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夫人养儿记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小狮子狗自然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样子好看不说,性子更是乖巧可人。见着郑绣就吐着舌头,摇尾巴。
    郑绣让人制了少盐的肉干喂它,它吃得一口,就站起身来作个揖,把一屋子的人都逗得不行。
    虽都说孕中的人要减少与这些牲畜猫狗接触,可薛直眼下却只希望郑绣能好起来,见她脸上笑得多了,便什么都不说,只让茗慧等人小心服侍着。
    郑绣给小狮子狗起名团团,每天早上都要让茗慧把团团抱来玩上一会儿。
    薛劭和薛勉听说这里多了条狗,两个孩子本就是喜欢狗的,见团团乖巧可爱,都十分喜欢,每天下了学没事儿就过来玩闹一番。
    从前薛直还对郑绣的病情讳莫如深,只让他们不许来吵着郑绣。
    苏清如来了后缺道适当的热闹玩乐对郑绣的病情只有好的,于是薛直便也不阻止了,由着他们去了。
    郑绣每天起身后,就跟团团玩一会儿,然后听着苏清如说说外头的趣事儿,到了下午午睡一会儿,再听苏清如念会儿书,做做按摩,晚上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说说话,逗逗狗,一点儿都不觉得日子难过了。
    郑绣的心情好了,一家子都松了一口气。
    日子很就到了五月,天热起来,眼看着就到了郑绣快生产的日子。
    她胖了一些,肚子也越发浑圆了。
    苏清如陪着她做孩子的小衣裳小鞋子,两人针线上都十分不厉害,不过是做个意头。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小衣裳,虎头虎脑的小鞋子小帽子,郑绣倒是越发期待起来。
    
    ☆、第一百八十章 180
    
    郑绣生产前,郑仁从石牛镇把郑老头和郑老太接了过来。
    他高中后入朝为官,本就想把二老接到京城的,只是想着郑绣的情况不稳定,才一直压着没提。
    眼下郑绣情况好转,产期又近在眼前,郑老太得了郑绣怀孕的信儿,频频使人来信问候,也是一心想到京城来照顾郑绣的。
    郑绣没有娘亲,身边郑仁和郑誉两个娘家人,都是男子,到底不方便的。
    郑仁跟薛直商量了一番,便使人去把郑老头郑老太请了过来。
    郑老头和郑老太在郑纤的照顾下,这两年身子倒是依然康健,听说郑仁使人来接了,便想带着郑纤一道过去。
    他们带着郑纤,一来是这么几年郑纤悉心照料,在跟前服侍,早就处出了非同一般的情分。二来是郑纤年岁也大了,郑绣都要生产了,她还没说亲,家里也是着急,便想着带她一道过来,若是能在京城寻一门相当的好亲事,往后也能多看顾些。
    朱氏自然知道是这是天大的好事儿,还想着趁机让二老把自己一家都带着往进京城去享福。
    二老自然不想带她。不光是二老,郑全经过前头那桩生死攸关的私盐案,越发安分守己了,人也变得勤奋不少,在家安心侍弄田地。听到朱氏动了这样的心思,当下就等黑着脸教训了朱氏一顿,让她歇了心思,再不要痴心妄想。
    二老不肯,郑全又不肯帮自己说话,连郑纤和郑荣都不向着自己,朱氏这才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二老带着郑纤坐上了去往京城的马车。
    郑老头和郑老太想着要要来伺候郑绣生产坐月子,二老浑身更是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似的,一路上坐车也不觉着累了,只让人快马加鞭地往京城赶去。
    五月里,郑家二老和郑纤便抵达了京城。
    郑仁派人去渡口接了人,把他们一路接回了家。
    他如今还住在上坎胡同,那屋子不论是地段还是格局在京城中都十分出挑的,又因为是郑绣帮着挑选的,离庆国公府又近,他跟郑誉也住习惯了,便没有再另寻了地方,只是在家里另添了一些下人。
    郑老头等人从石牛镇风尘仆仆地赶来,到的时候郑仁还在上值,郑誉在上学,家里倒只有几个下人守着。下人们早就得了郑仁的吩咐,饭菜热水都早就备着了。
    二老和郑纤一通梳洗后,用了饭,便跟管事打听怎么去庆国公府。
    管事没得着吩咐,一时也不敢冒然把人送到庆国公府去,只说要等老爷下了值后再说,让他们先稍作休息。
    郑老太一心想看看怀着孕的郑绣,哪里肯听劝,见管事不肯带路,便跟郑老头和郑纤商量,出去雇一辆车去庆国公府。反正她想着以庆国公府的名头,在外一打听,人家自然知道地方的。
    还是郑老头劝着她道:“老大向来是有主意的,他既然说要咱们等他,咱们便等上一等。反正咱么也来了京城,来日方长,总有见到的时候。”
    郑老太心里纵是再不愿意,到底还是听惯了他的话,只能先按捺住。
    而庆国公府里,郑绣是几日前才听他爹说爷奶就要过来了。经年不见,她对二老自然也甚是想念。也一早就派人在渡口等着,听外头来人禀报说二老已经被他爹那头的人给接走了,她如今月份大了,不方便出门,便算准了时辰,等他们休整过后,再派人去接了。
    郑老太在上坎胡同就没肯歇着,就等着儿子回来带自己去见怀了孕的孙女。听到门房来传话说庆国公府的马车来接了,当下便拾掇出从石牛镇带来的东西,要去给郑绣送过去。
    郑老头和郑纤已经各自在屋里歇了会儿,听到庆国公府来人了,自然也都穿戴好了,准备一道过去。
    郑绣怕别个怠慢了爷奶,派了茗慧特地跟车过来的。
    茗慧最少妥帖不过的,进了郑家后先给二老见了礼,看郑老太收拾了那样多的东西,也不见怪,亲自上手帮着提了。
    郑老太见到茗慧的穿着气度,初时还有些发虚,可见她笑着不以为意地帮着自己提那些个土特产吃食,心里倒是定了些。
    马车上,郑老太便隔着车帘,问坐在车辕上的茗慧郑绣的近况。
    茗慧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只捡了郑绣好的说。
    郑老太听到孙女过的样样顺心,心里也松快不少。
    就这么一路说着话,到了庆国公府大门,一行人下了马车。
    郑老太看着那几人高的大门和门前威风凛凛的一对儿石狮,心里不禁就有些发虚,再看看手里提的活鸡活鸭和几篮子鸡蛋,更觉得赧然。
    好在门房遭际听了吩咐说是二太太乡下的爷奶过来,并不轻看他们,脸上堆着笑,把人迎了进去。
    郑老头和郑老太走在最前头,茗慧将手里东西递给小丫鬟拿着,扶着郑老太一只手,感觉到她的不自在,便一直笑着说些郑绣这些日子对他们的挂念,宽他们的心。
    郑老头和郑纤两个都是能藏住事儿的,虽然没有郑老太那般慌张,心里看着富丽堂皇的庆国公府,心里一时也有些忐忑。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浩夜堂,粉葛和白术就在门上等着。
    远远地见了他们,粉葛带着小丫头迎了上去,白术则进屋去报信了。
    郑绣正在屋里跟苏清如说着话,一颗心早就飞到了外头,听白术说人已经到了,当下就迎了出去。
    郑老头郑老太和郑纤被一群丫头簇拥着刚跨进院子,还来不及细细打量。
    郑绣已经扶着苏清如的手出了屋。
    “爷爷奶奶!”郑绣喊了他们一声,眼眶已经红了。
    “阿绣!”郑老太见了她,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郑老头和郑纤也加快了步伐,走上了前。
    郑纤拉着郑老太的手细细摩挲,泪眼婆娑地道:“奶奶白头发又多了。”
    郑老太擦了擦眼睛,道:“奶奶年岁大了,自然会老一些,倒是我们阿绣倒是变得比从前更好看了。”
    屋外到底不是说话的地方,郑绣一手拉着郑老头一手拉着郑老太进了屋。
    茗慧让人把东西都送到屋里,再让人上了茶,便都十分知机地退了下去。
    郑老头穿着一身绸衫,郑纤穿着一件鹅黄色杭绸褙子,两人都是在郑仁那里换了衣衫。倒是只有郑老太觉着身上的衣服还不算旧,没换上郑仁准备的新衣裳,仍然穿着一件细布的家常衣裳。
    进了屋,里头的摆设虽然简洁,从前贵和长公主还打趣郑绣这里显得寒酸,可在眼下郑老头郑老太看来,却已然是极尽富贵。
    郑老太就手不是手,脚不是脚的,坐都不知道坐下。
    还是郑绣拉了她一把,她这才坐到了郑绣身边。
    郑绣也瞧出奶奶的不自在了,也不点破,只俏皮一笑,道:“奶奶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郑老太这才想起从自家带的那些东西,转头一看丫鬟已经放在了屋里,便有些局促地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自家养的鸡鸭,还有两篮子土鸡蛋。”
    他们从石牛镇运道而来,鸡鸭养到现在却还能活着,显然是路上还在精心照料着的。
    郑绣便笑嘻嘻地道:“还是奶奶知道我,这么久了早就想吃奶奶做的饭了。”
    其实想他们以前住在一处时,也是郑绣做饭的时候多,鲜少有郑老太亲自下厨的时候,眼下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缓解郑老太的不安。
    
    ☆、第一百八十一章 181
    
    郑老太当下便站起身道:“厨房在哪里?你想吃什么,同奶奶说,奶奶这就给你做去。”
    郑绣笑着拉住她,“奶奶才刚来,怎么就要急着去做活儿,咱们好些日子没见着了,我就想您陪我说说话呢。”
    看着孙女虽然穿的绫罗绸缎,戴着贵重首饰,待自己还是一样亲热,郑老太这才不那么紧张了,笑道:“好,那等你饿了,你可一定要出声,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郑老头和郑纤坐在一边,见她们亲亲热热地挽着手说这话,俱都笑了起来。
    郑绣同郑老太说完话,又去看郑老头和郑纤。
    郑老头模样倒是没什么变化,看起来精神矍铄的。郑纤杏眼桃腮,身量更是高了不少,娉娉婷婷往那儿一坐,已然是个大姑娘的模样,跟从前跟在朱氏后头的那个小丫头再不相同。
    郑老头话不多,郑绣问过两句,他简单地答了,脸上是盛不住的慈爱笑意。
    郑纤则更是安静了,只安静听着他们说话,郑绣眼神扫过来的时候,她就回以微笑。
    几人许久未见,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这一说就一直说到了天暗下来,薛劭下学回来了,他跟郑老头郑老太也是有相处了小一年的情分的,当下就喊了人。
    郑老头和郑老太看薛劭已经长成个半大少年,也都高兴得不行,拉着他的手问他眼下在读什么书。薛劭也不扭捏,当下都说了。
    没多会儿,薛直下值回来了。
    二老再见薛直,他的身份已经从一个小小的猎户,变成了庆国公府的二爷,更是深受皇恩的三品将军。二老见了他,便要站起身给他行礼。
    薛直忙扶住他们,笑道:“爷奶客气了,从前在家如何,往后便还是如何,不用拘泥于这些虚礼。”
    郑绣也道:“爷奶,跟阿直可千万别客气。从前他吃不上饭还是咱们接济的,也不至于如今发达了倒敢在你们面前摆官威了。”
    郑老太赶紧拉了郑绣一把。
    薛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就是,从前爷奶怎么待我的,往后还怎么待我就行。”
    郑老太笑了笑,道:“阿绣都快当娘了,说话还这么没个轻重,你别同她一般见识。”
    “哪儿能呀。”薛直说着坐到郑绣身边,“我就爱听阿绣这么说话,一家人嘛,本就是顶亲厚的,犯不着那些弯弯绕绕的。”
    两人笑着对视一眼,虽不言语,却是默契非常。
    郑老太来前还有些担心,从前的薛直虽然是老实厚道,待郑绣非常好的,可这男人嘛,没钱没势和有钱有势那是可以换两副面孔的,生怕郑绣在庆国公府受什么委屈。眼下见他们小夫妻感情依旧那么好,终于不再担心这个。
    薛直看他们说话热闹,便道:“索性让人请了岳父和阿誉过来,咱们一家子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用饭。”
    郑绣自然说好,让人套了车去上坎胡同。
    郑仁和郑誉没多久便到了庆国公府。一家子聚在一起用夕食。
    长风苑贵和长公主那边听说郑绣的爷奶奶了,特地让小厨房送了一道八宝圆蹄,一道人参乌鸡汤过去。
    听说着菜是贵和长公主赏下来的,郑老太不禁咂舌道:“老太婆我活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沾着孙女的光,吃上一回公主赏下来的菜。”
    郑绣不禁笑道:“奶奶,公主在府里没有架子的,你要往后常来走动,也经常能吃到那边送来的菜。”
    这一听,郑老太就知道郑绣跟贵和长公主处的不错,脸上的笑容便又更灿烂了几分。
    饭桌上除了贵和长公主送来的两道菜,其他几道都是郑绣的家乡菜,乃是郑老太非要去厨房做了给她吃的。难得高兴,郑绣也就没拦着她,只让白术跟着去打了下手,叮嘱她别让郑老太累着了。
    有着白术和灶上其他丫头打下手帮忙,郑老太没花什么力气就治出了一桌菜肴。
    郑绣平时不大吃得下肉的,但今日的食材都是郑老太不远千里带来,又花了力气做出来的,便也十分给面子地多用了一些。
    苏清如也在席上,见他们一家和乐,心里也有些想念家人。不过见郑绣跟家人言笑晏晏、相谈甚欢的模样,她便开始算着自己能回家的日子了。
    一顿夕食用完,郑绣和郑老太、郑纤进内室说话,郑仁和郑老头、薛直三个男人就坐在外间喝茶谈天,郑誉和薛劭两个则早就一道回厢房玩耍去了。
    郑绣见郑老太和郑纤头上身上都素净得很,便让茗慧开了自己的箱笼和妆奁,想着找几块像样的料子和首饰给她们。
    郑老太一看丫鬟忙活起来,便猜到了郑绣的心思,忙道:“奶奶都是半截身子在土里的人了,你就别费心思给我准备什么了。倒是你妹妹,还是花朵儿一样的年纪,应该打扮打扮的。”她连郑仁给她准备的软绸衣裳都没舍得上身,自然更不会要郑绣的东西。
    郑绣身边一时还真没有合适郑老太用的东西,但库房里总是有的,便让茗慧开了库房去寻。
    郑老太看着就急了,道:“奶奶说的,你不听怎的?奶奶身边什么都不缺!”
    郑绣见她如此坚持,便只好喊住了茗慧,只给郑纤打扮起来。
    郑纤也推辞道:“大姐姐,伯父那里已经给我准备了新衣裳了,我数了数,有好几身呢,绝对够穿的。怎么好再要大姐姐的东西。”
    一个二个都说不要,郑绣却是坚持要给的,只道:“奶奶说得对,如今你也大了,自然该要梳妆打扮起来的,往后我带着你出门走动交际,也好应付场面。”
    郑老太一听,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儿。她还没开口,大孙女就知道他们带郑纤来的意思了,自然是更好。
    粉葛管着郑绣的衣裳首饰,料子不多会儿就找出了两块,一块冰蓝色栖枝飞莺滚雪细纱,一块莲青色叠纱粉霞织锦,都是适合小姑娘穿着的。郑绣想着给了郑纤,一时半会儿她自己也难以做出衣裳来,就干脆让粉葛给郑纤量了尺寸,反正府里有针线娘子,做两身衣裳十分方便。
    量完尺寸,郑绣又让粉葛把自己的妆奁开了,让郑纤自己选可心的戴上。
    她的妆奁一共三层,一打开,俱是些珠光宝气的东西。
    郑纤来时头上不过戴了一支梅花样儿的细银簪,耳朵上戴着一对银丁香。还是郑老太心疼孙女这么大了还没几件像样的首饰,用私房银子补贴给她买的。要靠朱氏,她是绝对不舍得给女儿置办什么像样的首饰的。
    郑老太给郑纤置办这两样首饰的时候,郑纤已经不肯接受了,是郑老太好说歹说,说上京得打扮得体面点儿,不给郑仁和郑绣丢脸,郑纤这才肯收下的。眼下看到郑绣那一妆奁的好东西,郑纤就更不肯要了。
    郑绣非要让她挑,说她再推辞自己就要生气了,郑纤没办法,这才挑了一对绞丝银镯,一支      镂空蝴蝶银步摇,并一对儿金灯笼耳坠子。
    看着是捡了三样,但其实都是郑绣妆奁里不起眼的小东西。
    郑绣哪儿能就给这么些,又挑了一支宝蓝吐翠孔雀吊钗和一支宝蓝点翠珠钗给她。
    郑绣又要推辞,郑绣便笑道:“妹妹代我在爷奶跟前尽孝,这些就是应得的。难不成是嫌弃姐姐小气,给的东西不合心意?”她虽然见到爷爷奶奶没多久,但观察了半日爷奶对郑纤的态度,便知道郑纤在家里对两位老人服侍得极尽周到。也幸亏有开了窍的郑纤在,不然她和她爹又怎么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在京度日了?光靠朱氏,二老的日子可指不定苦成什么样儿。
    郑纤忙道:“大姐姐送的东西确实太贵重了些,我服侍爷奶是应该的,怎么能收这许多东西?”说着又去看郑老太。
    郑老太一时也有些为难,郑绣出手确实忒大方了些,那发钗上的宝石她看着都闪眼,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可若是不收,又拂逆了她的好意……
    郑绣也不管她们的眉眼官司,直接把两支发钗往郑纤发上一插,道:“纤妹妹戴着果然好看,你看我这里这样多,一时也戴不过来,你就当帮姐姐分忧吧。”说着还拉住了她的手,不让她摘下。
    郑纤抿嘴一笑,这才收下了。
    郑绣又问起家里二叔二婶和荣哥儿的近况。
    郑纤一一说了,如今他爹就安心在家务农,她娘跟着村上的娘子做些针线换钱,弟弟则还在学堂里读书……
    都是些琐碎的事情,郑绣听着倒不觉地烦。
    在她印象里,跟朱氏对掐的一桩桩事儿仿佛还在昨日,可算算日子,却也过了好几年了。曾经还觉得朱氏面目可憎,如今从郑纤嘴里听着朱氏的事儿,却连朱氏的面容都快记不清楚了,c从前的恩怨情仇仿佛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更是半点儿情绪也无了。
    祖孙三人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时辰却不早了。
    外间郑老头、郑仁和薛直眼前的茶水都不知道换过几遭了。
    郑仁和薛直却都觉得郑绣难得这样高兴,便也没让人进去催,由着他们说私房话。
    一直快到宵禁的时辰,郑老头也觉得困倦了,坐不住了,薛直这才使了丫鬟进去说了一声。
    没多会儿,郑绣和郑老太、郑纤三人相携着出来了。
    时辰不早,也不够再耽搁的。郑仁让人把郑誉喊了过来,薛直便让郑绣留了步,她亲自把郑老头郑老太一行人送到了庆国公府门口,看着他们上了马车,才转身回去了。
    郑绣跟家人坐着说了一下午的话,初时还不觉得,等人一散,就觉得身上乏力的很,等薛直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卸了钗环,换了家常的衣裳坐在炕上,让茗慧给自己按着酸软的小腿。
    薛直回来,她依旧笑嘻嘻的,看着他的时候眉梢眼角都是笑意,一双眼睛亮的出奇,仿佛回到了少女的模样。薛直心头一软,便也跟着笑起来,接着挥退了茗慧,挨着郑绣坐下接过手去给她按起腿来。
    郑绣心里高兴地不知道怎么说,朝着薛直勾了勾手,薛直以为她有话要说,便探过身子。
    郑绣双手一伸,圈住他的脖子,歪着头笑道:“阿直,我今日真是太高兴了!”说着还十分响亮地亲了他脸颊一口。
    
    ☆、第一百八十二章 182
    
    郑绣笑的眉眼弯弯,薛直便也跟着心里松快了。
    “你高兴就好。若是喜欢,就让爷奶多来走动。”
    郑绣抚着自己的肚子,笑着点了点头。
    在苏清如的治疗和家人的陪伴下,郑绣的情绪果然好了许多,且她已经知道自己这是产前抑郁,她倒是没有觉得惊恐害怕,想在现代这种例子其实很多,倒也是见怪不怪。每当自己情绪调整不过来的时候,她就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对的,不可以的,然后找点放松心情的事做做,或者是找苏清如说说闲话。
    她虽然没对苏清如表明身份,但每回听到苏清如话里偶尔透出不是眼下这个时代的东西,便觉得十分亲切,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倒是真的十分喜欢同她聊天。
    薛直见她同苏清如走的亲近,倒也没说什么,反倒是郑老太来了几次,每回都看到郑绣同苏清如坐在一处相谈甚欢,苏清如虽然打扮的颇为素净,但是还是十分清秀的姑娘家,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尤为好看。郑老太转头便私下问起来二人的关系。
    郑绣之前没跟郑老太提苏清如大夫的身份,可眼下郑老太神色紧张地问起来了,她便解释道:“她是阿直从外头请回来的大夫,来帮着我安胎的。”
    郑老太脸上的紧张神色却没有消减,反而凑到她耳边小声道:“我听说大户人家都会备着通房姨娘的,阿直总不会是……”
    郑绣拍了拍郑老太的手,笑道:“奶,你想到哪里去了?阿直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就算他有那么个心思,府里那么些个美貌的丫头,他还用得着去外头寻?”
    郑老太道:“话是这么说,可那位苏姑娘一个未婚姑娘家,总是留在你房里,每天都能跟阿直见着,你总要上心些的……实在不行,你自己抬举个,总比他有那些个想法好。”
    郑绣无奈地看着郑老太,想着这些话不像是会从郑老太嘴里说出来的,便问她说:“这些话奶奶从哪里听来的?”
    郑老太眼神闪烁,避开了郑绣的目光,道:“没谁说,就是我自个儿想的。”
    郑绣便也不再追问,只道:“奶奶,真不用这么操心,阿直不是那样的人。”复又笑道,“好啦,别说这个了,奶奶今天怎么一个人过来的?纤妹妹呢?”
    郑老太道:“你妹妹在家做针线呢,说是不方便过来。我也没明白她说的是哪个‘不方便’,可能是路上累着,这几日还没歇过来吧。”
    郑绣便也没再多说什么,转而跟郑老太聊起家常。
    郑老太也是紧张她的肚子,说她眼下还是太瘦,要多补补,说着话又要去灶上给她准备吃食。
    郑绣前头能吃下郑老太做的鸡鸭大荤,是因为心情愉快的缘故,一顿两顿还好,多了倒是真觉得吃不下了。
    郑老太却几乎每次来都要给她煲鸡汤,炖肘子之类的,郑绣吃不下,她就在旁边一口一个劝着说是为了她好。
    半个月里,还真把郑绣养胖了一大圈。
    这天郑老太回去后,郑绣就把茗慧招到了身前,轻声吩咐她说:“去找人查查,这几日是何人去了上坎胡同。”那些个找通房姨娘之类的话,肯定不是郑老太想出来的,想来是有什么人在跟前嚼了舌头,才让郑老太到她耳边吹风,甚至连郑纤都不过来,说不定也是在避忌这个。
    茗慧应下了,下回郑绣让她往上坎胡同送东西过去的时候,她就亲自去了一趟,和守门的婆子探听了一番。
    郑仁如今是朝中新贵,来结交的人自然不少,前不久郑老头郑老太初来京城,来拜访的人就更多了。而其中,最近来的最频繁的就是刘翰林的妻子萧氏。
    刘翰林在这多入过江之鲫的京官中并不显赫,也是科举出身,跟郑仁出身背景都很相似,两人又都供职于翰林院,因此也算是有些私交。
    郑绣听到茗慧带回来的消息后,一时也没明白这翰林家的太太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加上她对京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更不算了解,因此想了许久也是毫无头绪。
    后来实在想不明白了,她干脆就去问了薛直。
    薛直下值回来后,郑绣挺着肚子迎了他,薛直赶紧扶着她进了屋。
    两人坐下后,郑绣让茗慧上了茶,看和薛直喝了,才开始问起。她也没提她奶奶说的那些话,只对薛直道:“我听下头的丫鬟说刘翰林的家的太太这几日跟奶奶走的很近,你可知道那位是有心同我爹结交还是……”
    薛直听了一时也没反应过来郑绣口中的刘翰林是哪位,但想着郑绣既然问了,肯定是有说法在里头的,便仔细回忆了一番,良久才道:“那位的夫人可是姓萧?”
    郑绣点了点头。
    薛直便撇嘴一笑,“那可要让岳父小心些,那位的夫人好像是忠勇伯府萧家的旁支。”
    又是忠勇伯府……
    郑绣后知后觉地问:“那位刘翰林那就是二皇子一派的了?”
    薛直不置可否地笑道:“那倒未必,但既有这层关系在,说不定就会在什么时候伸把手。咱们还是小心些。”
    郑绣点了点头,不自觉地就拧起了眉头,她奶奶和堂妹才来京城不过半个月,却已经有人算计到了他们头上。
    算起来,最近两次郑纤都没有跟着郑老太过来。郑老太耳根子软没见过什么世面也就算了,郑纤如今却是长大懂事了,也不知道那位翰林太太到底怎么说的,倒让郑纤也避忌起来了。
    隔了一天,郑绣便是往上坎胡同使人,亲自去把郑老太接过来,还指名让郑纤务必跟着一起过来,说是许久没看到她了,其实就是想从她口中探听那位翰林太太的虚实。
    
    ☆、第一百八十三章 183
    
    郑老太不疑有他,听来接人的下人那么说了,便以为郑绣是真的几次没见到郑纤,想念她了。
    郑纤却显得有些犹豫,对着来人道:“我这几日身上不大好,怕过了病气给大姐姐,等我好了,再过府去给大姐姐请安吧。”
    来接人的婆子一时也有些犹豫,郑绣虽然吩咐下来让她务必把郑纤一道接过去,但如今郑绣怀着身孕,生产在即,正是不容有失的时候,郑纤却说自己身上抱恙,若真是把病气过给了郑绣,婆子自己也担待不起……
    正当那婆子犹豫不决的时候,郑老太就用手肘撞了下郑纤,示意她别瞎说话。
    郑纤垂下眼睛,假装没瞧见。
    郑老太便对那婆子笑道:“你别听她瞎说,她就是这几日做多了郑纤,晚上睡得不好,人有些没精神。身上哪里有什么病气。”
    郑老太是郑绣的亲祖母,跟郑绣也亲热,自然不会害她。那婆子这才放心下来,又殷勤地说了一堆好话。
    郑老太都这么说了,郑纤自然再没有推辞的借口,跟着郑老太一起上了庆国公府的马车。
    郑绣已经在浩夜堂等着她们了,听下人说郑老太和郑纤乘坐的马车已经到了,她便让茗慧代自己去接了他们。
    郑老太虽然来了京城不到一月,庆国公府却是来了好几回,熟门熟路地一边跟茗慧说着话,一边往浩夜堂去了。
    郑绣这里刚从贵和长公主那儿得了两篓子新鲜樱桃,个个浑圆饱满不说,更是红得像玛瑙一般,是内务府刚送来的。
    贵和长公主知道她在孕中嘴挑,就让人分了一半过来。
    郑绣一个人也吃不完,就想着给郑老太和郑纤都分一点。
    郑老太和郑纤来了以后,郑绣笑着在门口迎了他们,让他们坐了,然后自己边挨着郑纤坐下,拉着她的手笑道:“纤妹妹几天没来了,我这儿给你新衣裳都裁好了,也不见你过来试试。”两人挨着近了,郑绣就发现郑纤这回来头上没戴自己上回送的发钗,仍然戴着自己的细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