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娘子:捡个夫君生宝宝-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大娘才哆哆嗦嗦的进了屋子,看屋内的装扮并不像是其他家户一般简朴,处处都透露出一种别致的清雅,似是贵人们隐居之所,不由暗暗叹一声,自家娘子说的没错,这个刘姑娘,果然是有些来历的。
  一家子正在吃饭,渠水便拿了干净的碗筷,盛了小米粥,又夹了一盘子的肉菜,放到她面前。
  小山几个都好奇不已,赵二娘子便哄着几个人吃了饭,去书房玩。
  丁大娘显然饿极了,吃饭菜都吃得干干净净,又吃了两个三合面馒头,这才略微羞赧的放下筷子:“让你们看笑话了,实则是我已经两天没吃过饱饭了!”
  “丁大娘,我当你们都被抓起来了,怎么你…”渠水问道。
  丁大娘便苦笑一声:“其实我也算是躲过了一劫,当日我恰好外出买菜,等回来时,老爷和娘子都被抓了,我因为被邻居们举报,也被牵了去要卖掉,还好我自家荷包里有几两银子,便尽数给了那看押我的衙役,说了无数好话,他才放我走,但我能去哪儿呢,方圆这一片流民那么多,谁家的帮工都是多余的,我没办法,只好去之前认识的两户人家借银子,却无人肯见我,见了我都把我当成是苍蝇一般轰走了…我在街头流浪了几日,今天突然想到之前我家娘子对我说的话,便想着来刘姑娘家里求助…”
  渠水皱眉:“你家娘子说过什么?”
  “她说你和赵小哥一看出身不一般,她最会看人的,当初愿意帮忙也是觉得刘姑娘谈吐非凡…”
  渠水便冷笑一下:“我倒不知她竟是因为这个原因助我,还以为她是要帮着石师爷巴结宫里出来的太监总管呢!”
  丁大娘脸色便尴尬了,小声解释道:“姑娘误会了,我家娘子当时确实不知情,只是单纯对姑娘有好感,这才肯助人!后来知道了那钦差大人的为人,还劝我家老爷呢,只是我家老爷被县太爷压着出不了头,便想给自家寻一个靠山…现在说这些也无用了,我家老爷被关押到监牢里,当晚就动了刑,如今发着高烧也无人管,谁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一关呢!”

  ☆、第115章 大恩大德!

  屋子一片沉默。
  丁大娘不安的动了动身子,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其实来,就是想求姑娘借我些银子,一则我想去探监,看看我家娘子,二则也想有个路费,去投靠老家的侄子!”
  渠水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赵伤,便道:“丁大娘,我们也算是有些交情,但我家也是小本生意,只能勉强顾着自己,借银子多的也没有…”
  丁大娘心里便一阵失望,但渠水接着说下去:“我只借给你五两银子吧,其中二两拿去探监,剩下的三两,省着点的话也够你的盘缠了。”
  丁大娘不可置信的抬头,对上渠水明亮的一双眼睛。
  对方的神情很真诚。
  丁大娘胸口就涌出一阵阵的暖流,这几天她几乎求遍了整个县城,但没有一个人肯对她伸出援手,只有这见过两面的姑娘肯帮助她。
  因为太过激动,她热泪盈眶,张嘴喊了一声:“刘姑娘,我…”后面就哽咽难言了。
  渠水叹口气,去了里间拿出几块碎银子与几百文散钱出来:“我能帮忙的有限,还希望丁大娘不要嫌弃!”
  “不,不嫌弃…我,刘姑娘,你放心,我不是不识好歹之人,这银子,我一定还你!等我娘子被放出来,也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说着,她就跪在地上,给渠水磕了三个响头。
  其他几人完全没有预料到,因此眼睁睁的看着她磕了头,才想到去搀扶她。
  渠水又急又慌:“丁大娘,您这样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快起来!”
  五两银子她也很舍不得,可总归是借一次,太少了也说不出口,如今饭馆一天的经营就有二两利润入账。
  丁大娘拿了银子,便迟疑着要离开。
  渠水问了一句:“你这一去可有地方住?”
  丁大娘便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哪里有地儿住啊,就和那些流民一样,窝在背风处睡一晚就成了。”
  竟然这么惨。
  渠水知道,石家的院子也被封了。
  她只得挽留对方:“那今晚就不要走了,就在家里住一晚吧!明天不是还要去县衙,倒是我这里更方便些。”
  赵伤便瞅了渠水一眼,那目光很明显,是说她多管闲事了。
  渠水心里也有点嫌弃自己心软,可却不愿意让别人说,因此对方一瞪眼睛,她就立刻凶巴巴的瞪回去。
  赵伤只得无奈的摸摸鼻子,看着她屁颠屁颠的安排人家洗漱的地方。
  等在院子里等到渠水出来,他就淡淡嘱咐一句:“她用过的碗,盆子,铺褥都不许放在家里。”
  渠水就满脸黑线。这人的怪癖还没有改掉。
  “她与那些流民待在一起,谁知道有没有沾染上什么传染病!”赵伤的一句解释就让渠水也上了心,回头拿了对方用过的碗筷放到了后院。
  赵二娘子带着墩子和柱子离开的时候,也把渠水叫到外面,悄声:“你可要多长个心眼,不要人家说啥你都信,我看你借银子给他们这种人,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渠水好笑道:“我知道,二婶,我长心眼儿呢。”
  赵二娘子便摇头:“你这丫头面上厉害,其实心软得很哩!”
  渠水招呼赵伤送母子三个一程。
  离的很近,顺着小道往后一转,便到了。
  赵二娘子原是要拒绝的,但是想了想,便点头:“成,这么黑乎乎的夜晚,我一个人也真害怕。”
  今晚上几乎没有星星和月亮,抬头望天,只能看到大片的黑云将天空给覆盖住了,有些阴冷风,明日应该会下雨。
  赵伤沉默的走在后面,墩子和柱子则小声说这话,赵二娘子想了想,还是走到赵伤跟前,对他说道:“赵小哥,其实咱们也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我也能看出你对渠水不一般…”
  赵伤的眉一下子就皱得紧紧的,眼神警惕。
  赵二娘子却没有其他意思,只嘱咐道:“我看渠水那丫头大大咧咧的,怕是也不知道你的心思…但你凡事还是要多看着点,像是今天这事,就该拦着她,都说升米恩斗米仇,渠水是个心眼实的傻孩子,不知人心险恶!”
  这话却是一心一意为着渠水说的。
  赵伤便笑了笑,摇头:“二婶尽管放心,有我看着呢,渠水她,也算是知道分寸!”
  这回只是借了五两银子出去,没有狠下心肠借出去十两。
  “你对渠水的用心,我们都看在眼里呢,如今她年纪小,又没出孝,若是两年后你还有这心思,尽管来找我,我愿意给你俩当冰人!”说完这话,自家就到了,赵二娘子便带着墩子和柱子进门,将门给关上了。
  赵伤被关在门外,脸色呆呆的,半晌才木木的想,难道自己的表现有那么明显吗?
  “我们”都知道,这个“我们”除了她,还指的是谁?
  他觉得像是自己隐藏在心底最深的秘密被人戳破了一样,有些尴尬,又有些莫名的期待。
  也不知道渠水那傻丫头,什么时候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思!
  次日,一大早,丁大娘就穿那么一身破烂去了牢房。
  渠水他们则去了饭馆,等到半下午的时候,就见到丁大娘又来了,这回一身穿得倒是还可以,不算光鲜,粗布衣裳,打了补丁,但也算干干净净的,挤到厨房里去,将一锭五两的银子递给渠水:“刘姑娘,真是谢谢你,这是我家娘子给我的银子,让我还给你的!”
  石师爷曾经跟在韩县令后面贪赃枉法,不知道捞了多少不义之财,石娘子若是未雨绸缪,总会在外面私藏些银子。
  渠水也不惊讶,笑眯眯的将银子收了,又关心的问道:“你家娘子怎么样?”
  “唉,还能咋样呢!平日锦衣玉食一般的人,在那里面能有啥好日子过,听说那邱主簿故意埋忒他们,给的饭菜都是嗖的,才几天,我家娘子就饿成竹竿儿了!”丁大娘叹道。
  渠水便轻声:“上面的事情咱们不懂,但想来老爷们在外面做事,女眷们一概不知的,就是关押也只是一段时间,很快就放了出来。”
  “希望如此呢!”丁大娘神秘兮兮的凑过来,悄声:“我倒是看到了于家的婆媳两个,与我家娘子是住在一个牢房里的!”
  渠水倒是吃了一惊。
  丁大娘将声音压得低低的:“那韩小姐一向嚣张,再也不曾想到她竟会落到这样的田地,还有那孙氏,前段时间是咱们县城的名人哩。如今却连个探监的人也没有!也真是可怜。我送去的一些吃食,她们两个直接就过来抢了,让人训斥都不好训斥一下的。”
  人上了年纪,嘴就碎,丁大娘也不管这里是饭馆,此时正忙得厉害,就将自己的见闻全部说出来:“不光是她们,我还看到好多县城其他老爷们的家眷,都眼巴巴的等着被放出来呢!”
  渠水垂下眼眸,淡淡道:“邱大人自有定夺,咱们又能如何呢。”
  “是啊,我原本说要回老家,但现在看情形,还是得等几天,我给我家娘子送一日三餐饭菜,也照应她几天再说。”丁大娘说着便又长长叹息一声:“想当初,那邱主簿一直被我家老爷压在下面,哪里能想到竟然真有他的出头之路,今天我在路上遇到他,竟是有无数的百姓在磕头谢恩呢,我听说还有人要写万民伞送他,说要谢谢他开仓济粮,救了无数条性命!”
  她的语气听来有股酸溜溜的味道。
  渠水便是一笑,接住她前面的话头:“丁大娘如今可有住处?”
  “有,还是我家娘子的陪嫁,就在县东头,离这边也不远,一抬脚就来了。”
  渠水便点头:“那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若是有能力帮忙,一定不会推辞。”
  “我家娘子知道你肯借我银子后,就叠声夸赞她到底没看错人!”丁大娘也很感激的看向渠水:“她也让我转告姑娘一句,如果她能平安无恙的从牢里出来,只要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愿意帮姑娘解决!”
  这是来处好关系拉来了。
  渠水微微吃惊,继而一笑:“那怎么敢当呢!”
  “敢当敢当呢!你们这里也忙,渠水,那我就先过去了,我还要回去给我家娘子做晌午饭呢,那牢里的饭真的不能吃,都是嗖的!”她又重复了一句,才挥挥手,大大咧咧的走了。
  她一走,厨房里的几个人才都松了一口气。
  开饭馆也有大半年了,但是他们真的没遇到过这样能絮叨的妇人,一句话翻来复去能说上好几遍,嗓门还特别大,哪怕是悄悄话,吃饭的客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渠水将看热闹的承恩、承叙撵到一盘,便看到了站在门跟前,脸色苍白的小月。
  刚才丁大娘只顾咋咋呼呼的说着,完全不知道小月的母亲和嫂子就是她口中“那些妇人”。
  “渠水姐…”小月抬头,小嗓音都快哭出来:“我也不指望能去探监,但,刚才那位大娘去送饭的时候,您能不能也让她帮忙给我娘和嫂嫂送一份?”
  大概是注意到渠水的神情,她马上改口:“不给嫂嫂送,就只给我娘送!渠水姐姐,要是再不管,我娘一定会饿死的!”

  ☆、第116章 惨兮兮

  豆大的泪水从她的眼眶中滚落,小姑娘哭得很伤心。
  渠水一时很无奈,她了解对方的那种关心母亲的滋味,只是,她真的太过痛恨孙氏与韩雪,哪怕自己有能力,也不愿意拿来帮助她们。
  赵伤看出渠水眼底深处的不忍,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小月,你要知道,你母亲和你嫂子对渠水所做的一切,我们之间是仇人,能够不计前嫌帮助你,已经是你渠水姐姐好心了,其他的,你不应该要求过多。”
  路嫂子对厨房的事情不算精通,一直在外面忙碌,探头听了听,便连连点头:“就是,小月,你父母兄长嫂子都被关起来了,要不是你渠水姐姐,怕是你现在都流落街头了呢,小姑娘可不能不知足!”
  几个大人联合攻击下,小月本就胆小,顿时吓得不敢再说。
  之后她心情一直不好,躲在角落里偷偷的哭。
  渠水确实犹豫了一回,可是一想到孙氏与韩雪的所作所为,那软下来的心就又硬起来。
  路嫂子也与她说:“小月这丫头没经历过风雨,不知道有人帮忙是难能可贵,你先晾着她,让她自己想想。”
  渠水没有应声,但也确实没有找对方谈话,她觉得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尴尬。
  赵伤发觉渠水情绪有些不对劲,稍微一动脑子,便知道她是为什么了,很干脆的说:“既然让小月留下来你不开心,那就将她送走,我从没见过自家花钱找不自在的!”
  渠水就嘟嘟嘴,瞪他一眼:“你说的多轻巧,当初我都和他们于家说过了,以后小月我来养活!怎么能半途再送回去!”
  “她在南长村有长辈有相邻,完全不需要你管。”赵伤一句话直指事情的关键:“你就是太心软,觉得自己嫁不到于家去,自己先愧疚了,绝对对不起于家辉与于小月,他们两个和你没一点关系,即使饿死在大街上,你不多看一眼,也无人为这个指责你!渠水,你想得太多了!”
  他的语气带着微微的无奈。
  但渠水却摇头:“不是,我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只是,我…”
  话都到了嘴边,却又被她给咽了回去。
  她如何向对方说明,前世她照顾了小月与家辉整整几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世,如果让她放任着不管他们,她自己于心难安。
  “我如果有这能力的,当然要帮忙了。”她郁卒的说了这一句话,就将赵伤推开,自己去忙自己的。
  她最终还是当着小月的面,拿出丁大娘给的五两银子重新还给她,轻声:“劳烦大娘以后送饭的时候,也帮着给孙伯母送点吃的。也不用多好的伙食,就面汤窝窝头就成。”
  五两银子,这样花着,总也能花上一段时间。
  丁大娘便知道渠水的意思了,点点头:“成,我就知道你是个心善的,放着她在那里也不忍心。”
  小月嗓音柔柔的,轻声:“那我哥呢?”
  她还算识趣,没有提韩雪。
  但,丁大娘却摇头:“男监那边管得严,我送了几回银子都进不去,你大哥应该也是如此。”
  小月便很失望。
  渠水看了她一眼,转头叮嘱丁大娘:“若是麻烦的话就不必了,那些人应该只让你给石娘子送饭,捎带一个人,他们怕是不愿意。”
  “没事,那些人被我喂得饱饱的,对了,小月要是想看她娘,我多说说情,还是能将她带进去的,就说是给我提篮子的粗使丫头。”
  小月立即睁大了眼睛:“真的可以吗?我也可以进去吗?”
  她很激动。
  丁大娘便笑了笑:“应该可以。”
  渠水想了想,道:“那就换一身装扮,头发上用帕子笼住,尽量与现在的模样弄得不一样才好,上回她进去探监,那些郁卒们怕是能认出来她。”
  “不用,你太小心了,县里一下子进去那么多人,多的是人去探监,一个小丫头,没人会在意。”
  于是说定第二天早上,丁大娘来叫小月。
  小月拿了渠水平日给她的零钱,一个人去了街上,好久才回来,手中提着半只烧鸡,两块油酥饼,一小碟子的腊肉。
  渠水从厨房看到,眉心便略微皱了皱。
  第二天,兴高采烈去探监的小月回来的时候,却哭得惨兮兮的,再次求渠水借给她银子,她要给她娘治病。
  原来孙氏原本身子骨就虚弱,现在在阴冷的牢房里待了这么久,饭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引发了旧疾,小月去探望对方的时候,对方正发着烧,嗓音都沙哑了,握着小月的手一直哭,不愿意让她离开。
  小月脸上还有一个巴掌印,半边脸都红肿起来了,问她她也不愿意说。
  丁大娘偷偷告诉渠水,那韩雪是个厉害的,小月买了一堆好吃的进去,只让她娘吃,韩雪就生气了,上前扇了小月一个耳光,又踹了孙氏一个跟头,自己将小月买的东西都抢了去,吃了个干净。
  母女两个抱在一起痛哭不已,一句话也不敢说。
  “好在我也捎去了些稀饭和馒头,就让孙氏填了肚子。不然她还得饿肚子!”丁大娘末了叹息一声:“那个韩雪对婆婆可是不行啊,非打即骂的,那孙氏一开始还与她辩几句,后来就不敢了,只得忍气不吭声!”
  渠水就挑挑眉:“这么厉害的!”又问:“孙伯母的病厉害不厉害?”
  丁大娘便摇头:“这也说不准,想请个大夫也成,但我看也就是着凉发烧了,躺上几天好吃好喝的,那烧也就退了,不算大碍。再说,请个大夫进那里面,光塞给狱卒和大夫的钱就有多少了,也就富户也舍得花这个钱!这孙氏,到底与你没干系,小月小,一遇到事就六神无主,你也别尽听她的!”
  渠水心里就有数了,笑着说:“她也是心疼她娘,我知道的。”
  丁大娘便又唠叨一大堆渠水心态善之类。
  渠水却觉得很好笑,她在村子里一直被人母夜叉母夜叉的叫,从没有人说过她心善的,倒是最近时常听人说起。
  但她其实,与前世明明没有太多变化。
  等丁大娘走后,面对小月的苦苦哀求,渠水还是狠心拒绝了。
  小月便十分震惊,傻傻的看了她半晌。
  渠水其实此时也有些受伤,她费心费力的对小月后,但后者根本不稀罕,一次次挥霍她对她的感情,所以,她也有些厌烦了。觉得不如就顺其自然吧,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小月会不会埋怨她!
  她对她是前世留下来的感情,但同情要多一些,如果对方看不清楚这一点,一直得寸进尺要求她做更过分的事,那么,前世的那抹温情,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她向来不是个纠结的人,想到此,便将小月与孙氏都抛到了脑后,只顾钻研自家饭馆的生意。
  赈灾粮发放之后,政局一下子平稳很多,出来街上游玩的行人也多了起来,小饭馆的生意可谓是蒸蒸日上,赵伤与渠水商量,可以再开一家分店,让赵二娘子负责。这样挣得银子可能是现在的一倍。
  渠水深觉有理,便下意识地去食谱上找本钱低廉又美味稀罕的菜谱。但因为那么砖头一样厚的菜谱,被她抄了两天,时间紧迫,后面的便有些马马虎虎了,她看得不是很明白。
  等到了七月初,饭馆的生意已经持续半个月的火爆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咱们将当铺里的书给赎回来吧?”
  赵伤不解,愣了愣:“取出来做什么?”
  她就不怕现在住的这个院子再被人点了火?
  渠水扇着长长的睫毛,很认真的说道:“小山要读书,总不能总是去买吧,一本书多贵呢!”
  小山一听自己是主因,忙将目光放到渠水身上:“姐,我现在还不用…”
  “你!”渠水却突然指着他,凶巴巴的:“闭嘴!”
  小家伙被吓得当即闭紧嘴巴,再也不敢吭声,只一双大大的眼睛咕噜噜转着。
  赵伤无奈的看着她,就知道她说的绝对不是真正的理由。但那是她家的东西,他有什么资格去拦着,如今于家、韩家都没落了,还怕谁来害人不成,所以将箱笼赎回来也无妨。
  他与渠水便趁着下午饭馆关门后,去了当铺,将一箱子的书给赎了回来。
  渠水亲自安排,一本一本放到书房里的书架上,又偷偷拿出真正的美食菜谱,放到了自己房间。她一心一意研究着美食,自然也就没有发现有些事情已经不由她掌控了。
  将书全部赎回来后,她的存款一下子就少了好多,渠水心疼得不行,但是开第二家饭馆已经刻不容缓,所以,她在城东的主街上也开了一家更小一些的饭馆,并让赵二娘子去管理。路嫂子管着自家的这个饭馆。
  路嫂子还好些,是做惯生意的,但赵二娘子却十分惊讶,她本身就是个十分保守的妇人,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出个苦力就成,再也没有想到能有一日当个管理者!再三推辞,但她跟了渠水将近一年了,做出来的饭菜水平不比渠水的差,能堪此重任。
  至于路嫂子也跟着渠水学了一段时间了,只除了大盘鸡还掌握不好火候之外,基本没问题。

  ☆、第117章 招人

  赵伤也劝过渠水,等将这两个人训练出来了,她就可以好好休息了,把自己当成个老板娘,每日去两家门面铺里转悠转悠,剩下的日子便任由她自己挥霍。
  渠水深深信任他在生意上的天赋,所以很听话,又各自招来了两个年轻妇人,都是前后几个巷子里的,平日做事勤快,人打扮得也干净,却没有活计在手的。都很年轻,比渠水只大了几岁,一个姓罗,名春红,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女婿不正干,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家里也有婆婆给看着孩子,所以出来做活很方便;一个叫做凤丫,却是自小买来的童养媳,备受家里人虐待,在婆家也属于吃不饱穿不暖的,虽然也十七八岁了,但瘦巴巴的像是十五六岁,长得倒是好,细长的丹凤眼,小巧的琼鼻,微微一笑,嘴角便露出一个小小的梨涡来。
  赵伤原本并不同意他请的第二个童养媳,一则是她婆家人不好相处,二则却是因为她还没办婚礼,可梳着妇人发式,便能窥探出她公公婆婆与那个未婚夫都不是正经人,要了她的清白身子,却不肯办婚礼,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呢!
  赵伤觉得渠水厉害归厉害,骨子里却只是个纸老虎,单纯得很,被这样一个童养媳在身边蛊惑着,不知道会不会被影响呢!
  可他不同意归不同意,渠水主意正得很,压根就不理睬他,就将人给请了过来。
  赵伤深觉无奈。
  画字签押,渠水便又认真教她们两个做焖饭,做大盘鸡。她整日忙得不得了,等到了七月初,她便瘦了好几斤。原本养得丰润秀气的脸蛋变成了尖下巴,越发衬得那双眼睛如同秋水了。
  薄薄的夏衫穿在她身上,竟然也显示出几分少女的曲线来。她还是按照惯例在发上别一朵清幽的白色芙蓉花,这是为父母守孝。
  七月中旬,大概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焖饭销量不高,倒是几样小面卖的很不错,包括酸酸甜甜的香辣面、汤水清鲜的烩面与过了冷水的打卤面,还有几样小菜也备受欢迎,像是干煸豆角了,糖醋拌莲藕了,水煮花生米等等,渠水灵机一动,便开始在饭馆内售卖凉皮。
  食谱上关于凉皮的做法多种多样,她只挑选了其中三种,擀面皮,凉皮和粉皮,除了制作这三种皮麻烦外,客人如果要,现做起来却相当容易,无非是将做好的成品用各种调料品拌一拌即可。
  赵伤没有看原著,但当渠水第一次试验的时候,他的神情就略微恍惚,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指点渠水:“做好的成品要吊到井水里边晾着,这样吃起来酸凉可口,客人们才会喜欢!”
  家里就那么一口小井,哪能晾那么多成品,所以渠水就请了工匠做了一个架子,放到冬暖夏凉的地窖里头,每每做好的凉皮放到圆筐子里去,再放入地窖,等客人要时,再现从地窖里拿出来。
  切成粗细适合的长条,加了蒜汁,葱花,香菜,最后倒入辣椒油一拌,立刻就将客人们的味觉全部调动起来。
  尤其是那些苦夏的人特别喜欢,他们一到了夏天就嫌天气太热,根本没有胃口吃东西,凉皮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只过去了十来天,只凉皮这一份的收入,就抵得上焖饭和馄钝、包子的总收入了,偏偏馄钝、包子做起来还特别吃力,占用了人很多时间。
  渠水与赵伤商量了下,便决定将这两样吃食撤掉。
  渠水有些舍不得,馄钝和包子是他们最早在小吃街就开始卖的小吃,备受客人们欢迎,也陪着他们度过了这么多难熬的一年。
  赵伤便淡淡的说道:“盛夏炎热,人们对包子的接受度不如严寒冬日,到天气冷一些再重新做就是了,做得太多吃不掉也就浪费了!”
  他说的话是事实,渠水无法否认,只好让赵伤写了两张大红贴纸贴到门外,解释了为什么需要暂停卖包子和馄钝的原因。
  还是有一小部分的人喜欢吃这两样的,见状便很可惜。
  早上的粥渠水也做了变动,全部改卖绿豆粥,小米南瓜粥,和皮蛋瘦肉粥三样,馒头除了三合面馒头,又加了一样炸油条。绿豆粥舍得放糖,吃到嘴里又特别软糯解渴,油条炸得金灿灿的又酥又筋道,牙口好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吃。
  做了种种变动后,渠水觉得自家的饭馆几乎可以被称为“早餐店和面馆”了。
  但夏天,其实晚上在外面乘凉的人特别多,尤其是碰到集市的时候,到了要关城门的时候,人群仍然不散,还要一家子一起吃小吃去。
  渠水与赵伤商量了下,便将饭馆关门的时候延续到晚上了,这样的话一天三顿都待在饭馆的小工就太辛苦,渠水便每日加了十文钱,又各自请了两个小伙计来帮忙。都只有十三四岁,但体力比女孩子要好得多,他们管着外面上菜收盘子,里面的两个管着做饭收钱。至于四个做厨娘的人,渠水给的工钱也很高,每人一个月是三两半钱银子,小伙计一个月一两。光一个月的支出就有近二十两。
  但能拿三两多银子的工钱,路嫂子她们比谁都要高兴,她们都是最顾家的人,拼了命的想要挣钱养家,所以哪怕一天忙到晚上一点空闲的时间也没有,也都甘之如饴。还生怕渠水会不满意,所以更加卯足了劲儿干。路嫂子也学着赵二娘子,在县城找了一家院子,把丈夫和孩子都叫过来,丈夫去打零工,孩子就带到饭馆里看着,也不用她两头跑。
  春红与凤丫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这样的福运,只干了一个多月小工,就升为饭馆的厨娘了,她们年纪更轻,一个月拿这么多银子,足以超过家里其他人的收入了。
  两个饭馆一天约莫有五两的纯利润,但这一段又是请人又是换吃食的,挣得也都花得差不多。
  直到七月底,渠水才算是拿了半个月的净利润七十两银子。
  这是她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挣这么多银子,当将铜钱全部兑换了白花花的银子后,她就躲在自己房间里望着几锭银子傻乎乎的笑。
  笑着笑着,她的眼角便湿润了。
  前世的一幕幕在她眼前闪过,她每天早起贪黑管着后院的菜园子,背着菜篓子去县城卖菜,每天才只能挣几个大钱,甚至还会遇上抢劫的流民与调戏她的守城衙役!她不辞辛苦,也不抱一声委屈,将钱一点一点攒起来,自己和小山吃最差的,穿最不好的,全心全意供着于家,供着于家明读书,却仍被骂一句下贱,攀高枝儿的!想到那个时候躲在于家窗外下面,她心里发的誓言…
  到了今天,似乎已经都实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