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记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椒同香叶就有些傻眼。
  丁香却是眼睛一亮,立马活泛了起来。
  凑到床边问着郭氏:“小婶,你饿不饿?”
  花椒就看见郭氏略有些羞涩的扇了扇睫毛,不过也就眨眼的工夫,就又抬起头来朝着丁香眨了眨眼睛,眼底满是狡黠之色:“你们饿不饿,我这有吃的。”
  说着就从腰间解下了个鼓鼓囊囊的小荷包,倒出几块不过两寸见方,半寸来厚的黄澄澄的小点心来。
  顺手就递了一块给丁香,又笑着朝花椒香叶招了招手:“快过来,我们吃点心。”
  这回轮到丁香有些傻眼了。
  看了看郭氏,又看了看瞪圆了眼睛的香叶。
  花椒看着郭氏笑意盈盈的眉眼,香叶看着郭氏手里的荷包和点心,却是齐齐长松了一口气。
  手牵手嘻嘻笑着两步跑上前来,行礼蜜蜜地唤了声“小婶”,也不客套,大大方方的接过小点心就尝了起来。
  郭氏看着笑意更甚,看着她们姐妹三个都吃了起来,才一口咽下一块点心,面上流露出两分心满意足来,告诉她们道:“我今天一整天一共就喝了半碗清汤寡水的莲子汤,哦,还含了一口米饭,之后嘴里就全是米饭的甜香,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原来米饭竟这样好吃……”
  说的花椒同丁香笑个不住。
  香叶已经把腰上的零食荷包解了下来,把酒酿饼拿出来请郭氏品尝:“小婶尝尝看,这是咱们崇塘的春令茶食,一年只卖一季呢!”
  郭氏听着就一拍巴掌:“真是巧了,你们刚才吃的豌豆黄也是京城春夏之际的应时点心呢!”
  “真的吗?”香叶就高兴了起来,又道:“那点心叫豌豆黄吗?是豌豆做的吗?容易做吗?”
  郭氏朝她点头:“容易也不容易,那些个老字号自是有他们的秘方的,可咱们自家在家里做的,也不算差,你们刚才吃的就是我自个儿做的,你要是喜欢,我做给你吃。”
  香叶就一脸佩服的望着郭氏,又朝她道谢。
  两个人叽叽咕咕说起好吃的来,别提多投契了。
  丁香同花椒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的,忽的就听香叶问好奇道:“小婶,你是喜欢吃面食多一点儿,还是喜欢吃米饭多一点儿?”还道:“我听说吃面食比吃米饭长得高,这是真的吗?”
  这话一出,正中丁香下怀,花椒却是哭笑不得。
  郭氏也是瞪大了眼睛,随后就抿嘴笑了起来:“我都喜欢吃,所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个子就大,白白胖胖的,十二岁的时候就跟我母亲一般高了,做衣裳都得比旁人多扯两尺布,幸好这两年没怎的再长个儿。”
  丁香却羡慕的不得了,就说起了秦连凤来:“那小叔同小婶正好相反,小叔是旧年在京里的时候,半年工夫就蹿高了一个头。”
  郭氏想了想,就认真的一点头:“那这样说来,吃米饭和吃面食同长高应当没关系,因为你们小叔也甚的都喜欢吃……”
  四人天马行空的说说笑笑,虽然到了最后是郭氏丁香在说,花椒香叶在笑。
  可既是有心融入这个家,陌生感自然很快烟消云散。
  等到沈氏同茴香打点了落胃的席面过来时,刚进院子,就听到正房内爆发了一阵欢笑声,正是家里小丫头们闹腾起来能拆房顶的声音,顿时面面相觑。
  这一夜,因着秦连凤年纪摆在这,可辈分也摆在这的缘故。同辈的兄弟们要么儿女都快成亲了,哪里好意思去闹洞房的。而小一辈的,虽说成亲三天无大小,可秦连凤真个摆起长辈的谱来,这一个个的心里还真有些打鼓,所以真正在使劲儿闹洞房的只有秦连凤的几个往日同学罢了,倒还算省心。
  只新人虽早早歇下了,可外院又是划拳又是敬酒,一直闹腾到子时,才渐渐安顿下来。
  秦家阖家同执客们却是直忙到次日丑初,才纷纷歇下,不过卯初,天刚蒙蒙亮,就又起身了。
  新人也起来了,先是去了祠堂行了庙见礼,又是认亲。
  俞阿婆一家留下参加认亲,昨儿也留宿在秦家的郭嬷嬷却是一大清早就告辞离开了。
  然后三朝新人回门,第六天上秦家在家宴请郭家人。
  等到收尾工作一应料理妥当,礼金、开销的账目全部归档,秦家阖家才有工夫坐下来商议之前搁置的那桩事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育婴

  郭氏跟着秦连凤敬陪末座。
  低眉垂首的斜签着坐在圈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可心里却再不像表面上这样安定的。
  她进门还不到十天,准确来说才刚八天。
  再去掉喜日、认亲、回门、家宴这几天,其实直到昨天才开始真正定下心来过日子的。
  刚把这半年来牢记在心的人事同现实大致对照清楚,实在方才将家中的侄儿侄女分辨清楚,收养的那些个孩子还未认清,没想到就被允许参加家庭会议了。
  要知道,在自家,不是,现在应该称作娘家了。
  在娘家,是只有祖父叔伯,和成了亲的兄长,才被允许讨论家中大事儿的。饶是祖母,也是这两年上才开始列坐的。
  这心里自然是又忐忑又激动的,可更多的,还是好奇。
  虽然出嫁之前,父亲祖父特地事无巨细地同她交代了好些婆家的人事,好叫她不至于一摸两只脚的嫁过来。
  母亲祖母跟着听说后,不但替她从父亲祖父那打听了好些他们不曾留意的事儿,还特地教她分析,告诉她如何立身。
  要她孝敬公婆的同时,把嫂子们也当做婆婆似的敬着重这着。毕竟她同嫂子们的年纪实在是相差太大,因此是万万不能生出攀比争竞的心思来的。
  因着不知道婆家已经分家,所以还再三的告诫她,不许她在分家一事儿上置喙,一切都由公婆做主。而且就算分家之后,凡事儿也不能自作主张,一定要和相公商量,向公婆请示。在知道已经分家同分析的情况后,又要她勤俭持家,凡事儿跟着嫂子们的步调走,而且还得更加孝顺公婆,并尽快琢磨出婆婆嫂子们的脾性来,办事儿说话儿的,一定要合她们的心意。
  还告诉她,侄儿们虽然差着辈分,可到底年龄相仿,相处起来一定要有分寸。可侄女儿们却又不同,完全可以当做自家妹妹来交好……
  她俱都牢牢记在了心上,时时不敢忘。
  可关于这一则,不管是祖父也好父亲也罢,却是从来没人同她提过的。
  以至于方才嫂子们叫上她过来公婆屋里商议家事儿的时候,她还有些愣怔。
  按说娘家因着祖父同父亲俱是走南闯北的缘故,所以比之京城中那些个守着皇城根儿,宁愿子孙没出息也不许他们走出京城的老人家却是开通的多的。
  以至于娘家的家风,与亲戚邻舍们相比,也非常之开明。
  却没想到婆家比之娘家,比之父亲祖父所描述的婆家,好像还要开明的多……
  正思量着,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传来,郭氏耳朵一动,就知道必是去安顿小字辈做功课的秦连豹过来了,忙跟着沈氏起身福了福身,对面秦连龙同秦连凤也站了起来垂手肃立。
  妯娌两个喊了声“三伯”,兄弟二人喊了声“三哥”。
  秦连豹颔首应声,又给秦老爹秦老娘同兄嫂们见礼,方才坐下。
  花椒赶忙给秦连豹上茶,只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抱着茶盘站在了上首秦老娘的身后。
  花椒打小就喜欢听长辈说话,这样的场合也不是头一回参加了,阖家都已是习惯了,自然不会在意。
  郭氏瞧见了,也没有说话。
  只今儿却是秦连虎主持的会议,秉承着秦老爹传下来的习惯,起身先把事情简略提了提,就请大伙儿集思广益。这个小女娃,究竟该如何安置。
  秦连熊也不客气,见秦连虎坐了下来,就站了起来,却是道:“爹,娘,大哥大嫂,老三老四老五,弟妹们。这些天我也想过了,你们看这样成不成。咱们崇塘虽没有育婴堂,可莲溪却是有的。官府倡首,依靠明间士绅百姓捐赠钱物运营。我就想着,咱家是不是也可以每年专门拿笔款项出来,通过巡检司也设个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孤儿的。”
  这话一出,别说郭氏瞬间愣住了,就是花椒都有些傻眼,抱着茶盘的手都不禁紧了紧。
  这样的主张,若是家里秦老爹或是秦连虎提出来,说实话,花椒或许并不会如何吃惊。
  可阖家首倡设立育婴堂的,竟是在她看来最不可能的秦连熊,叫她如何会不惊讶的。
  这才意识到,自己对于家人的了解,或许并不如她以为的那般透彻。
  果然一一看过去,不管是上首的秦老爹秦老娘也好,还是下首的秦连虎姚氏兄弟妯娌也罢,除了郭氏这个新娘子有些愣怔之外,没有人流露出过于惊讶的表情来。
  花椒抿着嘴唇长吁了一口气。
  却不知道,其实秦连熊有此决意,也是经过了一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的。
  认真说起来,按着秦连熊的秉性,搁在这事儿发生之际,也就是抱回那个小女娃抚养的那几天,家里头别说提出出钱设立育婴堂了,就是哪个敢提出留下这个小女娃抚养,都别怪他熊二真个犯熊。
  这可不是当初分家立族的事儿,这是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可前些天,他跟着那些个兵役、帮闲的,看的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枉他自诩从小生在崇塘长在崇塘,对崇塘诸事无所不知。却不知道他们临着这样一方水土,明明没有活不下去的道理,竟还是时有弃婴甚至于溺婴这样的恶俗发生。
  那些个畜生不如的东西不但弃女婴,也弃男婴。不但贫家弃婴,富户亦弃。
  他原本还以为只有那些个实在是无力抚养的娘老子,或是穷凶极恶的无知愚民才会弃婴。却万万没想到竟还有读书识字明白事理,完全有能力抚养孩子的蒙馆先生弃婴的,究竟原因只因已有二子一女,已是足够……
  这样**纲常礼义廉耻一应不知的混账东西,竟然也配教书育人!
  所以,他认了!
  甭管出钱也好出力也罢,就算被人当做冤大头,他也认了。
  不是为了那些个伤天害理罔顾人伦的娘老子,只是为了那些个还不知道世道险恶的孩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保婴

  而花椒此刻看着想到前事面色变换的秦连熊,这才忽的意识到,这里头或许还有旁的缘故在的。
  只是不知道,秦连熊之前在外打听小女娃爹娘消息的时候,究竟遇到了甚样的事儿。
  就听秦连虎已是道:“这主意自是好的。可一所育婴堂,诸事繁杂,想要运作起来,恐怕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事儿。”
  秦连豹也赞同:“大哥说的不错,育婴堂除了要有不小的场地之外,还要配有能主持日常事务的管事,孩子们也要配有保姆、**母,甚至于精通小儿之症的郎中才成。尤其孩子长大之后,可能还要配有先生。否则总不能叫小资们长大后只能卖苦力,小丫头长大后去做丫鬟童养媳吧!可这样一来,人员的薪酬、孩子的嚼裹药钱、房屋租赁修缮的费用,哪一项都不是甚的小数目。想要稳定经营下来,光靠咱们一家,恐怕着实不易的。”
  花椒看着秦连豹就有些愣怔,却不知道这正是眼下育婴堂出身孩子的常态。
  毕竟以现如今的医疗水平,育婴堂中孩子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寒冬时节,比例更高。
  而弃婴中很大一部分又是女婴,她们长大后,因为没有谋生的能力,又没有家族依仗,所以出路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被招为童养媳或是丫鬟。也正因为此,遭受到虐待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只秦连龙听了秦连豹的话,当即就明白自家这个三哥,恐怕又将自家这套代入到育婴堂了。
  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何况如此一来,育婴堂的日子前程说不得比之寻常百姓家中还要好过,岂不是要助长弃婴的风气。
  据他所知,当今可曾明令禁止弃婴的。
  想了想,便道:“那这样一来,是不是也要设定一定的门槛,比如到底甚样的人家才能寄养婴儿。”
  秦连龙把重音落在了“寄养”二字上。
  秦连虎同秦连豹听着,俱是若有所思。
  秦连凤眼见兄长们都说完了,就道:“二哥有没有去瞧过莲溪的育婴堂?反正我在京里的时候是见过一回天子脚下的育婴堂的。”
  说着朝看见他开口,不由流露出两分紧张之色的郭氏眨了眨眼睛,又“啧”了一声,摇了摇头,道:“那些个孩子过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半点精气神儿都没有,可真不怎么样。”
  秦连熊听着就沉默了片刻,才道:“这是必然的,大多数育婴堂都是靠着民间募捐,经营上捉襟见肘是常事儿。何况就算经营上不出问题,可育婴堂的管事却可能做假账,或是虚报收养婴儿的数量,以此牟利。上行下效,那些个**母保姆的,也很有可能侵占婴儿的所得份例,谋求私利。所以这事儿,任重而道远。”
  秦连熊越说越慢,情绪也越发沉重。
  确实如此。
  就说那些个**母吧,之所以舍弃自家的孩子去育婴堂抚养旁人的孩子,还不是为了挣钱养家,还是穷的缘故。她们这样的身份,不打育婴堂的主意,又能打谁的主意呢!
  叫人恨都恨不起来。
  瞬间,在场诸人,就连郭氏都忽的静下心来,细细思量,想要出一份力。
  花椒看着就抿了抿嘴,踮起脚尖,附耳同秦老娘道:“祖母,不能让爹娘自己养娃娃吗?我们可以给钱呀!”
  花椒早就想好了。
  他们的善意,只会给真正需要的人。
  虽然没敢同秦连熊兄弟几个这样大手笔的往育婴堂上想,却也绝对不会因为流言蜚语恶意中伤,就裹足不前。
  她虽然没有能力改变当下的生产力状况,让社会制度更公平,让人人都有能力维持生活,可也想尽自己所能做点小事儿。
  深思熟虑之下,便起了这样的念头。
  现在提出来,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而正在思量对策的秦老娘听到花椒这话,自是为之一愣的。
  半晌反应过来,就揽着花椒温声问道:“我们椒椒也有主意是不是?那椒椒说说看,咱们应该怎么给钱呢?”
  众人的视线就都落在了这厢娘俩的动静上,秦老爹侧身过来笑问花椒:“椒椒有甚的主意?可以同我们说说吗?”
  正依偎着秦老娘的花椒听着就站直了身子,看了看秦老娘同秦老爹,又看了看在坐的长辈们,重重的一点头。
  想了想,往前迈了一步,道:“我就想着,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那些养不起小娃娃的爹娘一些粮食衣服或是铜子儿。”
  顿了顿,又道:“每个月都给,可以先给上半年。叫爹娘们拿上这些来养活自家的娃娃。半年之后,要是还是养不活,或是不想养,或是对娃娃不好也养不好,那再把娃娃送到二伯说的育婴堂去养活。但若是爹娘想养,而且还能养的好,只是因为没钱养活,那就还是给钱叫他们自己养……”
  花椒越说越顺溜,虽只是童言童语,可在坐的长辈们俱都没有因为花椒年纪小就敷衍她或是轻视她。
  在她开口之际,就俱已侧耳倾听,甚至于还面带鼓励之色的望着她,让她放心大胆的往下说。
  只饶是如此,还是任谁都没有料到花椒这番话竟言之有物,并不是小孩子不懂世道人情的天真稚语,实际上已是考虑的非常周到了。
  一时之间,俱有些面面相觑。
  回过神来之后,又不免开始细细思量花椒的话。
  除了秦连熊如今从一个极端已经跑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许多娘老子根本就不配孕育儿女。其余诸人,俱是越想越觉得此举或许真是可行的。
  秦连凤略一思量,却有问题要问,就道:“椒椒,那为什么是先养半年呢!”
  不是三个月,也不是一年,总不会是随口一说的吧!
  花椒就眨了眨眼睛,同他道:“小叔,因为半岁的娃娃最有趣了,会坐会爬会笑会玩儿,又不太捣蛋儿。爹娘养了半年,看着娃娃一点一点的长大,还这样有趣,肯定就舍不得送走了,一定会想办法养活娃娃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建议

  秦连凤为之一愣。
  且不光是秦连凤,在坐的谁都没有想到竟会是这样的答案。
  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可这心里头,却已是酸涩了起来。
  秦老娘更是被花椒说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不禁搂了花椒,感叹道:“乖乖,你说的对,哪有爹娘舍得送走自己的心肝的。”
  “嗯!”花椒重重点头。
  秦老爹缓缓点头:“因助而思留,因留而生爱,这办法,法良意美,我觉得可以一试。”
  花椒却不意外,抿了抿嘴,又接着道:“所以,我还想着,小娃娃生出来后要养活,可在娘亲肚子里的时候也得养活呀!而且祖母说了,大肚子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小娃娃生下来就会生病,娘亲也会生病的。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帮一下那些个怀了小娃娃却没钱吃饭的娘亲,让她们能好好把小娃娃生下来。这样娘亲身体好了,娃娃的身体也好了,就不会想着把娃娃送走了……”
  ……
  花椒把自己心里想说的大致说了出来,知道必是会得到长辈们的重视的,一笔心事儿总算了去,真个沾枕就睡,喉咙里还发出了挺有节奏的小呼噜声。
  不知道睡的有多香甜。
  罗氏坐在床沿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睡的小嘴嘟嘟的花椒,摩挲着花椒还带着肉窝窝的小手舍不得放。
  实在是没有想到,搬家这才多久,可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小女儿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
  她有些心酸,又有些后悔。
  秦连豹也有些感慨,现在想来,这些日子,他们这做娘老子的,确实有些忽视孩子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何况家里又有这么多的大孩子,小孩子跟着大孩子,究竟是甚的时候长大的,他们都不知道了。
  看着罗氏心疼的模样,听她说今晚想留下来陪着花椒睡,爽快的一点头:“行!”
  只他自己也搬了张椅子坐了过来,悄声问着罗氏,道:“那今天商议的事儿,你可有甚的建议?我估摸着,大伙儿都没意见,只是对到底该如何运营还拿不出方案来,可爹娘显然是支持的,那这事儿估计就快提上日程了。”
  罗氏听着就长吁了一口气:“我能想到的,你们都已是考虑到了。只是,我觉得这事儿旁的或许都还罢了,唯有一则,就是小心再小心,务必慎重,可不能好事儿变坏事儿。”
  秦连豹听着就缓缓颔首。
  确是这话儿。
  就好比有些地方的育婴堂如今已经被人揶揄为“杀婴堂”一般。
  明明是善心所使,可因着各种制度不可避免的缺陷,争议从未止息。
  他也为人父,如何不知道孩子的事儿,变数实在太大。就好像好些个郎中都不肯给孩子瞧病是一个道理,一个弄不好,说不得还真就好心办出坏事儿了。
  可因此就甚的都不做,也不是人活一世的立身之道。
  而与此同时,不光是秦连豹罗氏两口子在窃窃私语,其他几房也俱是没有睡意,都在心底思量着这桩事儿。
  只郭氏却对花椒很感兴趣,同秦连凤道:“小花椒可真不像是七岁的孩子。明明跟我娘家堂妹同年,月份上头好像还要略小一些。可我那妹子成天只知道吃喝玩儿,都七岁了,连算盘都拨不溜,留头乘也算不来。”
  秦连凤就笑道:“椒椒打小就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丁点儿大还抱在手里的时候就喜欢听大人们说话,瞧着哪个在说话,那眼睛瞪的滴溜圆儿,一眨不眨的,可有趣儿了。再加上前头还有这么多哥哥姐姐领着,日(日)团在一起叽叽咕咕的,自是要比同龄的孩子知道的多的。”
  只这样说着,忽的想到花椒所说的半岁的孩子最好玩儿,爹娘舍不得送人的话儿,好像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的。
  郭氏听着就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他们兄弟姐妹的感情确实好。”
  就好比她娘家,长一辈的兄弟妯娌也好,她这辈的堂房兄弟姐妹也罢,虽说看起来俱是和和气气的,可关系再好也少不了相互攀比较劲儿,可婆家却好像真个完全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秦连凤就一点头,不过也有些不以为然:“甚的叫兄弟姐妹,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打小就是这么教起来的,要是敢作妖,没人会手软的。”
  郭氏听着一愣。
  作妖?
  秦连凤已是接着问她道:“今儿二哥的主张,你也听到了,可有甚的想法的?”
  郭氏回过神来,就摇了摇头。
  她这新媳妇新的简直不能再新了,这还未满月呢!
  正是一观二思三行的时候,别说她根本就没甚的好建议了。就算有,也不敢这么大喇喇的说出口的。
  公公婆婆一碗水端平,嫂子们也不曾慢待她,今她却得有自知之明才是。
  秦连凤到底年轻,见郭氏摇头,以为她没有甚的想法,也不在意。
  只是同她道:“依我说,这事儿,原本是好事儿。就好比京城的那个育婴堂,看看门前石碑上的碑文,怎的不是好事儿。兴宗元年,连年的战乱,安葬了多少人,看顾了多少弃婴,做了多少的善事儿。可这世上的好事儿,从来都是坏在一个‘贪’字上头的。你再看看如今的育婴堂,败落成甚的光景了,暗地里更不知道到底做了多少助纣为孽的事儿。我看二哥想让巡检司倡首弄个育婴堂出来,真没这样容易的。”
  这话对也不对,郭氏想了想,就道:“可这世上的人,有多少是不贪的呢!别说那些个大官儿了,就是小铺子里的小伙计都想趁机多捞两个子儿呢!只要贪心不过重,总是能用的。”
  秦连凤听着,想到旧年在京城的那些个见闻,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你说的也不错。”
  却也不在说甚的了。
  直到躺在床上,郭氏都已经迷迷糊糊将要睡着了,秦连凤却忽的猛地道了一声:“看来得叫二哥先弄个监察科才成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 忙人

  翌日一大清早,秦连凤刚从床上蹦了下来,就过来寻秦连熊。
  秦家自打入宅之后,堡门一道锁,垂花门一道栓的,各房俱是不习惯再锁院门的。
  秦连凤这清零哐啷的一窜进来,不免把正打算出门往前头大厨房去的杜氏唬了一大跳:“这一大清早的,又是怎的了?”
  秦连凤忙站定笑嘻嘻地喊了声“二嫂”,又问秦连熊:“二哥还没起呢吗?”
  杜氏就横了他一眼,才道:“起了起了,只忙活到夜半才歇下的。这不,正哈欠连天呢!”
  一壁忍不住撇嘴抱怨,一壁已是闪过身去。
  秦连凤就一眼瞧见了正蹲在正房门口,耷拉着脑袋打着哈欠的秦连熊。
  看到秦连凤,秦连熊朝他一点头。也不知道是在打招呼,还是在打瞌睡。
  秦连凤就喊了声“二哥”,跑了上去,又问他:“你是不是为了育婴堂的事儿半宿没睡?我给你支个招,你看看,设个监察处怎么样?虽然不能杜绝闹鬼,可有总比没有强。”
  秦连熊没想到他一大清早找自己竟是为了这件事儿,倒是有些意外。
  甩了甩脑袋,希图甩掉睡意,站起身来一抹眼泪水,正色道:“我看这个办法可行,想办法相互牵制就成。”
  说着就转身进了屋。
  秦连凤也跟了进去,这才发现堂屋当地的八仙桌上还铺陈着笔墨纸砚,一摞厚厚的宣纸旁边,是一堆成团的废纸。
  不由咋舌。
  没想到自家二哥竟然这样上心。
  秦连熊也确实十分上心。
  前些天在决定想办法设立育婴堂的时候,他是曾经试着列了份章程出来的。
  不过只写了一张纸,就那么简单几句话,不过百字。
  而昨晚他们兄弟各抒己见商议过后,尤其是花椒的一席话,当时虽觉得阖家都太想当然了。
  当娘老子的可能只为着家人或是邻里的三两句闲言就将孩子或弃或溺的,如何指望他们来养活孩子。
  可回来之后再来细品,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
  又怕忘了,只能赶紧先将大伙儿的提议同他所想记录下来,准备今儿再找花椒好生议一议。
  想着不禁感叹道:“到底年纪小,这脑袋瓜,就是比咱们好使。”
  秦连凤还以为秦连熊这是说自己呢,忍不住得意地笑,看的秦连熊莫名其妙。
  花椒也觉得莫名其妙,迎着秦连熊的目光,更觉得自己脑门凉飕飕的。
  不禁退了一步,才小心翼翼地问道:“二伯要和我商议?商议甚的?”
  秦连熊就嘿嘿地笑,把自个儿昨晚拟出来的章程拿了出来:“椒椒,二伯讲给你听,你帮二伯出出主意好不好?”
  说着也不管花椒是不是答应,已是点着章程同花椒道:“二伯听你的,咱们先从保住小娃娃开始。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贫家产妇的后顾之忧,又能救得母婴两命。”
  花椒就下意识地一点头。
  秦连熊看着她的乖巧小模样,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小丫角,见丫角倏地耷拉了下来,忙收了手,清了清喉咙,继续往下说:“我觉得椒椒说的每月给钱的主意就挺好的。那咱们就这样,毕竟生产是桩挺危险的事儿,呼吸之间动辄性命攸关。如果家境真的实在困难,难以糊口,那就可以到育婴堂去申请,育婴堂查实之后,就可以一季或是两季为度,每个月支给一定数量的银钱,让她们能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生下来……”
  花椒又一点头,正是如此。只想了想,就问秦连熊:“那二伯,你要怎么去查才知道他们真的很困难呢?”
  秦连熊听着就“唰唰”翻了两页手上的章程,又问她:“椒椒还记得不,你爹同你大哥县试下场的时候,要和同考的人互结保单,这样一来,只要有一个人作弊,其他四个人也得一起挨罚。”
  “嗯!”花椒当然记得,还道:“还得找本县的廪生具保呢!”
  秦连熊就笑了起来:“正是如此,咱们也可以让他们协同邻佑作保,到育婴堂报明呀!”
  花椒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又一点头:“好。”
  秦连熊也兴兴头头的道了一声“好”,又同花椒说起了怎的育婴来。
  从拨钱助养,又说到了育婴堂堂养。
  还告诉花椒:“一所育婴堂,除了要有钱有地方,还要有好多人来做工才成的。比如说,要有一个主持统筹育婴堂所有事务的司总,一个负责掌管整年开支的司年,一个掌管每月开支的司月,一个料理日常收支事务的司堂,一个或者两个对育婴堂进行监管的司察,几个负责炊洗扫洒的值堂,还要有一个专门对**母保姆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