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便将红信封和包裹都交给了玉梅。
    玉梅忙问:“昭训是要出去一趟?”
    闻莹愫点头,指着已经准备好的衣服和发饰让她帮她梳妆。
    玉梅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结结巴巴地问:“昭训是要去哪里?”
    闻莹愫很平静地说:“去个地方看朋友,很快就会回来。”
    “奴婢陪你去。”玉梅忙说。
    服侍主子是她的职责。
    闻莹愫微微摇了摇头,道:“那地方很近,不用你陪。”
    玉梅又问具体是哪里,闻莹愫只笑不答。
    待玉梅帮她梳妆完毕,她看了看镜子。
    镜子中的自己明眸如水、面若春花,比她以往的任何时刻都要美。
    她很满意,郑重地站了起来。
    玉梅不放心地追了她一小段路。
    在即将到达邀月居的门口时,闻莹愫对她说:“回去吧,好好照看着殿下。”
    说罢,她便转身继续走路。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玉梅忽然悟到了什么,忙进屋里叫太子。
    然而,太子睡得很沉,她摇了许久也没摇醒,便跑去找林帧。
    闻莹愫出了邀月居便快步地往东宫的门口走。此时天色还不太亮,路上除了东宫率卫之外一个人也没有。
    她凭着令牌很快便通过了东宫率卫的审问。
    到了门口时,皇上派来的锦衣卫将她拦住,道:“陛下有令,昭训今日也不许出宫。”
    闻莹愫从容答道:“我并非出宫,而是去见陛下。”
    “你有跟陛下事先约好了吗?”
    “此事紧急,还来不及约,望队长行个方便。”
    这锦衣卫队长犹豫了一下,道:“那在下先派人去跟陛下通禀一声。”
    “我须得在陛下上早朝前去到,通禀恐怕是来不了。”闻莹愫说,又马上补充道:“队长要是担心被责罚,派几个人跟着我去就是。”
    这队长也不知闻莹愫在搞什么鬼,但见她神色庄重,又见她选在这个时间段去见皇上,便猜测应是真有急事,故也不敢太为难她,当即派了三名锦衣卫跟着她去。
    皇上昨夜做了一晚的恶梦,因此今日被张公公叫起床时满脸的憔悴,且感觉头部也一抽一抽地疼。又想起太子昨晚并没有回头向他求情,心里很是不快。
    他已跟太子说过——今日就会下达废除太子的撤免书,眼下,既然太子昨晚一晚也不曾来求情,可见是压根就不留恋这太子之位了。皇上非常非常的伤心。
    “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朕揉着额头道。
    再过大半个时辰便是上朝的时间了,太子再不来他就得将这件事定下来。
    皇上心里很着急,加上身体不适,难受得坐立不安。
    这边他正烦闷着、难受着,那边就听张公公进报说闻莹愫来了。
    皇上猛地抬眼转身。
    。。。。。。。。。。。。
    亲们,更新来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换

她来,皇上便知——事情会有转折。
    “让她进来。”皇上朗声说。
    门徐徐打开,闻莹愫一身正装缓缓地进来,在距离皇上三丈远的地方停下,朝皇上行叩拜礼。
    礼毕,闻莹愫望着皇上开门见山道:“陛下,臣妾想知道昨日您跟殿下说了些什么。”
    皇上一撩袍摆在龙椅上坐下,道:“太子回去后没跟你说吗?”
    闻莹愫继续微笑道:“没有,他兴许不知该如何说好。”
    “你以为朕会跟你说吗??”
    “这事既然跟臣妾有关,臣妾早晚也会知道的,陛下倒不如直接跟臣妾说来得痛快。”
    皇上冷冷一笑,伸手端起桌上的茶,缓缓地喝了两口,望着她道:“他愿意以太子之位换你的性命。”
    闻莹愫平静地听完,微微一笑道:“然后陛下怎么表态呢?”
    “既然是他的意愿,朕无话可说。”
    闻莹愫平静地看着皇上,道:“陛下,太子之位牵系重大,不可儿戏对待。臣妾犯的错,就由臣妾来承担后果吧,不必扯上殿下。”
    皇上朝龙椅微微仰躺,道:“你在跟朕谈条件?”
    “是,”闻莹愫依旧淡定答道:“这或许是臣妾最后一次跟您求您。臣妾请求陛下保留殿下的太子之位。至于对臣妾的处置,全凭陛下定夺。”
    皇上定定地看了她片刻,道:“朕听说你们两个非常恩爱。”
    “是。”她毫不否认。
    “你爱他什么?”
    “一切。”
    皇上表情有些古怪。未几,皇上忽然哈哈大笑。他现在见不得、听不得任何人在他面前说恩爱,因此他笑过之后道:“好,既然你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那就这么办吧。”
    随即,皇上便命人去端上一杯酒来。
    “这杯酒里有毒,人喝下去后大约一个时辰内就会死掉。”皇上亲自看了看那杯酒,再对闻莹愫说。
    闻莹愫不惊不慌地答道:“好。臣妾喝。但是在喝之前臣妾想确定一下陛下方才说的话。”
    她要求皇上在纸上亲笔写下“朕保证——在王位交接之前绝不撤销太子赵聿梁的太子之位”,并要求他写好后盖上章交给她。
    “女人啊女人,”皇上叹了口气,随后道:“好。”
    说完,他立即挥笔写下了这几个字,并盖上章。
    张公公将它卷好交给闻莹愫。
    闻莹愫将它再次打开,确定了里面的内容后将它放进了口袋里。
    现在,到她喝那杯酒的时候了。
    闻莹愫将那杯酒接过,看着里头微微泛紫的液体,头一抬,眼睛一闭,嘴一张,一杯酒就这样全喝了下去。
    张公公无助地看着,想哭又不敢哭。
    这下太子殿下不知得多难受了,张公公在心里想。
    闻莹愫将酒喝完,姿势优雅地朝皇上叩了个头,起身道:“臣妾告辞。”
    此时,天色已经很亮了,距离上早朝的时间越来越近。
    皇上派人护送她回去,她说:“不必了,臣妾想单独走走。”
    这人想法总有些不同,皇上嘀咕道,但也不勉强,就随她一人走了。
    没有人知道这酒里下的究竟是哪种药,反正闻莹愫走出养心殿时头便有些发晕、气也有些喘了。她没有给自己停歇的机会,一手捂着口袋中的那个卷轴,一手提着裙摆,踉踉跄跄地往东宫走。
    却说玉梅发现闻莹愫今天的举动有些不对劲时便马上回来通知太子,无奈太子又睡得十分之沉,怎么叫也叫不醒,只好跑去找林帧。
    一进林帧的办公厅,玉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闻昭训她……不知干什么去了。”
    林帧忙问是怎么回事。
    玉梅并不知太子和闻莹愫昨天在皇上那里说了什么,因此能提供给林帧的信息也十分之有限,但林帧还是猜出了个大概,立即赶来邀月居。
    林帧叫了太子好一阵也没将太子叫醒,便道:“看来闻昭训给他吃了嗜睡药。”
    “那怎么办?”玉梅忙问。
    “立即去药房那边要点能解除嗜睡的药来。”
    待喝下了解嗜睡的药,太子才从迷迷糊糊中睁开眼来。
    “闻昭训一早就出去了。”林帧忙对她说。
    太子暗叫不好,立即对林帧说:“跟我进宫一趟”。
    他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起身朝门外去了,林帧赶忙快步跟上。
    守在东宫门口的锦衣卫们已经悄悄地撤离,所以太子很顺利便出了东宫,脚步不停地往皇宫去。
    他的头还有点晕,脚步也有点虚浮,但他什么都顾不上了。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到后来林帧只好小跑着追才追得上。
    才走没多远,太子便看到了朝自己走来的闻莹愫。
    她走得摇摇晃晃的,好像喝醉了酒。
    太子快步上前去一把将她扶住,问:“你怎么啦?”
    此时,早晨的第一抹阳光照在闻莹愫的脸上,使得她的面容像罩上了一层光,美艳非凡。
    闻莹愫见是太子,欣慰地笑了,她费力地从口袋里将那个卷轴拿出来,交给太子。
    太子打开一看,脸色顿时煞白,眼睛也随即浮上了痛苦,他紧盯着她道:“你……”
    闻莹愫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道:“殿下,我们先回东宫吧。”
    太子点头,抱起她便往东宫回。
    在走着的时候太子一直在密切地观察着她,而她也一直定定地看着他。
    她没有多少时间了,能多看他一眼是一眼。
    当他们即将到达东宫的门口时,闻莹愫吐了一口血。
    血吐在了太子的胸前,他白色的衣服上顿时像绽开了一丛红色的花。
    太子赶忙加快了脚步。
    在经过司馔部门前的那条路时闻莹愫忽然指着司馔部说:“殿下,妾在那里遇上了你,山重水复,仿佛经过了千世万世,但妾……终于……遇上了你。”
    太子的心都要碎了,他不知该怎么回答她啊,他从没有此刻那般心乱、那般无助,他飞也般地往邀月居去。
    将她放到床上时,她又吐了两口血。
    太子忙拿手绢帮她擦,她顺势抓住他的手,将他的手紧贴在自己的脸上,道:“殿下,此生能与你……做一场夫妻……妾很幸福……妾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太子将头靠在她的脸边,泪流不止。
    闻莹愫伸手抚摸他的发,一下一下的,就像母亲抚摸婴儿一般温柔。
    忽然,她的手停止了动作,沉重地垂落在了他的腰际。
    。。。。。。。。。。。。。。。。
    亲们,二更来了。

第四百八十章 交代

天空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滴疯狂地从窗外溅入屋里,玉梅和嫣梅飞跑着去关窗。
    太子定定地看着已经没了气的闻莹愫,内心汹涌的悲伤忽然不知该如何排解,他颤抖着手将她拥入怀中,紧紧地拥入怀中。
    他此生最爱的女人啊,她就这么走了,他如何承受得了?
    就像是努力留住人世间最后的一抹美好,他抱紧她,摇晃她,失魂落魄,心力交瘁。
    你不能走,你说过要陪我到老的啊,太子在心里哀哀地道。
    太子浑身发抖,仿佛掉入了冰窟窿,又仿佛坠入了无边的黑暗。好一阵子里,他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就好像自己也死了一般。
    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林帧来了,他刚接到柳昭训和殷秋陌被逮捕的消息,正想来向太子汇报。可是,当他看到太子失魂落魄地抱着已经没了气的闻莹愫时,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林帧知道,太子最爱的是闻莹愫,如今闻莹愫死了,他委实不敢想象太子会怎么样。
    可是,生死之事,他也没有办法。他小心地走近太子,低声道:“殿下,节哀顺变。”
    那一夜,整个东宫都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中。
    赵良娣、祝良媛和冯奉仪三人在得知此消息后难得地没有马上聚在一起说风凉话。
    当她们知道闻莹愫死了时心里一开始还是有种痛快的感觉的,但很快她们便意识到——她们以后连妒忌的对象也没有了,如此,她们本就无聊的人生将会更加无聊。
    一想到这,她们便没庆幸不起来了。
    接着,她们又得知了柳昭训和殷秋陌因***而被腰斩的事,就更加不敢幸灾乐祸了。
    眼下,太子的娘子就只剩下太子妃和她们三个了,幸哉?不幸哉?就在这一晚,她们仿佛忽然被猛打了两棍,脑袋子忽然清醒了过来。
    她们忍不住抿心自问——太子妃和闻莹愫能做到的,她们是否也能做到?
    如果不能,先前的那些妒忌、猜疑不就像个笑话了吗?
    没有人知道太子那一晚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家只知道——那天晚上他一直守在闻莹愫的身边,一直定定地望着她的脸。
    次日一早,闻莹愫死的消息便在东宫和皇宫里头传开了。
    人们对这个品阶不高的妃子的死并不觉有多伤心、多可惜,只是有些可怜小世子还没满半岁就没了娘而已。
    太子亲自安排丧事事宜。
    中午时,玉梅挑了个太子独处的时间进来,将闻莹愫写给他的那封信交给了他。
    他将信打开,她娟秀的字迹便呈现眼前。
    殿下:
    妾要走了,人终归一死,望别太哀伤。妾于三年前的春天与你认识,于三年后的这个初夏离开,我们相识正好整整三年。这三年,是妾人生中最幸福的三年。妾以前常常想——人来这世上一遭,最后又必须得离去,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做成一件不仅仅对自己有意义的事,那这一世便算值得了。妾能力太小,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一件事了。
    妾死后,请把小世子交给太子妃抚养。太子妃贤良淑德、深明大义,妾相信她一定会把他当亲生儿子来抚养,并且有能力将他抚养成才的,请替妾转达对她的谢意。
    殿下,妾在认识殿下不久便知——殿下是曣国难得一遇的明君之材,如果殿下有天执掌山河,便是山河社稷的福气。愿殿下永葆这份心志……
    看到后来,太子的目光模糊,眼前的字体也跟着模糊了,他将信折好,放进口袋,朝着闻莹愫的床直直跪下,仰头向天嚎啕大哭。
    ……………………。
    五天后,恭州判官沈君的妻子金氏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当即呆住。
    包裹里,有闻莹愫给她的一包银子、一副白玉手镯和一封信。
    信里,闻莹愫感谢她当年对她的救命之恩,并说因为她当年的出手相救,她才得以遇到爱情,得以看到父亲被害案真相大白和重遇哥哥。
    金氏依然记得自己在河边看到闻莹愫时的情景,当时闻莹愫穿着男装,披头散发,已经不省人事。
    但即便不省人事,她看起来依然美艳生动、纯洁如莲。
    那时候金氏便在心里想——这个女孩是值得万千宠爱的。
    后来,闻莹愫进了京,但偶尔还会给金氏写信。虽然闻莹愫极少在信中谈及自己,但金氏依然能从她的只字片语中窥探得到她的生活情况。她以为她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她竟然忽然没了。
    从这封信来看,闻莹愫是早就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的。
    可是,金氏还是不能接受。
    多么年轻、善良又美丽的一个女孩子啊,她竟然死了,她怎么会死的呢?
    这位妇人看着信纸喃喃地说,始终不太明白,或者说不太敢相信。
    …………………。。
    太子厚葬了闻莹愫。
    下葬那天,李元也来了。他是撑着病体来的。
    得知闻莹愫死的消息后他如雷轰顶,当天便病倒了。
    或许是因为最后的一点不忍吧,皇上同意太子将闻莹愫安葬在皇家墓园。
    闻莹愫的墓地坐落在一个山坳里,面朝东宫,背靠高山。
    太子让人在她的墓地旁边建了一座小塔,以便他站在东宫的观景台时也能看得见那个地方。
    自从闻莹愫死后,太子保留住了太子之位,但太子有好长一段时间里都闷闷不乐。
    那段时间里,太子每天登上观景台,默默地望着闻莹愫的墓地。
    那里,葬着他最爱的女人啊。
    每日与她的墓地遥遥相望便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份痴情也折损了他的健康,他不久之后就病倒了,一度病到不省人事。
    等他恢复过来时已是三个月之后的事。
    他没有再为自己添加娘子,也依旧很少宠幸其他娘子。
    他关闭起了心门,像个入世的高僧般。
    不过,他的这四位娘子却像转了性一样,越来越团结了。对于他对她们的冷落,她们不仅不再计较,还常常主动来陪他说说话。
    太子依照闻莹愫的嘱托,将小世子交给太子妃抚养。太子妃也不负所托,把小世子当自己的孩子般对待,有时对他甚至比对小郡主还要好。
  

第四百八十一章 了解(全文终)

暮春,十岁的太子赵健平由父皇和母后带着首次踏入东宫。
    他未满一岁时先帝病逝,他便随着父亲的登基而搬进了皇宫,自那之后,东宫一直是空置着的。
    现在,他已十岁,再过五六年便要搬回这里住了,因此皇上想带他回来走走。
    东宫里由于有专人管理,一切事物倒也整整有条,只是由于里头常年没住人,因此处处显出一股荒凉之气。
    三人沿着长长的廊庑走,接着穿过宽宽的花园。一路上,太子赵健平走走停停,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当他们走到邀月居的门口时,太子忽然站定,道:“这里,我好像在梦里见过。”
    皇上便转头望着他,语气温和地道:“这是你呱呱落地的地方。”
    太子那张酷似他父亲的脸上便露出了一抹欣喜,表示一定要进去看看。
    屋子里面一切如十年前,甚至闻莹愫当年穿过的衣服也依然整整齐齐地叠放在衣柜里。
    皇上在靠窗的椅子坐下,望着屋子里的一切,触景生情,悲不自胜。
    莹愫,转眼你已经离开我十年了呢。
    这十年里,无论我见过多少年轻貌美的女子,可我都没有办法再动心。莹愫,你去了之后,我失去了再爱其他女人的能力。
    曾几何时,我也想就这样随你去了,可当我想到我能有今天是因为你以你的性命做交换得来的时,我无法不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恍恍惚惚间,皇上感觉自己的手臂像是被人挽了一下,他忙朝身旁看去,却不见任何东西。他欣喜若狂般在心里道:“莹愫,是你么?是你回来了么?”
    他伸手去摸,想要摸到一点实体,但是什么也没有。
    但他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十年里,他一直忍着没有回来这里,是怕自己太过伤心。现在,他忽然后悔自己为何不常常回来看看。
    从邀月居出来,皇上带着太子和皇后登上了观景台。
    尽管暮春时节烟雨濛濛,但皇上还是依稀能看到闻莹愫的墓地,便指着那里对太子赵健平说:“那是你娘亲的墓地。”
    太子赵健平不知这里还有个可以眺望娘亲墓地的地方,顿时大喜,他用力地揉了揉眼睛,以便能将那里看得更清晰些。
    皇后也看向那里,目光深沉而平静。
    太子忽然很想知道自己的娘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便问皇上和皇后:“父皇、母后,我娘亲,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因什么而死的?”
    这些年里,他们极少在他面前提起她,好像那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般。其他人就更是不敢开口提她了。
    他不知道闻莹愫的死对于赵聿梁来说是最痛的失去。
    现在,他觉得他有必要知道多一些关于他亲生母亲的事了。
    “你的娘亲,她是一个非常了解你父皇的人。”皇后微笑着答道。
    “就像父皇的知己一样?”太子偏着头问。
    皇后点头道:“嗯,她不仅是你父皇的知己,也是你父皇今生最爱的人。”
    接着,像是犹豫了一下,皇后道:“她……得了一场大病,不治身亡。”
    皇上却忽然道:“不是,她是因为想要保住朕的太子之位毅然喝下先皇的毒酒而死的。”
    这……
    太子顿时愣住。
    皇上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地跟他讲起了那段往事。
    听完,太子陷入了沉思。
    未几,他好像忽然长大了几岁般,语气坚定地道:“她真了不起!”又问:“她漂亮吗?”
    皇后接话道:“非常漂亮,后宫佳丽数百人,没一个比得上她的。”
    后宫的那些佳丽,一个个可都是绝色美人来的啊,如果她比她们还漂亮,那该是怎么样的长相呢?太子不禁浮想联翩。
    于是太子笑着问:“比母后您还要漂亮吗?”
    皇后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比母后还要漂亮。”
    皇上听毕忍不住笑道:“皇后,你这么一说,他就只好把他的娘亲想象成仙女了。”
    皇后噗嗤笑,认真答道:“她本就美若天仙,臣妾这么说可没有错。”
    太子继续眺望着母亲的墓地,陷入了无边的想象之中。
    一个能让父皇心心念念十年的女人,她到底长什么样的呢?
    大家都说他长得跟皇上很像,那么,他的样貌应该跟他的娘亲不怎么像,因此他即便了解自己的长相也无法得出娘亲的长相的概念来。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的娘亲和他的父亲是非常有夫妻相的一对。
    回到皇宫后,年轻的太子便斗胆请求皇上为他画一幅母亲的画像。
    这位十年来根本不敢动笔画那人的君王终于拗不过太子热切的期盼,动笔画了一幅那个已逝女子的画像。
    “哎呀,果真是美若天仙、倾国倾城!”太子惊叹道,如获至宝。
    他虽然从小就失去母亲,但因为有皇后的关心和疼爱,因此倒也没有觉得自己缺少母爱,如今见了这幅画,知道她就是自己母亲的样子,依然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
    太子将这幅画挂在卧室的墙上,整日地看,加上后来又从皇上和皇后的口中得知了许多关于她的事,便越看越痴迷,越看越伤心,生平第一次为她流下了眼泪。
    他似乎理解了——为何父皇极少亲近后宫诸妃,为何母后提起她时不仅没有丝毫的妒忌,反而满眼的赞赏。这个已故的女人,从她的画像来看,她温和的目光里透着见识和悲悯,柔和的面部曲线里又隐隐透着坚毅和英气,这是一个剔透又大气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怎么能不让人心生喜爱?
    他忽然好想好见一见她,抱一抱她,但他知道,他已永远无法再看到和抱到她了,不由得悲从心生,泪流满面。
    “如果你希望她在九泉之下能够瞑目,日后就做一个像你父皇一样的明君。”皇后抚摸着他的头慈爱地说。
    他用力点头。
    ………………
    亲们,本文到这里就完结了,明后两天会有几篇番外,把一些人的后续交代一下,请大家继续关注。感谢大家这大半年来的支持和鼓励。新书《棣棠花开》已开始连载,希望还能一如既往地得到大家的支持!(づ ̄3 ̄)づ
  


番外一、李元篇

五月十二日,是皇后的生日,李元偕同妻儿进宫来给皇后贺寿。
    因为皇后事先有令——生日一切从简,因此只邀请了一些近亲和德高望重的老臣前来庆贺。
    寿宴过后,皇上在养心殿接见了李元一家四口,此时,皇后和太子也在。
    当年,就在李元将要被执行死刑的前一个月,先帝病逝了,新帝上位后立即赦免了他的死罪。
    这样的一个契机,就像奇迹般,让李元相信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奇妙机缘。从那以后,他一直视今上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既然好不容易保住了命,他自然十分的感恩,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曣国剩下的那五宗疑案跟查破了。
    因为这件事,再没有人敢拿皇上赦免他死罪这件事来做文章了。
    既然查破了那五宗案,且自己原来的身份也被大众接受了,李元才终于有底气组织家庭。他的妻子乃工部尚书郑玉松的女儿,长得端丽文雅,性情又极温柔,李元对她一见倾心。
    而她呢,早就从父亲的口中得知了他的光辉事迹,可谓是芳心早已暗许,因此当父亲主动跟她提这件事时她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后来郑玉松便主动跟李元提,表示自己有意与他结成亲家。李元求之不得,受宠若惊,当即表示愿意。
    因此,两家很快定下了亲事,并于那年的秋天,他们成了亲。
    婚后,李元(步锦海)与郑梅溪相亲相爱,生活过得十分之美满。
    他们的大儿子在次年秋天出生,二儿子在两年后的夏天出生,如今大儿子已七岁,小儿子五岁。
    步家有后了,李元也终于觉得自己熬出了头,有脸去向祖先交代了,因此这几年里越活越自信,越活越有盼头,模样也越来越有男人味了。
    以前,他可是出了名的文弱书生。
    他的大儿子叫步一山,二儿子叫步一峰,也遗传了李元的样貌,小小年纪就已长得十分的俊逸潇洒。
    皇上看着这两个孩子,心里也倍感欣慰,笑着问他们:“最近可有读书?”
    步一山恭敬答道:“有,最近我们在读乐府诗。”
    皇上便笑道:“读两首来给大家听听如何?”
    步一山本就对诗词歌赋特别感兴趣,听了爽快应道:“好。”遂吟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①”、“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②”
    他念得激扬顿挫,让听者有如身临其境,因此听了都连连赞许。
    轮到步一峰了,他跟哥哥相反,对诗词歌赋的兴趣不大,对轻功和剑术的兴趣却极大,因此,虽然他也和哥哥一样每天背诗,但总是过后不久就忘了,如今得知要在皇上面前背诗,不由得急得满头是汗。
    他看了看坐在龙椅上朝自己微笑的皇上,轻声吟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③”
    步一峰背得磕磕巴巴的,但也还是将整首给慢慢地背了出来。
    皇上见他背得费劲,没有让他再背第二首,而是笑着问他:“最近在玩什么?”
    步一峰顿时两眼发光,答道:“玩剑术。”
    “跟谁学的?”皇上又问。
    步一峰红着脸道:“就照着一本书里的招式耍。”
    皇上哈哈大笑,让他耍几招给大家看。
    他立即跟站在一侧的林公公要了一把剑,开始一板一眼地给大家耍招式。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喜爱练剑,于是在他耍完了招式之后皇上对他说:“朕给你找一位师傅如何?”
    “真的吗?”小家伙难掩满脸的兴奋。但他随即又担心父亲会反对,忙小心翼翼地朝父亲的方向瞅。
    李元噗嗤笑道:“还不快谢陛下?”
    步一峰赶忙朝皇上鞠躬道:“多谢陛下!”
    皇上示意他起来,道:“即便给你找了师傅,你也还得认真读书认字,不可偏废。”
    “是。”
    皇上说到做到,次日便给他找了一位剑士,教他独门剑术。
    而步一山呢,皇上知道他是读书的料,便亲自挑选了二百本典藏书籍赠送给他。步一山得了这两百本书,乐不思蜀,从此一头扎进了书海中。
    看着各有特色的两个儿子,李元拍着夫人的肩膀道:“据说一个家里有两个儿子的话,最好是一个善文一个善武,如此便可文武双全,小可振兴家业,大可救国安邦。”
    夫人便仰头望着他道:“所以夫君可以安心地查你的案了。”
    李元笑道:“自从娶了夫人,我没有一日不安心的。”
    夫人含笑搂紧他,脸色娇怯地道:“夫君,你恐怕不用多久又要当爹了。”
    李元惊喜莫名,俯头紧盯着她问:“怀了多久了?”
    “快两个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