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宠入骨_顾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朝中诸臣,虽臣服于摄政王,但大多数仍是希望小皇帝长大后能亲政的。

    小皇帝见张阁老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便抬头去看大太监魏直,魏直悄悄摇了摇头,小皇帝先前还挺直的脊背便垮了下来,心不在焉的拨。弄袖子里藏的一颗琉璃珠子,张阁老告一段落时正抬头,便看到小皇帝打了个哈欠。

    默默的叹息一声,这才告退出去。

    张阁老走出殿门,才看见摄政王正立在外面,一身玄衣锦带,对他微微笑了笑,“张大人辛苦。”

    张阁老冷汗都冒了出来,方才他在殿内说的话,不会全落入这位阎王的耳中了吧?面上却不敢表现,也笑着应道:“王爷为陛下分忧,又操心国事,才是辛劳。”又说了两句,便立即告退了。

    小皇帝已经准备要回寝宫用膳了,见重渊进来,忙坐直了身子,也不敢像在张阁老面前那般敷衍了,声音中透着敬畏,“摄政王来了。”

    他之前对摄政王很是害怕,还有抵触,现在只剩下惧怕,不敢再抵触了。

    重渊给小皇帝行了礼,小皇帝连忙赐座,重渊慢条斯理的坐下来,微笑道:“臣前几日听太后娘娘提起四公主的婚事,太后娘娘颇为忧愁,四公主年纪不小了,不好再耽搁下去,太后娘娘便透了口风,但已经过去几日了,却没有哪家愿意尚主的。”

    他抬头看着小皇帝,“臣想了想,倒有一个人选,辽东王王妃前年没了,辽东王如今正想续娶,臣倒觉得四公主与之正是天作之合。不知陛下觉得如何?”

    小皇帝有些紧张,噺  鮮 尐  說抬头去看魏直,重渊的目光淡淡落到魏直身上,魏直头皮一紧,忙道:“老奴觉得王爷此建议可行。若真成了,也是咱们大陈的喜事一桩。”

    小皇帝毕竟还小,道:“可是辽东王的儿子都比四姐姐大了。”

    魏直笑道:“陛下您是不知道,辽东王相貌堂堂,虽已年过四十,瞧着却像是三十出头儿的,为人沉稳,四公主必定不会嫌弃。”

    小皇帝这才迟疑的点了头。

    重渊走出正明殿,想起魏直的话,不禁皱了皱眉,她今年才九岁,而他已经二十五了,等她长大能嫁人的时候,会不会也要嫌弃他岁数大了?

    下了玉阶,便往丹凤门去,肖宴为他撑着柄孟宗竹的油纸伞,还未踏上御桥,便见东侧的甬路上走过来一个衣着华贵的女子。

    她见重渊停下,压着心中的欢喜,理了理鬓发,快步走上前来,跟着她的宫女轻呼了声:“太后娘娘,慢着些!”

    重渊面无表情的给太后见礼,“太后娘娘冒雨前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太后见重渊眼眸低垂,并未看向自己,心下有些失落,脸上却露出个笑容来,“表哥何必这般见外,我听嵛儿说,今日朝堂上表哥咳了两声,我亲手炖了盅银耳雪梨羹给表哥,表哥要好生保重身体才是。”

    重渊淡淡道:“多谢太后娘娘赏赐,若没有别的事,臣便告退了。”

    肖宴接了盅盏,跟着重渊出了宫门。

    太后站在原地,一直到再看不见他的身影,才若有所失的转身回去。

    ……

    回到摄政王府,肖宴将那盅银耳雪梨羹递上去,笑道:“没想到太后娘娘整日养尊处优的,竟还有这般手艺!”

    重渊有些疲倦的道:“那就赏了你吃吧。”

    肖宴也不推辞,真就乐呵呵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就有小丫头过来传话,说老夫人想见他。

    重渊换了身牙白色直裾去老夫人住的正房,老夫人年轻时是个飒爽英武的姑娘,与老太爷感情极好,老太爷也宠她,一生都未纳过小,即便老夫人怀有二胎时,骑马不慎摔落,孩子没了,大夫也断言老夫人再不能有孕,老太爷也依然从未考虑过抬个姨娘开枝散叶。

    老夫人的性子直率,后来家遭大变,丈夫、儿子、儿媳接连离世,唯一的孙子又重病在床,她伤痛之余,才开始信佛。便在正房后面特地辟出块地方来建了座小佛堂,佛堂后则连着一片湖,如今正是湖中圆荷碧叶连天之时。

    才踏进门,便听老夫人爽朗的笑声传出来,立在一旁的胡嬷嬷笑道:“也就许姑娘这一张巧嘴能将咱们老夫人逗得开怀大笑了!”

    老夫人见重渊进来,就笑着让他坐,老夫人穿了身福寿绵长的宫绸褙子,面色红润,精神极好。

    坐在她脚边小杌子上的正是许妙婵,她穿着淡青色缠枝纹禙子,月白纱裙,乌发松挽,竟丝毫佩饰未戴,只耳畔坠了一对明月铛,整个人清秀雅致,举手投足间都是清丽风韵。

    她盈盈起身,给重渊见礼,嘴角挂着笑意,“外面雨势渐大,渊哥哥可淋雨了?”

    重渊呷了口茶,客气的道:“多谢许姑娘关心。”

    老夫人笑着道:“妙婵在咱们府上也住些日子了,你倒还是‘许姑娘、许姑娘’的叫着,不生份也叫的生份了,”当下拍板道:“以后你也唤妙婵妹妹吧,你整日的忙,也不见个人影儿,都是妙婵来陪我这老婆子。”

    重渊笑了笑道:“祖母若是闲得无聊,便请个戏班子,邀几位夫人来说说话、看看戏就是了。”

    老夫人假装生气道:“就那么些戏,都看了不知多少遍了,咿咿呀呀没个生趣!你都老大不小了,什么时候娶个媳妇回来?别人像你这个年纪,孩子都好几个了,我也不知道我临闭眼那一天,能不能见着我的重孙子?你要是再不抓紧,我可就要替你选了!”

    许妙婵悄悄抬眼看向重渊。

    重渊笑道:“祖母不用担心,孙子心里有数。”

    这话重老夫人不知听了多少遍了,哪里会信?便道:“过几日我想办个赏花宴,妙婵丫头来了不少时日了,却也没正式的向这些世家夫人们介绍过,此番正好让妙婵丫头与大家都熟识熟识,另外你也来!看看这些适龄的小姑娘们有没有你看得上的?若是有,就把亲事定了!”

    重渊摩挲着茶杯,慢慢道:“定下哪天了,祖母让人通知我一声。”

    重老夫人这才高兴起来,又留重渊用晚饭,听重渊说自己吃过了,才放他回去。

    许妙婵又陪重老夫人说了会儿话,笑着道:“午后我给老夫人熬了锅鸭子肉粥,现下该有三个时辰了,我这便回去瞧一瞧。老夫人一会儿用饭时,可要为我这鸭子肉粥留着些肚子才行!”最后一句话便带着撒娇的语气了。

    说的满屋子丫头婆子都笑起来。

    许妙婵回到自己的住处,忙吩咐丫头准备材料,她亲自将银好洗净泡好,又让丫头去拿两只金川的雪梨来,细致的剃了核,削皮切成小块,又加了冰糖和枸杞,放在锅中慢慢的煮。

    她又亲自在一旁看着,才随口让丫头去盛鸭子肉粥给老夫人送去。

    银耳雪梨羹至少要炖上半个时辰,外面天色渐黑,她知道重渊每晚都得到了亥时末才会歇息,并不着急,可她却仍有些心慌气燥。

    她望着槅扇外的绉纱灯影,她外祖母待她虽好,但外祖母总有没的那一天,舅母一直防着自己,生怕她勾引了她的哪个表哥去,日后她即便嫁人,也不会有太好的出路。若外祖母去了,舅母定然不会管她,她就连个娘家靠山也没有了。

    她才想尽办法让重老夫人得知她过的艰难,试图唤起重老夫人的同情,重老夫人果然将她接到了重家,她原本是想靠着重家在京城寻一门好亲事,又有重家可倚靠,凭她自己的心机手段,总有一天会成为贵不可言的诰命夫人。

    但这些想法都是她见到重渊之前的……

    这偌大华贵的重府缺少一个女主人,为什么她不能是这个女主人呢?

 第25章 祖母

    银耳雪梨羹炖好后,许妙婵用莲叶纹琉璃碗盛好了,放在填漆凤纹莲瓣式提盒里。想了想,又回到妆奁前,细细的涂了些带着淡淡桔子味儿的口脂,听重老夫人说重渊小时候极喜欢桔子味儿的,这才带着丫头往重渊的书房去。

    肖宴才将那盅银耳雪梨羹吃完,太后娘娘倒是实惠,炖了不少,这东西吃多了又甜又腻,胃里不大好受。他站在书房外,眯着眼就看见许妙婵提着个食盒走了过来。

    他突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许妙婵那食盒里装的或许也是银耳雪梨羹,不会还要他吃了吧……

    重渊的书房轻易不许人进,才走近些,就有护卫将许妙婵拦住了,肖宴笑道:“许姑娘见谅,若许姑娘有急事,我可代为通禀一声。”

    许妙婵也知道若没有重渊发话,谁也不敢轻易放她进去,便笑道:“方才在老夫人处,我听王爷咳嗽了几声,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今日下雨的缘故才感染了风寒,便给王爷炖了盅银耳雪梨羹来。既然王爷忙着,我便不打扰了,还请您代送进去。”

    肖宴将那食盒接过,都有些笑不出来,估计这一大碗也要进了他的肚子了……

    果然送进去,重渊连头也未抬,只说了句,“你吃了吧。”

    许妙婵并未走远,在院外等了一会儿,见那银耳雪梨羹并没有再端出来,她才笑了笑回去了。

    重老夫人是想让她长住的,便特地为她拾掇了一处单独的院子给她住,回房后,她捻起块点心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吩咐大丫头知意道:“你去将小叶儿叫来。”

    知意忙应了,小叶儿是老夫人院子里的一个三等丫头,为人机灵,颇有几分聪慧,跟与她一同当值的小丫头说自己吃坏了肚子,便跑了出来。

    许妙婵温和的笑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娘那里我已经让人去打点了,你爹的腿定然会治的好的。”

    小叶儿忙跪下给许妙婵磕头,她爹烂赌,老夫人之前瞧她可怜,给了她几回银子,但这回却是发了话,让她也不许管她爹,好让她爹长长记性!可她娘偷偷来见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她实在是狠不下心肠,许妙婵肯帮她,她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她并不傻,知道许妙婵帮她是有交换条件的,许妙婵想知道老夫人这一天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非是想让她当双眼睛盯着老夫人罢了。

    反正都是些日常的琐碎事情,她是个三等丫头,也不能常常在老夫人身边,况且她多说一句、少说一句许妙婵也发现不了,所以她便应承了下来。

    她脆声道:“要不是有许姑娘帮忙,只怕奴婢的爹这会儿已经不在了,姑娘是救了奴婢爹的命这样的大恩,奴婢半句不敢隐瞒。”

    许妙婵就是喜欢小叶儿这样的,够聪明,省得她费劲巴力的去暗示了。便笑道:“我走之后,老夫人又说了些什么?”

    小叶儿想了想,道:“倒也没说什么,老夫人说想吃李记的莲蓉糖糕,胡嬷嬷便打发人去买,奴婢就听胡嬷嬷笑着说了句‘老夫人若是有了孙媳妇儿,可不就常有人孝敬了么!哪里还用得着老夫人巴巴儿想着去买?’然后便进了屋子,奴婢就没听到里面说什么了……”

    她顿了一下,突然“呀!”了一声,“姑娘方才叫奴婢过来时,奴婢正好从庑廊过,东次间的窗户没关,奴婢听得一句半句的,老夫人好像是说起了一位姑娘,正叹着气,胡嬷嬷便劝着……”

    许妙婵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她就知道老夫人是要为重渊定下一门亲事的,也知道老夫人其实未曾考虑她,有她年纪还小的缘故,另外,在老夫人眼里,她的家世身份还是不够吧。她许家一家都是为重家而死,使她成了一个没有家族倚靠的孤女,即便封了她一个什么郡主又能如何,谁又把她当郡主来看了?恐怕都没人记得了,都口口声声称她“许姑娘”!

    她成了一个孤女是因为什么?她现在想嫁给重渊难道不应该么!

    她霍然起身,道:“我去听一听!”

    夜色渐深,重老夫人用完饭,身边伺候的小丫头们也都去后罩房吃饭了。雨虽暂停,但空气中仍氲着浓重的湿意和冷意,院子中并没有小丫头守着。她让小叶儿回去,只带了知意,走到东次间的窗下,驻足不前。

    里面传来胡嬷嬷清晰的声音,“……当年的事,也怪不着您,是楚家那丫头福气薄,楚家做下了那样的事,渊哥儿怎能不恨?两家结不成亲家,最后倒是成了仇家……”

    重老夫人叹了口气,“他们两个那时要好的很,渊哥儿性子沉闷,只有对着楚家丫头时才活泼许多,世事难料,谁能想到最后会变成如今这局面?渊哥儿记着她,一直不肯娶妻,我劝了他几回,你看他哪回不是直接就对我黑了脸?我也怕逼狠了他……只是如今他都二十五了,我就他这一个孙子,难不成让老大这支绝后不成?”

    胡嬷嬷也叹道:“许是渊哥儿心里放不下,老夫人为他寻个好的,温声软语的陪在身边,哪有转换不过来的?”

    “我知道他心里也苦,”重老夫人有些伤怀,“当年他病了那一场,当真吓人,我还以为他要离我找他爹娘去了……”

    胡嬷嬷见老夫人又要把这伤心事翻出来,忙打岔道:“过几天办赏花宴,老夫人多散些帖子,把家里有小姑娘的都请了来,到时老夫人仔细的挑,总有一个合适的。若也能入了渊哥儿的眼,可不就万事大吉了么!”

    重老夫人脸色这才好些,说起许妙婵来,“妙婵丫头也是个好的,她父亲兄弟都是为了咱们家没的,她没有家族倚仗,咱们家自然该出些力。她相貌、性子都好,又落落大方的,赏花宴上让诸夫人见见,等她及笄后,说亲事也能容易些。”

    胡嬷嬷笑道:“老夫人心里定是藏了个月老儿!也该歇着了,奴婢将窗户关上吧。”

    许妙婵听她要过来关窗,手心都吓出一层汗来,此时若转身就回去,这庑廊这般长,一时半会儿走不出去,更容易被发现端倪……她握了握拳,脸上扬着笑容,大大方方的从窗前走过去,一面笑道:“牡丹姐姐走的好快,这一忽儿便没了人影儿了!”

    从屋门进去,在外间守着的芍药笑着替她打帘子,“牡丹去吃饭了,姑娘是不是认错人了?”

    许妙婵这才恍然,“怪不得呢,我唤了她几声,她都没理我。”

    胡嬷嬷听见外间说话,有些诧异,但随后便见许妙婵走了进来,便没说什么。

    许妙婵进了东次间,对重老夫人笑道:“我担心老夫人睡了,这才急急赶来的,我怕明天老夫人就忘了鸭子肉粥是什么味儿了,再想不起来夸我,这才赶着过来等老夫人夸一句的!”

    重老夫人笑得直不起腰,“你这小丫头片子,我偏不夸你!”

    胡嬷嬷也跟着笑,却不着痕迹的认真打量了许妙婵一遍。

    重老夫人笑的真心,指着许妙婵笑骂了两句,“你爹那样一个方正的人,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一个鬼机灵的丫头!”

    许妙婵垂下头,侧脸柔婉精致,再抬起头时,眼圈儿淡淡发红,脸上带着温温的笑,“我都不记得我爹的模样了……”

    重老夫人拉过她的手,娇柔少女的这般模样,极让人心疼,“以后你便将我当作你的亲祖母,只要有我在,就绝对不会让你受委屈。这次赏花宴本也是为你办的,明天我便让朱管事去见你,你想将这赏花宴办成什么样都随你。”

    许妙婵眼泪倏地就落了下来,哽咽道:“祖母……”

    ……

    萧府也接到了请帖。萧若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萧老夫人不甘心,又请了几位太医来瞧,都摇头说萧若今后是真的难再有孕了。

    萧老夫人叹了口气,让二夫人回绝了祝家。

    只是萧若的年纪也确实不小了,再不说亲,留到十七八可就难了。不过如今萧若这样,也只能做续弦了。

    萧若精神倒还好,萧老夫人和纪柔、二夫人、三夫人送她的补。药她一样不落的都让人给谢同文送去了。

    萧央时常去看她四姐,也没有人再提起萧桂,只有叶姨娘总去堵二老爷向他哭求,哭的二老爷烦了便将她禁了足,二房瞬间清静了不少。

    二夫人养着叶姨娘的那对双生子,他们毕竟年纪还小,开始还总哭闹着要姨娘,后来便慢慢忘了。

    三夫人也紧锣密鼓的赶在秋闱前,将萧起过到了自己名下。

    二房三房过的都还算顺遂,而大房除了纪柔毫不知情外,萧央和萧承都被叫去了寿安堂。

    萧玠面沉如水,萧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面带讥讽,冷笑道:“怎么,你们一家子来找我这老婆子算帐来了?我真真是养了个孝顺儿子、孝顺孙子!”

    说完劈手便将一只定窑白瓷小盅摔在了地上。

    萧玠握紧双拳,压着心中怒气,“当年青璧与人有私。情一事,是母亲逼着青璧那般做的吧?”他突然冷笑,“母亲拿什么逼的她,是儿子的前程、两个孩子的性命,还是萧家的尊容富贵?”

    萧老夫人怒道:“沈青璧当年与人有私。情难道不是真的?凭她空口白牙一句话,你们就认准是我陷害的她?”

    萧央对沈青璧感情寡淡,但萧承不是,他记得小时候母亲将他抱在怀里轻轻哄着,还记得母亲喜欢在庑廊下放一把藤椅,夏日荫凉蔽日,他便倚躺在藤椅上,吃母亲为他做的冰碗子,他一直记得那个味道,这么些年,即便在梦中也丝毫不敢忘记。

    萧承站起身,对萧老夫人淡淡道:“母亲自始至终未曾说过是祖母逼。迫她、陷害她,母亲说她是自愿那般做的,她不想拖累了父亲和我,更不想拖累了萧家。”

    萧老夫人一愣,随后沉声道:“她倒是好算计,都兜揽到自己身上,最后还不是让你们对我起了疑心么?真真是个贱。人!”

    萧玠声音都有些沙哑,“母亲,你这般辱我至爱之人,岂不就是在辱我?在辱你的孙子、你的孙女?她从未说过母亲一句不是,让我起疑心的也并不是她,”萧玠顿了顿,道:“母亲可还记得杨管事?”

    萧老夫人握紧了扶手,杨管事不是死了么?杨管事是她的陪房,后来见他有些学识才提了他做管事。这件事从头至尾杨管事都知晓的一清二楚,即便再忠心,她也不可能留他,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萧玠道:“杨管事那般聪明的人,自然知道母亲不会放过他,早就为自己留了后路,他更名换姓逃到了南京。也是不巧,他与人合伙倒卖私盐,被官府盯上了,曾子铮查到他,让人递了消息给我。”

    萧老夫人要强了一辈子,连连冷笑,“好!好!我活了六十多年,今天算是长了见识,竟被儿孙逼到头上!沈青璧的亲姑母嫁到了楚家,沈家自老太爷起,嫡出子孙皆自刎而亡!我不愿萧家被她牵连有何错?我不愿我的儿孙像沈家儿孙一般死无全尸又有何错?萧家如今安稳平顺,就是跪到祖宗面前,我也无悔无愧!”

    萧玠闭了闭眼,慢慢道:“母亲,沈家嫡系皆自刎而亡,是因为沈二爷参与王、楚两家之前的筹谋了,摄政王并未牵连整个沈家,只是要将沈二爷扣押而已,岳父他是觉得于心有愧,才自刎而亡。摄政王尚且不想让沈家牵扯过大,更何况于我们萧家。即便青璧仍在,我们萧家也不会如何,母亲心知肚明。从青璧嫁入我们萧家起,母亲便不喜她,儿子一直不明缘由何在?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仍然不明。”

    萧老夫人坐直了身子,目光冷冷的盯着萧玠。

    萧玠道:“她即便知道您不喜欢她,她却也从不对母亲心生怨恨,她对母亲恭敬孝顺,母亲为何还是那般不能容她?”

    萧老夫人冷硬的道:“我为何要喜她、容她?你是我的第一个儿子,是萧家的嫡长子,自小便养在我身边,你聪明孝顺,恭谨知礼,却为了她沈青璧,屡次忤逆于我!我为你定下你姨母的长女,你竟丝毫不顾我的脸面,亲自去你姨母家退亲!你可想过你姨母会如何看我?那沈青璧将你迷的昏了头,你却还来问我为何不能容她?我为何要容她!”

    萧玠沉着脸道:“退亲的事是我做的,忤逆你的也是我,你为什么不恨我?这些事青璧甚至都不知情,她何其无辜!”

    萧老夫人缓了两口气,突然道:“我知道沈青璧回京了,你想做什么?如今你已经续娶了。只要我在一日,就绝不会让她沈青璧再进萧家的门!”

    萧玠沉默了半晌,竟淡淡笑了,“好,儿子告退了。”便转身走了。

    萧央抬头看了看萧承,萧承摸了摸她的头顶,牵着她的手出去。

    “你想去见见母亲么?”

    这已经是萧承第二次问她了。

    其实她并没有什么想或不想,但看见萧承眼中期待的目光,她用力的点了点头。

    萧承带着萧央去沈青璧住的别院,是一处两进的小院落,院中遍植海棠,遥望如霞蒸云蔚,又有流水清绕,水雾蒙蒙。

    萧央不知为什么竟有些紧张,手心里全是汗,轻声问:“母亲长的什么样子?”

    萧承笑了笑,“母亲很好看的,你与母亲其实并不大像,你没见过姑婆,你长的更像姑婆年轻的时候。”

    萧央又问:“母亲会不会不喜欢我?”

    萧承笑道:“怎么会呢?你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母亲就常常说希望能给我添个妹妹,结果果然是个妹妹!妹妹这般娇嫩可爱,母亲一定喜欢你的!”

    萧央“嗯”了一声。

    两人先去正房见沈老夫人,沈老夫人听门房说他们来了,早早就站在门外等着。沈老夫人半生富贵,半生蹉跎,年纪虽长,眼神却分外清明,她穿着细布的檀色褙子,头上戴了支玳瑁簪子,站得很稳。

    萧承这些年常去看望沈老夫人,倒很熟悉,笑着扶住她,“祖母平时可不会到外面来迎我,还是妹妹面子大。”

    萧央长这么大,沈老夫人一次都未见过她,沈老夫人眼眶都红了,唤了声:“小阿央。”

    萧央上前见礼,沈老夫人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小阿央都长这般大了!”

    进了屋,沈老夫人便拿出一个紫檀木的小匣子来,将匣子打开,笑道:“这是你刚出生时我为你准备的金锁和小手镯、小脚镯,还有些小衣裳,虽然现在你都用不着了,祖母想了半天,还是想给你,是祖母送迟了,迟了九年。”

    萧央接过来,见里面光金锁就有三四个,手镯、脚镯更是不知多少,还有镶着宝石的金项圈,里面的小衣裳针脚细密……她带着鼻音,瓮声道:“谢谢祖母。”

    萧承眼睛发涩,忙转过头去看向窗外,悄悄握紧了双手。在南京时,沈家的东西几乎都被三舅败光了,祖母连首饰都没剩下几件,也不知这个匣子她是怎么避过三舅留下来的。

    沈老夫人留他们说了会儿话,才叹了口气道:“你们去看看青璧吧。”

    两人出门时,萧央紧紧抱着怀中的小匣子,对沈老夫人道:“祖母,阿央以后会常来看您。”

    沈老夫人笑着道:“等你再过来,祖母给你做好吃的。”

    两人去沈青璧的院子,远远就看见萧玠正沉着脸站在门外。

    沈青璧一直就不肯见他,萧承牵着萧央过去敲门,只有沈青璧的大丫头隔着门道:“姑娘身子不适,已经歇下了,请萧老爷和少爷、小姐先回吧。”

    萧玠冷声道:“你若再不肯开门,我便将这门砸了!”

    摆手竟真的让他带来的护卫去砸门,萧央挡在门前道:“父亲你这样会吓着母亲的。”

    萧承也道:“不如等过几日,母亲心绪平复些再来……”

    萧玠额上青筋紧绷,转身就走。

    过了一会儿,那个大丫头才又隔着门轻声道:“少爷、小姐也回去吧。”

    ……

    萧央回到萧府,纪柔正在为她准备过几日赏花宴要穿的衣裙,纪柔见她过来,便笑道:“你最近长的快,又高了不少,我前一阵命人新给你制的衣裙,正好你来试试!”

    萧央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起沈青璧的事,心里怀着心事,便怏怏的“嗯”了声。其实若从感情上来说,她对纪柔要更亲近一些,自她清明过来,便是一直唤纪柔为“母亲”的,纪柔对她很好,她都知道。

    纪柔仍在道:“重家的赏花宴这京中数的上的夫人奶奶们都要去的,听说摄政王也要参加的。那位许姑娘阿央可还记得?重老夫人竟是这般喜欢她,这赏花宴就是专门为她办的。那天阿央穿的清淡些就好,阿央年纪还小,犯不着惹了别人的眼……这件淡紫色的纱衫如何?如今天气越发热了,还是穿的凉快些好……”

    她絮絮说着,心思全放在萧央身上,萧央听的眼眶一热,半晌才道:“都听母亲的。”

 第26章 云水

    重府的赏花宴办在六月初十,宴席设在东园的云水榭。云水榭建于湖心,临着高台,珍珑精致,湖中红莲碧叶,层层叠叠,千顷万顷望不到尽头一般。

    日光倾落而下,映着淡薄水雾,温软如流光倒转,似能溯逆而出十数年前的光景。

    萧央立在云水榭中,她轻轻按压着额头,模糊的光晕在水雾中若隐若现,她耳中嗡嗡作响,凝神闭眼半晌才好了。

    “六妹,到你了!”萧宁笑着拉她的袖子,“你想什么呢?这可是第五支箭矢了,你若是投不进,可是要在头上戴五朵花的!”

    宴席还未开始,诸位夫人奶奶们都在宝毓堂陪着重老夫人说话,一众小姑娘们则是在云水榭中玩儿投壶。一些及笄的大姑娘不愿意跟她们玩儿,嫌不稳重,便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或下棋、或铺纸作画。

    萧宁是个爱热闹的,自然是要加入投壶行列的,萧若没来,她便拉着萧央一起。

    萧央回过神来,“嗯”了一声。见她的样子有些呆呆的,周围几个小姑娘瞬间就起了轻视之心,穿着一身淡绿缠枝莲纹袄裙的纪庭茹不轻不重的“哼!”了声,对她身边的一位小姑娘用大家都听的到的声音说:“萧家这位六姑娘原来是个傻子呢,如今虽说好了,依我瞧着,也要时不时的就犯一回傻病,跟她一起玩儿,真是晦气!”

    她身边那小姑娘就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来,再看向萧央时就有些怠慢了。

    大家听了纪庭茹这话都有些尴尬,萧宁气急败坏的指着纪庭茹道:“你才是个傻子呢!我六妹早就好全了,你小小年纪就口出恶言,当真是没家教!”

    纪庭萱正在一旁提笔画荷,她方才就听见纪庭茹说萧央了,她自然是乐见其成不想管的,这会儿听萧宁说纪庭茹没家教,她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她今日特意妆扮过,穿着藕荷色纱衫,月白色绫裙,慢慢站起身,含笑道:“茹姐儿性子直爽,说话也不知婉转着些,品性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