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分明就是问责太子来了。
    冷汗便不知不觉地从太子的额头和后背渗出。
    太子知道皇上现在是在气头上,故也不敢再说任何可能会惹他动怒的话,便只好安安静静地跪着。
    皇上对他的反应极其不满意,怒道:“朕问你话呢。”
    太子叹气道:“儿臣自知往日的表现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所以甘愿接受陛下的惩罚。”
    皇上冷哼了一声,道:“朕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朕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朕做的某些决定也并非出自朕的本意。”
    赵聿梁抬头看了他一眼。
    父子两的眼神便碰上了。
    一个怒气冲冲,一个局促不安,但目光的深处都藏着不可驯服的东西。
    皇上一撩袍子在龙椅上坐下,伸手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而后盯着他说:“一个君王的身边必得有一忠一奸两位重臣,这就好比人要有左手和右手,车要有左右两个车轮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平衡前进的效果。”
    “假如朕一味地重用忠臣,势必会形成某些大臣的权势和威望过大的现象,这是治理国家之大忌。但若有一个能与忠臣中的第一把手相抗衡的奸臣存在,那么整个朝廷便会达到一种平衡,朕才能稳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
    赵聿梁不敢作答,只静静地听着。
    皇上看了太子好一会儿,道:“梁儿,你还年轻,不知道天下大统的运转之道,朕今天跟你讲这么多就是希望你能明白朕的一片苦心。”
    赵聿梁点头道:“儿臣明白。”
    皇上朝太子微微倾身道:“做大事的人是不能没有对手的,如果没有,造也要造一个出来,所以朕要不断地给这些大臣制造对手,以达到相互制衡、相互督促的效果。”随即皇上往后一趟,说:“梁儿,你有一天也会坐上朕这个位置,届时你便会明白朕的这番话了。”
    太子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不过他是觉得郭茂这人奸得太过了,所以不得不防。但他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他知道此刻若这么说的话势必会引皇上大怒的,因此他恭敬应道:“陛下的教诲儿臣全记住了,多谢陛下。”
    他只说他记住了,又没说他听明白了。
    皇上的心里便有几分不满,他微眯着眼睛道:“你对朕的话持保留意见是吗?”
    赵聿梁忙说:“儿臣不敢。”
    “啪”的一声,皇上一手拍在了桌子上。
    声音很大,赵聿梁赶忙低下头去。
    皇上指着赵聿梁道:“你明明心里不以为然,又何必装出一副认可的样子来?”
    赵聿梁只觉自己此刻左右不是人,只好轻声道:“儿臣是赞成陛下的‘忠奸臣相互制衡’之说的,只是儿臣不太赞成的是——那个奸臣一定要是郭茂吗?”
    郭茂这人还有好多事情是值得怀疑的,赵聿梁猜想皇上也不完全知道郭茂在外头做的事。
    皇上听了这话反而没那么生气了,毕竟这也算是太子难得的向他说出心里话的时候。皇上用比先前和缓许多的语气道:“那是因为在那么多奸臣中他是最忠于朕的。”
    君王用人更喜欢先看其忠诚度再看其能力。这也无可厚非。
    赵聿梁不敢多说什么,点头道:“儿臣懂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父子谈(二)

皇上似乎略松了口气,看向赵聿梁的目光便没有先前那么凌厉了。
    “朕跟你说这番话还有一个目的,你猜到了吗?”皇上望着赵聿梁问。
    赵聿梁其实并不想猜,今上赵乾的城府深,这是出了名的,他和他的政治观念又不太相同,所以就更难揣摩得到他的心思了。
    但不回答也不行,因此赵聿梁答道:“儿臣猜测陛下是不希望儿臣再管郭茂的事吧?”
    皇上对他的回答很感满意,笑着说:“没错,朕用什么人自有朕的道理,朕不希望你们自以为是地加以干扰。”接着又意味深长且无比威严地加了一句:“曣国现在可是在朕的统治之下。”
    赵聿梁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忙答道:“陛下放心,儿臣从未对王位有非/分之想。”
    赵聿梁觉得皇上对王位看得太重了,重到有时候都有点神经质了。
    但他没有在他那个位置,自然也没法完全地体会他的心情。
    皇上又加重语气道:“朕知道你不喜郭茂,但他是朕的重臣,朕留着他自有用处,你对付他就等于在对付朕,那朕便不会对你客气。”
    赵聿梁深吸了一口气,道:“儿臣明白。”
    今上赵乾淡笑道:“不要被朕知道你有暗中做手脚,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赵聿梁忽然心头一酸,忍不住在心里暗笑了一声,但他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点头答道:“是。”
    皇上深深地望了赵聿梁一眼,问:“梁儿,你给朕说说看,政治是什么?”
    赵聿梁闭眼。
    他最不想和父亲谈的就是政治啊,他知道无论他怎么表达都会引来父亲的反对的。
    “陛下比儿臣懂政治,儿臣不敢……”
    “一个棋盘圣手会不懂政治?”皇上打断他的话反问道。
    赵聿梁没有办法,只好答道:“《尚书》的《毕命》篇有曰:道洽政治,泽润生民,这大概能表达儿臣的政治观。”
    其实他很想说“政治应该是分享,国民安康、利益共享”,但他知道他的这个观点皇上肯定会反对的,所以忍住没有说。
    皇上摇头道:“那是文学家的说法,真正的政治应该是集权,把一切强大的力量都汇聚在手中。”皇上朝他做了个抓握的动作,又补充道:“只有这样才能所向披靡。”
    赵聿梁不太认同他的观点,但也不想和他在这件事上争论,遂点了点头。
    皇上知道他对他的观点持保留意见,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个儿子并没有长成他想要的样子,所以他对他始终不是那么满意。但一个人的秉性是与生俱来的,何况赵聿梁又是个思想极其独立之人,要想在后天改造恐怕很难,所以今上赵乾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皇上便又想起自己的其他儿子来。
    沛王赵聿贤和赵聿梁的性格很相近,政治观念也相近,所以皇上也不太喜欢他。四皇子赵聿铭才两岁,暂时还没定性,因此不好说。但这小家伙现在已经显示出对他的害怕和疏远来了,且相师也说他们父子的属相和八字相克,他可以想象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融洽到哪里去。倒是瑾王赵聿珣跟他的性格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赵聿珣行事又太阴狠了些。
    想来想去,倒真没有一个是能让他感到满意的。
    皇上叹气。
    但从智识、胆量、眼光和能力来看,这四个儿子中又还是太子当先。
    皇上将目光再次定在了太子的身上。
    “张昭仪流产事件的处理方法你也不太满意吧?”皇上问赵聿梁。
    赵聿梁想了想,答道:“儿臣对这个裁决没有异议。”
    “但朕不满意,不过那已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就在此时张公公从外头进来,向皇上呈上一封信,道:“是沛王寄来的。”
    皇上立即将信打开来看。
    得知是沛王的来信,赵聿梁也很关注,便望向在看信的皇上。
    见皇上的表情越来越好,最后竟然微笑起来,赵聿梁便知赵聿贤那边应该是一切安好。
    “沛王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娃。”皇上笑着把赵聿贤的信递给赵聿梁看。
    赵聿梁看了之后也很高兴,道:“沛王一直想要一个女儿,这下终于如愿了,真是件值得庆贺的事。”
    皇上立即让人去传敬庄皇后过来。
    不出一刻钟,敬庄皇后便赶来了。
    由于不知出了什么事,敬庄皇后的表情有些紧张。
    但当得知是赵聿贤和梁氏的第三个孩子出世时她立即欣喜又感恩地双掌合十。
    沛王赵聿贤在信里请皇上帮忙给这个新生儿起名,皇上让张公公拿天干地支本来看了一下,然后提笔写下了“赵缘缘”三字。
    敬庄皇后和赵聿梁都觉得这名字好,所以都笑着点了点头。
    “孩子满月时我们应该派人去,还要准备些贺礼送去。”皇上说。
    不知为何,这个孩子的出生很让他高兴。
    “嗯,这些就由臣妾来办吧,陛下就不用操心了。”敬庄皇后笑着说。
    太子赵聿梁知道自己不宜经常离开京城,所以虽然很想亲自去道贺但也还是忍住了,热心地和父母商量该送些什么贺礼去。
    出得英华殿,太子立即让人去请宫泽哲到东宫来一趟。
    正在用晚膳的宫泽哲立即放下碗筷去更衣。
    闻莹愫也赶忙回房将哥哥从朋友那里要到的几瓶药水装好,以便给宫泽哲一并带去给太子。
    虽然才几天没见,可闻莹愫心里一直记挂着太子,因此又顺便写了一首表达思念的诗附在装药水的包裹中。
    宫泽哲带着闻莹愫准备好的包裹急匆匆地赶往东宫。
    太子已经在客厅里等着他,待他进来后便立即将门窗皆关上,道:“今日下午陛下单独跟我谈了一会儿,他让我不要暗自对付郭茂,否则他对我不客气。”
    宫泽哲听了叹气道:“陛下这话有告诫殿下不要越轨的意思啊,那殿下有何打算?”
    赵聿梁道:“我知道,不过我们眼下断不能和他对着干,所以跟踪郭茂的行动要进行得更加隐秘才行。”
    “殿下的意思是还要继续跟踪郭茂?”宫泽哲睁大眼睛问。
    “他毕竟与黑/道有来往,不加以监视的话恐怕会对朝廷不利。”太子一脸镇定地答道。
    “但这不就和皇上对着干了吗?”宫泽哲有点担心。
    他正想问是不是要马上将监视郭茂的那八人撤离。
    

第二百零四章 梦里叫出的名字

太子郑重道:“如果完全任由郭茂这般下去我不放心,所以即便是和皇上对着****依然不改初衷,但我们行事必须更谨慎才行。”
    宫泽哲由衷道:“殿下对大局如此关注,我深感欣慰。”
    要是一般的太子在得到皇上的这般警告之后是断不敢再插手管这些事的,宫泽哲因而看到了太子敢于迎难而上的一面,也看到了太子对曣国百姓发自内心的关心。
    “你回去之后就立即把原先派去监视郭茂的那八人精简为三人吧,要挑三个最擅长侦查的。还有,让他们先掌握郭茂的行踪规律,三人再分时段分地点通力合作,不需要一整天都在一个地方蹲点。”太子放低声音道。
    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行事的隐秘又能有效地侦查到郭茂每日的行踪。
    宫泽哲很赞同他的这个建议,忙点头道:“好,我回头就办。”
    “李元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太子又问。
    “他最近老往大理寺跑,我派人去了解了,说是他一直在设法了解步寻那件案子的调查资料。”
    宫泽哲并不知李元就是步寻的亲生儿子步锦海,因此一开始时对李元的这个行为感到有些疑惑,不过他后来细想又觉得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李元在殿试时写的时务策文章就是专门写包括步寻遇害案在内的曣国十起尚未告破的命案的,说不定李元之所以考进士也多少是奔着要查这些案来的呢。
    “我想给他机会进大理寺。”太子赵聿梁道。
    “可是进士须得在翰林院锻炼三年才可以分派到其它部的。”宫泽哲面露难色。
    “正因为这样李元现在特别需要你、云大人和大理寺卿文志东的大力推荐。”赵聿梁望着宫泽哲说。
    宫泽哲顿时明白了,道:“好,那我一定极力引荐。”
    “后天吧,后天早朝时你们三个就在大殿上将此事提出来,陛下虽然不是很喜欢李元,但只要你们几个协力推荐的话他应该会答应的。我明天会跟云大人和文大人碰一下面,让他们也帮着推荐。”赵聿梁道。
    他刚被皇上警告,不适宜一下子又跑出来生事,他原先是想着由自己亲自出头来推荐李元到大理寺去的。
    宫泽哲见太子这般给力地推荐李元,便知太子对步寻案件也十分之重视,遂郑重答道:“好。”
    “你们推荐李元时也顺便推荐一下沈祝,他也是查案能手,而且他最大的愿望也是进入大理寺工作。”太子伸手握着宫泽哲的手说,神情十分之郑重。
    “行。”
    “假如皇上不同意,那就大力推荐李元,无论如何,李元一定得在今年调入大理寺。”太子又道。
    只有早点将步寻案查明他才能够早点将闻莹愫娶回来。
    他已经快要等不下去了。
    况且他也知道闻莹愫的心里一直在为这件事而担忧着,他不希望她一直这般心事重重地活着。
    “嗯。”宫泽哲点头。
    谈完这件事后宫泽哲便离开了东宫。
    太子这才在靠背椅上斜躺下来。
    他忙碌了一天,现在觉得又累又饿,所以才躺下去不久便睡着了。
    太子妃此时正在厨房里给太子煲乌鸡粟子汤,得知宫泽哲已离开的消息后立即提着裙摆到客厅来。
    太子已经睡着了。
    服侍他的丫鬟不敢擅自叫醒他,所以只好静候在一旁。
    太子妃从卧室里拿了一张薄被子盖在太子的身上,然后在太子的身旁坐下,并伸手握住他的一只手。
    或许是做着梦,太子忽然喃喃道:“嫁给我吧,我不想再等了……我们相识也快两年了吧……”
    太子妃听了忙下意识地低下头去,以防静候在旁边的那几个丫鬟看到她脸上的表情。
    他梦见的那个人是谁她其实很容易猜到的。
    她知道他迟早是会娶那个人进门来的。她虽然很明白这一点,但不知为何只要一想到他以后和那个人恩恩爱爱的场景时她的心口便会隐隐发疼。
    他应该是很爱那个人的吧?她已经不止一次听见他在梦里叫她的名字了。
    太子妃好一会儿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抬起头来。
    此时的她又恢复了以往的端庄和安静。
    她对旁边的一名丫鬟轻声道:“去将汤火关到最小吧。”
    汤已经煲好了的,但既然太子已经睡着了,那就只好先用小火温着,等他醒来再给他喝了。
    待太子醒来时天都黑了,屋内已经点起了灯,太子看见太子妃紧挨着他的胳膊睡着了。
    他忙将盖在自己身上的薄被子盖到了她的身上,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起身。
    他一起身太子妃就醒过来了,望着他道:“殿下饿不饿?妾煲了汤,先给你来一碗吧?”
    太子遂扶她起来,微笑道:“好啊,你也和我一起喝吧。”
    太子妃点头,吩咐丫鬟们将晚膳端上来。
    饭毕,太子跟太子妃讲了沛王和梁氏的第三个孩子出生的事,太子妃听了十分的高兴,道:“沛王小时候对殿下多有照顾,这次我们一定要给他的孩子送份大贺礼才行。”
    “嗯,这些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好了。红包钱由我来包。”赵聿梁笑着说。
    太子妃爽快道:“好,那妾届时准备好之后再给你过目。”
    太子摸了摸她的头,道:“好。”
    太子妃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道:“殿下,你打算什么时候娶闻姑娘进门?”
    她好像前段时间也有问过他这件事。
    太子愣了一下,紧盯着太子妃的脸问:“你希望这事早来还是晚来?”
    他知道她的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难过的。
    毕竟谁愿意自己的丈夫将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上呢。
    确实,即便明知他是太子,他有这样的权利,她也没有办法做到对这事无动于衷。
    太子妃避开了他的目光,笑着道:“妾尊重殿下的决定。”
    太子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良久之后太子道:“还是和先前的决定一样——可能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
    太子妃点头,心里感觉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一样。(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狼队友

次日,下了早朝后太子立即召集内阁首辅云一亭和新上任的大理寺卿文志东到东宫来议事。
    文志东今年三十五岁,原为大理寺少卿,这人查案经验丰富,又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故被众大臣推举为大理寺的第一把手。
    他任大理寺卿后立即大刀阔斧地整治内务,因此仅花一个半月时间就把原大理寺卿白泽葵留下的烂摊子给收拾妥当了,并把白泽葵带过的下属全部清除出了大理寺,换了一批由他和三司、阁老们共同挑选出来的精英人士。
    人员到位了,内务整治好了,所以文志东现在开始竭力地把先前未破的重大案件给重新整理和侦查起来。
    “文大人,曣国十大未破的命案应该抓紧查了。”太子赵聿梁望着文志东语重心长地说。
    文志东恭敬答道:“是,下官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正在密锣紧鼓地展开调查。”
    这些未破的案件就像压在他心口的大石,让他经常夜不成寐。
    他也想尽早破了这些案,好给受害者家属以及百姓们一个交代,好让自己能睡个安稳觉。
    他的心思和努力大家都是看得到的。
    “本宫听说翰林院编修李元和翰林院庶吉士沈祝皆擅长分析案情,所以郑重向你推荐一下这两人。”
    文志东听了顿时双眼发光,道:“下官最近也听说了,只是他们才考上进士不满一年,下官担心翰林院那边不肯放人。”
    他上任不久便听说了这两个人,不过当时还不太敢向皇上做这类特别的申请,最近他因为业绩突出所以有点底气了,正准备跟内阁首辅云一亭商量一下该怎么向皇上提这事呢。如今见太子提起,文志东自然求之不得。
    “这事你不妨先向皇上申请,只要皇上这边点头了翰林院那边是断不敢不放人的。”太子温声道。
    “好”文志东点头。
    太子便望向云一亭道:“云大人,不如明日上早朝时你和文大人一起向皇上提提建议?你们皆是皇上的重臣,皇上肯定愿意考虑你们的建议的。”又道:“本宫也跟礼部尚书宫大人提过此事,他也很赞成将他们两个调到大理寺去,所以届时他也会出面帮忙向皇上提议的。”
    云一亭爽快应道:“没问题。”
    文志东赶忙向太子和云一亭道谢。
    事情既已谈好,云一亭和文志东随即起身告辞。
    太子亲自打开宫泽哲带来的包裹,发现里头是闻莹愫给他准备的药水,包裹里还附有一首她作的诗。
    他将这首诗读了一遍,立即明白了她的心意。
    她现在也在日夜思念着他呢。
    得知在这世上有一个人无论在走着、坐着还是躺着时都在想着他,这感觉真好。
    太子望向她的字迹的目光便越发的温柔。
    太子妃从外头进来,看见他正痴痴地看着手中的那首诗,便赶忙悄悄地退了出去。
    …………
    午后,郭茂走出皇宫,抬头望了望明晃晃的天空,天空中正好有一群大雁飞过,它们时而排成人字时而排成一字,边飞边叫,很快便消失在了天际。
    郭茂对他的下属梁公塬道:“若是人能像这大雁般自由自在该多好。”
    梁公塬是个不言苟笑的人,听了这话面色平静地答道:“生而为人就已注定了不能像大雁那般活着,但做人的乐趣大雁也同样体会不了啊,所以大人大可不必羡慕它们。”
    郭茂笑着转身拍了拍梁公塬的肩膀道:“谢谢你!”
    在郭茂的心里,梁公塬就像他的人生导师,在他每次感觉自己快坚持不下去时、看不清方向时都能给他当头一捧或者一个方向,这个人的心就像是铁铸的一样,坚强且可靠。这个人,他头脑冷静,料事如神。这个人,他坏,但是也并非毫无原则。这个人的剑术出神入化,全京城无人能敌。这个人,他最懂郭茂。
    郭茂依赖他,感激他,常常觉得自己今日所拥有的一切皆是拜他的辅助所赐。
    一名家丁装束的男子快步地朝郭茂走来。
    郭茂认出了那是自己的家丁,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一般他们不会赶来皇宫门口找他的,可见是家出了什么要紧的事。
    这名家丁走近郭茂后贴着郭茂的耳朵轻声道:“大人,从西域来了两人,正在郭府斜对面的小酒馆的二楼包厢等着您。”
    郭茂心中一紧。
    显然,从西域来的乃令王赵腾的人。
    郭茂立即坐上马车朝那家小酒馆疾驰而去。
    小酒馆二楼的一个包厢里,那两位从西域来的人已经更换了京城人穿的常服,并且把胡子也剃掉了,正静坐在包厢里等着郭茂的到来。
    郭茂一进来他们立即站起来。郭茂大步流星地朝他们走去,问道:“两位千里迢迢而来,不知是为何事?”
    两人中的一人轻声道:“王爷有一封信要交给你。”
    说罢他便从口袋中掏出一封信来。
    其实他还带了另一封信来,那封是令王写给敬庄皇后的。不过令王有令,那封信必须得亲手交给敬庄皇后,并且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郭茂将信打开一看,脸上的表情便越发严肃起来。
    令王在信里强调“让张昭仪开始实施新计划——争宠,无论用什么办法,在今年内要把皇上对皇后的爱和注意力转移到她的身上来。”
    张昭仪虽然深得皇上的宠爱,但要跟敬庄皇后相比还是差得远的。
    “这个任务……短时间内恐怕不容易达到。”郭茂颇有些为难。
    那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方才拿信出来的那个人说:“王爷交代——如果她实在不行就立即换人,总之今年内要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换人?这会是比让张昭仪直接上要难得多的事。
    毕竟后宫里除了敬庄皇后和皇贵妃两人外没有其他人能把张昭仪的美貌、才识与智慧给比下去的了。
    而选秀活动是三年一度的,眼下距离新一轮的选秀活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呢。
    那看来就只能将这个重任交到张昭仪的身上了。
  

第二百零六章 他的来信

而令王赵腾居然因为这件事就直接派人前来,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郭茂思前想后,更加意识到了此事的紧要,便郑重点头道:“好,这事我会竭尽全力办好,请你们转告王爷,让他不要担心。”
    那两人得了郭茂这番话后便大松了一口气,觉得沿途赶路的辛劳都被冲飞到九天云外了。
    郭茂又向他们问起令王赵腾的近况来。
    那两人中的一人回答道:“他那边一切都好。对了,他大儿子的正妻怀孕了,估计明年的初夏时节就能生。”
    郭茂微微点头以示知道了。他对令王的儿子的事并不怎么关心,他最关心的是他和令王之间的合作。
    “我们明日一早便会离开,届时郭大人不必过来送了。”刚才答话的那人又道。
    郭茂本想说呆会请他们吃顿饭的,但又恐因此而增添了暴露自己行径的机会,遂再次点头道:“好,那我就不送了,祝两位一路顺风。”他说完便从口袋掏出两大袋银子,道:“这是给两位的盘缠和打赏。”
    那两人赶忙推辞。郭茂坚持要给,他们便笑着接下了。
    郭茂起身告辞,到得一楼时又顺便将他们的住宿费给交了。
    回去的路上郭茂才想起自己并没有给赵腾写下只字片言作为回复,便觉得有些不安,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返回小酒馆一趟。
    虽然是已经口头上答复了赵腾,但既然赵腾都能派人亲自前来,他还是写封信作为回复的好。
    但郭茂又有些担心自己写的信会落入坏人的手中,所以返回的路途中心头始终有些复杂。
    不过后来他又放下了这种担心。
    毕竟以赵腾对他的信任来看他应该相信赵腾所派来的这两个人的人品和能力。
    于是郭茂立即加快了脚步。
    到得他先前见那两人的小酒馆,郭茂被掌柜告知——他们已经带着行李离开了。
    郭茂不由得咯噔一下,随即又有说不出来的失落。
    他们不是说明天早上才走的吗?怎么忽然走得那么急?
    郭茂眉头紧皱。
    “有看见他们往哪边去吗?”郭茂忙问小酒馆的掌柜。
    掌柜指了指北边。
    郭茂顿时傻眼。
    那不是往皇城的方向吗?
    然而,他们要回西域的话应该往西城门方向走的啊。
    郭茂忽然有种出了意外的感觉。他赶忙跑出小酒馆,坐上马车,对马车夫说:“马上往皇城的方向去。”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从小酒馆往皇城的路又都属于繁华地带,眼下华灯初上,到处一片人潮挤挤、人盛喧哗,郭茂就更难找得到他们了。
    前面就是皇城了,郭茂让马车夫将马车停了下来。
    他们应该是进不了宫的,除非宫里有他们的内应。
    郭茂颓然地看着皇宫的正门,终于叹气道:“回去吧。”
    这回程中郭茂的心情便更加复杂了。
    令王赵腾此次派进京的这两人是否还带有其它目的而来?如果是,那又会是什么?
    郭茂不得而知,因而心情沉重地进了自己的府邸。
    却说从西域来的那两人自郭茂离开小酒馆后就立即带上行李离开了。
    没错,他们是直接往皇城方向去了,不过他们没有进宫,而是去了距离皇宫不远的金宵长廊里的一个小凉亭里。令王赵腾安插在宫里的公公魏昀已经等在那里了。
    这两人见了魏昀后立即问:“皇后娘娘呢?”
    魏昀忙降低声音答道:“她怎么也不肯亲自来。”
    那两人面面相觑。
    令王可是有言在先——定要亲手将这封信交到敬庄皇后的手上。
    “我们有一样东西必得亲手交给她,麻烦你再去跟她说一下吧。”两人中的一人道。
    “是啊,我们只要将那样东西交到她手上就行。”另一人附和道,接着又补充说:“这是王爷的命令,如果我们没有亲手将那样东西交给她的话我们是得掉脑袋的。”
    魏昀一脸为难地说:“不行啊,她怎么也不肯来啊。”
    “那我们就只有等了,等到她来为止。”两人异口同声道。
    魏昀没法,只得再回去向敬庄皇后请示。
    敬庄皇后听了魏昀的讲述后依然很坚定地摇头道:“本宫是断不能去见他们的,除非本宫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这样吧,本宫给他们写个亲笔信,让他们将那东西交给你,如果这样他们都还不肯的话那本宫就无话可说了。”
    眼下看来也只好这样了,魏昀忙说:“好。”
    敬庄皇后便提笔写了一封十分简短的信。
    魏昀将这封信揣进口袋后立即出了宫。
    那两人看了敬庄皇后的这封信后终于肯将令王的那封信交给了魏昀,并反复嘱咐魏昀一定要将之尽快地、安全地送到敬庄皇后手中。
    魏昀连连点头答应。
    当令王赵腾的这封信到达敬庄皇后的手中时皇后的双手直发抖,脸色也变得煞白,她忙摒退了周围的人,一个人站在灯下小心翼翼地将信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