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郭贤妃专门去见了太子,由衷道:“殿下教我的办法非常管用,多谢殿下了!”
    太子道:“小事而已,贤妃不必客气。”
    “殿下处理女人之间的事也这么在行,我很佩服!”
    “想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方法对了、心态摆正了,事情基本都能迎刃而解的。”
    “多谢殿下赐教!”
    “别客气。”
    。。。。。。。。。。。。。。。。。。。。。。。。。。。。。。。。。。。。。
    亲们,二更来了。这一章简直是用十万火速码出来的,仓促之下也来不及检查,先发上来。回头再修改错字。

第四百七十章 今上

下了早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宋玉、大理寺卿文志东和刑部尚书钟士卿来东宫向太子汇报曣国余下那五大疑案的查案进展。
    “这李元和沈祝不愧是查案的一把好手,没到两个月时间就把九一六特大劫杀案的五大疑点、三大线索给理出来了,现在按照线索一去找,已经抓到了两名案犯。”刑部尚书钟士卿一脸欢欣地向太子汇报道。
    太子听了也很高兴,点头道:“让他们好好干。”又对大理寺卿文志东说:“这月底发薪时给他们每人奖励三两白银。”①
    钟士卿正有此意,如今得了太子的授意更是开心,当即点头道:“是。”
    送走了他们,太子起身走到窗前看外面的景色。
    今日已是二月一日,再过两天就是小世子赵健平的满月了,现在东宫里的人就已经开始忙碌。
    沛王赵聿贤来信说二月三日时没办法赶来,但是会在皇上的生日(二月八日)前赶到京城,到时再给小世子祝贺。
    至于李元那边,则是昨日就已将礼物准备好并交给了宫泽哲,让宫泽哲帮忙转交给闻莹愫。
    皇上那边也表示如果那天身体和精神好的话会亲自过来看看。
    得知皇上可能会过来,东宫上上下下的人可都紧张得不得了,尤其是林帧,这几日里都在安排人收拾房间和园林,力求给皇上一个满意的观感。
    至于宫女们呢,也都纷纷憧憬着届时能一睹圣颜,有些甚至还天真地打起了可能会被皇上看中的主意。
    春天,是充满生命力的,它让人心生欢喜,心生期待,此时,对于东宫里的大多数人来说,心情也像这春天一般的欢喜雀跃。
    宫泽哲提着一个袋子快速地穿过东宫的长廊,直往太子的住所来。
    这宫泽哲也将近六十岁的人了,但是精神矍铄、腰杆直挺、步履稳健,仿佛才五十出头的样子。
    进得太子的书房,宫泽哲从袋子里取出一个盒子,对太子轻声道:“这是李元送给小世子的。”
    太子伸手接过来看,见里面放着的是一对雕刻着“富贵安康”四字的纯银手镯、一个玉观音吊坠、一个黄金长命锁和一个刻着一把辟邪剑的桃木挂件。
    “替我多谢他!”太子郑重道。
    “这是自然。”宫泽哲忙说。说罢,宫泽哲又将袋子里的另外一个盒子取出,道:“这是我送给小世子的,请笑纳。”
    宫泽哲送的礼物也大同小异,不过材质、款式上有些区别罢了。太子感激地谢过。
    两人边喝茶边聊。
    “现在,后宫的规矩总算又立起来了。”宫泽哲一脸欣慰地道。
    太子也笑,道:“嗯。”
    “郭贤妃此人虽然能力和威望都不算很高,但贵在尽心、好学,短短一个多月里竟然就把后宫搞得和和气气的,实在难得!”宫泽哲道,不掩满心的赞许。
    太子点头。
    “有这个人看管着后宫,陛下这边省心不少。”宫泽哲又说。
    “嗯。”
    小世子赵健平满月那天皇上果然亲自到东宫来了,太子率众妃亲自出迎。
    那些早就巴望着一睹龙颜的宫女们立即跑到路边偷偷张望。但见来者体态魁梧,浓眉大眼,阔步而来,威风凛凛。
    “陛下虽已过五十,可看起来还是龙精虎猛的,丝毫不输那些二三十岁的二郎。”其中一名宫女小声品评道,目光依旧一眨不眨地看着不远处的皇上。
    另一名宫女马上接话道:“其他儿郎怎能跟陛下比呢?陛下可是帝王啊。”
    其他人听了便笑。看得出来,得见一下皇帝的龙颜于她们来说是何等荣幸之事。
    皇上亲自抱起小世子看了看,道:“双耳肥厚、双瞳有光,日后必定是个厉害角色。”
    太子微笑着道谢。
    皇上又与太子及几位大臣在东宫里面走了走,给几栋旧的建筑提了翻新的意见,然后便离开了。
    他走之后,东宫里的人又开始在私下里进行了一轮品评,大意都跟皇上的容貌、服饰、声音、步态等有关。
    二月七日中午,沛王赵聿贤赶到了京城,立即进宫去见皇上。
    明日便是皇上的生日了,他进宫时便见一群群的宫女们往万和殿去。
    各地藩王和五品以上的官员也都纷纷回来了,赵聿贤去往英华殿的路上便遇见了几个,因此免不得停下来和他们一番寒暄,如此一聊,就又耽搁了将近两刻钟。
    等赵聿贤来到英华殿时,皇上刚喝过药,正仰躺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赵聿贤没有让张公公先行禀报,以免打扰了皇上的清梦。他在皇上前方一丈远的椅子轻轻坐下,悄悄地打量着闭眼小憩的皇上。
    眼前的国君,看起来像是劳累了许久终于得到一点宝贵的休息时间一样,眼角眉梢都是放松的。因为放松,他看起来比以往要慈祥许多,也显得虚弱许多。赵聿贤细看他的脸色,发现有些苍白。
    以前,皇上总是红光满面的。
    赵聿贤忽然有种感觉——这个人的身体其实已大不如前。
    或许是隐约感觉到有目光在盯着自己看的缘故,皇上睁开了眼,与赵聿贤的目光唰地对上。
    那一刻,皇上忽然有些恐惧,一种自己小心隐藏的秘密被人发现的恐惧,为了掩饰这种恐惧,他忙说:“你什么时候回到的?”
    皇上说话时声音透着尚未睡醒的慵懒,但在赵聿贤听来却像奄奄一息之人说话时的语气一样。
    赵聿贤忙朝他跪下行礼,礼毕后恭敬答道:“才回来不到两刻钟,见您在休息,不敢打搅。”
    皇上揉了揉额头,坐立起来。
    赵聿贤发现他坐起来时好像有些吃力,心中不由一紧。
    备注①:一两白银大约等于现代的170—200元。时期不同,比率也会有些出入。
    。。。。。。。。。。。。。。。。。。。。。。。。。。。。。。。
    亲们,更新来了。月底完结,收藏着还没看的亲们可以开宰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病发

待汇报过藩地的近况后,沛王赵聿贤忽然话锋一转,温声道:“父皇,您在位的这二十多年里,曣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般盛景,实谓百年难遇,儿臣与天下百姓们深沐圣恩,倍感荣幸。”
    听赵聿贤说这番话,皇上不免有些警觉,收回看他的目光淡淡道:“忽然吹捧朕,想必接下来说的不是什么好事。”
    赵聿贤忙说:“不是,是儿臣真心觉得父皇了不起。”说完这句后他又随即道:“然而自从皇后娘娘过世后,您生病的次数就多了许多,儿臣非常担忧您的健康。”
    皇上皱了皱眉头,等他继续往下说。
    沛王赵聿贤一向谨言慎行,在皇上面前尤甚,今天忽然说这些,不得不让皇上心生戒备。
    见皇上不做声,赵聿贤继续道:“殿下这几年为人处事已日渐老练,父皇可放心将江山交于他了。”
    皇上冷哼一声,依旧没有作答。
    赵聿贤便补充道:“殿下为人宽仁,就算当权也定不会滥杀无辜的。”
    他怕皇上担心退位后的人身安全,故有此一说。随后,赵聿贤望着皇上道:“儿臣今日此番话若惹父皇不快,儿臣先向您赔不是。”
    皇上摆摆手道:“你退下歇息去吧。”
    沛王犹豫了一下,随即起身恭敬地退下。
    待沛王一走,皇上的脸色就唰地拉了下来。
    从去年换了精神疾病起,他就特别反感和害怕别人提退位的事,如今沛王忽然提,就像忽然揭开他尚未全好的伤疤一样,让他的伤口也随之淌出鲜血来。
    已经大半个月没发作的头痛病很快便发作起来。头痛病一发作,心情也随之暴躁,皇上很快就踢翻了三张椅子。
    先前一直静候在外头的张公公听得椅子被踢翻的声音,赶忙进来看。
    这才抬步进去,就被一张迎面摔来的椅子的椅脚打中了左眼,顿时两眼直冒星星,好一阵才回过神来。
    张公公也没顾得上管自己的脸,快步跑到皇上面前道:“陛下息怒!”
    “滚出去!”皇上抚着头粗声喊道。
    张公公赶忙出外间去让人传御医来。
    不多时,御医急步匆匆地赶来。
    皇上的脸色都变了,显然病发作得很厉害。
    张公公和宫女扶皇上到床上躺下,再让御医近前来就诊。
    诊断完毕,御医对张公公轻声说道:“还是老毛病,好好养着吧。最近切莫再让他受到打击了。”
    张公公点头。
    那夜,于半夜里,皇上开始做恶梦,一直不停地喊“帮朕看着他。”
    张公公不晓得他梦里的这个“他”是谁,但又不敢在他没睡醒时发问,只好强忍住好奇心。
    次日乃皇上的生日,一大早,文武百官和藩王们便齐聚在了万和殿,为皇上庆祝生日。
    先是众人向皇上进万寿酒。
    皇上虽然精神很不好,而且头部一抽抽地疼,但还是竭力表现出状态良好的样子。
    然而,当他仰头喝完官员们敬的第三杯酒时忽感胸口一阵发闷、头部一阵巨疼,整个人便踉跄了一下,接着便往一边倒了。
    好在敬酒的官员和张公公反应快,一把将皇上给扶住了,不然就真的得倒下了。
    见皇上忽然晕倒,众人皆大吃一惊。很快,殿上便传来阵阵低低的议论声。
    太子和沛王迅速离开座位上前来。
    皇上一把将他们推开,由张公公扶着回了英华殿。
    太子和沛王也赶忙跟着去。
    才进得英华殿,皇上忽然喷了一口鲜血。
    张公公大惊,忙让人去请御医。
    皇上在龙椅上坐下,只觉得头嗡嗡嗡地想,心里又恐惧又浮躁,便对着跟进来的太子和沛王道:“都给朕滚出去。”
    太子和沛王都赶忙停住了脚步。但他们并没有走出去。
    眼下皇上这样,他们哪里能放心离开?
    待御医来到,皇上已经陷入了昏迷当中。
    太子和沛王在一侧的椅子坐下。
    “那位叫祝韫的大夫还在京城吗?”太子问张公公。
    张公公转身对着他答道:“回殿下,年前离开了。后来陛下的病情没有复发,所以没有再请她来。”
    “还是再请她来吧,让她即刻动身前来。”赵聿贤道。
    “是。”张公公点头,立即安排人去传。
    万和殿那边,既然寿星病倒了,大家的兴致也都没有,便随便吃点喝点就离开了。
    这般一来,不到午时大家便都走光了。
    其实今日早上沛王赵聿贤见到皇上的第一眼时便知皇上应该是旧病复发了,当时就想问问他感觉怎么样的,然而皇上却嘴硬说并无不妥,坚持要出席生日宴会。
    现在,皇上这又晕倒又吐血的,真真让他心里又着急又内疚。
    他有点后悔昨天跟他说了那些话。他知道皇上今日身体转坏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件事。
    然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要想再收回已不可能,只好想办法做些事后的弥补了。
    这天,太子和沛王都一直守在皇上的床前。
    到了晚上,皇上醒了过来。
    见两个儿子在床前,皇上的脸便拉了下来。
    沛王上前两步一掀袍摆跪下道:“儿臣昨日不应该跟父皇说那些话的,儿臣深表抱歉!”
    又说:“请父皇责罚。”
    皇上看了看他,道:“那你就留在京城半年吧。”
    什么?要留在京城半年?沛王目瞪口呆。
    漠南那边还有他的妻儿啊,而且也有许多公事要管,怎么能离开半年之久呢?可是,他现在跟皇上提意见恐怕又会刺激他的病情恶化,只好强忍住难过点了点头。
    皇上又看了太子一眼,道:“你先回去吧。”
    太子忙说:“父皇在病中,儿臣怎敢不在榻前照顾?”
    “朕让你回你就回,少啰嗦。”皇上冷声道。
    太子只好说:“东宫里一切安好,儿臣还是在这边陪着父皇吧。”
    皇上没再做声,但费力地翻身朝里,留给他们哥儿两一个背影。
    。。。。。。。。。。。。。。。。。。。。。。
    亲们,二更来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忍

皇上的病二度复发,而且比前两次还要严重,这又不禁引发文武百官们对王位交替之事的讨论。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了。
    宫泽哲和云一亭于上午来东宫找太子,建议太子直接跟皇上提这件事。
    “陛下现在这状况,我们也都不忍心他还那么操劳。殿下,直接跟他提吧,即便他不爱听,或者发火,但也该提了。”宫泽哲说。
    太子闭眼斟酌着,良久后答道:“好,明日早朝时本宫在朝堂上跟他提。”
    “殿下为何不先在私下里提?”宫泽哲忙问。
    “私下里提他不会同意的,至少现阶段不会。”太子说。
    他太清楚皇上的脾气了。
    不到真的连动都动不了,皇上是不会允许他接替王位的。
    只有在朝堂上,皇上或许会迫于众人的强烈意愿,肯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件事。
    如此,太子想要达到理想效果的话就得先组织好一批老臣,让他们届时帮着他说话。
    宫泽哲和云一亭交换了个眼神,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随即云一亭说:“殿下放心,明日早朝时臣和宫大人会主动出来支持你。还有文大人、钟大人、宋大人、郑大人,他们几位想必也是会表示支持的。”
    太子“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沛王赵聿贤知道皇上这次旧病复发跟他那天与皇上说的那番话有关,心里特别的愧疚,因此这几天晚上也都在养心殿里陪皇上陪到很晚才离开。
    这晚,当皇上从睡梦中醒来,一睁眼便看见了坐在床前的赵聿贤,不禁一愣。
    “你怎么还没回去休息?”皇上皱眉问道。
    明日可是要上早朝的。
    沛王赵聿贤忙说:“儿臣想多陪陪父皇。”
    皇上揉了揉有点发疼的脑壳,道:“朕的病,不能怪你。”
    这话也不知是真是假,因此沛王有些发懵,好一会儿才说:“儿臣知道。”
    “朕这病,你认为还有好的可能吗?”皇上忽然望着他问,目光炯炯有神。
    沛王顿时有些心乱。
    要怎么答呢?
    如果说他觉得皇上康复的可能性较低,皇上会不会气得马上吐血?如果说他认为皇上还能康复,那岂不是又拖延了太子登基的时间?
    一边是自己一直尊敬的父亲,一边是自己爱护有加的弟弟,无论帮谁都会让他心痛。
    赵聿贤垂下眼帘,道:“医学上的事儿臣不太懂,不敢妄论,但儿臣是希望陛下龙颜早日康复的。”
    皇上笑,像洞悉了沛王的心思般,良久才说:“你一向有什么说什么,缘何这大半年里竟跟太子一样喜欢绕着弯说话了?”
    沛王也只是笑,没有答话。
    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故意,皇上忽然问:“你对王位有过想法吗?”
    沛王如受电击般猛然一惊,望着皇上连连摆手。
    皇上轻轻叹气,道:“你退下吧。”
    待沛王一走,皇上便叫张公公进来,问:“祝韫怎么还没到?”
    他已经迫不及待需要她的治疗了,他害怕再等下去局势会不受他的控制。
    张公公小声答道:“明日上午应该能到。”
    皇上哦了一声,道:“太子那边估计准备出手了。”
    张公公微愣,随即了然,没敢做声。
    “朕不会那么容易就交出王位的。”皇上喃喃地说,仿佛是说给自己听的一样。
    张公公欲言又止。良久,张公公终于忍不住道:“陛下这又是何苦呢?”
    皇上摇头,道:“你不懂。”
    他虽然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对于自己不当皇帝之后的下场却不太敢想。或者说,他不太好把握太子登基之后对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也还是不太放心就这样将这个担子交给太子,他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夜半里,他做了个恶梦,梦醒后就怎么也睡不着了。
    他想让张公公连夜去将太子叫来,但最终还是忍住。
    次日上早朝时,皇上隐约从一些大臣的神情里觉察到了什么,因此还没待太子出列说话时便主动道:“朕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今日想说些什么,朕明确地告诉你们吧——今年之内,朕会做好让位的准备。”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太子想了想,终于还是将到嘴的话忍下。
    既然皇上已表态,那就这么办吧。只是,以皇上的病情,他还能在这个位置上支撑一年吗?
    想到这里,太子又有些话想讲,然而终归因不忍,而将之咽下。
    ………………………
    却说柳昭训和殷秋陌这两人因数次在东宫内幽会成功,因而胆子是越发大了,有天竟然天色还没黑就在东宫西园尾端的一间空置房间里干起事来。
    这天,闻莹愫正好抱着小世子往这边来散步,便隐约听到了里头的声音。
    闻莹愫也是过来人,一听这声音便知里头发生了什么事。她猜测应该是哪位宫女和东宫率卫,但也不想当面拆穿,便在外头轻咳了两声。
    柳昭训和殷秋陌听得动静,吓得赶忙从一侧的窗子逃了。
    等逃到安全点的地方时柳昭训让殷秋陌先跑,她回头来看了看闻莹愫这边。
    让她没想到的是——闻莹愫此时也正好朝她的方向看过来。
    两人的视线立即碰上。
    柳昭训顿时如见了鬼般,逃也似地跑了。
    好在殷秋陌已经事先离开,不然这次的事就没法解释了。柳昭训边跑边在心里道。
    但方才闻莹愫已经看见她了,又曾听到那声音,就一定知道她在偷/汉的事了,怎么办呢?
    柳昭训害怕闻莹愫会回去跟太子说,所以担心得一宿没睡好。
    闻莹愫回到邀月居之后也在想——要不要跟太子殿下讲呢?
    然而,她又没有现场抓住,又该怎么讲呢?
    可是,不讲就会助长这种风气啊。
    闻莹愫有些左右为难。
    或许是自己刚当了母亲的缘故吧,不忍占了上风,所以她最终还是决定此次就当自己没听到、没看到。
    如果下次被我当场抓到,一定不能轻饶了,闻莹愫在心里说。
    柳昭训紧张兮兮地过了一晚,又茶饭不思地过了一个上午,直到下午太子回来,也没见太子请她去谈话,这才稍微放心了些。
    。。。。。。。。。。。。。。。。
    亲们,更新来了。本书月底完结,求全订:)

第四百七十三章 波折

三月底,李元想见一见小世子,写信来跟闻莹愫约时间见面。
    小世子自出生以来他还没有见过,心里怪想见见的。
    闻莹愫也想着让他见一见小世子,便回信相约后日下午申时一刻在紫香苑茶馆见面。
    太子得知后便安排了几个自己的贴身护卫护送他们母子去。
    相约的那天转眼便到了,闻莹愫午休醒来便带着小世子出门。
    在她的身后,一名宫女在看着她上了马车后便提着裙摆飞快地往柳昭训那里跑。
    这名宫女乃柳昭训的贴身宫女之一,名叫碧儿。
    “昭训,昭训,有个事要跟你说。”碧儿小跑着进来说。
    柳昭训的心跳骤然加快,忙正色道:“有话好好说,这么慌慌张张地作甚?”
    她怕是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如今她听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紧张。
    碧儿赶忙贴近她耳朵将方才所见的事说了出来。
    柳昭训一听就坐不住了,立即派人去跟踪。
    她早就怀疑闻莹愫跟外头的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眼下又因为担心自己的事被闻莹愫知道,所以巴不得也抓住点闻莹愫的把柄。
    只要闻莹愫有把柄被她抓在手上,她就不用那么害怕了。
    闻莹愫出得东宫就直接坐上了太子给她安排的马车,直往紫香苑茶馆去。
    到得紫香苑茶馆门口,闻莹愫戴上一顶低檐的帽子,又将小世子的头部用毛毯遮住,这才缓步下车。
    进得茶馆,闻莹愫直往和李元约好的包厢去。
    李元已经在里头等着了,因此一听到敲门声便快步过来开门。
    闻莹愫看了四周一眼,见没有熟人,才对太子的那几位贴身侍卫道:“你们就守在门口吧,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说罢,她带着玉梅进了包厢。
    进得包厢,闻莹愫这才放松下来,将帽子取下,看着李元道:“哥哥又清减了不少。”
    李元笑道:“查案忙,没有办法。”他说罢便要看小世子,闻莹愫便将小世子头部的毛毯拉下来一点,以便李元看得清楚。
    李元一看就由衷道:“长得真可爱。有点像你又有点像殿下。”
    闻莹愫也笑,道:“嗯,好多人都这么说。”
    “给我抱抱吧。”李元跃跃欲试道。
    “好。”闻莹愫笑着将小世子小心翼翼地交给他。
    看着李元看小世子那痴迷又欣慰的表情,闻莹愫也很感动,道:“哥哥,有没有考虑过给我娶个嫂子?”
    这句话,其实她早就想问了,但是她也替他想过许多,知道这个建议算不上明智的建议,因此一直没有亲口跟他说。
    李元愣了一小会,道:“不瞒你说,两个多月前我拜托你义父义母帮我找过,还亲自见过六位。”
    闻莹愫的眼睛里有笑意荡漾,虽然她已经隐约知道了结局,但还是装作很好奇地问:“然后呢?”
    “就没有然后了。”
    闻莹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哥,人生也未必就一定要走结婚生子这条路线才算完满,你的这一生,活得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已经比很多人的要精彩了。”
    李元笑,会意地点了点头。
    柳昭训派去的人此刻就在李元和闻莹愫会面的包厢的隔壁间候着,通过开着的窗户隐约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先前,在李元开门让闻莹愫进去时他们便站在他们包厢门口不远,所以有看清了李元的长相。
    如今,他们又听到了闻莹愫和李元的大部分谈话内容,便逐渐拼凑出了一个印象——李元乃闻莹愫的妹妹,不过不知是亲妹妹还是堂妹妹。
    当他们回去将此消息告知柳昭训时后者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李元乃步寻的亲生儿子,朝廷判了死刑的缓刑犯。他曾有一个亲妹妹,但是在步寻案发生后下落不明。那么,闻莹愫会不会就是李元的亲妹妹呢?
    如果是,那么,“闻莹愫”这个名字就是假冒的。
    而且,太子一向对李元十分照顾,这就更让柳昭训怀疑闻莹愫其实就是李元的亲妹妹了。
    柳昭训很兴奋。
    但很快她又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如果太子早就知道李元和闻莹愫的关系,那么,她本想向太子揭发闻莹愫的意图就得掐灭。
    不过,即便是这样,闻莹愫以假身份嫁给太子这件事一旦坐实,恐怕不死也得被用刑然后被休了吧?
    柳昭训一点点地分析着。
    到后来,她决定先不动声色地派人去暗查一番闻莹愫的身世,等证据确凿之后再做别的打算。
    于是,柳昭训次日就找人暗中查闻莹愫的身世。
    由于闻莹愫的真实身份一直被保护得极好,柳昭训的人查了整整十天也没查出异样来,只好如实向柳昭训汇报。
    这样一来,柳昭训一听就有些着急了。但也知道急并没有用,便选择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闻莹愫和李元下一次的见面。
    她知道李元在执行死刑前肯定要和闻莹愫见面的,她就静等那一天的到来。
    到时候,她直接派人去抓现场,届时人证物证具足,就不怕他们不承认了。
    为了能随时观察闻莹愫的动静,柳昭训收买了一名东宫的宫女,让她密切盯着邀月居。
    而柳昭训虽然在这段时间里跟殷秋陌幽会的次数大大地减少了,但每个月一两次还是有的。
    三月底,李元的生日前,闻莹愫给李元写了一封信。
    她如往常一样将信交给玉梅,由玉梅拿去邮寄。
    正当玉梅才跨出东宫的大门不久,就感觉后颈处一阵发凉,接着就晕了过去。
    等玉梅再清醒过来时已是一刻多钟后。
    她忙伸手去摸口袋,却发现那封信已经不在口袋里了。
    她赶忙朝四周看,又发现四周一个人都没有。
    她大呼不好,飞也似地回去向闻莹愫报告。
    。。。。。。。。。。。。。。。。。。。。。。。。。。。。。。。。。。。。。。。。。。。。。。。。。。
    亲们,二更来了。2月24日发新书,到时候会在本书的章节后面提示,请大家届时多多支持:)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事发

信件忽然不知去向,而且就发生在东宫的门口,这事非同小可。
    显然,拿走信的人是别有用心的。要这封信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东宫里的人。
    闻莹愫眉头深锁陷入沉思。
    这封信,一旦落到不怀好意的人的手上,闻莹愫和李元之间的关系就会曝光,届时,闻莹愫便不得不面对严峻的处罚,而且,显然还会连累到太子。
    在写这封信之前,闻莹愫犹豫过,但最终,还是亲情占了上风。这封信里,闻莹愫除了祝李元生日快乐之外也讲到了步府在他被执行死刑后的管理问题,她问他的意见,并建议届时给太子监管。
    至于她,为了不暴露身份,是不方便直接去管的。但是只要届时李元愿意将房子授权给太子管,那么,她偶尔还可以帮太子的忙为由到那边去看看。
    这个建议,理论上是可行的。
    她也知道,这或许是他有生之前收到的最后一封来自她写的信,所以她这封信写得比较长。信的末尾有大段关心他的话。
    没想到,这一封带着嘱咐意味的信就这样忽然不见了。
    闻莹愫很慌,想要找太子商量,但现在是早上,太子还在上早朝中,她只好耐着性子等。
    那边厢,得了这封信的柳昭训立即锁上门拆开来看。这一看完,她双眼都亮了。
    那个人果然是李元的亲妹妹。
    那么,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也许很快,那个人就会将这件事告知太子,然后太子便会马上把东宫的人都审个遍,然后,恐怕那个人也会将她那天的所闻所见告知太子吧?
    反正到了这个地步,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谁也不想安生了。柳昭训在房间里边来回踱步边斟酌着。
    既然横竖得死,干嘛便宜了她?
    反正她也一向恨她。
    况且,如果她先出手,也等于是帮几位姐妹解了气,何乐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