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珍居田园-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怎么就不能害怕了?珍儿好笑,这可是在官府的眼皮子地下做这样的事,要是被人抓住了,不说别的,他们都得下大牢。她又不是没有牵挂的人。怎么会不怕?
    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没出息害怕。盼儿竟然奇异的安定下来了,“那天我跟娘还在庄子上收拾东西,等着过些天就开始春种,谁知道却听到消息姑爷顶撞圣上,被下了大牢了,当时我就吓的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还是娘一巴掌打到我脸上我才清醒过来。”盼儿说着有些羞赧,“我、娘、还有阿风我们急匆匆的赶到府里,就看到二夫人带着一群家丁围在小姐跟姑爷的院子里,说是要把他们赶出去。到那天我们才知道十几年前族里就把姑爷一家除名了。小姐才生完孩子,身子还没恢复。听到姑爷被下了大牢,当时就晕过去了,我们来的时候也才刚刚醒。听了二夫人的话,她就让丫鬟们收拾东西,她自己去找二夫人要姑爷的爹娘留下来的东西。二夫人不给,还让人把小姐赶出去,还是老夫人发了话。最后才把东西给了小姐。”
    盼儿叹了口气,“姑爷在城里有一个别院,小姐从府里出来就让人把东西搬过去了。谁知道东西安置好还没两天,官兵就来封了别院,把小姐们都给拘在别院里不准随意进出了。小少爷还是前天晚上,我跟娘劝了小姐半天才给抱走的,幸好我们早了一步,不然到现在肯定就抱不出来了。”
    盼儿的脸上有庆幸又有不舍,任谁把自己辛苦怀胎十月。生下来才三四个月的孩子跟别人换了,甚至还要替别人去死都会不舍。
    明明很想去再看一眼,可又怕看了不舍,所以盼儿才宁愿狠狠心不去看,也不想到时候会更难过吧。
    夜幕降临,珍儿、阿风跟着叶春水来到别院门前。等了一会儿,见一队衙差过来跟门前的守卫打了声招呼,那些守卫就走了。
    又等了一会儿,就见一个人偷偷摸摸的过来,对叶春水他们做了个手势,叶春水就带着珍儿他们去了后面角门。
    轻轻敲了五下门,叶春水跟门里面对了暗号,才听的吱呀一声,门被打开一个小缝,叶春水他们闪身进屋。
    门内是一个穿着衙差服二十来岁的人,见他们进来,压低声音道:“徐大哥已经把人引开了,你们快些进去,说完了就赶紧出来,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说完给珍儿他们指明了方向。
    这个别院阿风也是来过的,顺着衙差指的方向直接带珍儿他们去了正房。
    叶春水觉得他不好进去,就站在门口跟衙差两个闲聊。
    正房前面静悄悄的,这天儿才刚黑,里面尽然连跟蜡烛都没有点。轻轻的敲了敲门,门里立马传来惊恐的叫声,“谁?”
    阿风看看珍儿,珍儿轻声道:“周小姐,我是棘阳县卖包子的齐珍儿。”
    屋里传来小声说话声,很快门就被打开了。
    掀了帘子进去,珍儿才发现屋里其实是点了蜡烛的,只不过门窗上都被蒙了厚厚的帘子,门也被桌椅紧紧的抵着。
    见珍儿四处打量着,周小姐歉意道:“抱歉,因为我们都是弱质女流,所以只能这样了。”
    这满屋子里除了周小姐、乳娘,还有四个小丫鬟,年纪都不怎么大。遇到这么大的事,害怕是肯定的。
    “周小姐别这么说,小心些是对的。”珍儿道,见阿风从一进门就目光直直的盯着被奶娘抱在怀里的襁褓,叹了口气对周小姐道:“周小姐,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屋子里的都是信得过的。”周小姐说完,见珍儿看了阿风一眼,也明白过来,让奶娘把孩子递给阿风,他们进了内室。
    透过帘子,见阿风抱着孩子轻轻的摇晃,激动的脸都红了,周小姐要紧牙关,默默流泪。
    “孩子很好,去的时候还有些发热,喝了药就好多了。也怕孩子太小吃了药受不了,是奶娘喝了以后,再喂孩子的。大夫说虽然这样好的慢些,不过对孩子的伤害小些。”珍儿道。
    周小姐抬起头看着珍儿,嘴里喃喃道:“谢谢你们。没想到,到了现在,会来看我的竟然是你。”
    “听说周大人被上峰斥责,现在在家里闭门思过,想来他也在努力的想法子救您出去。”珍儿劝慰道。
    周玉琯听了不见喜色,反而淡淡的摇摇头,“你们出去了帮我送封信给我爹吧,他位卑言轻未必能说的上话,相公在京城的好友已经在想办法了,让他不要为这件事奔波。”说着扭头看向外面,“我是不是很坏?我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却让别人的孩子来为他牺牲。”周玉琯说着泣不成声。
    见她这样,珍儿反而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了。
    过了一会儿,等她哭声小些了,珍儿才问道:“周小姐知不知道杨大少爷是为什么事情惹怒圣上的?”知道了根源在哪里,后续还能救他们一命。
    周玉琯摇摇头,“公爹生前对河道很有研究,前年工部找了过来,想请相公帮忙修缮河道。本来相公不愿意去的,是大人三番五次的来请,又因知道河道不疏通,最后受苦的是百姓,相公这才去了京城。去年过年他都没有回来,我本来还打算等孩子大些了去京城看看他,谁知就除了这事。”
    这样就不好办了,不知道根结在哪儿,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人怎么救人?
    周玉琯也想到了这个,不过经过这么久的心惊胆战,她现在倒是坦然不少,“你们也别为我们奔波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这都是命。我认命,只是亏欠阿风跟盼儿两个了。”
    她这样心如死灰,珍儿倒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劝好了。
    “时间到了,快点儿走吧。”感觉里面还没说两句话,外面就传来不耐烦的催促声。
    阿风抱着孩子的手一紧,睡着了的孩子觉得不舒服,嘴里发出痛哭声,阿风忙松开手。
    乳娘去把孩子接了过去,阿风神了手想抱过来,最后还是黯然的垂下手。
    珍儿跟阿风心情沉重的出了门,对上门外叶春水关切的眼神,摇了摇头。
    门要关上的一瞬间,周玉琯扑过来对珍儿他们道:“他,就拜托你们了。”
    即使不明说,大家也知道这个他就是周小姐的那个孩子。
    珍儿回头点点头。
    回到租住的小院已经很晚了,好在有衙差帮着开路,一路上倒是没遇到什么麻烦。对上盼儿急切的眼神,珍儿不知道怎么开口才好。
    第二天一早起床,珍儿就见盼儿人恹恹的,脸色也不好看,眼睛肿的跟核桃似的,知道她昨儿晚上肯定哭了大半宿。
    这边虽然见到了周小姐,却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大家都有些泄气,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天也是朝廷的钦差来的日子,听说是要带周小姐他们去京城候审的。
    一大清早,天不亮阿风就出门去探听消息了,盼儿呆不住,也跟着要去,被珍儿给拦住了,以他目前的情形,出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
    叶春水也一直没走,这天他又会了同窗回来,告诉珍儿他晚上要去参加钦差大人的接风宴,珍儿他们闻言都是一喜。
    “春水哥,我听说这回来的钦差大人身份有些不同,到时候你也不要莽撞了,能搭上话最好,不行我们再想别的法子。”珍儿叮嘱道。
    叶春水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愣头青,这些年应付同窗什么的他也应付的很好,即使说了也没人相信他是从乡下出来的,更何况不说了。点点头,叶春水道:”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的。”说着带阿风出门了。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故人来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寒冷的冬天刚过去,忍了一冬的树芽就忍不住冒出了头。一群穿着长衫的学子走在杨柳依依的河畔,倒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听着左边吟诗右边作对,走在人群中的虎子微不可察的皱皱眉,等人看过来的时候,脸上又恢复了一贯的谦逊。
    踏春活动一直进行到下晌,有些意犹未尽的准备包个酒楼大家一起畅饮一番,虎子见这些人大的有十五六岁,小的比他还小两岁,却已经开始说些荤话,喝酒了,想到姐姐的教导,找了个理由提前走了。
    刚一进门,虎子就迫不及待的问木香,“有姐姐跟春水哥的信吗?”
    木香正在院子里晾衣服,闻言道:“没呢,前一封信才来了多久,怎么会这么快就来了。少爷别担心,东家都说不会再铤而走险了,还叮嘱让你在城里好好读书呢。”
    “还好好读书,你看看咱们才来了几天,今儿一个宴会明儿一个春游的,一群人闹哄哄的都不知道做什么,还怎么读书?”虎子也有些烦躁的说道。
    木香听他说起这个,有些骄傲的道:“谁让少爷你在大名鼎鼎的问山书院读书呀。我每天去洗衣裳都遇到隔壁院儿的秋菊,她每回都找我打听少爷你去哪儿了,一听你又去赴宴了,眼睛都羡慕的红了。”
    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虎子本想泼她冷水,一想他们小丫头之间也就是说些这个了,就没太苛责。只是叮嘱道:“姐姐说在外面行事要谦逊不要骄傲自满。人家请我是看在书院的面子上。不是因为我真的有本事,我们切不可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妄自尊大,你可记住了?”
    经过简月娘的教导,木香他们几个早就不再是当初的一盘散沙,也一直把齐家当成自己的家,这会儿见虎子面色严峻,忙正了脸色道:“奴婢记住了。”
    虎子点点头,推门进了书房。走到门口叮嘱道:“要是有人来请我,就说我出去赴宴了,别说漏嘴啊?”
    木香调皮一笑,保证道:“放心吧少爷,绝不会说漏嘴的。”说完继续晾衣服。
    晚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珍儿拿起剪刀剪了一下烛芯,屋子里立刻亮了一些。
    “盼儿姐,这么晚了还是不要做针线了,仔细伤了眼睛。”珍儿一手夺下盼儿手里的针线。
    盼儿抬起红彤彤的眼睛,“珍儿。这孩子托生在我肚子里,我什么也没给他。你就让我给他做两件衣裳吧,也算是全了我们这世的母子情义。”
    这几天知道他们没法子救出周小姐,盼儿常常躲着哭,一双眼睛从来了信阳都没好过,珍儿有心相劝,可一个目前这样牺牲自己的孩子,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听到门口有动静,珍儿跟盼儿忙放下东西出来看看。
    果真是叶春水跟阿风回来了,只不过叶春水喝的醉熏熏的,完全是被阿风给扛回来的。
    “怎么喝了这么多酒?”珍儿跟着阿风他们身后进了屋,一边吩咐木笔去熬醒酒汤。
    把叶春水放在床上,给他脱了鞋子盖好被子,阿风这才挺直腰,抹了把汗,道:“今儿也不知怎么的,叶公子的几个同窗可着劲儿的灌他酒,一开始我看叶公子喝的挺顺溜的,后来才发现他酒量也不行,不过等我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成这样了。”
    叶春水酒量也不行?珍儿想到自己的一杯倒,也有些汗颜。
    “那你们跟钦差说上话没有?”盼儿忙追问道。
    阿风脸色变了一变,“没,钦差身边围了好多人,都是信阳这边有头有脸的,别说叶公子了,就是县丞家的公子都挤不进去。不过我看着那个钦差有些怪异。”
    “怎么怪异?”珍儿问道。
    阿风挠挠头,“我也说不上来,也就远远的看了一眼吧,那钦差给人的感觉挺阴沉的,我觉着是个不好相处的。”
    “这可怎么办呀?”盼儿一下子就慌了神。
    珍儿握住她的手,安慰道:“盼儿姐别担心,这事根结不是出在周小姐这里,我之前已经让人送信去京城找人帮忙了,只要能把杨大少爷救出来,周小姐就不会有问题。”
    盼儿一听也觉得有理,却还是忧心道,“那我们在这里干啥,我们去京城就姑爷呀。”
    阿风看了眼珍儿,道:“我听钦差带过来的下人说,这回钦差来是要把小姐他们押送到京城的。”
    “押去京城?”珍儿心里一跳,“都押送哪些人?杨家的人也要押送吗?”
    阿风摇摇头,他也是别人闲聊的时候听到了一些,可等他上去打听,那些人就什么也不说了,挺神秘的样子。
    木笔把醒酒汤端来,钱顺跟阿风两个给叶春水灌下去了,又留了钱顺在旁边照看着,珍儿他们就回去睡了。
    第二天一直到太阳都升到树顶了,叶春水才揉着眉头出来。珍儿从早上就吩咐木笔熬了清粥一直温着,见他出来就端了给他喝。
    这还是珍儿第一次认真的看叶春水吃饭。
    说来也奇怪,叶春水明明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可你看他斯文的长相,优雅的谈吐与举止,完全不像是一个乡下人,倒像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一般。
    喝完了粥,叶春水才抬头问珍儿,“怎么了,干嘛这样盯着我看?”
    珍儿心里一惊,回过神来,本事有些羞赧的事儿,偏偏她跟吴玲玉在一起大大咧咧惯了,竟然直接回了一句,“春水哥吃饭挺好看的,跟山水画一样。”动作行云流水。
    叶春水一时愣住了。
    珍儿也有些呆了,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忙解释:“我就是纯欣赏的,不带任何绮念。”
    叶春水脸都红了。
    越解释越混乱了,珍儿干脆咬咬牙直道:“是这样的,有段时间简月娘教我餐桌礼仪,我一直坐不好,吃饭总是不自觉的吃太快,为了改正这一点,月娘想了不少法子,都没什么效果。她不舍得打我,最后是玉姐姐说让我多观察别人吃饭,这样潜移默化的就会有效果了,所以……”所以她才直勾勾的盯着他吃饭。
    叶春水明白之后,觉得有些怅然若失的,可看珍儿一脸坦荡的样子,他又觉得心里跟外面的阳光一样明媚,“我想你这吃饭快是常常赶着下地做活养成的吧,我爹娘也是这样,吃饭跟有人拿鞭子在后面抽着一样,你追我赶的。”
    见他没有生气,珍儿这才舒了口气,道:“应该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不过这几年成天养尊处优的,倒是慢慢把这习惯给改过来了。”
    “吃饭急了伤胃,慢些好。”叶春水道,说完提起作为的宴会来,“我昨天见到钦差大人了,是个老熟人,你也认识的。”
    “我也认识?”珍儿一脸惊讶,她认识的高官除了程世子就是蔺城晄了。可要是程世子来,早就给她送信来了。蔺姐夫就更不可能了,蔺姐夫还在外地做知县呢。
    叶春水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宣布答案,“来的人是曹魏,叶姑姑的儿子。”
    曹魏?听到这个名字,珍儿不可谓不惊讶。
    “他怎么会当钦差?”钦差这样的官职代天巡查,除了圣上信任的人就是朝廷大臣担任,几年时间曹魏怎么肯能成了朝廷重臣?
    这也是叶春水想不明白的地方,“我昨天看到第一眼也吓了一跳,酒席间我又看了几眼,曹魏我小时候也是见过他的,虽说长大了陌生了,可我还不会认错人。那绝对是曹魏。”
    “怪不得阿风哥说钦差大人看着有些阴沉,”珍儿恍然,曹魏那个人性子别扭偏执,可不就是看着有些阴沉。珍儿想着把那年她跟叶白芷去码头找曹魏的事说了,“……他就在不远处,看着那些人刁难我跟白芷姐也站出来,说起这事白芷姐现在还记恨着他呢。”
    叶春水听的皱起眉头,“他要是这个性子,我们可不好办呀。”
    珍儿也觉得有些棘手,曹魏这个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阿风跟叶春水又出去跑了几趟,找了各种路子都不能搭上曹魏,急的盼儿嘴角起了一溜儿的泡。
    “要不我明儿去曹魏住的地方守着,见他出来了我冲上去,我们怎么说也是一个村里的,算是老熟人了,他应该不会不给这个面子的。”叶春水道。
    看了他瘦弱的身板一眼,珍儿摇摇头,“算了,春水哥你还是先回书院吧,这日子一天天的少了,这一个月劳你跟着操心,连书都没时间看。”
    叶春水也知道家里对他寄予厚望,他走之前,他娘成天在家里跟他念叨着要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他本来也答应的好好的。如果他知道权衡利弊,现在就应该听了珍儿的话不要淌这趟浑水,及早抽身去书院。可看她眉头紧皱,这一个月消瘦不少,他就挪不动步子。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这边珍儿正在劝叶春水走,却见阿风急急忙忙的冲进屋叫嚷着。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人

本来坐在桌前的盼儿一听有消息了,猛的一个起身撞在了桌子上,一下子就把桌上的茶壶给撞翻了。
    冲出去一把抓住阿风的手,焦急的问道:“什么消息,是不是小姐他们被放出来了。”
    阿风哭丧着一张脸,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消息。
    “阿风哥,盼儿姐,有话进来说吧。”见门前人来人往的,珍儿开口道。
    阿风扶着盼儿进了屋,不等珍儿他们发问,就道:“县衙传来消息,钦差要把小姐跟小少爷带去京城,家产全部充公,至于那些下人则叫了牙婆来带走。”
    “完了。”盼儿叨咕一声,跌坐在凳子上。
    “什么时候启程?”珍儿问道,这要是不行,他们还得追去京城。
    阿风焦急的道:“我刚刚专门拐去别院门口,看到牙婆已经进去了。听说钦差大人这回挺急,要最短的时间内把人买了,他好带小姐他们回京城复命。”
    他是复了命了,却要了别人的命。
    珍儿心里一阵着急,招来钱顺道:“你快去镖局看看有没有从京城来的信。”
    钱顺知道事情紧急,应了一声就忙跑了。
    来信阳一找好落脚的地方,珍儿就给京城的吴玲玉去了一封信,让她帮忙调查这件事,要是能帮忙出力把杨大少爷救出来就更好了。信送出去有些日子了,可到现在还没有回音。
    阿风跟盼儿这会儿是真的没了主意,也顾不得珍儿比他们小,都把珍儿当成了主心骨。
    “阿风哥你再去别院门口守着,看看能不能探听一点儿周小姐的消息。”想了想,珍儿叮嘱道:“最好是注意那些婆子跟丫鬟们。”
    见他们不明白,珍儿解释道:“这么多人都要被发卖,到时候要是有人不甘心胡乱嚷嚷什么不该说的话,我们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这是提醒他注意有没有人狗急了跳墙把孩子的事嚷嚷出来,阿风心里一震,又见珍儿朝盼儿的方向使了个眼色也明白是怎么回事。点点头就出去了。
    “走。盼儿姐,我们去牙行挑几个人。”珍儿拉着盼儿的手就要带她出门。
    叶春水见家里的两个男丁都不在,忙跟上道:“我跟你们一起去吧。”
    珍儿想了想,她也确实需要一个人跟着帮忙赶马车,就点点头。
    让木笔把门锁好,在家守好门,珍儿他们这才出了门。
    一路打听着衙门叫的是那个牙婆过去的,珍儿他们直奔那里去。
    盼儿好奇的问:“你买人干啥?”珍儿家里不缺人不说,这么大老远的买几个丫鬟多不划算。
    珍儿就把那天在周小姐屋子里见到的事情说了,“我看那几个丫鬟也算是衷心的。那种时候还跟周小姐在一起,现在周小姐没法子保他们。我们就买下来,也算是全了他们主仆一场。”
    盼儿听了点点头,小姐身边的几个丫头,只有两个是她带来的陪嫁,剩下的都是姑爷身边的,虽说不熟悉,可是对小姐倒也算是忠心耿耿。
    周小姐身边的几个丫头看着最小的都有十五岁了。大户人家买丫头不会要这么大的,她们这些丫鬟出去了,姿色好点儿的肯定被牙婆买到高档点儿的青楼,姿色不好的就更惨了,还不知道会落个什么下场。都是女人,自己当初也是当过丫鬟的,明白他们的苦楚,现在能帮就帮一把吧。
    坐在车前赶车的叶春水听了车厢里传来的话,嘴角不自觉的翘起。
    到了牙行。一进门就听到里面闹哄哄的。
    “怎么回事儿?”珍儿问带路的小丫鬟。
    小丫鬟有些拘谨的道:“是妈妈刚买回来的丫鬟不听话,正在教他们规矩呢。”
    越往里走,声音越清晰。
    “好你个死丫头,你还当你是杨府的大丫鬟呢,来了我这牙行就得守我姚妈妈的规矩,我告诉你,潇湘苑看中了你这张脸,那是你的福气,被给脸不要脸,惹毛了老娘给你卖到私窠子里去,我让你伺候那些下等人。”
    珍儿看了眼领路的小丫鬟,那小丫鬟笑的更尴尬了。
    一听里面正好是从杨家带来的那些人,珍儿对小丫鬟道:“你去叫姚妈妈出来,就是有大生意来了。”
    小丫鬟也是今儿才出师,带人接客都有些拘谨,可她长得不好,来的人都挑不中她,就连买到私窠子都没人要,她也是求了姚妈妈这才能留下当个端茶倒水的小丫鬟的,听了珍儿的话,她拔腿就往隔壁院子跑。
    很快小丫头就领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妇人来了。
    “哟,我说怎么今儿早上听到喜鹊叫呢,原来是有贵客到呀。”说着招招手,“桂花,快去上壶好茶来。”跟在她身后的小丫鬟忙去泡茶。
    “不忙姚妈妈,我今儿来是想挑几个可心的丫鬟的,听说你刚从大户人家哪里买了几个丫鬟回来,这不得了消息就过来看看了嘛。”珍儿笑道。
    姚妈妈一拍手,笑的更欢了,“姑娘这可是找对人了,我不是夸的,这整个信阳呀,要说牙行呀就我这是头一份儿。你出去问问,那大户人家挑丫鬟挑小厮,可是指名要从我这里挑,别的地方挑的都没我这儿规矩好。”
    珍儿笑着恭维两句,这姚妈妈听够了好话,这才让人把丫鬟都带出来,让珍儿挑选。
    二十几个丫鬟被带了出来,排成四行,珍儿一眼就看到那天晚上在周小姐屋里的三个,只不过还有一个却怎么也没看到。
    珍儿把那三个丫鬟点出来,姚妈妈就笑了,“小姐眼光真好,这几个可都是顶尖的,那都是夫人面前的大丫鬟,你看这长相,你看这身段,这仪态风度,那是再挑不出更好的了。”
    “我们小姐选丫鬟又不是选通房,看什么身段儿?”盼儿板着脸道。她一进屋就自觉的站在珍儿身后。一直以她的丫鬟自居。珍儿也知道这样的地方也是看人下菜的。就没拦着她。
    姚妈妈伸手打了自己一巴掌,骂道:“哎哟,看我这张臭嘴,该打,该打。”一边打还一边念叨着,“我让你不会说话,我让你不会说话。”
    她是雷声大雨点小看着手扬的挺高,其实打在脸上一点儿都不疼。
    等她装模做样的打了两下,珍儿才道:“姚妈妈别见怪,我这丫鬟说话直了些。只不过是我这人没挑好的缘故。”
    姚妈妈一听心里一咯噔,嘴上讨巧的道:“小姐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尽管说。我这儿还有不少规矩好的丫鬟呢,想要什么样儿的,只要你提的出条件,我这儿都有。”
    珍儿见她大话说的挺满,却也没怎么为难,要是等会儿她趁机提价就不好了,于是叹了口气道:“我本是想挑四个丫鬟好成双成对的。可你这儿我挑了半天只挑了三个出来,这人数不好我看就算了吧。”
    盼儿趁机道:“小姐,奴婢刚刚就说让你去王妈妈那儿你不听,人家都说王妈妈是信阳第一牙婆呢,她手下调教的丫鬟可好了。”
    珍儿苦恼的叹气,“我这不是想着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礼仪规矩都好,到时候能直接上手不用咱们再教什么嘛,哪儿想到全是些歪瓜劣枣。算了,反正这里离王妈妈的牙行也不远。我们拐个弯儿就到了。”说着起身就要走。
    姚妈妈忙起身拦住,道:“小姐,那王妈妈调教的丫鬟是干什么的呀,你们这些小姑娘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可都知道,那都是往那些肮脏地方送去的,怎么能送到小姐身边服侍呢?”
    “妈妈你说什么呢。”盼儿板着脸教训,眼神觑了珍儿一下。
    姚妈妈这才反映过来,忙道,“小姐原谅老婆子这张臭嘴,说话每个遮拦。”
    “可我听说王妈妈的牙行好呢,这要是挑不好人可怎么办?”珍儿一脸的无措,“要不妈妈给介绍个好点儿的牙行。”
    都说同行是冤家,姚妈妈怎么会傻的把生意推给别人,可看珍儿这意思要买四个一起买,要不买就一个都不要,这可就难办了。
    那三个丫头接到珍儿的示意,忙跪下道:“小姐,求你买了我们吧。”说着提醒道:“我们其实还有一个姐妹的,她礼仪规矩都很好,小姐见了一定会喜欢的。”
    姚妈妈眼一瞪,也想到这小丫鬟说的是谁了,可那人她是要卖给潇湘苑的,不过她又不想放下这条大鱼,一时有些为难。
    “看来妈妈是舍不得,算了我们还是去王妈妈哪儿吧。”珍儿说着就要起身,随着她一个动作露出了随身携带的一块儿玉佩,那玉佩一看就是好东西,姚妈妈眼神一动,开口拦住了她。
    珍儿一见那丫鬟就认出也是那晚屋子里的一位,就开始跟姚妈妈讨价还价,两人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小姐,你悄悄这些小丫鬟,各个如花似玉的,你说的这个价钱可真不成。”姚妈妈一脸痛心的说着。
    好在珍儿也不是吃素的,她脸一板,道:“照你这么说,那算了,你这人我算是买不起了。等明儿我姑姑给我办接风宴,我倒是要问问这信阳到底谁家的牙行好,顺便也告诉人家这姚妈妈这儿还专门往青楼楚馆送人。”
    盼儿也狐假虎威,“姚妈妈,我们小姐来你这儿挑人那是给你面子,你可别给脸不要脸,你知道我们小姐的姑妈是谁吗?说出来我怕吓着你,明儿要是我们小姐在接风宴上说一句你们牙行不好,你等着看那些高门大户以后还有没有人来你这儿挑人!”
    姚妈妈吓的一哆嗦,想到刚刚看到的那个玉佩,倒也相信珍儿是有身份的人了,再一想到自己往青楼楚馆送人的事儿一抖出来,那些大户人家为了避嫌肯定不会来挑人了,那她这还怎么赚钱。
    想明白了,姚妈妈忙开口求饶,咬咬牙道:“好,就照小姐说的价。不过明儿小姐可得为我美言几句。”
    珍儿打手一挥,“没问题,明儿我跟我姑妈说一声,以后要挑人就专门来你这儿挑。”
    姚妈妈一听又乐呵起来了,送珍儿出门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小姐的姑妈是?”
    盼儿有些紧张的看来珍儿一眼,却见珍儿扬起下巴,一脸傲气的道:“这还不知道,这信阳谁最大呀?”说完潇洒的上了马车。
    珍儿的马车本来就是经过改装的,多塞几个人也坐得下,不过为了配合珍儿的身份,还是让两个小丫鬓坐在了前面车辕上,然后马车在姚妈妈的注视下渐行渐远。言情等到拐过了弯儿或车厢里才爆发出一阵笑声。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 又见故人

珍儿本不缺丫头,就是木笔她们几个平时也很清闲,当初也是简月娘为了给珍儿充门面才一定要求买四个丫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