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木不耐烦奶母抱着,扭动着身子要下地,奶母缠不过他,只得放下,小声指示道:“二郎,给父亲母亲行礼!”
小家伙拱手做了个揖,就蹬蹬蹬的跑去拉兄长的手,大郎笑呵呵的拉着弟弟,逗他道:“小木头,我这儿有栗子糕,你想不想吃?”
“想!”阿木大声回道,听到有吃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大郎,大郎很受用他的捧场,松开他的手,解开腰间的荷包,捻出一小块栗子糕喂进阿木的嘴里,“好不好吃?”
阿木一边嚼着一边点头,末了舔舔嘴,“阿兄,我还想吃!”
太子和太子妃哈哈笑,对面的阿菽今年已经两一岁多了,这孩子还不到一岁就能开口喊人了,又十分的乖巧,阖宫上下,没有不喜欢他的。
他乖乖的被奶母抱着,嘴里唤着‘父亲母亲’,太子妃笑眯眯的让他上前来,他长得有七分像太子,连太子都忍不住拉着他的手逗了他几句。
丹娘看着阿菽在父亲的身边,小嘴哼哼了几句,奶母轻拍了她两下,太子抬起头,笑道:“丹娘,到阿耶这里来!”
奶母赶紧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放在太子的手里,太子抱着她掂了掂,“长胖了不少!”
太子妃笑道:“孩子见风就长,一个月过去就要做新衣服了,快着呢!”
丹娘坐在父亲的膝上,好奇的看着他肩上的金扣子,她伸出小手想去抓,太子握住她的手,小手背上四个肉窝窝,雪白可爱。
太子从案上拿了个桔子剥给她吃,丹娘的小嘴吸吮的津津有味,咿咿呀呀的表示满足,太子十分享受这样的父女相处,半晌也不愿放下小女儿。
蓁娘自然乐意自己的孩子跟太子多亲近,这对孩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坐在她对面的姜氏就没有她这样的心情。
四郎才刚刚立的起头,这会儿在奶母怀里安静的待着,太子只是拉了拉他的手,仍旧哄着丹娘玩去了,姜氏脸上的笑有些僵硬。
齐氏冲蓁娘使了个眼色,蓁娘微微点头,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跟身边的淳于氏说起话来。
菜肴上齐后,太子举杯起箸,众人才开始推杯换盏起来。
第二日一早,在众人的恭送下,太子带着属臣宫人和侍卫启程前往咸阳城。
太子不在,宫里的女人都比往日要安分些,就连太子妃也空闲了很多,看着日渐出落得的亭亭玉立的蜃子,太子妃欣慰的同时,也在操心她的婚事。
蜃子并非是太子妃亲生,但早已把蜃子当作亲生的,她是头一次为孩子挑选亲事,什么经验也没有。
为此,她特意挑选了几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在东宫摆了几场小宴,还邀请了蜃子的外祖母和舅母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韦夫人十分感激,作为前太子妃娘家,东宫每次大事小事康宁伯府都被邀请,除了太子念着旧情,还有这个新太子妃的大度。
因此韦郡君时时叮嘱儿媳孙媳,一定要对太子妃恭敬,切不可仗着太子对妱娘的旧情就胡言乱语。
韦夫人把这话记在心里,如今蜃子一日大过一日,也到了该看女婿的年龄,她作为蜃子的外祖母,虽然不好插手,可心里也十分着急。
按礼法,王氏才是蜃子的母亲,她自然有权利决定蜃子的婚事,但如今她主动问起自己的意见,韦夫人自然领这个情。
她表示蜃子的婚事由太子和太子妃决定天经地义,只是太子妃若有了人选,她可否能去悄悄打听一番那郎君的品行。
太子妃自然同意,二人商议好后,太子妃便邀请了许多公卿之家及官宦之家的夫人来赴宴,这些人只稍微一打听,便知道了太子妃的意思。
大部分的都精神抖擞,准备了一肚子的好话来东宫,也有那不怎么愿意跟东宫扯上关系的人,宴席上都有几分敷衍。
太子妃不动声色,招呼众人吃喝玩乐,但几场宴席下来,并不询问这些夫人们关于家中孩子的情况,这倒是让这些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宴席结束,太子妃留了韦夫人用晚膳,她道:“咱们蜃子虽然是金枝玉叶,但我更希望她嫁个如意郎君,这些赴宴的夫人,个个心里都有一把称,若想着尚郡主,自然是只为郎君说好话!”
“可咱们既不知道她们有什么算计,也不知道郎君究竟是个什么人品,不如就趁这几场宴席,好好观察她们,若是个好品性的人,那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之后再让阿郎去打听打听,可就万事大吉了!”
韦夫人听得不住点头,不过转头一想,她却担心起另一件事来,“蜃子是殿下的嫡长女,身份贵重,若是皇后那边有什么想法…”
太子妃笑着打断她的话,“夫人不必忧心,我早已与阿郎想到这里了,齐王长子也在说亲,你也知道,那才是人家的心肝宝贝,娶新妇可是大事,自然没心思搭理咱们这边!”
说着太子妃胸有成竹表示:“就是她有什么想法,咱们见招拆招就是了!”
韦夫人放下心来,“若太子妃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在宫外,有些事打听起来,不会那么显眼!”
“都是为了蜃子好,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太子妃笑道。
蓁娘等人这几日,作为东宫的一份子,也陪在太子妃身边见客,自然大家都知道了蜃子要说亲这件事。
蓁娘为她高兴的同时,却忽然想起入宫前那一年,阿娘也是这样为她的亲事忙碌,结果她就遇见了白骍。
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蓁娘居然破天荒的梦见了在西市,她和白骍肩并肩逛着商铺,白骍的脸看不太清楚,但蓁娘知道那就是他。
白骍好像长成大人了,他的声音洪亮清晰的跟蓁娘说话,进了一家铺子,他拿起一串珍珠项链给她戴上。
蓁娘既欢喜又害羞,但白骍有些不满意,他不停的拿着各种项链给蓁娘戴上,坠的她脖子生疼,于是蓁娘叫喊着:“白骍,别给我了!我脖子痛!”
但白骍不听,他仍在往蓁娘脖子上挂,直到那些项链遮住了蓁娘的眼睛,然后眼前一黑,蓁娘从睡梦中惊醒。
她迷迷糊糊的看着头顶的细纱帐,好半天反应不过来,头脑渐渐清醒后,她想起刚才那个傻兮兮的梦,忍不住无声的笑起来。
地上阿玉发出规律的呼吸声,蓁娘翻了个身,不断的回想梦中的白骍,他依旧是那副翩翩少年的模样,就连自己也是青春少艾。
但如今世事多变,蓁娘都为人母了,她忍不住想:白骍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等到早上醒过来,蓁娘已经不记得那个梦了,她每日的安排满满当当,除去照顾两个孩子,她还挤出时间跟采儿学认字,然后照着字帖临摹。
虽进展缓慢,但每认识一个字,她的内心都十分满足,这种满足,是任何华服美食都不可比拟的。
阿木每日午饭和晚饭跟生母一起吃,现在他已经能使用筷子了,虽然每次弄得满身都是米粒菜叶子,但蓁娘拒绝奶母给他喂饭,鼓励他自己吃饭。
哪怕阿木每次吃完饭都要换衣裳也没关系,蓁娘觉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跟她的观念不同,秦氏对阿菽的奶母十分严格,不仅阿菽每日的吃饭、洗簌、玩耍都有具体的规定,她自己都要遵守这些规定。
若是阿菽入睡前想要多玩一会儿,她直接命侍女把所有玩具都收起来,然后熄灯。
阿菽哭闹过几次后,知道了生母并不会退让,也就停止了哭泣,蓁娘之前还觉得自己对阿木比较严厉,现在看来,秦氏比她是有过之无不及啊!
蓁娘忍不住问起秦氏来:“阿菽才这么小,这样做会不会对他太过严格啊?”
秦氏解释道:“你也知道,到了十岁,孩子们就要去外院住了,若是成了亲,就得独自立府,阿郎忙着朝事,娘子要操心的事也不少,咱们做生母的若再不管教,以后他成了个浪荡子,我去哪里买后悔药?”
“不至于吧……”蓁娘想到阿木每日从天亮玩到天黑,心里有些犹豫。
秦氏语重心长道:“你我虽身在宫墙内,那些出名的人物还没少听说吗?”
这话倒是,长安城什么人都不缺,三教九流的,那些公卿世家的郎君们不少都是拉帮结派,整日里飞鹰走狗,变着花样引起京城上下的注意。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沉迷b站,存稿要用光了≡(▔﹏▔)≡
第80章 婚事

一想到阿木凶神恶煞的欺凌弱小,或者流连于各种温柔乡,蓁娘忍不住打了个抖,摇摇头不敢再想,太可怕了!
回萧熙院的路上,蓁娘认真思考秦氏的教育方案,但刚走到门外,就听见阿木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孩子玩起来就感觉不到累,四个奶母都招架不住他一个人。
她悄悄进了门,站在帷幔外,阿木在学投壶,虽然十支箭投不进一支,但身边的奶母婆子都在鼓励他,他倒也不沮丧,仍旧一支接一支投。
好不容易投进一支,他高兴的蹦蹦跳跳起来,像只胖兔子。
蓁娘看见他笑也忍不住笑起来,心道:算了吧,人生能有几回年少,阿木不一定以后就是个浪荡子,若是为了今后的莫须有,而使现在他脸上快乐的笑容消失,这也太残忍了。
阿木原地旋转,看见了帷幔后的蓁娘,他兴奋的跑过来抱住蓁娘的腿,“阿姨,我投进了箭!”
他仰着头笑的十分灿烂,蓁娘蹲下身与他平视,脸上露出惊喜的笑,“真的吗?我们阿木好厉害啊!”
阿木兴致勃勃的拉着蓁娘到屋里,“我可以投给你看哦!你要不要看?”
“当然要看!”蓁娘坐在席子上,拍拍手期待的看着小人儿。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但这一年注定不安稳,先是五月里,天子今天不想去行宫,因为四月下旬,四五位朝臣先后上书天子,再一次提出撤藩。
天子开始并不以为意,还是打算像以前那样打马虎眼,但这一次情况显然不同,谏议大夫贾平为三朝元老,他在奏疏中列出必须撤藩的三大理由,句句在理,条条有据。
他的看法就是:天子的皇权必须保持绝对的地位,设置藩地本意是为了扩大宗室的影响,但藩王的权利若超出天子的控制,那必是对国家基业的撼动!
贾平的出发点是为了天子考虑,但天子却高兴不起来。
一则他当初设立藩地也是跟朝臣打了许久的口水仗才成功的,如今轻易的撤了岂不是做了一番无用功!
二则,这老婆是别人家的好,儿子是自己家的好,天子哪里会去想儿子造自己的反。
这个时候,御史赵章也表示同意贾平的看法,这件事情在朝堂上渐渐引起了许多争论,天子不得不在议政时召集官员为撤藩一事再次讨论。
天子说前周朝共历将近八百年,前后两汉共四百多年,其中宗室的延续也有封国的保卫功劳。
反对的大臣就列出前汉七国之乱,晋朝八王之乱,这些藩王作乱直接将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纵然天子的儿子不会造反,可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情的影响逐渐扩大,甚至国子监还特意举行了一场辩论,学子们各抒己见。
但几乎全国的士子都认为,撤藩是必须的!
说开了,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么!
自古以来,贤臣名将都名留青史,可却没听说过哪个藩王诸侯的臣子做出过什么成绩…天子近些日子为这事烦恼的都添了几根白发,皇太子李晖依旧做他的石柱子,做好自己的事,在政事上轻易不发表意见。
但撤藩的最大利益损害者齐王李璋,便没有李晖这么淡定了!
李晖的探子禀报,这些日子,李璋虽没有就此事出过声,但私底下的动作频频,齐王府的两三个幕僚都在此时离开京城去了齐地。
根据于先生眼的消息,齐地俨然已经是李璋的后院了,齐地自古就是鱼米富庶之地,再加上齐鲁之地才人辈出,齐王这些年也没闲着……
笼络人才、打通关系、收买人心,他在京城里能上窜下跳不就是靠着齐地的支持么!
现在关于撤藩的争论越来越热烈,不管最终撤不撤,李璋都会做好打算,也绝对不会给李晖留下一丝把柄。
但李晖并没有命探子去深入探查齐地的动静,他十分清楚,李璋这些动作背后既有皇后的掩护,也有父亲的默许,若他再去细查,对他并没有好处。
李晖只要能掌控李璋大致的行动,其余的事都可以慢慢揭开,天子对东宫的警惕放松许多,但还有皇后和胡氏一族虎视眈眈,京城的局势,才是他最应该关心的。
李璋从宫里回来时,王府里已经点上灯了,他先去了书房,跟幕僚商议了许久,直到月上中天,才进了内院。
王妃周氏忙上前迎接服侍,李璋知道她今天举办了一场赏花宴,就是为了找个理由相看儿媳,他饮了口水,放松四肢倚在榻上,问起相看的情况。
周氏皱眉道:“咱们不是看中了一个陈氏、一个蒋氏、一个杜氏么!这三人中我只没见过陈氏,但觉得她与大郎挺般配的,今日却听母亲说,陈夫人对跟咱们结亲不是很乐意…”
周氏所说的陈氏就是陇西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氏一族,从南北朝时期起到现在,陈氏出过三个皇后,七个王妃,世宗皇帝的敬宣皇后,也就是天子的祖母,就出身陈氏。
而蒋氏则是天子的胞姐,襄仪长公主和闵国公蒋善的嫡长孙女,杜氏则是司空杜明江的长孙女。
按理蒋氏的身份是最尊贵的,可李璋却认为姑母襄仪长公主与姑父近几年越发不在政事上发表意见,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但作为天子的胞姐,这个姑母又有很大的可能性动摇父亲的心思。
杜明江是太宗皇帝和天子颇受倚重的臣子,李承懋若是娶了他的孙女也能为自己在士子中争取一些好感。
而陈家则是李璋最满意的,既出身世族跟皇室有亲戚关系,而且陈氏在世家的影响力也不小!
李承懋作为李璋的长子,他的婚事自然是一次拉拢关系的好机会,儿媳只要能为齐王府带来利益,人才就是差一些也没关系。
李璋听了妻子的话,沉吟片刻,道:“这些日子朝堂上风波不断,一些人想要观望观望也是正常的!”
“母亲也觉得陈氏最适合大郎,或许陈夫人只是听了一些流言,你也不要摆脸色,多请她上门来坐坐,最好也让大郎去见个礼,陈夫人见了大郎,可能也就同意了!”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儿子的人才周氏倒不是自夸,就是百十个也挑不出一个来,再加上大郎又是天子的长孙,早早的就封了郡王。
陈夫人见了大郎,肯定会同意结亲的,毕竟周氏可没听说过这位陈大娘子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事不难,再请她一回何妨!”周氏点点头道,询问起另一件事来:“只是阿郎,撤藩这事究竟怎么说的,到底会不会撤,母亲派人给大郎送了衣裳来,辜内侍说让我不要到处打听,也不可跟任何人议论这件事!”
周氏蹙着眉头绞着手里的帕子,“我这心里整日都悬着,实在担心的很!”
李璋吩咐她道:“这事谁慌咱们都不能慌,撤不撤藩不是一两日能解决的,咱们就跟以前一样,若是别人问起,你也只说不清楚就是了!”
“我明白!”说到这里,周氏忽然想起一事来,她对李璋道:“今日宴席后,二嫂跟我说,若是大郎的亲事需要帮忙,就别客气……”
“咱们这位阿兄是个木头人,可这位嫂子却是个莲藕心眼,她突然说起要帮忙,还挺让人意外的!”
李璋眼里闪过一抹精光:“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你只应着就是,现在他封了亲王,又有个做折冲长史的表哥,父亲也不好再像从前那样当他是个透明的。”
周氏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虽封了亲王,可马婕妤还没什么变动呢!”
李璋闻言愣了一瞬,手指轻轻敲击案面,周氏靠近他轻声道:“陛下根本就没提起给她晋位分的事,你说,李喆是不是在找个借口通过咱们,试探母亲的意思?”
“有这个可能!”李璋微眯眼,手指停止敲击,他道:“母亲一直不喜欢马氏,他现在自己好过了一些,自然希望生母也好过一些!”
这个兄长一向就在父亲的心里没有什么存在感,再加上他生母出身低微,也从没生过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这一点李璋可以肯定,但现在李喆有个好表哥,若是能借着马婕妤拉拢他,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百利无一害……
李璋打定主意,对周氏道:“大郎的亲事,你可以请了二嫂来商议,别人只会说你谨慎细心…”
“若是她提起婕妤的事,你也别拒绝,就说可以帮她跟母亲转达,别的不要应承,有任何事都跟我说一声!”
周氏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你要拉拢他?”
“嗯!”李璋点头,再次叮嘱:“记住,先拖着她,多留些余地,我去书房找邓先生商议一下!”
说着李璋就起身去了外院,周氏在榻上想了一会儿,对侍女道:“咱们去大郎那儿一趟,我有话要跟他说!”
作者有话要说:
搞事搞事!

第81章 糊弄

“你说周氏请了温王妃去齐王府?”
正坐在书案前处理公务的李晖听了高崎的话有些诧异。
高崎点点头,道:“盯着温王府的人是这么说的,说是齐王妃请温王妃商议事情。”
周氏能有什么事找小王氏商量?
李璋两口子一直没把李喆放在眼里,这会儿怎么还请小王氏去商议事情,李晖想起李承懋的婚事来……
高崎见他在想事情,轻声道:“齐王和温王走的这么近,要说其中没有鬼,我可不信!”
李晖轻笑,道:“你就直说老三要拉拢老二,老二也没有拒绝不就行了!”
高崎皱眉:“温王已非吴下阿蒙,齐王要拉拢他可以理解,但温王是怎么回事,他这些年受到陛下的冷落不就是因为皇后的枕头风么!”
“这会儿他怎么倒跟齐王这么亲热了!他若是想捞好处,也该明白皇后和齐王是个什么人才是!”
李晖瞥了他一眼,这个高崎脑子挺聪明,就是这张嘴有时候口无遮拦起来什么话都说!
高崎见着李晖的眼神,忙下低头,嘴里却嘟哝道:“本来就是!”
李晖放下手里的折子,站起来在屋里踱步,他边走边活动了一下肩膀,对高琦道:“老二是个什么人我多少还是了解几分,你别看他话少就以为他懦弱,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高崎忍不住道:“那温王现在这么做是表示他已经站在齐王那边了吗?”
李晖沉默片刻,温声道:“他这么做,恰好表示他其实更想站在我这边……”
??高崎满脑门子官司,百思不得其解,“殿下这话是何意?”
李晖但笑不语,一旁的吴敏了然一笑,上前两步跟高崎解释道:“高郎君,温王现在并未表明站在齐王一边,他跟齐王交好不过是为了马婕妤……”
“若是皇后和齐王试图用马婕妤威胁温王,温王可不会就这么受人摆布的!”
高崎还是没听明白,却听李晖开口道:“看着吧,最迟等李承懋婚事确定后,老二就会来的!”
这么肯定,高崎看了眼满脸笃定的太子,仔细琢磨起这件事来。
一直到六月底,李承懋的婚事终于定了下来,七月初,天子颁了诏书,册封陈氏为太原王妃,明年九月举行婚礼,又赏赐了兴宁坊的府邸给李承懋做郡王府。
墨迹了许久,这事总算遂了周氏的心愿,她迫不及待的要进宫给皇后问安,李承懋结婚要单独开府,给陈氏的聘礼是准备了好几年,没什么可操心的。
可这婚礼仪式,还有为开府准备的各种器物都要请皇后拿主意,想到儿子成了婚,再过一二年就能抱孙孙,周氏的心情很好。
可到了皇后的延嘉殿,宫娥悄悄告诉她,太子妃也在里面。
听见太子妃也在,周氏喜悦的心情有些不虞,待宫娥禀报后,请了她进去。
殿内,皇后坐在榻上,脸色不是很好看,下首的交椅上坐着太子妃,她微低着头,眼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尽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太子妃惹了皇后不高兴,周氏心里是挺高兴的。
她轻快的走进去给皇后和太子妃行了个礼,“今天天热,母亲怎么没有用冰?大嫂也在…”
皇后面无表情,淡淡道:“屋里不热。”
周氏脸上笑意微滞,在嬷嬷的示意下坐在太子妃的对面,她探究的眼神在太子妃的脸上打量。
屋子里一时寂静,片刻后皇后才冷冷的开口:“这事你们都没人跟我说,怎么,蜃子的婚事我还不能知道?”
太子妃闻言急忙道:“母亲息怒!”
“我也没想到外祖父会跟陛下提起这事,之前我本来打算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郎君,若是有,我就跟母亲禀报,蜃子的婚事,最终还是要父亲母亲拿主意,我们不敢私下做决定!”
说着,太子妃的脸上露出些为难: “蜃子才十二岁,阿郎觉得她还小,不想她早早的出嫁,可我毕竟是蜃子的……继母,这些事,我若是不操心,别人会怎么看……”
“阿娘也是知道我为难,所以帮着我选了几个郎君,没想到这事却被外祖父知道了,他老人家又跑去陛下面前说,我和阿郎都是今天才知道的,所以就来母亲这儿请罪。”
原来是这么回事,王氏给蜃子选女婿,皇后却不知道。
周氏心里暗笑,楚王为了不让外孙女为难,亲自去跟陛下说起蜃子的婚事,这事王氏若是真不知道,她就把自己的脑袋取下来当马球!
皇后冷哼一声,“你倒是用心,反正蜃子是你们的长女,是你们要选女婿,你这个继母都为难,我这个继祖母更不应该插手才是!”
这话如一把刀子似的,戳的太子妃坐立难安,她急忙伏地叩拜,“母亲!都是我的错,请母亲息怒!”
皇后冷冰冰的看着太子妃的发髻,半晌无语,“这事陛下都发了话了,我还敢说什么!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太子妃仍旧伏在地上请罪,周氏收敛起眼里的笑意,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既然大嫂先前也不知道,不知者无罪,母亲就息怒吧!”
周氏展露笑颜,“今日来打扰母亲,是为了大郎的事,昨夜我训了他一顿,明年就要娶妇了,成家立业,结了婚就是大人,他又是长子,许多事还等着他去承担呢!”
听见周氏说起大孙子,皇后面上的怒气消去了大半,“他结了婚开了府,什么事自己也就立起来了,你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他心里都明白。”
“做了母亲十几年的儿媳,现在我也要娶儿媳了,我心里又慌又怕,什么事都要问问母亲才敢说,才敢做……”周氏捏着帕子一副不安的样子。
太子妃心底冷哼,面上却不显。
皇后侧头看了她一眼,仍旧拉着脸,讥讽道:“你回去吧,要是你还知道我是你婆婆,别去陛下跟前告状,说我怠慢了你就够了!”
这话太过诛心,太子妃满脸通红,眼泪都要憋出来了,皇后移开目光,她身旁的嬷嬷扶起太子妃,温声哄道:“太子妃先回去吧!就是亲母女都有意见不同的时候,殿下只是生气你们没有跟她说一声,太子妃想想,这换做是任何人,都会不高兴的吧!”
太子妃举帕轻拭眼角,满脸羞愧道:“本就是我的错,母亲生气也是应该的,只是请母亲保重,否则我于心难安!”
嬷嬷客气又敷衍的点头,“奴送你出去……”
出了延嘉殿,太子妃上了车,一行人往东宫走去,到了光天殿,太子妃由宫人服侍更衣,脸上哪里还有什么不安。
她轻松的出了口气,对陈嬷嬷道:“这事总算解决了,你去跟阿娘还有外祖父说一声,让他们别担心!”
“是!”陈嬷嬷应了话,“若不是请了大王出马去陛下跟前说话,陛下心里对大娘还是有几分怜惜,咱们还得耗着呢!”
“只希望,大娘知道了这些事,能多孝顺你一些,毕竟继母难为,娘子做的一切可是让人没话说的!”
太子妃对着铜镜摘下头上有些恹恹的芍药花,她温声道:“我早就把蜃子当作亲生的,她过的好,百年之后,我也有底气去见她母亲!”
陈嬷嬷笑了起来,“大郎知道了咱们在给他选姐夫,可是生气了半天,他不想大娘结婚,后来奶母跟他说:‘那阿姐不结婚,你可就做不了舅父了!’”
太子妃哈哈大笑,“这个傻孩子,阿兄隔上一天半日就要给他送些新鲜玩意儿,哄的他几日没见到舅父就要问一遍,过几年,蜃子有了一男半女,他也就做舅父了!”
屋里一片笑语,下午,蜃子和大郎结伴来看丹娘,蓁娘十分惊喜,征得二人同意,忙使人去请秦氏和三郎,姜氏和四郎一起来。
这几个都是庶出的孩子,多在蜃子和大郎的面前晃晃没有坏处。
兄弟姐妹们都在,阿木高兴的活蹦乱跳,一会儿招呼兄姐吃茶,一会儿逗逗弟妹玩耍,忙的团团转。
蓁娘和秦氏、姜氏都陪在一边,但大郎看起来不是很高兴,就算阿木拉着他还要玩抓老虎的游戏,他都拒绝了…蓁娘怕阿木惹得他不高兴,忙问道:“大郎,可是茶点不合胃口?”
大郎摇摇头,又见庶母殷切的看着自己,他看了眼拿着拨浪鼓在哄丹娘的长姐一眼,对蓁娘吐露心声:“阿姐要结婚了!虽然我很想做舅父,可我还是不想她结婚…”
蓁娘和秦氏姜氏交换了个惊讶的眼神,她转过头问起大郎来:“这是真的吗?可我们都没听说!”
“是阿娘身边的女官跟我说的。”大郎撅着嘴道。
可是这事太突然了,蜃子是郡主,她要是结婚,天子肯定会诏告天下的,秦氏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她唤了蜃子一声,问她是怎么回事!
蜃子面上有些羞意,瞪了一眼大郎轻声道:“阿耶和阿娘还没有决定呢!庶母别听大郎胡说…”
“我没有胡说!”大郎很不高兴,“阿姐是不是很想结婚?可是你结了婚被姐夫欺负怎么办?我又不在身边保护你!”
蜃子闻言愣了一瞬,然后抿嘴笑,豆蔻年华的少女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看着就让人心生爱怜。
蓁娘看着她依然纤弱的身子,对大郎笑道:“阿姐结婚不会受欺负的,而是多了一个人保护她!”
“大郎要是不放心,那就快快长大,你长大了,谁都不敢欺负阿姐!”
作者有话要说:
我要努力码字!

第82章 不同

大郎听了这话,脸色好了一些,不过还是有些犹豫的问:“真的吗?”
秦氏也笑起来:“不光是你,阿姐还有三个弟弟,绝对没人敢欺负她的!”
姜氏跟着点头,大郎信心大增,他看了眼还在满屋乱窜的阿木,像只小青蛙似得在奶母怀里蹦蹦跳的阿菽,还有呼呼大睡的四郎,对蜃子郑重道:“阿姐,你就放心的结婚吧!有我们在,你别担心!”
稚嫩的声音刚落地,蓁娘几人忍不住笑起来,蜃子也笑出了眼泪花,她点了一下大郎的额头,嗔道:“我都说了还没到那个时候,我要多陪陪你们,不会那么早结婚的…”
大郎已经听不进去了,他兴奋的拉过阿木的手,大声道:“咱们去学射箭,要是会射箭的话,姐夫欺负阿姐,我就射他一箭!”
阿木懵懂的看着他:“什么是姐夫?是吃的吗?好不好吃?”
满屋子哄笑声,大郎瞪着满脸无辜的弟弟气的不得了,“姐夫不是吃食,是阿姐的夫君!”
傍晚,蓁娘被太子传召侍寝,她打扮妥当后,去了承恩殿,见到了太子之后,忍不住问起蜃子的婚事来:“阿郎和娘子可是决定了?可这个消息我们都没听说!”
太子开始还有些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