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0翻云覆雨-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虎臣带着几个亲兵。来回的巡视,见这些新兵在幸灾乐祸,也不说话。

马福祥穿着大马靴,“蹬蹬”跑到庄虎臣身边,气喘吁吁道:“大人,都拉来了。”

庄虎臣看了看,他们拉来了几十大车的粪,点了点头。

陈铁丹捂着鼻子道:“马哥,你身上什么味啊?比黄鼠狼还呛人!”

马福祥恶狠狠地瞪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你去拉两趟。看看你是什么味?”

庄虎臣看看马福祥道:“把这些大粪倒进战壕里,倒匀实些,每条战壕,每个地方都要有。”

马福祥“哎”了一声,带着马队的回回弟兄开始干活了。

新兵见回回们往战壕里倒粪便,有些奇怪了。这弄的是哪一出啊?

“大人要搞什么啊?”

“怕是要积肥?打算在这里种庄稼?”

“去你的,谁种庄稼挖这么深的坑?种树吧?”

这些新兵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几百人很快就把粪车里的粪便给倾倒进了战壕。

庄虎臣对陈铁丹道:“把孙明祖他们叫来。”

孙明祖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走了过来,见了庄虎臣,先是立正,然后行了个举刀礼,然后道:“请大人的示下,今天地训练科目是什么?“

庄虎臣对他道:“今天的训练科目就是,让所有的新兵都跳进战壕里,蹲到中午就成了。”

孙明祖有些发愣,又问道:“大人。今天的训练科目是什么?”

“不是说的很明白了吗?就是蹲在战壕里就行了。”

孙明祖是标准的职业军人,信条是服从是军人地天职,明白不明白也就执行了。

几千的新兵听见这个命令,都炸了锅了,战壕里到处是屎尿,谁都不愿意往里面跳。

孙明祖二话不说,率先跳进臭气熏天的战壕,簇新、笔挺,熨烫的连裤线都可以削萝卜皮的新式军服立刻沾上了黄泥和粪便。

王天纵是第二个,不过他跳之前。是朝天放了两枪的。

巴恩斯是第三个,对于庄虎臣的命令,他是打心眼里想不通,但是庄虎臣为了给他竖立威信,自愿参加了新兵训练,现在也是他表达一下谢意的时候了。尽管方式让他实在难受。

中国军团的士兵。早就被巴恩斯训练的如同钢铁机器,见原先地上司。现在的总教官巴恩斯都跳了,这些人也都不约而同的跳了下去。

新兵们一见长官都跳,晓得不是开玩笑的,军营里的军棍可不是摆设,臭一会是死不了人的,五十军棍可是真能要命。

几千新兵,肚子里骂着娘,就跳进满是污秽的战壕里。

现在轮到那些拉粪车的回回笑了,倒霉蛋看见更倒霉的人,心情就会立刻好了许多,平时里挖沟、拔电线杆子的活比起跳进满是粪便地战壕,看起来还是好了不少,本来满肚子的不爽也立刻烟消云散了。

庄虎臣看着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肚子里在骂娘,骂吧,今后会有感激老子的一天的。

几千新军泡在污秽满地的战壕里,不多时,就有胃浅地受不了了,吐地一塌糊涂,战壕里的味道更是让人无法忍受。

好容易挨到了中午,这些人才算是被允许出战壕吃饭。

午饭很丰盛,大块地烧牛肉,酱香扑鼻。

可是新军看见那个牛肉的颜色,立刻就联想起上午的战壕,立刻就是呕吐,大部分的人苦胆都吐出来了。

庄虎臣也下了狠心,就泡在训练场上,这些兵的苦日子可真的算开始了,战壕里的粪便刚清理干净。这些兵还没松上一口气,成堆地肠子、肚子、牛肺这些东西又被扔进了战壕里,而且战壕还被灌上齐膝深的水。

这还不算完,在这么恶心的地方,庄虎臣要求他们进行射击训练,靶子是特制的,草人穿上纸扎的军装。一看这些目标,王天纵他们就晓得了,留着两撇小胡子的是东洋小鼻子,大胡子的是俄国老毛子。

训练场地周围,放了许多的洋铁皮桶,里面点着炮仗,“叮叮当当”的响着,吵死人了,而且这些兵泡在污水里,空气里弥漫着黑火药和腐烂的动物内脏的腥臭味。

这些新兵被巴恩斯少校和中国军团、武备学堂的教官训练了一阵子。也打过枪,都觉得自己枪法还说的过去,但是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训练成果立刻化为乌有,连靶子都看不清楚了,胃里一阵阵的抽搐。全身都开始发抖,根本就无法正常的瞄准。

好容易一天地训练结束,这些人立刻就跑到河边,连军服都不脱就跳进了河水里,恨不得把皮都搓掉一层。

军营里的晚饭也没人想吃了,庄虎臣命令把这些饭都送到不远处的识字班和技工学堂,便宜了那些学员们。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简单的重复就又开始了,依然是恶臭难闻的战壕。依旧是吵死人的鞭炮声。

士兵地身体迅速的被拖垮,病号立刻就多了起来,庄虎臣早就让上海发来大量的西药,生病的人马上隔离治疗,而且每天训练完,这些士兵的衣服都会被人收拣起来,统一消毒。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士兵才缓了过来,渐渐适应了战壕里的恶劣环境,可以在呛人的味道里。若无其事的吃着午餐。也可以当那些喧闹的鞭炮声不存在地瞄准射击了。

当这些兵对这种臭烘烘的训练刚刚适应过来,血淋淋的特训就又开始了。

刺杀训练,庄虎臣可没打算弄些草靶子给他们做游戏,而是在草人肚子里放进新鲜的牛、羊内脏。

一刺刀挑进去,鲜血直流,内脏就从草人的肚子里流泻出来。

新兵又开始呕吐了。受不了刺激的再次开始发烧。病号又再次增加。

新兵营的厨子们,等这些兵训练完了。就把这些动物下水煮了,当新兵的主菜。

这些兵看见午饭,就又开始吐出了苦胆。

回回营的马队,看着这些新兵遭的罪,一个比一个老实,挖战壕、拔电线杆子、卸铁轨地道钉,再无怨言,这几天,又增加了新的科目,学着用普通的材料配置毒药,下在水井、粮食、河流里。

这些兵学着这些东西,心里直哆嗦,抚台大人这是搞什么啊?谁和他有这么大的仇恨?这招数也太毒辣了!

庄虎臣现在也看出来了,这些新兵看自己的眼神都如同看魔鬼,要不是看在新军的饷银实在是不少地份上,估计早就跑了一大半了。

今后谁要是对这些新军提起庄虎臣这个甘肃地“万家生佛”,他们绝对是嗤之以鼻。

庄虎臣也不怕他们恨,恨就恨吧,将来在战场上,就知道自己是对他们好了。这种模拟实战情况下的训练,会让这些兵将来在真正地战场上,觉得非常的熟悉和适应。

一个士兵平均在十场普通规模的战斗里就会报销,但是这只是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平均数,新兵的阵亡率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而老兵则要活的长的多,庄虎臣希望通过三年这样臭烘烘、血淋淋的艰苦训练,让新兵上战场的时候就有百战余生的老兵那种坚忍的素质。

今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庄虎臣太清楚了,陆军肯定是堑壕战。

堑壕战几乎是种断子绝孙的战法,机枪、战壕、铁丝网构成了进攻者的坟墓,但是士兵也确实太苦了,天天泡在泥水里,非战斗性减员远远大于战损。

娘子关的战斗充分说明了,那种喊几句口号,士兵就奋勇杀敌,纯属扯淡,士兵战前再热血沸腾,也经受不住战场上的残酷,怕死是人的天性。而恶劣的战场环境,更是消磨掉士兵意志的魔鬼。

只有艰苦的模拟训练,让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士兵真的漠视生死,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而往往这样的部队,伤亡反而是最低的。

庄虎臣看着这些新兵,心里有些欣慰,这个恐怕是全世界第一支专门为了堑壕战培养的士兵吧?

娘子关的战斗,庄虎臣是打赢了,可那是怎么赢的?

十倍的兵力、百倍的军需,而且联军已经占领了北京,对于娘子关打不打都无所谓。

日俄战争是庄虎臣心里的一根毒刺,两个强盗在中国打的昏天黑地,打赢的弹冠相庆,打输了的居然一脸的轻松,反正没赔一个卢布,没割一寸土地。

现在和洋人陆军的装备相差并不大,甚至可以把这几万人武装到牙齿,比洋兵的装备更好,甲午年的时候,淮军的装备就好过日本人,连发枪的弹雨让小日本也吓出一身的汗。

庚子国变的时候,武卫军的装备还是好于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七国联军(德国兵还在海上漂着呢)。

日俄战争的时候,中国的装备比洋人差的也不多,可是再往后呢?抗战的时候,中国就只有拿人命去填了,那个时候中国真的是在构筑血肉长城!

最后一次机会了,最后一次可以用和洋人差不多的装备打上一仗了

可真的能打赢吗?庄虎臣也没底。

“大人,这些兵都有些受不住了,这种训练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了?”孙明祖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些新兵都已经神情恍惚了。

“今天夜里,增加紧急集合的科目。”庄虎臣目无表情道。

孙明祖看看庄虎臣的脸色,叹了口气走了。

“今天晚饭,弄几个好的,给这些兵补养一下。”庄虎臣轻声的交道王天纵道。

王天纵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庄虎臣,猛然发现,大人这些天瘦了许多啊。

第二百一十七章 … ~初见成效~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地道的魔鬼训练,现在这些兵已经神经麻木了,连感官似乎都不那么灵敏,扔进茅坑,也不觉得有多臭了。

庄虎臣几个月都没回家,就守在大营里,更多的时候就陪着这些新兵呆在训练场。

几个月的训练,基本上奠定了甘军今后的培训模式,再往后的日子就按照这个方法练下去就差不多了。

湘西来的竿军,这些山地里出来的娃子,又增加了山地埋伏、伏击、隐蔽等一系列的练习。庄虎臣觉得“甘军”、“竿军”的叫着自己都迷糊。干脆就让这些湖南蛮子叫老名称“威武常胜军”,

这下这些湘西娃娃得意了,每个人胳膊上都纹上“威武常胜军”的字样,甘肃的新兵看着眼热,私下里嘟囔着:“字也不晓得认识不认识,刻在胳膊上好看啊?”

英国佬送来了新式洋枪的样品,不出所料,就是李。恩菲尔德步枪。这也是英国当时唯一能拿的出手和德国毛瑟枪比个高低的东西了。

这个枪当兵的都喜欢,射速快的很,弹容量大,找了三十杆步枪让当兵的试射,报销了几千发子弹以后,这些兵也初步掌握了射击方法,虽然训练时间太短,准头不怎么样,可是三十杆枪打起来感觉有点机枪射击的味道了。

泼风般的弹雨啊。够能唬人地。

这个枪总体来说,庄虎臣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觉得刺刀看着太烂。不气派。

射速高当然不是错,不过也费钱啊!子弹也是花钱买的,现存地那些子弹是从北洋调来的,受潮太严重了,用毛瑟88试射的时候有些子弹出膛没多远就掉地上了。

新兵训练也多少有了些小成,孙明祖这些人按照庄虎臣的要求,编制了新式陆军操典,今后的兵就按照这个练习。

兰州制造局、兰州洋灰厂订购的英国机器。本来以为要差不多半年以后才能起运,没想到英国佬的效率惊人,头天给洋行打了定钱,不到十天,就通知说,在英国已经上船了。

十天就把机器造好了?这些西帮的股东还真地闹不明白。

庄虎臣倒是马上就想清楚了,这些机器肯定是事先就造好了。估摸是给别的地方生产的,现在洋人那里闹经济危机,买家没钱提货,扔下订金不要了。

想通这个,庄虎臣觉得让这些英国人拿设备换了四成半的股份,有些吃亏了。

从训练场到兰州城里的巡抚衙门,要走很长时间的路。郊外到处是正在建设的工厂,随处可见民夫在拉砖头、脱土坯,一派热闹地建设景象。

庄虎臣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中国人啊!只要你给他一点希望,他就能创造出奇迹。

技工学堂的课程。庄虎臣也特意给指导了一下,看着那些临时充当教员的兰州制造局的老工人的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教法,庄虎臣估摸一个学员没十年八载,那是学不出来的了。

居然学徒是不分工种地,老师傅什么都教,把这些学员都弄迷糊了。

庄虎臣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江南制造局那么大的规模。一天只能出七条步枪了。怪不得成本高的吓人,原来他们的制造方式有问题。一个工人负责把一条枪从枪托、枪栓到装配全部完成。

这法子也太笨了!

庄虎臣虽然对工业没多少了解,起码也知道流水线作业啊!

每个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培训起来也容易了许多,只学造一个零件,每个人有个两、三个月就算是出师了。

只要是机器一运到安装好,就算是齐活了。

西帮的票号、商家都是股东,他们天天派人盯着厂房地建设,生怕出纰漏,比那些官办企业的效率,那是天上地下了。

这么多的工厂都在建设,到处都在招收小工,原本地少人多的兰州,竟然小工不好找了,给钱太少没人干,以前可是只要管饭就行的。

技工学堂又被这些西帮的财主们软磨硬泡,逼着又招收了几批学员,培训费他们倒是大方,提前就给支到学堂的帐上。

一批批学员刚刚入学,就被这些人盯上,提前预定了。庄虎臣看着求大于供地人才市场,不禁感叹后世地大学生啊!清末的就业形势不是好,而是一片大好啊!

庄虎臣刚刚走到巡抚衙门口,就听见一个人扯着嗓子叫他。

“大人,我是寿元啊!”

庄虎臣一看,果然是寿元这个红带子觉罗,只是胖了不少,日子应该是过地满舒服的。

寿元和汤竞轩是庄虎臣安排在西安和朝廷里的大佬打交道的,两宫回銮北京的时候,庄虎臣身边实在没人,就把汤竞轩给调了回来,寿元随驾北京,继续负责和朝廷里的军纪、王爷们打哈哈。说白了,他就算是甘肃驻京办的主任。

陈铁丹从马上跳下来,笑眯眯的给寿元打了个千:“小的给觉罗爷请安。”

寿元和他闹惯了,晓得他是在消遣自己,也笑着打哈哈:“呦,不年不节的,您这么客气,不是惦记着我什么好东西吧?”

庄虎臣看他们闹,也笑着不说话,等他俩打完了镲,才道:“寿元,你怎么回来了?有什么急事儿?”

寿元笑道:“回大人的话,我没什么急事,是振贝勒有急事求您。”

庄虎臣笑了笑:“他能有什么求着我的?他阿玛是庆王爷,大清还有他们爷俩搞不平的事情?再说了,连庆王都摆不平的事情,我就更不成了。”

寿元呵呵一笑道:“大人,这事儿啊,可着咱大清国,还就只能找您办,别人怕是不成。”

庄虎臣一摆手道:“走吧,进里面说去。好些日子没见了,今天给你接风洗尘。”

几个人进了签押房,下人送了茶水,寿元简单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庄虎臣、荣禄、李鸿章在北京议和完毕,洋兵也就按照条约陆续的撤离了,可是有一条,让载振这个新任的直隶总督犯难了。

条约规定,天津租界周围二十公里范围内不许大清驻兵,可是这二十公里把整个天津都包进去了,要是大清不驻兵,那洋人可就要驻兵了,否则天津不乱套了?

可是慈禧太后哪里能受到了天津驻洋兵啊?这样的话,她以后恐怕再有睡不着觉了,她责令载振立刻想出对策。

载振有个屁办法?他刚刚卖了几个缺,弄了些银子,正打算再纳一房外室呢!没办法,他只好找他爹庆王商量。

庆王比他儿子也强不多少,但是他脑子快,送给儿子两句话:内事不决找荣禄、外事不决找庄虎臣啊!”载振拍着大腿,如梦方醒,怎么把这位爷爷给忘了?大清国通洋务的,也就死了的李鸿章和推举自己做了直隶总督的庄虎臣了。

自己这个直隶总督是庄虎臣给推荐的,一事不烦二主,就让他给想办法吧。

载振连夜找了寿元,安排他立刻赶到兰州,请庄虎臣帮忙。

寿元不敢怠慢,第二天就从北京往兰州赶了过来。

寿元絮絮叨叨讲了半天。

庄虎臣笑了笑:“就这事啊?这也值得你大老远跑一趟?”

寿元连忙摆手道:“大人不要小看了这个,老佛爷对这个事情着急的很,屡次催促振贝勒了,让他限期解决。”

庄虎臣哈哈一笑道:“这点事情,载振给我发个电报不就解决了,屁大的事情还值当你跑几千里?”

寿元一听他的话,眼睛一亮,看样子庄虎臣有办法,这事儿有门了。

庄虎臣喝了口茶,对李贵道:“去,让厨房今天晚上弄几个好的,咱几个好好喝几杯,寿元在北京,跑前跑后的不容易,今天给他接风。”

李贵连声称是,走下去安排酒饭。

庄虎臣看着寿元道:“朝廷给振贝勒多长的期限?”

“给了六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还有四个半月的时间吧,到时候咱大清不按期接收天津,洋人可就有借口赖着不走了。”

庄虎臣沉思了一下道:“四个多月?嗯,够了!你明天给振贝勒发个电报,告诉他,四个月后,我包他顺顺当当的把天津接收过来。”

第二百一十八章 … ~谁是英国的盟友~

运气这个玩意,一旦来了门板都挡不住。

庄虎臣一直发愁那些甘军的老兵没地方安置,毕竟是上万人啊,敢要是给裁撤了,那不立时三刻就成了盗匪?

挑了一些老成的,送到技工学堂,学些手艺,再挑出些人干个运粮、看库的杂活,可是还有不少人没地安插。

没想到,载振这么配合,正瞌睡就送个枕头来。

庄虎臣立刻发电报让大清驻英国公使给弄一份英国的巡警章程,然后就比葫芦画瓢操练起来。

那个年头的巡警,不但负责治安,还要管理街面的卫生什么的,庄虎臣觉得更象是城管大队。

每个人仿造英国巡警的样子给做了身衣裳,一人发了把西洋马刀,再多少练练指挥交通、安排小贩的摊位,把个巡警条例背得精熟,就算是齐活了。这些人虽然脑子不是太好使,可是在街面上狐假虎威有什么不会啊?

两个来月,三千五百人的巡警队伍就组建完毕。

庄虎臣和载振谈妥了,这些巡警每个人每月三两五的饷银,而且不扣伙食,并再三交代载振,说这个是咱大清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差事办好了,可了老佛爷的意,那前程就不可限量了。并且和载振说明白了,这些人不许拆开,不许往里面安插人,否则,庄虎臣立刻就把人撤回兰州。

载振自然明白这个事情地重要性。向庄虎臣打了保票,不就是几千巡警吗?能有几个缺?这点散碎银两还没放在贝勒爷的眼睛里。

庄虎臣忍痛把李贵安排做了巡警的头,这小子性格阴沉些,办事手段也够辣。而且是榆林堡里的家生子,忠心不成太大地问题,这些人交给他也比较放

临去直隶的时候,庄虎臣反复的絮叨,一定不能让这几千人胡来,更不许别人往里面掺沙子。

李贵也是明白人,知道这些人怕是庄虎臣将来有大用。拍着胸脯保证,必定不会给大人丢脸。

送走了这些临时拼凑的巡警,庄虎臣就又去了大营,他也觉得自己是个劳碌命,属驴的,闲下来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总有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恐惧。

甘军新兵地轮训还在继续进行,每批三千人,每次三个月。基本上新兵训练结束回来的人,都已经神经被摧残的麻木了。

残酷到可以用折磨来形容的新兵训练结束以后,那些义和团招安的大师兄、二师兄们就用充满温情的语言安慰这些受创的心灵,晚上新兵睡觉了以后,这些人还挨个的巡视房间,给那些睡的姿势不好地年轻人掖好被子。

教官们扮黑脸,义和团的政工人员演红脸,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连搓到揉,这些新兵差不多半年的功夫都有了模样。

现在对长官的命令几乎是从服从变成了盲从,只要一声号令,前面就是火坑也敢去跳,反正都是跳了几个月粪坑的,比火坑也强不多少。

兰州的工业建设,庄虎臣是一个大子没花。只有制造局自己算是大股东,投了笔银子,不过那也是以“点金钱庄”的名义参与进去的,算是商业投资了。

军队是最花钱地,这些兵虽然觉得日子难过,但是起码都吃饱了,而且是一天吃三顿。时不时还有些牛肉、牛下水什么的。要知道。他们在家的时候一天能有两顿饭吃就不错了,而且最多只有一顿能吃到干的。年景不好的时候,就整年都是野菜什么的。

那些新兵们用来练习刺杀用的牛、羊内脏,被厨子收拣以后就给煮了,新兵看见恶心,吃不下去,已经轮训结束地老兵就过了瘾。

射击训练是庄虎臣最看重的,每个人新兵训练结束,要打够一千发子弹,枪法这个东西,除了用子弹喂出来,就没别的捷径。

陈铁丹这些人在娘子关的时候冷枪干掉了不少德国、法国兵,庄虎臣觉得受启发,狙击手的培训刻不容缓,从新兵里挑出七百多有射击天赋的,然后开始培养。

这些人每个月另外多发二两银子的补贴,而且训练地时候,子弹管够,但是日子也最难受,尤其是潜伏训练,脸上涂了油彩,在烂泥里一趴就是一天,不许吃饭,不许动弹,就连蚊虫叮咬都不许拍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看在每个月多二两银子地份上,这些人也就咬牙忍了。有这多出来的二俩银子,就够家里人一个月地嚼裹了。

一万多人的射击训练,子弹简直就象不要钱一样的打,打的庄虎臣呲牙咧嘴,心疼肝疼,打的英国洋行乐开了花,整船的军火从天津、牛庄进了港就装上大车运往兰州。幸好兰州制造局的机器已经运到了,正在安装调试,过不多久,就可以用上自己产的子弹了,庄虎臣希望能降低点成本,这训练也太花钱了。

甘肃大量进口军火,连英国公使都惊动了,这庄虎臣进口这么多的子弹、炮弹,他想干什么?难道他准备要打仗?做物资储备?

英国的军事观察团被派到了兰州,庄虎臣也没打算遮着盖着,对英国佬一定要把自己的实力表现的十足,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的重视自己,否则英国人如果把对抗俄国的希望都放在小日本身上,那是大大的不妙。

庄虎臣陪着这些英国佬参观了三天的军事训练和表演,这些英国人也有些震惊了,晚上庄虎臣又安排了晚宴招待他们。又特意安排了巴恩斯少校作陪。

一个穿着中校军服地英国观察员一本正经的对庄虎臣道:“子爵大人,我认为按照欧洲的标准,您的军队也已经是二流了,不比奥地利、意大利地军队差。”

庄虎臣笑道:“那么比起俄国呢?”

“俄国?如果说以前的俄国是只凶恶的熊。那么现在这只熊已经被拔掉了牙齿,他们的士兵连步枪都不够,不过,子爵阁下,我认为您的士兵使用的枪支还不算太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用不成熟技术生产的委员会步枪呢?连德国人都在痛骂这种犹太步枪”!

毛瑟88是原来北洋大批量进口地,庄虎臣也弄了几千杆。实际上这种枪根本就和毛瑟公司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过当时北洋的采买人员哪里晓得什么枪好啊,洋商们忽悠他们说这个枪是毛瑟公司生产的,迷信毛瑟公司的北洋官员在收了好处以后,就订了三万多支。但是其中两万枝还没发出去,就被八国联军在天津给缴获了,成了洋人的战利品,北洋的钱花的冤啊!

这些日子这种委员会步枪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弹壳的颈部在抽壳地时候容易断裂。而且这个枪老是炸膛,还伤了好几个士兵,当兵的开玩笑说这个洋枪是先伤自己人,才能打敌人。而且这种枪是弹夹装弹,弹夹装进去以后,子弹没打完,不能再装填。这样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弹仓里的子弹不能随时填满。是个大问题了。

庄虎臣笑了笑道:“这个只是训练用枪,实际作战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使用的是贵国设计的步枪,而且我地士兵也是贵国帮助训练的,对于英国朋友的帮助,本大人非常的感谢,希望我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可以合作的更好。”

庄虎臣说地已经很露骨了。这个共同的目的是什么,他清楚,英国人也清楚,靶场的靶子都画着俄国大鼻子的模样,那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英国中校问道:“大人,我想知道,这样的军队。您可以武装多少?”

庄虎臣笑了笑道:“如果凭借我甘肃一省的能力。我可以武装三万到五万,如果有英国朋友地帮助。那么十万是不成问题地。”

“十万!”英国人都有些傻了,十万这样的军队在亚洲陆军中,几乎是无敌地了!即使连日本都不一定能凑出十万全部按照西方标准装备和训练的陆军。

庄虎臣前几天接了李叔同一份密报,其实也不算什么真正的秘密,也就是从日本的报刊上摘取的一些公开宣传而已。

日本甲午年从中国弄了两亿的赔款,除了花几十万两办了个铁厂以外,就是花了几十万办教育,然后剩下的钱除了给王室二千万两,剩下的基本都扔进了海军。

庄虎臣一看这个,就对日本有些不屑一顾了,小家子气,当年俾斯麦当普鲁士宰相的时候,德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国家穷的要当裤子,即使这样,德国还咬牙办了全民义务教育。

小日本发了几亿两的横财,居然投入到工业和教育上的才一百多万两,就凭这个,日本在十年之内,不可能真正的强大起来,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高素质的国民,仅仅靠一支所谓强大的舰队,国家是不可能有长久的战斗力。

庄虎臣对这个消息很上心,一再发电报让李叔同落实,结果确实是这样。

庄虎臣隐约的记得,似乎哪本书说过,日本是拿这两亿都办教育了,本来还把他吓的够呛,觉得小日本了不得,现在看来,还是改不了鼠目寸光的毛病。

英国人对庄虎臣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军事观察员的汇报让英国公使对庄虎臣更是刮目相看,如果中国西北真的能够有一支十万人的强大陆军,那么俄国将会被大大的牵制,俄国人的力量将无法向长江一线渗透,也就不会对大英帝国构成威胁。

但是英国人对庄虎臣还是不敢太信,清国士兵的战斗力往往很难从纸面上分析出来,枪炮再多,还没打就逃了,那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俄国陆军的装备一直比较差,本来俄国就穷,结果沙皇还吃错了药,堂堂的陆军强国居然想和英国在海上争雄,那点钱都扔进重建黑海舰队了。

英国人对俄国舰队不屑一顾,当年克里木战争的时候,黑海舰队全军覆没,现在看来,还是没长记性,就他们那个训练水平,再打一仗,估计还要全部葬身海底喂鱼虾。

不过俄国陆军虽然装备差,甚至连人手一支步枪都做不到,但是俄国人性格坚忍,能吃苦,而且对战争很狂热。

英国人总觉得靠庄虎臣抑制俄国有些不靠谱,但是又有些幻想,毕竟多个蛤蟆还多四两力呢!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