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宠入骨_顾慕-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你再记着他也是无济于事。当初你祖父就不该为你定下跟楚家的亲事,谁知道楚家号称书香传家,却是包藏祸心的!”

    ……

    许是有酒劲儿的缘故,萧央回到观山阁便沉沉睡了过去。

    她做了一个梦。

    梦境中,金乌自斑驳陆离的枝叶间倾洒而入,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子默然摆了摆手,“……别再说了,他是一定要被除名的,这族谱中不能有他的名字。”

    旁边坐着一个三十许的妇人,声音哀戚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么?”

    那男子皱眉道:“父亲做的这事……若成了,咱们楚家权势滔天,可若是败了,只怕诛九族都是有的。”

    那妇人仍小声哭着,“除名也就罢了,可诈死一事,以后他岂不是连本名都不能用了么?”

    “能保下命来就行了,你还惦记着那些没用的!”那男子有些恼意,“此事要尽快办……”

    在梦中,萧央觉得这两人十分熟悉,说到这儿,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小了下来,萧央好奇,想知道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想凑近一些,她的身体却不由自主的离他们越来越远。

    最后到了一处庭院中,院中有一株梨树,应该有些年头了,需要两人合抱,此时正是梨花簇簇,纷扬如雪落之时。一个素衣女子从室内走出来,站到梨树下,明明就在眼前,萧央却怎么也看不清她的容貌,像是被一层雾气裹住了。那个素衣女子望着梨树,喃喃道:“都已经定亲了,他却不愿意理我了,这回出征我去送他,他都不肯见我……”

    她的语气中满是失望。

    萧央摇了摇头,心里不知怎么竟也跟着她一阵酸楚,这世上渣男痴女太多,大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想到这儿,心里突然一阵刺痛,真真切切的,她蓦地醒了。

    她醒来时,天色已经暗沉了,窗外暮色四合,远处能看见炊烟袅袅。

    见她醒过来,抱石忙将暖笼中温着的金丝枣姜茶端过来,她轻轻的喝了一口,想起梦中的景象,明明知道是在梦中,她却觉得真切,像是真的发生过。

    她放下茶盏,让抱石将那罐腌制好的酸甜蜜枣拿来,她拈起一颗,放进口中,蜜枣外裹着一层酸果浆,酸意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使她眯了眯眼睛,咬下去,甜意才慢慢渗透出来。

    次日一早,她去寿安堂给萧老夫人请安,才听说重府的事。

    重老夫人已经同意下来,这几日就在准备冲喜的事了。因实在仓促,像纳采、问名等礼便都从简了,重老夫人觉得很对不住许妙婵,又怜她无父母操持,便做主给了她许多聘礼,许家已经没了,也没抬到她外家去,便让她留下做嫁妆傍身。

    三夫人笑道:“只怕过几日咱们就要去重府吃喜酒了!那位许姑娘倒是命好,一个孤女,一跃成为摄政王妃了。”

    萧老夫人道:“摄政王迎娶王妃,可不是小事,咱们要备的礼,该预备的便提早预备下。”

    三夫人便道:“儿媳知道。”

    萧老夫人却有些感叹,“即便嫁给摄政王又能如何,请过那么多位太医、神医的,都是束手无策……这般许姑娘还肯嫁,也是个良善之人了。”

    三夫人笑了笑,却没接话,在她看来,许妙婵能嫁给摄政王真是一步登天了,摄政王昏迷不醒又能怎样?就是嫁给摄政王的牌位也轮不到她许妙婵啊!也就是重老夫人急昏了头,连这都能答应。

    萧央静静坐在一旁喝茶,提到重渊时,她始终有种异样的感觉,却说不出来是什么。现下朝中没有摄政王理政,小皇帝又快十五岁了,自然有一批拥护小皇帝亲政的大臣,但最近内阁首辅徐伯宗权势日大,隐隐有统领百官之感。不知等重渊醒后,朝中局势会如何。

    萧老夫人和三夫人仍在讨论重渊的婚事,三夫人笑着说摄政王与许妙婵般配时,她胸口竟闷闷的一滞,她察觉到了,倒把自己吓了一跳。

    就不敢再听下去了,跟萧老夫人告退回了观山阁。

 第42章 思仙

    重家是真的在准备婚事了,重老夫人前些日子就命人去请了许妙婵的外家过来,毕竟许妙婵孤身在京城,成亲这样的大事,身边没有亲人也不好。许妙婵的外祖家姓高,她外祖母年纪大了,坐着马车从陕西赶过来,总是走得慢些。

    她大舅舅高世恩则快马先到了京中。

    连定亲什么的都没有,重老夫人总是觉得亏欠了许妙婵,等高世恩赶到时,便特地为他办了接风宴,也是这一天过的聘礼,又请了广和楼有名的戏班子,请京中世家贵胄夫人过来听戏。

    重老夫人相邀,自然是没有人敢不赏脸的。

    许妙婵如今算是待嫁之身,轻易不出房门,重渊的房间有重兵把守,她进不去,却也每日都要到房外去瞧瞧,有太医或伺候的丫头进出,也都要关切的问上几句,虽然也问不出什么……重老夫人见她如此,却也极满意的,又想到重渊如今的情形,也十分心疼她,待她真是比亲孙女还要好了。

    因今日高世恩过来,许妙婵换了身衣裙出来相见。

    重老夫人待高世恩很是热情,请高世恩到正堂喝茶,又问起高老夫人什么时候能到。

    高世恩几乎是诚惶诚恐的回话,“母亲她身子不大好,马车又颠簸不已,不敢日夜赶路,故而慢了些,多谢老夫人关怀!”

    他怎么会想到许妙婵竟有这样大的造化!许妙婵当初住在他们家时,他待许妙婵也是极好的,毕竟是自己亲妹妹的独女,许静山这位妹夫又是个极正直之人,他对许静山向来十分钦佩,故而许妙婵被接到他家之后,他对许妙婵真是比照着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看待的!

    但想到后来许妙婵的所做所为,他便皱了皱眉,也可能是自小没了父母的缘故,心机十分地深。他确实不喜,后来对许妙婵便淡淡的了。

    谁知道许妙婵竟能嫁给摄政王呢!真是一步登天了!

    重老夫人就笑道:“你不用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了,等老姐姐到了,你们就住在府中吧,空闲院子也多,你们住进来,也省得妙婵总惦记着你们,老姐姐也能陪我说说话儿。”

    高世恩立刻恭敬的道:“多谢老夫人好意,却也不必麻烦了,我来之前便命人找了一处院子,如今已经打点好了,等母亲她们到了,直接住进去就是了。怎好打扰老夫人!”

    重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她原本还担心许妙婵的外家是那种沾上就甩不掉的,没想到却很知分寸。

    这时就有丫头来传话,说许姑娘过来了。

    许妙婵穿了件淡粉色的长褙子,背月白色十八幅湘裙,清清静静的一张脸,没有上妆,头上戴了支翡翠簪子,瞧着晶莹剔透,一望就不是凡品。

    她先给重老夫人请了安,才对高世恩道:“大舅舅。”

    重老夫人担心自己在这儿倒让他们不好说话,就先走了,留他们舅甥叙叙家常。

    等重老夫人一出去,许妙婵便命跟着的丫鬟们都去外头守着,坐在上首的椅子上,自顾自捧了盏茶,轻轻呷了一口,才抬头看向高世恩,慢慢笑道:“大舅舅来得真快。”

    高世恩道:“听闻你突然就要成亲,自然要快些赶过来,成亲是大事,你……”

    “大舅舅不是一向看不惯我的么,大舅舅当年是怎么跟外祖母说我的,大舅舅不会都忘了吧?大舅舅说我心机深重,为人阴狠,让外祖母防备我些。”许妙婵打断高世恩的话,淡淡抬头,声音很轻,却分外清晰,“如今听闻我要嫁给摄政王了,大舅舅还不是拍马就赶过来了么!原来生怕我沾了大舅舅的势,如今大舅舅倒上赶着要来沾我的势了。”

    高世恩皱眉,他也不明白妹妹和妹夫那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有许妙婵这样的一个女儿?他起身道:“你既然要嫁人了,就好生备嫁吧。等过几日你外祖母到了,缺什么只管跟你外祖母提。给你准备的嫁妆也随车拉了来……”想了想,他没继续说下去,只怕许妙婵也是看不上他们准备的嫁妆的,便道:“我就先回去了。”

    许妙婵也没留他,拿帕子慢慢擦了擦手,让丫头进来,扶她回房了。

    广和楼的戏班子设在西院的梨树林里,如今梨花开得正盛,旁边还有小湖,浓荫蔽日,地方宽阔,确实是个好去处。

    萧央原本是与萧若和萧宁坐在一处的,萧宁性子活泼,哪里爱听这唧唧歪歪的戏文,坐了一会儿就找相熟的小姐跑一边说话儿去了。

    萧央也不爱看,喝了两杯茶就退了出来。从月门走出去,发现漏窗下种了一株杜仲,碗口粗细,枝叶间藏着淡绿色的花簇。她凝神想了想,记起杜仲还有个名字是叫思仙的,好像曾经还有个人给自己起了这么个浑号。

    别的就想不起来了。

    她怔了一会儿,就听漏窗那头儿有人说话,好像在说纪家的事。

    前几日她就听说了纪家的事。纪庭萱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就在这个月,纪庭萱之前还是千般万般不愿意嫁的,但京中打了这几年的仗,把她耽搁了下来,年纪不小了,曹家来商量亲迎的事,她也没什么话说。

    萧央知道之前曾子铮与纪柔定亲的事,纪柔是纪庭萱的姐姐,应该在纪庭萱之前出嫁的,前几日曾家的聘礼已经送到纪家了。

    曾家出手大方,如今可是街知巷闻,让人乍舌。曾家光聘礼的礼金就出了两万两,更别说其他了,听说曾子铮还特地打了个黄花梨木的小匣子,里头装的都是各种样式的一丈青,金玉珍珠、碧玺宝石用了个齐全!

    看曾子铮对纪柔这般重视,萧央倒也松了口气,纪柔与萧玠和离确实是对的。心里盘算着过几日寻个机会去看看纪柔,只是没有什么由头,去纪府总归不大方便。更何况章姨娘已经扶正了,如今是正室夫人,要唤一声纪夫人了,去纪府还要先去给她问好。

    不过漏窗那头儿的人却是在说纪允。萧央隔着漏窗看了一眼,见是两位夫人正边喝茶边聊天。

    一位穿着绛紫织锦长褙子的夫人笑道:“……纪家这位大公子如今可是风头正盛,今年定然要开恩科的,只怕他中进士也是板上钉钉的事!长得又俊朗,有多少人家都想把自家姑娘嫁给他呢!”

    另一位三十余岁的夫人就上了心,“纪大公子如今有多大了?”

    那位穿绛紫褙子的夫人就道:“快二十了,年纪确实不小了,不过却也没什么……”她打量了之前那位夫人一眼,突然笑了起来,“你家姐儿快十四了吧,有这心思?我可告诉你了,工部尚书也想把闺女许配给纪大公子呢,纪家大公子虽没什么表示,却也没拒绝,可能是想等中了进士再说吧……”

    之前那位夫人脸上一红,拍了她一下,“胡乱说什么!我家闺女才多大,很不用着急呢!”虽然这么说,过了一会儿,又把话题转了回来,“不过说起来,纪大公子还有位弟弟呢,应该也不错吧?”

    那位穿绛紫褙子的夫人显然是知道些内情的,意味不明的笑了笑,“看表面可不也很不错么!如今也是嫡出了,中举时比纪大公子还小一岁呢。读书也是极好的,中进士怕也没什么问题。”

    之前那位夫人顿时眼睛一亮,“他比纪大公子小上一岁吧,可否定亲了?”既然纪大公子有工部尚书惦记着,她们攀不上,纪二公子总可以吧。

    那位穿绛紫褙子的夫人就喝了口茶,含糊道:“倒是没定亲呢……不过你这毕竟是嫁闺女,还是多看看的好……”

    后来又有其她夫人过来,她们二人便不再说这个了。

    萧央听得眉心一跳,以前她不太了解纪方,只觉得他行为举止不够端正,如今倒觉得那位穿绛紫褙子的夫人话中有话……

    去登州那几年,萧宁倒是没再提及纪方了,毕竟那时年纪还小,如今大了……萧宁该不会再惦记他了吧?

    萧央想了想,还是觉得放心不下,便让抱石去四处找找萧宁,自己则带着夷则去戏台子那边看看。

    穿过回廊的时候,路过一片圆湖,湖边种了许多垂柳,这个时节正是柳絮飞散的时候,湖中厚厚落了一层,如积雪堆云。

    她望了一眼,视线调转回来时,就看见不远处的假山下,纪允正在与一个护卫说着什么。

    萧央只看了一眼就立刻转过头来,却还是被纪允发现了,他的目光掠过来,看着已经长大的少女,嘴角微微扬起。

    摆摆手让护卫下去,向萧央走过来。

    萧央原来还要称他一声小舅舅的,如今却不能了,便客气的行了一礼,道:“纪大公子。”想起方才还听几位夫人谈论他,那些夫人称赞的话,倒是不虚。

    他好像比几年前还要高些,气势愈发沉稳下来,身上穿着湖蓝色缂丝锦袍,萧央没忍住往他腰间打量了一眼,见他果然还戴着她雕的那枚小猪。

    纪允笑了笑道:“不用这般客气,不过你却是不能再往那边走了,”他站在回廊上,身形高大,挡住了大半的日光,伸手向圆湖西侧一指,“不少贵胄公子在那边吟诗作对,你撞进去了可不好。”

    悄悄打量了她一眼,几年不见,她竟已经出落的这般好了,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看。她小时候就是粉雕玉琢的,如今身子抽条了,宛如初绽的海棠,明明是灵动的长相,却偏偏带着一股不自觉的婉媚。

    萧央愣了一下,她方才从戏台子那边出来时是走的月门,回去时想绕回廊过去的,没想到那头儿有许多世家公子。

    便道了谢,“多谢纪大公子提点。”想了想,还是想将那枚骨雕讨要回来,毕竟是她雕的,平白无故的落在纪允手上也不好,便道:“当年我去纪府为纪夫人吊唁时,在大公子的书房中遗落了一枚骨雕小猪,好像就是大公子身上挂的这枚。”

    纪允将那枚骨雕摩挲在手中,淡淡笑着“嗯”了一声,“我知道。”

    萧央听了一滞,诧异的抬头看他,他知道还这般堂而皇之的挂在身上?不知道避讳些么?后退了两步,认真道:“那还烦请大公子归还。”

    有淡淡日光从雀替间透进来,落在她细嫩的脸颊上,纪允有些克制的将手背在身后,看着她笑道:“你放在了我的桌案上,自然就是送给我的了。怎么还能要回去?”

    萧央倒不知道纪允这样一个儒雅沉稳之人竟还有这般无赖的时候,皱了皱眉道:“大公子想必是误会了……”她正认真的想着措辞,就见抱石从回廊一头匆匆过来,附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

    她眉头锁得更紧,却也不再纠缠跟他讨要那枚骨雕,带着丫头走了。

    他站在原地,看着她走的方向,是圆湖的西侧。

    萧央冷静的问抱石:“你看清楚了?”

    抱石道:“奴婢看清了,纪二公子确实是与一位姑娘在杏树林中,奴婢没敢细瞧就匆匆回来禀报姑娘了,不过那姑娘也是穿了件银红色的襦裙……”

    萧央深吸一口气,“不管是不是五姐,咱们都得过去看看。”

    为了避开圆湖西侧的那些公子们,萧央带着抱石和夷则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旁绕过去,走了几步就是一座凉亭,许是为了供人观赏梨花方便的,凉亭旁砌了七八级石阶,再往上是一座高台。

    上了高台,便看见一身牙白色长袍,戴白玉冠的纪方含笑立在林中,一个穿着银红色襦裙的少女则半倚在他身上,隔得有些远,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不过萧央却是松了口气,那少女与萧宁虽然穿着一样,但她鬓侧簪了花,萧宁却是没有的。

    既然不是萧宁,她也管不了别人的事,想着等回去一定要将今日所见一字不落的说给萧宁听,也好让她知道纪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沉着脸下石阶,就看见纪允正含笑立在石阶下,微微仰头看着她。

    他慢慢笑道:“没想到阿央妹妹还有偷窥旁人的癖好。”

    萧央吓了一跳,先前领略了他的无赖,这会儿又听他嘲讽,也有些生气,便道:“说我在偷窥,那纪大公子又是在做什么?”

    还是头一次见到她微恼时的样子,实在可爱,纪允闭了闭眼,压抑着心中那蠢蠢欲动的情绪,至少要等到他中了进士,入官场有了权势之后……他现在被许多东西制肘着,不得不利用工部尚书,等他在朝中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后,他才能随心意娶他想要娶的人。

 第43章 兰台

        他叹了口气,缓缓道:“我确实也是在偷窥。”

    萧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心中恼意更甚——他站在她身后,他说他也是在偷窥,他是在偷窥什么?她皱眉道:“我还有事,不能多留,纪大公子请便。”

    下了石阶,对纪允福了一礼,便带着丫头走了。

    纪允沉默很久,才对跟着的护卫淡淡道:“将今日二公子与陈四小姐之事透露出去,最好让陈大人最后一个知晓。”

    那个护卫立刻应了声是。

    萧央回到戏台子上,却见萧若已经不在这里了,二夫人正在跟一位夫人说话,那位夫人穿了件深绿色妆花褙子,月白色马面裙,三十余岁的模样,正拈着一块梨花白糖糕,手腕子上戴了只墨玉镯子。

    萧央上前给二夫人请了安,二夫人笑着让她自己找地方坐着,便又转头与那夫人说话去了。

    她们声音很小,萧央隐约听见像是在给萧若说亲事,怪不得萧若避开了。

    那位夫人姓安,说话时语气十分和缓,“……四姑娘长相颇好,就是身子……可惜了,不过我说的那家大爷是有嫡子的,才两岁,抱到身边也养得熟,他老婆是难产死的,留下个孩子也是可怜,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副指挥使……”

    二夫人听了就很满意,她想给萧若找个带嫡子的,又怕嫡子太大了跟萧若不是一条心,这个孩子还小,从小就养在身边,跟亲生的也没差了。她是真的心疼萧若,又怕这位陆大爷听着千好万好的,别等萧若嫁过去了才发现有什么大毛病,岂不是害了萧若么。便问道:“……不知道脾气性格怎么样?年纪也不小了吧?”

    安夫人面上笑眯眯的,“年纪倒是不大,比四姑娘长了五岁,他也是个成婚晚的,家中有个三进的院子。他爹没的早,田产和几个铺子都被其他几个叔伯吞了,他老娘年轻时很吃过些苦,如今儿子虽然出息了,却还是愿意简朴着过日子,自己在院子里种了许多瓜果蔬菜,自己做饭吃,人品真是没的说!就怕你嫌弃他家清贫……”

    二夫人叹了口气,“我家若姐儿……最是不嫌清贫的了。”想到她曾经还想跟谢婆婆去庄子上住着,她好像很喜欢过那种朴实的生活,“我也不求男方大富大贵的,能对若姐儿好,一心一意过日子就好。”

    安夫人闻言倒是高看了二夫人一眼,当嫡母的为了博个好名儿,都是想把庶女嫁到那瞧着花团锦簇的人家里,芯子如何,又不是自己生的,哪里会管。这二夫人倒是一心想让庶女过的好,也不顾世人眼光,倒真是难得。

    她拍了拍二夫人的手,“陆大爷毕竟是个武夫……性格脾气都糙了些,你也问问四姑娘,她要是喜欢儒雅的读书人,那就不合适了。我就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

    二夫人对安夫人千恩万谢,又命丫头拿了一串碧玺给她,安夫人将那串碧玺塞回二夫人手里,笑道:“等要是真的成了,这谢媒礼你不给我我也是会开口要的!”

    二夫人这才收回来,两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说到了戏台子旁的梨树林上。重府这一园子梨树还是十几年前种下的,如今开得正盛,满眼皆染梨花色。

    安夫人笑道:“要说起这梨树来,我倒是见过一株百年以上的!”

    二夫人吃着点心,问她是在哪儿见到的。

    安夫人叹道:“楚家你可知道?就在宝庆巷子楚家的别院里。当年楚家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了,一朝败落,如今只怕那别院也已经残破不堪了,倒不知那株梨树还在不在……”

    萧央突然想起梦中的那株梨树来,她脑中有一瞬间几乎是空白一片,那个梦是怎么回事?脑子乱成一团,心口也闷闷地锤痛。宝庆巷子……她蓦地站起身,走到二夫人身边道:“二婶娘,我身子有些不适,想先回去了,您替我跟四姐和五姐说一声儿。”

    二夫人见她脸色发白,以为她头痛的毛病又犯了,连忙道:“有没有大碍?要不先让重府的人给你找间厢房歇一会儿再走吧?你这样坐马车回去我也放心不下。”

    “无妨。”萧央只想尽快坐马车去宝庆巷子,福身道:“不打扰二婶娘与安夫人说话了,我带着丫头回去,无碍的。”

    二夫人只得道:“让车夫将马车赶得慢些!”

    萧央应了是,离开了戏台子。

    安夫人方才见了萧央就觉得颇为惊艳,这会儿更有心思了,拉着二夫人道:“这是你家的六姑娘?长得真真是极好!我方才就觉得似曾相识的,这才想起来,我当初见过楚家姑娘一面,如今倒觉得六姑娘倒有些像她……”

    萧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提及沈青璧,二夫人便只含糊道:“央姐儿的母亲与楚家有亲……”

    安夫人叹了一回,笑道:“长得这样好,将来就是嫁入王府公侯之家也不为过了,你们家要是愿意,我便替她留心着些!”长得太好却也是桩祸事,寻常人家是护不住的。

    二夫人自然笑着应了。

    萧央坐在马车里的锦垫上,半晌才发觉手心里竟全是冷汗,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脸色是说不出的惨白。

    抱石在马车里点了炉香,有镇神安定的作用,又倒了盏茶递到萧央手里,萧央慢慢抿了一小口,觉得万分苦涩。

    夷则见她吩咐车夫往宝庆巷子去,心中惊讶非常,却也没说什么。

    赶马车的车夫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因车中坐的是府中女眷,故马车走得十分平稳而又缓慢。

    宝庆这一整条巷子都是楚家的,如今极少有人从这里经过,巷子也不算狭窄,能并排驶过两辆马车。快到了楚家别院门前时,对面突然有一辆青帷马车驶过来,速度很快,像是没料到这里会有旁的马车经过一般,到了跟前了才猛地拉住缰绳,却也来不及了,接着就听马的嘶鸣声,马车猝然翻了过去。

    对方马车倒是没事,一个穿着竹青色团领锦袍的男子走下来,吩咐身边的护卫,“去看看是什么人的马车?若有伤亡,赶紧送去医馆。”

    像是女眷,他皱了皱眉,对方几个丫头都在喊“六姑娘!”他更不好过去了,想了想,便转身向楚家别院走去。

    这时一个护卫匆匆追上来,低声对他道:“是萧家的马车。”

    萧家?六姑娘……

    他吓了一跳,也不顾避讳了,忙走过去,果然看见一个侧脸都是鲜血的丫头正是夷则,她冷静的抱着紧闭双眼的萧央,抬头道:“肖都尉。”

    楚家别院中有座清凉殿名唤兰台,兰台地势颇高,梨木遍植,繁繁簇簇如大雪覆盖。远远望去,整个兰台犹如悬在半空。

    四周帷幔垂落下来,西侧槛窗并未关实,轻风吹过,帷幔上缀的流苏便随之丝丝缕缕摆动。

    游太医给床榻上的萧央诊脉,半晌才道:“王爷不必担心,六姑娘无碍,一会儿等她昏睡醒了,再吃副温补的汤药就没事了。”就完就拱手出去,到外间写方子了。

    坐在床畔的重渊慢慢俯下。身,将她圈到自己怀里,低下头亲了亲她细嫩的小脸。

    萧央昏睡了两天,像是坠入了一个冗长的梦中,灵台一片晦暗。她突然想起了许多前尘往事。

    梦中夜色浓稠如宣纸上晕染不开的墨,大片大片蔓至眼前,几乎将她包裹其中。

    十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然而于萧央来说却仿佛经历了一生那般长久,她曾经以为自己一生都不会忘记的那张面容,如今回想起来如同隔了一帘纱幔,明明许多次出现在她眼前,她却也没能将他认出来。

    十三年之前,她单纯至极,并不懂得什么是爱一个人。

 第44章 前世

    她一直记得他是如何将自己那可怜的尊严一点一点磨灭殆尽的。

    大雪一连下了数日,窗外雪骤纷纷,铺天盖地。

    阿暖端了碳盆进来,替她披了件斗篷,轻声道:“姑娘,重将军来了。”

    她木木的“嗯”了一声,“又在母亲那里么?”听到阿暖肯定的答复后,她浑身就止不住的发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他一定要生生逼死母亲才肯罢休么!”

    半月前,红丸案发生之后,她的祖父楚愈以欲图勾结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王阶兴兵造反为由,当场被诛杀在御桥下。楚宅被抄,楚氏不论男丁女眷皆被斩首,只有她和她母亲被关在了这里。

    她甚至不知道这是哪里,但重渊会经常过来,他留着她母亲,也是为了从她母亲手里得到什么东西,她母亲几乎快要被他逼疯了!

    她突然觉得自己十分可笑,连带着自己的名字都可笑无比。

    她母亲怀着她时,曾梦到自己掉进了一处极深的深渊中,四周皆是山谷。她母亲慢慢在深水中沉落,也不知沉落了多久,竟见水底有一颗晕晕发光的明珠,她母亲在梦中也不知惧怕,便伸手去够,却突然不知自哪里蹿出来一只恶龙,将她母亲连水带人卷上了高空。她出生之后,母亲便为她取名千珠。

    后来得知与楚家交好的重家嫡长子名叫重渊时,连她母亲都十分惊讶,那时两家便交换了信物,约定等两人长大后,便定为儿女亲家。

    过一会儿突然听到门外有人说话的声音,阿暖进来时声音都有些发颤,“姑娘,重将军让您也过去。”

    楚千珠房门外一直有重兵把守,许是怕她寻短见,她房中除了一张卧榻和一张圆角小几外,连个瓷瓶都没有。如今倒是敢让她出去了。

    门外大雪纷落不停,她沿着庑廊去母亲的住处,她也并不能常常见到母亲,有时外面的护卫会带她去见母亲,除此之外,她连房门一步都出不去。

    到了正堂外,隔着雪幕她就听到了母亲声嘶力竭的喊声:“我不知道!你害死了楚家所有的人,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

    她闭了闭眼,两手紧握才能勉强抑制自己的颤抖,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看见重渊时的那种恐惧,就像隐匿于黑暗中的凶兽对着她张开了血盆大口,耐心地等着她跳进去。

    正堂内,重渊站在堂下,他两侧都是带刀护卫,楚千珠从外面进来,他甚至都没有看她一眼,只是淡淡的吩咐人将她母亲扶起来,“楚夫人,我只是想问你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