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如菊(原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菊花听了这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也不是这么说,割稻割麦我就不喜欢——身上容易糊燥哩。”

杨氏笑道:“这两样东西咱庄稼人还真少不了,你又不喜欢了。”

青木瞅了妹妹一眼,一副洞悉她小心思的样子,说道:“菊花也不是不喜欢稻子和麦子,主要是这两样东西收拾起来太麻烦了。要是稻子和麦子长在树上,伸手就能摘下来,不用费劲打稻子、打麦子,那咱菊花肯定也是喜欢的。”

刘云岚听青木说得这么逗,“扑哧”一声笑了。

菊花没想到青木还幽默起来,白了他一眼,临走时拣起一粒瓜子朝他扔了过去,青木也不躲闪,含笑受着,被正中面颊。

过了两天,张家也将葵花砍了,菊花很是过了一把掰瓜子的瘾;等瓜子快晒干的时候,用手抄起一把,然后叉开五指,让瓜子从指缝中流泻出来,爽滑滑的,那感觉十分美妙-。

这时节,几乎没个歇的时候山芋和玉米也是成担往家挑,院子里晒满了东西;那满山的橡树叶子也在开始变幻色彩,又要开始捡橡子果了。

这日傍晚,菊花洗了好些山芋,准备磨了洗些山芋粉出来好做粉条吃,槐子也早早地回来帮忙。

他举起好大一个山芋,对菊花眨眨眼睛,小声道:“瞧这山芋,多敦实。咱往后生一个这样的儿子,耐摔打,结实!”

菊花正在将山芋剁碎,好上石磨磨的闻言抿嘴偷笑悄悄地瞥了一眼收拾玉米的何氏见她并未听见,才松了口气。她可是被公公和婆婆的热情给吓坏了——两人帮未来的孙子孙女起了好些小名儿,听得菊花头晕,心道真要是都派上用场的话,自己非得生十个八个不可。

嗯,这个重任还是交给杨子媳妇吧!

不过说实在的,连刘小妹都怀孕了,弄得她也跟着期盼起来。

为啥?日子太平静了呗!要是有那么几个叽叽喳喳的小东西围着自己转,整天问自己一些可笑不着调的问题日子想必会有趣的多。

她想着山芋一样的儿子,脑子里就显现出一个黑黑的、闷声不吭的结实小男娃来,不禁微微一笑,小声催促槐子道:“磨子架好了么?快去准备着。我要吃山芋粉丝,要吃好多的东西——吃得多才长得快,往后才能生娃。”

槐子难得听她说出这样的俏皮话,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忍不住凑过去抱住她的脑袋跟她抵头,轻声道:“甭急!”

菊花白了他一眼道:“谁急了?你才急哩。”

槐子笑而不答自去厨房准备石磨。

磨山芋、洗粉过渣,几人好一通忙活。

何氏忽然对张槐道:“也不晓得杨子明年能不能考中,我这心里不踏实哩。要是以往胡县令在的时候,我一点都不会担心;如今这个李县令,没事还要折腾人哩,上回来咱村也没讨到好,他会不会拿杨子出气?再有,杨子往后去清辉读书,那不是要被他欺负么?”

她昨天听张杨跟哥哥嫂子说起这考试的事情,虽然听不大懂,不免担心起来。

张槐安慰道:“娘,到时候我会送他去的。还有,这院试是由上面来的学政主持,也就是长风的恩师主持,长雨说了,有他在,咱家杨子不会吃亏。”

他跟菊花对视了一眼,心里叹了口气—这事算是他们如今最大的软肋了。虽说有李长风这个学兄作保,但张杨明年的三级童生试还是很让人揪心,其中第一关县试最让人头疼,因为那是由一县的县令和县学教谕主持的。若是县试过了,后面的府试和院试自然不用担心。

何氏听得糊里糊涂,她哪里懂得院试、学政是啥东西?但听他说张杨不会吃亏才放心了些。

张杨自己也是非常担心的,这日下学后忍不住跟周夫子说起这事。

周夫子淡淡地对他说道:“无妨!你只管安心读书就是了。”静了半晌见张杨还有些懵懂,便轻声对他道:“这个时候,他不敢!”说完不再言语。

张杨仍然不甚明了,却不再多问——夫子说无事,那就一定无事,他也不知为何这样信任他。

秋收是令人愉快的,不过,似乎从这李县令来了之后,他就专门干让人不愉快的事。

夏税加了四成,秋税大家已经做好被勒索的准备,想着肯定也是加四成的,谁料不但加了税,还多了些名目:凡在小青山范围居住的农户,一律要额外交山林使用费;挨着小清河与清辉江的农户,要交江河使用费。

这下可就捅翻天了。

菊花听槐子回来说起这事,不禁对这县令佩服得五体投地。瞧瞧,人家贪得多有水平,这理由找得多妙-,说是你在山上捡橡子果,在河里捕鱼,自然是要交税的。

她问道:“那你们是如何应对哩?”

槐子冷笑道:“自然是不交了——这要是交了还得了,往后还有日子过么?我们所有人都说从今儿开始,不去山上捡橡子果了,也不去河里捕鱼兜虾了。”

菊花好笑地望着他,这么回答虽然妙——除非你衙门的人守在村里,不然谁知道你究竟捡没捡——不过大家都晓得那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捡没捡并不重要。

说不捡橡子果,当然不成——不捡橡子果,拿啥东西来喂猪哩?所以等果子成熟落地的时候,男女老少还是照样欢欢喜喜提袋担篓地上山去捡。

那黄眼儿就是瞅准了这时机带人来到清南村,堵在郑家旁边的山道口,拦住众人,自以为逮着这个把柄,就要威吓拿人。

听说“蔫儿坏”来了—这是下塘集这一带的人给黄眼儿起的绰号——呼啦啦山上山下的人都围了过来。

黄眼儿一见傻眼了,顿时后悔不及。

上回交夏税的时候,大家虽然吵阄,但最后还是交了,他还以为这些人怕官府呢,一高兴就忘了上次来清南村被围的事。再说,他不来也不成,县太爷的敛财大计还要靠他来执行呢!

李长明慢条斯理地对他说道:“咱村的李举人要交税不?”

黄眼儿故作傲慢地说道:“李举人有功名在身,自然是不用交税的。”

李长明笑道:“那就好了,咱们可都是在帮李举人捡果子。”众人纷纷附和,说如今李举人家大业大的,养的猪多,自然吃的果子也多

黄眼儿气坏了,明知大家说得不实,却无法可想,色厉内荏地叫嚣道:“你们这群刁民,胆敢跟县令大人作对,就等着家败人亡吧!”

这话一出,大家色变,李长明兄弟、青木、张槐、刘家三兄弟、孙铁柱、赵三等几十个汉子齐齐往前逼近。

黄眼儿和另外两名差役吓得连连后退,他颤抖着声音叫道:“你们想干什么?不要乱来。我可是代县太爷执行法令的。”

张槐冷笑道:“你敢坏县太爷的名头?县太爷怎会让李举人交税?”

李长明冷冷地盯着他道:“自然是他想从中捞一把,欺负县太爷不能亲自前来哩。”

那黄眼儿又恨又怕,忍不住又开始恐吓威胁,那话说得是又毒又绝,殊不知这样终于激怒了众人,也不晓得是谁先开的头,扁担棒子一齐上,将这三人摁在地上狠狠地揍了一顿,直打成猪头才放过他们,并将其撵出了清南村。

这里闹得群情激愤,郑家却忙乱起来—刘云岚要生了。

原来,她听说衙门里来人了,心里就很不舒坦,菊花不放心她,便留在这边陪着她。赵三全家都上山了,便将赵清送到菊花这,托她照看着,于是三人关上院门躲在家里掰玉米。

后来门外闹哄哄的小娃儿乱跑,说是打起来了。赵清飞奔过去,将耳朵贴在院门上听外面的吵嚷声。

刘云岚一急,心里就“突突”乱跳。

她紧张地问菊花道:“菊花,这样会不会出事哩,那些人好歹是衙门里的人。”

菊花安慰她道:“不碍事,哥哥他们晓得分寸,定是先商量好的。再说,打的不过办差的人,又不是县太爷。”

正侧耳倾听外面的动静,菊花忽然瞥见刘云岚的身下渗出血来,把那条浅灰的裙子染红了一大块,她慌张地问道:“云岚姐姐,你……这是要生了?”

算算也快到日子了,可能是她受了些惊吓提前了。

刘云岚低头一看,也吓了一跳,这才觉得肚子难受,慌乱之下想起杨氏往日的叮嘱,反过来安慰菊花道:“想是才发作,不要紧的。我先进去,你快去叫人来。”

菊花也镇定下来,又叫赵清不可乱跑,这才搀着刘云岚进屋,并没有往哥哥嫂子卧房去,而是去了另一间房,里面有一张简单的竹床榻,却铺设整齐,还有两只凳子、盆桶之类的家什,窗户对后院开,这是杨氏特意收拾出来给刘云岚当产房用的。

她安顿好刘云岚,便急忙转身小跑出去叫人。

第三百零四章郑家长孙

到院子门口,对赵清道:“云岚姐姐要生了,你去后面房间里看着她。要是她有啥事,你就来叫我。我喊了人就回来。”

赵清懂事地点头答应了,撒开小腿就往屋里奔去。

菊花拉开院门,左右一张望,看见扁娃子等几个男娃穿着短裤小褂,浑身晒得黑不溜秋,从村道上跑过来。她见了大喜,忙喊住他们,交代了一番话。

扁娃子听了忙道:“菊花姐姐放心,我马上去叫青木哥哥回来,你等一小会就好。”

菊花忙许诺道:“快去。等宝宝生了,我煮红皮鸡蛋、咸花生请你们吃。哦,还有我家的栗也收了不少,回头炒栗子把你们吃。”

“嗳!”小娃儿们高兴地哄向山上去找人。

青木听了扁娃子的报信,吓了一跳,再也顾不上对付那黄眼儿,忙跟张槐说了一声,让他去找郑长河两口子,自己却飞奔回家。

菊花见他一个人回来了,到门口就急惶惶地问道:“你嫂子咋样了?在哪哩?”说着就要往屋里跑。

菊花好笑地扯住他,埋怨地说道:“哥,你咋糊涂了哩?你自个回来有啥用,一点也不顶事。你该去叫娘,顺便把我婆婆叫回来才对。”

青木停下脚步,对她解释道:“我让槐子去叫了,我先回来瞧瞧有啥要帮忙的。”

菊花想了想道:“那你赶紧去榆树村找接生婆子吧。快点去,回来也好陪着云岚姐姐。放心,她才发作的,暂时还不要紧,我刚进去瞧过。我正要去煮几个鸡蛋把她吃,省得她待会没劲生。”

青木听了忙转身又飞奔出去。

菊花到厨房煮了八个荷包蛋,先盛了六个端到产房,对刘云岚道:“云岚姐姐,你只要吃得下去,就咬牙吃吧,不然等会身上可没力气。”

刘云岚靠在床上,头上出了一层细汗,这是刚才一阵疼痛折腾出来的,她听了菊花的话,点点头,伸手接过碗,大口吃了起来。

菊花见她吃得还算香甜,这才转身又去了厨房。

赵清乖巧地站在床边,仰脸望着狼吞虎咽的刘云岚道:“云岚姐姐,你忍着点疼,郑婶子就要回来了。我听我娘说,你屁股大,好生娃,宝宝很快就会出来的。”

刘云岚听了猛地一呛,咳嗽了一声,哭笑不得地看着床边的小人儿,想要说啥,却感觉肚子又要疼了,便再也顾不得说话,几大口将剩下的鸡蛋塞进嘴,然后一手捂着肚子,一手将碗筷递给赵清道:“拿……走!”

这次可疼得厉害了,她止不住呻吟起来。

赵清被她赶抢的举止惊呆了,她还准备陪她好好说几句话哩——菊花姐姐这么跟她说的,说是跟云岚姐姐说说话,她就觉得没那么疼了。

她双手捧着碗,怔怔地望着弯腰“嗳哟”不停的刘云岚,有些不知所措,一向伶牙俐齿的她这会儿搜肠刮肚也找不出话来了。

这时菊花又端了一碗鸡蛋进来,对赵清道:“来,清儿,这是给你吃的。我刚才多煮了两个。你去外面吃,我在这看着。”

赵清有些不安地瞧着刘云岚,说道:“我不吃,让云岚姐姐吃吧,她吃了就不疼了。”

菊花忙对她道:“云岚姐姐已经吃过了。她要生宝宝了,所以肚子疼。生了宝宝就是大喜事,这可是喜蛋,专门煮给你吃的;等会我还要煮好多,旁人来了也要请他们吃。

说着接过她手中的空碗筷,将她安排到堂屋,坐在小凳子上吃鸡蛋,自己返身进来陪着。

她想着是不是让嫂子站起来,扶着她走走,不等她想好,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又快又急,紧跟着赵清叫道:“郑婶子!张婶子!娘!”

“嗳哟!闺女,你还真是有闲心哩—-—坐这吃鸡蛋,比你云岚姐姐还舒坦。”石头娘大声嚷了起来。

菊花听了好笑——云岚姐姐眼下可不舒坦哩。

杨氏和何氏满头大汗地跑进来一看,见刘云岚还能支持,齐齐地松了口气,然后问了菊花几句话后,毫不客气地将她往外赶。杨氏在她开口抗议之前安排道:“你该去烧水。”

菊花忙道:“我已经烧了一锅水哩。”

杨氏一边上前扶刘云岚,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再烧。一锅肯定不够。”

菊花想自己呆在这也确实帮不上忙,便出去了,顺便将因为吃鸡蛋被石头娘说了一顿的赵清带了出去。

小女娃被娘说了一顿,觉得很丢人,连鸡蛋也没吃完,瘪着小嘴泫然欲泣。

菊花将两口锅里都添满水,然后坐在灶门口往灶洞里添了把火,这才将赵清拉到身边,小声对她说道:“你娘不晓得是我盛鸡蛋给你吃的,所以说你,回头我跟她说一声就好了。他们大人忙起来,有时候也会骂错人,你不要生气,过后好好地跟她说清楚。”

赵清点点头,有些委屈地说道:“娘定是以为我跟云岚姐姐要鸡蛋吃的。”说着这话,小女娃眼圈又红了。

菊花轻笑着摇头道:“你娘晓得你是个听话的,她不会这么想,她是觉得云岚姐姐在生娃,你坐在那吃东西不太好。这都怪我,该让你到厨房来吃就好了。”

赵清奇怪地问道:“为啥不能坐那吃哩?”

菊花笑道:“那儿人来人往的,看着不像,人家会说你没眼色。刚才就我俩在屋里,我就没想到这点,害你被你娘骂。来,咱把这鸡蛋吃了,等会宝宝生出来就去瞧小宝宝。”

赵清这才抿嘴一笑,忙到案板上将吃剩的鸡蛋捧来,窝在菊花的身边慢慢地吃完。

不一会,张槐也赶了过来,在厨房找到菊花,问道:“可有啥要帮忙的?”

菊花道:“你瞧我都被赶出来烧水了,你就更帮不上忙了。不过,你也甭走远了,就在家呆着,要是有啥事要你跑腿的,我就去喊你。”

张槐点点头,说他就在这陪她。

紧张忙碌一会,菊花还以为刘云岚要跟梅子似的折腾一天哩,谁料不等青木将接生婆子找来,那边一声婴儿啼哭传来——居然生了!

菊花看着眉开眼笑地进厨房来打水的何氏,诧异地问道:“真的生了?咋这么快哩?”

何氏笑着说道:“可不是么,这可是少见的顺溜——前后不到两个时辰,这娃儿就落地了。好大一个胖小子,足有七斤多哩。长得跟你哥小时候一模一样。”

等她提着一桶热水出去,菊花还是不敢相信,跟张槐面面相觑—两人可是见识过梅子生娃的惨烈,这刘云岚还没怎么地哩,娃就出来了。

赵清趴在她腿上,小声对她说道:“我娘说云岚姐姐屁股大,好生娃哩。菊花姐姐,我娘也要生弟弟了,她说她一点也不怕哩。”

菊花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牵起赵清,乐呵呵地说道:“走,咱去瞧瞧小宝宝。”又示意槐子就在厨房呆着

刚出厨房,就见青木领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婆婆进了院子,板着脸,一副严肃的模样。石头娘从堂屋迎出来,热心地招呼道:“丁婆婆,真是难为你了——大老远的跑来,瞧你老就是福气人,这人还没到哩,青木媳妇就生了。”

菊花听了暗笑,石头娘也真是会说话,愣将这顺产的功劳算到接生婆子的头上,她人都没到,关她屁事呀。

石头娘一番话说得那丁婆婆露出了笑脸。

她们这一行是最喜欢这种情形的——不用费一点力气,该拿的酬劳一点也不会少,而且她可不会像菊花这样将石头娘的话当笑话。乡下人做事图吉利,最是讲究福气运气了,她人还没到,这边就生了,说明啥?说明她就是一个有福气的接生婆子,传开了那可是倍有面子,那名头可就大了。

青木听说刘云岚已经生了,跟菊花一样不敢相信。

他在路上急得直冒火,偏偏这个接生婆子所在的榆树村跟清南村之间都是小路,也不能赶车,只能靠两条腿走,丁婆子不紧不慢的样子,让他恨不得背起她就跑。

丁婆婆却老神在在地对他说道:“急啥?瞧你就是没经过事的。生娃哪能这样快,早着哩。”

他没有办法,只得跟着她的步伐走回来。满心火烧火燎的,到家却又被这惊喜砸晕了头。

这时张大栓、郑长河等人也都进来了,好些村里人也来恭贺,一时间欢笑声响彻大院。

何氏过来对菊花道:“你先不要过去,人多,杂乱的很,你回咱家去煮鸡蛋、煮花生,煮好了让槐子送过来。这儿有我们帮手,你不用担心。”

菊花忙点头,转头招呼了槐子一声,又牵着赵清回到婆家忙起来。先煮喜蛋和花生,完了又做两家人吃的饭,还帮刘云岚炖了一只老母鸡。

一直忙到晚上,菊花才有空闲跟槐子过来好好地瞧小侄子。

刘云岚已经被移到了卧房,青木乐呵呵地跪在踏板上,满心欢喜地看着床上的母子俩。

第三百零五章葫芦娃

槐子是不能进房的,他叮嘱菊花将小奶娃抱出来让他瞧瞧菊花笑着答应了。进了房间,她将手里的篮子交给杨氏,笑道:“娘,这是炖好的鸡汤,我没放盐哩。”说完自去看小侄儿。

杨氏笑眯眯地将那瓦罐子搬出来,搁在床前的圆桌上,揭开盖,浓郁的香味飘满屋子,她一边帮刘云岚舀汤一边看着儿子和闺女乐。

青木正跟菊花炫耀那红通通的小不点,菊花则惊叹不已——那眉眼的确好似跟青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佩服地对刘云岚道:“嫂子,你可真厉害,这么快就生了。我瞧你脸色也还好。”

刘云岚喜悦地瞧着襁褓中的儿子说道:“都是你那六个鸡蛋得了力,我才有劲儿。”

菊花刚要说话,就听槐子在外面忍住叫了起来:“菊花,快把宝宝抱出来让我瞧瞧!”

菊花和青木都笑了,这时何氏过来道:“我来,你们没抱过这小奶娃的,不会抱。”

菊花听了松了口气,她还真不敢抱哩,那小娃儿软绵绵的,让人无法使劲。

杨氏出来见几人围着何氏评论那娃儿长得如何像青木,乐呵呵地插嘴道:“不但模样像,连脾气都像哩,比他爹小时候还要闷,除了刚生下来那会儿哭了一声,一直到现在也没听见他吭声,乖得很!”

菊花和张槐听了对视一眼,一齐喊道:“葫芦!”

“哈哈哈……”两人喊完大笑。

青木听了不乐意地说道:“这才一天哩,哪里就晓得他是个啥脾气了?再等些日子,看看再说。我还是觉得叫‘板栗,好一些。我小时候虽然闷,可我如今也不算闷吧?比葫芦可好多了。

杨氏见自己明明是夸孙子的好话,却让他们想到葫芦上去了,她也不大乐意小孙子跟葫芦似的,听了青木的话,忙道:“青木说得对这才一天哩,再瞧瞧,说不定明儿就哭了哩?”

菊花见娘和哥哥不情愿的样子,越发笑得前俯后仰好一会才止住,又跟娘细细解释了一通,说这些名儿都好得很,重要的是对脾气就讨喜。

但是,任她如何解释,连郑长河在内,都说郑家的长孙不能叫葫芦——这名儿太没出息了。他们都觉得叫板栗更好一点再不然的话,叫山芋也成——结实啊。

可是,似乎郑家长孙自个对这名儿十分满意,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跟“葫芦”这个名字是如何的匹配:那真是吃了睡,睡了吃,拉了屎尿顶多皱皱小眉头、咧咧嘴,连咿呀声也不屑发

不要以为人家是哑巴人家也是会叫的。

有一天,青木见他这些日子实在太安静了,心里觉得不踏实偏菊花又在一旁凑趣,说“取小名儿要对脾气”啥的,他一着急,就捏了儿子小屁股一把。

大概把他给捏疼了,立即惊天动地地嚎哭起来,喜得青木转头对着菊花大声嚷道:“你瞧,他哭了!宝宝哭了哩!”

可是紧跟着他就傻眼,只见刘云岚一边瞪他,一边心疼地抱过儿子,撩开衣襟将乳头往那小子嘴里一塞,那哭声立马就止住了,连个尾音也没有留下。

她摩挲着儿子的小屁股,嘴里念叨道:“你爹不是好人,你姑姑也不是好人,专门就想瞧人家的笑话。宝宝不哭不闹多听话,旁人家的娃都比不上我宝宝听话哩。娘真是好福气,生了这样听话的宝宝,晚上睡觉也不吵闹!青木,依我说,叫啥小名儿都不要紧,板栗跟葫芦也差不多哩。”

菊花在一旁看着哥哥不停变化的脸色,笑得直不起腰来,后来干脆一屁股坐到踏板上,伏在床沿笑得双肩抖动。

青木垂头丧气地说道:“就叫葫芦吧——还有比这更合适的么

菊花好容易止住笑,才对他说道:“哥,爹娘不乐意还可以说他们不懂,你咋也讲究这些哩?这不过就是个寓意罢了。要说葫芦这名儿听起来是有些不雅,但你该明白大雅若俗的道理。宝宝要真跟葫芦似的,你也不必替他担心,未必能言善辩的人就一定是好的——还有言多必失这一说哩。他好不好,还得看心性,往后也得靠你教好他。”

青木听了笑道:“我也想通了,就叫葫芦吧。他要是能大智若愚的话就更好了。”

郑长河听说此事后,也道:“既然我孙子一定要当葫芦,那就叫葫芦吧。葫芦好啊,比黄豆和板栗大多了,还能当水瓢用——谁也别想把它摁沉水,往后咱大孙子肯定比刘三顺那小子还会划水。”

他的一番解释又让菊花等人笑了半天。

让人意外的是刘富贵两口子来看闺女和外孙,听了这个小名大为欢喜,他高声笑道:“那些整天呱啦呱啦不停说话的人有啥好?老话说得好‘满罐子水不响半罐子水晃像我外孙这样不声不响的,跟他爹一样,才……才……”他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只得傻笑。

菊花忙接道:“才有深沉的魅力!”

“对!就是深沉的魅力!”

刘富贵一拍大腿,表示自己对这说法十分赞同,至于“深沉的魅力”是个啥意思,他不用弄明白,外孙姑姑说的,总错不了,肯定不能贬低外孙就是了。

郑长河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话太让他舒心了。这时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他特意拉了张大栓来陪,三亲家喝着老酒,闲话儿孙。

他当然觉得刘富贵说得十分在理——那可是老古话哩,但是他也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是?于是便咳嗽了一声,十分谦虚地说道:“他小娃儿,还要经历好些个事才能成材,嘴巴严一些对他自个有好处,太招摇了容易惹祸。”

这会儿,他觉得孙子叫“葫芦”真是再合适没有了。

菊花看着这一对亲家,又是好笑又是无语,心道,爹呀,你可不能说过头话哩,回头再添一个孙子或者外孙,是个活泼灵泛的′那时要咋将话圆回来哩?

果然张大栓就跟菊花想的一样,心想“龙生九子,九子不同”,谁晓得将来自个的孙子和孙女会不会跟小石头兄妹一样机灵活泛,那时要咋说哩?

于是忙插嘴道:“小娃儿甭管他是啥样的,只要心性好、人踏实,就都讨人喜。青木媳妇第二胎说不定就养个机灵活泛的哩。”

郑长河一想,对呀,别说青木媳妇了,就是菊花,也算乖巧伶俐,槐子性格也比青木爽朗,回头养出来的外孙要是个聪明机灵的,自己可不能这么说话。

于是,他急忙补救道:“这话在理。他大舅家的来喜,多讨人喜的一个娃,刘大胖子那么实在的一个人,对这个女婿也满意的不得了,可见人还是要心性脾气好才成。”

刘富贵就算后知后觉,此刻也反应过来了,跟着附和两人的话。惹得青木、菊花和槐子又一阵猛笑。

郑家添了长孙,整天洋溢着欢笑,连带着张家也是喜气洋洋的,菊花总是在两家之间跑来跑去,帮着杨氏洗呀烧呀忙个不停。

葫芦的降生日,对于黄眼儿来说,却是苦难日。那日他在清南村挨了一顿毒打回去之后,在李县令跟前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清南村的人是如何的不遵县令大人的命令,如何的狡诈推脱等等,激起李县令满腔的怒火。

可是不等他这怒火发作出来,方家来人了。

宋掌柜持方靖宇的拜帖,拜见了李县令,很客气地对他说道:“本来大人如何治理辖地,旁人无权指手画脚,就算大人要收山林使用费,影响了方家的香肠作坊,方家也不敢有怨气——想来大人从没将方家放在眼里。不过,东家让我提醒大人一句话:莫要‘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否则不但得不到好处,怕是连以往的税收也比不上,最后只会成全了李长风这个举人他将成为下塘集最大的豪绅。”

李县令顿时呆住了。

他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宋掌柜的意思:要是将百姓逼急了,全部都将田地挂到李长风的名下,你待如何?那时候别说多加摊派了,连原来的税收也都没了。

宋掌柜慢条斯理地说完一套话,又轻轻地说道:“收夏税时,大人虽然加了四成,那些百姓吵闹归吵阄,最后还是都交了。自古‘民不与官斗,百姓还是很温顺的。不过,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呵呵!不说大人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这个时候,大人可要擦亮眼睛,不要为小人所累啊!”

李县令心里“咯噔”一下,一时连场面话也说不出来,眼睁睁地瞧着宋掌柜喝了口茶,悠闲地告辞离去。

自古官商相连,方家绝不是简单的商家,他一口气出不来,遂将黄眼儿叫来,狠狠地打了十大板子。唬得黄眼儿大喊冤枉,不知哪里没做好,从清南村挨了打回来不算,又被县令大人惩罚,这一下,几乎半条命都没了。

也不怪李县令慌张,下塘集这一片方圆百来里,何曾出过一个秀才?

穷乡僻壤,所谓的大户人家,也不过是那些庄稼富户慢慢发展起来的,不过都是一些小乡绅,就傲慢一些,也不是欺压良善的人家,所以这一片就少有豪强和佃户这两种极端的人群。

如今,因为他的摊派举措,却让李家顺势崛起,造就了一方豪强。

他后悔万分,这么一来,那些新增的收税名目就不了了之。此一局争斗,乡民完胜。

第三百零六章自在的小两口

天气凉了,槐子和菊花小两口晚上格外黏糊起来,菊花贪槐子热乎乎的怀抱,将他当抱枕;槐子贪恋菊花柔软的身体,觉得抱着她比抱着抱枕还舒服,两人好得蜜里调油。

每天晚上,菊花会在灯下做一会针线活计——如今她可是出嫁了,再不能指望嫂子,就算针线活做得不好,那也要帮家人做。为了不让这项活动变得枯燥乏味,她便让槐子在一旁读书,并念给她听。

这么一来,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