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婕妤喜欢菊花,秦康乐也喜欢菊花,秦康乐到了菊园,就自己瞎溜达,她觉得她应该静一静,所以不让后面的嬷嬷宫女跟着,钱嬷嬷自然不同意,后来秦康乐沉下了脸,钱嬷嬷才说:“公主,奴婢们远远的跟着可好?”
    “嗯。”秦康乐看见钱嬷嬷眼中的坚持,只能同意。
    秦康乐人小,在花丛中钻着钻着就不容易看见,有时候她又蹲下身完全看不见,不过她在蹲下身的时候会举起小胳膊晃荡一下,让钱嬷嬷看到,这样她们就不用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秦康乐眨眨眼,那边过来的好像是杨婕妤,算了,和她没什么关系。继续想自己的事情,嗯,隋炀帝灭国,科考是一方面,大运河是一方面,将皇亲国戚喂太饱是重要的一方面,在辽阳那里打了败仗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草。所以亡国公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的。心中杂七杂八的想着,就听到一身娇呵:“放肆。”
    连忙顺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杨婕妤身边的太监不知道怎么打碎了一盆花,似乎是急了,想将杨婕妤身上被沾到花土扒拉下来,然后被杨婕妤训斥了。
    “娘娘,您……”太监上手帮着杨婕妤整理衣服。
    秦康乐在那边看着,还真是,怎么说呢,就这么看着,两个人的动作充满了暧昧和亲昵,太监的手摸在杨婕妤的裙摆,突然,她就悟了,这杨婕妤要倒霉啊!她低着小脑袋,猫着腰滚回去,回到了钱嬷嬷的身边:“嬷嬷,回去。睡觉。”
    “是,公主,奴婢抱着您?”
    秦康乐摇摇头,背着小手,气势十足的在前头开路,心里则在计算着,离着杨婕妤远远的,她可不想惹的一身腥。
    皇帝喜欢杨婕妤,想着给她一个惊喜,就没事先通知,然后到了玉华宫,发现不在,有些不悦,得知心头好去了菊园,想着人美花娇也是一番情趣儿,起驾就去了菊园。
    杨婕妤不是主位,自然没有仪仗,身边伺候的人也不过一个老嬷嬷,六个宫女,还有四名太监,平时出门身边一个嬷嬷,一个宫女,两名太监也就是了,今天也不例外,然后老嬷嬷担心天气冷,命小宫女给婕妤拿一件披风来。
    在然后张太监以有要事回禀为由,另外两个人则被命令不得跟着。
    张太监掐点打破了花盆,故意扬了不少土到杨婕妤身上,然后做惶恐状给杨婕妤整理,恰到好处。
    由远及近的皇帝看的分明,太暧昧太亲昵了,脸不自觉的就沉了下去,杨婕妤看到皇帝非常高兴,张太监则完全不是正常反应,而是脸色惨白,满脸大汗,那表情,那动作,无一不显示出他心虚。
    “陛下万福。”杨婕妤刚刚受了惊吓,心情不悦,脸色自然不太好。
    张太监的脸色更是跟死了亲妈一样。
    “旁边儿伺候的人呢?怎么伺候的。”
    杨婕妤脸色一僵,她总不能说张太监要与她说贤妃的动向吧?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张太监干脆就趴伏在地不停的磕头讨饶了,杨婕妤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真是个胆小的东西。
    杨婕妤上前,刚想编个瞎话,皇帝已经一甩袍袖走了。
    杨婕妤张了张嘴,狠狠的瞪了一眼张太监。
    然后张太监晚上就被人秘密的带走了,据说招出了了不得的东西,还在他住的地方搜出了一方极好的帕子,在然后杨婕妤病了,病了没到一个月,这才殁了,这是对外的说法,其实被一条白绫赐死。
    处理宫务的时候,贤妃叹气:“可怜了六公主,没有生母抚养,小小年纪的。”
    “可不,五公主我每日都放到心尖上。”淑妃闲闲的接了一句。
    然后该干嘛干嘛,玉昭容的心活了,她知道杨婕妤被皇帝厌弃,死的不体面,皇六女也受了连累,不招皇帝待见,但是那毕竟是金枝玉叶,自己无所出,也不争宠,不如讨了来。只是要怎么讨呢?想着,想着,就将自己一本手抄的经书就送到了太后那里。
    旨意下的很快,佛经送到的第二天,太后就下了懿旨,皇六女由玉昭容抚养。
    然后就是欢欢喜喜的新年,宫中上下,在无杨婕妤三个字。
    合共饮宴,主位以下的嫔御都在自己的宫中撅着,杨婕妤死了之后,原就比较得宠的贵御女更是得宠,现在已经是贵美人了,可是她不敢出头,老老实实的伺候皇帝,耍个小性子可以,如果有那泼天的运气,生个一子半女,没有就老实,在老实,尤其面对那些主位们。
    四妃的心都算是比较舒坦的,劲敌解决了,她们四个也越来越稳,非常好。尤其是贵妃,年前竟查出有孕,可谓是喜从天降。
    后宫在一片祥和乖觉中迎来了昌泰九年。
    昌泰九年有一件大事,四妃忙的脚不沾地,这时候什么成见矛盾全都放下了,便是吃斋念佛的玉昭容都出来开始忙。
    皇太后今年五十岁的整寿。皇太后是春日生辰,因此过了年就开始忙皇太后的诞辰。
    然后没几天皇太后过寿。
    皇太后大开永寿殿接受朝贺,皇帝带着兄弟子侄先为皇太后祝贺,然后应该由皇后领着女人祝贺,不过皇后不在,晚辈打头的就是清王妃,清王妃是太后幼子的嫡妻,是家人,与皇后是正经的妯娌,王妃之后,是大公主领头的孙女辈儿,在然后才是各个宫妃,宫妃之后才是诸勋贵等的外命妇。
    朝贺的人一波接着一波,皇太后的心情很不错,接受朝贺之后是开席,这个开席也是有讲究的,皇帝,皇太后坐在首位。然后内外命妇等等按照身份,品级去坐着。
    秦康乐看着宝座上的祖母,有点儿惊讶,好难得,皇祖母虽然有明黄色的衣服,却极少穿,印象中,好像也就一次?还是两次的,这一次又穿上了,显得年轻了不少,秦康乐在心里叹气,明明有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不穿一些鲜艳的衣服?哪怕是偏白的素色也行啊,肯定显得年轻漂亮。好吧,这娃儿在那里坐着实在是太无聊了。
    皇太后开宴席前,先拿了三杯酒,一敬天愿风调雨顺,二敬地愿五谷丰登,三敬先帝愿保佑秦朝千秋万代。
    然后都喊什么秦朝千秋万代之类的,这时候的秦康乐已经忘记周围的人都喊什么了,只觉得自己是猪,不,说她是猪都是侮辱了猪的智商,她前世看的古装片给了她错觉,觉得太后,皇帝的妈啥都管的,特别有权力。
    皇帝的妈是有权力,但是什么是太后,皇帝死了,皇后被称为太后,尊称是太后,实际上就是寡妇,未亡人,你只要吃斋念佛,含饴弄孙就行了,整天穿的花枝招展东管西管的你想干嘛?秦康乐无语泪两行,还想着皇太后年轻些好看呢,简直是作死,皇太后只要稳得住就行了,难怪都是些褐色的以及深色料子的衣服。
    这一天一直到晚上,还有听曲,看戏等等的娱乐活动,几位公主年纪不大,给了特殊的照顾,中途可以离席,年幼的皇子也可以,比如大皇子这样的半大孩子,就没有特权了,不过这是个在群臣面前表现自己的好机会,皇子与公主不同,公主延续前朝的作风,只能被宠,皇子则能掌权,路子不同,做法自然也不同。
    秦康乐回到自己的寝殿,洗了身子就躺下了,感觉累,非常的累,这一天又跪又站的,委实累得慌,平时的时候也就是心情好了走走路,再就是步辇,哪里这么累过?
    除了太后,皇帝,一位大长公主只是坐着不累之外,所有人在散了之后都恨不得趴到床上睡个昏天黑地。
    后宅妇人与宫妃都好办,昨晚皇帝自己在静思殿睡的,没有人侍寝,不侍寝,也不是初一十五去永寿殿请安(品级不够的还去不了呢),后宅妇人更好办了,都是家中的当家主母,晚一会儿起来谁敢多言,苦逼的是当官的,能跑来祝贺的都是品级不低的,不低的就代表要上早朝。
    皇帝自己睡的也晚,看着底下的大臣一个个都眼圈发青的样子,心中明了,没有大事早早的宣布退朝了。

第十七章

后宫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皇太后大寿之后,紧接着就是贵妃生产,这一次三妃都守在外面,较为年轻的淑妃没有什么特别想法,其她二妃的心就有些微妙了,她们都是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的,论资格是老资格,也都有子傍身,可是年华毕竟不在,想要怀孕并不容易,没想到贵妃比两个人都大,还能怀孕生子,可见这身体真是好得很呢,德妃与贤妃心中有些酸溜溜。
    贵妃的年纪不轻了(按照当时),又是间隔这么多年才生产,因此生的比较辛苦,三妃在绫绮宫外等的也比较辛苦,皇帝得到了消息,下了早朝也跟着等着。
    太后也打发人来看了两回,下午未时,贵妃在绫绮宫成功生下一子,就是皇七子。
    德妃和贤妃的眼睛红了,又一个儿子,这贵妃还真好命,太后那里十分高兴,传出话来另贵妃好好休息,又送来一堆的补品,可见心中有多高兴。
    永寿殿
    “陛下,贵妃又为你添了一名皇子,你要好好嘉奖一翻。”
    “是,儿子知道。”皇帝也是笑眯眯的,皇子不嫌多,皇家人口并不多。
    太/祖当初打仗的时候,年景不好,就一个妹子,没有后就死了,太/祖年轻的时候坏了身体,子嗣不多,一共就两儿子,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也是没后夭折了,一个先帝,一个睿王,都死了,只有一位大长公主还活着,可惜这位公主一生无后,特许了驸马纳妾,驸马倒是有了三个儿子,可惜这些人都跟公主没关系。
    睿王倒是有儿子,共有三子,结果也是打仗,睿王同长子,次子在一次打仗中,都殉了国,只有一个嫡幼子,现在还未成人,老王妃宝贝的跟什么似的,皇帝也宠的跟什么似的。
    先帝两个儿子,皇帝和清王,清王比皇帝小很多,刚刚娶妻没多久。在然后就是皇帝有这些儿子,除了夭折的皇二子,一共有六个儿子了,皇帝特别的高兴。
    “贵妃侍奉你这么多了,也不容易,你便是多赏些什么,也是应该的。”
    “是,儿子还记得她初入东宫时的样子呢。”
    “是么。”皇太后笑。
    “陛下,文孝已经去了三年了,后宫是不是应该添一位女主人了?”
    “母后,儿子并不想立后。”
    “为何?”
    “一是全了朕与文孝的夫妻情份,二是朝堂错综复杂,添一位皇后,格局会变动,现在不是变动的好时机。”皇帝并不隐瞒自己的母亲,不喜欢自己与母亲之间出现隔阂。
    皇太后点点头:“前朝的事情,哀家不懂,既然关乎前朝,那就不能随意了。”
    “正是。”
    “时候不早了,陛下批折子吧。”
    “儿子告退。”
    皇帝离开了永寿殿,皇太后静静的发呆,好半天,才长叹一声。
    洗三礼,满月宴。皇太后去看了皇七子,也见到了贵妃,秦康乐一直跟着太后,这会儿隔着一扇门的屋子坐着,现在天气热,她还是喜欢有冰的屋子。然后她听到了太后的话,没有其他,只有一句:“一定要照顾好皇长子。”
    贵妃不懂,以为是担心自己有了幼子忽略长子,因此笑着道:“臣妾谨记皇太后教诲,定会照顾好皇长子的。”
    贵妃一时风头无两。
    后宫一直都是平顺喜乐的,前朝却不太平,夏天了,国内最大的连江,在某两段的地方又发了洪水,不是主流,只是支流,所以受灾的面积不大,但是受灾的程度比较重,所以只能派人赈灾。
    “父皇,您怎么不高兴呢?”秦康乐看着低气压的皇帝,在皇太后祖母鼓励的目光中,硬着头皮上阵。
    “父皇没有不高兴,父皇只是累了。”
    “啊!父皇累了赶紧睡觉,要好好休息。”
    女儿的童言童语另皇帝缓和了脸色。
    “陛下何事烦忧?”皇太后自然关心儿子。
    “前朝琐事,这起子小人,辜负朕的信任,竟然贪墨赈灾的银两。”一想起这个皇帝就火大。他想建行宫,至今没建成呢,国库空虚,好容易拨出些银两赈灾,竟然被这起子小人贪了,皇帝能不怒么?就好像你省吃俭用买了一件漂亮的裙子,没等穿呢,被关系不怎么样的亲戚要了去穿,想想一下那心情?
    “贪腐,是万万不能姑息的,前朝便是官逼民反。”
    “母后教训的是,这些人,是断断不能留了。”
    秦康乐心中一动,心中的小人举爪子表示同意,贪腐什么的最可恨了,一定要好好查查,然后就听到皇帝来了一句。
    “全部革职,永不叙用。”
    秦康乐的下巴差点儿掉到地上,就革职就完啦?这tmd处罚力度也太轻了吧?平时贪腐也罢了,这可是赈灾啊赈灾,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啊,不砍头,不坐牢,就革职?我擦,我不会真当亡国公主吧。秦康乐萎了。
    “陛下,你我母子,有什么话不能说的?”眼看皇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皇太后抢先说了。
    “康乐,你先回你寝殿玩儿去吧。”
    “好的,父皇要好好休息哦,皇祖母,孙女告退。”秦康乐晃晃悠悠的走了,临走还模模糊糊的听了一耳朵。
    “母后,守国公世子家的二郎君强抢民女。”
    太后就是一愣,守国公府是她的娘家,现在的守国公是她嫡亲的兄长,世子是她亲侄子,世子家的二郎君是庶子,婢妾所出,当初也是作孽,这个婢妾用了狐媚的手段迷惑了年少的世子,弄得与世子夫人同时有孕,世子夫人娘家府上脸上不好看,还是太后出面调停,幸好世子夫人先一步生下嫡长子,世子也厌弃了这个婢妾。贱人生的果然不中用。
    “陛下,守国公府深受皇恩,自然懂得忠君报国,如今竟然出了欺压良民的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是,母后。”皇帝眯着眼睛,他与太后说这个,是因为与守国公府有关,不能轻易拨了太后的面子。
    皇帝火气这么大的原因,是因为除了守国公府,各个都不安份。
    贤妃的兄长又惹祸了,忠武侯府,永康伯府,永安伯府,通通都有不屑子孙惹祸,有的强抢民女,有的仗势欺人……简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另皇帝大为恼火,一口气申饬了一个公府,两个侯府和两个伯府,其他被他痛斥的勋贵(将军家眷)无数。
    在勋贵越来越无法无天,皇帝越来越火大中,迎来了昌泰十年,这个年过的不咸不淡的,皇帝心情不好,贵妃与贤妃娘家都被申饬,心情也不好,德妃族弟因为赈灾贪腐被革职,也不太痛快,得意的唯有淑妃,淑妃的父亲如今是尚书省最高的官员尚书令,入内阁,自家的两个兄长长兄是礼部尚书正二品,次兄是户部侍郎正三品,可谓满门荣耀,淑妃的风头直接盖过了贵妃。
    过了年,很快就是皇二女的生日。许修容开始细心的为女儿准备生日宴会,这个宴会规模不小,很多够品级的贵妇都带着家中适龄的女儿来了,一时间拾翠宫中人影卓卓笑语欢声。
    许修容看着皇二女,心中不舍,只能将这次的生日宴尽量办的尽善尽美,过了今天,她就要去丹凤阁,再不是自己能照顾的了。
    大公主依旧送了自己的绣活儿,三公主依旧送了自己拽下的鲜花,这次送的是一枝的茉莉,清甜的味道还是挺让人喜欢的。
    守国公夫人带来的是自己的嫡长孙女,周淑惠,忠勇侯府带的也是嫡长孙女,忠武侯府没有正经的女主人,所以只送了贺礼,忠靖侯府也是嫡长孙女。
    还有四位伯爵府的小娘子,因为孩子小,大多都是与皇家有亲的人家才来的,所以能到二公主寝殿的一共也不过就五个小娘子。算上三位公主一共是八个女孩子。

第十八章

“大皇姐,丹凤阁好看吗?”七岁的小孩子已经懂了很多事,何况是生在宫廷的孩子,她也知道过了今天就不能在与母亲住在一起了,七岁男女不同席,公主和皇子到了七周岁都要出去,公主去丹凤阁,皇子去麒麟轩。
    “好看,你快来,我就不是自己一个人了,你住我旁边的院子。”
    “好啊。”皇二女连连点头。
    “丹凤阁中还有一个小花园,可漂亮了。”周家小娘子十一了,这里她最大,身份也不低,周家是太后的母族,所以插话了。而且大公主请过她来宫里玩儿,她去过。
    “是好看,里面的花儿可多了。”忠靖侯府的小娘子才六岁,也奶声奶气的说道,她也去过。
    “而且你住的院子可以自己命名的。”大公主的院子名叫昭阳阁。
    “取什么名字呢?”二公主马上被吸引了。
    “三皇妹,你想什么呢?”大公主是皇长女,自觉当大姐就要有责任心。
    “啊?没想什么啊。”
    “三公主殿下,你不会也想着搬出去的事吧?”忠靖侯府的小姑娘笑吟吟的,带着婴儿肥的小脸倒是十分可爱,即使插了话也不惹人讨厌。
    “我啊?对哦,我秋天过了生日也要搬出去,到丹凤阁了。”
    “太好了,这样丹凤阁就有三个人了。”
    面对一些小朋友,秦康乐现在实在没精力应付,她现在愁的头发都要白了,简直就要未老先衰,唉,她搬出了永寿殿,见不到皇帝和太后,这该怎么办呢?她一个没妈的孩子,会不会很惨呐。
    “二公主殿下,这是我做的小帕子,生日快乐。”周淑慧看到大公主送的是荷包便将自己准备的荷包收了起来,然后换了事先就担心重样的替换手帕。
    然后小娘子们纷纷献上自己准备的小礼物,都是自己自己动手的,哪怕是忠靖侯府的小娘子也送了自己做的小荷包,年纪摆在那里,自然不如大公主的好。
    小女孩之间没有矛盾,家中长辈带来的人也都反复叮嘱着要听三位公主的,所以小姑娘之间到是蛮和睦的。
    秦康乐杵着下巴看她们,虽然她没多聪明,但是她很敏感,五位小娘子都行止有度,没有见到皇宫里的好东西就眼睛放光,也没有过份的巴结,不过还是能看出来,都愿意同她们三姐妹说话,表示亲近。心中就生出那么点儿得意,往日在宫中,同是皇女的身份,感觉不到金枝玉叶的好处,如今倒是感觉多了,金枝玉叶就是金枝玉叶,真真正正的金尊玉贵。
    第二天,二公主就搬到了丹凤阁,然后选了大公主左边的院子,取名叫听风阁。也算有意境,昨天的小娘子又来了,带来了些新奇的,宫里看不到的小玩意儿作为恭贺乔迁之礼。
    秦康乐也趁机上上下下的打量,丹凤阁是其实是很多个院子连在一起的建筑群,面积大约有两个宫那么大,还有一个小花园,处处精致,处处是景儿,在湖中有间屋子,据说搬来的公主在那里学知识,有专门的女官教导。
    由于是公主所居之所,因此在外观和整体布置上没有什么差别,最多是多颗树,少朵花的,她们聊着,秦康乐自己瞎溜达,她到了秋天也要搬过来,可得看清楚哪里舒服。结果却发现这里都一样,无奈只好作罢,然后回到二公主寝宫中。
    “三皇妹,你刚才哪里去了,不要乱走,小心湖边。”
    “知道了,大皇姐,我就是看看,想选个小院子。”
    “那选到了吗?”二公主好奇。
    “选到了,我记得有个距离湖边最近的院子,就那里吧。”秦康乐赶紧说,将大公主邀请的话憋回了嘴里。
    “可是湖边不安全。”大公主皱着眉头。
    “我不会乱去的,嬷嬷们都跟着。”
    大公主这才点点头。
    “二公主殿下,我们去花园走走?”冯家的小姑娘十岁,是贵妃的亲侄女。
    “好。”二公主点头。
    八个小娘子以大公主为首出去打算奔着花园过去。
    “大皇姐,我们走着去呗,顺便多看看。”看到大皇姐要上步辇,秦康乐表示自己要走着去。
    “也好。”
    几个小娘子都面上含笑逛园子去了,周年和冯家的女孩看了悄悄的看了一眼三公主,有些亲近。
    公主在宫中可以上步辇,她们可没那个资格,只能跟着走,她们人小腿短,如果跟着抬辇的太监走,一定会累坏的,如今三公主轻飘飘一句话,大家都走着,这就好多了。
    花园很漂亮,现在又是春天,百花竞相开放,没到花园,花香已然袭来,秦康乐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御花园太大,又时常有妃嫔走动,一点儿都不自由,这里真是好多了。而且也不知道是地方小的缘故还是怎么的,这里尤其精致,不必御花园那里都大。
    周淑慧回到家中被叫到祖母的跟前。
    “你去宫里,可有与公主好好相处?”
    “大公主端庄大方,很是照顾我们,二公主娇憨可爱,十分温和,三公主……”言下之意是,大公主有长姐风范,二公主没心眼。
    “你没伺候好三公主殿下?”
    周淑慧摇摇头:“冯家妹妹提议到花园,三公主提议走着去,不过三公主殿下确实颇为喜欢自己一个人走动。”对于三公主她不好评价,干脆将事情说了。
    周家老夫人点点头,看来这位三公主不是一个不合群的,就是一个精明的,以后还要在看。
    这样的对话也发生在另外四个小娘子的家,最小的忠靖侯府岳小娘子不会表述,便由当时跟着的婢女复述当时的场景,小娘子听着,在说说看法,她的看法是:“三公主殿下是个好人。”
    无论是勋贵还是世家,哪个不想尚主呢?是,一旦家中男丁尚主,本身的前途也就废了,但是与前朝一味的打压不同,本朝对公主十分优容,只是驸马没了前途,但是家族没问题,而且公主所生的子嗣,也是有爵位的,虽然不是王爵,却也是个侯爵呢,家中资质普通的子弟众多,如果能求到一位公主下嫁,不但能白得爵位,还有公主庇护整个家族,怎么算都核算,只是公主到底是金枝玉叶,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性格,那可真是招来一尊大佛了,所以他们想捞好处的同时,也要好好考察诸位公主的性情。
    三位公主完全不知道这个,如果知道了,那么面对宫外小娘子的时候估计就不是这个嘴脸了。
    二公主换了住的地方之后,宫中的大事也迎来了高/潮,今年是大选之年。
    这一次是四妃把关,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三妃把关就没那么严格了,反正太后那里也绝对不允许有什么妖娆过份的女人进宫,淑妃第一次办理这件事,她就端坐着,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自己人她肯定留下来,其她的,她就不发话,不给其她三妃添麻烦,其她三个人也乐得承情,各有想要招进来的人。
    四妃中除了淑妃,其余三妃都不年轻了,自然想从自己方的人挑选人进来固宠。
    最后添了四位新人,对于比昌泰七年的六位,今年的明显更少了,但是四妃反而更不放心了,因为挑选上来的人,出身都颇有份量。
    一位是二品武官的嫡女,进来就是正四品的美人;一位是正三品刑部侍郎的嫡女,入宫则是正五品的才人,还有一位差点儿,是八品官的嫡女,姓陈,容色却尤其出众,看到她,让你明白何为目若灿星,容止也得当,太后很是喜欢,直接封了御女;还有一位是六品知州的嫡女,也是御女的品阶。
    后宫再次热闹起来。

第十九章

日子过的飞快,春去秋来,三公主的生日到了,收了一堆的礼物,皇帝与太后赏的格外厚重,然后她也被踢出了永寿殿,住到了丹凤阁,她一早就选好了院子,那里被打扫一新,陈设也都被换了新的,没换的也都检查一遍,务必让公主住的舒服。
    秦康乐搬家,只需要她上步辇,一路坐过去就行了,惯用的东西,以及衣服等等自然有宫女太监捧着。
    “公主,先为院子命名吧。”钱嬷嬷提醒。
    秦康乐看着小院子的正殿,点点头:“就叫明玄阁吧。”秦康乐浑不在意的说道。
    “遵旨。”钱嬷嬷一弯腰,然后一摆手,就有小太监去了管理牌匾的地方,赶紧做了牌匾。
    秦康乐带着一堆伺候的人进去,院子是三进的,从正门进去,有个影壁,皇城里面的建筑都差不多,所以秦康乐直奔正殿,正殿的两边是东西配殿,后面是寝殿,秦康乐主要的起居地方也就是寝殿了。寝殿地方大,有东西暖阁,还有绣房和书房,最后面一排院子则是宫人太监居住的地方。
    秦康乐上下自己琢摸着,然后发现,根本不用她研究什么书房寝殿的问题,只要研究内里的摆放就行了。
    “公主?”
    “把屋子里的香都先撤下去,换开着的花儿来。”
    “是。”
    “剩下的你们看着摆放吧,务必要简洁,不可奢华靡费。”
    “是。”
    “公主,您先歪着歇一会儿?”
    “不必,我去小花园看看。”
    “是。”
    韩嬷嬷和秋翠冬翠还有一个小太监跟着,其余的人则动手整理起来。
    秦康乐去花园看了一下,对着繁花表示高兴,她就喜欢热烈的花还有清脆的草,这里真是好风景,永寿殿对于她来说,还是有些压抑了。
    转悠了一小圈,秦康乐就回去了,然后发现,钱嬷嬷和春巧夏巧带着人已经将正殿,寝殿,两个暖阁都收拾好了。速度果然一流。
    “公主,大公主,二公主还有三位小娘子过来了。”
    “嗯。”秦康乐到正殿门口亲自迎接。
    见面,秦康乐给两位姐姐问好,然后三位小娘子给秦康乐问安,秦康乐看着三个人,眼里有着犹豫。不过没给她时间问,太后来了。
    美人妈死的早,秦康乐搬家的事只能是太后操持,其实也就是转一圈就是了。
    对于宫中的摆设,太后点头,简洁大方,很不错,然后简单的指挥一下,赏了不少东西就走了。
    各宫的妃嫔也都有礼物进上。
    太后不应酬,自然也就没宴席,只是接见了一下前来恭贺的外命妇,就很给面子了,然后外命妇告退,将三位小娘子留下来陪着公主说说话。
    在外面请安的时候,秦康乐知道了那个面生的小娘子,是林靖涵的夫人带进来的,林靖涵正是皇后的嫡亲弟弟,所以这个小姑娘是她的亲表姐,姑舅亲,最亲的表亲。
    秦康乐不耐烦应酬,但是又没办法,也招呼了两位皇姐还有三位小娘子吃茶,吃点心什么的,好容易将人都送走后,她直接就扑到了大床上。秦康乐正式在明玄阁落户。
    公主的日子还是挺好过的,每日有两堂课,巳时学女红,申时则读书认字。只有原本秦康乐以为该有的礼仪课程,压根没有,公主是金枝玉叶,生来是被人伺候的,不是伺候人的,想怎么活,高兴就好,因此没有礼仪课程,都是自己各宫的嬷嬷教导一些仪态即可。
    公主的日子过的舒服,皇帝的日子就过的很不舒服了,今年的税收不多,堪堪两千八百万两。另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