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富春山居-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虽然不是好人,却还不是禽兽,干不出娶姨母做妻妾的事。”赵恒懒洋洋抽出扇子扇风,瞟一眼落苏色的潘晓霜,笑道:“小姨,是不是啊?”
能通风报信的自然不只八郎一个。潘晓霜那边也有人去报信,潘菘正看着亲兵搬药铺子的仓库呢,听讲妹子和杨八郎起了冲突,在闹市被人围住了,却是叫了一声苦也。
前几日富春闹乱子,一向威风的潘将军杀了人都弹压不住,偏那个刘老头一来,说了几句话城厢军的将士就安静了,俱都老老实实听他命令。便是把富春知县摆出来背黑锅吧,刘老头比他还狠,直接就把人当街斩了,当街就清算知县的财产,凡是来历不明的,俱都缴公,许诺拿出来给百姓们盖房子,富春的百姓就老实了。两下里一对比他也想明白了,刘老头并没有真被他架空,人家不出手而已,一出手是要人命的。
所以潘将军现在对刘老头很有些发怵。便是今日查封药铺,原也是刘老头的主意,他来的时候也没细想,可是方才那个药铺的掌柜的哭喊着要死活,骂他不得好死,他就有些回过味来了,敢情这小老头是把坏人都给他做了,人家自己揣着明白装糊涂,但有博声望的好事才出头呢。今日来抄药铺虽是个小事,若是让曲池府也闹起来,又哪里去寻第二个富春知县来顶缸?论手腕他不如刘老头,要背黑锅肯定是他潘小爷上,何苦来。
潘菘黑着脸走进人堆里,先瞪了一眼杨八郎,再剜了一眼王英华,居然挤出笑脸来,道:“咱们都是亲戚,打小玩闹着长了这么大,有什么过不去的非要当街说话。走,咱们找个酒楼吃几杯去。”
“不敢。”赵恒用力摇扇子,好像在扇苍蝇,“快把你妹子带走罢,等闲莫放她出来丢人。”
“赵恒!”潘晓霜尖叫:“去年你和我一起逛街,叫我小霜霜何等亲热,那时你怎么不喊我姨母,怎么不怕我丢人了?”
“闭嘴!”不必听旁人说的那些话,潘菘自家都觉得丢人,忍不住抽了妹子一个耳光,道:“来人,把小姐绑起来,押回京城去。”他的亲兵束手束脚,哪里真敢动手,潘晓霜踢了几脚,亲兵们都让开,潘晓霜便直奔英华,恨道:“王英华,都是你,没有你,恒哥哥怎么会嫌弃我!”
赵恒侧过脸,不忍看潘晓霜状若疯狂,八郎原想伸出脚绊一下,伸到一半的长腿又缩了回去,王英华的小擒拿手可是王二哥亲手教的,王二哥可是十万禁军教头陈大壮的关门弟子,轻轻一摔是耍么的。
英华撸了撸袖子,摆好姿势,待潘晓霜冲到离她二步远,先伸脚一绊,再一手揪住腰间,一手搭在潘晓霜肩上,便借着她冲过来的力气轻轻巧巧把人摔倒,又退后半步,伸腿用力一踢,便把人踢了开几步远。
潘晓霜和王英华交手也不晓得有多少次了,今日却是头一回被人家连摔带揣,敢情从前人家是真让着她的?她跌坐在地下,又是疼,又是闷,居然愣住了。
英华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冷笑道:“我虽是文官的女儿,不见得打架就输过将军的妹子。方才赵恒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他不要娶你,可怪不了我,要怪就怪你爹把你姐姐送把人家大伯做小老婆。”
堂堂的潘淑妃,在这丫头嘴里就是个小老婆,也太不把淑妃娘娘当干部了吧。潘菘的脸越发黑了,待发作王英华,如今有刘老头拦在中间如何做得,也只得缩手,潘菘的脸由黑转白,伸手把妹子扯起来,替她掸掸灰,发狠道:“我妹子自有我管教,王英华,你当街打人,我自去问你老子讨公道。”
“她方才可是举着刀要砍我的,还嚷着若是反抗即时处死。难道她冲过来要砍要杀我都由着么?”英华抱着胳膊冷笑,一丝也不现害怕,大声道:“潘大将军,你要谈公道,就当着曲池府百姓的面,我们谈谈公道吧。”
一柄待卫的佩刀孤零零躺在中间的空地上,反射着寒光。潘菘瞪那个腰间挂着空刀鞘的侍卫,骂道:“恁不小心,刀丢了都不晓得拾起。”
那侍卫低着头去拾刀。潘菘强笑道:“没有刀了,何来砍人?”
“要公道,要公道!”不晓得什么人开了头,大家一起举着拳头喊:“要公道,要公道。”大家捏着拳头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汇集,黑压压全是人头。
又有人喊:“还我们曲池百姓公道,还我们富春无辜百姓的命来。”声音尖细,明显是有人捏着嗓子干的。头声未歇又有人喊:“把我们的房子地还给我们,姓潘的滚出曲池!”
潘菘到曲池来,何止占了富春几千户人家的房子地?若是任他胡行,岂不是大家的房子地都要被他占了去?大家的呼声越来越响,人流汇成几股激流,激流的中心便是潘菘。
潘菘的脸都发绿了。他方才来的急,只带得十来个亲兵,加上潘晓霜带的七八个人,一共才二十来人,面对数万愤怒的百姓,潘菘真觉害怕。若是此刻百姓乱起来了,一人一拳他就活不成了,此时死了,便是事后潘家杀光这些人又有何益。他眨巴眨巴眼睛,把求救的目光投向赵恒。
赵恒有些犹豫,他大哥和潘菘关系还不错,又严命他不许和潘家起冲突,便是看刘大人的意思,也还是要留着潘菘做刀子的。可是他此时若是把潘家兄妹护下来,一来他自家不乐意,二来潘晓霜今日居然对英华动刀子了,若是他们逃过今日,难保潘菘那个小人不会对付英华和王家柳家。
八郎看出赵恒的心思,附着他的耳朵轻声道:“打虎要打死。潘菘迟早都是要死的,死在咱们手上更好,今日他若死在此处,在天下人看来……”
赵恒把扇子一合,轻轻点头,道:“自做孽,不可活。”伸手便把英华拦了一下,小声道:“你在咱们后头站着。”八郎用力一扯,便把英华扯到他身后了。
赵恒大声道:“各位乡亲莫要激动,潘菘若是真行了不法之事,官家必定会……必定会斩了他的。”
潘菘做的那些个事,又有几件是合法又得人心的?虽然本朝开国还不曾杀过大臣,可是本朝哪一个大臣似潘菘这般坏?赵恒说这话,分明是在替乡亲们壮胆子。
人群里突然有个男子从怀里摸出一把杀猪刀,大喊:“大家让开,我要替天行道,杀了这个大奸臣。”
“杀奸臣,杀奸臣,让官家别派好官来建新京城。”又是那个不男不女的怪声在煽风点火。举刀的男子领头,几十个红了眼的富春的百姓随后,一边喊着:“杀奸臣。”一边朝潘菘前进。
不待潘菘开口,那二十来个亲兵随从便把潘家兄妹围在中间。潘晓霜却是慌了,从她哥哥身后探头,尖声喊:“你们想造反吗,还不把刀放下!小的们,把这几个强盗杀了!”
她不说话还罢了,一开口,那二十来个兵都变了脸色,这是催命呢,今日潘家兄妹若是不死,曲池百姓就被她说成造反了。横竖都是一个死,谁会放过他们?大家相互对视,一齐都把刀抽出来,指望多拦一会,若是天可怜见,刘大人晓得潘将军陷在这里,必会使人来救。
十几把雪亮的刀尖指着那男子的鼻子,那人也有些怕了,捏刀的手都哆嗦了。突然人后那个不男不女的声音又道:“奸臣凭什么说咱们是造反?造反这样诛九族的大罪,咱们小百姓可担不起。咱们举起刀是为了替官家除奸臣,对不对?就是这个狗官害得咱们曲池百姓流离失所,害得富春血流成河!咱们说一句杀奸臣,他就诬咱们造反,咱们要不要放过他?”
“不能放过他,不能放过他!”
那男子的胆气又壮了些,挥舞着刀子又走了两步,毅然道:“我是替官家杀奸臣,我不是造反!你们都让开!”
说时迟那时快,人堆里不晓得谁,扔出一大包石灰砸到一个亲兵的刀口,包破灰洒,白石灰飞了一地,亲兵们还来不及捂眼,又是几包石灰扔了出来。人堆里就有人喊:“大家冲啊,我们捉奸臣呀。”
这个时候的人多是脑子发热的,有人发喊,便有人跟着行事,有人在前头行事,便有人在后头跟风,潘家亲兵被几包石灰砸的失去了战斗力,便有大胆的去夺他们的刀。这二十几个人被人冲散了,谁还能顾得了谁?大家抡起拳头一阵乱轰,口里乱嚷着:“打奸臣!”
八郎冲手下的几个家将使了眼色,把赵恒和英华围在中间,人家往中间挤,他们朝后头退,几被人潮冲散,好容易挨到一家铺子门板上,突然门开了,伸出一只有力的手,狠狠拽住了王英华的衣袖。
70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个时候;人人心里都是慌的,若是歹人趁着大乱把英华扯走;便是找得回来;女孩儿家也要吃许多羞辱。看到那只手扯住英华的袖子;八郎和赵恒俱都又惊又怕,二人眼睛都急红了。他两个也来不及说话;同时伸出手,一边一个牢牢扯住英华的膀子,八郎手快;一拳捣到那只手的麻筋上。
那只手才松开;赵恒用力出脚踢开半掩的大门;那人被大门拍到墙上,半边脸挨着砖墙擦了够一尺才站定,捂着鲜红的脸蛋暴跳。
这人生得好生面熟,不是方才拿着刀子要杀奸臣的那位壮士么,怎么一转眼就藏在门后拉人?莫非方才的事情并非偶然,而是人有在背后操纵
赵恒看了一眼那人,以目示意八郎。八郎会意地点头,对着那人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这位壮士好生面善。〃
却见李知远按着帽子,飞一般从二门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喊:“英华妹妹莫怪,这位是我远房表兄,一向性子急燥。”又说他表兄:“大表兄,他们又不认得你,你便是停一停,让我来开门又如何?”
看见是李知远唤那人表兄,大家心里俱都有数,方才起哄并非偶然,必是李知远做的。赵恒依依不舍地放下英华的胳膊。英华揉着方才被扯得生疼的胳膊,打量李知远口中的大表兄。那人想是脸疼的紧,站在一边龇牙咧嘴做怪像,怎么看也看不出和陈夫人是亲戚。
一本正经又严厉的陈夫人居然有这等孟浪的侄儿,再想一想李知远的那群表妹们,英华忍不住笑了,她走到表兄面前笑眯眯问:“表兄,你可晓得我是哪个?”
“你是我表弟未过门的妻子。”表兄揉着脸,不敢看英华,扭着头只看墙。
“那你做什么扯我衣袖唬我?”英华先是撸袖子想摆一个揍人的姿势吓他,因大家都看着她,悻悻地把袖子又扯下来,嗔道:“男女有别,怎么就动上手了?”
王二小姐也晓得男女有别了,真真是长进了。八郎忍着笑点头赞成。英华这是发作给情郎看呢,赵十二幽幽地扭过头。
那位表兄原本是左半边脸擦着墙鲜红一片,被英华两句一说,剩下的右半边脸顺带脖子到耳朵根都红得发亮。
李知远猜测英华恼他表兄才会如此,此事实是他表兄冒失在先,然英华在这个事上纠缠不休,叫母亲晓得必然不喜,倒不如把表兄支开为上。是以他忙咳了一声,从袖子里摸出一块手帕递把表兄,道:“表兄,你擦一擦,先到后头上药去可好,母亲还在等你说话呢。”表兄捂着脸先进去,他才引着大家进门,穿中堂经后廊的胡梯上楼。
上了楼顺着走廊一直朝前走,转了个弯,尽头居然是一个小小的坝子,几丛芭蕉掩着三间小瓦房,门窗俱是清漆冰纹,极是雅致。进门的厅,中间拿竹帘隔了里外,外头只有几只大书架并一张竹书案,几盆兰花都随意地搁在窗台上,墙上除去几幅狂草,居然还挂着一柄绿色鲨鱼皮鞘的弯刀,也没有旁的装饰。想来这里就是李知远的住处兼书房了。
一个七□岁的小僮待立在门边,圆滚滚的小脸蛋跟个肉包子似的,嵌着两枚晶晶亮的黑豆似的小眼睛,看着就讨人喜欢。英华天性是活泼的,看见活泼的就喜欢,不由对那孩子露齿一笑。谁知那孩子就跟个兔子似的跳进厅里,眨眼间不晓得从帘子后头搬出几张矮竹凳进来,又跟个兔子似的蹦出去了。英华只当自己把人吓着了,愣在那里自嘲地苦笑。
李知远忙笑道:“这孩子是青山的书僮,叫小团子。因他和青山凑到一处就憨玩,所以暂时叫我管一管。”
英华便把那个表兄忘了,忙道:“我看他赤子天性,极是好玩,莫管严了他。”
英华便是这点好,只要拿个事打岔,她就能把不愉快的事忘了。李知远忍着笑点头,一本正经道:“一定不管,一定不管。”让大家坐。
过不得一会,小团子笑嘻嘻左手提着一只茶壶,右手抱着一叠竹茶杯进来,一边兴高采烈的摆茶杯,一边说:“夫人晓得大少奶奶来了,请大少奶奶到上房说话。”
大少奶奶?这是指的谁呢这是,英华不知所措地望着李知远,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李知远想了一会才想明白指的是英华,笑着在那孩子脑门上弹了一下,笑骂:“还不曾过门呢,喊英华小姐。”
八郎笑的好似偷到小鱼的坏猫,指着英华道:“英华妹妹,方才受了惊,可有哪里不适?”
“啊,有……奴家觉得胸闷的紧,方才实是吓到了。”英华轻轻按着胸口,装做娇弱模样。
方才实是慢了一步,让大表兄抢先开门才闹出这么一个大误会,不过……英华这也装的太明显了吧,便是不敢见母亲,也要装的像一点么,李知远按住纠结的心,替未来的娘子撑场面,笑道:“小团子,你去和母亲讲,我们现在在说事儿,说完了我就陪英华妹妹去给母亲请安。”
小团子点点头,撒开腿跑了。
李知远咳了一声,一本正经道:“英华妹妹既然不适,先到里间歇歇,我们在外头说说闲话。”
英华顺从的站起来走了几步,微笑回头道:“我今日来原是问你来讨药的,家里病人都等着呢,这个原是我的正事,先说与你听。”
便是陈夫人的娘家,这几日也使人来李家讨过几次药。英华那边的人比起陈家只多不少,拖到今日才来讨药,可见英华实是没得法子了,亏她忍到现在才说。李知远点点头,温和的说:“使得,一会我就安排人,把常用的药给老师送两车过去。”
他们说什么闲话英华心里也有数,嫣然一笑,掀帘子进了里间,脚步儿却不曾停,径直打后门出去了。李知远这屋的后门通着一个小院,里头有三五株芭蕉,还养了一对小仙鹤,英华便倚在一块半人高的假山石上逗仙鹤玩。
李知远听见后头玩闹的动静不小,晓得英华不会听见屋里的声音,才道:“若是不出意外,潘菘兄妹已是在我们的人手里了。潘菘还罢了,那位潘小姐,实是死不得,所以要问你们讨个主意,如何处置她?”
“潘菘既死,潘晓霜焉能独活?”八郎收起笑容,捏着拳头在桌上轻轻一敲,“一并弄死省事。”
赵恒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才道:“知远兄,潘晓霜不死,走了消息怎么处?”
“曲池府和潘菘有仇的人家千千万,和潘晓霜有仇的只得英华一个。她若也死了,必然要查到先生家的。”李知远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赵恒,叹一口气,小声道:“她死了,便真不是咱们做的,以潘家人做事的性格,会放过我先生吗?”
“也罢,就放过她罢。”赵恒也叹气,道:“送到金陵关几日,让她自家逃出去,就与咱们无碍了。我的人不可靠,都不能用。此事知远兄安排罢。”
李知远点头,道:“我省得。若是顺利,我明日必去探望先生的病。若是我三日都不过去,就照咱们先说好的,赵恒装病,问刘大人讨些儿兵丁,护我王李两家周全。”
赵恒点头,站起来冲李知远做揖,谢他道:“知远兄,咱们自己人不说谢字,你万事小心。”
李知远还礼道:“是你的事,也是我的事,何来谢字。你们且在这里小坐一会,我和英华先去仓库挑两车药。”说罢从书架子上搬了几册闲书搁在桌上,拱拱手便到后院来。
英华逗鸟儿正得趣,见李知远不过说几句话功夫就出来了,诧异道:“不是要说闲话么,怎么就出来了?”
“既是闲话,当然只得三两句。”李知远把衣袖撸起来,露出两只晒的发黑的结实胳膊,把两只仙鹤撵走,笑道:“咱们先去仓库挑药去,我只说你前日就要来了,怎么拖到今日?”
“你既然晓得我要来,为什么不先预备好送去?”英华伸出穿着浅绿色底绣鹦哥绣花鞋的小脚,轻轻的在李知远的脚上踩了一下,嗔道:“还有,你们背着人想干什么坏事,还不许我知道!”
“我送药过去,在先生书房里坐坐就出来了,哪能似现在这般,自由自在和你讲几句闲话。”李知远笑嘻嘻地扯一扯英华的衣袖,拉着她从假山后头绕过去,推开一扇角门,指着二三十级的石阶道:“昨晚上下了点雨,小心滑。”
英华不理他,蹦蹦跳跳下来,回头看时,李知远才慢悠悠在石阶中间呢,不由笑道:“这个所在甚是清雅,又有趣的紧。”
“最要紧是清静。”李知远笑道:“前头这个夹道尽头的角门进去,一边通我母亲的后院,一边就是沈姐的住处。你进来时也看到了,我这个院子的前门直通后门,要出门也方便的紧。”
英华站在夹道中间顿足,啐道:“你这个人,真是的。我不问你,你便不说么。你的那位表兄,今日算是出了风头了,日后潘菘要寻他麻烦的!”
“无妨,我这位表兄父母皆亡,又无妻子,在外游学也有十来年了,本地无人认得他。便是查到我家来,也有的是话搪塞他。”李知远牵住英华的小手,轻声道:“莫要担心,有我呢。我必不教潘菘兄妹再欺负人。”
“潘家如今势大,便是不服气,也只有先忍着。”英华的目光温柔似水,“他们行事如此,想扳倒潘家的不是一个两个,为何潘家一直不倒,缘故儿也不需我明说,对不对?”
今日身边无人,他两个又手拉着手,靠的极近,气氛原就暖昧,英华这般温柔,李知远便有些把持不住了,待更亲热些吧,又怕英华妹子恼,若是松手先,先就不舍,更何况他心里痒的好似有一百条松毛虫在打滚,正需一味名唤英华的草药口服,真真进退两难。
李知远僵在那里微微喘息,英华虽然不大懂得他为何这样,心猜到是两个人靠的太近了。女孩儿家原是要庄重的,更何况还是在李家,她依依不舍地退后一步,笑道:“我也不跟你去挑药了,横竖要哪些药你心里有数的,我先去给你母亲请安。”就要甩脱李知远的手。
李知远却是不肯松手,牢牢捉着英华的手,直到推开角门,才松了手,笑道:“别怕,咱们先去寻大妹,有大妹在,母亲必要给你面子。”
陈夫人的后院却是不大,靠院墙种着几株桃树,此时桃花初谢,满枝嫩绿,枝头还挂着几个红红绿绿的花幡,因是淋过了雨,花幡都褪了颜色,发白的飘带在树间飘拂。偶尔还有几声鸟叫,极是清幽。
英华进了后院,深深吸了一口气,笑道:“还是你们家清静,我们那不是孩子哭就是狗叫,就没有安静的时候。”
李知远道:“府上原该在府城买个小房的,亲戚们虽该照应,住在一处烦恼就多。”
“可不是!”英华想到那些亲戚,就觉得牙根痒痒,不过不能和李知远说什么,气鼓鼓地在阶下磨牙。
李知远便静静的站在一边,估量英华的小牙磨的够锋利了,才道:“这个时候,母亲一定在前厅看帐,咱们从这里绕到芳歌妹妹住的东院去。”
正说话间,一个才留头的丫头从屋里探头,看见李知远,忙唤:“大少爷来了。”
英华想到方才被人唤大少奶奶,瞬间脸涨的通红,立刻站得笔直,连脚步儿都换成了小碎步,端端正正走道儿,目不斜视。任谁头一回看见英华,都会觉得英华实是端庄贤淑的榜样。
虽然不是头一回见识英华的变身绝技,李知远心里还是不停赞叹:“装的真像。”
陈夫人面对端庄贤淑的准儿媳,也说不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听闻英华是来讨药的,便叫儿子亲去仓库捡,她自和英华说些闲话。
李知远一转身就直奔妹子的东院,喊芳歌去救命,眼看着芳歌进去他才放心去捡药。
且不提英华在陈夫人这边如坐针毡,只说潘菘兄妹,虽有几个亲兵尽力护持,也挡不住怒火冲天的百姓的拳头。乱中不晓得哪里伸出来十几把刀,围住潘菘一通乱砍砍杀了,潘菘虽个武将,到底还是纨裤,一双拳头敌不得十几把钢刀,不过盏茶功夫就被戳得稀烂,连首及都被割了去。百姓们虽是愤怒,也不过存着法不责众的心思,闹一闹不怕,看见潘菘被杀了,俱都害怕,也就渐渐散去。
潘晓霜因是个女孩儿,有怀着邪心的人想趁乱去剥她衣裳鞋袜,也被几个持刀的人挡住了,喝道:“杀了奸臣也罢了,何必侮辱女孩儿,叫天下志士都看轻我们富春人?”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方保得潘晓霜的周全。哥哥和护卫死的死,伤的伤,她一个人缩在街角,哆哆嗦嗦把头上的钗,耳畔的珠都摘下撒了出去教人哄抢。只说把头发打乱遮住了脸,便无人认得她了,正好逃走。谁知她才逃进一条小巷,便被几个蒙面的汉子拦住,那几个人也不吭声,使抹布塞嘴的,用绳捆手足的,取麻袋装人的,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潘晓霜就变成了一只只会蠕动的麻袋,被一个老实巴焦的脚夫扛着,正大光明的穿过狂欢的街道,直奔码头去了。
虽然曲池府的知府汪大人甚有胆色,一出事就开衙点衙役打算弹压。然衙役比不得汪大人是外人无牵挂,大家都临时有事,不是老婆就要生了不得空,就是要解手不小心掉到毛坑里。
汪大人点了半个时辰的卯,除去十来个精壮心腹,也只得三五十个老弱病残。汪大人带着这几十人,也只能封锁街道,关了城门,使人给富春的刘大人送信。候刘大人点了兵马来救,遍搜曲池府,只寻得两个受了重伤的护生,半截戳得稀烂的潘将军,并两枚潘晓霜的发簪。汪大人唬得魂不附体,刘大人也无法,事情的起因已经查明,原是潘晓霜和王翰林的女孩儿过不去,嚷着要把人即时处死,激起了民愤。
潘菘兄妹已死了一个,便是晋王党牺牲王翰林,潘家也不会息事宁人,必要借这个机会打击晋王。若是护不住王翰林,晋王还做什么皇太弟?刘大人嗟叹半日,便决定先把王翰林摘出来,一边装模作样追查杀害潘菘的凶手,一边借着接手的机会正大光明查潘菘的亏空。
人都说江南人糯弱,谁曾想富春人这般有血性,居然敢把一向横行的潘国舅杀了。消息传到京城,众皆哗然。官家在朝会上大怒,百官禁若寒蝉,大家都不停的偷偷瞧晋王。晋王镇定自若,一言不发。冷场了许久,魏王德昭捧出两本帐,道:“前些日子曾有人送儿臣两本帐,儿臣见那些帐目数额大的狠了,只当假帐,也不曾当真。这几日听讲富春的亏空甚大,再看这两本帐倒看不出真假了,还是请父皇瞧一瞧罢。”便把那两本帐献上。
自家儿子扯后腿,官家不能再向晋王施压,把帐本大略看过几眼,便晓得这帐不会是假的了。潘家这般烂泥扶不上墙,恼得官家摔了帐本,径直退朝。
晋王面不改色地把帐本拾起来,交到大理寺卿胡大人手里,道:“查,潘菘枉死,咱们总要替他还一个清白。”
作者有话要说:卡太久了,抹汗,改了无数次了,我决定这章先到这里,后面的我再改改,改合适了再贴。
71算帐
晋王不查潘菘的死因;却要查潘菘的帐,是打算和潘家翻脸?
官家方才已被气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的晋王稳若泰山;目光锋利如刀锋。潘党的官儿们便是有心替潘菘说几句话;被晋王的钢刀擦着面皮刮过,哪里还敢张嘴。潘国公争了几句;吃不得晋党大臣的嘲讽,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朝会上的百官还没有散尽;潘妃生母张夫人的轿子就径直抬进了宫。
过不得几日;晋王的第二子深夜吃醉了酒闲逛;居然失足跌进汴水淹死。
又过了几日,潘妃生的小王子居然也病死了。官家念及和晋王兄弟同受丧子之痛,深夜召晋王入宫吃酒解愁,吃不得几杯又居然驾崩。
晋王以皇太弟的身份朝上走了一步,大赦天下,举国欢庆。
京城里风云变幻先不提,只说英华辞了陈夫人出来,看见大街小巷俱有兵丁巡查,略一打听,才晓得潘菘居然被人乱刀砍死。潘菘原是天子近臣,又领了官职督建新京城,岂是轻易死得的?官家便是不因为宠妃,也必定追查他的死因。
今日的乱子始自潘晓霜和英华过不去,虽然英华并无大过错,然追查到她和赵恒八郎头上,必然会连累王柳两家——英华红扑扑的小脸霎时就变白了,她咬着嘴唇想了好一会,偏过头掀车帘看赵恒和八郎两个。
赵恒和八郎骑着马儿行走,轻松自在的很。赵恒的笑容依旧,看向远山的眼神里甚至带有跃跃欲试之意,八郎哼着京城的小调,嘴里还咬着不晓得从哪里摘来的一枝红蔷薇。他两个都好似没事人一般,英华再想一想方才在李家他们神神秘秘的避开她讲话,就猜这事是他们三个做的。英华定了定神,慢慢把帘子放下,靠着板壁思量到家如何跟母亲说这个事。
柳家商行所处本是府城最热闹的街道,便是深夜叫卖声都不歇的。今日路上却无一个路人,兵丁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个年纪不大的黑脸红袍小将,皱着眉,苦着一张脸拦在街心,看见笑嘻嘻的赵恒,那张苦瓜脸瞬间又变成初绽的菊花。小将一路小跑过来,一边替赵恒牵马一边笑道:“刘大人等三郎等的好不心急?”
府城乱成这样,刘大人若是不头一个来看顾赵恒,才是怪事。赵恒点点头,下了马径直进去。八郎却不跟过去,反走到英华马车边,隔着板壁小声道:“熬药要紧,咱们快些儿。”
英华晓得八郎的意思让她做个先手,如此挨了骂也好有话说,便依着他不去母亲那里,先把两车药运回自己院里,把满院子的丫头婆子喊来,分派大家分捡配药。就在院子里头一字儿排开十几个风泥小炭炉,二小姐领头举着一把小破扇煽风,就差在自己脸上抹两把炭灰妆狼狈像了。
谁知柳夫人那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英华摇了一会扇子手酸,却是忍不住了,把破扇抛给小海棠,问杏仁:“娘可晓得我回来了?”
杏仁抿着嘴儿笑道:“夫人现在忙呢。姑老爷那边闹轰轰忙着吵嘴搬家,夫人在那边劝架。”
这个张姑老爷也真是天真,若是王家真有事他搬个家就能撇清干系?英华也不恼,反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