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面桃花笑春风-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葳厅外,博郡王再三挽留舒修远,都被婉拒。
舒修远笑道:“今夜某也想在这园中一睹晚间盛景,只可惜家父尚在家中,前些日子路途奔波,家父身体一直抱恙,否则也不会今日宴会不能前来,我与拙荆出门太久心中多有牵挂,所以还请郡王谅解,等家父身体康健,吾定当在家中设宴,届时与郡王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话说到此处,博郡王即使再有心留人,也只能遗憾松手。亲自将人送出别院外,看着几架马车渐渐远去,博郡王脸上的笑才落了下来,沉声问:“霞儿真的说出了圣上到来这样的话?”
康内侍叹了一声,道:“县主到没有说的这么明白……”
“她怎么说的?”博郡王看着康内侍,声音加重几分:“一个字不落的重复出来!”
陆砚从宫里回到定国公府时,母亲秦氏已经带着世子夫人腾氏、四娘、五娘回家很久了,他刚进门就被人请到了前堂。
秦氏冷眼看着跪在面前但是腰板打的笔挺的三娘子,也不说一句话,就任由她那样跪着。
陆砚到时,就看到了被人拦在房外的芳娘子,见到他过来,芳娘子立刻哭嚎起来:“三郎君,你妹妹年幼,你身为兄长还请多多宽宥她呀……”
陆砚皱皱眉,看了眼没什么声响的房内,一言不发的迈步进入了正厅。厅内只有秦氏、滕氏与跪在地上的三娘子,相比四娘子、五娘子已经早早被秦氏打发回了自己院子。
秦氏见他进来,示意他免礼,让下人给他上了茶汤,才目光慈爱的看向他道:“外面回来辛苦,赶紧喝杯茶润润嗓子。”
陆砚唇角轻轻弯了下:“谢母亲挂心,孩儿不累。”
腾氏脸上带着端庄的笑,瞥了眼从刚刚就一直怒瞪陆砚的三娘子,道:“三弟,秋宴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就让你身边的人将三娘子送了回来呢?”
秦氏微微蹙眉,对这个名义上的大儿媳所说的话有些不喜,便淡淡道:“砚儿送三娘回来时给我说过了,你有什么想问的,便问我罢。”
腾氏笑容讪讪,目光有些闪烁,低低道:“我这不是怕三娘子与母亲之间再有什么误会,等父亲回府又不安生么。”
秦氏哼笑一声,轻飘飘的看了眼面前的三娘子,道:“教导儿女,管理后宅是我做主母的分内之事,国公爷有什么意见也只会和我说,世子夫人就不必操心了。”
滕氏脸一红,呐呐称是,缩了缩脖子坐在一旁不再说话。
陆砚一直未曾说话,此刻看着对自己一脸恨意的三娘子,顿了顿道:“入宫这件事,你莫想了,你若愿意好好嫁人,我便在这科举生中为你择一才俊,若是不愿,那便罢了,从此以后,你的婚事我与母亲便再也不提,不过也就是多养你四五年罢了,待到你满了二十,官府自有人上门将你强行配人,你考虑吧。”
说罢也不再理她,静静的坐在一旁喝茶。对于自己这个庶妹,他实在是颇感无语,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善于说教的性子,只是不忍母亲为她劳心之余,和父亲起争端,才在今日说上这么一两句,她若是愿意收起这好高骛远的性子,他肯定会在同科中为她好好挑选一番,但若是改不了,这样的性子嫁出去,结亲就是结仇,他也不会放着这个庶妹去坑害别家。
“三哥倒是会说,说什么在举生中为我择一才俊,凭什么大姐、二姐都嫁与高门大户,我偏偏只能嫁个举生,你说我入宫不成,若不是你今日……”
“闭嘴!”陆砚冷冷的看向她,目光像是刀锋一样戳破了她被怒意鼓起的勇气,渐渐的收了声。
陆砚皱眉看着冥顽不灵的陆情,半响后不耐的叹了口气,转头对秦氏道:“三娘子的事情我会亲自和父亲说,母亲就不要管了。”
秦氏点点头,虽然不清楚三娘子在秋宴时惹了什么麻烦,但是被原本说了不参加秋宴的儿子突然从别院中送出来,想一想也知道这丫头做了什么,也就身边这个大儿媳明目张胆的问出来,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使人将三娘子带下去禁足自己园中,打发了藤氏之后,前堂正厅就剩下了秦氏和陆砚。
秦氏看着自己儿子面如冠玉、气度斐然的样子,唇角不由再次浮现慈爱又骄傲的笑容,想起今天在宴会上与别家夫人的交谈,忍不住道:“砚儿,再过一年,你便及冠,京中其他儿郎这时早已定下了婚事,可怜我儿此前一直伴随圣上左右,前几年想要为你说亲,也频频不成,如今形势已定,今日秋宴之上,我看有好几家的小娘子都不错呢,安国公家的常七娘子、武平侯的赵五娘子还有……”
陆砚浅浅一笑,犹如春风拂面,迎着母亲关切的眼神道:“孩儿暂且无心考虑此事,待恩科过后再谈如何?”
秦氏笑着点头:“我也是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小娘子,不好帮你相看,刚刚说的那几个你定也是见过的,若有喜欢的不妨先给娘说说,哪怕等你恩科之后再去谈都好,先给对方家里透个信,一家有女百家求,只怕咱们晚一步,这看上的小娘子就成了别家的了。”
第十七章
陆砚看着母亲殷切的目光,笑容更加舒朗,温声道:“母亲,这事儿……暂且不急。”
秦氏幽幽叹了一声:“为娘也不知道你到底是什么心思,别家儿郎像你这么大的哪个不都已经做了父亲了?可偏偏……算了,是为娘没本事,当年无力阻止你进宫伴读,生生被耽误了。”
陆砚看着手中茶盏,笑道:“母亲这话让儿子羞愧,是儿子让母亲操心了。”
秦氏嗔了他一眼,眼光扫过一旁为儿子奉茶的巧玉,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冰绿、凌青你是不是都不喜欢?若是不喜欢,你看巧玉如何?”
陆砚略有些疑惑的看着母亲,“母亲为何这样问?不过两个丫鬟罢了,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
秦氏一愣,这两人是前年她安排给儿子的通房,世家的儿郎们一般到了年龄家里长辈就会安排,京中花楼多、颜色好的女妓也多,更别说家中还蓄养着几十上百的家伎,这些女人都是从小就被□□好的,在伺候男人方面别有一手。是以,大家族的长辈们为了怕郎君们似懂非懂时候被这些妓人们引诱,早早毁了精元,便在刚刚出精之后,就专门挑选身家清白的女孩儿放到儿郎身边。
陆砚因为一直都跟着当时的太子,最艰难的那两年,几乎就住在了东宫,整日里提心吊胆,连闭眼都觉得危险重重,哪里有心思想什么通房。等好不容易熬过那两年,到处说亲不成,秦氏才在儿子身边放了这两个丫头,可偏偏儿子好像心思全然没放在这方面,也不见他怎么让这两个丫头伺候。
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想到宫内宫外的一些传言,她心渐渐提起,示意屋里伺候的下人都出去,才有些忧愁的看着陆砚,压低声音道:“砚儿啊,你老实给娘说,你这身体是不是在宫中……有什么损伤?要不……”正是十八、九血气方刚的年纪,怎么会大半年大半年的空着!
陆砚忍不住笑了,站起身坐到母亲身侧,道:“请母亲放心,儿子一切安好,只是心中事多,所以无心欢愉。话说母亲若是不提我还想不起来,如今母亲说了,儿子也请母亲将这两人放出去吧,免得跟着儿子白白耽误花期。”
“全放出去?”秦氏惊诧的看着陆砚,半响后才喃喃道:“可见他们是不得你意……”
陆砚笑着摇头,也不辩解:“这件事还请母亲费心了。”
秦氏见儿子不像玩笑,无奈道:“你要如此也便罢了,不过按照我的意思,凌青留下吧,冰绿你未收用,我给她些银钱将她放出去吧。”
“多谢母亲。”陆砚对秦氏深揖答谢之后,才缓缓道:“家中事多,儿子还让母亲如此忧心,实在不孝。”
秦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我儿子,这家中所有的事情在我眼里都不及砚儿的一丁点事儿重要!得了得了,你快走吧,免得我看到你生气!”
陆砚从前堂退出,看着园中已经渐渐渲染上秋色,想到刚刚在御书房昭和帝说的事情,心头微微有沉重,若他感觉不错,圣上可能要有动作了。
昭和帝独坐在宽大的案几后面,殿内一片漆黑,若不是身着明黄色龙袍,他整个人都像是与着夜色融为一体一般。
“彤霞啊……真是被堂叔宠坏了!”他面无表情的低叹道,手指在案面敲了敲,又问:“崔家二郎说他已有婚约?还是自幼一起长大?”
“回圣上,是!”案几旁站着一个全身都穿着黑色劲装的男子,若不是说话,很难发现他的存在,而他也像是习惯性的隐藏着自己的气息和身形,更像是幽灵一般。
昭和帝慢慢从案几后站起身,走到一个烛台前,亲自伸手点亮了蜡烛,随着蜡烛一支一支的点燃,整个大厅也慢慢褪去黑色,变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起来 。
“萧然,你去查明崔家二郎是与哪家定下的婚约。”
萧然很快应诺,刚准备出去,就听到昭和帝重新叫回他,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容,道:“若朕估计的不差,崔家应是与舒家的小六娘定下的婚约吧……若是,不必回禀,想办法让彤霞知道,她求而不得的人,也不过是进宫求一纸圣旨就能解决的事情。”
萧然没什么反应,干脆利索的再次应诺之后,便立在一旁等着昭和帝的吩咐。
昭和帝看了一会儿跳跃的烛光,挥挥手:“去吧。”
舒家前院,书房内光明如昼,舒晏清坐在上首听舒修远说着今日发生在博郡王秋宴上的事情,当听到彤霞郡主突然出现时所说的言语时,眉心轻轻一皱,眼眸也冷厉了几分。
舒修远说完,便皱眉看向父亲道:“彤霞县主欺人太甚,我阿桐与她无冤无仇,她这样岂不是败坏阿桐的名声?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总之明日我是要让参博郡王一本教女不严的!”
舒孟骏闻言也跳了出来:“没错,当时好多人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们都在,彤霞县主就是那样咄咄逼人,这场秋宴的目的是什么,在场的谁人不知,偏生她这样说出来,若不是二哥带着阿桐离开,只怕阿桐还要受气呢!”
舒晏清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坐在一旁安静不言不语的大孙儿与二孙儿,笑了笑,“骏郎莫气,你看阿桐回来可有生气?便是你大哥与二哥也不曾如此动怒,你可知晓为何?”
舒孟骏抿了抿唇,看了书房内的其他人,重新坐了下来。舒晏清见他安静了,才缓缓道:“你们也莫要忧心了,圣上年纪虽轻,但也是一言九鼎,看不透猜不懂才是龙者气象,我们为人臣子,只用听君旨意便是了。”
舒孟骏见祖父如此轻描淡写,疑惑道:“便如此吗?不给阿桐出气吗?”
舒晏清笑看着这个冲动的孙儿,摆了摆手让儿孙们各自归去,舒孟骏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二哥拉出了门外,道:“父亲不是说了明日会让人参博郡王教女不严么,你急什么。”
舒孟骏甩开他的手,道:“参参参!别以为我不知道,这种事情圣上才懒得管呢!根本就没什么实际意义,还不如弄清楚她这几天要去哪里,给她设个绊马索!”
舒孟骐闻言,回手对着三弟的头顶就敲了一下,教训道:“收起你的这些个混混气,明日的参奏绝对有用!”
舒孟骏眼睛一瞪,还想说什么就被舒孟骐打断:“骏郎,你若不信,大哥与你打个赌,若是你赢了,我替你向父亲劝说让你去考武举,若是你输了,你就要听我的,七日内将春秋注解背过给我听如何?”
站在一旁的舒孟驰闻言,一向寡言的他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道:“大哥你还是饶了俊朗吧,只怕他能把自己饿出病也背不过半本春秋注解。”
舒孟骏受不住大哥、二哥的联手激将,胸膛一挺就应了下来,应完还不服气的对着二人哼了一声,转头雄赳赳的去找长宁了。
长宁刚散了头发,趴在梳妆台上怏怏的把玩着今日带的红玉流苏发梳,想着白天彤霞县主与崔庭轩的事情,只觉得心里闷闷的,就听到外面引兰道:“三郎君来了……”
她抬了抬眼皮看了眼门外,懒懒道:“三哥……”
舒孟骏大跨步从门外进来,见妹妹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刚刚好不容易熄灭的怒火再次腾然而生,在她面前狠骂了一通彤霞县主后,才大刀金马的坐在一侧的圈椅上,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道:“阿桐莫为那个疯魔的县主生气,三哥明日就去打探她的行踪,然后好好为你出气!”
长宁手支着头歪看比自己还气的舒孟骏,轻叹一声道:“不必了,我不是生她的气,一个不相干的人罢了,我只是觉得心里有些憋闷。”
舒孟骏奇怪的看着她,关切道:“莫不是着了风,病了?”
长宁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将手里的发梳丢进妆奁,嘟着一张小脸不再说话,舒孟骏又灌下一杯茶才若有所觉,道:“你是因为乐容?”
长宁瞟了他一眼,再次趴倒在妆台上,闷闷道:“倒也不全是,只是……”
“你莫要为他烦恼了!他到京不久后就和彤霞县主搅缠在一起了!”舒孟骏更气了:“仅就我陪二哥去了那么几次文会,都能见到彤霞县主和他在一起的影子!这样的儿郎,阿桐莫要嫁与他!”
长宁叹了声,起身坐在舒孟骏对面,长长的乌发快要拖地,像是上好的绸缎一样带着一圈光晕。舒孟骏见她在自己面前坐下,缓了缓气,将声音放平和劝道:“阿桐,京中的好儿郎多着呢,你年岁也不大,父亲母亲都说要待你十七才让你嫁人呢,哥哥过段时间去考武举,然后从里面给你挑个可靠的儿郎,咱们不要那些个文人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打嘴!”长宁瞪着他,看了看门外,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隐隐的怒意:“你又看了什么话本子?这话也是能在咱们家里随便说的么?想要吃家法不成?”
舒孟骏连忙捂嘴,像是受到惊吓般的左右张望一番,才慢慢放下手,叹了声:“我这不是劝你不要就盯着乐容一个人么!”
长宁见他神色悻悻,平缓了一下语气道:“三哥,你想多了!就算我眼睛盯着崔二哥,只怕现在这婚事也不成了……”
舒孟骏先是一喜,随后见她神色失落,呐呐道:“阿桐喜欢乐容?”
第十八章
“你难道喜欢乐容?”舒孟骏睁大双眼,抿了抿唇为难道:“虽然我看不惯他与那个疯魔县主纠缠,但若是阿桐喜欢,三哥一定帮你!”
长宁对他翻了个白眼,叮嘱道:“三哥可别胡来,这里不比江南,你要是做了错事,可不是打板子的事儿了,祖父现如今又身居高位,盯咱们家的人多着呢,三哥,咱们两人不能帮衬父兄,可也不能惹麻烦。”
舒孟骏敷衍的点点头,不放弃的追问道:“阿桐是不是喜欢乐容?你告诉我!”
长宁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不知道呢,从小就认识他,十二岁那年,崔家伯母送给我一套发钗,我还不懂什么意思,后来……家里人都说我以后要嫁给他,渐渐大了,也明白了嫁给他是什么意思,可要说喜欢不喜欢,我也不清楚,但是终归待他与别人是不同的……”她看着跳动的烛焰,微微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好像从烛光中看到了她和崔庭轩幼年相识的那些岁月。
崔庭轩大她五岁,十岁那年被崔家家主带着来到舒家书院求学,对外虽然尊称当时担任舒家书院山长的祖父一声老师,但实则是拜在大伯父的名下,大伯父极其喜爱这个学生,所以江南舒家的老宅,有一座院子是专门留给求学的崔庭轩的,这个像是哥哥却又不是哥哥的少年郎君陪着她从五岁到现在,从一开始得知嫁给他的懵懂到清楚嫁给他的意义,对他的感情或许早已不是男女之间喜欢或者不喜欢能说清的。
长宁慢慢垂下眼,慢慢说道:“若说喜欢,可是想到以后嫁给他,心中也没太多欢喜,只知道崔二哥一定会好好对我,所以挺踏实的;可若说不喜欢,现在想到以后嫁不成他了,心中却又带着几分酸涩……三哥,你有喜欢的小娘子吗?你说,我这样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舒孟骏呆呆的看着她,脸上一片茫然,什么欢喜?什么踏实?什么酸涩?他为什么觉得阿桐的话居然比春秋注解还难理解了呢?
长宁长长吐出一口气,站起身,瞅着他,就知道给他说也是对牛弹琴!可是能弹出来,心情也是好了许多不是么?谁让她没个姐妹呢在身边呢!
“罢了,三哥,你回去歇息吧,对了……”她突然瞪大眼睛盯着舒孟骏,一字一顿道:“你和大哥、二哥的打赌,一!定!会!输!所以,你还是从今天晚上就开始背诵春秋注解吧。”
“为……为什么?”
长宁将说话已经磕磕巴巴的舒孟骏推出门,对他扯出一抹虚假的笑:“那等你背过了春秋注解,我再告诉你呀。”说着,啪的一声将门在舒孟骏面前关上,隔着门板高声道:“三哥,你信我!现在回去就去背书吧!”
第二日朝堂之上,君臣之间气氛融洽,新帝登基百日有余,却一直没有清算当年那些与先帝一起阻挠他登基的臣子们,反而让下面的人更加惶惶不安,只能在这段时间安分守己,希望到时清算时能手下留情。
就在朝会快要结束时,突然殿中侍御史欧大人上前,“启禀圣上,臣有本奏。”
昭和帝目光淡淡,一摆袖子,示意王德安取上来。
王德安立刻小跑下去,双手从欧大人手中接过奏本又一路小跑呈到昭和帝面前。
昭和帝打开看了两眼,脸色就变得阴沉起来,下面的众位大臣都不由紧张起来,整个大殿之上一片安静,只剩下帝王冕旒轻微碰撞的声音。
突然随着“啪嗒”一声,那本奏本就昭和帝直直甩到博郡王面前,冷声道:“好一个嚣张跋扈的彤霞县主!纵马伤人,还指示护卫当街行凶……博郡王,是谁给彤霞县主这么大的胆子?”
博郡王只觉得后背一身冷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昭和帝不看他,从龙案后缓步走下,道:“当年文宗端午节与众位臣民一起在六川河观龙舟赛,赛事结束后,御街熙攘,当时的尚书左仆射范大人建议让御前侍卫清道,将在御街上行走的人们尽数驱除,却被文宗阻拦,道今日天下同乐,不分君臣,是以文宗龙辇一路被拥挤的百姓挤着回宫,期间冠帽多次被挑担的百姓碰落,文宗也不过让随从捡起,一笑了之。博郡王,你身为皇室宗主,这件事怕是知道的再清楚不过,文宗尚且如此,你的长女有何资格当街踏马,纵奴行凶?”
“微臣管教不严,请圣上责罚。”博郡王声音颤抖,冷汗不停的从额头低落,很快他跪的那片地方便聚起了一小滩水渍。
昭和帝深出一口气,重新返回龙案坐下,道:“你的女儿,你去管教,朕不便插手,不过传朕旨意,消减彤霞县主一半俸禄,收回当日文宗赐予博郡王的永业田,以示警告!”
博郡王只觉得腿都软了,这让自己管教女儿还不如圣上一并处罚呢,但他什么都不敢说,谢恩之后,匍匐在地,不敢动弹。
昭和帝深深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博郡王,示意身边的王德安下去将人馋起:“堂叔不必如此惶恐,彤霞是你与堂婶的长女,多宠爱些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娇儿如杀儿,你与堂婶对彤霞还是要多加管束才是。”说罢便不再理会博郡王,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一圈,看的众位大臣胆战心惊,恨不得将头缩进到朝服里面,让圣上看不到他们。
“秦大人,秦中丞……”昭和帝似笑非笑的声音在大殿响起,被点名的御史中丞秦玉晓硬着头皮出列跪拜,却半响不停龙椅之上人发话,就在他颤巍巍的想要抬头一睹圣颜时,突然听到圣上冷冷道:“朕若没记错,秦中丞在这个位置待了也快六年了吧?呵!这六年,朕不记得你纠察过官邪,也不曾肃正纲纪。遇大事便如此时缩头一言不发,倒是小事奏弹的勤快,今儿个林大人家的小郎君在青楼喝酒,明个儿李大人又纳了一房小妾……朕倒觉得做御史中丞你有些屈才了,那一县之县丞倒是很适合你。”
秦玉晓没想到圣山今日会突然对他发难,他全身抖如筛糠,自辩的话都说不出来,昭和帝厌恶的看他一眼,沉声道:“尸位素餐,拿朕的俸禄都是浪费!念及你是先帝老臣,朕不罚你,带着你的妻儿老小,回你的老家去吧。”
一句“念着你是先帝的老臣”像是一口悬在头顶的钟,咣的一声轰然落地,震得大殿之上的众臣心惊肉跳!
随着王德安一声“退朝”,众位大臣跪送昭和帝之后,才纷纷把一抹额头上的冷汗,各个面如土色的出了乾元殿。
舒晏清神色自若的走在前列,只是心中全不像脸色这般平静,忍了这么久,这位年轻的帝王终于开始动作了,也不知几家起伏几家落,这京都要少了哪一家,又要多了哪一家。
秋宴过后不过几日,彤霞县主便被博郡王送到了女贞观,说是犯了星宿,需要清修一段时间。
女贞观是皇家道观,先帝所有未生养的妃嫔皆在此处修行,条件可见一斑。长宁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帮长嫂打点大哥就职去要带的一些杂物,就被舒孟骏兴高采烈的大呼小叫惊了一下。
舒孟骏眉飞色舞的说完,那脸上的神情好像是自己得了什么了不起的宝贝一样神采飞扬。
舒孟骐那日刚好在家,听到舒孟骏的话挑了挑眉,淡淡道:“骐朗,那就从今日算起吧,七日后,我去检查你背诵的春秋注解。”
看到舒孟骏立刻变得哭丧的脸色,几人不由笑了起来。
“难道这就是父亲让人参奏的结果?”舒孟骏一脸迷茫的看着长宁与舒孟骐,看二人但笑不语,忍不住暴跳起来:“你们莫要笑了!快给说说为何这次参奏就有用了呢?”
舒孟骐收起笑容,看着院中冲动无脑的三弟,忍不住重重叹出一口气,道:“骏郎,你不小了,驰郎如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已游学多处了……便是你不精经义,遇事也要多想多思,为兄不日便要前往渝州,一任三年,若要连任便是六年,恐难归家;驰郎恩科之后,不管成绩如何,只怕圣上都会让他外任,到时家中就你一个儿郎,你再如此这般鲁莽,难道还要祖父、父亲时刻为你操心吗?”
舒孟骏蔫头耷脑的站在院中,长宁见状悄悄上前,拉了拉他的袖子,舒孟骏没有理她,将袖子从她手中抽出。
舒孟骐得知他是被自己教训的心中不服,心下也升起一股火来,直接道:“罢了,我知你不服气,那今日就让阿桐给你说说为何此次参奏会有效,她若是能说出七八成来,你做兄长的都应该羞惭入地!阿桐,讲给他听!”
长宁为难的看着大哥,张了张嘴,半响说不出一句话。左氏见状也上前推了推舒孟骐道:“有话去房里说,在这里成何体统,骏郎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说着看了眼院里大气都不敢出的丫鬟下人,给舒孟骐打了个眼色。
舒孟骐定定的看着站在院中的弟妹,一抚袖子沉声道:“随我来!”
舒孟骐的书房已经搬空了大半,只剩下他往日里的一些临摹,此刻秋阳从窗格中照进来,案几旁的水盏中插着几支深红的秋山茶,正在怒放。
长宁走过去伸手抚了抚花瓣,舒孟骐见状唇角轻轻翘了翘:“一会儿让人送到你院中。”
长宁对他抿唇一笑,大大的眼睛微微弯起,舒孟骐脸上的笑意也温和了许多,只是见到一脸不忿的舒孟骏,原本笑着的脸色立刻拉了下来。
长宁小心的看了看兄长二人,走去拉着舒孟骏的袖脚在大哥下首坐下。
舒孟骐是家中长子,年长孟骏、长宁许多,平日里对这对兄妹向来温和,只不过此时沉着脸,孟骏二人心中也是怕的。
“阿桐说罢,让你的三哥好好听听!”
舒孟骐声音冷淡中带着几丝嘲讽,长宁明显看到舒孟骏拳头捏的咔吧响,只好轻轻拉了拉三哥的袖脚,轻咳一下,开口道:“其实……三哥你之前说参奏无用的话也并非全错,只不过管用不管用不主要是看上意。”
舒孟骏抬头看向长宁,长宁看着他黑漆漆的脸色,抿了抿唇道:“所以,这次父亲找人参奏有用是因为圣上也想如此罢了。那日彤霞县主说的话,你我都听到了,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们也都听到了,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曾说过,在这京中没有圣上不知道的事情,所以彤霞县主的口不遮拦你觉得圣上会不知道吗?这次秋宴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然而却无一人明说,圣上当日悄悄来、悄悄走,就表明圣上并不欲让人知道,可是却被彤霞县主宣扬的大家皆知,圣上心中怎会不气,所以父亲也是猜中这一点,才在第二天就使人上了奏本,给圣上一个发作的借口。”
“除此之外……”舒孟骐冷冷接口:“圣上用敲打博郡王来发落他人,秦玉晓为何被发落?表面看是因为皇室宗主的不检点本应由他这个御史中丞奏检,结果他不闻不问,如此失职,圣上贬斥了他,然而这背后呢?祖父那日回来召我们去书房,特意说了一句,圣上要动作了,你当时也在,难道顺着风听跑了吗?”
舒孟骏的眼神从茫然变得震惊,他从未去联想过这些事情,只知道那些事情都与自家不相干,却没想到只是娘子们之间的口角就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只是开头?接下来还会是什么?”舒孟骏惊呆了。
长宁收到长兄的眼神,深吸一口气道:“接下来只怕京中贵族仕宦家里要不太平了,圣上当日朝训博郡王是因为彤霞县主当街纵马,骄横伤人,可这些事情在其他贵门子弟身上怕是都不少见……有了参奏博郡王的开头,只怕御史们接下来的笔锋就对准了这些家族了……所以三哥,这些日子你还是少出门罢。”
舒孟骏已经被自家兄长与妹妹的话一波一波惊得说不出话来,第一次怀疑自己与他们不是一母同胞,要不为何与他们想事情的方式如此不同?
舒孟骐欣慰的看着自己妹妹,点点头赞许道:“阿桐所说不错。骏郎,再过两月你便十八了,家中知你不喜文墨,所以对你一向不甚要求,可你……总要学着多看多思,不能再如此冲动鲁莽了!”
第十九章
舒孟骏垂着头一言不发,长宁小手紧紧捏着他的袖脚,担忧的看着他,长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般与他们说话了,虽是为他好,但今日先是当着其他人的面,又用自己作对比,她担心三哥心里难受。
舒孟骐也知道自己今日所做有些过了,但是很快他与驰郎就要离家,家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