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渔家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家一家子激动地目送颜正茂兄弟离开,此时不过晌午刚过,何氏看着天色还早,斟酌着朝颜璐问道:“爹,我们现在要不要先弄点吃的?”
何氏主要是看到几个孩子疲惫的样子,尤其是颜竹玉和颜景瑜,两个小家伙一个采水蕨,一捡田螺,可比颜竹君兄妹辛苦多了,今天收获还不错,何氏也想心疼心疼自己的孩子。
颜璐看了几个小的,沉吟了一会儿便点头应下了,“那就在这附近找个空地将就一下,随便先弄点吃的,吃完了我们再去起鱼篓,你让几个孩子也歇一歇,就是那两个钓鱼的小的也让他们缓一缓,大家也累了,都停一停。”
颜景泰想说自己不累,不过看到弟弟妹妹欢呼,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自觉地收拾起了鱼竿,却没想到这会儿颜竹君的鱼竿又有动静了,他只好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到正在咬饵的鱼。
不一会儿,颜竹君猛然提起鱼竿,一条差不多两斤重的鲶鱼被她拉出水面。
看到鱼的个头,颜景泰高兴地大声说道:“三妹,大哥可真是佩服你,都要收竿了还能钓上大鱼!”
何氏和颜璐就在不远处,自然也听到了他们这边的动静,颜璐的脸上露出一抹舒畅的浅笑,突然道:“今天运气好,你们爹和小叔已经去府城了,既然这样就把三丫头钓上来的这条鱼煮了,咱们也改善一下伙食。”
何氏震惊地看着颜璐,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听,她嫁到颜家这么多年,还从没听颜璐主动说过拿大鱼给家里改善伙食。
本来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该要用大鱼改善一下伙食,不过那个时候大鱼都是有市无价,再加上大冬天湖面冰封,他们连出去打鱼都成了奢望,更别说吃鱼了。
唉!一年忙到头,年复一年,何氏是真的不敢想这所谓的大鱼,没成想今日自家公爹竟然会主动提出吃大鱼,这一条鱼下去,可就是四十文钱了!
想到这里,何氏又觉得有些肉痛,一边是心疼自己的孩子,一边是心疼铜板,也是难为她了。
颜璐看出何氏的纠结,晒然道:“以前是咱们家条件窘迫,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凡有可能,我都想咱们一家子吃饱吃好穿暖。
这几天多亏了你们,咱们家这次卖了这些鱼,家中也算是有些余钱了,以前没让你们吃顿好的,这次我们就好好吃一顿,至于正然他们兄弟俩,晚点我们去起鱼篓,要是有大鱼,晚上也给他们做上一条!”
何氏很少听到颜璐说这些心里话,感动得眼眶都红了,既激动又高兴,兴奋地应下之后连忙拿了颜竹君的鲶鱼去找地方做饭了。
颜景瑜听到有大鱼可以吃,已经高兴得找不着北了,说什么都要跟在何氏的屁股后面,何氏干脆把颜竹玉和颜景瑜一起带走,颜景泰去帮颜璐收拾渔网了。
剩颜竹君一人百无聊赖,又不想继续钓鱼,只好在河岸边上来来回回地走着,沿着河边走了好一会儿,总算是让她找到一处不是水草的河滩了,只不过河滩上面都是淤泥,还有密密麻麻的小洞,也不知道里面会不会螃蟹?或者会不会有河蚌?
颜竹君很想去探个究竟,这时一阵秋风吹过来,她的小身子瑟缩了一下,连忙收住自己的小脚,现在已经快要深秋了,虽然这会儿是晌午,有阳光照着不会冷,可是风是凉的,若是她就这么踩进淤泥里,这一身肯定会脏了,万一要是什么都没找到,何氏跟颜璐肯定会生气的,她还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被大人骂一通。
颜竹君把这个地方记住,想着要不要明年入夏了再怂恿颜景泰陪她过来看看。
就在颜竹君琢磨的时候听到何氏呼唤的声音,小家伙赶紧收起心思,撒起脚丫子狂跑。
此时的渔船上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鱼香味,颜竹君上了船才发现,原来何氏用那条大鱼炖了鱼头水蕨菜汤,剩下的鱼肉则和田螺还有黄米一起,煮了一大锅鱼粥,看着浓稠又有食欲,甩他们以前的吃食好几条街。
何氏给颜璐先盛了一碗,再给几个孩子各装了一碗,最后才轮到自己。
颜家一家子美美地在船上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饭食,吃得意犹未尽,而赶去府城的颜正茂兄弟俩就没有何氏他们的高兴了。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十章 贩夫走卒的人生,颜家的存银
两人这回仍是跟昨天晚上一样先去酒楼,这个点酒楼刚刚过了用饭高峰期,里面只有三三两两的客人,以及一些过往的商旅。
兄弟两走了两三家酒楼,问了一下,只有一家酒楼愿意收购他们的鱼,不过看到那么多的鱼,酒楼把价钱压得很低,兄弟两也不想贱卖了,只好继续背着大鱼到处吆喝。
最后无法,只能先把这些鱼放到鱼市去卖,期间有一些过往的行人看他们的鱼不错,卖出了几条,只是剩下的还有三四十斤,眼看着天色都快暗了,兄弟俩没由来的着急了起来,越发扯着嗓门叫卖。
直到华灯初上,酒楼又开始热闹了起来,他们再继续背着鱼去酒楼询问,这回总算又去掉了二十几斤,眼看天都黑了,他们的鱼还是没有卖完。
兄弟俩的心凉了半截,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两人只好背着篮筐走街串巷,如游魂一样边走边喊,路过一户人家的后门,两人也没想过会有人出来买鱼,没成想那门还真就开了,一三四十岁的妇人追上他们的步伐,在他们身后喊道:“买鱼的,等等,我要买鱼……”
颜正茂兄弟两高兴地转过身,看一个妇人跑得气喘吁吁,赶紧主动跑过去,把自己的鱼放下来,“这位大姐,你要买哪一条?”
那妇人缓过劲儿来,往篮筐里看了看,可惜天黑什么也看不清,妇人皱了皱眉,开口道:“这伸手不见五指的,什么都看不到,这样吧,你们拿着鱼跟我去府里的厨房,要是掌勺的老李头看上了你们的鱼,说不定还会都买了。”
兄弟两一听,激动得不停地搓手,干嘛拿着篮筐跟着妇人走。
进了那处后门兄弟两才知道,原来这还是有钱人家的府邸,从外面也看不出来这宅子内的风景,这一进来兄弟两立马感受到这府邸主人的富贵,就算不是权势人家,也肯定是富贵人家,不是他们可以议论的。
这么一想,兄弟两越发沉默不言,紧紧跟在妇人的身后,妇人领着他们去了一间大厨房,里面的人正在忙碌着。
妇人挑剔地捂着自己的鼻子,防止被烟熏火燎的厨房给熏着,“老李头,你出来一下。”
妇人喊了一声,正在做菜的一老头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跑了出来,点头哈腰谄媚地朝妇人说道:“张姑姑有什么吩咐?”
张姑姑指了指自己身边的颜正茂兄弟两,一板一眼地说道:“老夫人说要喝鱼汤,小少爷和小小姐也说要吃鱼,今天咱们府里的鱼晌午就用掉了,正好刚刚听到他们在叫卖,你去看看那些鱼,要是新鲜就买一些,快些,老夫人可等不得!”
张姑姑刚刚跑得那么急就是因为府里没有鱼了,这会儿天黑也没地儿买去,正心焦得不行,打算去隔壁府上看看人家有没有,若是有的话给人家买两条过来,没想到她还没跑到后门,竟然听到门外边有人在卖鱼,可把她激动得差点跑摔了。
老李头听了张姑姑的话可不敢怠慢,立马翻看了颜正茂他们的篮筐,只见里面就剩下六条鱼,有一斤多的,也有两斤多的,虽然没有活蹦乱跳,但鱼鳃还在动,显然都还活着。
老李头满意地点点头,朝张姑姑说道:“张姑姑,都是新鲜的,六条鱼,估摸着也就十来斤重,我们要买多少?”
张姑姑因为颜正茂兄弟两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心情不错,再加上这会儿天色也不早了,没怎么想便开口道:“才十来斤,也就够老夫人和夫人少爷小姐他们吃一顿,就都买了,你看着做就是,换些花样,也能搏老夫人欢心!”
老李头听出了张姑姑的潜在之意,激动地连连应下,又说了好些好话,张姑姑这才转身走了。
颜正茂兄弟两一直在边上沉默地当着壁柱,根本不敢插话,等张姑姑一走,兄弟两才松了一口气,心里雀跃得不行。
老李头朝颜正茂两人说道:“你们把这鱼拿到厨房里放着,然后跟着阿才去管事那里结账。”
阿才笑嘻嘻地领着颜正茂兄弟两出了后厨的院子,在府里拐了几个弯,进了一处下人居住的院落,“到了,这里就是管事住的地方,你们随我来。”
两人跟着阿才找了一个管事,管事看着四五十岁,吃得脑满肠肥的,一双眼睛却是精明得很,听了阿才的话,管事随口问道:“总的多少?”
这话问的是颜正茂。
颜正茂紧张地吞了吞口水,谦卑地说道:“鱼有十二斤四两,都是活的,抹去零头,按市面上的价格一斤二十文,总的是两百四十文。”
管事看了一眼阿才,阿才点点头,他才没有再开口说些什么,转身去了里屋,没一会儿就拿着一串铜板出来,高傲地说道:“这里是两百四十文,你们拿好了,清点一下,出了这个院子可就钱货两清了!”
颜正茂愣了一下,掂量了手中的铜板,和颜正然一起点数了一下,确认没有问题,连说了几句感谢才随着阿才离开。
出了后门已经是深夜了,深秋夜晚凉如水,兄弟两紧了紧身上的破衣裳,赶紧加快步伐离开。
这一路上两人都没吭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刚那管事鄙夷的眼神,总之他们虽然卖了所有的鱼,心情却不像昨天那般兴奋。
回到东阳湖的时候,颜家的渔船上仍是颜璐和何氏在焦急地等着他们。
看到颜璐和何氏眼中的担心,兄弟俩的心情好了不少。
这次颜璐也不急着追问他们赚了多少钱,而是让他们赶紧会船舱暖和暖和,何氏则是去了木屋提饭食,里面的东西跟他们晌午吃的是一样的。
兄弟两吃了热乎饭,肚子里暖暖的,立马抛开在府城遇到的那些心酸不快。
吃过饭食,颜正茂才把他们今天赚的铜板全都拿了出来,“爹,今天的鱼全都卖光了,一斤二十文钱,总的卖了一贯又一百二十文钱,再加上之前的四百文和五百文,我们家现在已经有两贯钱了。”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十一章 颜璐的过往,调整行程
颜璐盯着简陋的饭桌上的铜板,久久回不过神来,想起自己这一辈子,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眼眶微湿,沉吟了一会儿才道:“我们家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多的铜板了!至从我娶了你们娘,记忆中,还是你们外祖父在的时候家中有这么多钱,可是也不过三贯多。
有那三贯多的铜板,我们家在东阳湖上已经算是家境殷实的了,可惜后来你们外祖父病了,三贯钱不过两三天全没了,从此我们家就再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铜板了!”
颜璐这也是看到这么多铜板有感而发,说来他这一生也是命运多舛,小的时候出生在家境殷实的北方,是以可以从小念书,在老家没有遭遇旱灾的时候,他可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只是老天弄人,在他还没参加科举的时候,家乡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十村九空,不是饿死渴死,就是背井离乡逃亡的,他是跟着家人逃出来的,那个时候他以为自己会死在逃难的路上,谁让他比旁人要体弱许多。
没成想他熬过来了,比他强壮的好些人却死了,跟他一起逃出来的家人也是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只剩下他一人。经过背井离乡,亲人丧生的悲痛,颜璐只想好好的活下去,不管怎么样,他不能让颜家绝后。
凭着这份执念,他硬是咬牙从北方逃到了南方水乡,等他走到东阳湖边的时候,他已经颠沛流离了一年多,从最初唇红齿白的读书人,到最后变成一个邋遢、不修边幅、干瘦如柴的叫花子,生活的艰辛磨灭了他的骄傲和尊严。
当他病倒在湖边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这次真的不行了,没想到竟然被东阳湖上的渔家给救了,救他的人正是颜正茂的母亲陈氏。
那会儿陈家也穷,但陈家有个会盘算的当家人,也就是陈氏的父亲,陈氏的父亲中年才得了陈氏这么个女儿,妻子又早早走了,便对陈氏百般疼爱,一直想着找个女婿入赘陈家,正好陈氏救了颜璐。
陈父在听说了颜璐的遭遇之后,便动了心思,再加上陈氏对颜璐很有好感,而颜璐也确实需要一个家,他真的不想再颠沛流离下去了,双方都有意思,陈父就给两人办了个简单的亲事,就这样,颜璐和陈氏成亲了,颜璐也在东阳湖落户了。
没多久颜正茂出生,陈父高兴得差点摔进东阳湖,五年之后,颜正然也出生了,那会儿陈父还在,陈家家底不错,因为颜正然的出生,陈父又买了一条渔船,打算将来自己两个孙子可以一人分一条。
后来的后来,便是陈父生病离世,没多久陈氏也走了,颜璐安葬了陈家父女,从此自己一人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再到后来,东阳湖上多了一些渔家,外人不知道陈家的情况,想着两个孩子都是颜璐的,却姓了陈,免不得多问几句。
颜璐不希望外人嚼舌根子,便想着把两个儿子的姓给改了,让他们跟自己姓颜。为了这事,颜璐还特地带着两个儿子去了陈家父女的坟前祭拜问灵卜卦,卜了三次,卦象都是一样的,同意颜璐给孩子改姓,颜璐这才安心地给两个孩子改了姓氏。
几个跟陈家相熟的人家知道颜璐给孩子改姓氏的内情,倒也没多说什么,毕竟陈家确实没人了,让两个孩子改姓他们也能理解,时间久了,东阳湖上的人家只知道有颜家,不知有陈家,不过颜璐还是每年都会带着一家子去给陈家父女祭拜敬孝道。
颜正茂看颜璐这幅神情,就知道颜璐又想起那行艰难的往事,便出声道:“爹,这次我们赚了这么多铜板应该高兴才是,我想着这会儿还不到入冬,距离下雪也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应该趁着大雪封湖再多赚一些。
经过今天的叫卖,我跟正然都发现我们还是要在早市的时候卖鱼才有市场,我们商量了一下,想着是不是把捕鱼的时间改一改?以后我们傍晚出去捕鱼,黎明的时候起网,然后马上送去府城,赶着早市把鱼买了,要是卖不完,我们也有时间再去走街串巷。”
这是颜正茂和颜正然商量了一天的结果,他们这里是水乡,最不缺的就是鱼,会有许多商户到早市的鱼市采购,还有一些大户人家也会过去挑选最新鲜的大鱼,更有甚者,一些内陆的商人也会在早市的时候过去采购大批鲜鱼,他们会把这些鲜鱼制成鱼干卖到内陆,或者直接把鲜鱼通过运河运送到内陆,一斤二十文的鲜鱼到了内陆可以变成一斤白来文,还是有市无价的那种。
他们这两天网上来的鱼都不小,量也大,只有在早市的时候售卖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滞销。
颜璐没怎么思考就答应了,正好他也觉得这样早上捕鱼,下午卖鱼安排不是很合理,父子三人一拍即合,何氏在边上一直默默无言,反正这种情况她向来不掺和,便收拾了一下碗筷桌子,没跟颜正茂说上两句话就回另一条渔船歇下了。
清晨的湖面散着一些白雾,又冷又冻,湖面微风一吹,只觉得寒彻入骨。
颜竹君是被冷醒的,等她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被子已经不翼而飞了,扭头一看,竟是颜景瑜这臭小子把她的被子全给裹了去,颜竹君拉扯了两下,没能拉出多少被子,再加上船舱内空间小,她根本就划不开手脚,只能放弃,认命地起来穿衣服。
出了船舱她才发现,此时天色尚早,何氏还在木屋里生火煮饭,另一条渔船上也是静悄悄。
颜竹君惊奇地咦了一声,往常这个时候颜正茂三人应该已经起来收拾渔网,准备吃了早饭就出去捕鱼,怎么今天偷懒起来了,难不成昨天卖那些鱼赚了钱就嘚瑟了?
想到这里颜竹君又摇摇自己的脑袋,颜正茂那几人可不是那种性子,想不通,颜竹君干脆爬上木屋去寻何氏。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十二章 解决隐患的办法,祖孙对话
何氏昨儿因为得了一大笔钱心情舒畅,睡得极好,煮早饭的时候还哼着小调,猛不丁一个转身被身后突然出现的颜竹君吓了一大跳,“你这丫头怎么今天起这么早?娘被你吓了一大跳!”
颜竹君无奈地抓了抓后脑勺,乖巧地认错道:“娘,我不是故意的,一早起来看到大家都在睡觉,只好上来这里了?爹和爷爷他们今天不去捕鱼了吗?”
何氏拿着锅铲在锅里搅了两下,轻笑道:“你爷爷说了,往后咱们傍晚出去捕鱼,黎明的时候去起网,赶着早市去卖鱼,省的每天都要担心鱼卖不完。”
颜竹君想了一下就明白了,昨晚他们睡下了颜正茂兄弟俩还没回来,只怕是昨天卖鱼不是很顺利,颜竹君不禁担心了一下,“娘,咱们家昨天那些鱼卖光了吗?”
“卖光了,你爹跟你小叔叔卖到很晚才回来,你们不知道。”何氏长吁了一口气,饭已经煮好了,一边盛饭一边耐着性子回答颜竹君的问题。
颜竹君却是没有再追问什么,只是看到湖上正在忙碌的渔夫,心里莫名的有些担心,沉默了好一会儿,她才犹豫地问道:“娘,要是爹他们去早市卖鱼,会不会碰到很多跟咱们家认识的叔叔伯伯?”
“那当然会!大家都是渔民,捕了鱼自然都要赶在早市的时候卖了才好……”何氏说着说着脸色一变,震惊地看向颜竹君,对上颜竹君那清澈懵懂的眼神,何氏又镇定了一些,应该是她想岔了,这孩子才四岁,怎么可能懂得那么多弯弯绕绕,只怕是随口无心说了这么一句罢了。
只是何氏心里有了担心,也没有心情再跟颜竹君瞎扯,把饭食装好便带着颜竹君下了木屋。
吃早饭的时候,何氏想了想还是开口道:“爹,我感刚刚想了一下,若是以后我们每天还能捕到那么多鱼,早市的时候一定会被其他人家看到,到时候要是他们追问起来,我们怎么回答?”
何氏刚刚正是因为颜竹君的提醒才想到这一点,之前几次他们家都是早市过了去府城叫卖,因此还没人注意到他们家,这会儿要是他们天天拖着五六十斤的大鱼去早市,肯定会被有心人留意,到时候那个地方只怕是瞒不住了。
若是他们家日子好过,何氏也不会担心这些,可他们家现在还指望着靠那个地方挣颜正然的娶媳妇钱,肯定不能让那个地方被别人知道了去。
被何氏这么一问,颜璐和颜正茂兄弟俩愣住了,本来还吃得香,这会儿却没了吃饭的心思。
颜璐蹙眉深思,之前他确实没想这么多,主要是以前他们也没碰上过这种情况,现在被何氏这么一提醒,颜璐立马想到可能出现的后果,不禁后背微凉,“老大媳妇说得极是,爹差点就害了我们家了,现在看来,我们要重新计划一下了。”
“爹,我们这里捕鱼都是送到早市去的,只要我们去了早市,不管怎么躲避,肯定会碰上相熟的人家。”颜正茂的眉头都快皱得挤死苍蝇了,整个广信府府城就那么一处早市,他们若是不想让人知道除非不去早市,但是那样他们卖鱼就会艰辛许多。
“唉!”颜璐叹了口气,他也想不到好的注意,船舱内陷入一阵沉闷,颜璐余光看到颜景泰,想着这孩子是颜家的长孙,便问道:“景泰,你怎么看?”
颜景泰被颜璐问住了,他不过才九岁,就算再早熟,也没法理清楚这些关系。
颜璐也不觉得意外,扭头看了看颜竹玉兄弟姐妹四人,又问道:“你们呢?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爹,你别为难几个孩子了!”颜正然也不知道他爹今天是犯了什么诨,竟然去问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
颜竹君其实是有想法的,只是不敢说,现在颜璐突然开口,正好给她一个话头,她赶紧出声道:“爷爷,既然不能去早市,那咱们就不去呗。”
颜璐还以为颜竹君会说出什么好点子,结果竟是一句废话,被噎了一下,好一会儿才解释道:“三丫头,我们家的鱼要是多的话,不去早市可能就卖不完了,卖不完就没有钱赚了!”
颜璐用最直白的话耐心地解释给颜竹君听,旁边观望的颜正茂几人已经呆住了,他们还没见过自家老爹这么有耐心的跟孩子交流,几人面面相窥,因为看不懂,所以决定还是继续安静地观望。
颜竹君无语地撇撇嘴,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没一会儿便说道:“那就让爹爹少拿一些鱼去早市就好了,或者让爹爹和小叔分开卖,这样可以吗?”
颜璐认真思考了一下,嘴角露出一抹浅笑,眯着眼满意地看着颜竹君,摸了摸她的脑袋,对颜正茂兄弟两说道:“就按三丫头说的办,往后我跟你们一起去早市,我们先拿一小部分鱼上去卖,然后找那些大商户,要是有人愿意收购,我们直接把渔船划过去,把鱼一起卖了,这样也能避免被其他人注意到。”
因为去早市采购鲜鱼的商户在水上都有自己的货船,他们要是直接把鱼卖到货船上,根本就不用上岸,自然别人也不会看到他们究竟捕了多少鱼。
被颜璐这么一说,颜正茂兄弟两豁然开朗,边上的颜竹君对颜璐佩服得不行,她其实没有想得这么深远,只是想说让颜正茂兄弟俩分批次把鱼给卖了,要是被人问起就说家里陆陆续续打上来的,现在颜璐这么一计划,倒是比她的想法成熟了不少。
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家子全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下晌之前不用出去捕鱼,颜正茂他们便有许多时间,几个孩子吃过饭便开始认字练字,全都是用木板和清水,孩子们学得认真,一早上的时间就这么没了。
晌午刚过,何氏坐不住,忙活完了家中的事情,立马带着两个大孩子去采水菜,颜竹君不想一整天认字,再加上她本身就识字,便决定跟着何氏去钓鱼打发时间,连颜景瑜这条小尾巴也跟了上来。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十三章 鱼篓也是能篓鱼的,电闪雷鸣夜
颜璐的要求是他们别落下功课就行,其他的素来不怎么多管,何氏带着他们去了那处小河道,因为昨天下的鱼篓还没收,便与长子颜景泰一起先收了鱼篓,这些鱼篓全是放在水草从中,位置也深一些,颜景泰个子不够,何氏不敢让他冒险,全是亲力亲为,颜景泰只负责接应鱼篓。
等母子俩把所有鱼篓弄到渔船,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了,这会儿颜竹玉已经采了两大篮筐的水蕨,颜竹君也钓了七八条鱼上来了,就连最小的颜景瑜也捡了一篮筐的田螺。
何氏和颜景泰喘息了一会儿,才细细清点收获,水草从里最多的是草鱼和鲫鱼,他们放鱼篓有十几个,网上来两三斤重的草鱼有六条,一斤来重的有八条,剩下的全是成人巴掌大的鲫鱼,合起来也有十几条,再小一些的小鱼让何氏给扔了,若是他们连这些小鱼都抓了,往后这河里的鱼肯定越来越少了。
渔民心里也是有一把秤在的。
何氏把所有的鱼收拾起来,顺便把颜竹君钓到的鱼也一并混在一起,他们正打算离开,颜璐父子三人已经划着渔船过来了。
“爹,你们现在要开始捕鱼了吗?”何氏等渔船靠过来才问道。
颜璐在另一条船上点点头,问道:“你们收获怎么样了?”
“爷爷,我们的鱼篓起了不少大鱼,还有妹妹钓上来的,好多。”颜景泰献宝的嚷嚷道。
何氏也笑道:“爹,这边两三斤重的大鱼合起来有八条,一斤来重的有十一条,还有十六条巴掌大小的鲫鱼,合起来大概十斤左右,这个家中生了娃娃的人家最喜欢了。”
何氏笑眯了眼,刚刚她就算过了,这些鱼要是全都卖出去,应该能换个八百二十文左右,总之是不会少于八百文的,若是等会儿颜正茂他们还能有昨天的收获,他们这回说不定能换个两贯钱,一想到这里,何氏的心便怦怦直跳,怎么都静不下来。
颜璐父子三人心下一算,全都激动了起来,越发有干劲了,颜正茂更是直接跳到何氏他们的渔船上,非要马上去下鱼篓。
有颜正茂他们在,何氏是什么也不用干,便划着船带着一家子回了东阳湖做晚饭,晚些时候再过来给他们送饭。
今晚颜璐他们肯定是要守在小河道附近,等待黎明起网,若是这次大丰收,以后他们估计晚上都要在这里度过了。
几个孩子已经习惯在东阳湖上漂泊的日子了,因此不管何氏把渔船划到哪里,他们都没有异议,到了饭点就吃饭,虽然还是没几粒米饭,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吃好了就去睡觉,任凭何氏带着他们在湖上漂泊。
只是今晚注定不太平,颜竹君记得自己刚刚睡下的时候便听到雷鸣,还有闪电从天空划过,这会儿他们的渔船停在小河道这边,除了他们家的两条渔船,再也看不到其他渔家的影子。
何氏从对面渔船过来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呵着气,“这鬼天气,都深秋了竟然还电闪雷鸣的,看样子等会儿要下大雨了,我们今晚必须把渔船靠岸栓上。”
一旦下了大雨,水位肯定会猛涨,水流速度也会加快,若是不把渔船停靠稳当,很容易船就随水逐流,跑远了是常有的事情。
何氏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颜正茂的呼唤声,让何氏赶紧把船弄到河岸边栓好绳子。
因为雷鸣声音密集,几个孩子的睡意全都被吵没了,船舱里狭小,四个孩子紧挨着说着悄悄话,不时注意外面的动静,不过一壶茶的功夫,豆大的雨点便打了下来。
何氏跟颜正茂是冲进船舱的,两人身上都有些湿,不过还好,不至于湿透。
几个孩子听到动静从被窝里冒出头来,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却能听到自家爹娘的喘息声。
颜竹君兴奋地说道:“爹,你怎么跟娘一起过来了?我们这船睡不下了!”
颜正茂已经许久没跟孩子们睡在一块儿了,听到颜竹君的话,逗弄地把她抱了起来,黑暗中竟然一抓一个准,吓得颜竹君哇哇大叫,其他人则捂嘴偷笑。
何氏难得见他们父女玩闹,也不制止,在一旁静静坐着,嘴边挂着浅笑。
颜正茂都弄了颜竹君一会儿才把她塞进被窝里,道:“外面下大雨了,河水很快就浑了,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网到鱼,要是这雨到了天亮还不停,我们明天早上就吃不上饭了。”
颜正茂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