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珠娘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脸上的肌肉抽搐着,好半天才做出了惊讶的表情来,只是看起来十分怪异,像是那张脸完全不听使唤一般,扭曲地很是狰狞。
天后眼中闪过一抹怪异的光芒,脸上的担忧却是重了几分,上前轻柔地道:“圣人醒了?可觉着有什么不好的?这就让太医令进来看脉。”
圣人这时候才像是从嗓子挤出来一声低弱的呼声:“珝娘,朕,朕头疼……”
天后的身子一僵,不敢置信望向他,片刻才挤出丝笑容来:“圣人宽心,太医署一定有法子的。”
急急忙忙抽身,向着外边走去。
太子这会子带着几位皇子上前,一撩袍摆拜下在榻前:“父皇……”个个脸上都是悲戚担忧之色。
只是圣人看了他们一会,却是一个也不曾唤出来,只是嘴唇发颤好一会,更是目光涣散地左右看着。
这是真不对劲了。
连后面站着几位大臣也都瞧出来了,他们不由地伸长了脖子朝着这边望过来,原本支持天后主政的几位倒也罢了,不过是惊讶,可太师郭晟与右仆射吕随良却是脸色大变,盯着圣人的目光里不由地带上焦急与迫切。
圣人醒过来,这让他们喜出望外,一心想着只要他能醒过来,哪怕只是开口说上一句,至少能让陈留王辅助太子理政,他们也不至于太被动,而天后也会有所顾忌。
可是万万没想到,醒过来之后,他却是这副模样,好似还糊涂着,并没有随着睁开眼而变得清醒。
太医令很快带着医官进了殿来,半点不敢耽搁地上前问脉,天后让太子带着诸位皇子朝臣去了前殿,自己守在了殿中。
看脉施针,好一番折腾之后,太医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许久才收了手,让宫婢为圣人盖上了锦被,自己也顾不得收拾脉案银针,快步上前来跪倒在天后跟前,却是一言不发。
天后看着他凝重的神色,心里沉了沉,起身来:“你随我去殿外。”
到了殿外,不等天后多问,太医令已经噗通跪在冰冷坚硬的云石地砖上:“娘娘,圣人的风疾已经淤阻于脑,累得他神思不清,再过些时日只怕就是失明了……”
天后望着他,虽然神色不变,但声音有些低沉:“就已经没有法子了吗?”
太医令一身冷汗,忙磕了个头:“娘娘,风疾之症本就是……”
天后摇摇头打断他的话:“我知道,先帝最后临终之时就是这副模样,只是圣人他……还有多少时日?”
这个是最沉重也是最要紧的问题。
太医令这会子觉着汗已经从背上厚厚的官服里渗了出来了,他哑着嗓子低声道:“依微臣愚见,若是能够撑到入了夏,便会好起来……”
春寒料峭的天气,他脑门上却全是汗,他方才所说的其实是掂量了又掂量的,而事实上照着脉象看来,只怕是要不了多少时日了。
天后却并不糊涂,她慢慢抬起头看着殿边那枝已经吐了新芽的玉兰花树,许久才道:“你等当尽力医治,让圣人安安心心静养。”
剩下的话不必明说,太医令已经在心里长长舒了口气,这算是免死令了,即便圣人真的夢逝,太医署也不至于如先帝那时一般举家获罪了。
他忙应着,告退下去开药方子去了。
天后却是独自站在回廊上,目光茫茫望向太极宫深处,那里殿阁林立,那里曾是歌舞升平,如今却都安静地如同一滩死水,只因为大唐天子,那个至高无上的人就要撒手而去,妃嫔们个个都是惊惶不已,没有人敢再行歌舞之事,大家都在等着甘露殿的消息。
与甘露殿遥遥相对的便是太极殿,此时也是悄无声息,全然没有了半点繁华之意。
依稀记得当初在太极殿,她还是先帝御前女官,他是刚刚得了储君之位的太子,她娇俏聪慧,他年轻俊美,在御前不经意地遇见,目光相对之中悄然动了情意,才有了这一生,便有了这一生。
这些回忆明明已经被尘封在心底许久,渐渐都淡忘了,却在方才圣人那一声无意识的呼唤中全都苏醒过来,如利刃直插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不知什么时候天后的眼眶有些泛红,只是她高傲的头依旧昂着,绷紧的嘴唇如同鲜艳欲放的花瓣,满满是威严。
她慢慢转回身,一步步向殿中走去。
功过是非交与后人评说,而她只是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孩子撑起这片天。
太子带着几位皇子与顾青等人去了前殿等着,都坐在榻席上,却是各有心思。
宫婢奉上茶汤来,也都没有几人去端起来,只是心思沉重地坐着,议论声都没有。
终究是太子清了清嗓子开了口,问起顾青西山大营的事来,才有显王与马元济时不时说上几句军中之事,显得气氛不那么尴尬。
郭晟脸色阴沉地坐在殿中,目光却恨不能穿过这宽敞的殿阁,直直落在内殿里,他要听一听太医令究竟说了什么,圣人究竟还有多少时日。
这关系着郭家还能再立在朝中,为百官翘楚多久。
虽然他号称是两朝老臣,门生满朝,看似风光无限,便是告老也该是衣锦还乡,得朝廷荣养。可是只有他知道,这一朝的荣光是怎么得来的。
是先帝身边伺候的人百余条性命,是赵国公府上下百余口人,是宣阳大长公主的死换来的,是他们的血铺就的。
圣人若在,他总能想办法扶持郭家,便是不能再位居当朝一品,位极人臣,却也能富贵顺遂,然而圣人若是不在了,郭家怕是……
他不由地抬眼看了看太子与顾青,便是顾青不动手,天后也不会留下他的。
第441章 暗潮汹涌(第二更)
所以他必须知道圣人的病情,才能够尽早做好准备。
四大朝臣中,他与吕随良至始至终是跟着圣人的,他一直认为天后虽有当权者的谋略,有枭雄之勇狠,却终究是个女子,天下终究会归圣人治下,又怎能听从一妇人的驱策。
可是他赌输了。
不管怎么样,即便是输了,也要想办法保住郭氏一族上下,绝不能让他们落到赵国公府的下场。
他忽然想起了泗阳的事,前一日送来的密信上写着,泗阳城中流言渐渐散去,却引来了诸多官兵前往查探,原本是查探流言起源,却离铜铁矿十分接近,情形越发危险。
泗阳的管事在信中问询,是否可以将那块地转手出去,毕竟如今运输不通,船行也不接货,而官兵追查十分紧,若是再不将这烫手的山芋丢出去,很快就会被连累。
这件事郭晟很是犹豫,毕竟铜铁矿的利益巨大,是郭家多年的摇钱树,可是眼下的局势却是十分不利。
若是在从前,即便是被人发现了,他也有办法处理掉,终究不过是小小的泗阳,无论如何也不敢与当朝太师作对,他也可以将地契转入手下人的手里,即便被查问也无人敢追究。
可是现在圣人已经病危在即,他不能冒着送一个把柄到顾青等人的手里的风险,只能壮士断腕了。
到了这一刻,他终于下定决心,让泗阳的人尽快将那两处地契出手,铜铁矿就此舍弃了。
诸位皇子当中,陈留王最是沉默,既没有与郭晟等人攀谈,也不曾加入太子那一番并不高明的军事见解中去,他脸色淡淡地,看不出喜怒,心里却是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圣人就要不行了,即便他没有留在殿中问太医令,看方才的情形,也不难猜出已是日薄西山,怕是要不了多少时候了。
何况他虽然醒了,神志却是不清,根本无法弄清楚朝中的事,也就无法为自己开口。
更有天后在旁虎视眈眈,还有太子等人。
他终于只能靠自己了。
圣人醒过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太极宫,宫中妃嫔们不由地都松了一口气,特别是新入宫那几位,她们可不想刚进宫就要变成太妃被送去孝康殿里颐养天年。
然而顾明珠却并没有清闲下来,天后与太子依旧执掌着朝政,她只能继续打理六宫之事,更是比之前多了一桩麻烦的事,就是拦住各殿中每日殷勤不断来给圣人请安的妃嫔们。
这是天后吩咐的,圣人身子不好,不能再被打扰,必须静养卧榻了。
可是那些妃嫔却不明白,虽然因为先前余采女的事,都有些畏惧顾明珠,却终究是耐不住着急,少不得要半求半说着:“郡主,我们心中实在是担心,都盼着圣人安康,听闻圣人醒了,才都急着赶过来,想给圣人请个安,让我们入殿去吧。”
“我们愿意侍疾,不会扰了圣人静养……”
顾明珠却不得不唱黑脸:“娘娘吩咐了,谁也不许进去,诸位贵人还是请回吧,待之后圣人大好了再请了诸位过来。”
任她们怎么说,她都不松口,如同一块铁板一样,那群妃嫔没了法子,只好满腹怨气地回去了。
徐司言看着,笑着与顾明珠道:“难为郡主了。”
顾明珠有些乏,摆摆手苦笑道:“也是没法子的事。”
圣人病危,这个消息是何其重大,一个不慎就会让朝局动荡不安,天后是绝不会让人泄露出去,即便是有人心知肚明也不敢说出去,可是内宫的妃嫔却不是久经风浪的朝臣,说不得很快就会人心惶惶。
她们当然会怨恨顾明珠,只是顾明珠也不会放在心上了,圣人一旦驾崩,她们也不过是太极宫中的过眼云烟,什么也不会留下。
她抬起头与徐司言道:“有新送来的紫渚,煎了茶汤你也吃一碗吧,能去去湿气。”
已是三月,梅雨连绵,连人都变得湿哒哒得,心绪黏黏糊糊。
徐司言谢了她,在她面前却不敢拿大坐下,只是侧着身子吃了几口,这才道:“娘娘去太极殿之前吩咐了,一会回来请了郡主过去说话。”
顾明珠只当还是为了宫中的事,点了点头:“我一会过去回话。”
只是到了正殿,天后唤了她到身边坐下,微笑着问她:“今日她们怕是为难你了。”
顾明珠轻笑摇头:“不曾,诸位贵人也是关心圣人心切。”
天后叹了口气:“想来你也懂我的苦心,她们毕竟是圣人的妃嫔,寻常宫婢怕是拦不住她们,就只能辛苦委屈你了。”
顾明珠道了不敢。
天后又肃了脸与她道:“还有一件事与你商量。”
“我想将三郎与顾三娘子的婚期提前,能赶在近些时日完婚。”
顾明珠一时瞪大了眼,却又很快回过神来了,天后这是怕圣人突然病故,那时候就是国丧,三年之内显王李密都不能娶妻,那他与顾明玉的婚事只能拖延下去,而朝局变动,谁也不能保证没有结下亲事,顾家的支持会不会变。
所以天后才会让提前婚期,尽快完婚。
她蹙了蹙眉,没有说话。
天后脸色淡了几分,看着她笑意也收起了几分:“怎么,有什么不妥?”
顾明珠回过神来,却是轻轻抿嘴一笑:“不是,是在想三妹妹的嫁妆也不知道绣完没有,若是还没有,只好去天香阁请几位绣娘帮着赶赶工了。”
这是没有异议了。
天后满意地笑了起来,看着顾明珠越发觉得欣赏,是个识时务的,能够一眼看出其中的诀窍,竟然连追问都没有,很快就作了决断,不愧是被她看重的人。
其实顾明珠心里也是明白的,顾家如今已经绑在了天后的战船上了,与其还想着撇干净旁观被逼着作马前卒,倒不如做好自己的本分,真正成为天后不可或缺的左右手,才能确保在接下来的变故中求存。
她语气轻快起来:“这是喜事,娘娘挑好了时候,我这就捎了消息让府里去安排。”
天后脸上的光芒暗淡了下来,声音也有些沉:“就在三日之后吧,尽快完婚也能为宫中添添喜气,为圣人驱去病邪。”
顾明珠点点头,如此一来显王李密又多了一桩孝行,并且会广为天下流传,天后果真是思虑周密,她还不及多矣。
第442章 罗氏的要求(第一更)
兹事体大,顾明珠不但让人带了消息回骠骑大将军府,更是将宫中的事暂托给了徐司言,自己亲自回去了一趟。
“郡主回来了。”毛氏带着人迎着她,吃惊地道:“宫中不是……”
她虽然在内宅,并不懂政事,但顾青这几日也是难得回府里来,人人都在猜测圣人的病情。
顾明珠点了点头:“二婶母接到消息了吧,婚期就定在三天后。”
毛氏正为这个头疼,匆匆忙忙之中礼部就送了诏谕来,显王大婚的时间就定在三日后,原本准备得有条不紊的婚事一下就被打乱了,毛氏一时忙得抓了瞎,理不出头绪来了,这会子见了顾明珠如同见了救星。
她拉着顾明珠的手,无奈地笑着:“少不得又要偏劳郡主了。”
陪嫁大都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还未装箱,何况对宫中赐婚的皇室婚礼并不曾打点过,难免惴惴。
只是见着顾明珠就如同有了主心骨。
顾明珠笑了笑,随着她一起进堂坐下,一边说着话,一边帮着安排嬷嬷们收拾陪嫁,又点了陪嫁婢仆的单子。
毛氏说起了前两日顾明丽的回门来:“四娘子是自个儿回来的,说是燕国公给冯六郎请了位大儒,刚成婚两日他就启程去庐州亲自登门相请了,燕国公府就让四娘子自己回来了。”
顾明珠嘴角噙着一丝冷笑,说什么出门拜访名师,那里又刚刚成婚就出门拜访名师的,不过是给个好听点的由头,顾忌着两家的面上不好看而已。
只是冯六郎没有陪着一道回门,看来顾明丽的出嫁没能改变什么,只怕在燕国公府过得日子也不怎么好。
她问毛氏,毛氏果然点头道:“瞧着四娘子的打扮虽然气派,跟的人也不少,只是脸色好似不大好看,还有身边跟着的那位嬷嬷……”
顾明丽身边跟着位嬷嬷,看着模样不显,却是处处都帮着拿主意,连顾明丽说话都敢插嘴,而顾明丽瞧着却是有些不大敢开口一般,只在府里用了顿饭就匆匆忙忙走了,甚至都没能见一见顾青。
顾明珠翻看着陪嫁的田庄地契,漫不经心地道:“她可说了什么?”
“不曾。”毛氏摇摇头,也是一脸纳闷:“若是燕国公府那边有什么不好的,不是该回来与娘家说一说,便是好也该与娘家说说,要好教人放心不是。”
顾明珠早就料到了,笑了笑:“四娘子怕是没拿咱们当娘家人,自然也就不会说。”
当然他们也没拿顾明丽当自己人,两下扯平。
毛氏也笑了起来:“这倒也是,算了,都已经是别家的人了,日子怎么过也看她自己了。”
若是她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做人,便是燕国公府再刁钻也不会太过为难她,一来占着正房的名分,又是大将军府出去的,二来冯六郎本就是个不可靠的,燕国公府终究是有些亏欠她,不敢太过分。
只是顾明丽那性子怕是很难不生事。
毛氏又说起了罗氏来:“……先头还不见有什么,三娘子得了赐婚也不见她有什么动静,倒像是不在意似的,这两日闹腾得厉害了,打发了孙嬷嬷来与我说,说她终究是三娘子的嫡亲母亲,断没有不出来主事的道理,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三娘子不孝。”
顾明珠挑了挑眉,冷笑一声不开口。
毛氏忙道:“将军听闻,亲自去了偏院一趟,那边才消停,还吩咐我不必理会她,绝不会让她再来拖累三娘子的名声。”
她皱了皱眉:“只是大夫人都已经是那副模样了,也知道是三娘子出阁的大事,怎么还想着来闹腾。”
她想不明白,顾明珠却是知道,多半是罗氏还惦记着被送到青莲观里已经好些时候的二娘子顾明月,怕是就想借着这一次能把顾明月再接回来。
只是她终究是黔驴技穷了,这府里上下的人都已经被换成了毛氏的人,罗氏掌控将军府多年的最后一点痕迹都被抹去了,外边人说起来也都知道大将军夫人已经病得不成样子了,顾青一直不曾再纳妾娶妻,反倒成了别人口中的佳话,都说他情深意重。
所以这件事,她也就当成个笑话听:“没人搭理她,她也是没法子的。”
毛氏点头:“可不是。”
只是罗氏却不肯就这么消停,顾明珠才回府不到一会,孙嬷嬷带着小婢女过来了。
婢女进来禀报:“孙嬷嬷求见郡主。”
毛氏恼了:“这还没个消停了,在我跟前闹腾闹腾也就罢了,怎么还敢闹到郡主跟前来了。”
顾明珠如今不是顾家大娘子了,而是郡主,就算是来大将军府也该是上宾,可罗氏就这么不管不顾地使了人来,分明是在打毛氏的脸。
顾明珠笑着摇了摇头:“二婶母别急,咱们看看她到底要怎么样。”
孙嬷嬷被带了进来,再一次见到了顾明珠。
自从顾明珠成了零陵郡主,她便不怎么就见过顾明珠,这一次再见到榻席上坐着的顾明珠,心里却是狠狠沉了沉。
不是她大惊小怪,实在是顾明珠的容光已经教人目眩,一身海棠红的春裳,垂云髻上只戴着一对白玉海棠花簪,虽然简单,却是十分精致高贵,衬得她面容如春晓之花,娇艳不可方物。
这时候顾明珠正抬眼看着她:“嬷嬷,有什么事要求见我。”
孙嬷嬷终究不是罗氏,她知道目前的情势,她恭恭敬敬拜下去:“郡主、二夫人。”
起身之后才垂着头道:“大夫人吩咐婢来求郡主做个主。”
罗氏要孙嬷嬷来说,待顾明玉出阁那一日,自己这个亲娘虽然不能帮着打点,却也是生她养她一场,无论如何也该当着宾客的面给她磕头拜别,才是算全了礼。
这个要求倒的确不算过分,罗氏现在也不是昏迷在榻上,偶尔还被扶着下榻走两步,只是言语与手脚还是不利索,受个磕头却是可以的,就算是旁人看着也不会觉得不对。
只是这个要求让毛氏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她不由地望向顾明珠。
第443章 求个退路(第二更)
顾明珠的眸光也冷了下来,望着战战兢兢的孙嬷嬷,好一会才开了口:“大夫人这么想倒也没什么不对,你回去回话吧,就说到时候三娘子会尽孝心的。”
孙嬷嬷原本想着顾明珠肯定是会刁难一番,就算是挑不出理来,也会再想法子为难的。
可是她没想到,顾明珠居然爽爽快快答应了。
只是还没来得及放下心来,她就感觉到了顾明珠那一道冰冷通透的目光,好像直直看穿了她,也看穿这个所谓的孝心的要求。
她一时更是瑟缩,忙忙谢了顾明珠与毛氏,带着小婢出来了,心还扑通扑通直跳。
怎么能够不害怕,她是知道罗氏的打算的,自从前一日顾青去了趟偏院,将罗氏要亲自操持顾明玉婚事的要求给彻底驳回了,还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让她彻底死了心,安安生生在偏院待着,不要再出去祸害别人。
罗氏虽然言语不利索,却是气得险些厥了过去,醒过来就让她过来,要见顾明珠,要顾明珠答应最后要顾明玉当着宾客的面给自己磕头。
说是磕头告别,孙嬷嬷再清楚不过,罗氏怕是要闹出事来,她平日里被关在偏院里,又是身上不方便,这么久以来看着顾明月被送走,自己又被顾青彻底给丢弃,心里早已满是怨愤,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彻底闹开去。
她苦劝许久,罗氏却是已经铁了心,半点也不肯停,让她心里暗暗叫苦。
罗氏虽然已经失势,却终究还是这府里的主母,何况身上有疾,真闹起来也可以推说自己是病糊涂了,可自己这个贴身嬷嬷就讨不了半点好了,是她去求了顾明珠的,之后怕是发落也发落到她身上了。
她想着不由地遍体生凉,只觉得心里越发没底了。
自从罗氏被关在了偏院,行事便变得偏激起来,更是常常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思不顾一切,却让她们这些跟着的下人万般为难,眼瞧着别的院子里的人留着的风光,出去的也都能得了赏赐厚待,殷实地度日,只有他们这些跟着罗氏的看不到半点希望。
她这心里就如同被矬子一点点磋磨着一般。
眼下罗氏又要做那没有退路收不了场的事,她就是再忠诚也得替自己家中老老小小着想,他们可都在顾家的庄子上当差,若是真的被牵连,要一家子怎么活,怕是都要被发卖了。
想到这里,她腿肚子都有些发软了。
往偏院走了几步,她脸色变了变,突然停住了步子,伸手捂着肚子,哎呦哎呦地呻吟了起来。
小婢女吓了一跳,忙不迭上前扶着她:“嬷嬷这是怎么了?”
孙嬷嬷苦着脸道:“怕是晌午的馎饦吃得坏了,到这会子肚中闹起来了,怕是要上茅房。”
小婢女点点头:“前院转角就有,不如我就在这里等嬷嬷吧。”
孙嬷嬷苦笑着:“好,你等等,我去去就回,一道回去给夫人回话。”
听闻孙嬷嬷去而复返的消息,毛氏吃了一惊,顾明珠倒是笑了:“看来她倒还没有糊涂到家。”
吩咐人让她进来。
一进门,孙嬷嬷就再也顾不得了,噗通跪倒:“婢求郡主饶命。”
她急着赶回来,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
顾明珠却是不急,与一旁惊愕地毛氏递了眼色,这才缓缓笑道:“嬷嬷这是做什么?你又不曾冒犯我,有什么要求饶的?”
孙嬷嬷再也不敢隐瞒,将罗氏的打算竹筒倒豆子说了干净,甚至连这些时日顾明月在青莲观里托了人送了消息回府里来的事也不敢再瞒着,一五一十地说与顾明珠与毛氏知道。
听说罗氏还使了人去青莲观与顾明月往来,更是隔段时间送了消息回府里,顾明珠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毛氏,毛氏已经瞪大了眼,不敢相信地看看孙嬷嬷,又看看顾明珠。
她管着大将军府,罗氏却还能让人自如地来去,这可是致命的疏失。
顾明珠向她微微摇头,这才与孙嬷嬷道:“大夫人还想着将二娘子接回府里来?”
孙嬷嬷点头,忙忙为自己辩解:“婢是大夫人陪嫁过来的,跟在大夫人身边,只能照着大夫人的吩咐办事,只是心里实在不安,所以才过来禀了郡主,只求郡主能够饶了婢,放了婢出府去,哪怕是去庄子上当差当庄户也事恩典,还求郡主成全。”
她是不敢想着再留在府里了,她是罗氏身边的人,就算罗氏收拾不了她,旁人也瞧不上她,她只有去庄子上养老才好。
顾明珠却不急着答应她,倒是微微笑着:“嬷嬷是大夫人身边最得亲信的,若是将你出了府去,夫人身边哪里还有得用的。”
孙嬷嬷没想到顾明珠居然不肯吃她这一套,一时急了,她已经来了这边,怕是要不了多久罗氏就会知道,她若是不能从偏院抽身,那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真得要不好过了。
她连连磕头:“求郡主救一救婢吧,婢实在是不敢了……”
顾明珠看着她急得乱了的样子,挑了挑眉:“嬷嬷先前也帮着夫人做了不少事,如今想抽身怕是难,除非……”
她看着孙嬷嬷:“嬷嬷既然知道夫人的打算,那就替我们想想法子才好,总要让三娘子安安生生出了阁才对,是不是?”
孙嬷嬷愣愣地,让她想法子?她能有什么法子。
顾明珠道:“若是嬷嬷能想法子让夫人打消了这个主意,也就是保全了府里的脸面,那二夫人怎么也会替你做主,让你安生去庄子上荣养。”
孙嬷嬷这会子的心情是百般复杂,顾明珠的意思她再明白不过,是要罗氏安分守己待在偏院,不得再别人跟前露面。
这一件事若是别人来做很为难,毕竟罗氏的要求很合理,但孙嬷嬷坐起来却不难,因为她是罗氏最贴身的人,只要她愿意,罗氏就去不了亲迎礼。
只是这样一来,她就得对罗氏下手,她一时有些不忍。
看着她犹豫,顾明珠笑着摆摆手:“罢了,嬷嬷既然没想好,就先回去吧,今天的话我们就当没有听到便是了。”
孙嬷嬷急了,她没有回头路了,这是唯一的法子,咬牙磕头:“婢这就回去劝劝夫人。”
第444章 顾明丽的大喜之日(第一更)
在外边人瞧起来,骠骑大将军府还是那本热闹繁忙,都在为婚事做准备,然而府里的人们却是觉着有些不同了。
罗氏的偏院附近打理花木和守门的婆子换下来了,西角门的看门仆从也被换了,人都悄然无声地从府里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说不得是被送去了庄子,也说不得已经被发卖了,但越是如此,府里上下越是心里一紧,渐渐地再也没有人敢往偏院那边靠过去了。
罗氏却是不知道,她这几日都酝酿着筹谋着,打定了主意要在顾明玉的亲迎礼上大闹一场,她就是要在所有人跟前闹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将军府里没有半点人伦孝义,三娘子高嫁却不肯敬奉亲娘,将顾明珠视为要紧的,却把自己的亲娘和姐姐给丢下了,她就不信如此闹开来,顾明玉还有脸高嫁,顾明珠还有脸过问骠骑大将军府的事,而顾青还有脸将顾明月放在青莲观不管不问!
她这几日不仅按时吃药,就是进食也用心许多,为的就是能够攒足体力,只等着亲迎那日。
不仅是如此,她还吩咐了两个高壮力大的仆妇跟在左右。
这教孙嬷嬷都摸不着头脑,少不得打发了人出去,自己轻声问了。
罗氏歪斜着嘴,狰狞地笑着:“闹,就要,闹大,我要,闹得,宫中也,知晓……”
孙嬷嬷愣了愣,看着罗氏的那张已经半带癫狂的脸,顿时明白了过来,连嘴唇的发白,颤颤道:“夫人你这是要……”
罗氏像是很满意自己的打算,咧着嘴转过眼看着孙嬷嬷:“我是废,人,也能,教她们,收不了,场……”
有什么比在喜堂上要逼死亲娘逼死继母逼死主母更耸动人心的,就算顾家权大势大,那时候怕也堵不住所有人的嘴,宫里有意偏颇也不能对这样的事置之不理。
那时候她一定能把顾明月要回来,也能出了这个偏院,让顾家再不敢忽视她。
孙嬷嬷饱受惊吓的心这时候实在是受不住了,她勉强镇定着退出了房去,再也不能犹豫了,转身就去了厨里。
圣人病重,由天后当政,显王的婚事又是天后亲自定的提前了婚期,便显得格外不同,比起陈留王的婚事来,更教众人关注许多,顾家来观礼的宾客也多了许多。
一早上,各府的女眷便纷纷登门,见了毛氏便是笑脸相迎,纷纷道着喜,比起前一回的顾明丽的婚事来,这一回的道喜真诚多了。
顾明珠没有帮着迎客,倒是笑着在堂里坐着,与诸位过来的夫人们寒暄着,帮着招呼着,脸上也没有往日的冷淡,倒让那些夫人觉得受宠若惊,更是热络地攀谈着。
顾明丽则是在厢房里坐着,满含娇羞地由着婢女们梳妆换衣,心里却慢慢是期待,到这一刻她还记着那一次在牡丹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