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珠娘子-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夫人的脸上心里此刻都是再欢喜不过,她在顾明珠的小榻边坐下:“有了身子不比平常,这些虚礼就不必讲究了,方才那医祝留了两个汤药的方子,说是若吐得厉害再用,我已经让人去拿了药,若要用就让厨里煎好了送上来。”
  顾明珠很是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低低应了一声。
  大夫人却是正色道:“你这是头胎,定要仔细小心,不然容易伤了身子。”
  这下子不但不让顾明珠管宴席的事,还让崔宁陪着她歇息,更是使了自己身边的嬷嬷照应着,让顾明珠很是不适应。
  崔老夫人也很快得了消息,欢喜地连连吩咐人打赏那医祝,连周围陪着道贺的婢仆也都得了赏赐,众人也都欢天喜地的。
  一旁坐着的二夫人笑容有些僵硬,她心里有些怨怼,说起来这也不是老夫人第一个重孙辈了,谢氏已经有了一儿一女,那才是老夫人的嫡重孙,可老夫人如今这样的高兴劲儿,好像眼里只有崔临与顾明珠似的。
  何况三郎房里刚没了个孩子,老夫人竟然一点也不上心。
  她硬邦邦地向老夫人与大夫人道了喜,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她身旁坐着的郑媛此刻心里更是万箭穿心,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不但没能得逞,反而还害得自己处境越发艰难,偏偏顾明珠竟然还有了身孕!
  她才嫁进来多久,居然有了身孕了!
  郑媛想起婢女们私下议论的话,都说五郎君与五少夫人十分恩爱,素来性子冷清的五郎君居然会对五少夫人温柔体贴到这般地步,事事都替五少夫人着想,真是让人想也想不到。
  她原本绝不肯相信这是真的,可是当她看到崔临听说了顾明珠有孕的消息,竟然什么也不顾,丢下所有事赶了过来,亲自照顾顾明珠,陪着顾明珠在宴席上,目光半点不肯离开的时候,她终于相信了。
  可是凭什么!
  她几乎要被自己的嫉妒啃噬掉了所有的理智,直到看到崔玮的时候才惊醒过来。
  崔瑜与崔玮兄弟二人赶在开宴前回来了,风尘仆仆来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看着他们连连点头,笑容更是和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坐下,正要开宴。”
  崔玮给二夫人行了礼之后,无言地在郑媛身边坐下了,比起那边厢微笑着与谢氏问起孩子的崔瑜,他们夫妻二人更像是一种冷漠。
  好容易熬到宴席完了,崔玮与老夫人告辞,一旁的二夫人看了眼跟在他身后的郑媛,不咸不淡地说了句:“你回去好生歇着吧,在外辛苦这许久,院子里也没个安生。”
  她凉凉一句话,郑媛脸涨红了,崔玮疑惑地与她一起回去了。
  回了玉笙远的崔临夫妇这会子却是充满了惊喜与期待,顾明珠被珍而重之地安顿在软榻上,旁边还摆着好几个软枕,是阿碧与小葵唯恐她闪了腰,非要塞进来的。
  她有些啼笑皆非地坐在榻上,看着崔临小心地把手放在自己小腹上,眼中闪动着憧憬欢喜,她不禁轻声道:“还摸不到呢。”
  崔临却是头也不抬,专注地望着那平坦的小腹:“能感觉到。”
  那样发自内心的欢喜,连顾明珠都能感受到,他温暖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放在那里,如同抚摸着稀释的宝物一样。
  她忍不住望着崔临,笑得眉眼弯弯。
  看着夫妻两相对而笑,阿碧与小葵带着婢女们都推了下去,闭了门把这甜蜜的空间留给了他们。
  与玉笙院里的温暖静谧比起来,这时候的玉筝院里已经是剑拔弩张。
  琴娘含着泪一身素衣跪在院子里,哀哀哭泣着:“妾自幼在府里长大,老夫人亲自教养,虽然比不得世家大族嫡出娘子那般身份贵重,却也是知书识礼,谨守规矩之人,如今却被冤枉至此,妾无力为自己辩驳,只求郎君送了妾去庵堂,愿意青灯古佛度过余生,也能证明妾的清白。”
  她一句不提那诬陷之人,却句句都是不平的话,听得房里坐着的郑媛心惊肉跳。
  郑媛再坐不住了,愤而起身:“那香料都是你房里查出来的,也是你整日摆弄香药,给王姨娘送过去的,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琴娘看也不看她,只是满眼哀伤望着崔玮:“郎君,你与妾自小一处长大,妾不想多为自己辩说,能得老夫人、二夫人和郎君看重,已经是妾的福气,从不敢期望太多,妾刚进门,更是怕有行差踏错,又怎么会想着下手害旁人。”
  “那几份麝香、姜黄,妾身从不敢用,便是给老夫人与几位夫人那里送的香药中也不敢放,只怕会出了什么差错,却不知为何会无端端出现在妾的房中,还请郎君命人细查,也能还妾身一个公道,让妾身能安然侍奉佛前,为夫人与郎君祈福。”
  崔玮听着郑媛与琴娘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郑媛咄咄逼人,琴娘却是哭着求去庵堂,相比之下,崔玮心中却是更愿意相信琴娘,毕竟琴娘对着他始终是千娇百顺,温柔似水,而郑媛却永远是那么高高在上。
  谁又会永远用热心肠去捂一块冰,更何况这冰还从不曾有半点融化。


第611章 后悔
  郑媛看着琴娘一脸委屈地跪在地上,而崔玮的脸色复杂莫辨,她终于开始害怕了,胸口扑通乱跳,只怕崔玮真的动了干戈要细查,虽然她让人行事格外小心,但保不齐还是会留下些手尾,万一真的……
  她心提了起来,使了个眼色给桂儿:“还不去让人把那日在荀姨娘房里伺候的唤过来,也好让郎君知道个明白。”
  桂儿明白他的意思,眼中闪过一抹苦涩,屈膝应着要退下去,准备去把那日的小婢女给处置了。
  只是这时候琴娘却是抬起含泪的眼:“不必劳烦少夫人,婢妾已经让人把她们都带来了,一个也不少。”这话说得郑媛眼皮子一跳,她这些时日都让人好好盯着琴娘房里,更是借口没有洗脱嫌疑,把琴娘也给关在院子里,谁也不让见,就怕她悄悄出去找老夫人求情,原本看着琴娘也老老实实待着,没有别的举动,却没想到琴娘竟然是早有准备。
  只怪她一时疏忽,原本想等事情平息一点,二夫人与长房那边不怎么注意再把那几个小婢给处置了,却留下了马脚。
  她心里凉飕飕的,嘴上却是硬着一点也不让:“想不到荀姨娘早就安排好了,等着郎君回来回话,那就叫进来吧,也好问个清楚。”
  说着话,目光阴冷地瞥过方才要出去却停了步子的桂儿:“想来王姨娘也想知道,是谁要害了她的孩子去!”
  等到琴娘房里伺候的人被齐齐带进来,崔玮皱着眉正要问话的时候,帘外传来哀戚的哭泣声,婢女撩开帘子,冰儿已经扶着婢女的手满脸是泪痛哭不已扑了进来,拜伏在地:“郎君,郎君回来了,郎君要替我作主呀……”
  她红肿着两只眼,颤着手指着地上跪着笔直的琴娘:“她,她竟然害了我的孩子,可怜我的孩子不过几个月大,就那样没了……郎君……”
  一时间正房里热闹非常,嚎啕痛哭的,赌咒发誓的,煽风点火的,如同一曲奇幻的交响曲在崔玮耳边此起彼伏。
  可怜崔玮自来受崔家正统教养,性子敦厚温和,从未见识过这样的场景,又是日夜兼程从淮扬赶回来,被这样一闹,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眼前发黑。
  终究忍无可忍,起身喝止,在一众女人的目瞪口呆中拂袖而去。
  郑媛是最先回过神来的,她看着崔玮就这样走了,慢慢露出一丝冷笑,转眼望向地上的琴娘:“既然郎君不愿过问,那就先把她们都关起来吧,后面再细细来查,总要给个交代的!”
  她让人唤了粗使嬷嬷进来,把那一众婢仆都带了下去,只留下了琴娘:“荀姨娘如今还未脱了干系,只是你终究是抬进门来的姨娘,我也不好亏待你,就安排人先在你跟前伺候吧,剩下的等郎君问明白了再做打算。”
  郑媛努了努嘴,几个早就挑好的嬷嬷和婢女上前来行礼,半搀半扶了琴娘下去。
  奇怪的是,琴娘半点反抗都没有,由着她搓扁揉圆,就这样跟着下去了,全然没有半点方才的心气了,这倒是让郑媛有些惊讶。
  只是她很快又得意起来,看来琴娘连最后的办法都没了,只能听任她摆布了。
  崔玮走得很急,大步离开正院,把那吵闹的声音丢在身后越来越远,他才能透口气,耳边的嗡嗡声也渐渐消失了,直到一阵冷风吹过,他才清醒过来。
  四下看看,他已经走到了冷清的后院池边,抬头只有几点寥落的星子挂在天空,脚下是冰冷的死寂的池水,身后伺候的人也没能跟上来,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
  怎么就成了这样,明明当初是欢欢喜喜娶了郑媛过门的,那是他自小便向往喜欢的,本来不该是恩爱到老举案齐眉的吗,怎么会成了这副模样。
  他想起当日崔临劝他的话:“……总要你情我愿才好,不然总是齐大非偶。”
  可惜他只想着能够娶到郑媛,现下才知道,崔临那一句话真正是对的,却已经晚了。
  站在寒风凛冽的夜里,崔玮深深吐了口气,越发觉得心冷,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慢慢地独自走回书房去,只有在书房里才能躲一点清净。
  事情总还是要处置的,崔玮回了书房,在榻席上坐了许久,暖和过来身子,便唤了僮仆过来:“去请二夫人身边的骆嬷嬷来一趟,就说我有话要问。”
  只是打发去的人好半天也不见回来,倒是二夫人身边的小婢海棠急急忙忙过来回话:“二夫人往玉筝院去了,请郎君速速过去。”
  崔玮不明所以,只能急忙赶过去。
  二夫人却不在正院,而是咬着牙站在琴娘的房门前,一边吩咐骆嬷嬷:“快进去瞧瞧,可别真的闹出人命来。”
  一边咬牙回头看着郑媛:“你可真是有本事了,不但栽赃陷害要坏了三郎和五郎的名声,还敢逼死妾室,真是郑家养出来的好娘子!都是白眼狼!”
  郑媛跪伏在地上,抖若筛糠,她哪里想到自己才让人把琴娘关进院子,转头琴娘就敢自缢求死,偏偏还让人闹到二夫人那里去了,还没等她赶过来,二夫人先过来了。
  可若是真死了也就罢了,哪曾想二夫人一来就救了下来了,分明是故意装腔作势的!
  只可惜一切不容她多想,崔玮赶到的时候,二夫人刚得了琴娘被救下的消息,松了口气,却更是恼怒,恨声对着郑媛道:“你这是要逼死她呀,若不是她让人求了我,托付我向老夫人赔不是,我都不会发现,这会子就称你的意了,逼死一个,害了一个,连累我们一起丢尽了脸面,你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郑媛不曾想到一向顾忌脸面的二夫人,居然会在婢仆嬷嬷们都在的时候,当着所有人如此训斥她,一时羞恼难当,泪流满面地摇头:“不是我,她是自个儿……”
  二夫人啐了她一口:“看你这副模样,还有半点世家娘子的体面没有,当初真是瞎了眼,为三郎求娶了你回来!”
  郑媛哭得不能自己,泪眼朦胧中看见的是崔玮站在跟前,望了她片刻,却是大步进了房去看琴娘了。


第612章 离别
  二房里这一番闹剧到第二日顾明珠去给大夫人请安的时候才听到,她听了几句,也只是一笑,倒也不大关心,毕竟这与她和崔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郑媛作得孽,之后有的是苦头吃。
  大夫人已经开始安排回安平的事,长房一大家子人要赶回安平安顿下来过年,也就有的忙了,连崔宁都过来帮忙了,顾明珠倒成了这里面最闲的,不但大夫人不肯让她累着,连崔宁都按着她在小榻上:“嫂嫂好生歇着,这些有我帮着阿娘,不费什么功夫的。”
  大夫人终究是厉害的,看似千头万绪的事情到了手里,也不过一两日功夫便都安排妥当了,的老夫人与长房的行李辎重都已稳稳当当地放在了马车上,另外几辆供主人家坐的马车也都停在了门前。
  崔府中门打开,婢仆们都各自跟着各自的主人出了府来,留在博陵府里的二房里的崔庸与二夫人带着儿子媳妇们送了老夫人、崔丞、大夫人和长房里的众人,还有三房的崔允和三夫人、三房里的人出来。
  这一下,崔府三个房头是真正的分别了,三房也选在这一日赶往长安,也都安排好了,只等着送了老夫人上马车,他们就启程。
  虽然为了分家的事,二房对老夫人心中有些嫌隙,但终究老夫人最后是一碗水端平,公中的财物既没有多给承嗣的三房多一份,也没有给历来得看重的长房多几分,倒是三个房头一般无二,二房还白白得了这一座府邸,二夫人心里也舒坦多了。
  再加上想到之后二房独自留在这里,再也不用过着头上有老夫人,身边还有长房和三房互相膈应着,从此后她就是这府里当家做主的了,二夫人便更多了几分精神。
  这时候亲自扶了老夫人出来,满眼恳切:“老夫人还是留在府里过年吧,安平终究比不得府里,天气寒冷又偏僻了些,也让我们尽尽孝心。”
  老夫人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她那点心思,淡淡笑着与崔庸和二夫人道:“还要带着你大兄和大嫂回去祭祖,今年不比往年,之后族中怕是事务更多,回了族里也好有个商量。”
  二夫人也就不多留了,笑盈盈转过头与大夫人道:“大嫂回了安平,有什么事就让人回来说一声,我给你办妥当,得空了就回来坐一坐,这些年多得大嫂照顾,我也想尽尽心。”
  大夫人微微一笑,点点头就算谢过了,对二夫人的欢喜得意也没放在心上。
  只是对上三夫人,二夫人的笑容便不多了,不冷不热寒暄几句便丢下三房里的人过来了。
  顾明珠只在门外站了一会,便被老夫人以门外风大,怕她着凉的话让她先上马车上去坐着了,她倒也不推辞,谢过老夫人,又与二房、三房里的众人作了别才上了马车。
  只是隔着帘子她都能感觉到站在人群最后的郑媛怨毒的目光,死死盯着她的马车,好像恨不能扎穿几个窟窿透进来。
  郑媛这一日越发憔悴,纵然是身上锦衣华服,头上朱环翠绕,却是脸色灰败毫无精神,崔玮也不肯与她站在一处,宁可立在二夫人身后,也不曾看他一眼。
  看样子,玉筝院的事闹开了,崔玮怕也知道些了。
  顾明珠拈起一枚糖渍梅子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一下子就让她露出了微笑,只是还不够呢,等到过几日,被玉笙院打发出去的那几个收拾书房的仆从就该回去哭求郑媛帮他们作主了,当初可是他们得了郑媛的吩咐去偷取书房里的书卷和札记的,却被长房赶了出去,连差事都丢了。
  那时候崔玮大概连最后一点心软都没有了吧。
  不过,这些已经与崔临和顾明珠再无相干了,这一走,他们便再恶心不到自己了。
  顾明珠也开始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过上不用提心吊胆,不用小心提防,可以自己做主的生活,的确是很美好的。
  老夫人看着时候不早了,众人该寒暄的,该道别的,该做做场面的事都已经办完了,也便开口道:“好了,别耽误了时辰,老三他们还要赶到驿站落脚,耽搁久了误了他们的宿头。”
  崔庸带着二夫人与二房里众人拜倒在地,送老夫人上了马车,崔丞兄弟三人才道了别,带着各自房头的人上了马,马车碌碌而行,郎君们策马带着随从侍卫随在左右,自此便算是告别了。
  崔临骑着马跟着崔丞在前面,老夫人与大夫人怕顾明珠跟着她们拘束,别让崔便陪着顾明珠坐了一辆马车,姑嫂二人坐在宽敞的马车中看着博陵城渐渐远去,道旁渐渐成了落了雪的田野,二人说话也越发轻松起来。
  崔宁取过一个小包袱给顾明珠,笑道:“方才大嫂嫂跟着二婶母,不方便走动,便让人塞了这个给我,让我给嫂嫂送过来,说是之后再让人把冕哥儿的小衣服收拾干净送过来。”
  都说刚出生的孩子穿旧衣服最好,有福气容易养大,谢氏这是帮着顾明珠记了心,她笑着低头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是一对儿赤金小手镯小项圈和小肚兜,看着都不是新的,倒像是用过的,想来也都是冕哥儿小时候的。
  她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物件,更是觉得喜欢,抿嘴笑道:“大嫂嫂真是很好的人。”
  不管二夫人如何,二房里是如何的做派,谢氏虽然懦弱,却总是愿意用自己的善良对待别人,这也是很难得的了,难怪崔瑜对她始终很是尊敬。
  崔宁偏头看向顾明珠,郑重地道:“嫂嫂你也是很好的人。”
  如果没有顾明珠,她大概还是被郑媛利用蒙蔽着,任性胡为地当着她这个崔家娘子,最后会被家族用来作为联姻工具,嫁到不知道那一家中去,为了娘家与婆家的利益左右为难,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安安心心憧憬未来,不必担心过上勾心斗角的日子。
  她是真心感谢顾明珠的。
  顾明珠却是撩开帘子看了看,回过脸对着她笑了:“快看,又下雪了,新年快要到了。”


第613章 不速之客
  安平族里比起博陵城崔府自然要简陋些,只是族里早已给长房准备了宽阔的院子,崔丞夫妇、崔临夫妇、崔奕和崔宁都有各自的院落,虽然不如博陵府里那般精致,却也是花木扶疏,古朴雅致。
  崔临与顾明珠自然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待过了新年,他们就要启程去洛阳,如今在族里也不过是小住。
  大夫人却还是不曾得闲,不但要帮着老夫人打点新年祭祀的事,还得开始给崔奕准备婚事。
  宫中已经下了诏谕,崔奕与安平公主的婚事就在新年之后,这是皇家与崔家联姻,嫁进门的又是嫡公主,崔家自然要准备一份丰厚的聘礼。
  一忙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大夫人带着长房上下祭了灶神,又备了灶神宴要一起热闹热闹,族里几位旁支房里都送了年礼来,庄子上更是敬了野味与年成来,把库房堆得满满当当,大家都忍不住看了单子稀奇一番,倒是把崔府分家,搬回安平的萧索之意去了大半。
  老夫人也是头一遭跟着长房过年,难得大夫人帮她把事情打理地清清楚楚,偷了闲与顾明珠、崔宁姑嫂在一处坐着说话。
  抱厦里四角都摆了兽首铜炉,里面烧着旺旺的炭火,铺开白狐褡子的榻席上,老夫人半靠在凭几上,笑着指着案几上几个打开的大妆匣子:“……那对鸽血红的步摇是当初我嫁进崔家最喜欢的,那时候还是你们曾外祖母请了苏州的工匠给我打的陪嫁,现在瞧着也还是好看,只可惜我年纪大了,可不能再像你们这般花哨了。”
  她让嬷嬷把那对步摇挑出来,在顾明珠头上比了比,连连点头笑道:“果然还是五郎媳妇戴着合适,模样也好,这对步摇正衬得上,与了你正合适。”
  顾明珠忙起身道:“这是老夫人的心爱之物,又是陪嫁,如何能……”
  崔老夫人嗳了一声:“这好花还得配美人,首饰自然也该挑合适的人才合用,放在我这里也是丢在妆匣里落灰,总要给了你们的,只管接着,不然我就不喜欢了。”
  顾明珠见老夫人神色认真,不敢再推辞,只好道了谢收下,却还是被崔老夫人让人拦住了。
  她又从妆匣子里翻出来一对白玉雕花草臂钏,也是上好的润玉,半点瑕疵都没有的品色,亲自给崔宁戴在手上,笑眯眯左看右看:“瞧着就好看,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细细白嫩的,现在可是瞧不得了。”
  崔宁也是推辞不过,谢了老夫人收下了。
  老夫人还要翻箱笼,被顾明珠与崔宁齐齐劝住了,顾明珠更是笑着道:“您这里面的好东西我们是见也不曾见过的,日后还要指着老夫人赏上一两件呢,哪里能够一次就给了,也好让我们多个念想不是。”
  崔老夫人笑得更是合不拢嘴:“瞧瞧,这就惦记上了,你们只管念着,我这里还有不少好东西呢。”
  祖孙三人说着笑着,连外面数九的寒意都不觉得了,只觉得满堂欢喜。
  只是偏偏就有扫兴的事,小婢快步进来拜下:“二夫人、三郎君与三少夫人回了族里了。”
  二房的人来了?
  老夫人几人的笑容一时止住了,有些不明白,前些时日他们才从博陵回了族里,二房是留在博陵府里过年,长房在安平过年,都安排妥当了,怎么这眼看就要过年了,二房里的人却是回了族里来呢。
  必然又是出了什么事了。
  老夫人脸色淡了下来,吩咐婢女请了二夫人与三郎夫妇进来,这边嬷嬷们也知情识趣地把妆匣收了起来,顾明珠与崔宁要起身告辞,却被老夫人唤住了:“这里是安平,是长房的地方,你们是主人,没有给他们让地方的道理,就坐下来见一见吧。”
  顾明珠与崔宁只好留了下来,却也是疑惑,不知道二房这又是怎么了。
  二夫人来的急,大步进了门来,口中唤着:“老夫人。”
  到了跟前才看见顾明珠与崔宁也在,神色很有些尴尬,只能扯开嘴角笑了笑,给老夫人行了礼,又叫了婢女扶住要给她行礼的顾明珠:“你有了身子,这是头等大事,快莫多礼了。”
  崔宁与崔玮、郑媛见了礼,悄悄退到顾明珠身边坐下了,二夫人他们也在婢女端上来的榻席上落了座。
  见着老夫人,二夫人分明有一肚子话要说,神色也是焦急,只是顾明珠与崔宁都在,她反倒不好说了,只能强笑着问候道:“老夫人身子可还好,回了族里可还惯?那边府里老夫人额院子我让人好好打点着,若是这边住着不惯,还是回府里去吧。”
  老夫人神色淡淡地看着她,看着她那客气的样子,心里却是冷的,若是真有心关心老夫人惯不惯,回了安平这么久早可以派了人来问候,博陵离安平也不过两个时辰的路,偏偏到了这个时候,有事登门了才客套几句,何曾真心关心过。
  不过老夫人对二房也早已灰心,也就不咸不淡地道:“我旧年也在安平住过不少时日,没有什么不惯的,你大嫂嫂她们几个也尽心,我倒是清闲自在,不必你费心了。”
  二夫人现在满心都是崔玮的事,也就没有听出老夫人的话音,接着话头道:“那就好,今日来是为了三郎的事,想请老夫人做个主。”
  只是她没有说下去,反倒是看了看顾明珠与崔宁。
  老夫人皱了皱眉,崔玮的事,难道三郎房里又有什么事了?
  她不由地望了望崔玮与郑媛,只见崔玮素来敦厚的脸上满是阴鹜,冷冰冰地看也不看一眼坐在他身边的郑媛,而郑媛这时候却是一双眼红肿不堪,蜡黄的脸上粉黛不施,连头上的钗环也不见,瑟缩着身子佝在榻席上,偶尔抬起眼看一看自己身边的崔玮,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看样子是真的又生事了。
  老夫人心里也忍不住厌烦起来,谁家娶了媳妇不是想要安安生生过日子的,偏偏郑媛进门之后二房就是各种折腾,什么难以说出口的事都发生了,实在是教人防不胜防。
  既然是为了这个,她也不好再留着顾明珠姑嫂两人在这里听了,便转头与顾明珠、崔宁二人笑了笑:“你二婶母她们来得急,不曾递了消息过来,只怕你们阿娘那边安排宴席一时忙不过来,你们过去瞧瞧,也能帮她盯着点。”
  顾明珠原本就不愿意多理会郑媛的事,听了这话松了口气,笑着扶着婢女的手起身来:“是。”
  崔宁也跟着她一道退了出去,把抱厦留给了心急火燎的二夫人他们几人。


第614章 和离?
  “说吧,这又是怎么了。”老夫人叹口气,推开婢女捧上来的茶汤,接过手炉袖在手中,难掩倦色地道。
  二夫人也自觉尴尬,神色讪讪转头与崔玮道:“如今到了老夫人跟前,你自己说吧!”
  她可是没脸再多说什么了,当初这门婚事是她在老夫人跟前拍了胸脯争取来的,老夫人不是没有劝过她,说了郑媛心气高,当初郑家一心想结下长房的亲事,如今娶回来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偏偏二夫人那时候是一门心思要与郑家结下这门亲事,毕竟崔玮能娶到郑媛这个郑家大娘子可是再好没有的了,哪里想到会有今天,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吐不出来。
  崔玮嗫嚅了一下,不理会一旁哀哀看着他的郑媛,终究开口道:“我想和离。”
  老夫人愣了一下,看了眼郑媛,见她面如土色,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不由地皱眉,望向二夫人:“这是你们的意思?”
  二夫人看崔玮有些吞吞吐吐,怕他又会心软,忙抢过话头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如今可不止三郎房里不得安生,郑家那边也是不安生,我们这也是为了崔家的声誉,怎么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郑家?崔老夫人疑惑地道:“郑家怎么了?”
  她不问也就罢了,一问郑媛眼中的泪再也止不住了,用手绢捂住脸低低抽泣。
  二夫人却是没有半分怜悯,径直道:“郑家旁支已经闹了起来,说当日宫中之事都是嫡支拿的主意,支持贤王作乱,如今要被世家除了籍了,又罚没大半家产,连着族中家主和好些年轻子弟都获了罪,这都是嫡支的过错,现在已经商量了,要把嫡支逐出郑家去了。”
  如果郑家嫡支真的被逐出去,那郑媛连寻常人家的娘子都不如,娘家不但没有半点依仗,说不得以后还要靠着郑媛接济,二夫人可不傻,这样的媳妇还不如没有,不但带累了崔玮和二房的名声,就连崔婷再说亲事也会被影响。
  崔老夫人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事,这倒是奇怪,先前郑家家主获罪,虽然郑家大乱,但也没有发生这些,郑家还算是上下一心,怎么过了这些时日之后反倒闹了起来。
  只是二夫人这样未免功利心太重,郑家一出事便要崔玮与郑媛和离,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先,没有一丝人情。
  老夫人看着二夫人焦急的样子,心里更是不喜,转而问崔玮:“你也是这样想?”
  崔玮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目光里满是难过,却是摇头道:“我不是为这个,若只是这个,我怎么也不会与她和离,毕竟她是我的妻室,既然嫁给我,哪怕是有什么也该我来护着她。”
  “那是为了什么?”老夫人对崔玮的回答还算满意,问了下去。
  那边郑媛却是愣住了,挂着泪的脸望向崔玮,惊讶于他的回答,没想到这个时候崔玮居然会这样说。
  崔玮却咬咬牙道:“阿媛的心思不在我身上,也不愿委屈自己安心留在我身边,她对王氏下了手害了她腹里的孩子,又陷害了琴娘,若是再让她留在府里,只怕于她于我都不好,与其如此,倒不如趁早和离了,让她安心回去另寻良配。”
  崔玮的话恳切踏实,即便到了这一刻,他已然说不出伤害郑媛的话,说完更是低下头,不看二夫人也不看郑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