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珠娘子-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语很是平和,就如同往常与韩贵妃叙话一般,没有半点起伏。
  韩贵妃却是咬着牙,挤出一句来:“娘娘真是用心良苦,竟然早已安排了这个局,只可惜我大意了,忘了娘娘的心思素来不是常人能够揣度的。”
  她高高昂起头,想要维持住最后的尊严:“成王败寇,既然已经是这样了,娘娘又何必再耽搁时候,只管处置了我就是了!”
  只是说到这里,她终究是不甘心,望着天后那副平和恍若无事的样子,满是怨毒地说了下去:“只是娘娘以为真的就赢了吗?圣人对娘娘早已忌讳在心,一心要扶持陈留王殿下登上储位,太子殿下已经病重,这才是废后废太子的好时候,否则又怎么会有我与韩家,虽然如今圣人被奸人蒙蔽,错信了谗言诬陷,但早晚还会再动这个心思。”
  “到那时候,我的今日也不过是娘娘的明日罢了!”
  她那癫狂的笑声在殿中响起,让一旁的尚宫局女官与嬷嬷们都慌不迭低下头去,唯恐因为听到了这些悖逆的话引来祸事。
  天后脸上的神色渐冷,却还很是平静,拦住了要打断她的徐司言,听她说完了才轻轻笑着:“你说的不错,只是你却忘了一件事。”
  “你知道为什么我要留了你这么些时日吗?原本那日在二郎大婚之时我便可以出手,将你与韩家铲除干净,可我还留了你这么久,你就不想想这是为什么吗?”
  韩贵妃脸上癫狂的笑容满满褪去,死死盯着天后不发一言。
  天后却是笑着起身来,掸了掸身上的衣裙,从容地道:“鹰扬卫前一日从韩家家仆身上搜出了要送去陈留王府的密信,严审韩家众人之后才知道是贵妃命人从宫中送出的消息,要韩都尉送与陈留王的,如今那封信就在圣人的御案上。”
  她轻轻笑着,拢了拢狐皮袖笼:“这可真是件复杂的公案,竟然还牵扯到了陈留王,圣人只怕对韩家与你更是恨之入骨了,你们毁了他的一番心思呀。”
  韩贵妃的脸色从铁青转为苍白,半点血色也没有了,像一朵萎黄干枯了的花一般,软软伏在了案几上:“你,你竟然……”
  最后的希望也化作了泡影,原来她从来就不是天后的对手,天后要的不是她与韩家,而是陈留王。


第380章 已无退路(第二更)
  陈留王李念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焦急慌乱过,前日夜里便有金吾卫前来王府,客气却不容商量地请他将宫牌交了出来,更带来了圣人的口谕,命他在府中静思己过,不得诏谕不许入宫。
  而紧接着送到王府的密报也让他大吃一惊,竟然是韩家的事牵连到了他的身上,如今连韩彦写给他的密信都已经送到了御前,他已是百口莫辩,再加上先前送去韩氏宫中的厚礼,一切都已经坐实了。
  他想了不少法子,却是毫无用处,朝中的形势让许多之前已经投到他手下称臣的朝臣如今也开始摇摆不定,大都想着明哲保身,不愿过多牵扯进来,他只能坐在王府里一筹莫展,想不出别的法子来。
  “崔七郎呢?可在王府里,请他来书房说话。”李念站在窗边,看着外边银装素裹的园子开口吩咐亲随。
  这时候,怕是只有崔临能够救他。
  只是先前崔临让崔奕带了话与他,让他切不可与韩氏结盟,无论如何都要谨慎行事。
  可是他却没有听从这番话,更是为了避开世家的钳制,悄悄行事与韩氏定下盟约,想要借助韩氏与韩家的兵权一步登上帝位,如今却是落到这个地步。
  若不是走投无路,他实在没脸与崔临开口。
  想当初在陈留,纵然是他年幼无依无靠,虽然是藩王却要看着地方官吏的脸色度日,却也没有像此刻这样无助过,费尽心力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
  他宁可向崔家兄弟低头,做小伏低求了世家的帮助,也不能任由自己再被送回陈留,成了一个等死的废物。
  至于世家,他相信只要他能登上帝位,总有一日能够像祖父先帝那样,将世家赶回关陇之地,让他们偏安一隅,再不能成为他的阻碍。
  亲随去了一趟豫园,很快又回来了,却是苦着脸道:“殿下,崔五郎君已经多日不曾回王府来,此时也不在王府里。”
  李念的心绪已经平复下来了,他整了整衣袍,吩咐下去:“随我出府,去东市见两位郎君。”
  没有用亲王仪仗,李念轻车简从,带着两名亲随骑着马赶到了东市典当行前。
  下了马,他抬头看着楼上那间半闭着窗的雅间,脸色凝重,好一会才吩咐人:“上去通禀,说李念请见二位郎君。”
  亲随惊讶地应着,不敢怠慢地进去了。
  雅间里,崔临与崔奕正在说着话。
  “……五兄真的就不打算管这件事了?如今朝中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听说圣人让人收回了殿下的宫牌,更是命他在府中静思己过,虽然没有软禁在府中,但也已经是……”
  崔奕摇了摇头,叹口气:“只怕殿下先前所做的都要付诸东流了。”
  崔临眉眼也没有抬,平静地给自己斟了一瓯茶汤,慢慢吃了一口:“当日与韩氏结盟便是冒险之举,这些不过是冒险之后的代价,殿下当受之。”
  崔奕却是瞪大眼:“可若是殿下真的被牵连,受圣人忌讳,只怕又要照着祖制将殿下送出长安,送回陈留去,那时候我们这许多时候的心血岂不是也要……”
  命他们前来辅佐陈留王是关陇世家共同商议的决定,这些年来世家避居关中陇南之地,深受辖制,无法发展壮大,又与朝中毫无来往,日渐局限,只有想办法再入朝得皇家支持,才能够继续绵延繁衍。
  他们选中了陈留王李念,正是因为他有陈氏一族旁支的血脉,又是无依无靠没有支撑,才会毫无选择地依仗世家,重用世家之力。
  可是如今难道真的要看着陈留王失败?
  崔临依旧没有被说动,反倒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此时小圆轻轻打了帘子进来,拜下:“陈留王殿下使了人来说,殿下已经在楼下等着了,请见二位郎君。”
  崔临与崔奕对视了一眼,看来李念已经没有别的法子,终究还是来求世家中人了。
  崔奕叹了口气,劝崔临:“五兄,如今已经是如此局面,想来殿下也是满心懊悔不曾听你所言,不如还是……”
  崔临却是摇了摇头,吩咐小圆:“去回话,就说我与七郎已经出城去了,不知何时回来,请殿下先回王府去吧。”
  他不肯见李念。
  崔奕瞪大眼看着他:“五兄,你素来不是气量小之人,为何此时要如此,难不成还是气不过,不肯替殿下出谋划策了?”
  崔临抬头看着他,一脸无奈地摇头:“你还是这个性子,跟在我身边这么些年还是学不会。”
  他放下茶瓯,自己用铜拨子拨了拨炭盆中有些暗淡了的银丝炭,才慢慢道:“殿下之所以瞒着你我与韩氏结盟,分明是忌讳世家,不愿意所有事都被世家掌控,唯恐日后尾大不掉,让世家坐大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如今功败垂成,他已经无计可施,所以低头来向世家求救。”他望了一眼崔奕,“可若是此时我们便出手,只怕在殿下心中对于世家更是轻视,便是世家助殿下登上帝位,思量起今日之事,只怕殿下也不会有感激之心,反倒心生怨怼,将这些归咎于世家的威胁。”
  崔奕脸色微微变了变,他不曾想到这些:“那该如何才好,难道真要袖手旁观。”
  崔临一笑:“不急,如今殿下还只是被命在府中静思己过,圣人终究还是留了几分情面,还有挽回的机会。”
  他望着崔奕:“再等一日,你回陈留王府去,照我的吩咐行事。”
  崔奕这才放下心来,答应下来:“还是五兄想的周到,我素来没有这些心思,哪里想得到这许多。”
  崔临看着他挠挠头不自在地笑着,不禁摇了摇头失笑:“你的心思都在酒宴玩乐,哪里会去思量这许多。”
  他转而问起别的来:“明日离庄的事你可安排好了?”
  崔奕这会子笑得狡黠,挤挤眼望着自己这个素来高冷的五兄:“五兄就放心吧,都安排好了,必然不会让郡主受委屈的。”


第381章 崔大夫人的哀怨(第一更)
  雪中的离庄别有一番景致,原本精致小巧的假山小径亭台楼阁在雪中更是如同画中的盆景一般,连从路旁探出的一枝腊梅都格外有风情,教顾明珠很是喜欢。
  她一路慢慢走着,细细看着离庄的一花一石,上一次因为阿娘的事,她全然没有心绪多看,这一次一定要弥补一下这个遗憾。
  阿碧撑着油伞,扶着顾明珠在石板路上慢慢走着,笑着道:“郡主若是喜欢,可以让人将郡主府也翻修一番,也能如此别致。”
  顾明珠轻笑着摇头:“不好,郡主府是当年阿娘留下的府邸,我不舍得改了。”
  若是她也能有这样一处小庄园,依山傍水,精巧雅致,得闲时候来这里赏赏月看看雪,倒是教人心旷神怡。
  只是她现在大多留在宫中,哪里能够随心所欲,也只能想想了。
  到了花厅前,顾明珠停住了脚步,轻轻叹了口气,等着婢女进去通禀。今日是崔大夫人要请了她过来,想来就是为了崔临与她的事,大夫人是范阳卢氏嫡女出身,最是讲究世家门第,是无论如何不会答应让崔临娶不是世家出身的女子,所以这一次怕是想让她认清自己的身份,知难而退吧。
  想到这里,顾明珠轻轻笑了笑,眼中闪过一抹无奈,这或许就是她无法回答崔临的缘故。
  等了一小会,出来的却是一位衣着素朴却是笑容大方的中年女子,她带着几名婢女迎了出来,笑着向顾明珠屈了屈膝:“郡主安好。”
  她见顾明珠有些疑惑地望着自己,笑得更是和煦,上前与顾明珠道:“郡主不识得我,我是承议郎孙淼之妻崔氏。”
  顾明珠想了一会才想起来孙淼是谁,六品的承议郎,却是个温吞性子,素来做事不温不火,倒是个有名的好好先生,眼前这位竟然是孙夫人,只是她说自己是崔氏?难道与崔家……
  崔钰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笑着点头:“我是崔家二房嫡出二女,也是五郎的堂姐。”
  顾明珠真的吃惊了,眼前这位打扮不惊人的女子竟然是崔家嫡出娘子,可是她却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六品承议郎孙淼,这分明是不可能的事。
  崔钰笑着陪着她往花厅里走去,与她眨眨眼露出得意的笑容:“我已经不算世家中人了,当初嫁入孙家时,便已经不算崔家的人了。”
  顾明珠愣了愣,心里有些复杂,看来世家对于门第之见的确是根深蒂固,竟然连嫡出的女儿都能舍弃,只因为她嫁给了一个寻常门第之人。
  只是崔钰却全然没有半点悲戚,倒是落落大方,带着顾明珠一路往花厅进去,还小声地在顾明珠耳边道:“今日是五郎请了我过来的,还有几位宾客也是千里迢迢过来的,一会你只管在一旁坐着,有她们陪着大夫人说话呢。”
  她笑望了一眼顾明珠,脸上露出一丝促狭:“五郎还要我转告你一句话,说是一切有他。”
  看着顾明珠那张娇美的脸上飞起了红霞,崔钰爽朗地笑了起来,拍拍她的手,带着她到花厅里给大夫人见礼。
  如崔钰所说,崔大夫人的身边坐了好几位女眷,一位有些年纪的贵夫人容貌端庄,却是板着一张脸,一点笑容也没有坐在那里,教人觉得十分不好亲近,旁边那位稍有些年纪的夫人却是正红着眼与崔大夫人说着话,见着顾明珠进来忙用手绢擦了泪,有些不自在地别开脸去。
  只有那位年轻的夫人,容貌姣好却是木木呆呆坐在榻席上,既不开口也不肯吃茶点,好像失了魂魄的傀儡娃娃,只是在顾明珠进来的时候才抬了抬眼,看了一眼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坐着。
  顾明珠到跟前行礼:“大夫人。”
  崔钰才给他一一介绍了:“大夫人身边那位是范阳卢家四夫人,这边的是弘农杨家七夫人,还有那位年纪与你差不多的就是崔家三房二少夫人郑氏阿敏。”
  顾明珠虽然有些糊涂,不知道崔临为什么会请了这些夫人们过来,但还是客客气气与她们见了礼。
  崔大夫人原本只是想请了顾明珠来离庄,要与她说个明白,教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再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能让崔临清醒过来。
  然而她没想到,崔临却给她整了这一出,请来了这几位来,让她片刻都不得安宁。
  她皱着眉头,向着顾明珠看了一眼:“你坐下吧,我有话要与你说。”
  这才是她今天设了这个宴席的目的,不管崔临怎么安排,她都要说。
  崔钰看着崔大夫人那副臭脸,却是笑着拉着顾明珠在榻席上坐下:“大伯母,我陪着郡主坐着。”
  那位一直冷着脸不开口的卢四夫人看了眼顾明珠,又收回目光,冷冷淡淡与崔大夫人道:“过些时日便是崔老夫人的寿辰,你们崔氏族里怕是又要热闹了,我让阿煌跟着他父亲带了寿礼去,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一旁那位才擦干了眼泪,脸色有些不自然的杨七夫人正觉得尴尬,听她如此说,忙搭上话:“怎么你又不肯去了,总要出来走动走动才好,日日在府里操持打点,着实无趣得紧。”
  她说着说着,声音又低了下来:“何况要日日看着那群贱人,心里更是怄得紧。”
  崔大夫人板起脸刚想开口与顾明珠说话,又被她们给打断了,只好劝着卢四夫人:“你这又是何苦,终究是几十年夫妻了,难不成要一辈子就这样有你没我,他去了你才更该要去,哪里有避而不见的。”
  听起来卢四夫人怕是年纪要比崔大夫人小上些,只是瞧着那张冷硬的脸上皱纹却是不浅,耷拉的嘴角更像是有说不出的怨气,说出的话都带着浓浓的怨愤:“这几十年不都是如此,他哪里真当是夫妻,不过是挂了个名头罢了!”
  这话倒像是唤起了杨七夫人的共鸣,一时又哽咽了:“四夫人说得再不错,我这个正房夫人可不就是挂了个名头,他却是整日对着那些闲花野草亲亲热热,事事都上心,难不成我也要过上几十年这样的日子。”
  连坐在一旁木木地如同木偶一般的崔家三房二少夫人郑氏也低下头,脸上终于有了表情,却也是一副哀怨。
  一时间,花厅里弥漫着幽怨,气氛也变得凄凄惨惨起来,崔大夫人皱着眉苦了脸,好好的棒打鸳鸯怎么成了怨妇大会,这叫她怎么说得下去!


第382章 未必贤良(第二更)
  崔大夫人安抚了这个又安抚那个,一时也分不出心来与顾明珠说话。
  崔钰倒是笑着与顾明珠说起了花厅里的这几位来:“那位卢四夫人原本是琅琊王氏女,最擅诗文,当年也是才名远播,纵然谢氏一族式微,卢氏还是殷勤求来了这门婚事,只是没想到她嫁进府中不过一年多光景,就与卢四郎闹得水火不容,二人竟然分院而居,这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僵持着,再没有好过。”
  崔钰说到这里,顾明珠不由地抬眼望向那位一脸严肃冰冷的卢四夫人,那一身一丝不苟地打扮全然遮掩不住她的衰老,想来这些年的日子过得极为煎熬。
  “杨七夫人是陈郡谢氏所出,也是系出名门,贤名在外,可是这日子却也过得艰难,如今房中已经妾室七八位,她与大伯母很是亲近,难免想倒倒心中苦水,方才便是在说这些事。”
  顾明珠想起了先前她进来的时候,杨七夫人那红着的眼,忙忙擦了泪掩饰的模样,原来是在说这个。
  她又望向崔家二少夫人郑氏,微微蹙了蹙眉:“那崔二少夫人也是……”
  崔钰看了郑氏一眼,轻轻叹了口气:“也是个可怜之人。”
  说着她摇了摇头,感慨至极,只是又忽然笑了起来:“倒是难为五郎,怎么想着请了这几位来,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才能让她们来长安。”
  她看了一眼顾明珠,认认真真瞧了瞧,笑得更是弯了嘴角:“我先前还猜着是怎么样的人品模样才能让我们家冷心冷情的五郎如此用心,如今看来……还真是连我都瞧着喜欢。”
  这样的话顾明珠听过许多,但眼前的崔钰却是说得不卑不亢,没有讨好也没有客套生疏,而是真心实意地看着顾明珠说着。
  顾明珠红着脸,别开眼去,低声道:“孙夫人,这是说什么呢。”
  她心里却是有着从未有过的滋味,那种滋味是甜如蜜,将她心底最坚硬的防备撕开来,再也无法坚定不移地守住这颗心。
  “……我敬着他事事都听从他的,可是他却一日都不曾消停,今日一个,明日一个的往府里弄,哪里还有半点世家子弟的模样,把个内院弄得如同……”
  杨七夫人有些说不下去了,愤愤地哼了一声,硬生生把后半段话给吞了下去,只是脸上的气愤却是掩饰不住的。
  崔大夫人看着她,不由地心里叹了口气,若真说起来,只怕这桩婚事分不出是谁的错对来,杨七郎虽然有些风流不羁,但终究是世家教养出来的,对正室嫡出十分看重,可杨七夫人却也是世家教养出来的娘子,受不得半点委屈,出阁前的贤名终究是应付不了婚后的琐碎日子,嫁入杨家不过半年,就与婆婆妯娌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与杨七郎也是争得撕破了脸。
  她不仅把杨七郎身边的婢女全都换成了上了年纪的嬷嬷,甚至连婆婆都提防起来了,多过问几句杨七郎的事都要恼,逼得杨七郎不肯多留在府里,又过了些时候,索性纳起妾室来,自从夫妻之间磕磕绊绊,再没好过。
  这原本只是他们夫妻房里的事,外人也说不得什么,可是杨七郎原本是弘农杨氏看重的嫡出子弟,可是因为后院之事耽误了太多精力,终究是难以成事了,也便沦为碌碌之辈。
  她心里不由地闪过一个念头,可见这世家教养的娘子也未必就真的贤良。
  比如要强好胜的卢四夫人,娇气任性的杨七夫人,还有懦弱的崔二少夫人,都是名门闺秀,可现在府里也是不得安生。
  只是她也说不了什么,虽然杨七夫人与崔家走动勤快,但也不能对这些多说什么,只好轻笑着劝道:“夫妻便如唇齿,总有磕磕碰碰的,你多劝着些,会好的。”
  心里却是别扭至极,明明是要给顾明珠一个下马威,让她自己想明白不敢再痴心妄想,可现在却成了让顾明珠看笑话了,看得还是素来自视高贵的世家夫人娘子们的笑话,这叫她脸上实在挂不住,也已经开始察觉崔临的用意了。
  她安抚了杨七夫人,实在是等不及了,开口寻了个由头与顾明珠道:“郡主不曾来过离庄吧,这庄子上的景致极好,不如随我出去走一走,我有些话想要与郡主说。”
  顾明珠淡淡应了,也知道这才是今日来的重头戏,崔大夫人不能当着这几位的面说崔临的事,只有唤了她出去私下说了。
  出了花厅,崔大夫人脸色转冷:“郡主可知道我今日请了你来所为何事?”
  顾明珠看了半天,又与崔钰说了一会话,心中那点芥蒂已经淡了不少,笑着望向崔大夫人:“大夫人不是请了我来陪着诸位夫人说话的吗?”
  一句话让崔大夫人说不出别的来,她总不能说不是想请那几位夫人来,只是想让顾明珠来的话。
  她气闷地哼了一声,才又道:“郡主也瞧见了,这里坐着的都是世家中的夫人,每一位都是出身名门,才能够联姻成婚,这也是世家传家立世数百的规矩,绝不会允许有人破坏!”
  她脸色越来越冷,望着顾明珠:“郡主也是长安贵府的娘子出身,也该知道身份有别如何能够有瓜葛,自然是各归各处才对。”
  她望着顾明珠,摇了摇头:“我瞧得出郡主是个聪明人,想来不会做糊涂的事,若是郡主愿意,日后我崔家可是视郡主为贵客,尽力助郡主行事,只是别的……还是莫要再多想为好。”
  崔大夫人这番话连敲代打,软硬兼施,可见是早已思量好了的。
  顾明珠脸色渐渐沉了下去,她知道这里面的艰难,心里也早有准备崔大夫人会如此说,可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却还是心里不好过,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阿娘,不是她多想,一直都是我在想。”崔临的声音却是从她们身后传来,清冽沉稳,“她一直都不曾答应我。”
  崔大夫人与顾明珠吃惊地转过头,只见俊美的崔临立在不远处的回廊上望向这边,眼中满是温柔望着顾明珠,转而看向崔大夫人的目光坦荡平和。


第383章 说服(第一更)
  崔大夫人脸色铁青地看着崔临,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五郎,你这又是在胡说什么。”
  她是怎么都不会相信是崔临对顾明珠有意,顾明珠却没有答应的事,这一定又是五郎故意如此说,就是为了护住顾明珠的。
  只是她望向崔临的时候,心里却还是咯噔了一下,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五郎从来不会撒谎,也不屑于撒谎,这样的事他不会骗自己的。
  她不由地又看向顾明珠,看着她俏生生立在自己跟前,一时很是挂不住脸,不自在地别开脸去,轻轻咳了一声:“五郎,我有话要问你。”
  崔临轻轻一笑,与顾明珠道:“我让钰娘陪你说说话,你在花厅里坐一坐,一会我送你回郡主府。”
  那样温和的语气,让崔大夫人都觉得吃惊,五郎什么时候这样在意过一个人,只怕真的是像他说的那样了。
  可是这样才更教她担心了!
  看着顾明珠走远,回廊上的崔大夫人沉着脸,与崔临道:“你与我说个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看了一眼顾明珠的背影:“难不成真的是你对她……”
  可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五郎是那样出色的世家子弟,又怎么会对顾明珠有了心思。
  崔临吩咐婢女端了狐狸褥子在花亭里铺开榻席,又摆了炭盆,让崔大夫人安安稳稳地坐着,这才在一旁榻席上坐下。
  “阿娘,是我对郡主动了心。”崔临端着茶瓯,在茶汤的热气腾腾中慢慢说着,“从第一次到长安,在太师府胡同的酒肆里听到殿下与七郎说起她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奇,怎么会有这样不遮掩自己喜恶的人……”
  他说起之前的事情来,慢慢陷入了回忆,冷清的脸上也泛起了浅浅的笑容,看得崔大夫人心里又是一沉,不安地皱着眉听他说起来。
  “……若不是那一次阿媛在郑府摆了宴席,请了殿下与我们一道过去,又请了郡主,席上更有意成全殿下的一番心意,只怕我还不曾察觉到自己的心思。”崔临的语气淡淡的,只是话里的分量却是极重,“我终究是发现自己另有心意了。”
  崔大夫人听得很不是滋味,连手里的茶汤都有些咽不下了,皱着眉头道:“阿媛?她如何会做这样的事?”
  世家娘子最是清高,素来不肯轻易与人来往,更不会做这样的安排,这让崔大夫人很有些不敢相信,郑媛怎么会想着做出这样的事来。
  崔临淡淡道:“阿娘,你以为我为何要送了阿宁回族里,你只怕也有些时日不曾带着阿宁在身边了吧。”
  不然怎么会不曾发现崔宁的行为举止已经被人教养得不成样子了。
  崔大夫人不由地红了红脸,轻轻咳了一声:“阿宁跟阿媛很是亲近,阿媛又如同亲姐姐一般教着她,我便不曾多过问……”
  她又有些不解地道:“难不成是阿宁不肯听阿媛的教导?”
  崔临轻叹口气:“阿宁年纪比我们小许多,又是男女有别,我不好多过问,只是觉得若是再不送她回去好好教养,只怕她日后真的会被毁了。老夫人前几日让人捎了消息来,说阿宁教导了好些时日才好些,总算明白些事理了。”
  崔大夫人脸色顿时一变,崔临这些年来素来谨言慎行,说话也是有理有据,若非真有这样的事,他一定不会这样说自己嫡亲的妹妹。
  她登时绷紧了身子,望定崔临:“是阿媛?阿宁这两年与她最是亲近,若不是她,没有别人能够教得阿宁如此。”
  “可是她为何要这样?先前族里与郑氏一族都已经有了约定,要再结姻亲,她极有可能嫁来我们崔家,又为什么要对阿宁……”
  崔临让婢女给崔大夫人换了一盏热茶汤:“因为阿宁是我妹妹,阿媛她知道我对旁人并无太多在意。”
  说到这里,崔大夫人也有些明白了,她终究是见识过不少内府阴私之事的,不难想通其中的关窍,不由地皱紧眉头:“看来是我错看了人,见她出身郑家嫡支,又是殷勤小意,体贴有礼,只当她是个好的,还让她接近阿宁,却没想到险些害了阿宁,这样的女子娶进门来,岂不是要害了你!”
  她也是个性子利落的,觉得好便尽力护着,觉得不好便丢下不会再提了,倒是转念想到别处了:“好在卢家与陆家还有几位年纪差不多的娘子,不如……”
  崔临无奈地望着崔大夫人:“阿娘,我已经有心仪之人,又如何能够再娶别人呢。”
  “难道要像杨七叔父与灏郎那样,夫妻貌合神离,内院不得安宁么?”
  崔临的话让崔大夫人一个愣怔,回想起方才在花厅里,杨七夫人她们争先恐后与她诉苦,说着自己的艰难不易,还有世家之间流传许久的消息,被坏了前程的杨七郎,一辈子不入正院的卢四郎,和自请去江南求学也不肯留在博陵的崔灏,这可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她又怎么舍得儿子如此度日。
  “可是,她不是世家中人,何况你不是说郡主她……”崔大夫人这会子心思有些乱了,恍惚记起崔临说过只是他有意,顾明珠却还不曾回应。
  崔临看着自己娘困惑的样子,嘴角隐隐露出丝笑意,却是道:“所以我才想求阿娘答允,您必然不会忍心看着我心乱如麻,却还要与人将就度日吧。”
  这一句服软的话恍若说到了崔大夫人的心坎里,这个儿子从小到大都不曾让她操过半点心,虽然教她骄傲却也让她有些心酸,总觉得不比别的孩子那样亲近,可他那样少年老成教她什么也帮不上。如今他这样求着她,她又怎么能狠得下心来拒绝。
  何况她这么优秀的儿子,顾明珠有什么能看不上的,怎么能对他的心意没有半点回应!
  这也让崔大夫人气不平。
  她定了定心,这些时日的气恼去了大半,却还是忍不住道:“她不是世家中人,族里必然不会答允的,只怕你费再多心思也没有用。”
  崔临却是轻笑着道:“阿娘宽心,族里那边我去应对,只是阿娘这边……”
  他没说完,望着崔大夫人。
  崔大夫人一时哽住了,许久才无奈地摇摇头:“你素来老成持重,从不用我多问,这件事……我也不再过问了,只是族里若是不答允,你便不许再胡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