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珠娘子-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明珠想了想,待到沐浴之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袍,绾了个堕马髻,让人把玉兰带到侧间来。
  看着一身素净衣短襦衣裙上沾满了灰尘污迹狼狈地被拖上来的玉兰,顾明珠眉眼也不抬,吃了一口热腾腾的酥酪,放在一旁才慢条斯理地道:“我记得玉兰是崔家家生子吧?”
  一旁的留香不安地动了动身子,恭敬地回话:“是,是庄户上的,亲娘是二门外伺候的王七家的。”
  顾明珠看着咬着唇伏在地上一言不发的玉兰,挑了挑眉,看样子她还觉得自己委屈了。
  “你们两个是早年就过来伺候郎君的,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也是记着的。”顾明珠笑了笑,语气倒是很和缓。
  留香听着,不由得惊讶抬头,难道五少夫人肯放过玉兰?可是玉兰已经糊涂到做了这样的事呀。
  她呐呐地道:“多谢少夫人。”
  顾明珠只看着玉兰:“今日我与郎君商量了,你们在府里伺候这些年,也是尽心尽力,如今年纪也到了该放出府去了,怎么也不能委屈了你们。”
  “留香的事先不着急,郎君与我要去长安,院子里不能没人打理,你先留一留,玉兰如今养好了身子,也不用再回来当差了,就给你定一门亲事,也好有个好归宿。”她淡淡说着,“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留香脸色微变,想不到少夫人没有责罚玉兰,倒是决定要把她放出府去,不过她转念一想,如此的确是最好的了,至少玉兰现在嫁出去还能留着大婢女的体面,从郎君院子里放出去的,又比别的院子里要更得脸几分,少夫人的确是留了情了。
  她忙忙望向地上的玉兰,向她使眼色,让她谢了少夫人的恩典,就着这么个台阶让自己脸上好看些,不至于被人说是起了龌蹉下作的心思被赶出去的。
  可是让她失望的是地上的玉兰纹丝不动,依旧勾着颈项,一动也不动,像是没听到顾明珠的话一般。


第576章 打发
  顾明珠意味深长看着地上跪着的玉兰,手指轻轻叩了叩实木案几,脸上的笑容依旧没有变:“说起来,这些时日我也让人留心过,倒也有几个合适的人家。”
  她看了一眼高嬷嬷,高嬷嬷暗暗叹了口气,上前来道:“清苑庄子庄头孙五家,长子在博平的粮行当差,年纪刚二十。”
  “外府二门上姚大家的小儿子,在博野的石炭矿场上当管事,年纪才十九,很得大郎君看重。”
  她陆陆续续说了几个,都是崔家有些出息的年轻管事,家世清白,算得上是不错的人选。
  顾明珠听她说完了,才望向玉兰:“你在院子里伺候这么久了,又是老夫人身边伺候过的,如今要出府,也就由着你自己选吧,挑好了人家我给你做主。”
  她说着,又看了看在一旁煞白着脸焦急看着玉兰的留香和红鸾几人:“你们在府里尽心当差这么久,自然不会委屈你们,但凡出府都备了一份陪嫁,也好风风光光地出去,你们老子娘那里还有赏赐。”
  这样安排的确是难得的体面了,谁听了不得感念少夫人待下人宽厚大度,现在就看玉兰能不能迷途知返,好好接着这份福气了。高嬷嬷想着,望向玉兰。
  可是地上的玉兰依旧是一动不动,许久没有声息,直到高嬷嬷再次催她的时候,才低低声道:“谢少夫人的恩典,只是当初老夫人送了婢来玉笙院伺候,婢想留下好好伺候少夫人。”
  她的话音未落,高嬷嬷低低叹息了一声,留香已经脸色发青,噗通跪下一把拉着她衣袖,强笑着与顾明珠道:“少夫人,玉兰这些时日病糊涂了,少夫人饶了她一回。”
  红鸾与紫鸳两人也是不安地立在一旁,吃惊地看着玉兰,一句话也不敢开口。
  阿碧与小葵却是脸色不虞,皱着眉头盯着玉兰,等待着顾明珠开口。
  “想留下来伺候?”顾明珠倒是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挑了挑眉笑了起来,“是个忠心的。”
  玉兰发现顾明珠居然没有发作,还笑着说着话,不禁抬起头,原本死灰一般的眼中又有了希冀:“少夫人,我愿意尽心尽力在少夫人身边伺候,为少夫人分忧,郎君他……”
  顾明珠笑着打断她的话:“既然病糊涂了,就下去养着吧。”
  她摆了摆手,高嬷嬷吩咐人将玉兰照着原来的样子堵了嘴拖下去,一句话都没有容她再说,干脆利落。
  留香几个人傻在那里,呆呆看着玉兰被拖走了,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想要为玉兰求情的留香也说不出口了,她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玉兰自己选择的,谁也帮不了她。
  顾明珠看了她们几人一眼,淡淡道:“时候不早了,你们下去吧。”
  又与高嬷嬷道:“看来真的是病得不轻,再留在院子里怕是要过了病气了,府里有府里的规矩,不能因为是大婢女就坏了规矩。”
  “今日时候不早了,有劳嬷嬷去与老夫人、大夫人禀报一声,就说是病了好些时日不见好,今日病得越发重了,明日一早就送去庄子上养着吧。”
  高嬷嬷躬身应下了,亲自去了鸣鹤堂与金丰院回话,顾明珠这才返回房去,收拾妥当更衣躺下。
  到她回来,坐在灯下翻看书卷的崔临才回了榻席上,看着躺在身边的人儿,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将她身上尚未褪去的凉意暖去:“怎么这样久?”
  顾明珠却是有些恼意,明明是他惹来的麻烦,却要自己去作恶人,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桃花债就该郎君自己去还。”
  全然忘了是她自己说了,院子里的事就该她去管。
  崔临哭笑不得看着怀里别扭的人儿,知道她这会子赌气,不会讲道理,只能搂紧她:“是,是我的不是,让娘子委屈了。”
  顾明珠把脸埋他胸膛上哼哼几句,表示一下自己的抗议,才慢慢放松身子睡去了,往日她也没有这样好眠,只是躺在他怀里就是十分安心。
  感觉到了怀里身子放松下来,崔临才慢慢阖上眼,但眉宇却不自觉轻轻皱起来。
  长安的局势怕是不那么简单了,他们去了只怕也要被卷进旋涡之中了。
  高嬷嬷到了鸣鹤堂,老夫人刚刚歇下,听了婢女的禀报,皱了皱眉:“病了?”
  一旁的黄嬷嬷低声道:“听说是病了好些时日了,请医用药也不见好,晚上又发作得厉害了,少夫人怕耽误了,所以……”
  崔老夫人蹙了蹙眉,她可不是寻常的老妇人,掌管崔氏一族与内府这许久,自然知道不是那么简单,只是她没有多问,知道顾明珠这个时候让人来回话,必然有用意,便点了点头:“既然病了就照着规矩办吧。”
  说着,又补了一句:“她是五郎媳妇,自己院子里的事自己安排就是了,不必来回了。”
  黄嬷嬷吃了一惊,她应着退了下去。
  崔大夫人还不曾歇下,听到回话不禁皱了皱眉,好一会才道:“明日让人临河庄子上来人,把人接了去就是了。”
  高嬷嬷得两边的了话,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老夫人不但不过问,还说了以后院子里的事不用去回了,请少夫人自己做主,大夫人还吩咐将玉兰送去临河庄子上,要知道临河的庄子可是离博陵最远的一处庄子了,大夫人分明是知道了。
  看来这位五少夫人真是不一般,才嫁入府里这么些时候,就已经让老夫人和大夫人都如此信她。
  走在夜色中的高嬷嬷不由地打了个冷战,脚下步子更紧了些,吩咐小婢:“明日一早就送她出府。”
  天还不亮,一辆不起眼的驴车停在了崔府侧门,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拖着个像烂泥一样的人塞进驴车里,一句话也没有多说,那辆驴车便摇摇晃晃地走远了。
  阿碧来回话的时候,顾明珠已经舒舒服服在宽敞的马车中坐下了,案几上放着的都是崔临吩咐人准备的她爱吃的糕点果饼,背后的大迎枕轻柔绵软,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她拈了颗蜜渍梅子放进嘴里,这才挑了挑眉:“让庄头媳妇好好照看她,病了的人还是少出去走动的好。”
  阿碧明白意思,应着退出去了。


第577章 希望的来临
  一路回长安,虽然崔临已经让崔奕赶回长安,他们的行程没有太紧,但也是整日坐在马车上,颠簸之中更是无趣,顾明珠心里担忧着长安,倒是不觉得,小葵却是呵欠一个接着一个。
  她在马车里伺候,不敢露出来,只能用袖子掩着嘴偷偷打呵欠,被顾明珠一眼看见,摇了摇头露出些笑意:“也没外人,你也不用拘着了,歇一歇吧。”
  小葵缩了缩脖子,小心地坐下来,舒展开已经踞坐到酸麻的腿,悄悄瞧了一眼顾明珠。
  顾明珠看着她那副率真的模样,笑了笑,却又不禁蹙起眉头,说起来阿碧与小葵也是年纪不小了,与红鸾她们是一般,也到了该放出府去的年纪了,不能一直留在自己身边耽误了她们。
  只是阿碧还好,行事稳当性子也沉得住气,她还不怎么担心,可是小葵这性子,怕是要好好挑一个放心的人家才行。
  到了长安已经是几日之后了,城门口进出的车马行人车水马龙,繁华如从前一样无二,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来,崔临与顾明珠夫妇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马车没有去郡主府,而是去了西门外的离庄,崔奕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两日后就是太后寿辰,宫中发了诏谕,命朝臣与宗室入宫为太后贺寿,郡主府也得了诏。”崔奕骑马从城中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从郡主府带来的诏书。
  顾明珠却是一眼看出来,那诏书上是明黄五爪金龙,却不是九尾明凤,居然不是太后的凤诏,而是圣人的诏谕。
  她的心更是沉了下去,宫中只怕真的出事了。
  她望向崔临,崔临也是目光阴沉:“齐尚宫呢?”
  崔奕摇头:“尚宫局没有人出过宫,这些时日宫中采买都是掖庭代为打理。”
  淑妃打理六宫,尚宫局却没有掌事,事情交给了掖庭!太后的寿辰却是已经病危在榻许久的圣人的诏谕,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已经说明事情不寻常,顾明珠原本就不安的心这下子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崔临回头望了望她,目光里满是抚慰,这才与崔奕道:“长安崔府可是也得了帖子?”
  崔奕点头:“送了帖子来,原本是要请长安崔家人去的。”
  崔奕淡淡道:“我去。”
  顾明珠望着他,心里又是甜蜜又是担忧,在这种时候,崔临没有丝毫要丢下她一个人的打算,要陪她一起入宫,哪怕明知道宫中此时绝不简单,只怕这场寿宴是鸿门宴。
  接下来的两日,崔临忙着处理从各处得来的密报,顾明珠也让人悄悄去了在长安的铺面,得了许多消息回来,只是消息越多她心里越是沉到谷底。
  从消息看来,太后已经有月余不曾露面,无论是朝议还是内宫理事,太后都不曾过问,而内宫之中没有半点消息送出来,只说太后在嘉寿殿礼佛,大半月前显王妃入宫伺候太后,也便没有再出宫来,两个人都没有音信传出来。
  而宫中却好像是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涟漪。
  “……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只有知道了宫中的情况,才知道该怎么办。”坐在秋意盎然的西窗下,顾明珠愁眉不展。
  崔临放下手中的密报,蹙眉道:“只是宫中我们的人如今都无法出来,消息也递不出来,外面的人对宫中各处情形都不熟悉,若是贸贸然入宫,只怕会打草惊蛇。”
  顾明珠定下心来,望着他:“只要能入宫,我有法子能打听到消息。”
  没有人比她对宫中各处更熟悉的了。
  崔临却是摇头,不肯答应:“上一次你悄悄入宫便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这一次我不能再让你如此冒险入宫去。”
  “何况宫中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不能让你就这样涉险。”
  崔临语气很是坚决,顾明珠一时竟然也说服不了他,心下更是焦急,却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
  崔临沉默了一会,开口道:“宫中你可有信得过的人,能够知道究竟的。”
  顾明珠瞪大眼:“郎君的意思?”
  崔临望定她:“我让暗部的人入宫去,把消息带出来。”
  既然是悄悄入宫,时间自然只能选在月黑风高的时候,敲了更鼓之后的太极宫也只有遥遥的灯火,人声渐不可闻,一身劲装的崔奕带着两个同样打扮的男子动作敏捷如电,飞快翻过高大的宫墙潜入了黑暗中。
  千秋殿,宫门紧闭,悬在宫门前的两盏宫灯在秋夜的风中摇摇晃晃,崔奕靠在宫门角落里的黑暗中,许久都没听到里面有动静,这才悄无声息地进去了。
  “……殿下还是用了汤药早些歇下吧,淑妃娘娘吩咐了,一定要让殿下安心在殿里静养。”正殿里是个宫婢的声音,语气却没什么恭敬之意。
  接下来传来的是个低低的焦急的声音:“我想见我阿娘,你与三兄说,我要见阿娘!”
  那宫婢却是不阴不阳地冷笑一声:“殿下,太后娘娘身子不好,在寿康殿养着,显王殿下吩咐了,谁也不能打搅,何况还有显王妃在跟前伺候,殿下安心便是。”
  崔奕已经听出来,那个焦急的声音正是安平公主,只是不知道她为何像是被人强留在殿中。
  宫婢与安平公主说了几句,便没了耐心,不理会安平公主的话,便合上殿门出去了,留下两个高大的小宦在门外,分明是看守着殿门。
  崔奕皱着眉,转身隐入暗中,却是从偏窗轻轻推开,一跃而入。
  “谁!谁在哪里!”榻席上的安平公主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惊骇地抱紧了迎枕,慌张地望着昏暗的角落。
  崔奕却是一个健步上前,拦住了要叫人的她,低声道:“是我,崔七。”
  安平公主怔怔地望着眼前的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崔奕英俊的脸一点点展露在她面前,目光里满是关切与担忧。
  那一切,她仿佛看见了所有的希望,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潸然而下,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快,快救救我们……”


第578章 前途莫测
  太后与显王妃被软禁在了寿康殿里!
  顾明珠的身子僵在那里,许久都没有缓和下来,死死望着崔奕:“安平公主呢?她可还好?”
  崔奕往日嬉皮笑脸的脸上此时十分凝重:“殿下虽安全无忧,但也是处境艰难,她也有十余日不曾见过太后了,被人禁足在千秋殿。”
  他说着,眼前却是不禁浮现出那个满脸泪痕不见了笑颜的安平公主,无助地害怕地拉着他的衣袖,低声请他救救她们,不是救她自己,而是要救她阿娘与显王妃,一想到这些,他的心里不知为何一阵钝痛。
  那小娘子素来尖牙利齿,无尤无怨不知道世间的愁苦,每每见面都会与他斗嘴,他从未想到会看到她如此脆弱的模样,不知道她这些时日在宫中受了多少委屈。
  顾明珠听说安平公主平安,才缓缓松了口气,却又很快拧紧了眉头,显王居然会将太后软禁在宫中,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那之后的太后寿辰……
  崔临也沉沉道:“只怕太后的寿辰并非寻常,若真是显王所为,如此怕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既然大张旗鼓来办太后寿辰,想来就是要在寿辰那一**太后交出帝位与朝权。”
  顾明珠默然,从太子、陈留王到贤王,再到眼前的显王,一个个都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帝位费尽心思,连父母兄弟都成了对手敌人,太后如今被显王软禁,只怕更是伤透了心了。
  她低低叹口气:“既然如此,怕是我们要提早布置了。”
  太后寿辰的日子终究是到了。
  天阴沉沉地没有一丝风,顾明珠的马车停在太极宫门外,她没有就下车,却是转过头看向崔临,咬了咬唇终究是忍不住道:“郎君,今日宫内的情形怕是十分复杂,太后与显王妃都在他们手中,说不得寿宴之上会不会……”
  “郎君本就不曾在他们的计划之中,若是能留在宫外坐镇岂不是更好,为何要亲自入宫涉险。”她言语中的焦急与嗔怪毫不遮掩,满眼忧色。
  崔临喟然一叹,轻握住她的手:“你在宫中,我绝不会让你独自去的。”
  夫妻二人默然对望,目光交汇之时也便觉得那不知吉凶的未来也不那么可怕了,因为无论发生什么,身边这个人一定会一直在,并肩同行。
  良久,顾明珠轻轻吐出一口气,打起精神来笑道:“走吧,该去给太后贺寿了。”
  太极宫宫门打开,入宫贺寿的勋贵世家峨冠高耸,大袖飘摇向着含元殿而去,命妇们也都是盛装丽服,云鬓花钗好不华贵。
  相比之下,顾明珠的一身装扮却是并不出众,姜黄缠枝花香云纱半臂襦裳,十二幅碧纱湘裙,只在望仙髻上簪了两对玉镂雕丹凤钗,只是额间的花钿衬得她肌肤如雪,素雅的装扮也遮掩不住灿若朝霞的容颜,从容地走在御道上已经教人侧目而视。
  “是零陵郡主!”有命妇认出她来了,惊呼道,“她也回长安了!”
  许多人都惊讶地回过头,望着顾明珠不敢相信,她们可是没有听到半点风声,连零陵郡主回长安都不知道。
  若说是别的宗室贵女也就罢了,这一位的身份却非同寻常,当日她出嫁时候长安十里红妆,太后甚至给了她这个外姓女封地,当初这道诏谕让长安贵府议论许久,都说太后是要倚重崔家了,才会把最看重的零陵郡主嫁去崔家。
  可眼下,零陵郡主居然悄无声息回了长安。
  惊讶归惊讶,这些命妇们素来最是心思玲珑,见到了顾明珠忙不迭上来问安,寒暄着问候着。
  顾明珠也笑着与她们寒暄了几句,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发现长安贵府的夫人娘子们都来了,只是有几家贵府来的却不是当家主母。
  顾明珠留意了一下,那几家恰巧是与郑家交好的贵府。
  她掩下一抹冷笑,问起一旁的礼部尚书钱夫人:“如何不见宗室的人。”
  钱夫人没想到顾明珠肯与她说话,受宠若惊,竹筒倒豆子一般:“郡主刚回长安,难怪不知道,前些时日太后身子不好,几位王妃便轮流入宫陪着太后,这一回给太后贺寿也是昨儿就入了宫了。”
  顾明珠的心更是沉到谷底,宗室已经提前一天入了宫,只怕显王的用意不是要他们贺寿,而是另有用意。
  她抬头看着越来越近的含元殿,心头的阴郁越发重了。
  含元殿前却是已经花团锦簇,铺开的织锦大红地毡,一张张榻席整齐摆开,宫婢们静默地立在一旁,看起来却没有多少喜色。
  最上首的榻席只有一张,明黄的五爪盘龙纹榻席,高大的案几,并不是往日的龙凤呈祥的图案,顾明珠瞧了一眼便低下头去,衣袖中她手紧紧攥在一起。
  只是宴席上察觉到不对的却没有几个,勋贵大臣们依旧高谈阔论着,命妇们也都议论着长安时兴的话题,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
  可是太后与显王始终没有出现,显王妃的榻席也空着,甚至连安平公主与宗室的榻席也都空无一人,直到宴席快要开始了也没见人来。
  大家终于察觉到有些不对了,勋贵们的议论渐渐停了下来,命妇也都变了脸,用团扇遮着脸小声互相问了起来:“怎么还不见来?”
  “不是早就入宫了吗,怎么到这会还未见到。”
  这一群人里面只有崔临与顾明珠面色如常,二人相对而坐,互望了一眼,便没有再有多余的动作。
  时间越来越久,命妇们个个变了脸色,都有些惊慌失措,还是年纪最长的卢国公老夫人先开了口:“都已经在席上了,还是耐心等着吧。”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看样子也是瞧出不对来了,到这时候已经有许多人感觉到了异样,可惜已经晚了。
  众人惊骇之中,才留意到在含元殿四下满满立着的侍卫都是腰仗长刀,一身甲胄神色肃穆,而他们胸前的佩戴着的都是明光金甲,那是金甲卫!
  若真是寻常寿宴怎么可能出动金甲卫!
  到这一刻所有的人都慌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勋贵国公起身来,高声道:“我等要见显王殿下!”却被狠狠地赶了回去。
  那为首的金甲卫统领冷冷看着他们,森森道:“殿下即刻就到,你们还是安分守己地待着吧。”
  这时远远的从含元殿外驶来一队车马,正中明黄凤纹车帷低垂的正是太后的凤鸾,而鸾车被一队金甲卫牢牢围住,一马当先骑在马上的人身姿凛凛昂着头正看向这里,带着车马向着含元殿而来。


第579章 最后的胜利者?
  “那是……是贤王殿下!”宴席上有人已经认出了那骑马而来的人,失声惊呼。
  席上更是一阵慌乱,众人都是不敢置信地望向那一队车马,那是太后的凤辇,可是怎么会是贤王,明明贤王已经被幽禁在宫中……
  顾明珠闭了闭眼,脸上露出一丝苦色,沉沉叹了口气。看来局势比他们想象的更糟,李裕已经不再被囚,而且在性子端方的李密与野心勃勃毫无底线的李裕之间,郑袁两家更有可能选择的是李裕。
  毕竟只有李裕才会不顾一切什么都愿意付出,只为得到帝位。
  凤辇停在了含元殿前玉阶下,李裕翻身下马,意气风发地走到凤辇前亲自扶着撩开帘子下来的太后,满脸笑容:“阿娘,众位公卿大臣还有夫人们都是来给您贺寿的。”
  席上众人虽然满意惊惧,都忙离席拜下:“太后安康。”
  没有人知道眼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那几位亲王与王妃都不在,显王殿下也不见,只有太后与贤王来了含元殿,实在是教人猜不明白。
  顾明珠也拜伏下去,只是她微微抬着头,的余光掠过远远地被李裕扶着的太后,只见太后一身织金九凤朝阳翟衣,头上的十二尾金凤钗明晃晃地耀眼,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瞧起来没有什么不对,一路与行礼的大臣命妇微微颔首而来。
  难道太后并不曾被软禁?顾明珠不由地有些疑惑,明明不见有什么不寻常。
  只是她很快就发现了不对来,太后身边贴身伺候的宫婢瞧起来都十分眼生,虽然都是一副恭敬的模样,只是步子僵硬,紧紧跟在太后身边,目光却是不住地游移,一遍又一遍在宴席上扫来扫去,全然没有半点敬畏,更像是不安地打探。
  而这其中居然没有徐司言。
  这不对,顾明珠顿时警醒,徐司言跟在太后身边已经十余年,早已是太后身边不可或缺的人,太后的起居杂事都是她打理的,绝不可能不在太后身边伺候。
  这群人恐怕不是伺候太后的,而是来监视她挟持她的!
  顾明珠微微侧过脸,望向对席上的崔临,脸色凝重地轻轻摇了摇头,崔临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待太后在榻席上安坐,李裕堂而皇之命人送了一张榻席,在太后身旁坐下,隐隐有与太后并肩之势,让众人又是一阵惊愕,却碍于这复杂怪异的局势不敢开口多话,只是纷纷望向太后。
  太后恍若没有看见一般,居然没有开口反对,甚至连看也不看,倒是转过脸望向宴席上:“你们都有心了,入宫为我贺寿。”
  气氛格外怪异,但席上的谁不是久经风雨事故的,夫人们纷纷笑着道:“太后娘娘寿辰,能入宫贺寿是我等的福气。”
  太后含笑,目光扫过命妇的席上:“零陵郡主呢?可回来了。”
  顾明珠轻叹一声,随即起身离席,举手及额拜下:“太后娘娘。”
  她不抬头也能感觉到太后望着她目光中的急切,还有一旁那宛如毒蛇一般满是怨毒的目光。
  李裕也在看着顾明珠。
  只是他眼中没有半点温度,越发幽深冰冷。
  眼前这个女子已为人妇,往日的垂髻已经换做高绾的望仙髻,她衣着淡雅,并不见什么华丽的首饰钗环,可那一张如珠如玉的脸上容光逼人,从前还如同花蕾一般有些青涩,到此时已经完完全全是盛放的牡丹,举手投足令人目眩神迷。
  这女人原本就该是他的!却被太后许给了崔家!
  他沙哑着嗓子开了口:“零陵郡主,好久不见了。”
  顾明珠抬起头看着李裕,只一眼,便又低下头去,不言不语,并不理会李裕的话。
  李裕顿时怒气上涌,这个女人依旧是这么不识抬举,居然敢不理会自己,也还是这么不识时务,难道看不出眼下就连太后也已经在他手中了吗!
  他正要开口,太后却是向着顾明珠笑道:“一转眼你嫁去博陵已经好些时候了,还不快些过来让我好好瞧一瞧,看看崔家待你如何。”
  顾明珠含笑起身,到太后身边坐下:“娘娘身子康健就是臣的福气。”
  太后轻笑一声,意味深长地道:“我身子还好,只是算不算是福气就不好说了。”
  有太后护着顾明珠,李裕一时也拿她没法子,只能看着两个女人视他如无物,他愤愤地饮下一盏酒,却是在心头暗暗冷笑,也不急于这一时,待晚些,她们都得臣服,无论是高高在上毫无母子之情的太后,还是眼前这个美艳倾城却屡屡不识抬举的顾明珠!
  宴席上一时没有人敢开口说话,人人都小心翼翼地低着头,味如嚼蜡一般地用着菜肴酒水,没有半点寿宴的热闹欢喜,他们都唯恐自己会成为这场宫宴的牺牲品。
  只有太后与顾明珠自在地话着家常:“……博陵不比长安,如今不过九月,那边已经落了霜,都换了夹衣了。”
  太后笑呵呵地点头:“我听先帝说起过,燕北之地九月便已经下了雪,十月更是冰封千里,将士们都着皮袄御寒。”
  顾明珠亲自替太后斟了饮子:“那边的毛料倒都是极好的,我让人寻了几块上好完整的银狐料子,打算给娘娘做几个手窝也是好的。”
  太后笑得合不拢嘴:“你那女红快别糟蹋了料子了,还是让人送进宫来,我让尚服局去做吧。”
  看着她们两个旁若无人地说着些无关紧要的话,在这样的情形下凭谁都觉得诡异,可谁也不能说出什么来,李裕虽然觉得厌烦,却也只能闷闷坐在席上。
  还不是时候,他要耐心等着,等着太极宫送来的消息和诏谕,到那一刻他才能名正言顺地坐上太后的榻席,一切尽在掌握。
  幸好已经不用等很久了。
  纵然是如此,他依旧有些紧张,端着酒盏的手也有些不稳,他谋划这许多年费尽心思的打算,以为永远不可能的事,都已经打算当一个废物在宫中等死的时候,却峰回路转,重新回到他手里了。
  那么他又怎么会在意要不要多等一刻!


第580章 不急
  李裕却不知道,同样紧张的还有顾明珠。
  她坐在太后的榻席边,紧紧靠在太后身边,与太后笑语晏晏说着家常,说着博陵的趣事见闻,逗得太后哈哈笑着,看起来很是亲热。
  然而她的左手却是悄悄在案几下伸到太后身边,认真辨认着太后在她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