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如菊(原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这边,一会还要放回去的。”

青木和张槐就赶紧脱了鞋袜,换上带木底的草鞋,并把鞋子系得紧紧的——这是为了怕塘泥里有落下的菱角啥的会扎了脚,别的东西倒是少有,反正每年都要清理的。那脚一直在暖和的鞋里,猛地脱光了露在冰冷的空气中,不禁冻得两人齐齐打了个哆嗦。

感谢书友们支持,求粉红票、求订阅!

第七十三章起鱼塘(二)

菊花担心地瞧着哥哥,青木安慰地笑笑说道:“不要紧。刚开始都这样,待会一忙活,就好了。”说着就要把鞋子放到一边。

菊花忙道:“把我,我放在篮子里。省得回头被人踩了一鞋泥。”

张槐见她对哥哥无微不至的关怀,满心羡慕和嫉妒,也不说话,提着鞋定定地瞅着她——目光极为幽怨。

菊花一抬头,见了他的样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槐子哥也把鞋子给我装起来吧!”心想真是的,这两人还真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像小品上说的,“除了媳妇,一切共有”,如今自己这妹妹关心哥哥,还得一关心就俩。

张槐温柔地微微一笑,把鞋子递给菊花,然后和青木转身下塘去了。

菊花被他温柔的笑弄得一愣,暗道:真是祸水!正嘀咕着,就听小石头大叫道:“菊花姐姐,你也来了?”

菊花抬头,就见小石头和狗蛋不顾塘埂上密密的人群,弯着身子弓着屁股从人墙后边朝她们这边挤过来。看得菊花心惊胆战的——生怕他们掉到旁边的田沟里。

她把篮子放在脚边,冲来到身前的小石头问道:“你一早就来了?”

这些小娃子放假了,如小牛犊似的撒欢。遇上起鱼塘这样的活动场面,那更是蜂拥而至,雀跃欢呼,在塘埂上大呼小叫的。

小石头兴奋地说道:“早来了。我爹在下边哩。瞧,那不是。”他指着水塘下边正挑泥的赵三大叫道。

菊花见他跑得满头是汗,棉裤的裤脚也在草丛上蹭了不少泥浆,便跟他说道:“你别到处乱跑——挤掉塘里滚一身泥就麻烦了。跑来跑去的把鞋也弄脏了,你娘如今可是怀着小宝宝哩,你把衣裳鞋弄脏了,又要害她洗,这个天水可冷的很哩;再说,你眼下可是读书人了,咋能还像往常那样跟个放牛娃似的,到处窜哩?就搁这边跟姐姐一起看——这边又不是看不清。”

小石头听了,眨巴了两下眼睛,点点头,伸手扯住她的胳膊,乖乖地靠在她身边。

那狗蛋也过来了。他那半新的棉鞋上全是泥,裤腿上、膝盖上,连上边藏青色的小袄儿下襟都有泥浆。菊花愕然——这小子难道下塘了?

旁边的刘小妹见了他那泥猴儿模样,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梅子气得一把揪住他的耳朵,骂道:“你在哪滚了一身泥?村长叫你下塘了?回家又要换一盆衣裳,我整天就帮你洗衣裳去了。”

狗蛋被她扯得“嗷嗷”叫,歪着头用双手去拽她的手:“嗳哟!姐,别拽了,疼死了。我就是跌了一跤。”

梅子气哼哼地松了手,说道:“不许跑了。就在这瞧。石头都不走了。”

狗蛋见小石头果然靠在菊花身边不打算走了,只好也在他的身边站定。还没安静一会工夫,他就浑身难受,像有一堆跳蚤在身上咬似的,扭来扭去;又朝着对面塘埂上大叫道:“扁娃子,快过来。我跟石头都在这哩!”

小石头忙道:“甭喊他了。要是过来了,这地方该站不下了。”

梅子气得又要扭他的耳朵:“瞧人家石头多懂事。你咋念了几月书,一点长进也没有哩。”

狗蛋忙躲到石头的身后,嚷道:“我不喊了,不喊了还不成么?再扭这耳朵就要掉了。”

菊花见这小子实在是调皮的有趣。不过,这是不关自个的事,所以瞧了还蛮有趣的;要是自己的弟弟,怕也是要气得打人吧?那来财不就跟他一样么。怪不得狗蛋娘总想打他,却无比心痛梅子

刘小妹忽地大叫着摇摇她的手臂:“菊花!看,鱼跳起来了。嗳哟!好大的鲤鱼!”

菊花急忙朝塘底瞧,只见赵大嘴和青木他们负责的那个水洼子,水已经很浅了,那鱼就不时地翻出水面;或是有人大叫“碰到一条大的”,说着弯腰就去捉,又嚷道“跑了。槐子,往你那去了。快!”

张槐急忙也弯腰去捉,不料也被它滑溜游走了。

一时间,那声音就大起来,呼喝声、笑骂声、惊叫声,夹杂着水花被带动的“哗啦”声,不绝入耳。

塘埂上的人也兴奋地跟着大叫。他们不能亲自下去,在塘埂上干站着,免不了急得指东点西、呼张三唤李四的。

菊花也被这热闹的气氛带得激动起来,瞧着那一条条大鱼被捉进水桶,水里的鱼还在不停地翻花,跳起露出或黄白(鲤鱼)或青白(草鱼)的鱼肚,恨不得自己也下去抓一回。

这一闹起来,那狗蛋到底呆不住,很快挤了出去,一会儿在这叫嚷一番,一会儿又跑到那边指点哪儿有鱼,专门往人堆里钻。

梅子见了,恨得牙痒痒的,转头见小石头乖乖地挨在菊花身边,并不乱跑,更是生气。

菊花见了狗蛋的样子,低头给了小石头一个赞赏的眼光;小石头也高兴地抿嘴笑了,紧紧地扯着她的手挨着她,一边往下边瞧。

就见一个小胖子大叫道:“这条大。嗳哟!我瞧你往哪跑?”他嘴里嚷着,人也跟着扑上去。

菊花见在他前边果然有一条大鱼翻滚了一下,尾巴一甩,又没影了。从那颜色来看,估计是条红鲤鱼。她见那小胖子扑了上去,只觉得自个的心也提了起来,仿佛跟着他一起向着那条大鱼扑了上去——

“嗳哟……”菊花跟着那小胖子一起惊叫了起来。

小胖子是一下子扑倒在水里,被冷水给冰的惊叫了一声;菊花是紧张地身子前倾,双拳紧握,满以为他这下子定是抓住了那鲤鱼了,不料抓没抓住不晓得,人却趴在了水中,要不是水已经很浅了,只怕要一头扎在水里,她看得紧张万分,不由得也跟着惊叫了一声。

小石头忙拉住她,大叫道:“菊花姐姐,别掉到塘里去了。”

菊花一瞧,原来自己刚才太专注,不知不觉地往前跨了一步,差点也跟那小胖子似的往前一扑,幸亏被小石头拉住了。她放松下来后,不禁失声笑起来——自己这是干嘛?这不是干着急么?

小石头拽住了她,也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正笑着,却听身边的刘小妹大叫起来:“嗳哟!我三哥摔倒了哩。这下麻烦了。三哥,快上来,赶紧家去换衣裳。”菊花这才晓得那人是她三哥。

他从水中爬起来,直起身子,那一身衣裳全湿透了,夹袄上、卷起的袖子上、挽起的裤腿上,全湿哒哒地往下滴水。塘埂上和塘埂下的人都被他那狼狈相给惊着了,愣了一会,方才一齐哄笑起来;梅子更是不停地跺脚,笑得直不起腰来。

村长李耕田大喝道:“刘三顺,赶紧跑着回家换衣裳,看冻凉了。大家要小心了,要都跟三顺这样就麻烦了。不要急,水再舀浅些,不然不好逮。”

刘胖子见儿子这样,骂道:“没出息的东西,连条鱼也逮不住。你还指望娶媳妇哩?”

人群又是一阵哄笑。菊花听了也觉得十分好笑——这逮鱼跟娶媳妇好像没啥关系吧?

她瞧了瞧哥哥,还好,没啥事;青木也望了望她,见她瞧自己,便咧嘴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

菊花忙大叫道:“哥,你要小心,别掉水里了。”

青木听了对她挥挥手,示意自己没事;张槐眯着狭长的眼睛也瞧了她好一会——他从没见过她像今儿这样兴奋,可是她却没叮嘱自己小心。唉!自己是越来越小心眼了。

梅子怪异地瞧着她——从没听菊花这么大声地说过话,还是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哦,上回她娘跟柳儿娘打架的时候不算。

小石头也有样学样,跟着大叫道:“爹,你也要小心哩。掉水里害娘要洗衣裳哩。”

人声刚小了一些,听了他的话又大笑了起来;菊花也笑着拍了下他的头——这娃儿,想是刚才自己跟他说,他娘怀了小宝宝,要少给她带麻烦,他就记住了。

周矮子笑道:“你这娃子,不担心你爹掉水里会生病,却担心你娘要洗衣裳。三哥儿,你这儿子偏心的很哩!石头啊,就算你爹不掉到水里,他这一身狗皮晚上不换也是不成的?总归你娘是要洗衣裳的。”

赵三瞪了儿子一眼,哭笑不得!

这时,刚才扑倒在水中的小胖子上来了。嗳哟!真不愧是刘小妹的哥哥,圆不溜秋的脸,圆滚滚的身子,个子也是矮矮的。他此时一身湿衣,沉甸甸地挂在身上——还穿着夹袄哩——就有些哆嗦。

刘小妹埋怨道:“三哥,你咋不小心点哩。鱼没捉到,倒弄了一身水。娘肯定要说你。”又有些心疼地摸摸那袄子,说道:“这夹袄湿了水就不暖和了,也没钱把你做新的,你就扛着吧!”

小胖子“呵呵”地笑着,见菊花站在一边笑得两眼弯弯地瞧他,破天荒的,居然脸红起来,忙对他妹妹道:“小妹,我家去换衣裳了。”说完飞快地跑了。

菊花瞧着他就想笑,心道,小子,你差点害得我也掉塘里去了。刚才要是她真的滚入塘泥里,那才好看哩,怕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感谢支持丑菊的书友们,求粉红、求订阅!

第七十四章起鱼塘(三)

塘里的人便继续忙碌起来。李耕田时不时地吆喝一声,来回指挥。

“四顺,叫你甭下来,你非得下来。你又不会捉鱼,把那么小的鱼逮起来干啥?快放那边去,不能放这桶里。都跟你似的,把这塘一锅端了,明年吃个屁呀!”他冲着一半大少年喝道。

菊花见那圆滚滚的身子,又听村长叫他“四顺”,不由得瞧向刘小妹,心道,这不会也是你哥哥吧?

果然,刘小妹又跳了起来:“嗳哟!四哥啥时候下去的,我都没瞧见。这不是起哄么?弄一身泥水。”

菊花见他手里抓着半尺多长的一条草鱼,正在挣扎着,就问梅子道:“多大的鱼才能逮哩?”

梅子道:“草鱼、鲤鱼、鲢鱼不够两斤都不准逮哩,就捞上来待会也是要放回去的。”

菊花不信地问道:“那咋平常打鱼的时候,把那么小的鱼都网上来了?小石头还送了我十斤干鱼哩!”一问完,她就后悔了——想起来是咋回事了呗!她还真是脑子上锈了,居然忘了。

小石头仰头对她说道:“菊花姐姐,那些小鱼儿是长不大的——它们最大也就长这么长——”他拿两只手比划了一下——“我上回把你的都是小麻鱼,只有一根刺,肉滚滚的,好吃的很;还有沙葫芦,也是长不大的。不过,它比小麻鱼长得要大些。”

菊花笑着点点头——她已经想起来了。

刘小妹道:“还有小餐条儿也是长不多大的。”

梅子道:“其实我喜欢吃这些小杂鱼儿,煎了香的很。”

菊花问道:“那这不是很麻烦,有的小鱼要逮,有的又要放,咋办哩?那不能逮的鲤鱼都比餐条子和小麻鱼儿大的多哩。”

梅子抬手指道:“你没见那李长星在用网兜么。大鱼逮完了,就用网兜小鱼;兜起来的小鱼,把该放的鱼专门放在一个水荡子里养着,小杂鱼儿就捡起来。”

菊花一瞧,果然李长星扛了个大虾网子,正在兜鱼。她心道,怪不得这么多大鱼——这一斤左右的全放了,到明年可不是又长成好几斤?今年逮的大鱼都是上年放的。

这个水洼子逮了两桶大鱼,小鱼还没开始捡呢。

这时,赵大嘴见马混子手里抓着一只乌龟,忙伸手要了过来,冲着塘埂上的菊花叫道:“菊花,捡了只乌龟。送把你了。”说着就往这边走过来。

菊花见塘埂上池塘里的人都含笑瞧她,心想自己这专吃古怪东西的名声算是传出去了,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暗怪这赵大嘴——嚷那么大声音干嘛?

她见那乌龟也不大,才一斤重的样子,忙对赵大嘴道:“大嘴哥,这乌龟还小哩,放了它吧,再养两年。”

梅子也道:“是太小了点。把壳一去,就不剩啥了。”

赵大嘴“呵呵”笑了,他满腿是泥,身上也溅得到处都是泥点子,站在塘埂下,仰头望着菊花,见她嫌小,便道:“那我放了吧,回头要是碰到大的,再捉把你。”

李耕田笑容满面地说道:“连菊花都晓得要把小的留到明年,你们这些男娃子总要我叮嘱。大家好好找找,要是找到大的乌龟老鳖,就送把菊花了。”

他对郑家极为满意——把橡子果如何收拾出来喂猪、做豆腐,都跟村里人说了,一点也不小气藏私,这份大度是一般人能有的?因此,对菊花也格外的和蔼可亲。

村里的人自然也是感激郑家的,一时间,大家都热情地答应着,有人道:“我上年就放了两只鳖和一只乌龟,找找肯定还在。”

有人道:“乌龟长得慢,一年哪能长多少?没准大嘴刚才拿的那只就是你去年放的。”

那人马上反驳道:“瞎说!我去年放的那只就比这只大。”

郑长河站在对面的人群中,见大家都帮闺女找老鳖,也忍不住高兴地笑了。

有个老汉就叫道:“这才逮没一会哩。这边没有,准在那边。它还能跑上天?”众人就都笑起来。

菊花见了这情形,心里也是暖暖的。

小石头仰头跟她说道:“没准它钻到泥巴里了。乌龟坏的很,听见响声儿就缩着脖子不动了。”

菊花低头对他笑道:“咱们人才坏哩,整天想吃它,还不许它躲了不成?”小石头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菊花见赵三手里端着一只筐子,里面好些黑色的菱角,忙道:“嗳哟!石头,瞧你爹,捡了好多菱角哩。这个煮了好吃的很。”

旁边一个老奶奶回过头来对她笑道:“那个可不能吃哩——那是要做种的。这塘起完了还要扔回去的,等明年的时候好长菱角哩。草鱼儿也有东西吃。”

菊花恍然大悟,不由得佩服不已——这些朴实的庄稼人真的很会跟大自然相处,哪样东西都不会挖根挖底地糟蹋。再一瞧这水塘四周围那些枯黄的篙瓜草,等春天的时候,必定也会抽出嫩绿的长叶子,围着这一池碧水,水面漂着新出的浮萍似的菱角叶,那才美哩!

正想着,只见下边又大声哄叫起来,忙瞧过去——原来张槐手里正抓着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鲤鱼,鱼尾使劲地左右摆动,溅得他满身都是泥,脸上却笑得无比灿烂。

他抬头望向塘埂上的菊花,见菊花也惊喜地瞧着自己,高兴地把那鱼举起来,朝她扬了扬,随即又赶紧收了回来——差点儿就滑脱了手。

李长星笑道:“我都捞了半天的小鱼了,连泥鳅都捡了不少,咋还有这么一条大鱼躲在那哩?”

赵大嘴嚷道:“没准它去年就这么躲过去的,今儿也差点儿叫它躲过去了。要是没被槐子逮着,明年还不得长成精了。”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于是大家都搜寻的仔细些了,找那些漏网之鱼。

挖塘泥的人也捡了不少泥鳅,都是大的,有手指头还粗,小的自然是放了。

这个水洼子清理完毕,一伙人立即换了另一个水洼子,把装满大鱼小鱼泥鳅的水桶送上塘埂,摆了一排。又把第二个水洼子里的水泼到刚逮完鱼的水洼子里,那些该放的鱼就都放回去了。

于是,新一轮的喧闹又开始了,人们继续欢呼喊叫着,兴奋得不能自制。

菊花看得心花怒放,时不时地,青木和张槐就举条大鱼把她瞧。她真的很想下去尝试一番,这逮鱼的乐趣光看实在是不过瘾。可是她这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别说她身子不好,就那些身子好的,也没哪个女娃子下水啊;别说女娃子了,就是媳妇们也不下去的。

她只能遗憾地干站着。

刘小妹正跟她说着话,忽地听梅子惊喜地叫道:“篮子姐姐,你咋到现在才来哩?都逮了好多了。瞧那边——”她指着那塘埂上的一排水桶示意篮子看。

篮子笑了,对她们道:“我洗了衣裳才出来的。你们站了这么长时候,也不冷?”她特别地望向菊花。

菊花被她一问,果然觉得脚又冰凉了。忙使劲地跺了跺道:“嗳哟!我光顾瞧热闹了,还真的冷哩。”

篮子掏出鞋底子,就在这塘埂上人群中,大太阳下,“嗤啦嗤啦”地扯起来,一边笑着对她道:“这要瞧一天,你还不冻坏了?晌午烧个锅子,喝些热汤,身子也暖和。”

梅子笑道:“你就不能歇会儿,成天针线不离手,攒嫁妆哩?”

刘小妹和菊花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篮子白了她一眼道:“谁都跟你似的,那好福气——啥都不做,你娘还心疼的要命。”

菊花见篮子嘴里说着,手下却丝毫不停,且纳得极为认真,总是把针对准了扎进鞋底,确定不会扎歪了路子,才会抬头跟她们跟说话。心想,这也是个极贤惠的,也不知能被谁娶了去。

正聊着,忽听下边“哟嗬……”一声大叫,紧接着“嗳哟”“哦呵”等惊叹和叫嚷声连成一片,只见赵大嘴双手搬着脸盆大的一团黑乎乎沾满泥巴的东西,龇着一嘴的白牙站在浑水中央傻乐。旁边的人全围了过去,争相观看、还用手抚摸不停,也不嫌脏。

梅子急得脑袋左右摇摆,四处转着问道:“咋回事?逮到啥了?那是啥东西哩?”

可站在这一块的人都是一头雾水,谁也不知赵大嘴抓到啥了,自然也不能回答她。

小石头忙自告奋勇地说道:“我去瞧瞧,回来告诉你们。”

正要往那边去,下边的人已经给了她们答案——赵大嘴高声对菊花这边嚷道:“菊花,捡到一只大乌龟哩——有十来斤重哩。”一边穿过人群,向这边塘埂走来,踩得脚下浑水四溅。

刘小妹兴奋地说话都语无伦次起来:“嗳哟!我可是等着吃的了。菊花,你可要烧把我吃哦!”

梅子笑道:“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眼下就要把它给吃了哩。”

菊花见大家都望着她善意地笑,心下也是喜悦万分,不能自制,静等赵大嘴来到塘埂下,她才看向那浑身泥浆的老龟。

这才是真的像磨盘了!

跟它比,上回吃的老鳖只能给它当重孙子。由于那老龟的身上都是泥,也瞧不清颜色,可是,那半探出的漆黑脑袋上,一对小眼睛却极为有神,竟是也盯着菊花她们瞧——并不像通常的乌龟,遇到动静把脖子缩得紧紧的。

丑菊感谢书友的支持,求粉红、求订阅!

第七十五章分鱼啦

这时,旁边已经围了好些人,李耕田也来到赵大嘴的旁边,瞧着这特大的乌龟赞道:“先前抓的嫌小,这回来了个大的——抵得上刚才的好多个了。没说的,就把菊花了。”

梅子和刘小妹高兴得互相挤眉弄眼——这么些人围着,她们也不好意思又是蹦又是跳的;小石头也乐得忘了神,死死地揪住菊花的衣袖,把她扯得一歪。

可是菊花却没怎么高兴,她瞧着那巨大的老龟有些敬畏——她两辈子加起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乌龟。这要是搁前世,就是重点保护的珍惜动物。荤素不忌的她没有像上次赵大嘴送她老鳖那样,马上想到红烧清炖啥的,她有些不自在,对村长道:“李叔,这么大的老龟怕是通灵了哩——我可不敢吃它。还是放了吧!”

旁边有位老奶奶立即接道:“好菊花儿,你说的对哩——这东西可不能乱吃。”她刚才就想说了,只是想着郑家这回可帮了他们大忙,这菊花听说又是喜欢吃乌龟鳖的,所以才没好意思开口。

菊花一瞧,原来是刚才跟她解释菱角做种的那个老奶奶。也亏得她这么大的年纪,跟她们年轻人似的,站在这瞧了这么久的热闹,也不嫌腿酸。

李耕田心中更是赞叹不已——这菊花实在是个懂事的闺女,太可人疼了,难怪郑长河两口子宝贝她。他刚才心中其实是很忧虑的——这么大的老龟咋能吃哩?那不是招祸么!但他先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人抓乌龟和鳖给菊花,现在要是又反悔的话,也不好说不是。如今菊花自己提了出来,他便就势下坡了。

“你说的也是。咱可不能啥都乱吃。这老龟怕是真的通灵——瞧,它一点也不怕人。菊花,这个放了。李叔再叫他们留心找找,要是找到小的,一准送把你。要是这圆塘没有,不是还有条子塘么。下午起条子塘的时候,肯定能捡到的。那边我记得旧年放了老鳖的。”他温和地安慰着菊花。

那老奶奶立即接道:“放了的。我瞧见的,有两斤哩。今年怕是长大了。就抓了送把菊花。”

菊花不好意思地笑道:“李叔,瞧你说的,人家也不是一定要吃这东西——先前那不是馋得慌么!今儿逮了这么多鱼,就没捡到乌龟和鳖也不要紧,我也喜欢吃鱼的。这么大的鱼,烧了可好吃了。”

李耕田就呵呵地笑了。也是,菊花家原先可是穷的很,小女娃想是肚里寡得慌,才吃那些东西的。

赵大嘴抱着那只老龟听她们说了半天,想是不敢吃这龟,要放了。便傻呵呵地低头对那老龟笑道:“你可要感谢菊花哩,要不是她,你就要被煮喽!”

众人大笑起来。于是赵大嘴又抱着那老龟放到了塘底,随它自己爬走了。

张槐见赵大嘴对菊花实在是好,虽然也晓得他定亲了,且赵大嘴人憨憨的,拿菊花跟妹妹一样待的,可心里总不舒坦,暗想,那老龟咋没让自己给捡着哩?他只能期待下午在条子塘能捡一只老鳖送给菊花,也叫她高兴高兴。

一阵喧闹过后,这圆塘的清理便完成了。

李耕田大喊道:“赶紧回村分鱼,完了回家吃晌午饭。下午的条子塘要大不少,冬日里天又黑的早,要赶快哩,不然天黑前起不完。”

于是众人哄地又忙碌起来。那些没下塘的,力气又大的,便提起装鱼的桶,往村里去了;塘下的人上来,扒开四周水沟的草土坯,把抽上来的水重又往回灌。那塘底的水便一点点地又满起来。该放的鱼儿自然是全放了;菱角也四面都撒了些。

人群也一拨一拨地散了,在田野里排出一条条长龙,往村里蜿蜒游动。

青木和张槐来到菊花的跟前,就着旁边的水沟洗了脚,把鞋穿上,然后对菊花道:“走,分鱼去。这鱼刚逮的,新鲜的很,中午正好煮一条来吃。”

梅子早迫不及待地要走了,要不是菊花非等青木,她怕是都超前跑了。此时听青木说晌午要煮鱼,不禁大喜,忙对菊花说道:“菊花,我晌午跟你回家吃饭成不成?你上回跟小妹说煮鱼不能烧千滚,烧熟了就要盛起来,我想去瞧瞧哩。”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人家也好想吃你烧的鱼哩。”

菊花抿嘴轻笑,她就喜欢梅子这老老实实地承认自个嘴馋的可爱样子,便对她道:“有啥不成的,不是现成的菜么。分完了鱼赶紧家去煮,快得很;吃完了晌午饭还要去条子塘哩。”这热闹她一点也没瞧厌烦。

瞅瞅刘小妹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扑哧”笑了一声道:“小妹也来吧——你不用回家做午饭吧?”篮子就已经先回去了。

刘小妹急忙道:“不要紧,我娘在家。我也想跟你学烧鱼哩。菊花,要不今儿就到我家,你教我煮,我烧把你们吃。我们上回在你家闹了半天哩,哪好老去你家?”

梅子一听也有些犹豫,便道:“那就到我家去——我家人少。小妹你家那么多哥哥,咱去了也不爽快哩。”

菊花连连摆手道:“甭推了,我晌午就煮鱼,也没空烧旁的。你们往后有了好吃的,惦记着我不就成了?小妹不是还送了干泥鳅把我么?梅子也送了辣椒片哩。”她可不想去旁人家煮饭。

刘小妹笑道:“嗳!旁的我家也没有,就是有这鱼虾。眼下起鱼塘,大家都分了鱼,也不缺;到了明年,我哥哥们经常打鱼兜虾,我就常送些把你。”

菊花听了就开心地笑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就一个哥哥,又在念书,没空弄这些;要是刘小妹的哥哥经常打鱼兜虾,能送些把她,当然好了。

梅子想,她家可没这些东西。她爹不大做这些,连下陷阱猎兔子都不弄哩。于是对菊花道:“我爹不喜欢弄这些哩。我还是多把些辣椒片儿给你吧。”

听得菊花和刘小妹都笑了起来,怎么说得好像菊花马上就要跟她要东西似的。

说着话,就往村里赶。路上,菊花问青木道:“哥,这塘泥咋分哩?”

青木道:“也不细分。谁家的田地在这塘旁边,他们几户人家就分了这塘泥;村里好些水塘,差不多家家都能分到。”

几人紧赶慢赶的,已经迟了一步,到了村子中间宽大的稻场上,那里已经是围了好多的人,比刚才在塘埂上的人还要多。因为那些或斯文或勤快没去瞧热闹的人,分鱼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也赶来瞧热闹了。

李耕田不住地高声叫道:“下塘的人先去喝一碗姜汤,在老成家。”他一转身瞧见了青木跟槐子,忙摧两人去喝汤,又叮嘱他们一会来帮忙记账。村里如今识字的人不少,他也省心多了。

这丰收的时刻,那份喜悦仿佛能传染似的,老老少少都是满脸开花,全盯着稻场中央的一排木桶,一边跟身边的人争论着这圆塘到底是今年起的鱼多,还是旧年起的鱼多;又或者比较哪年的鱼更大一些;又有人对那些没去瞧热闹的人比划赵大嘴捡到的老龟,描述的活灵活现——那老龟在他的嘴里,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比磨盘还大,人瞧它也不害怕,那眼睛就好像能说话似的,愣是盯得最爱吃老鳖跟乌龟的菊花也不敢吃它了,乖乖地把它放了。

菊花和梅子她们听得愕然,随即就笑弯了腰。

菊花敢打赌,过几天没准就会传出这老龟当时流泪不止,她一个不忍心,便放了它;过几年,没准就会传出这老龟跟她说了话,求她放了它,说它是在这塘底修炼的。

结果,还真被她猜中了,甚至比她猜的更离谱。

这还没开始分鱼,那欢笑喧哗、低声私语、高声争论就没停过。待喝完姜汤的人陆陆续续地回来,分鱼就开始了——反正他们身上也弄脏了,这分鱼自然是由他们来分。

周夫子居然满脸含笑地过来坐到桌前,帮着记账。有了他,分鱼就更快了。

分鱼是按人头来的,先把鱼全部称了,按总重量分摊到人头,再算出各户应该分的重量。

然后就是具体分派了。这可是有讲究的,虽然每户分的不是一样多,但大鱼却是一家一条的先分派,然后再按重量把小些的鱼搭配起来。至于个人喜好的鱼品种不一样,那也由着他们分完后,再互相交换。分的时候可是不管草鱼或鲤鱼的。当然了,通常都是先紧鲤鱼分,鲤鱼分完了再分草鱼,然后才是鲢鱼。

因往年都是每天起完两个水塘才分鱼的,所以,几乎各户都能分到鲤鱼和草鱼,不会出现只分到鲢鱼的现象。

今天也不知是谁提议,中午先分了这鱼,也好回家煮了尝尝。于是,想每户都分均匀了自然有些难。不过也没人挑这个理,反正下午还有条子塘,明儿还有草沟子、小塘湾等没起哩。

一过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