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珠娘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炙热的目光却是让她脸红心跳,无法直视。
她不由地低下头,低声道:“郎君安好?”
原本有满腹的话想要问想要说,却只问出这一句来,顾明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笨嘴笨舌了,只是那堵在心头的话却找不到头绪。
崔临看着她,却是笑了起来,云破月出的明朗:“多谢郡主,若不是郡主使的人找到了云阳庄相助,我们也不能那么快那么顺利脱困。”
顾明珠愣了一下,心里更是轻了几分,轻声道:“平安就好。”
至于他与陈留王之间,世家与皇室之间的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崔临也没有再说了,向着她欠了欠身,又深深看了一眼,转身走下玉阶去。
有千言万语的话要说,但这里不是个合适的时间,不是个合适的地点,他会让一切变得顺利起来,让她能够安心地走向他,铲平所有的阻碍,护她一世安好。
顾明珠看着他下了玉阶,也垂下眼,收拾心情转身回了正殿。
天后坐在上席,脸色看不出悲喜,却是微微蹙眉,许久才道:“随我去两仪殿吧,国丧不可耽搁。”
顾明珠上前扶她起来,她脸色淡然向着殿外走去:“太子与他们可都过去了?”
“都已经过去了,丧仪都准备好了。”
“太子妃呢?可好些了?”天后接着问道。
顾明珠有些吃惊,望了一眼天后,又收回目光:“太子妃小产,还在东宫养着,就不曾过来两仪殿哭灵了。”
这是人人皆知的消息,天后也是知晓的,当日来回话时,天后听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句知道了就打发了,如今怎么又问起来了。
天后语气不变,依旧是冷漠:“天子崩殂,乃是国丧,她是储君之妻,更是未来国母,更该率先垂范,不教天下人耻笑。”
顾明珠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太子妃刚刚……”
若是太子妃小产还要去两仪殿跪灵,只怕会给人留下什么话柄,更是对天后会产生非议。
天后却是冷笑一声:“她去不了两仪殿,却是可以留在东宫替圣人抄经,以表哀思。”
顾明珠心里一凛,明白了过来,天后这是在为她作主,要让太子妃吃吃苦头。
原本这时候她该帮着太子妃劝一劝天后,毕竟她是太子妃,是天后的儿媳妇,她只是个外人。
然而,顾明珠不愿意,她乐得看着太子妃吃吃苦头,当初她的愚蠢差点没有害死所有的人。
所以她闭嘴了,一副怯生生不敢反抗也不敢多劝的样子。
没有听到她的回答,天后倒是有些诧异,回头看了她一眼,见她那副模样,几乎有些忍俊不禁,只是很快恢复了淡然:“一会你就让人送了经书过去吧,国丧这些时日就让她留在东宫好好抄写经书,到了去帝陵的时候,想必她已经抄完了八十一本经书了吧。”
顾明珠心里暗暗咂舌,看样子天后是真的怒了,且不说经书字迹细小难辨,抄完一本经书都需要许多精神,何况九九八十一本,而且最为要紧的是要在四十九天的时间里抄完这许多,还不能让人代笔,只怕太子妃真要吃不少苦头了。
她低声应着。
上了宫车,天后才又道:“陈留王妃进宫了,如今也在两仪殿,一会你陪着安平去见一见她吧,她什么都不肯说,只说要见你们。”
岑芸?
顾明珠恍然才想起,岑芸已经是陈留王妃了,陈留王犯下这等滔天大罪,岑芸会如何?她又知道多少?
她不敢大意:“是。”
天后看了她一眼:“该如何你心里应该明白吧?”
顾明珠点头:“是。”
凤鸾车才到两仪殿前,哭声已经从殿中传了过来,夹杂着哀乐阵阵飘散而来,让马车中天后的眼眶也忍不住湿了,撩开帘子看着远远的两仪殿,低声呢喃:“圣人他终究先我而去了……”
顾明珠轻轻叹息,扶着天后下了马车,向两仪殿而去。
太子带着朝臣跪在大行天子灵位前哭着,顾青几位武将倒还算好,不过是默默垂泪,那几位文臣,尤其是先前跟随圣人身边深得亲信的那几位,哭得几乎肝肠寸断,伤心欲绝,真比死了亲爹还要悲伤。
天后进了正殿时,这哭声才顿了顿,所有的人望向一身素服的天后时,眼中都不禁有了敬畏之色,他们知道到了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再阻碍这个女人掌握天下了,不管是已经死去的圣人,还是未来的大唐天子,都不能是她的对手,他们只有臣服。
连太师郭晟也低下了头,对天后入正殿领群臣祭奠圣人的事不置一词,尽管按照规矩,她应当在偏殿领着命妇们拜祭,而正殿当是新帝领祭。
天后走到席上,跪坐下去,看了一眼顾明珠,顾明珠这才带着几位宫婢转身退下去了偏殿。
偏殿中命妇们也都嘤嘤哭泣着,只是远不如朝臣们那么露骨,她们只是照着规矩哭灵,其中有多少真心却是难说。
顾明珠走进偏殿,她们也停了一下,互相望了一眼,有些不安地望着这位零陵郡主。
虽然顾明珠的身份不过是个宗室外的郡主,但身份却远不是那么简单,如今已经没有人敢再挑战她的威严,不仅仅因为她身后的天后,也因为她的心思与手段,足以教人胆寒。
顾明珠却是脸色平和,走到安平公主身边,轻声道:“岑六娘子想要求见殿下,我陪殿下过去吧。”
安平公主一双眼哭得通红,茫然抬起头看着她,好一会才点点头,拉着她低声道:“她怎么来了,陈留王府不是被封了,她……”
她也没说下去,也能想象到岑芸如今的处境,终究是个心软的人,原本对她在赐婚之后的态度的气恼也消了大半,轻轻叹气道:“她才嫁入王府多久,就成了这样,咱们去看看吧,看看她是不是有什么难处了。”
顾明珠看着安平公主,不由地叹气,圣人与天后那样的夫妻,却有安平公主如此单纯的女儿,实在是奇怪。
第463章 恨毒
岑芸看起来格外憔悴。
她嫁进陈留王府不到一月的时间,连陈留王府的事都还未理清楚,依旧是个怀揣着幸福和期盼的新妇。
李念待她很是温柔,刚进门就已经把陈留王府的中馈交给了她,三日回门的时候更是亲自送她回去,陪着岑侍郎下了大半日的棋,很是给足了岑家的脸面。
王府里没有侍妾,李念对男女之事上头也很是克制,也没有留姿色出众的婢女在房里伺候,论起来,除了他从不将朝中和前院的事说给岑芸听,他几乎算得上是很好的了。
所以一切发生的时候岑芸彻底懵了,看着破门而入的监门卫将王府里每一处院落每一间放都翻开,凶神恶煞地将所有的婢仆赶到一处,拿着明晃晃的刀指着他们,连同她这个王妃在内,都被逼问着李念的下落,他们手里的灯笼映照那一张张愤怒狰狞的脸,看起来像可怖的鬼神。
一切像个噩梦,可是没有醒过来的时候。
她什么都没说,任由已经没有顾忌的监门卫怎么样恐吓,她都木木地坐着一言不发,直到被送到了宫中。
岑三夫人听了消息,匆忙进宫。圣人殡天,她见不到天后和顾明珠,只能求徐司言帮她请娘娘赏个恩典,让她见一见岑芸。
可是她见到岑芸之后,却只剩下叹气流泪,因为岑芸依旧是一言不发,任凭她怎么劝也没用。
然而只有岑芸自己明白,李念去了哪里,她是真的全然不知。
李念从不曾与她说过这些事,这几日回府也不过是见她一面便走了,行色匆匆却不曾有什么话,连这样的事都是被监门卫破了门,她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他去了哪里。
安平公主进了暖阁,看见的就是木木坐在榻席上失魂落魄的岑芸,还有一旁哭得用手绢掩着脸的岑三夫人。
岑三夫人听到环佩声,忙抬起头来,见着安平公主与顾明珠,忙不迭起身来,哑着嗓子屈膝行礼:“殿下,郡主安好。”
岑芸听到母亲的话,才慢慢转过头来,望向她们,却没有半点要起身的意思,目光里一片晦暗,没有半点光彩。
安平公主看着她这副模样,早已心酸得眼眶发红,让宫婢扶了岑三夫人起来:“夫人,芸娘。”
顾明珠也是轻轻叹气,不过是短短的时日,岑芸的命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凭谁也经受不起这样的折磨。
她与岑三夫人轻声道:“夫人莫急,有什么慢慢说。”
然而岑三夫人又怎么忍得住泪水,看着女儿满怀期待嫁去陈留王府,回门那日的娇羞甜蜜的模样好像还在眼前,转眼却成了罪臣之妻,一辈子都被毁了。
她哽咽着道:“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实在是不知,芸娘她才嫁过去一月不到,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说着又捂住嘴抽泣起来,她已经后悔得不知怎么好,早知道会是如此,当初宁可触怒圣人也要回绝了这门婚事。
只是当初岑家何尝不是想着要借着这门婚事得到更大的利益,只是现在却是被连累了。
安平公主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赐婚的是圣人,是她父皇,如今要治罪陈留王的是天后,是她母后,她不知该怎么宽慰岑家母女。
还是顾明珠开了口:“夫人宽心,娘娘圣明,知道芸娘她也是刚嫁去王府,对陈留王的事想来也是不知晓的,不会牵连。”
这是天后的意思,陈留王叛乱之事交由太子登基之后处置,但也只追究元凶与从犯,并不会牵连无辜。
岑家虽然与陈留王府结了亲,却还未成为陈留王的亲信,岑侍郎历来古板清正,倒不会有人相信他会与陈留王叛乱有什么关系。
岑三夫人也知道天后的意思,否则现在怎么也不会把岑芸留在暖阁,而是连着岑家人一起送去大理寺了。
只是现在天后还未决定如何处置,而岑芸却还是这副执迷不悟的模样,她怎么能安心。
顾明珠的话没能让岑三夫人安心,却让岑芸望向了她,定定地望着,许久竟阴冷地一笑:“我终究是陈留王妃,是入了宗庙玉牒的皇室命妇,你以为能看笑话了?之后你得了赐婚,我且瞧瞧你能有多风光。”
她的语气乖张,满满都是恶意,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怨毒,让岑三夫人与安平公主都惊住了。
岑三夫人忙开口:“芸娘,你这是……”
又慌忙抱歉地望向顾明珠:“郡主,芸娘她是急糊涂了,你莫怪她……”
只是岑芸丝毫不理会母亲的苦心,冷笑着打断她的话:“如今殿下还不曾被定罪,我也不曾被夺了王妃的封号,还是陈留王妃,她是什么身份,要你向她赔不是。”
她恨顾明珠,说不出缘由地恨。
起初不过是因为顾明珠拒绝了赐婚,她却被嫁人陈留王府,她怪顾明珠什么也不肯告诉她,还把她蒙在鼓里,也计较着李念对顾明珠的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心中有了心结,也因为李念的身份,与顾明珠终究渐行渐远。
这些原本因为她嫁到陈留王府,得到李念的温柔对待而被她淡忘时,却突然一切都变了。
这一场叛乱与其说让她被牵连,不如说她是被羞辱,被赤裸裸地羞辱到体无完肤。
她是李念刚娶进门的王妃,却丝毫不知道他的事,甚至在他事败仓皇而逃的时候,都没有与她说一声,将她与那一府的奴婢一起留下了,由得宫中问罪。
面对那一张张看着她或是好奇,或是嘲讽的脸,岑芸素来温柔如水的性情都被扭曲了,将满腹柔情酝酿成了郁郁的怨恨阴毒,痛恨所有人,最痛恨的却是顾明珠。
如果不是顾明珠,她怎么会被嫁去陈留王府!现在站在这里被羞辱的就会是顾明珠,不是她!
顾明珠平静地望着岑芸,并不被她的话所动,只是淡淡道:“陈留王的罪行自有圣人来定,只是王妃既然要见殿下与我,有话还请直说。”
岑芸那已经失去理智的眼望着她,咯咯冷笑:“你们想知道殿下的行踪,我知道,只是我要与公主殿下一个人说,你们都不能留在这里。”
第464章 挑拨
“……殿下待我与她都很是亲厚,从前我也是如殿下一般,只当她是好的,事事都信她帮她,可是……”
岑芸脸上毫无表情地说着。
“不仅是贤王殿下,还有陈留王殿下,她是何等手段能做到左右逢源,两位殿下偏偏都看中了她,连崔家郎君都对她另眼相看。”
她想起了当初郑媛与她说的话,自那日郑媛去她府里拜访之后便再不曾露过面,听说已经被送回荥阳郑家,急急忙忙要被嫁去与崔家另一位并不得看重的郎君,这门婚事这样突然,想必其中与崔临脱不了关系。
她真后悔当初没有听郑媛的话,眼下才会落到这样的地步,还要被顾明珠耻笑。
此时的她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巨变打击太深,心性大变,偏执成狂地将所有委屈不满和怨恨都放在了顾明珠身上,视她为那个阻碍自己幸福的绊脚石。
“郑家大娘子那样出色的人,竟然也是因为她落得被郑家仓促嫁去崔家,先前她可是与崔家五郎君议亲了,可没想到她终究有手段,连这个都给破坏了。”
她说完深深叹了口气:“殿下心思纯良,我也是怕殿下被蒙蔽,日后若是落入她的算计,毕竟当初我与殿下也是往来亲密,也是不曾想到她会如此心机深沉,阴暗可怕。”
她望着安平公主,目光微闪,尽量露出诚挚的神色来。
只要能够说动安平公主,就能让天后对顾明珠生出嫌隙来,就能撼动顾明珠的地位,而之后顾明珠的日子怕就不那么好过了。
说不定天后真的会给顾明珠赐婚,不再给她庇护了。
只要想着顾明珠不好过,同样在苦海中的岑芸便觉得自己也能好过些,替她自己替李念出了一口恶气。
然而安平公主的反应却是教她失望了。
她起初脸上满是茫然之色,不明白岑芸在说什么,只是后来越听脸色越加冷了下来,到岑芸最后说出那句,满怀期待看着她时,她已经气得脸色都变了。
“芸娘,你竟然能说得出如此的话来,我真是看错了你!”
她站起身来,看着榻席上吃惊望着她的岑芸:“当初赐婚的事,我也知晓,明珠她是不得已,最后还是宁可入宫……”
那毕竟是她父皇母后所做的事,她不好多说,只能将那一肚子话忍住了,顿了顿才又道:“不管你如何说,我相信明珠,她绝不会有那些心思。”
她是最清楚的,若是顾明珠真有心机要求富贵荣华,当初便不会宁可入宫也不肯为王妃,在天后失势时,也不会留在甘露殿帮着天后护着她了。
她说完,铁青着脸朝殿外去,理也不理失落坐在那里的岑芸。她虽然单纯,却并不愚蠢,岑芸有意要与她单独说话,目的怕就是要与自己诋毁顾明珠,至于什么陈留王的去向,只怕她全然不知,否则不会是如此神情。
没想到当初亲厚的人,还有一朝恶毒可怕至此,自己过得不好,却要想尽办法拉着别人一到下地狱,令人不寒而栗。
顾明珠与岑三夫人一直等在外间的抱厦里。
岑三夫人的眼泪也一直没有停过,她捏着已经湿哒哒的手绢抹着泪,哽咽着:“……若是早知道,宁可将她嫁去哪一府里,家世人才都不重要,只要安安稳稳的,我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操碎了心!”
顾明珠让婢女拧了手巾来,亲自接过来递给岑三夫人:“夫人,事已至此,还是宽宽心,天后娘娘也知道岑家与此事无关,并没有就追究,这才是不幸中的万幸,之后只要安分守己,也能保住芸娘无虞。”
只要岑芸能安安分分的,不会有人太过为难她,毕竟她不过刚过门。
三夫人连连点头:“娘娘圣明,阿芸她怎么会知道这些,她那性子连王府里的事都还不知道呢。”
她说着又叹了口气,哀哀望着顾明珠:“只是我有一桩事求求郡主,还请郡主看在从前的情分上允准。”
“芸娘她是个实心眼的,自从嫁去了王府,便一心一意为陈留王殿下打算,也是想要长久的,现在突然出了这样的事,只怕她还没想过来,这会子心里还是糊涂的。”她难过地闭了闭眼,才又说下去。
“求郡主向娘娘求个恩典,允准我们接了她回来,也不敢再想着什么,就送了她回平州族里去,在家庵中清修,也好过留在这里被牵连受人指指点点,她受不住的。”
说着就要起身给顾明珠拜下,求她帮一帮岑芸。
看着有流出泪来的岑三夫人,顾明珠心里也不好过,平日里岑三夫人最是要强,又是行事泼辣,若不是爱女心切,又怎么会如此。
沉浸在自己悲伤愤怒怨恨中的岑芸从来不知道,自己母亲是如何努力想要保护她周全。
她忙拦着岑三夫人,眼中也微微有了泪光,轻声道:“三夫人这是要折煞我,你曾几次出手帮我,我与芸娘也是旧日交好,我自然会尽力的。”
不为别的,就只为岑三夫人待她那份真心,顾明珠也不能不管。
岑三夫人这才松了口气,只是想着岑芸那执拗的样子,心里又开始担心起来。
安平公主出来,脸色很是难看,她看着岑三夫人与顾明珠起身迎着她时,才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牵强的笑容。
“芸娘还在殿中,我先去偏殿了,该去给父皇上香了。”
她说罢便匆匆带着宫婢走了,看起来很有些突兀。只是她实在不知该怎么掩饰自己的愤怒,也不想说出岑芸的真实目的,让岑三夫人脸上不好看,只好自己走了。
岑三夫人察觉到不对,心里咯噔一下,忙道:“我进去劝劝芸娘。”
顾明珠倒是不紧不慢起身来,看着匆匆走掉的安平公主,淡淡开了口:“方才谁在门口伺候的,去问个明白。”
看样子岑芸怕不是说什么陈留王的下落那么简单,还有方才岑芸情急之下说出什么之后她被赐婚的话来,听起来也有些怪异,怕是有什么缘故在里面,还是要谨慎为上。
第465章 太子妃的心事
国丧要四十九天的大礼,新帝却不能不登位了,在朝臣们的几度跪请之下,天后终于以太后的身份下了诏谕,令太子继位。
消息送到东宫玉兰殿时,太子妃从案几上直起身来,憔悴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眼中更是泪光盈盈:“真是菩萨保佑,终于……”
终于没有辜负她的期盼,等到了这一天,太子要登基为大唐天子了,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废除太子之位赶出东宫去了。
只是她腹中的孩子已经没了,在宫变中生生被撞掉了!
一想到这里,她心痛如绞,忍不住放下笔,抚着已经恢复如初的小腹,只觉得心酸不甘。
如果没有顾明珠,那些叛军怎么会闯进东宫,她又怎么会失去孩子。
贤王妃说的对,都是顾明珠,她就像自己的克星!
如今,她不必再忍气吞声,天后就算是太后也要敬她是皇后,让上几分,何况是顾明珠,她一定不会就这样作罢!
她丢下抄了一半的经书,扶着宫婢的手起身来:“登基大典就在这几日了,尚宫局可都安排好了,该准备的可不能少了。”
这是太子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是她终于抬起头的时候,她怎么也不会让大典出什么差错。
只是一旁的宫婢脸色有些尴尬,低声道:“天后娘娘已经让尚宫局去两仪殿回话,吩咐零陵郡主打点登基大典的事了。”
太子妃的脸色瞬间大变,由欢喜变成怨恨:“太子殿下已经大婚,东宫也有太子妃,日后这六宫的事都是要交过来,怎么能把登基大典交给顾明珠!”
她看着案几上那已经抄了许多的经书,心头更是懊恼非常,明明她是太子妃,又是因为宫变才失去孩子,偏生天后不但不替她做主,反倒是要责罚她,如今更是不顾她还在东宫,竟然将内宫之事交给顾明珠!
这就是在下她的脸面!
她怎么能不委屈,她入宫以来一直都是替太子打算,事事谨慎,却要被这样对待!眼看要登上后位,母仪天下,却要被如此羞辱!
她咬了咬牙,低声与身边宫婢道:“你说前些时日汉阳郡王妃入宫求见天后娘娘?”
宫婢忙道:“是,圣人殡天前两日,汉阳郡王妃入宫求见过天后娘娘,说了一会子话才走。甘露殿那边送来的消息,说是听到汉阳郡王妃提起了儿子曹大郎的婚事,说是想求天后娘娘赏门婚事,也不曾明说看中哪一家娘子,只是最后她问起了郡主的生辰来,夸赞娘娘眼光独到,挑中了郡主在身边,样样都好。”
太子妃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冷笑道:“这位郡王妃居然看中了她,倒是有胆量。”
宫婢看了看太子妃的脸色,轻声道:“郡主深得娘娘看重,只怕未必会答应呢。”
“可她终究是要说亲嫁人的,连顾家那几位娘子都有了婚事了,她是长姐还能拖多久,再拖下去,只怕要引来非议了,娘娘终究是不能久留她在宫中。”
“只要能把她赐婚嫁去别家,她又怎么还能有脸面在宫中张狂!”太子妃慢慢摸索着那摊开的经书,“何况能助汉阳郡王妃成事,她自然要念我这个人情,倒是件好事。”
宫婢确实满脸担忧,思量着这宫中上下已经人人知晓,这位零陵郡主不是个好相与的,不但得天后宠信,心机也是深沉无比,没人能看透她的心思,这样的人怕是不那么容易被算计吧。
她想劝一劝太子妃,但看着她一脸志得意满的样子,不得不把话吞了进去,也不敢再说了。
待到新帝登基那一日,太极宫又仿佛活了过来。
先前为了国丧挂上的缟素被换下来,悬红挂绿张灯结彩,将那点子悲伤一卷而空,尽管新帝登基之后还得替先帝守孝,但那意味终究是不同了。
天后如今已经是太后了,虽然封号暂时还未定下来,但身份是不变了,朝臣与身边伺候的也都恭敬地尊称太后娘娘。
她坐在寿皇殿里,听着尚宫局唱单子,将登基大典上的礼数规矩和用物一件一件报上来,由她亲自过问定夺。
顾明珠却是坐在一旁,挑选着参加登基大典的朝臣与命妇。
“娘娘,照着规矩藩王必须入宫觐见新帝,原本这该是新帝登基前便该下诏,只是先帝走得突然,所以一直不曾准备,仓促之下反而不好,不如待先帝出殡开帝陵时,令诸位藩王前来觐见,娘娘觉着这样如何?”
天后想了想,微微颔首:“如此倒更稳妥,你看着定吧。”
她又不满地把手中单子丢在案几上:“这也交给你拿主意就好,偏生你避讳这个担心那个,不肯应承下来,如今倒成了我替你分忧了。”
口气是抱怨的,却没有什么责怪之意,想来也是知道顾明珠的为难。
顾明珠抿嘴笑着,欠了欠身:“求娘娘饶了我,是我的不是,本该让娘娘安心处置大事,只是登基大典的事,我见识粗浅,若是有所纰漏,只怕会耽搁了大事。”
看着她那副故作乖巧怯懦的样子,太后无奈笑着摇了摇头:“罢了,这也是我想的不周全,这不只是六宫的事,还是朝廷大事,交给你的确有些不合适。”
毕竟顾明珠只是赏了封号的郡主,不是六宫之主的皇后,安排这些的确不合适。
太后想着,看了一眼顾明珠明艳的脸,心里一叹,若是太子能有顾明珠照看内宫,她这个太后也就不必如此费心,倒是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地替他打点前朝的事了。
只是这个念头不过一闪而过,不曾多留一会,只因为她知道,太子那愚蠢无知的性情远不是顾明珠的对手,若真让顾明珠入主中宫,只怕之后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太后苦笑一下,顾明珠怕是真能有本事将太子玩弄于鼓掌之中,那时候才是麻烦。
她正胡思乱想着,宫婢快步进来回报:“太子妃到了殿前了,等着觐见娘娘。”
太子妃?她不是小产了,这时候来是做什么?天后一头雾水。
第466章 婆媳
“……圣人甍逝,娘娘心中悲痛,我心里也是痛楚难当,只恨不能在跟前尽孝。”太子妃往日里算得上敦厚的脸上,此时摆满了难过,用手绢抹着泪:“这几日日日不能安寝,唯有抄了经书之后才能宽慰些。”
太后看着她那副模样,的确是清减许多,小产又逢着国丧,再要强的女人也撑不住,不由地叹了口气:“你才没了身子,多将养些时日,抄经不过是让你能起个表率,不必太过苛刻了。”
太子妃眨了眨眼,挤出丝不大好看的苦笑:“谢娘娘挂怀,终究是我福薄,没能替太子保住腹中的子嗣……”
说着又掩面抽泣起来。
“你们还年轻,终究还会再有子嗣,待他登基,要多多开枝散叶,也是社稷的福祉。”
太子妃这才收了抽泣,泪眼婆娑望向太后:“只是如今正是国丧,殿下登基在即,朝中宫中事务繁多,娘娘内外操劳,为大唐劳心劳力,实在是教我惭愧,我思量着,不能让娘娘两处分心,无论如何都要打起精神来,替娘娘分忧才是。”
她目光慢慢凝聚,望着太后目不转睛:“论起来,也该由我替娘娘分忧才是,还是我不争气,歇了这些时日,倒教零陵郡主操劳,若是教人说起来岂不是我大不孝,娘娘觉着可是如此?”
太后原本平和的脸色慢慢冷了下来,目光扫过太子妃,毫无半点温度。
只是她没有就开口,反倒是打量了太子妃一会,才冷淡地笑了笑:“说的也是,新帝登基自然该由他的人来打理内宫了。”
太子妃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没想到太后居然这样好说话,她一开口就答应了,原本她以为至少还要再来一两回,连说辞都准备好了,却没想到这么容易。
她脸上掩不住笑容,抿嘴强压着喜悦:“娘娘圣明,不如就将登基大典交给儿媳来打点吧。”
太后闭上了眼,像是疲倦,又像是不想看到她,摆了摆手:“你去吧,我自有安排。”
却没说要让尚宫局与掖庭去听她吩咐。
太子妃有些失望,只是想着能够得了太后的承诺,愿意交出六宫之权已经是喜出望外了,至于那些细致的事,之后再说也无妨。
她看着太后脸色不大好看,便起身来屈了屈膝:“娘娘身子要紧,可是关系着大唐社稷,我就不扰了娘娘歇息了,这就去准备着新帝登基之事。”
虽然脸上还未有别的神色,但语气里的雀跃却是瞒不住的。
她带着宫婢退了出去,太后这才愤然变脸,素来自持的她竟然忍不住将案几上的镇山子都掷到地上,摔了粉碎。
“我以为她只是愚昧,性子还算忠厚,日后就算是不能统率六宫,总也能行事公允,至少能帮着太子稳定内廷,却没想到……没想到……”
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