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娇_桃小妖儿-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得空旷寂静。
“石斛草,石斛草……”明玉口中轻声地念叨着,眼睛不放过任何一处有可能的地方。
林中起雾了,这雾来得突然可却浓厚,一下子挡住了她的视线。这样的树林中出现这样的大雾,极有可能是林中的瘴气,明玉赶忙拿出自己的帕子,捂住口鼻,可是脚下却是不停,依然往前走。
已经到了这里,怎么能打退堂鼓呢?五天……孟瑾瑜没有退路,所以她也不能退缩。一个人处在这样的境地,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可是她没有别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孟瑾瑜,更是为了西江城的那些百姓,她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要找到这救命仙草,才能解救城中百姓的性命。
从前她只从孟瑾瑜口中知道家国大义,也一直觉得那是像孟瑾瑜,像她爹爹那样的人所背负的东西,可是此时此刻,在这片没有阳光的树林里,明玉第一次感到了自己也是在为了那从未体会过的“家国大义”四个字在努力着。
瘴气越来越大,明玉觉得头晕晕的,越走越觉得头重脚轻,整个人似乎都要没了力气。“不能倒下,不能倒下……”她在心里对自己说着。
她扶着一棵树休息了一下,咦,就在她的脚跟前似乎有一抹绿色,明玉忙蹲下身子去看,已经体力虚弱的她这时候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动力,手里捂着的帕子也掉了,她惊喜地将那株草药小心地挖出来。
“石斛草,我终于找到你了!”既然这里能找到一株,那一定还会有其他的,明玉站起身来,将石斛草放进药篓里边继续寻找。
可是,怎么眼前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明玉突然间觉得天旋地转,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第89章 迷路
天色渐黑的时候,孟瑾瑜派出去的人已经有一队回来了。
“孟大人,那凤灵山下的林子里的确有小九兄弟说的石斛草,瞧我们已经找回来一些了!”他们兴奋地将石斛草拿出来,交到了孟瑾瑜的手中。
这翠绿色的草药就是传说中的救命仙草呀!孟瑾瑜捧着这株草药,仿佛在深沉的夜色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先把这些草药拿进去,让他们看看应该如何加进药中,用来救治病人。对了,还有些人呢?小九呢?”没有看到明玉,孟瑾瑜刚兴奋愉悦起来的心情一下子又有些揪了起来。
“不知道啊,我们在林子里都走散了,也不知道小九兄弟后来往哪边去了,我们只当他已经自己先回来了,难道没有吗? ”其中一个衙门的官兵说道。
“如果现在还没回来,那可就有些不妙了,那树林子里满是瘴气,现在天又黑了……”又有一人说道。
石斛草已经找回来了,接下来这里的事就是配置药方,然后给病人们试验。孟瑾瑜听到他们这么说,心中更加焦急,又不由懊悔自己居然就这样让她自己去了。他立刻牵过一匹马,带了一队人,奔往凤灵山。
天已经黑了,这时候的树林更显得阴森迫人。孟瑾瑜问那两个原本跟着明玉的人她是从哪条道上走的,可是这里环境错综复杂,那两个人早已经记不得了,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凭着感觉去找了。
孟瑾瑜持着一支火把,骑着马闯进了茫茫林中……
明玉再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是全黑了,这里除了迷蒙的月色从林中罅隙见漏下些许外,再没有别的光亮了。
“有人吗?”明玉大声地喊道,可是除了林中沙沙的风吹树叶的声音和头顶偶尔一声凄厉的鸦啼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声音了。
她掏了掏怀里,还好,临出门时带来了一根火折子,明玉小心地将它点起来,照了照四周,幽黑一片,静得吓人。别的她倒不怕,就是担心万一林中有野兽的话,那她便只有给它们果腹了。
这周围也没什么地方看起来是可以躲一躲的,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不要动,呆在这里等着,她相信那些人回去后告诉孟瑾瑜,他是一定会来找自己的。
于是便又坐了下来,对了,怀中还有短笛。明玉拿出这支一直随身携带着的短笛,想起那一年她和孟瑾瑜前往围场秋猎,在湖边树枝上,她吹奏了那首《越人歌》,而他则对自己说,小玉,你又怎知我不知道你的心意?
每每回想起那晚,总令明玉心头甜甜的,也在这样的时刻给了她更多的勇气。她将短笛拿到嘴边,轻轻吹奏了起来,仍是当初的曲调,柔情蜜意不减当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两情相悦,大概是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了吧……
孟瑾瑜持着火把在林中毫无头绪,心里又是焦虑,又是担忧,只怕明玉有一点点的闪失。茫茫丛林,到底她在哪里呢?
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在这空旷寂静的树林中听得格外清晰,曲调婉转动人,满满都是思君念君的情意,这曲调同他那一年在树下听到的是一模一样的——是那首《越人曲》!孟瑾瑜立刻循着笛声找去,起先还是遥遥悠悠,越走便越近,听着这曲调,他原本慌乱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她没事,那便是最要紧的。
终于寻到了笛声的来源,黑沉的夜色中,明玉一个人安然地靠在树干上,望着天上迷蒙月色,一遍遍地吹着这首曲子。
是因为想起了他,才吹的吗?孟瑾瑜不敢惊扰了这笛声,慢慢走到明玉身旁,伫立在她身旁,也不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她,听着她情意绵绵的笛声。
明玉感到了身边的火光,转过头,是孟瑾瑜静静在他身旁,不知为何,鼻子一酸,两行热泪滚了下来。
他的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脸:“小玉,我来迟了。”不迟,不迟,她心里想着,只要你来了就好。
他将明玉揽在怀中:“你一个人在这儿呆了那么久,一定害怕了,走,我带你回家。”
明玉点点头,可还是止不住地流泪,她向来坚强,就算是刚才醒过来一个人独处在这幽深寂静的树林中时她也没有想哭,可是现在,不知怎么,她心底深处最柔软的东西被触动,靠在孟瑾瑜的怀里,她流着泪说道:“瑾瑜师傅,以后永远不要丢下我一个人。”
“不会,一定不会。”他的心微微刺痛,她再坚韧,也还是当年那个骑在马上,言笑晏晏叫他“瑾瑜师傅”的小姑娘啊!
孟瑾瑜牵着明玉的手,两人小心地往回走。明玉想起了什么,拿出找到的那株石斛草对孟瑾瑜说:“瑾瑜师傅,差点忘了,这林子里的确是有石斛草的,只是我还没有找到很多。”
孟瑾瑜借着火光看了看,明玉手里的这株草药的确和其他人带回来的一样,便道:“放心,他们也找到了一些,已经带回去了。我们既知道这片林子里有这东西,若制出来的药的确管用,咱们再派人过来采便是了。”
这林子很大,虽说孟瑾瑜方向感不错,但是现在在这么黑沉的夜色中要一下子找到回去的路,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两人兜兜转转走了好一阵子,还没有找到出口。
孟瑾瑜紧紧攥着明玉的手,问她:“怕吗?”
“不怕。”有他在,明玉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就算今晚找不到出口,但是等到天亮,一定就可以回去的。
两人一路走着,借着火光看着前方道路,可是却谁也没有注意到脚下。明玉突然大叫一声,蹲下身去,疼得眼泪直流。
孟瑾瑜赶忙转身,一看,明玉竟踩到了一处捕兽夹,小腿的胫骨处血流不止。
“好痛……”
孟瑾瑜赶忙帮她将捕兽夹拿下来,这大概是有人放在这里捕猎野兔之类的小动物的,幸好这捕兽夹体积不算太大,若是那些用来捕狼猎虎的,只怕明玉的一条腿就此废了。
捕兽夹虽拿了下来,可是明玉只觉小腿处火辣辣的刺痛,连动一下都困难,别说再走路了。
这里既然有捕兽夹,说不定不止一个,接下去必得小心翼翼,看好脚下的路才是。孟瑾瑜将明玉背在了身上,明玉虽疼,可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趴在孟瑾瑜的身上,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孟瑾瑜问她:“小玉,你笑什么?”
明玉抹了抹眼泪道:“刚才我想起了爹爹小时候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叫……猪八戒背媳妇儿……”
孟瑾瑜哑然失笑:“原来你是在笑话我是猪八戒啊。”
明玉咯咯笑了笑,觉得脚上的伤都没有刚才那么痛了。
“要是世上有你这么好看的猪八戒,取经路上那些妖精们都不抓唐僧回去当相公了,只怕都要抓猪八戒了。”
说着,两人都笑了起来,这泥泞的道路,迷茫的黑夜似乎都显得不再那么骇人。
明玉的手搂住孟瑾瑜的脖子,两人头靠着头,在这一刻,明玉的心里突然无比渴望成为孟瑾瑜的妻子。
她问:“瑾瑜师傅,你从前背过别人吗?”
孟瑾瑜想了想:“小的时候,蓝双住在我家,一次我们出去玩,她从树上摔了下来,是我背她回去的。”
原来,他也背过别人的。
明玉“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怎么了?”孟瑾瑜听她没有声音,便又说下去,“那个时候我不过当她是小妹妹,虽背着她,却从未有过别的心思,可是现在……”
“现在怎么?”
孟瑾瑜望着前方迷茫夜空,虽然前路未知,可他的心却是无比坚定。
“小玉,我当你是我的妻子。就算要我一辈子背着你,我也愿意。”
这茫茫夜路虽然难走,可是两个人相依相偎,互搀互扶,总能走到天明,寻到路口。虽然未来仍有些渺茫,可是只要他们两人心中有着彼此,又有什么能够阻挠他们呢?
明玉的手中握着那株石斛草,就像救命的仙草总是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一样,她的心里始终相信着,只要她坚持下去,未来总是光明的。
东方有些微光,明玉指着那一丝从地平线透出的亮光兴奋地喊道:“瑾瑜师傅,天就要亮了!”
不知不觉,竟已过去了一夜……
孟瑾瑜也似乎看到了方向,寻到了出路,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去。
直到旭日东升,照亮了整个森林,一切都像是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一般,那幽深、迷蒙的树林因着天光的恩赐,重又恢复了生机。
“瞧,瑾瑜师傅,他们在面前!”明玉指着不远处的一队人马喊道。
他们走出了树林,那些随行的官兵在外面守了一整夜,个个担心不已,这时候看到孟瑾瑜终于出来了,才算长舒了一口气。
“孟大人,是回衙门,还是直接去诊疗所?”这些官兵们已经熟悉了孟瑾瑜的行事作风,知道他这个时候定是会去看一看草药的效用究竟是否能够医治疫症。
孟瑾瑜却说:“都不去,回家。”
☆、第90章 过世
大楚京城,春意浓浓。
这几日的朝堂上对孟瑾瑜满是赞誉。从之前抗洪到这一次解决瘟疫,西江这一块烂摊子,被他收拾得井井有条。
言官们都说,朝中栋梁向来都不愿去西江,可孟大人不但去了,而且在面对洪灾和瘟疫时泰然自若,将百姓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好官实在难得。
是啊,确实难得。
赵云彻看过了这几件事的邸报,他知道孟瑾瑜的确是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
他做了这么几件事,西江的情形也逐渐稳定了下来,论理也该提拔他,给他升迁的机会了,原本当初让他去西江便是一块跳板,现在也该是时候让他回京了。
想到这里,赵云彻的眼中闪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小玉,你走了这么久,也够回来了……
退朝后,赵云彻先去看了看皇后,明玫很快就要临盆了,这段日子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静心待在凤仪宫中,等待着孩子的降临。
她的脸上满是即将要成为母亲的喜悦,这样的明玫让赵云彻感到安心,在这里,他可以放下疲累,真正休息一会儿。
赵云彻在明玫处刚躺下歇了一会儿,外面便有人通传玉嫔来了。赵云彻不由觉得头又疼了起来,当初初见韩灵玉,觉得她容貌脾性都与明玉有几分相似,便格外恩宠了些,可没想到待到嘉和复了贵妃之位之后,两人便在宫里水火不容起来。嘉和讥讽韩灵玉出身不高,又时不时给她使些绊子,而韩灵玉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仗着皇帝的宠爱,也根本不将嘉和放在眼里,虽不敢明面上顶撞她,但暗地里也让她着实怄了好几回。
明玫虽是皇后,可她根本不想管她们二人的闲事,她们二人相斗,她落得看热闹做好人。每次不过云淡风轻拨了过去,这段日子下来,明玫是清静了,赵云彻的头却是一个要比两个大了。
一听韩灵玉来了,赵云彻急忙就要走,明玫问道:“这是怎么了,皇上不见见玉嫔吗?”赵云彻摇摇头,昨日他才去玉嫔那边,她便哭哭啼啼又说起了跟嘉和闹的事儿来,他不胜其烦,甩手便走了,现在玉嫔又跑到了这里来,想来还是为了昨儿的事情,他现在只想清静,不愿见她,便让明玫应付她,自己则带着范全从另一边走了。
范全是个人精,看出了赵云彻今日似乎有些心事,二人走到了玉簟湖边,范全问道:“皇上,西江的事情已经是解决了,怎么皇上您还是愁眉不展呢?”
“你这奴才,哪里就看出朕愁眉不展来了?”赵云彻不动声色地说道。
“刚才在朝堂上大家都在夸赞孟瑾瑜,奴才瞧着皇上似乎心里有些不太痛快。”范全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看着赵云彻的脸色。
“孟卿将西江治理得好,那是大楚的幸事,朕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可不要胡乱猜测。”对孟瑾瑜,赵云彻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他的确是个人才,赵云彻是欣赏他的,可是于私情上,他却实在无法喜欢孟瑾瑜,甚是常对他生出一些妒忌之心来。
“玉姑娘离开京城大概也有三个月了吧……”范全说道。
“是一百零五天。”赵云彻望着眼前的玉簟湖,春日已到,这里的荷花又开始渐渐恢复了生机,今年夏天想来又是一番繁花似锦。只是荷花粉面依然,可是伊人却不知如今何处?叫人又如何不惆怅呢?
“皇上,奴才听说昨日孟家老夫人的身子不大好,太医院去了人看过了。”
“孟老太太年纪大了,身子不好也有一阵了,那太医怎么说呢?”
范全颇有意味地笑了笑,回道:“说是顽疾,如今已是油尽灯枯,只怕是难熬过今年春天了。”
赵云彻转头看他,轻叹一声,只觉人生无常。
“还好沈蓝双算得尽心,陪在她身边,老人家走也走得安心些,孟瑾瑜也是该回来看看他的祖母了。”赵云彻看着范全的眼神别有意味。
范全低了低头:“皇上放心,沈姑娘那边的事情奴才定会办妥的。”
从前,他喜欢明玉,也想要将她留在身边,可那时候的愿望并没有如此强烈,更希望她快乐,那便行了;但是现在,尤其是明玉离京之后,他想要她的念头却一日比一日更甚。他对韩灵玉的宠爱,不过是因着她有那么一点像明玉,每每他与韩灵玉欢好之时,口中唤着的那个小玉只有他自己知道叫的是谁……
他是大楚的帝王,他已经站在了权利的顶峰,现在他不想再压抑自己,因此才放任范全在这件事上耍手段,他想要任性一次,不管是用什么方式都好,他都想得到那个他藏在心里这么久的女子。
西江城,岚苑内。
风雨飘摇的西江城终于又恢复了平静,瘟疫消散,雨过天晴。救助站里的病人一个个康复回到了自己家中,城里的百姓也不再惶恐,终于家人团聚,一个个恢复了原本平静的生活。那些因为逃避瘟疫而逃出城的人,在疫症消散不久后,也都陆续回到了城里,继续生活。
这里,平静得好像从未发生过什么一般……
不平静的只有岚苑。
自打明玉带人找到了石斛草,配置出了对付瘟疫的药之后,岚苑里边每天都被前来道谢的人踏破了门槛。
明玉小腿受了伤,一直躺在自己屋子里边休息,每每外边来人便都是秦少正和小宛负责来接待。百姓们感激明玉的救命之恩,都把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拿过来要谢她,更有人听说明**受了伤,还特特地炖了一大锅的牛骨汤送了过来。孟瑾瑜为人清正,这些东西自是都不收的,唯独那一锅牛骨汤,看在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上,让小宛收了下来,给明玉送过去。
明玉受伤的这阵子,在房里呆得人都快要发霉了,可是腿上未愈,一动便疼,哪里都不好去,便也只能乖乖听孟瑾瑜的话。
孟瑾瑜端着那一大锅的牛骨汤进来,还没看到是什么东西,香味便早已飘了进来,勾起了明玉肚子里的馋虫,忙问:“瑾瑜师傅,你端了什么好吃的过来?”
“牛骨汤,”孟瑾瑜一边说着,一边给明玉盛上了一碗,“快趁热喝吧,正好补补。”
明玉凑过去闻了闻,又问:“是你给我熬的?”
孟瑾瑜盛汤的手顿了顿,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学东西也都是一点就通的,可唯独厨艺这一项却是怎么也没法精通。虽古人说君子远庖厨。但孟瑾瑜道不以为然,明玉和他一起住到岚苑之后,他也想学着下厨做菜给明玉吃,可每每尝试却都是失败告终,最后他也意兴阑珊了。
孟瑾瑜把汤递给她:“快些喝吧,这是百姓们送来的,旁的我都没有收,这锅汤心意满满,也不好再叫别人端回去,所以我就拿了进来给你喝。”
明玉听了,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动,她从没想过自己有能力救那么多人,这也是第一次让她感到,原来能够为别人绞尽脑汁,为别人豁出性命,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这一锅牛骨汤喝起来暖心暖胃,也让明玉的心里甜滋滋的。
“瑾瑜师傅,其实我很喜欢西江,我想一直待在这里。”这是明玉的心里话,虽然她知道,春天到了,她也没有理由再赖在这里了。
孟瑾瑜又何尝想让她走想要说好,想要说留,可是理智却让他只能沉默不语。他带着西江百姓扛了洪灾,度过瘟疫,朝廷的邸报上满是溢美之词和皇上的赞许嘉奖,现在的他心里最想的是同明玉一起回京,与她成亲。
心里这么想着,夜里,京城就有加急书信送达,起初孟瑾瑜还以为是有什么要紧公文,可没想到,原来是封家书。
家书是孟夫人所写,信中说老夫人顽疾在身,病重难治,已在五天前过世了,要孟瑾瑜赶快回来!
拿到家书的孟瑾瑜整个人呆住了,只觉得胸口似乎被一双大手用力地揉捏着,生疼生疼。眼中有泪想要奔涌而出,可是一时间却又滞在了眼眶中,一滴也未流出。
祖母去世了……
他只是呆呆地站着,一双手轻颤着,直到明玉过来,他都没有察觉。
明玉发觉了他的异样,便问:“瑾瑜师傅,发生什么事了?”
手里的书信訇然落地,明玉赶忙捡起来,看到家书上的消息心中凄然,虽然她知道孟老太太身体向来不好,可却没想到她过世得这么快,甚至都没等到孟瑾瑜回去看她一眼。
招孟瑾瑜回京的皇命也在同时到了,他心中哀痛,不敢耽搁,当夜便交待了相关事宜,与明玉一起简单收拾了些行李匆匆备马回京。
秦少正和小宛二人听说他们都要回京城便都说要跟着一起去,孟瑾瑜想了想,留他们两个在这里也是寂寞,明玉在路上也正好需要个人照应,便答应了。
一行四人,就趁着这浓浓月色,急急上路了……
☆、第91章 回京
一路上,孟瑾瑜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其实早在他到西江上任的时候,祖母的身子就已经不大好了,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不到一年的功夫,祖母就离开了人世。
从小,他是在祖母膝下长大的,祖母对他严厉,可却是爱之深,责之切的。她对这个孙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和自己的父亲孟良栋一样,做一个保家卫国的能臣勇将。他自问还远不及父亲,可是祖母当年的教诲却时时记在心中,不敢忘怀。对老太太,孟瑾瑜是又敬又怕的,他还未好好尽孝,还未让老太太看到他娶妻生子,她怎么就走了呢?
寒夜微凉,念及此,孟瑾瑜心中大恸,两行清泪不自觉便落了下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亲的过世已经是对他巨大的打击,而现在又是那个从小疼他爱他,照顾他长大的祖母,他的心有如刀割,伤怀之情久久不能平复。
孟瑾瑜一行快马加鞭一直行了六七日,才总算赶回了京城。一回京,按照道理,他该要先进宫面圣,不过传到西江的圣旨上说,孟瑾瑜可以先回府探望亲人,拜过祖母灵位之后,再进宫。
离开这么久,回到京城,明玉也该要先回府去看看。她暂别了孟瑾瑜,带着小宛先去了明府,秦少正则跟在孟瑾瑜的身边。
孟府里本就人不多,如今更显得冷清。孟夫人消瘦了不少,沈蓝双也是一身缟素陪在她的身旁。见到孟瑾瑜风尘仆仆归来,孟夫人百感交集,失声痛哭。
“母亲,孩儿回来迟了!”孟瑾瑜下马跪倒在地,向孟夫人磕了三个响头。
“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孟夫人含泪看着儿子,他去了这么久,已经从一个翩翩少年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儿郎,看着他,母亲的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瑾瑜,你黑了,也瘦了,西江的日子可还好?”
“孩儿一切都好,倒是母亲,憔悴不少。”
沈蓝双一双秀目也是通红,她过来扶起孟瑾瑜,轻唤了一声:“瑾瑜哥哥。”
孟瑾瑜微微颔首,客气地回了一声:“蓝双妹妹,这段日子你照顾在祖母身侧,辛苦你了!”
沈蓝双见他待自己客气却不愿亲近,略有些尴尬地放开了扶在他身上的手,说道:“老太太待我有如亲生孙女,我在这里照看她也是应当的。只是没想到,老太太还是没能熬过这个春天……”说到后来,沈蓝双心中悲痛,两行热泪也不自禁地淌了下来。
孟母看着他们二人,神色复杂,走过来朝孟瑾瑜道:“孩儿,你既回来了,先到灵堂里去看看你祖母吧。”
这一次回府,孟瑾瑜总有一种感觉,除了祖母的过世,似乎还有什么事,可是母亲欲言又止,让他的心里突然有些忐忑起来。
明玉也回了家,明侯正巧出门了,明玉便直接先去了哥哥明睿那边,今日明睿恰巧休沐,呆在家中,一见明玉又惊又喜,跑过来拉着妹妹,一时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哥哥,是我回来了。”
明睿看着眼前的妹妹,从前她虽不是娇生惯养,可到底也是个侯门千金,这一次从西江回来,明玉似乎晒黑了些,人越发高挑了,褪去了娇贵之气,她的身上带着另一种经历了风吹日晒和世事艰辛的成熟的美。这种美是明睿在京城其他世家千金身上所没有看到过的。
“小玉……”明睿走过去一把抱住妹妹,气道,“你一声不吭就一个人跑到西江去,知不知道我和爹爹有多担心你!”
“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明玉鼻子一酸,忍不住哭了起来,在西江的时候,她也想家,也想爹爹和哥哥。
“你们都好吗?爹爹他老人家怎么样?还有昭蓉呢”明玉抹着眼泪问道。
提起徐昭蓉,明睿一脸喜色,拉着她道:“你现在可已经当姑姑啦!”
“真的!昭蓉姐姐生了?”
“上个月就生了个胖小子,走,我带你瞧瞧去!”
徐昭蓉刚出了月,正在院子里带着刚出生的小婴儿晒太阳。春风和煦,徐昭蓉的脸上满溢着母亲慈爱的笑容。
“昭蓉嫂嫂!”明玉喊她。
徐昭蓉一愣,虽然她知道明玉这几日应该会回京,可真的当她站在了自己面前还是百感交集。她走过,朝明玉捶了一拳:“小玉,你可算回来了!这几个月你一声不吭就随着孟大哥到了西江,你这心里是不是将我们都抛下了!”
“没有没有,”明玉怎么会抛下他们呢,家人在她的心中是最重要的,爹爹、哥哥、姐姐、昭蓉,当然她也早将孟瑾瑜看成了是自己的家人。
明玉回来了,徐昭蓉自是有许多体己话要同她说,便要明睿去陪儿子。明睿抱过了从奶娘手里抱过了儿子,将徐昭蓉拉到一边低声道:“孟家的事,还是先别让小玉知道。”
徐昭蓉的笑容凝了凝,点点头:“我明白,只是这件事小玉也早晚会知道。”
“能拖一时就拖一时吧。”明睿看着阳光下妹妹明媚的笑容,刚回家的她是满心的欢喜,可是她却并不知道,这样和煦的阳光下,也许暴风雨就要来了……
孟瑾瑜到了灵堂中叩拜了祖母灵位,忆起往昔祖母对自己的疼爱,心中痛楚难忍,直到这个时候,那汹涌的眼泪才决堤而下。
“瑾瑜,”孟夫人过来扶起儿子,“你祖母这病也是拖了许久了,好在她走得时候还算安详,没有太多的痛苦。”
孟瑾瑜知道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只是至亲的离去总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孟夫人拿过帕子替儿子抹了抹眼泪:“你回来见过了祖母,也该进宫去了拜见皇上了。”
孟瑾瑜见母亲眼神闪烁,便将心头的疑惑问她:“母亲,是不是家中有什么事?为何这次回来,我总觉得你神色凝重,心事重重。”
孟夫人看了看身后,走过去将灵堂的门关起来,朝孟瑾瑜说道:“你在西江担任巡抚这么些时候,那明玉姑娘可一直陪着你?”
听母亲突然提起明玉,孟瑾瑜点点头:“小玉待我情深义重,自她听到了我在洪灾失踪的消息之后,便到了西江……”
“那这段日子你们一直住在一起?”
孟瑾瑜顿了顿,老实地点点头:“我们一同住在巡抚衙门后面的岚苑中。”
孟母过去拉着孟瑾瑜的手,急切地问道:“那你们可曾……”
“母亲想到哪里去了,”孟瑾瑜急忙解释,“我和小玉虽一同住在岚苑中,但我们都守礼自持,不敢有半分逾矩。”
孟母听了孟瑾瑜的话并未松气,神情反倒愈加凝重。
孟瑾瑜见母亲这个样子,更加疑惑:“母亲,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你与小玉之间一起走到今天我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是自打皇上下了圣旨,让蓝双重新回到咱们府里陪伴老太太,我心里便总怀着一份隐隐的担忧。虽然我和你祖母商量过,我把蓝双认作干女儿,可是到最后,我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孟夫人看了看儿子,告诉了他就在老太天过世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你祖母身上的病逐日严重,蓝双的确是个好孩子,她一直陪在你祖母左右,寸步不离,悉心照顾着。之前太医也常来看病,原本说连冬天都过不了的,蓝双哭得跟泪人儿似的,苦苦哀求太医想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