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军夫人养儿记事-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郑仁没看上她家,把郑绣许了别人。
等到郑绣的第二门亲事又落了空,担上了‘克夫’的名头,张秀才她娘可就看不上她了。
连之前的郑绣她都觉得只是勉强能配得上自己的儿子,更别说郑纤了。
听说郑纤说的是这门亲事,郑仁和郑绣都是十分意外。
张秀才他娘心比天高,可是整个镇上都出名的。
朱氏志得意满,说好了亲事,还不忘去郑家显摆一番。从她言辞间,众人才知道,原来是张秀才他娘最近生了重病,家里无钱医治,朱氏拿了郑全捎回来的银钱上门帮忙,两家这才说定了。
郑绣心里却是觉得这门亲事不好的,如今张家是穷途末路没有办法,这才允了这门亲事。可他朝,张秀才他娘病好了,张秀才再考个举人甚至进士,还会看的上郑纤吗?加上张秀才和他娘多年相依为命,肯定事事以他娘为重,他娘打心里看不上郑纤,那郑纤嫁过去的日子,会好吗?
只是对上朱氏那只顾着炫耀,丝毫听不得人家说这门亲事不好的模样,郑绣就把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
☆、第五十五章
亲事说定以后,郑纤也不能再天天闲在家里了,虽然婚期还没定,但准备嫁妆这种事从来不会嫌早的。
郑老太不放心朱氏,怕她那不着调的性子教坏孙女,就跟郑仁商量,想把郑纤接到镇上住一段时间。
郑纤虽然是举人的侄女,但大房二房分家多年,又多有嫌隙,不少人都不把郑纤那举人侄女的身份看在眼里。
郑老太这么做,一来是想亲自教导郑纤,二来自然是为了给郑纤现在长长脸面,好让外人知道,郑仁这个大伯还是颇为看重这个侄女的。
郑仁对郑纤的印象倒还不坏,转头就去找郑绣商量。
郑绣也没有异议,想着奶奶既然想提一把郑纤便提一把吧,郑纤虽然有时讲话爱弯弯绕绕地使些小心机,但总体来说,也没做过什么坏事。
朱氏这段时间天天往镇上张秀才家跑,十分殷勤地张罗着给他娘抓药熬药的,倒是比从前郑老头和郑老太身体有恙时还上心。
听说郑老太想把郑纤接过去住,朱氏当即就乐的眉开眼笑的。
“纤丫头在家还总念叨爹娘呢,娘肯把她接到身边教养一段时间,我求之不得哩!”
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最好能让她家纤丫头一直留到出嫁。到时候大房说什么也得放点血,给她添添嫁妆。而且能从大房现在住着的那大宅子里出嫁,也更有体面。
朱氏回去就把这事儿高高兴兴地同郑纤说了,本以为她也会欣喜一番,没成想,郑纤捏着帕子,老大不愿意的样子:“去了大伯家,那就是寄人篱下了。那日子估计可不好受,娘怎么就一口应承下来?”
朱氏往她边上一坐,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道:“我的傻丫头,有你爷爷奶奶在,你大伯和绣丫头哪里敢给你小鞋穿。镇上他家的宅子你是没看到,老大了,跟大户人家似的,我第一回去都没敢往里进。你去了那儿怎么叫寄人篱下?你是去享福的哩!”她想住还没的住呢,偏自家女儿读了几天书,事事想的都比别人多。
在炕上玩耍的郑荣一听到他姐姐要去镇上住了,忙腻到朱氏身边撒娇道:“娘,我也要住到镇上的大房子去!”
朱氏爱怜地摸着郑荣的发顶,“傻孩子,别羡慕他们的,等你们爹挣钱回来了,咱们也搬到镇上去住!”
郑荣欢呼一声,“那要比大伯家的宅子更大,更好!”
朱氏也笑着点头。郑全出去半年,就捎回来了五十两银票!五十两啊,她看到银票的时候眼睛都直了!照着这个势头,不出三年,他们一家都可以风风光光去镇上过活了。那时候张秀才也该考到个举人了。他们二房的日子肯定比郑家还好!
朱氏跟郑荣欢快地畅想着未来,郑纤却在一边蹙眉不语。她娘总是把事情想得太好了,大伯家跟自家关系本来就不好,爷爷奶奶虽然在,但当家做主显然不是他们,自己以后的日子真的会那么如意吗?
不过她娘都已经答应了下来,她想得再多也没法挽回了。
六月底,郑纤从槐树村搬到了郑家的宅子里。
她的行礼也不多,朱氏连牛车都没顾,一人提着一个包袱就来了。
郑绣已经收拾了一间空屋子出来。里头的家具还是房主之前留下的,桌椅几乎都是全新的。
朱氏帮着郑纤把东西都放到了屋里,颇为满意地四处一打量,“这家具都是新的吧?还是我们绣丫头贴心。”
郑绣对朱氏这不值钱的赞赏并不放在心上,对郑纤道:“纤妹妹先住下吧,若是短了什么,尽管同我说。”
郑纤轻轻地‘嗯’了一声,对着郑绣道了谢。
郑绣便也不妨碍他们母女俩说体己话,带上门出去了。
她走后,朱氏不掩羡慕地又仔细打量了一番屋里的家居陈设,“你在家还担心呢,你看绣丫头对你不是很好?还给你准备了间新屋子。”
郑纤抿了抿唇,心想这屋子好坏,是给人看的,但是其他的呢?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们会怎么对她呢?
家里就郑荣一个,朱氏也不放心,把郑纤送到以后,去郑老头郑老太屋里坐了会儿,便回去了。
从前日日在一起还不觉得,此时郑纤看到她娘离去的背影,不禁又伤怀了一番。
郑老太在郑纤搬来之前,就和郑绣上街买了一些丝线和布帛回来,以供郑纤练习女红。
郑纤的女红并没有专门学过,平时的心思也都是花在读书写字上,这上头就不是很进益。
当然了,还是比郑绣强上许多的。
郑老太别的不行,年轻时给家里人裁个衣服,绣点花样子出去卖还是手到擒来的。她是不指望郑绣能传承自己的手艺了,便想着要在这上头好好教养郑纤。
郑纤却也是不太爱做女红的,费眼睛不说,还特别浪费时间,一做就是半下午,平时那都是她看书练字的时间。而且她以后是要当官太太的,她觉得自己没必要在这上头下这么多心力。不过眼下她住在镇上,她觉得自己算是寄人篱下,所以心里不愿意,嘴上却也不说,每天下午的时间不够,便用晚上的时间补。好在郑家别的不多,藏书却是多的,加上她从家里带来的一些书,倒是不愁没有书看。
这样日熬夜熬的,不过五六天,本就苗条的郑纤就瘦了一圈,眼底下一片青影,连下巴都瘦尖了。
郑绣起初还当她是刚来不习惯,直到某天半夜起夜,看到郑纤屋里的灯来亮着,她轻轻走到窗户底下,依稀听到了翻书的声音,这才猜出了原委。
郑绣在外头轻咳一声,里头的灯立刻就熄了。
知道了这事儿,郑绣也不能放任她拿自己身体开玩笑,私下里便同郑老太商量了,每天只上上午让郑纤做女红,下午就让她看书练字。
☆、第五十六章
郑老太大字不识,对姑娘家看书还颇有微词,对着郑绣道:“姑娘家,亲事都定好了,就该做做女红刺绣,把嫁妆做的体面些。读书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能考个功名出来?”不过说归说,还是同意了。
对郑纤爱看书这点,郑绣还是蛮欣赏的。像她就不太看这个时代咬文嚼字的文体,初穿越过来时学了两年认字写字,后面便丢开了。说起来郑纤也算的上能识文断字,温文有礼了,只是不知道怎么了,郑纤书看多了反而多了一腔愁绪。
下午闲暇时分,郑绣还特地了去了一趟郑纤的屋里。
郑纤正在书桌旁写大字。
郑绣进屋后,她刚要放下笔,郑绣摆手道:“纤妹妹写着吧,我就是来看看你。”
郑纤便对她点了点头,继续凝神静气地练字。
郑绣就装作看她写字的样子,走到书桌前看了看桌上散放着的书。
桌上摊着一本诗集,再看两外两本合着的,也是诗词之类的东西。
郑绣就着摊开的那本诗集看了一眼,是一首写闺怨的诗。言辞旖丽,韵脚别致。前两句写的是春日美景,后两句忽然话锋一转,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充斥着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大姐姐对诗词也感兴趣?”郑纤感觉到她的目光在上面停留了好一会儿,便转头问道。
郑绣笑着摇头,“我对这些并不懂,只是看这小诗颇为雅致,不由多看了两眼。”
“这是本朝才女谢旖的新作。我最爱她的诗了,她近几年出的诗集我都有珍藏。”说着还吟了几句谢旖的成名作,又道:“大姐姐若是喜欢,我可以借两本给你看看。”
郑绣忙道:“不用不用,我也不懂这些,借给我看也不过是牛嚼牡丹。”
她可不喜欢做这种都是充满愁绪的东西,看多了教人无端端心里堵得慌。
郑纤颇为失望地‘哦’了一声。本以为找到了同道中人呢。
郑绣在郑纤屋里待了会儿,两人随意说了几句话,她便回自己屋里了。
薛直在屋里擦拭弓箭,郑绣进屋见了他,想到他家里原是京城的,便问:“你听过谢旖吗?”
薛直眉头一跳,放了弓箭,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地问道:“你、你问谢旖做什么?”
郑绣光顾着想郑纤的事儿,倒没有注意到他的异常,只是摇头道:“我看纤妹妹成天读这种哀怨的诗词,难怪她总是显得不开心,连脾性都变了……”明明早几年还是个怯生生的,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呢。
薛直这才输出一口气,道:“谢旖是谢大学时的幺女,也是名满京城的才女。我没离开家之前,她好像就开始出诗集了。”
好好的高门贵女,怎么写的都尽是哀愁的东西。郑绣心里觉得奇怪,但也就那么一想,并没有探究下去,只是道:“改明儿我得跟爹商量商量,买些积极向上的书给纤妹妹看。”
薛直不禁好笑道:“我看你挺不耐烦二婶的,没想到对她却是挺伤心的。”
郑绣不以为然,“二婶是二婶,纤妹妹是纤妹妹。二婶做的事让人讨人嫌,纤妹妹除了会帮腔说几句刺耳的话,倒也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再说了,纤妹妹到底是我堂妹,血浓于水,我总是盼着她好的。”至于朱氏,都活到那把年纪了,任谁也掰不回来了,倒是郑纤,这几年才变了,年纪也不大,还是有可能学好的。
这么说着,郑绣觉得自己还可以给郑纤加一个课程——学厨艺!
她别的不行,料理家里人吃饭还是算得上拿手的。张秀才如今不过是一个秀才,什么时候能仕途上更进一步还未可知。张家家徒四壁,郑纤嫁过去,少不得得帮着洗衣做饭的。而且她就是觉得郑纤诗词歌赋看多了,身上一点儿烟火气都没有了。若是生在谢旖家那样的人家,这自然不是问题,可生在普通人家,这就有些不切实际了。
第二天,郑绣就把这个打算同郑老太和郑纤说了。
郑老太自然是同意的,只是问:“上午纤丫头要在我这儿做女红,下午她要看书练字,这厨艺该什么时候学呢?”
郑绣道:“也不用特意拨时间出来,只我每天做饭的时候,纤妹妹跟着我打个下手就行。”
郑老太点头称是。
郑纤在旁边绞着帕子没说话。
她在家时,近几年连个碗都没洗过,更别说在灶房里生火做饭了。用她娘的话说,这女孩子的手最不禁操劳了,这些活做多了,手就会变粗,等她以后做了官太太,人家还会嘲笑她有一双粗粝的手。
“纤妹妹,你没有异议吧?”郑绣笑眯眯地问她。
郑纤咬了咬嘴唇,最后还是道:“我听大姐姐的。”
郑绣满意地点了点头,她早就猜到按郑纤的性子是肯定会同意的,她觉得自己现在寄人篱下,就是有不愿意也不会明说,不然之前奶奶让她练一天的女红,她也不会只能用晚上睡觉的时间来看书。虽然这样利用她的心思,让她答应学厨艺有些不光彩,但到底是为她好的。
如果说郑纤在女红上还算有涉猎的话,那么在在厨艺上,她绝对算得上还没出新手村的新手了。
郑绣几乎每天都是家里最早起身的,她起来后,便去把郑纤也喊了起来。
郑纤洗漱的时间,她已经在灶上烧好了热水。
郑绣想着做朝食这么简单,下个面条应该是难不倒她的,便放心让她来了,自己则在一边看着。
郑纤捏着帕子站在灶台前,手足无措。
郑绣道:“帕子先放下,你这帕子不离手的,还怎么干活?”
郑纤闻言便把手帕揣进怀里。
郑绣又帮她把袖子挽到手腕,鼓励她说:“好了,等水开了就把面条放进去,调料呢,可以出锅前放,也可以放到碗里,用面汤冲了,随你习惯。”
郑纤战战兢兢地揭开锅盖,把面条一股脑儿地都倒了进去。
郑绣在旁边指导:“面条不能放这这么快,容易粘锅。你现在用筷子搅一搅……”
郑纤闻言照着做了。
“姐姐,我那件新做的夏衫去哪儿了?”郑誉只穿着中衣,踢拉着鞋跑到院子里大喊。
郑绣忙不跌地道:“不就在你柜子里嘛!”
郑誉在院子里扯着脖子大喊:“都找过了,没有啊!姐姐快来帮我找找,我上学要迟了!”
郑绣便对郑纤道:“你等水再滚一遍就把面条捞出来,爷爷奶奶的面可以多焖一会儿,他们喜欢吃软烂的。调料你自己看着加就成。”说着就快步走出了灶房,去郑誉屋里给他找衣服去了。
郑誉和薛劭住在一间屋里,两个人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别管前一天郑绣给收拾的多好,第二天一准又乱糟糟的不像话。
郑绣把衣柜给翻了个底朝天,又在他们凌乱的床铺上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郑誉想穿的那件水绿色夏衫。
“你就穿那个湖蓝的不行吗?姐姐回头再给你找。”
郑誉不干了,说:“我就想跟阿劭穿一样的!”
郑绣给他们裁衣服的时候,给两个孩子和薛直做的衣服是用同样的料子裁的,三人一人一身水绿的,一身湖蓝的。虽然样式稍有差别,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一家子的衣服。
他这么一说,郑绣也想了起来,昨儿个自己收了衣服回屋叠,然后让薛直帮着分成几堆,分别送回个子的屋里。于是便回屋去找了,果然从薛直的衣服堆里找到了郑誉的夏衫。
如愿以偿地换好了衣服,郑誉才心急火燎地小跑着出了屋,进堂屋喊:“姐姐,快给我上朝食,我上学堂真的要迟到了!”
郑绣点了他额头一下,“现在知道着急了?刚才还非得穿这件。”说着就去灶上看了。
这天她为了锻炼郑纤,特意没让钱婶子去灶房,只是郑纤这朝食做的也太慢了。郑仁和两个孩子都还等着吃了就出门的。
她刚走到灶房门口,郑纤正好端着两碗面出来。
“快给阿誉和阿劭端过去,他们俩要迟了。”两人错身而过,郑绣又进去给她爹端了一碗,还端了一碟子酱菜。
平时这点时间,足够郑绣下好面条,再煎几个荷包蛋了。
不过今天被弟弟一打岔,郑纤又是新手上路,朝食便简单了些。
面条煮的并不好,很多都搅在一起,像个面疙瘩。但是一上桌,两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开动了。郑仁看着时辰也不早,郑绣给他端来了,他也二话不说就开吃了。
三人刚吃了两口,忽然一起把面条吐了出来。
“好咸啊!”郑誉和薛劭异口同声的叫道。
郑绣就着郑誉的碗筷尝了一口,然后也吐了出来。
下面的调料没有化开,盐疙瘩粘在面条上,一口下去就是一口盐。
郑纤在旁边绞着帕子,十分忐忑,她已经尽力做了,可到底是第一回下厨,水开了以后她手忙脚乱地在碗里放了调料,面条那时候也糊成了面疙瘩,她又给盛到了碗里……真的有这么难吃吗?
☆、第五十七章
郑纤惴惴不安,将将快要哭出来。
郑绣本也没准备说她什么,一看她这模样,反倒像自己做了坏人,便不去看他,只是跟她爹和两个孩子说:“时辰不早了,你们就去街上随便买些什么吃吧。阿誉之前不是闹着要吃梅干菜的包子么?今儿个吃个饱。”
郑誉一听梅干菜的包子,就把那齁咸的面条抛到了脑后,从长凳下来,一手拉着他爹,一手拉着薛劭,不住地催促道:“咱们快些走吧,那家包子可抢手了,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送了他们三个出门,郑绣才折回身去看郑纤。
郑纤还站在堂屋里的饭桌旁,望着桌上的面条手粗无措地发愣。
郑绣手脚麻利地收拾了碗筷,“别看了,跟我一起收拾吧。好在家里面条还有多,重新下过就是。”
郑纤亦步亦趋地跟在她后头进了灶房。
郑绣虽然知道朱氏没在这上头教过郑纤,却没想到她连最基本的关于做饭的常识都没有。她又重新下了一锅面条,每一个步骤都仔细说给了郑纤听。郑纤听得也十分认真,时不时地点两下头。
不过郑绣也没对她抱多大期望,厨艺可不是看书,记住就行了,主要还得靠实践的。到底学会多少,还得看下次她自己动手来做。
因为出了这么一段小插曲,郑家这天的朝食就晚了些。
其他人就算没尝过郑纤起先下的那糟糕的面,也猜到了估计是郑纤帮了倒忙。不过谁都没有点破,郑老太还笑呵呵地道:“有纤丫头帮忙,这面条滋味都好了哩。”
郑绣亦点头道:“可不是么,纤妹妹又好学又聪明,赶明儿肯定能自己做朝食了。”
她们是怕郑纤觉得搞砸了不好意思,所以才捧着她说。但话到了郑纤耳朵里,她在肚子里逐字逐句地回味一番,越发觉得自己若是学不好厨艺,辜负了她们的期望,就该落个不好了。
当然这些弯弯绕绕的想法,她并不会表现在面上,只是一如既往地捏着帕子侧过脸浅浅微笑。
打从这天开始,郑绣一天做三顿饭,三顿饭的功夫都把郑纤带在身边,恨不得把自己会的一股脑儿地都教给她,就差把她拴在裤腰带上了。
郑纤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但人还是聪明的,学了五六天,她已经会做些简单的小炒了。
郑绣每天就拨了两个菜,让她放手去做。
做好了,一家子吃的都开心,做不好,也不会有谁说她一句。
郑纤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后来面对灶上做饭炒菜的流程都十分熟稔了。
不过不说别的,看到郑家人都吃的眉开眼笑的,她也会打心底生出一种满足感来。渐渐地,她心底也没那么抵触了。
这天一早,郑绣起身到了灶房,就看到郑纤已经忙活开了。水烧开了,碗里调料都放好了,另一口锅里还‘滋滋’地煎着荷包蛋。
“大姐姐不用忙了,今天的朝食我来做。”
郑绣不禁打量了郑纤一番,人还是那么个人,衣服也是从前的衣服,可是眼下的她手里的帕子不见了,衣袖齐齐整整地挽到手腕,腰间系着蓝布围裙,正专心致志的盯着锅,人看着也是精神利落。
这就对了嘛……
平民百姓家里出来的姑娘,养的那样娇,面前的却不是康庄大路,只有务实一点,脚踏实地一点,往后才能把日子过好了。
面条刚出锅,朱氏尖细的嗓音突然出现在了堂屋里。
郑绣和郑纤一人端着两碗面到堂屋里,就看到朱氏挎着个篮子站在那儿,正在喊郑绣的名字。
一见到郑绣,朱氏先是笑道:“绣丫头,刚我还在喊你呢。我就是来看看……”话说到一半,她就瞧到了跟在郑绣身后的端着面碗,系着围裙的郑纤。
朱氏的话戛然而止,脸上的笑也僵住了,转而尖叫道:“纤丫头,你这是在做什么?!”
郑绣就站在她身边,被这一嗓子吓得差点把手里的面碗给翻了。
朱氏已经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郑纤身边,夺过她手里的面碗,放到桌上,又尖着嗓子问她说:“谁让你碰这些活计的?这些下人做的活儿,也是你该干的?”
郑绣还在旁边呢,灶上这活计她做了好几年了,没想到在朱氏嘴里过了一遍,就成了下人做的了。
“二婶,纤妹妹就是帮着打打下手。”郑绣出声道。
“打什么下手,”朱氏没好气地道,“我们纤丫头往后是有大出息的人,怎么到你家住一段时间,你们就这般糟践人?”
郑纤的围裙被她娘粗鲁地拽了下来,正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朱氏这几嗓子下来,郑家其他人都出了屋子。
朱氏心疼地拉着郑纤的手,抹着眼泪哭诉道:“我养了你这么多年,什么粗活重活都没让你干过!可你看看,这才几天,你的手就粗了这么多,往后别人该怎么看你……”
光听她这话,不知道的还当郑纤住过来的这小半个月,郑家人多苛待了她一般。
郑老太帮着劝道:“纤丫头住过来这么些日子,也就是做做女红,练练厨艺,可没吃什么苦。”
朱氏兀自哭着:“练厨艺?我们纤丫头练什么厨艺?她往后是要做人上人的,不是做服侍别人的人!我好好地闺女啊,就被你们这么糟践……”
郑纤自己都听不下去了,轻轻拉了拉她娘的衣袖,朱氏一把把她甩开了,“你也是,人家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没长脑子啊!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的!”
“别闹了!”郑老头一声大喝,将喋喋不休的朱氏给喝住了,“要闹回家闹去!你要觉得我们苛待了纤丫头,带回去自个儿教!”
朱氏止住了哭,心里也开始较这劲儿——既想占大房的便宜,又不想自己娇滴滴养大的女儿被他们养坏了去。
☆、第五十八章 058
朱氏这一大早的来镇上也是有事——这天又到了张秀才他娘交付药费的日子。
她为了这遭而来,自然也就顺道过来看看郑纤。于是就撞上了郑纤做好面条端出来的那一幕。
朱氏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又叫又跳,若不是郑老头及时喝止了她,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到底该不该把女儿继续留下来,朱氏一时也是无比纠结。
她不说话,郑老头就转头问郑纤,“纤丫头,你也大了,你自己决定吧。”
朱氏便也点头道,“纤丫头,你自己说,要不要跟娘回去?”
郑纤咬着嘴唇,看了看她娘,又看了看郑绣,一时也没有出声。她虽然刚开始觉得学厨艺太麻烦,可是掌握诀窍之后,她发现自己对做菜并不反感。若是此番跟了她娘走,倒好像吃不得小小的苦似的,往后她在奶奶和大姐姐面前还怎么抬头。
“说话啊,哑巴了啊!”朱氏推了她一把。
郑纤这才开口道:“娘,大姐姐并没有苛待我什么。我在这里很好……”
朱氏恨铁不成钢地道:“好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我娇养你这么大,一点粗活累活都不让你干,你倒愿意在别人家做下人的活计!”
朱氏越说越气,手都扬起来了,眼看就要打在郑纤身上。
“二婶!”郑绣侧过身子抓住她的手,“纤妹妹都说了亲了,也是大人了,也该有自己的主见了。”
郑绣的力气并不大,朱氏反手就把她往旁边一推,“我教训女儿,还用你一个晚辈说道?!”
郑绣被推了个趔趄,幸好站在一遍得薛直眼疾手快地把她扶住。本是郑家的家事,他并不想多管,可是欺负到郑绣头上,她就不能坐视不理了,当下便沉下脸道:“二婶有话好好说,若是再动手动脚的,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这样子十分唬人,朱氏之又在他手下吃过亏,当下就连着退后了两步,气焰也消了大半。
局面一时僵持不下,郑绣便转头对她爹和两个孩子说:“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快些出门吧。”朱氏在这里,朝食也吃不安稳了,干脆就让他们去街上买着吃。
郑仁也不想理朱氏,见薛直在旁护着郑绣,想女儿也吃不了亏,便带着两个孩子出了门。
“老二家的,你回去吧。”郑老头蹙着眉头不耐烦地道,“你家纤丫头都没叫苦,你在这儿扯着喉咙喊这么起劲做什么?”
朱氏复又抹泪道:“爹,话不是这么说的,我们纤丫头再过几个月就是秀才娘子,往后可就是举人太太,甚至是官太太了。没道理让她如今做这些活计,我这不是心疼她吗?”
郑绣实在是不理解朱氏的脑回路了,只因为曾经有江湖术士说郑纤是大富大贵的命,她便一定认定往后郑纤是人上人了。定的这门亲事也是,秀才娘子,面子上听着好听,可里子呢,张秀才家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
郑绣也懒得同朱氏说话,道:“纤妹妹既然说了不愿意回去,二婶也别在这里闹了,省的惹爷奶不太高兴。”
朱氏看了一眼脸色不愉的郑老头,拉了拉郑纤,道:“我跟你屋里说话。”
郑纤点了点头,跟着她娘出了堂屋,离开前,她还看了一眼桌上的面条——这是她下的最好的面条了,可惜都没有人吃。更没有得到她意想中的夸奖!
朱氏要跟她说的,无外乎就是要让她注意自己往后的身份,要爱惜自己。
郑纤在镇上的这段日子,郑绣有意无意地都会漏一点张秀才家的事给她听,此时她便道:“张秀才家里家徒四壁,连她娘病重都无钱医治,我若嫁过去,肯定要操持家务的。娘现在不让我学,我往后怎么办?”
朱氏道:“你是不是听你大姐姐他们说张家的坏话了?你别听他们瞎说,张秀才家是穷,可两年后就是春闱,按他的学问,那是绝对能中个举人的。现在穷点怕什么?往后日子就好过了!再说你爹现在也有本事了,等你出嫁,我给你买个陪嫁丫鬟带过去,事事由她动手,哪里用得到你?!”
郑纤虽然书读的不少,但是对人和事的认知都十分有限,听她娘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不由又犹豫摇摆起来。
朱氏此时也冷静下来,继续劝道:“你要不想走继续待着也行,但你记着,往后这些粗重活可不许再做了,你得想想你的往后啊。别嫌娘唠叨,娘都是为你好……”
郑纤点点头,没再顶嘴。
朱氏跟郑纤絮叨了一会儿,就从郑家离开了,她还得去给张秀才家送药钱呢。
郑绣已经料理好了家人用过朝食,朱氏走后,她就去招呼郑纤出来吃面。
郑纤并没有出来,只是隔着窗子道:“大姐姐,我身上有些不舒服,想歇一歇。”
郑绣闻言也没多说什么,想来是朱氏又说了什么糟心话,便由她去了。
也自从这天开始,郑纤隔三差五地就要那么‘不舒服’一回,且每回,都恰巧是在郑绣喊她一起做饭的时候。
郑绣再傻,也知道郑纤这是被她娘给说动了,觉得这样的活计配不上她未来官太太的身份了。
如果没有朱氏,郑绣完全有把握把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