏心里落差太大,忙开口道。
杨氏握紧手里的帕子,咬牙道:“不,我们也去上房。”
见到来的人,珍儿惊讶的站在原地。
“路远哥,廖姐夫,你们怎么来了?”来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叶路远跟廖三。
虎子为叶路远、廖三、赵旸绪做了介绍,几人见礼了,廖三这才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能不来吗?你白芷姐也准备来的,这不是孩子小离不开嘛。她还写了封信给你,让你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廖三说着从怀里掏了封信出来给珍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