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宫燕-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帧忽然发觉自己其实也并没有摸得透太子妃的心思。
这东宫里的其他人的性情和心思他都很可以看得出来,唯独太子妃的不行。
太子妃这种人才是入世高人啊,他不禁感叹。
傍晚时分太子从宫里回来了,太子妃便跟他说了她白天叫林帧做的那些事,也将自己送摆件给闻莹愫的事说了。
太子默默地看了太子妃一阵子,问:“我有好几个娘子,为何你独独对她这么好?”
太子妃微笑着作答:“因为她是殿下最爱的人啊。”
“你在投我所好?”
“可以这么说吧。”
“这么做于你有什么好处?”太子注视着她的脸问。
论在东宫的身份和资格闻莹愫都远不是太子妃的对手,即便再过几年也不是,而且他早就跟太子妃说过她的太子妃之位是稳固的,那么她为何还要这般带着讨好之嫌地对待闻莹愫呢?
难道她以为闻莹愫有天会跟她抢太子妃之位?
但以她之聪慧应该看得出来闻莹愫不是这种人的。
那她还有什么理由要这么做呢?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投他的所好吗?
太子总觉得太子妃在这件事上有点降尊临卑,屈高就下的意味了。
这让他有些不舒服。
太子妃依旧微笑着答:“如果什么事都要讲究好处的话那活得就太没意思了,妾记得这话还是殿下说过的呢。”
太子听毕笑了笑,终于没有再多问。
不过到了晚上睡觉时太子轻轻地推开了太子妃搭上来的手,说:“我今天有点累。”
太子妃也不恼,温声说:“那殿下好好歇息吧。”
次日,太子妃依旧在下午时分到婚房这边来检视,同时跟进婚事的其它事。
到了他们成亲的前一天太子妃和林帧便将一切都打点妥当了。
太子的其他娘子见太子妃对太子此次的纳妾这般重视便忍不住在私下里说几句。
“也不知她图的什么?”柳昭训冷声道。
她也是昭训,她嫁进来时东宫这边可是一切从简的。
如今闻莹愫同样也是以昭训的身份嫁进来,却得到太子妃这般的重视,因此她是最不服气的一个。
第三百二十一章 她们的心思
“要是她的心思我们都能猜得出来那我们就不是人而是神了。”祝良媛不紧不慢地说。
“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久了还怕不知她的心思?”冯奉仪冷声道,又说:“好在郭姐姐皈依了,落得个眼不见为净,不然她肯定要难过得要生要死的。”
“你是指她会为殿下纳妾的事难过还是指太子妃这般重视此事而难过啊?”祝良媛斜眼问她。
“这两事都同样会让她难过,这还用说的?”冯奉仪也斜着眼回答她。
祝良媛冷笑道:“不是我缺口德,实在话,以郭承徽的性格若还留在东宫的话估计早死了。”
柳昭训便笑言道:“祝姐姐这话怎么说的呢?这要是让外人传了出去你可就性命堪忧了。”
冯奉仪和柳昭训都掩嘴笑。
祝良媛看了看四周,莞尔笑道:“这里就我们四个在,要是这话真被传出去的话也是你们中的谁说的,到时候我要查还不容易?”
三人凑在一起说得起劲,但赵良娣却在一旁慢条斯理地喝着茶。
三人便将目光转到了赵良娣的身上。
“赵姐姐,先前你和她的关系最好,可自从她当了太子妃之后便渐渐地冷淡了你,眼下她对那未进门的农家女这般重视,你的心里有何感想?”冯奉仪凑过脑袋来问,目光中既有温柔也有阴冷。
赵良娣放下了茶杯,道:“我若也像郭承徽那般胡搅蛮缠的话早就不用活了。”
其他三位交换了一下眼神。
祝良媛忙笑着说:“是啊,赵姐姐一向清高,这点小事哪里能烦扰得了她?”
另外两人笑而不语,但心里显然是不太同意祝良媛这话的。
正当柳昭训想开口说话时外头有名宫女匆匆进来道:“太子妃来了。”
太子妃这大半年里是极少来这边走动的,缘何今日有闲情来?四人都不约而同地起了警觉。
祝良媛忙说:“管她什么原因来呢,我们又没犯事,怕她作甚?”
这头话音刚落那头太子妃便款步走了进来。
祝良媛立即换上了笑脸。
太子妃一进来所有人便都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给太子妃行礼。
太子妃看了看桌面上的茶、刺绣和书籍,脸上便露出了赞许的微笑,道:“大家好有雅兴啊。”说罢便在主座上坐下。
赵良娣以前和太子妃的关系极好,但现在却疏远了许多,因此在向太子妃行完礼后便将目光投往窗外了。
她本来性子就极其高冷,如今因对太子妃有不满就更不会给太子妃好脸色看了。
太子妃看见了,但似乎并不介意。
祝良媛边给太子妃倒茶边恭谨地说:“天气太冷了,窝在房里又无聊,所以几个姐妹聚在一起品品茶、看看书,当是打发时间吧。”
太子妃点头道:“这样挺好。”
祝良媛又说:“太子妃生了小郡主后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我们也不好意思邀请你过来。”
太子妃但笑不语。
柳昭训和冯奉仪则一脸警惕地看着太子妃,似乎担心太子妃是来公布什么对她们不利的消息一样。
太子妃接过祝良媛端过来的茶,小口地喝了几口后开口道:“明日是殿下与闻姑娘成亲的日子,众位姐妹别忘了到场去凑凑热闹。”
关于他们成亲的事其实太子妃半个月前就已经通知过她们的了,但怕她们忘记了,所以亲自来说一遍。
祝良媛忙说:“自然是要去的,这是礼节。”
柳昭训、冯奉仪和赵良娣也轻点了一下头。
太子妃便笑着起身道:“明日巳时末闻姑娘就会进门,那么姐妹们在辰时末就聚集到大厅来吧。”
这是一个让大家正式认识的礼仪。在这之前闻莹愫是不认识她们的。
众娘子忙说好。
太子妃便离开了。
待太子妃一离开这四人复坐下。
“我们要不要准备个礼物给新娘子?”祝良媛问大家。
柳昭训冷哼道:“你们嫁进来时谁送了礼物?”
大家才忽觉原来除了太子妃在她们嫁进来时送了礼物之外其余人都没有送,顿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可是太子妃对那人这般重视,而我们却这般冷淡的话会不会惹太子妃不高兴?”祝良媛不放心地问。
冯奉仪道:“又没有谁规定说我们要送新人礼物的,怕她做啥?”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祝良媛叹气道。
“你啊你啊,说你没骨气你还不认,就因为她对那新人好一点我们就得像狗一样趴上去么?要真是这样的话反而是把那新人的心给养大了,日后我们就更难容身了知道不知道?”柳昭训劈头道。
祝良媛知道柳昭训善妒,见不得别人比她好,遂识趣地噤了声。
这日,这几位娘子的心里似乎都有些不是滋味,所以早早便散场回了自己的房间。
………………
皇贵妃动了动快坐得麻木的双腿,又换了个姿势继续看书。
青莲站在她身后不疾不徐地帮她按摩背部。
这日的下午似乎格外的长,皇贵妃颇感无聊。
一名宫女轻步走进来,对皇贵妃说:“启禀贵妃娘娘,陛下今日照例是去了张昭仪那边。”
皇贵妃目光中有冷意闪过,随即懒懒道:“知道了。”
那名宫女便退了出去。
“接连两个月夜夜同/房,她倒是能折腾。”皇贵妃的话像是从牙缝里蹦出来的。
先前,她并不怎么妒忌这事,现在也说不上有多妒忌,但就是从心里鄙夷皇上和张昭仪这做法。
青莲理解皇贵妃的心情,但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所以干脆不做声。
“皇上都五十岁的人了,也不知道节制,这样下去龙体迟早会出问题?”皇贵妃又说。
青莲便微笑道:“贵妃娘娘的心里还是很在意陛下的对不对?”
皇贵妃忙说:“谁在意他?”
“还嘴硬,奴婢都能闻得到一股酸醋味了。”
皇贵妃瞪了青莲一眼。
青莲赶忙乖乖地闭上了嘴。
约莫过了两刻钟,皇贵妃幽幽道:“你说得没错,其实我还是会在意,我和陛下毕竟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夫妻,期间我们也有过无数恩爱缠/绵的时刻,如今他仿佛全然忘记了我,我再大度也不能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吧?”
青莲便宽慰道:“可是您纠结于此并无益处,倒不如放宽心些。”
皇贵妃又瞪了她一眼,道:“你没有身在其中,自然说得轻巧。”
“不然又能怎么办呢?跟她争宠吗?”青莲问。
青莲想事情总是比皇贵妃要理性一些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官聚议
皇贵妃顿时惘然。
是啊,难道她要去跟一个比自己小了二十多岁的女人争宠吗?
凭什么?如果说凭美/色,两人确实有得一比,然而论才学的话张昭仪比她更胜一筹,而且比她更善于讨皇上的喜。这就已经高下立见了,况且张昭仪还年轻,且怀了皇上的孩子。
所以无论怎么看皇上此时宠张昭仪超过她都是有理由的。
皇贵妃蹙眉,默默不语地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皇贵妃现在那么看不惯张昭仪的原因更多在于张昭仪怀孕这事,她很清楚如果张昭仪生了个男孩的话瑾王就等于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从张昭仪怀孕之后的种种反应来看这一胎极有可能是男孩。
这便是让皇贵妃忐忑的主要原因。
不要以为那还没出世的小娃不具备竞争力,张昭仪不同于郭贤妃,以张昭仪的手段是极有可能使得这孩子成为太子和几位皇子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
青莲便说:“贵妃娘娘,其实我们也不是并无办法对付她了。”
皇贵妃忙睁开眼睛望着她问:“什么办法?”
青莲对着她的耳朵轻声说:“现在最能保护她的不是陛下吗?身为一国之君,我们貌似是没有办法对付他的,可他毕竟也是有怕的人不是吗?”
皇贵妃忽然明白了些,忙让她说仔细点。
青莲道:“日日专宠一个妃子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要我们找些人来煽动一下它,让它变严重,说不定就能引来天下人对他们的指责了。”
皇贵妃一脸为难地说:“陛下并没有让这事影响到政事,我们如何能让它的性质变严重呢?”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说罢青莲便凑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皇贵妃听毕连连摆手道:“这万万不可,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我就活不成了。”
“只要我们小心谨慎些就肯定不会被陛下知道的。”
皇贵妃依然摆手道:“不行,这招实在太损了,真的,这事我做不出来。”
青莲便叹气道:“贵妃娘娘果然对陛下有情啊,若这事换在别的人身上恐怕您就不会摆手了。”
“算你说对。我们还是另想别的办法吧。”
此时外头有一宫女进来说柳大夫来了,两人赶忙停止了谈话。
皇贵妃这几个月的月事都不准,有一次还两个月才来一次,若不是这段时间里皇上没有来她这里的话她都要以为自己怀上了。
先前她不怎么将这事往心里去,有时候还觉得月事没来也好,这样反而省心了,可后来听人说这东西跟身体的健康有关,万万疏忽不得,她才让人去请柳大夫来诊断一下的。
柳大夫先拿一块薄纱罩在皇贵妃的手上,然后再给她切脉。
切完脉之后又看她的舌头和问她具体的症状。
皇贵妃一一作答。
柳大夫听后道:“这是因为贵妃娘娘体内阳气不足加上最近精神抑郁所致,吃几服药并调整一下心情就好了。”
皇贵妃听了便放下心来,问:“我身体没其它的毛病吧?”
“没有。”
皇贵妃随即重赏了他。
待柳大夫离开后皇贵妃又和青莲进了里间密谈。
“既然方才那个法子您不采纳,那我们就只好煽动言官来向陛下进谏了。”青莲很干脆地说。
“这……”皇贵妃犹豫了。
就因为皇上夜夜宠/幸张昭仪就得惊动到言官来进谏吗?要知道曣国的言官的话语权和政治权利都是十分之大的,皇上有时候都拿他们没有办法。
可若想让他们向皇上进谏的话就得将事情的原委都跟他们讲了,然后还得看他们那边对此事的看法再做定论。
想到要将这件事弄得这么大皇贵妃就有些于心不忍了,毕竟她此次的目的只是想对付张昭仪一个人而已,并非是要对付皇上。
可这事若要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就必定得把皇上也牵扯上。
皇贵妃扶额。
“贵妃娘娘,您再犹豫的话过几个月张昭仪的孩子都出生了。”青莲提醒道。
是啊,再犹豫下去事情就更加难办了,皇贵妃当即抬起头来。
皇贵妃进了书房。
青莲也跟着进来。
皇贵妃提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信,让青莲派人将它速送到言官张生的手中。
在众多言官中属张生是最敢言也最爱管闲事的,此事交由他来带头就再合适不过了。
但张生在接到这封信后却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立即悄悄地召集了一群言官来商讨。
要是换做敬庄皇后写这封信来的话张生是会马上按照信里的提议来做的,可写信人是皇贵妃,那事情就得从长计议了。在张生看来,皇贵妃为人和心思并不甚正派,他怕自己此次会被她利用了。
这一年里张生也学精了,不再像以前那般冲动行事了。
“按理说这种事情只要不影响到朝政的话是可以容忍的,历史上比陛下这行为严重得多的君主都没有被公开批评啊。”言官之一道。
“就是,何况身为后宫之主的敬庄皇后都没有出声,我们这样做岂不是喧宾夺主了么?”言官之二附应道。
言官三想了想,开口道:“不过此事毕竟不是值得纵容之事,给陛下一个提醒也是应该的。”
他的话一出顿时言官们就形成了两派,支持和反对的人数都不相上下。
张生见大家的道理都行得通,一时间便不好做决定了。
“要不我们问问殿下或者内阁首辅云一亭云大人的意见?”言官之一提议道。
太子和云一亭皆是能把事情看得很透彻之人,又有处理急事的经验,他觉得这两人的意见是很值得听的。
张生听了赞许地点头,道:“嗯,那我明日去见一下云大人,看看他是什么态度。”
“何不去找殿下?我觉得殿下比云大人更常接触后宫的事,应该更善于处理。”言官之二马上提议道。
于是众人又议论纷纷起来。
到后来终于还是太子的呼声更高一些,张生便决定明日早上去征询一下太子的意见。
第三百一十三章 改了称呼
然而正当要散会时坐在角落始终不发一言的一名言官却忽然说:“恐怕还是找云大人商量这事更妥当一些,太子殿下乃皇后的亲生子,出于维护皇后的利益他肯定是会支持我们向陛下进谏的,这样一来这事的处理就有失偏颇了。”
众言官愣了一下。
张生略一沉吟,道:“云大人最近这几年都是倾向于支持太子殿下的决断的,这件事情恐怕也不会例外,那何必再绕一个弯呢?”
众位言官想想觉得也是,遂没再提出异议。
于是次日清早张生便来东宫求见太子赵聿梁。
此时正好刚下完早朝,但由于今日是太子赵聿梁与闻莹愫成亲的日子,所以皇上叫了赵聿梁到英华殿去说话。
父子两相对而坐。
皇上看向赵聿梁。
今日的赵聿梁虽然面上还像平常一样平静,但若细看的话还是能发现他眼角眉梢间带着的笑意。
显然,太子是对这门亲事很感满意的。
皇上轻咳了一声,道:“今日是你成亲的日子,下午就不用过来帮朕批阅奏折了。”
“是。”赵聿梁恭敬应道。
皇上又想起闻莹愫那娇美如花的模样,便忍不住提醒道:“悠着点,身体第一。”
太子忍俊不禁,但还是一本正经道:“儿臣省得。”
然而他却不由得腹诽——您才是更应该悠着点的那个吧?
由于两人离得近,赵聿梁可以闻得到皇上身上传来的药膏味,便问:“陛下是哪里不舒服吗?”
皇上马上明白了过来,道:“痼疾最近又发作了而已,不过并没啥大碍。”
赵聿梁知道他这症状,轻微时手握不了筷,走路时会忽然跌倒,严重时四肢无力,吞咽困难。
“走路和吃饭没有困难吧?”赵聿梁忙问。
他忽然想起方才皇上退朝进入后厅时略显僵硬的步态,便知这次是有些严重了。
“没有困难。”皇上说,似乎并不希望儿子知道自己的实际病情似的。
赵聿梁想提醒他注意休养生息,别天天跑张昭仪那里去,可话到嘴边时又咽下了。
皇上的性情喜怒无常,他实在不想在自己成亲这日和他闹翻了,他打算让敬庄皇后来说这事。
敬庄皇后和皇上是夫妻,且乃后宫之主,由她来说是更适合些。
皇上又轻咳了几声。
赵聿梁忙给他端水。
皇上大口地喝了几口温水之后说:“好了,你回去吧。”
赵聿梁便起身告退。
快到门口时赵聿梁又转头对皇上说:“父皇,请务必要注意这痼疾,尽量多找这方面的大夫来诊断。”
太子赵聿梁很少称呼皇上为父皇的,但皇上其实也不喜欢他那样称呼自己,所以对他称他为陛下一事一向觉得自然得很,然而今天的此时此刻他在听得赵聿梁这声‘父皇’时却像受惊了一般愣在原地许久,但紧接着又感到有一股暖流从心头流过,让他感动莫名。
皇上朝赵聿梁笑了,虽然笑得很轻,但赵聿梁知道那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欣慰的微笑。
“好,朕马上去请御医来看。”皇上朗声道。
赵聿梁朝他微笑,然后走了出去。
从今往后,我还是称呼他为‘父皇’吧,太子边走边对自己说。
当他走经过英华殿门前那宽宽的广场时见一人朝他匆匆走来,便皱了一下眉。
那人越来越近了,太子看清他乃自己的下属,神色不禁一凛。
那人三步并两步地上前来说:“殿下,言官张生求见,此时已在东宫里等着您。”
赵聿梁点了一头,大步流星地往东宫的方向去。
此时已经快到辰时末了,距离闻莹愫进门还有一刻多钟,赵聿梁看见众位娘子在太子妃的召集下已经去了大厅,脚步便更快了。
言官张生正在太子的客厅里等着太子,当他远远看见太子朝这边走来时便赶忙快步上前去行礼。
“先前并不知今日乃殿下成亲之日,有叨扰之处还望殿下见谅!”张生恭敬祈谅。
“没事。”太子边说边走进了客厅。
张生紧随而进。
待双方落座后张生向太子赵聿梁讲了皇贵妃那封来信所请求之事。
赵聿梁正准备请敬庄皇后出面劝劝皇上的呢,如今得知是皇贵妃先坐不住了更觉正中下怀,便说:“嗯,本宫也赞成皇贵妃的建议,你回去和言官们联名上谏吧,这事办得越快越好。”
“是,那在下就不打扰殿下了,就此告辞。”
赵聿梁便起身相送。
待张生一走,时间已到了巳时初。
闻莹愫马上就要进门了。
赵聿梁立即进离间去更衣。
轿子随着轿夫们的行走而上下波动,发出轻微而有规律的吱嘎声,坐在轿子里的闻莹愫只觉身子晃晃悠悠的像悬浮在云端,便有些晕晕欲睡。
她昨晚并没有睡好,一整晚都在胡思乱想。她想得最多的是与太子的新婚之夜会发生的事。
以前,她也常常因为太过想念太子而整宿辗转难眠,如今就要成为他的妻子了,反倒让她生出了几分不真实感来。
孔武立逃跑的事前些天太子已经跟她讲了,她当时就请求要把婚期推后,但太子不肯,太子说:“先嫁给我再说,以后一切事情我们一起面对。”
当她还想说什么时太子就直接用嘴堵住了她的嘴,后来她便只好点头了。
现在,真的要嫁给他了,她的心里既幸福又慌乱,尤其在这去往东宫的路上时,她再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无力感。
太子有好几位娘子,而且听说每一位都貌美如花、才学超群,她还是会担心自己届时处理不好和她们之间的关系的。
这主要因为她知道那几位娘子平日里都没有得到太子多少的关爱,如果她嫁进去之后却得到了太子的专宠,那么显然她们是会群起来攻击她的。
对于一个渴望得到关爱的女子来说,闻莹愫自然是希望太子把心思多放在自己的身上,但她又不得不从大局来考虑,否则以后肯定是会闹出很多不愉快的事来的。
那么,恐怕日后就算有多依恋殿下也得偶尔狠心地将他推出房间去了,闻莹愫对自己说。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妇之髻
闻莹愫这么想着时轿夫便停了下来。
原来是到了皇城的西侧门了,大家正在等着门卫开门放行。
闻莹愫一手掀开红盖头的一角,一手轻掀窗帘,悄悄地朝外头看了一眼。
但见西侧门除了两位门卫之外并无他人。她的心里反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待得门卫放了行,轿夫再次起轿。
闻莹愫没来过西侧门这边,不知道这里距离东宫有多远。但无论如何,只要进了皇城应该不用很久就能到达东宫了。
此时,东宫那边已经得到了闻莹愫即将到达的消息,太子、太子妃和众位东宫娘子便都站到了大厅门口。
轿夫在东宫门口停住脚步,然后慢慢地放下了轿子。
就在轿子接地的那一刻闻莹愫的心跳骤然加快。
帘子不一会儿便被人掀开了,接着是一只温暖的大手伸到了闻莹愫的跟前。闻莹愫从红盖头的下方看到了那只大手,知道了那手的主人是谁,眼泪顿时模糊了视线。
从今往后,她就是他的娘子了。
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吗?她的心里既感动又紧张,但却无比笃定地将自己的手放在了他的手上。
“我终于娶到你了。”太子在她的耳边轻声说,声音里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闻莹愫的心顿时被柔情填满,下意识地握紧了他的手。
太子赵聿梁握着她的手引她一步步地往大厅去。
满屋子的人也都随即将目光投向他们。
太子妃看着太子脸上的笑容,心情顿时又感慨又难过,为防被太子看见她的表情,她赶忙转过脸去。
因为是纳妾,皇上和皇后是不会亲临现场的,也不会有册封太子妃那套繁琐的礼节,所以两人拜过天地、祖先及皇上和皇后的代表人之后就到了让闻莹愫与众位娘子认识的环节,由于太子总共就几位娘子,所以这个环节也不用多少时间。
等外头的仪式都完成后太子和闻莹愫便进了新房。
这时便是午后了,宫女们陆续端上饭菜来。将饭菜摆放妥当后这些宫女便退了下去。
一般来说,纳妾是不用闹洞房的,所以房间里现在只剩下了他们两个。
这也是闻莹愫所希望的。
她希望这一天也像平常日子一般。仪式是次要的,她更在乎的是婚后的日子是否过得幸福。
饭菜摆了满满的一桌,但闻莹愫并没有什么胃口。
太子便问:“你还不饿吗?”
闻莹愫点头。
“多少吃一些吧,这几个厨子的手艺都非常好。”太子边说边拉着闻莹愫来到饭桌前。
太子今日的胃口极好,闻莹愫喝了一小碗汤和尝了几个菜后便放下了碗筷,温柔地看着太子吃。
他吃饭的时候很认真,又有种孩童般的可爱劲,闻莹愫看着看着就母爱泛滥起来。
见她定定地看着自己,太子不禁脸上一红,笑着问:“怎么啦?”
闻莹愫将手覆在太子的手上,柔声说:“没什么。”
太子便拿起她的玉手放到嘴边亲了一下。
与此同时,他看向她的目光也渐渐热烈起来。
可现在还不是就寝的时间……
闻莹愫忙轻轻地将手从他的手中抽离,道:“殿下继续用膳吧。”
太子便继续用膳。
待宫女们将碗筷收走后太子便派人去叫林帧来。
“安排人在后花园设宴,今晚我想邀众娘子在那里品茶对诗。”太子对林帧如此吩咐。
林帧惊讶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
在林帧的印象里,太子自娶妻以来会邀请众娘子一起参加活动的举动不超过三次,而太子这次竟然选择在纳妾的这天举行活动,更是让林帧大感惊讶。
不过林帧也觉得这样的活动对增进太子与众娘子之前的感情是极有帮助的,所以在短暂的惊讶之后立即点头道:“是。”
“届时你也要来参加的。”太子对闻莹愫说。
闻莹愫微愣,忙说:“我……我去参加会不会不妥?”
她毕竟才嫁进来,且今日才是新婚日,一般来说新婚之日新娘子不是应该坐在新房里面等着的吗?
“有何不妥?反正你已经是我的娘子了。再者,这是个让你和她们交流的极好机会。”太子一脸淡定地说。
其实深想起来也觉得这确实没有什么不妥。
同时她也忽然明白了他这般做的苦心——他是想给那些娘子们一个下马威,以免她们以后欺负闻莹愫。
“好。”闻莹愫轻轻点头。
太子看了看闻莹愫身上的衣服,道:“今晚要穿得隆重一些。”
还要更隆重吗?闻莹愫不禁暗暗抗议。
“我……妾没有更隆重的衣服了。”闻莹愫小声道。
“听说太子妃已经让人给你做一批服装了,不知有没有做好的,我派人到掌缝部去问问吧。”太子说,随即安排了人去问。
不一会儿那人便带了两套做工和款式都极其考究的衣裙回来。
闻莹愫便挑了套粉红色的来做今晚参加宴席时的服装。
在她往里间去换衣服时有两名宫女微笑着跟了进来。
“我们是殿下安排来侍候闻昭训的。奴婢叫玉梅,她叫嫣梅。”其中高一点的那位对闻莹愫说。
闻莹愫见她们模样神似,便问:“你们是姐妹吗?”
玉梅忙答道:“是的,我们是双胞胎姐妹。”
闻莹愫微笑。
她们便上前来服侍她更衣。
“昭训长得美,身材又好,殿下好有福气。”玉梅边帮闻莹愫系腰间的系带边赞道。
闻莹愫只笑不语。
盛装打扮的闻莹愫走出房间时太子正在外间看书。
等闻莹愫走到他身边时他才抬眼望向她,然后目光便紧锁在了她的身上。
由于挽了妇人的发髻,闻莹愫看起来比平时多了一份风韵,而粉红色的衣装也为她增添了娇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