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记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算是峰回路转了,一直提着一口气的秦老娘与俞阿婆俱是长松了一口气,眉眼之间都松快了不少。
  秦老娘赶忙道:“您太客气了,家里拢共壅了半分地的白芹菜,既是老夫人、老爷夫人并小主子们不嫌弃,赶明儿我就送过来。”说着顿了顿,又询问道:“只是这白芹菜水头十足,并不经放,略放久了却是要生锈败坏的,我这才没敢都敬上来,不知道您什么时候要。”
  袁妈妈色色都想到了,却没想到这一则,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秦老娘却是有主意的,想了想,正要说话,有小丫鬟过来报信,向三人屈膝行礼,脆生生地道:“太太让妈妈把两位大娘带去青云山房,老夫人想见见两位大娘。”
  别说秦老娘和俞阿婆了,就是袁妈妈听了这话也不免为之一怔。
  俞阿婆反应最快,瞬间喜上眉梢。袁妈妈也很快回过神来,却是打趣道:“这是怎样的缘法?老夫人这两年等闲已经不见客了……”
  却接连见了她两次,俞阿婆一扫之前的郁郁,神清气爽地笑着向袁妈妈再三道谢,三人并肩去了正院后头的青云山房。
  这是方家老夫人的住处,寓意“青高如云”。
  彼时家中的女眷都在方老夫人跟前承奉,珠围翠绕,一屋子的人。
  强装镇定的秦老娘随着俞阿婆与袁妈妈行礼后,方老夫人就叫人看了坐,笑着问秦老娘是几时出府的,有几个儿子,可都成亲了,又有几个孙子几个孙女,家里过得如何,靠什么营生等等的家常话。
  秦老娘一一答了,方老夫人听说家里都好,不禁点头;“你和你那儿媳都是从这家里出去的,你们过得好,我听着也高兴。”还道:“之前你儿媳妇过来我还同她说起你呢,你做的还丝汤、清炖黄雀,可都是一绝,当年老太爷在的时候也是常夸的。只是后来我们去了京城,到底橘生淮北则为枳,离了莲溪的水土,也就失了原味了。”
  秦老娘忙道:“不敢当老夫人的夸奖。”又不禁道:“老夫人的记性可真好。”
  方老夫人就笑道:“我这个年纪,也就知道吃吃喝喝的了。”说着又道:“我正想问你呢,听说我们中午吃的白芹就是你家琢磨着种出来的?这样大冬天的,要种出这样鲜嫩的菜蔬来,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呢!”
  秦老娘应是,略过花椒香叶等语不提,只道家里孩子们偶然之际发现的,却是无心栽柳的结果。
  方老夫人听得津津有味儿,听说这白芹是壅在土里长出来的,更是笑道:“这样说来,这白芹岂不是与莲花、菖蒲同工异曲么?倒是难得!”
  听得这话,一直坐在一旁含笑听着老夫人与秦老娘说话的大太太心思一动,不禁在心里默念“白芹”二字,不由挑了挑眉。
  秦老娘也没想到方老夫人竟会拿白芹菜和莲花、菖蒲做比,心里却不是欢喜,反而七上八下的,又听方老夫人已是赞道:“怪道人都说行行出状元,果然不假。就是这种菜,但凡用心,也是能出人才的。”
  秦老娘忙道“不敢”,方老夫人就笑道:“没什么不敢的,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能种出这样的菜蔬来,显见你们是花了大力气的,也挑着我们见了世面了。”
  秦老娘自家知道自家事儿,确实不敢当方老夫人这样的话。略一思量,索性直言不讳地道:“不瞒老夫人,这白芹确实是无心之举,可我们心里却是惶恐的很。这样精贵的东西,我们这样的庄户人家,却不知道种不种的……”(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路转

  秦老娘颌首低眉、目不斜视地道出这番话儿。
  只话音刚落,她已是察觉到无数道灼灼目光射向了自己。
  饶是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仍旧不禁心中一跳。
  屋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屏声敛气,须臾的工夫,好似已把秦老娘与周遭的一切剥离开来。
  一道过来青云山房,正站在门侧的袁妈妈与俞阿婆俱是愕然,只俞阿婆惊愕之后冷汗直冒,看着秦老娘的目光是满心的惴惴,又不免后悔的想给自己一耳光。
  而袁妈妈却皱起了眉头,偷偷瞥了一眼自家太太,就见她嘴角含笑,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就连眉眼都没有动一下,心中又生起了几分疑虑来。
  可她敢偷觑自家主子,却看都不敢看方老夫人一眼。低下头去看着自己的脚尖,掩去了嘴角眉梢的情绪。
  一屋子的人,心思各异,有的冷眼旁观,也有另眼相看,却大多已然修炼到了七情不上面的地步了。
  只要方老夫人,听了秦老娘这话,早已修炼到家的面上竟流露出来两分怔愣之色来。
  她这个身份,又活到了这个岁数,走到哪儿都被人供着,身边来来去去的都是耳朵鼻子都会说话的人精。已是多少个年头未曾见过这样直白浅显的心思了,就连她自己都记不得了。
  自然不会反感,甚至于还有两分欢喜的。
  这世上的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她实在是怕了那些个自诩聪明的聪明人了。寻寻常常一句话揣测来推敲去的,一来二去竟能翻出十七八个的花样来,正经工夫都花在这些个狗屁倒灶的事儿上了。
  再看向秦老娘的目光就更多了两分亲切了,不禁向她温声道:“不要紧,不要紧,这算个什么事儿,你家去后只管种这白芹就是了。”说着又道:“这样,到时候不管你种出多少白芹来,都给我留着。你有多少,我要多少,你且安心就是。”
  ……
  万万没想到困扰了一家子的难题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迎刃而解了,饶是一贯老成持重的秦老娘在这一刻都不免有些云山雾罩的。
  忘了欢喜,也忘了自己是如何道谢,又如何走出青云山房的。
  直到扑面寒风袭来,耳边传来袁妈妈喜气洋洋的恭贺声,才渐渐缓过神来。
  短短一段出府的路却越走越长,好容易出了二门,请袁妈妈再三留步,又转过一道弯儿,直到看不见一直站在二门内,目送她们离开的袁妈妈,俞阿婆才拍了拍自己已然笑僵的脸颊,长长吁了一口气,不住地摇头:“不行了,可是吓死我了!”
  又一脸后怕地看着秦老娘,一肚子的话儿要说,也顾不得还未出府了,拉着她小声地道:“我可真是小看你了,你这哪来的胆子,竟敢当着老夫人、太太们的面直接把难处丢出去……”只不待秦老娘说些什么,又不住地咋舌道:“偏偏老夫人还真就接了你这茬,一句多话没有,直接出手相帮!”
  不仅如此,老夫人何等人物,竟还说出了“你有多少,我要多少”这般大包大揽,浅薄如市井妇人买菜打醋般的话儿来。她这是走得急,没来的及数,说不得屋里屋外早就落了一地的眼睛了。
  胡思乱想之际,却见秦老娘仍旧面无表情,似对自己的话儿半点反应也无,不禁伸手拽了她一把,附耳道:“你别不当回事儿,你不知道,这些年来那么些个姻亲故旧通家之好的,多少人求上门来为这为那的只为讨老夫人一句话。可老夫人从来都只推说自己年纪大了,糊涂不知事儿了,甚事儿都不肯沾,甚至连人都不肯见。可今儿却随手就帮了我们这样大的忙,虽说这样的事儿在她老人家眼里不过苋菜籽大罢了,却也是铁树开花的事儿了。”
  秦老娘却是苦笑,道:“什么小看高看的,你可真是高看我了。”又告诉她:“我不过是觉得老夫人何等人物,世家千金出身,十里红妆嫁给了老太爷。从曾孙媳妇熬到了婆祖母,老太爷当年又一路披荆斩棘做到了大九卿,老夫人可是正二品的诰命。亲自教养大的四儿两女,四位老爷可都是进士举人的出身,大老爷还是书院山长。两位姑太太,一位已是诰命夫人了,另一位年纪轻轻也是敕命了。她老人家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经过什么没见过,我们这点子心思你以为瞒得过她老人家去?与其在她老人家面前弄鬼被她一眼看破,反倒为她老人家所不喜。还不如老老实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一口气说了这么一篇话儿,秦老娘长吁了一口气,又接着道:“至于老夫人到底愿不愿意抬抬手,就不是我们能揣测左右的了。”
  俞阿婆听了秦老娘这一席话,却是半晌没有言语,好一会儿才叹息道:“你说得对。老夫人是个刚烈正派的性子,的确最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弄鬼的。又素来怜贫惜弱的,你这一来说不定还真是对了她老人家的胃口了。”
  说完这话又告诉秦老娘,不过你有一句话说错了:“三姑老爷升官了,三姑太太现如今也是诰命夫人了。”说着竟又打趣起了秦老娘:“没想到你如今也有这样的成算了,早知如此当年就不应当放你外嫁的,否则说不得现如今也能历练成管事妈妈了。”
  秦老娘失笑:“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如今的日子,却是千金不换的。”
  俞阿婆呵呵地笑,眼看着出了后门了,又凑过来悄声问秦老娘:“这白芹想想都不容易种,你可知道产量几何?”
  秦老娘被她问的愣了一下,她还真是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想了想,就盘算了起来:“这回一塬地收了十斤不到的白芹,那么一亩地就是一千斤……”
  话音未落,秦老娘已是算不下去了,俞阿婆更是听的顿住了脚步,却也不是惊喜:“我的老天,这老夫人太太们就是大肚的弥勒,也吃不了这许多的白芹啊!”(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乍喜

  俞阿婆一时有些傻眼,秦老娘却已甩掉杂念醒过神来,告诉俞阿婆:“能得老夫人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求别的。”
  又向她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我们原本也就没有什么想头,只是觉着不甘心罢了。”
  看着老姐妹一脸的不解,秦老娘又向她解释道:“你不知道,为了这点子白芹,这样冻手冻脚的天,几个孩子****水里来泥里去的,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看着真个侍弄出了白色的芹菜来,更是欢喜的什么似的,想的念的都是白芹,我实在不忍叫他们灰了心,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才好。”说着话儿的工夫已是双手合十,又念了声佛,道:“没想到竟能得了老夫人的看顾,我已经阿弥陀佛了。”
  俞阿婆望着秦老娘,缓缓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又道:“反正老夫人、太太俱是不会亏待了你去的。”
  对于这则,俞阿婆是相当有信心的。只是说到这里,忽的想起了什么来,“哎呦”一声,不禁皱了眉。秦老娘被她一声惊呼闹得心头一跳,正要发问,对面有人走来,又朝俞阿婆打招呼,只得噤声。
  待与那人别过,秦老娘再问时,俞阿婆却只是打过门:“不干事儿,我就是突然想起忘了让老大进府讨个福字贴儿了。”
  这话秦老娘自是不信的,可俞阿婆咬死了就是这么一桩事儿,她也无法,只得告诉她:“若是因着我出了什么事儿,你可一定要告诉我。”
  俞阿婆胡乱点头,听见后面又有脚步声响起,二人俱不再多说什么,相携着快步回了家,才对视一眼,长吁了一口气。
  许氏一直在家等到现在,眼见老姐妹二人面色都不大好看,自是唬了一大跳的。却不敢多说什么,赶紧上茶。
  俞阿婆一口气喝掉一盏茶压下心头的担忧,才发觉家中只有许氏与小丫鬟在,忙问她:“你秦叔和老五哪去了?老大还没回来?”
  许氏忙道:“庆儿他爹早就回来了,同秦叔一道去隔壁方叔家拜访去了,午饭也是在那用的。”又忙问俞阿婆秦老娘有没有用饭:“灶上还热着饭菜呢!”
  俞阿婆没来得及等到方良回来就匆匆领着秦老娘出了门,许氏却是急的什么似的。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招待秦老爹爷俩,正打算寻了娘家弟弟过来帮忙,听到报信儿的方良跑回来了。
  听说来意,围着那一提篮白芹团团转,随后就提了六把芹菜,领着秦老爹和秦连凤去了隔壁,正是方家现如今的大管家的住家。
  俞阿婆听了这话,松了一口气,不住地点头。
  秦老娘看着许氏一副束手束脚的样子,心里自是有些抱歉的,忙向许氏道:“侄儿媳妇快别忙了,我们已是用过饭了。为了我们的事儿,倒叫侄儿媳妇跟着受累了。”又告诉她:“已是没事儿,你也快别担心了。”
  许氏听了这话自是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看着秦老娘这样体谅自己,忙实心实意地道:“姨娘说的什么话儿,咱们两家什么交情,您有事儿不就是咱家的事儿么,这都是应该的。”
  俞阿婆反应过来,暗自点头,正想在老姐妹面前夸一夸许氏,方良三人回来了。
  却是一进门方良就急吼吼地告诉俞阿婆秦老娘:“我和秦叔老五在方叔家吃过午饭就同方叔一道去了外院,结果只打听到今儿午饭外厨房添了一道新菜,正是白芹。后来又听说娘和姨娘去了青云山房,旁的却是再打听不出来了。直到方才听说你们出了宅子,这不,我们赶忙回来了。”说着已是问道:“您二位怎么会去青云山房的?现在怎么说?”
  俞阿婆见方良满头满脑的汗却顾不上擦,赶忙告诉道:“没事儿,没事儿了。”又三言两语的把老夫人的意思告诉他们知道,“……有老夫人金口玉言替你们兜底,你们只管放心就是了。”
  秦老爹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朝着老妻点了点头。
  秦连凤也瞬间欢喜了起来。
  只有方良却是一脸的惊诧,不禁惊呼道:“老夫人亲自开的口?老夫人何曾管过这些俗事的?”
  俞阿婆听着呵呵地笑:“可不是这话儿,可这事儿确实是老夫人做的主。”又朝秦老娘扬了扬下颚:“是你姨娘开的口,老夫人一听就应了。”
  说着不免长篇大套的把事情经过告诉大家伙听,秦老爹与秦连凤一听是秦老娘向方老夫人开的口,秦连凤大气都不敢出,秦老爹也眉头微皱。虽然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却是打心里后怕了起来。
  方良亦是万万没有想到秦老娘竟能如此果决,不由张大了嘴望着她:“姨娘,您可真有两下子啊,三两句话竟就说动了老夫人,要是被那些个来寻老夫人办事儿的姻亲故旧知道了,还不得傻眼啊!”
  俞阿婆听他这话说的不像,忙斥道:“胡说八道什么呢,怎的什么话都敢说!”
  秦老娘也笑道:“哪是我说动了老夫人,是老夫人菩萨心肠,怜贫惜弱。”
  方良浑不在意俞阿婆的斥责,不住地点头:“姨娘说的也对。咱们家老夫人虽不好管个闲事儿,却最是慈悲不过了。虽说不许家里人仗势欺人,可也肯看护家里人不受欺负。”顿了顿,略一思量,又道:“不过啊,要我说还是姨娘投了老夫人的缘法了。否则老夫人只消交代一声就是了,何须这般大包大揽的。”
  “可不是这句话儿!”这话可是说到俞阿婆心里去了,一拍大腿,却又犯起愁来:“只话是这样说,白芹也能放心大胆的种得了,可家里上上下下才多少人,就是一顿不落也吃不了这许多的白芹啊!”
  方良听了这话不由一愣,随后看了眼秦老爹与秦连凤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又告诉俞阿婆与秦老娘:“方才和方叔吃饭,想请方叔出个主意。方叔吃着白芹菜也是夸个不住,就跟我们提起了老夫人在京里的瓜菜行。只是听说那瓜菜行的头柜二柜都是老夫人的陪房,就是那头柜当年拢共也没在莲溪待过几年就长驻京城了,却是不大搭得上话儿……”
  正说着话儿,“咚咚咚”地响起了敲门声,家里的小丫鬟自去应门,来人却是方老夫人身边的体己人郭嬷嬷。(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接二

  一众人瞧见郭嬷嬷,饶是今儿的惊和喜就更涨潮似的,一波接一波的,也叫众人有些吃不住了。
  袁阿婆“哎呦”一声,使着眼色就领着秦老娘和许氏迎了上去,方良也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作揖口称“嬷嬷”,又亲自搀了郭嬷嬷进门,还笑嘻嘻地奉承道:“今儿这可刮得什么风,怎么把您老人家刮来了!”
  郭嬷嬷呵呵地笑,亲亲热热的与袁阿婆秦老娘说话,又让门口的小厮把东西抬进来。
  大家伙这才知道,原来郭嬷嬷不但亲自来了,还带来了半车子的吃的穿的,全是老夫人的赏赐。
  自有跟车的妈妈盯着小厮搬抬箱笼,郭嬷嬷则是拉着秦老娘的手轻声细语地告诉她:“老夫人这些日子食欲不振,吃什么都不得劲儿,我们瞧着担心的不得了。哪里想到这样的时节还能看到这样脆生生的白芹来,老夫人一口气就吃了一碗饭。还要再添,我们好不容易才拦下的……”又目含感激的向秦老娘道:“老夫人胃口开了,这比金山银山都难得,我们这些服侍的也就松了一口气了,这可还得多谢你呢!”
  秦老娘却是唬了一大跳,只知道喃喃地道“不敢当”,更不敢受这赏赐。
  郭嬷嬷却是道:“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夫人知道你家里儿孙满堂,就叫我寻了些颜色鲜亮的衣料尺头出来。大年下的,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穿,总比外头买的略强些。”又指着两个半人高的食盒:“都是些茶食细果,给孩子们甜个嘴,或是过年摆碟子请人……知道你手巧,可你也这么大年纪了,也省得你自个儿忙活了……”
  看着这满地的物什,秦老娘眼睛都红了,不住地念佛。
  郭嬷嬷握着她的手呵呵地笑,俞阿婆愣愣地看着当地,见她说完话儿了才回过神来,忙请她上座吃茶,郭嬷嬷笑着婉拒了:“下回再聚,老夫人那还等着我斗牌呢!”
  看着周遭没有外人,又笑着小声告诉秦老娘:“老夫人年纪大了,身边能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你以后有空就回来瞧瞧她和她说说话儿,我瞧着老夫人今儿可是挺高兴的。”
  秦老娘听了这话不住地点头,而郭嬷嬷既是这么说了,俞阿婆自是不好再做挽留,只道下回做东请郭嬷嬷吃酒,又从许氏手里接过一个大大的封红袖给了郭嬷嬷。郭嬷嬷也没有拒绝,笑呵呵地由俞阿婆秦老娘扶着送出门外,又扶着她上了马车。
  再三再四的作别,直送到半路上,目送马车一径往后门去,俞阿婆与秦老娘才在许氏方良的搀扶下往回走,却是谁都没有说话。
  回到家看着满地的匣盒箱笼,所有人都是你望我我看你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哪知正在关门的小丫鬟院门还未掩上,刚刚在二门作别的袁妈妈又过来了,所有人面面相觑,又齐齐迎了上去。
  袁妈妈在半道上遇到的郭嬷嬷,想到自己待她出了门才听到些许的风声,不由眯了眯眼睛,可还是得下车屈膝行礼,让郭嬷嬷的马车先行。
  看着郭嬷嬷喜气洋洋,一派阿弥陀佛的慈悲模样,脑袋里却不由浮现了自家太太方才的话儿来。
  “……我们家这个老太太呀,看起来阿弥陀佛一副出世超脱的模样,看谁都是凡夫俗子俗不可耐。实则离着修炼到家还远着呢,还不是同我们一样,在这红尘堆里打着滚儿……可再不服气都无用,老太太就是命里带福时运两济,坐在家里都能捡个天大的便宜,还要叫人感恩戴德当菩萨供着……”
  袁妈妈深以为然,老夫人是确实好命!书上都说“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老夫人这辈子只有儿子儿媳敬着紧着赔小心说好话儿的,哪有半点不自主的时候,更别说看媳妇的眼色了……
  可心里再是感叹,看见秦老娘俞阿婆的时候仍旧笑容满面的。
  虽说这事儿她心里确实不痛快,明明已是找上了自己了,怎的又求到老夫人跟前去了。可自家太太却不当一回事儿,还说这秦老娘是个老实头,“老太太那么一大摞的好话砸下来,是个人都受不住,更别说一个乡下老娘了。”
  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再看那一屋子的箱笼,更是在心里直摇头,老夫人有心截胡,天王老子也没法子呀!
  笑呵呵地拿了两封银子与秦老娘,小声告诉她:“这一封里头是五十两,两分一共一百两银子,是我们太太谢你的白芹的定银。”一句话说完,才拂了拂鬓角朗声道:“太太还叫我嘱咐你,家里有多少白芹,留下十斤腊月二十九送来家里过祭祖,其余的明儿最好就能送过来,老夫人和太太等着送人呢!”
  秦老娘却只觉得那银子实在烫手,赶忙道:“这银子实在不敢收,原说就是孝敬的,如何能再收银子的。”
  “话可不能这样说。”袁妈妈既是拿出来了,自是不肯收回的:“心意到了就是孝敬了,可你们千辛万苦种出白芹来,自然没有叫你们白受罪的道理。何况太太也没有偏着你们,这价格也是按着如今洞子货的行价给的,你就不要再推让了。”
  说着又指着自己带来的那些个口袋盒子:“这里有些米面猪腿鸡鸭的,都是太太吩咐给你准备的年货,辛苦了一年了,家去后好好过个年吧!”
  秦老娘和俞阿婆已是说不出什么话儿来了,只知道不住地道谢,俞阿婆又袖了个同样厚重的封红与袁妈妈,袁妈妈推让了两个来回才收下,暗中一掂量,不由咋舌,自家太太真是能掐会算。
  自己来时她就说过:“不过那老娘一看就是个厚道人,那余嬷嬷又是个聪明的,她们既是你领进门的,你就是她们的领路人,必然不会怠慢了你去的……”
  而秦老娘俞阿婆几个自然不知道袁妈妈心中所想,实则也没那个闲工夫去揣测。好生送了她出门,回来看着当地泾渭分明的两堆物什,心中千滋百味,都琢磨出了些许的味道来,有些明白,自己这些人,好像已经搅合进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儿里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期望

  可再明白也已经晚了,俞阿婆看着秦老娘面色不大对,忙扶了她,打岔道:“刚刚袁妈妈是不是说府里明儿就要白芹送人的?”
  倒是勉强把大伙儿从情绪中拔了出来。
  方良虽然没有体会到俞阿婆的用意,却也立马反应了过来:“是啊!”又问秦老爹:“秦叔,家里还有多少白芹?”
  秦老爹自是清清楚楚的:“拢共也就壅了六塬芹菜,家里头现在还剩下三塬芹菜,差不多三十斤吧!”
  “只有三十斤啊!”方良明显有些失望,不过立马又盘算了起来:“袁妈妈方才说留十斤过年,那就得先拿二十斤过来。”
  秦老爹颔首,抬头看了看天色,略一思量道:“这样吧,我现在就家去,还能赶在晚上把芹菜起出来,明儿一早就能送过来了。”说着又向秦老娘道:“你这累了一天了,就在嫂子这歇一晚吧,明儿再一道回家。”
  这秦老娘如何能放心的,忙道:“我不碍事儿,我们一道回去……”
  只是一语未了俞阿婆已是道:“这又何必,你就在我这住一晚又怎么了。”说着还道:“我这还有事儿和你说呢!”
  秦老娘确实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同她说的,踌躇之际,方良已是道:“秦叔,我看你今天也别回去了。我身边的小厮旧年还送过我娘我媳妇儿到您家吃椒椒的周岁酒,就叫他跑一回好了。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就写下来叫他交给老虎他们,岂不两便。”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儿。”秦老爹还未开口,俞阿婆已是一叠声地道。又告诉秦老娘老两口:“那孩子是个妥当的,有什么话儿只管交给他,保管给你们办好喽!”
  那小厮秦老爹秦老娘都是见过的,确如俞阿婆所说是个妥当的。
  方良看着神色有些松动的秦老爹,更是添了一把柴,搀着他就进了屋:“老爷子,我还有话儿要请教您了,您可不能不管我啊!”
  秦老爹哈哈地笑,今儿一天一直如个隐身人似的秦连凤突然开口道:“爹,娘,你们今儿就住下吧,我跟着良哥身边的哥哥跑一趟就是了。”
  方良听着就转身笑着拍了拍秦连凤的胳膊:“好小子,倒还真有个大人的样儿了。”说着就让家里的小丫鬟把那小厮唤了来。
  秦老娘自是担心的,秦老爹却已应承了下来。喜的方良赶紧找来笔墨纸砚,叫秦老爹写下信来。
  秦老娘不免交代了秦连凤许多的话儿来,方良看着跑的更欢了,亲自陪着去车马行租了辆车,又把二人直送到东门外才转身返家。
  俞阿婆正在和秦老爹秦老娘说话,说的正是之前方良提过一嘴的瓜菜行。
  这来来回回添了这么多的事儿,秦老娘已是忘了这码子的事儿了。俞阿婆则是不然,当时听到的时候就恍然大悟,这会子得了空闲,忙和秦老娘说道了起来。
  告诉她:“……早先家里头就恍惚有人风言风语的传过这样的闲话,说是老夫人当年跟着老太爷寓居京城的时候,老太爷曾出钱出力给太夫人送了太夫人好些田产铺子。只我们隔得远,这样的闲言碎语没人理会,传了一阵子也就散了。直到前些年才从老二那听说老夫人在京里有间瓜菜行,专供水中八仙。这些年也闯出名堂来了,生意相当好,据说京里好些个高官显宦之家都是老客……依我看,老夫人当时能应承你也是心里有数儿的,你且放心就是,再是不愁销路的。”
  秦老娘暗自点头,只是销路不销路的,她本来就没想过这茬,倒也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家对老夫人总是信得过的,而有方家这面大旗在,在整个莲溪县甚至于宁江府,不管是谁,在打他们家主意之前却是得先掂量掂量自家的分量的。
  只秦老娘虽放下了这桩事儿了,却是另有担忧的。
  俞阿婆则是不以为然地道:“你看你这人,没事儿就爱瞎寻思。这算个什么事儿,也值得你这样操心的。”
  秦老娘却不理她这茬儿:“你也别糊弄我了,我再不济也是从这府里出去的,后宅的事儿也多少知道一些,这事儿必是没有这样简单的。”
  俞阿婆就插科打诨地笑道:“我什么时候糊弄你了,你那么机灵,我又什么时候糊弄过你去。”只是话虽这样说,还是凑过来正色道:“我实话和你说了吧,你也看到了,这么些年休养生息,府里的仆役少说翻了七八倍都不止了。你想想咱们小的时候这条后巷多宽敞,两辆马车并行都是绰绰有余的。可你再瞧瞧现在,到处都在建房子,连个走道的地方都快没有了,依旧不够住。可府里就这样大差事就这么点儿,我们这些人若还想住这样单门独户的小院子,我家庆儿不想去庄子上当个长工卖苦力去,我家两个丫头不想随随便便就配了小厮,就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秦老娘半晌无语,这个道理她自然明白,可她也担心因着自家的这桩事儿,害的方家只能去种地。
  俞阿婆就呵呵笑着打趣她:“亏得当初把你嫁出去了,就你这点儿老鼠胆子,还想做管事的妈妈?”
  秦老娘哭笑不得,俞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