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珍居田园-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玲玉细细品味了一下,不由自主的点点头,回过神,一脸诧异的看着珍儿,“珍儿,没看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的,还没说出这么有深意的话来。”

    珍儿收了话本,笑道:“不是我会说,而是道理你都懂,只不过不愿意认命罢了。”

    吴玲玉一怔,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东家,东家,不好了,出事了。”大妞慌慌张张的冲进来,脸色卡白卡白的,明显受了不小的惊吓。

    珍儿刚脱了衣裳,听到叫声,忙穿了衣裳出来。

    木莲她们四个也跟着简月娘的身后快步进了花厅。

    “怎么回事?”珍儿镇定的问道。可能是看珍儿都能这么镇定,大妞感受到她的情绪,慢慢平复了心情,道:“东家,曹馨看着不好了。”

    不好了?珍儿想到前两天大妞就来说这两天曹馨不能动弹了,连饭也吃的少了,想来应该是时日无多了吧。

    从珍儿吩咐把曹馨绑起来,她就没见过她了,前些天,她身子越来越差了,不可能再下山来捣乱了,珍儿才吩咐大妞把绳子给她解开。这说来,也快半个月了。

    “木蓝、木笔,你们俩提着灯笼去叶家叫爷爷上后山走一趟,去给曹馨看看。木莲、木香,你们俩提着灯笼去把赵管事、严师傅他们叫回来。月娘、玉姐姐,你们看好家里还有后面的作坊。”珍儿吩咐好各自的事,就跟大妞出了门。

    吴玲玉本来想跟珍儿一起过去的,被她给拦下了。就是没看到,她也能想象得到曹馨现在有多恐怖。

    即使心里有了谱,可看到床上曹馨的样子,珍儿还是有些被吓到了。

    她脸上大片大片的烂了,露出的手臂上也有些溃烂,看着完全不像个十几岁的姑娘的皮肤。

    曹叶氏坐在床头,哭的跟个泪人一样,好在还记得叶老爷子的吩咐,没有用手去碰曹馨的伤口。

    珍儿问了大妞曹馨最近的情况,听了大妞的描述,心里明白,她是大限将至了,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曹叶氏好。

    叶老爷子听说是来给曹馨看病,心里早就猜到是什么情况了,叫醒了叶大伯,提着灯笼跟药箱,匆匆的上了山。

    木蓝跟木笔两个还小,很是害怕,来了也不敢进屋,两姑娘紧挨着缩在墙角。赵旸铭上了山,就看到她们俩可怜兮兮的样子,想到珍儿也不比她们大多少,却总是表现出超越年纪的成熟。

    “这里也用不上你们,先回去吧,跟月娘他们说要看好门窗。”赵旸铭道。

    木蓝感激的看了他一眼,连连点头,“嗯嗯,我们回去一定看好门窗。”

    两个小丫头手拉着手,一路小心翼翼的,直到灯笼消失在黑暗里了,赵旸铭才进了屋。

    这会儿叶老爷子也诊过脉了,一见他摇头叹息,曹叶氏的哭声就压抑不住了。

    珍儿看的辛酸,见曹馨除了嘴唇还在微微的翕动着,能看出来她还有生气,心里有些不忍,“爷爷,她还能用上什么药吗?”

    叶老爷子叹了口气,道:“也只能用下人参灵芝之类吊命的药了。”

    人参珍儿没有,不过灵芝,珍儿想到这里,道:“爷爷,我哪里还有根灵芝,你等等,我马上拿来。”

    珍儿说着就往外走,叶老爷子嘴唇动了动,却也没制止她。

    这孩子心善。

    赵旸铭看珍儿急匆匆的往外走,连灯笼都忘了拿,只好拿起门口的蒸笼追了上来。

    气死风灯的光是微弱的,照在这样的黑夜里,其实也不怎么明亮。

    赵旸铭看珍儿穿的襦裙,生怕她不小心绊到脚,一直伸长了手臂把灯照在她前面。

    “我能看得见的,你自己照着路吧。”珍儿看他吃力,推了推灯笼,道。

    赵旸铭还是坚持的把灯笼照在她前面,问道:“我看刚刚叶老爷子的样子,你那根灵芝不简单吧。”

    珍儿笑道,“灵芝不都是一样的,有什么简单不简单的。”她说这话完全是因为,她觉得灵芝就是为了救人的,能救人的灵芝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要是不能救人,就是再珍贵都没有用。

    赵旸铭抬头看了她一眼,即使黑不隆冬,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脑海里却也能想出她说这话的样子。她不是说着高尚,她是真的这么想的。

    简月娘也很担心后山的情况,跟木蓝她们都等在前院。

    珍儿一进门,她就迎了上来,“她怎么样了?”

    珍儿拍了拍她的手,道:“不怎么好,也就这一时半会的事儿了,我回来是来取灵芝的,她正等着吊命呢。”

    灵芝?简月娘一下子就想起珍儿很宝贵的那个小匣子了,忙追着到了后院。

    刚走到垂花门迎面就跟珍儿碰上,简月娘见她这么平静,倒是一时说不出阻拦的话,只道:“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灵芝熬了汤给曹馨灌下了,几个喘息的机会,她脸色就好了一些,不过大家却都知道她这是回光返照了。

    曹叶氏趴在她身上哭了半天,结果她却指着珍儿。

    众人都拦着珍儿不让她上前,珍儿却没有犹豫,曹馨在她耳边轻轻动了动嘴唇,旁人的心还没吊起来,她就没了生气儿。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话本

    曹馨走的时候已经寅初了,正是人们睡意正足的时候。她得的这样的病,也不能大张旗鼓的给她办丧事。珍儿跟曹叶氏商量了一下,决定连夜就给她烧了。

    钱顺、叶大伯、赵旸铭他们办完这事,天已经不早了。担心曹叶氏住在后山触景伤情,珍儿把她给接到家里,让她跟赵大娘一起住。

    忙了大半宿,众人都有些累了,珍儿叮嘱了他们几句,就让回去歇着了。

    即使不熟悉,可眼睁睁的看着一条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还不能有一个风光体面的身后事,珍儿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沉甸甸的,躺在床上,半晌也睡不着。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抬眼都升得老高了。木笔在房门口守着呢,听到里面有动响,忙推门进来。

    “东家,你起了。”木笔拿起床尾叠的整整齐齐的衣裳,要服侍珍儿穿衣。

    珍儿实在是不习惯这样一举一动都被人伺候着,可是简月娘却要让她们几个小丫头好好学规矩,这也是要考验她们的,珍儿就是不习惯,也还是认真。

    刚穿戴整齐,木莲就端了洗漱的水进门,珍儿问道:“月娘呢?”

    木莲放下水,笑吟吟的道:“大夫人过来找月娘说事,两人在花厅呢。玉姑娘去叶家给二夫人送新画的花样子去了。”

    珍儿听说大伯娘来了,想来是方海的婚事有着落了,忙洗漱,匆匆吃了早饭赶去花厅。

    花厅里。简月娘跟毛氏两个凑在一起,指着几张小纸笺。说说笑笑的。

    那种纸笺珍儿见过,是乡下的媒婆记录信息写的,巴掌大小,好拿又好藏。

    量媒量媒,双方要经过仔细思量以后才能知道双方合不合适。而乡下的要求要宽松些。要是家里有合适的人要说亲,就跟媒婆说有哪些条件,媒婆会根据你的要求,给你找出合适的人,然后写在这样的小纸笺上,不记名,只写一些基本的情况,这样就算别人捡到了纸笺。也不知道写的是谁家的姑娘或者是小子。

    如果看中了纸笺上的哪个,媒婆跟两边通了气,还能找个机会,让两人远远的见上一面。

    毛氏看到门前人影一晃,忙把手里的纸笺拢到袖子里,简月娘倒是比她淡定不少,动作慢慢的拿起纸笺往怀里塞,一个不小心。其中一张纸笺还掉到了地上,珍儿往前走一步就能捡起来了。

    毛氏看了简月娘一眼,强忍着笑。

    珍儿看她们没有要动的意思。随手捡起了纸笺,一看倒是有些好奇了,“大伯娘,月娘,不是要给方海说亲吗,怎么这里写的是个十五岁的男的?”

    毛氏本来还忍着的笑这会儿实在是忍不住了。拍了一下简月娘道:“我都说这事你实实在在的跟珍儿说多好,结果还非要捂着瞒着的,临到了了,还是你自己给闹腾出来了。”

    简月娘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尴尬的,解释道:“那不是给方海看的,是给你瞧的。”

    “给我?”珍儿诧异了,“我还没过十四岁呢。”

    “再过几个月就过了。”简月娘道,“别看你现在年纪小,这日子过的还不快呀,我现在给你定下,看人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还要给你准备嫁妆,这大件的精细点儿的家具,一打不就得个一年多的,你自个的手艺又不行,到时候还要找人帮你绣被子,绣蚊帐,绣礼服的。你也没个像样的首饰,这还得让赵顺帮着张罗了……”

    简月娘随便一说就说了一大串的事情出来,珍儿听的都有些怔愣。

    毛氏还加了一句,“其实我跟月娘是觉得,虎子现在还小,你要是出嫁了,这家里也每个支应门庭的人,还不如给你招个人回来,这不,看的也都是些家里兄弟多的,人老实勤奋的,你要不瞅瞅。”

    珍儿倒是没想到,月娘为她想了那么多,看着毛氏递过来的纸笺,不自觉的接了过来。

    吴玲玉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就看到珍儿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连平时常看的话本都拿倒了,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姑娘,回魂了。春天都过了还在思春呢,说,想谁呢,难道是送你话本的这人?”

    拿起桌上的话本,吴玲玉随意翻了翻,这么薄薄的一个话本,她一个晚上就给搞定了,珍儿却每回都能看个七八天的,真不知道她平时看账本怎么那么快的。

    “哎,话说,这叶春水也真够坚持的,从他去了问山书院,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送信回来就带两本话本回来,偏偏每本书还都是他自己手抄的,真有心呀。”吴玲玉啧啧嘴,可怜他这个用心珍儿是一点儿也没感受出来呀,“看这字练的,估计到时候他就是学问没起来,凭着这一手的好字,还有对这种话本的了解,也能混个风生水起呀。”

    珍儿抽回话本放到书架上,道:“别说这种话,要是让村长他们听到了,还不定怎么伤心呢。嗯,明儿我就写封信过去,他要是以后再没事抄这种话本,我就不让虎子跟他通信了,没得把虎子也给带的玩物丧志。”

    吴玲玉眨巴了两下小眼睛看着珍儿,莫名的问道:“你以为这话本是给虎子的?”

    “难道不是?”珍儿也莫名了。

    吴玲玉狂笑出声,眼看着珍儿眉头越皱越紧,好不容易止了笑,道:“其实,就是给虎子的。”

    珍儿懒得理会她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回屋换了身粗布衣裳出来。

    吴玲玉一个在花厅里爆笑不止,直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这会儿见珍儿要出门,蹭的一下就跳过来了,“珍儿,你这是去哪儿呀?”

    珍儿弹了弹身上的褶皱,道:“我去地里转转,一会儿就回来,晌午别让月娘下庖房,她这两天有点儿咳嗽,里面烟呛。”

    吴玲玉正觉无聊,就拦下跟在珍儿后面的木香,道:“你留下,我去,记得珍儿刚刚说的话吗,叫方海回来做饭。”

    她这样乱改自己的话,珍儿也不在意。要说起来,整个家里,还就方海跟简月娘的手艺比较不错,木蓝她们几个的手艺都一般,几本只达到了熟了的程度。

    五月一直都是繁忙的时候,村来很多门都锁上了,可是一到田间地头,却到处都能看到人。

    珍儿跟吴玲玉两个,沿着地埂走,第一个经过的是玉娘家的甘蔗地。里面甘蔗苗已经长起来了,也有半人高了。玉娘用的是自家最好的地种的甘蔗,当初种的时候也很小心,里面种下的苗,十有八九都成活了,后来补苗的时候她家也是补得最少的。

    这样一片甘蔗地,在附近黄灿灿的麦子的包围下,尤其显眼,却又像是一片绿色的大洲一般,认识让人向往。

    玉娘正带着她儿子在地里拔草。甘蔗丛里的草特别好拔,都是一丛一丛的,一扯就掉了,也不怕伤到苗。

    珍儿看他们干的认真,也没叫他们,跟吴玲玉两个一路往自家地里走。

    珍儿家地里倒是没种甘蔗,这两年家里的人越来越多,地却没增加多少,还要空出来一些地种甘蔗跟草莓,本来就不够吃的,她整愁着呢。

    王大叔跟叶五哥都是认真的性子,平时每个事就喜欢到地头上转悠几圈,村里村外都说,珍儿请了几个好帮工,对她家的地比自家还认真。

    他们做的认真,珍儿也没亏待他们,这两年,每年给的工钱都在涨,外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还没走到自己地边上,就听见前面闹哄哄的。

    吴玲玉爱凑热闹,听到声响眼睛亮了一下,提脚就要过去看看,不过走了两步,却又退回来了。

    “怎么不去看看呀?”珍儿问道,有热闹不去,可不像是她的风格。

    吴玲玉踢了踢脚底下的石子,嘟着嘴,道:“有人说我明明比你大,却比你还不如,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这么有孩子气的话,也只有吴玲玉能说出来了。珍儿想不出来有谁能给她这么大的影响力。

    “还不是赵旸铭喽。”吴玲玉赌气,道:“上次城门口那个老伯,你跟他都知道要等到人少的地方再去帮他,既帮了人又不会惹得自己一身骚。他还数落我,说我没脑子。”

    珍儿总觉得这样的话不会是赵旸铭说的,他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会说这么让人讨厌的话来。不过,也许是他在吴玲玉面前表现的不一样也说不定。

    “玉姐姐,你不是没脑子,只不过做事情太想当然了而已。你看你在家里,有爹娘保护着,就是出了门,可能也没遇到什么挫折,后来又来了这里,你又不做事,又没有见过各色的人,怎么会知道遇到什么样的事该如何应对呢?”珍儿细细分析道。

    吴玲玉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她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确实是相当然了。

    “那要不然这样吧,我安排你到作坊里做事,就每天管着那些工人就成了。”珍儿道。

正文 第三百七十九章 莲婶又闹事

    作坊里的几个工人,说到做事倒是都没什么问题,很踏实肯干,也舍得下力气,每个人都各干各的事,也不偷偷打听别人做什么,或者是去地里瞄瞄什么的,以至于后面的草莓到现在也没人发现。

    不过,他们也有些陋习。比方说上完了茅房不喜欢洗手,他们只制糖的,而糖是要入口的,珍儿跟吴玲玉有好几回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就说过,还专门在门口放了水跟布巾,可他们还是每次有人看着就洗洗,没人看着就省了。而每次就是洗手,也是随便甩一甩,都不用布巾细细的把水擦干。

    为了这事,赵旸铭也想了不少法子,可都不行。他虽说是作坊的管事,可也不能成天呆在作坊里盯着他们看,方海跟南星两个又掌握着制糖最重要的两个步骤,也有自己的事情做。珍儿就想着让吴玲玉去作坊里专门管这些工人。

    吴玲玉倒是没想那么多,听珍儿说让她去作坊里当监工,倒是很乐意,“你放心,这事就交给我了,下次你再去作坊,保证给你一个干净的作坊,一群干净的工人。”

    珍儿看她豪情壮志,也不泼她冷水,只道:“我知道玉姐姐有本事,不过一定不能半途而废,要不然赵管事又要笑话你了。”

    一提赵旸铭,果然引起了吴玲玉的熊熊斗志。

    这边她们敲定的作坊的事,却听前面一阵哄闹,接着珍儿就听到一个熟悉的高音。

    “那好像是莲婶的声音。”珍儿喃喃道。有人正好经过她旁边,附和道:“可不就是莲婶子么,也不知道这正忙的时候,她又闹什么幺蛾子。”那人说完才抬头,看跟他说话的是个浓眉杏眼,唇红齿白的小丫头,顿时脸一红,往前跑着去看热闹了。

    吴玲玉好笑的看着那人的背影。推了推珍儿,低声道:“珍儿,没想到你这么有魅力呀。”

    要是平时在自家随她胡说就算了,这会儿附近人多,珍儿也怕别人听去了。随意乱传传走了样。瞪了眼她,低声道:“在外面说话注意着些,小心回家了月娘让你抄女戒。”

    吴玲玉不甘心的叨咕了两句。还是没敢太胡来,亦步亦趋的跟着珍儿一起往热闹的来源地走去。

    本来这边的热闹把人都给吸引过来了,可不知道是谁一回头看到两个年轻娇俏的姑娘,其中一个还穿着漂亮的长裙往这边来了,顿时年轻的小伙子多往这边瞧来了。

    这么多目光看过来,珍儿顿时有些犹豫还要不要往近前去凑热闹了,正想转身往自家地走去,也不知道是谁往旁边让了让,然后拥挤的人群愣是让出了一个能让二人并肩走过的道。人一散开。珍儿一眼就看到围在中间的可不就是叶重跟莲婶夫妻俩么。

    莲婶披头散发,身上的衣裳也被扯破了,露出里面黑黢黢油腻腻的里衣。这边叶重脸上也被抓出了好几条血痕,看着也挺触目惊心的。

    现在,叶重的手扯着莲婶的衣裳,目露凶光。莲婶一手揪着叶重的头发,一手扯着他的耳朵,两人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偏偏经过几年前莲婶伤了叶七叔的事以后,他们俩再打架,就是打的再狠。也没人好心来拉架了。

    见有人来看着,莲婶越打越起劲,像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英勇似的,这一会儿工夫叶重的脸上又添了好几处伤口。

    “噗嗤。”也不知道这么庄严肃穆的时候,是谁这么不和谐,发出这样的声音,众人一回头,就看到跟珍儿站在一起的那个穿着襦裙的小姑娘捂着嘴笑的正欢。

    珍儿骚红了脸,有些恼羞的捏了吴玲玉一把,示意她低调安分些。

    吴玲玉咬着手指笑了半晌,才趴在珍儿耳边,跟她小声说话。珍儿只听到她不停发出的小声,至于说的什么话,却没听清几个字。

    莲婶本来打的正起劲,叶重不敢下重手,她已经隐隐占了上风,本来打算一鼓作气,把这两年受的气给还回来,结果也不知道谁笑了一声,让她顿时泄了气。

    松开扯着叶重头发的手,叶重一时不察,手上的力道没减,莲婶顿时瘫坐在地上。这下不止吴玲玉,就是旁边围观的人也哄的一声笑起来。莲婶的老脸都给涨红了。

    珍儿知道莲婶的性子的,接下来一定会破口大骂,她懒得听她的污言碎语,趁着人们没看她俩了,匆匆跑了。

    “哎,还没完呢,你怎么就跑了呀。”吴玲玉被拉的一阵小跑才追上珍儿的脚步。

    眼看走远了,珍儿才松开她,道:“你还准备站在那儿听她骂你呀,我可跟你说,村里的妇人骂人可难听了,什么脏话都说得出口。”

    吴玲玉连连摆手,“那我可不听,我是个文明人。”说罢,才想着不对,“哎,她干嘛骂我呀,我招她惹她了?”

    “你可不就招她了,”珍儿白了她一眼,道:“她打架打得正起劲,谁让你泄她气的。”

    “这也太不讲理了吧,围观连笑都不让笑。”吴玲玉不满道。

    珍儿想着她办过屋宴那天莲婶的做派,有些嫌恶的道:“可不就是个不要脸不讲理的么。”

    吴玲玉一听就知道这莲婶得罪过珍儿,有心想知道里面的八卦,不过见珍儿不愿意说,她也不好问。不过,她不说,总有人愿意说。

    二妞灌了三盏茶才把莲婶这些年来做过的奇葩事给说完,听的吴玲玉觉得比说书还精彩。

    “她一个长辈,还从孩子碗里抢吃的,太缺德了吧。”吴玲玉道。

    三妞翻翻白眼道:“这算什么,怎么说那还不是她自家的孩子呢。你说,小豆子是她的亲孙女,那年被烫伤还不是怪她,现在嫌弃小豆子,每天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还不给饭吃,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瘦的跟个竹竿似的。都说我爹不喜欢我们姐妹,可也没这么糟践我们的呀。”

    珍儿想到那个腿上身上被烫伤了一大片的小姑娘,也有些怜惜,“小豆子她祖爷爷呢,老族长不是还在么?”

    三妞咬了口绿豆饼,道:“他在有什么用,现在精神头一天不如一天,他儿子跟媳妇有不是个成器的,这两年多来,他们家三天两头就得闹腾一遍,冷锅冷灶是常有的事。我听说,就那年他们借的钱一文都没还,还添了不少新债呢。”

    光看莲婶那个做事不靠谱的样子,珍儿也能想象得到他们家过的是个什么日子,只是可怜了小豆子。

    二妞看珍儿沉默着,忙道:“珍儿,你心好是心好,可也得看是对什么人心好。我可告诉你,莲婶这人你也打过交道的,一沾上可就甩不掉了。”

    珍儿叹口气,“我知道,我又不傻。我要是心疼小豆子,让她来我家做事,转身莲婶就敢赖在我家里不走了。”

    二妞看她还知道这事的严重性,倒是放心了。

    吴玲玉倒是想起旁的事,“二妞,你这年纪也不小了,有十六了吧,亲事定下了没?你不会真的不管不顾,让你爹娘给你张罗吧。”

    二妞红着脸坐在一边不说话。

    吴玲玉没看出来门道,珍儿却是看出她的不同来。

    三妞打趣的看了她姐一眼,对珍儿她们道:“定下了,定下来,昨儿个才说定,等这阵子忙完了就要下定了。”

    吴玲玉一听,果然来了兴致,“定了谁了?你认识吗?知不知道品行?”

    三妞粲然一笑,“这人呀,咱们都认识。”

    珍儿把他们都认识的人在心里过了一遍,已经大概有了个谱了。

    二妞也就扭捏了一会儿,被她们打趣两句也就慢慢放开了,红着脸,道:“还不就是大壮嘛。”

    “大壮?”吴玲玉叫起来,细想一下,“你们俩倒是也般配。”

    “是很般配才对。”三妞在旁边附和,“玉姐姐,你说,我以前对大壮哥态度不好,他以后成了我姐夫,会不会给我穿小鞋呀。”

    吴玲玉一副打包票的样子拍了拍她,道:“你放心,肯定不会的。他要是敢给你穿小鞋,你姐还不收拾他。”

    三妞拍了拍胸脯,道:“这就好,这就好。姐姐有本事,就是不一样,连姐夫都不敢欺负我。”

    二妞实在被她们骚的脸都红了,站起来追着她们俩叫喧着,“看我不撕烂你们的嘴。”屋子里一时都是她们的笑声。

    等她们闹腾够了,坐在那里歇息的时候,珍儿才想起来大壮跟叶苏叶还有一段官司,于是问道:“哎,当年叶苏叶到底念了首什么诗呀,把大壮气的揍了他一顿。”

    二妞也没怎么念过书,对那样文绉绉的诗词记不清楚,“那么久的事儿了,我哪儿记得清楚,好像有几个词是桃花、人脸、人不见了之类的。”

    “还有春风。”三妞补充道。

    还真够零散的,就这么几个词,哪里能听出来是什么艳词呀。

    “就这样,大壮还能听出来叶苏叶调戏他妹子了?”珍儿有些不敢相信。

    吴玲玉凝眉想了想,不确定的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大乌龙

    “对对,就是这句!”三妞激动的拍着桌子。

    珍儿跟吴玲玉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闪过诧异,这首诗怎么成了艳诗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吴玲玉细细品味了一遍,实在是看不出来哪一句像是艳诗。

    “其实艳诗只是个托词,实际上是叶苏叶作诗说大丫长的丑了,把她给气哭了。大壮气不过,才找找叶苏叶麻烦的,结果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传成是叶苏叶写诗调戏大丫,被大壮给打了。”二妞仔细回想了一下大壮当时的解释,细细跟珍儿他们分辨着:“喏,你看开头不是写我去年在门里看到一个漂亮姑娘在桃花树下,红彤彤的一片,煞是喜庆。可是今年我来了,漂亮的姑娘却没有了,只有风把桃花给吹烂了。你仔细听听,这不就是说大丫长丑了么。”

    这个解释,倒也说的过去。珍儿跟吴玲玉忍着笑,不停的赞大壮有才。

    晚上吃饭的时候,吴玲玉把这事一说,简月娘也觉得大壮解释的好。也不知道是哪个小丫头听了话音给传了出去,第二天珍儿碰到方海跟南星的时候,听他们俩在作坊也在说这个事,最后一传都传,还没一天的时间,这事又在村里给闹腾起来了。

    叶苏叶现在跟着叶老爷子在医炉学医,平时也跟着照看病人。从寺院回来以后,他之前的性子收敛了很多,也不常跟着蒋氏折腾,每晚每晚的看医书,只要不懂的就问叶老爷子,要是叶老爷子也解释不了的,就来问赵旸铭,反正之前那股清高别扭的性子倒是真的没有了,就连毛氏都说他现在完全是变了一个人。

    这回这件事又被闹腾起来了,有去看病的人见他面嫩,还拿出来说打趣他,他也没有生气,还好脾气的说当时年纪小不懂事,委婉的给大丫道歉呢。叶白芨讲的绘声绘色,连当时叶苏叶说到第几个字脸红了都说的清清楚楚,听的吴玲玉啧啧称奇。

    至于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大丫,则是羞的好几天没出门。有人见了何大娘,还想打趣的问两句,结果还没开口,何大娘就给堵回去了。连着几天,一个闭门不见,一个满脸歉意,这事说着说着,就没了下文,倒是二妞跟大壮的亲事让村里又热闹起来。

    现在定亲,到了年底成亲。中间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倒也够用了。

    只不过,二妞从自家到珍儿家一定会经过大壮家门口,成亲前两人为了避嫌,二妞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不能来珍儿家玩,她倒是觉得憋着慌。

    吴玲玉倒是给出了个馊主意,“这还不简单,只是不能见面嘛。这样,你每次要过来,就先让三妞或者四妞去大壮家通知一声,让他躲在家里不出来。等你走过了,他爱咋咋的。你回去的时候也一样不就成了。”

    珍儿觉得这主意馊的不能再馊了,偏偏二妞还真觉得可行。

    三妞倒是很能理解二妞,“我姐这么些年就这样野着长,腿脚都跑惯了的,哪里还能呆得住。”

    第二天下定,前一天二妞说什么也要来城里逛逛。珍儿磨不过她,又有吴玲玉跟三妞在旁边怂恿着,最后也只好决定随她了。

    几人正热热闹闹的商议,到时候去哪儿去,去干什么,就听前院传来闹哄哄的声音。没一会儿,木莲就气喘吁吁的进来道:“东家,村里一个大娘不知怎么的坐在咱们门口又哭又骂的,看门的老杨头不敢拦她,这会儿门口聚了很多人在看着。”

    吴玲玉个暴脾气,一听就拍了桌子,“谁呀,青天白日的就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