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进化史-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发火儿还有什么用?当初我就不赞成你这么拉拢尤家。”贤妃也是恨不得生吃了秦康乐,心中对珹王也不满,她的皇后位竟然就这么失之交臂。
“现在说这些就有用?”珹王反唇相讥。
……贤妃也只能坐着生气。
“我不会放过她的。”珹王咬牙切齿。
“这个不急,先挽回你在陛下心中的形象,争取将储君的位置抢过来才行。”
“嗯。”珹王倒是没反对。然后安排一系列,造成自己被尤家小郎君欺骗之象,不辨是非,被人蒙骗总好过坑害手足之名,然后开始斟酌一旦皇帝问起来,如何认错,如果推托,认什么,推托什么,避重就轻,不能完全摘出来,也不能得到重罚。
可惜秦康乐没给他们机会。皇帝刚有苗头召见珹王,就被秦康乐拦住:“父皇您的什么还没利落,无论结果无论,您不能在动气了,若是妨碍到身体,皇姐岂非一辈子不安,而且瑾王兄还修养着,一旦有一二风声透出,怕是也要为妹妹的悬心,不能安心静养。”
秦康乐很坏,一方面表示结果肯定会让皇帝你动气,这就是坐实珹王的罪名,另一方面提到让皇帝愧疚的瑾王,并且赞美他呵护妹妹,对比于珹王的狼心狗肺,简直就是最佳对照组。
皇帝本就软糯没主意,三言两语被秦康乐带歪,心底也不太想面对现实,因此作罢,另珹王的一方打算白白付之东流。
秦康乐看着奏本,将自己的人不动声色的安排到基层当中,尤其是兵士的基层当中的各路校尉。都是与她同生共死的人,都是她的嫡系。
皇帝连续十天没有上朝,朝中上下开始人心浮动,请立储君的奏本也是多如雪片一样。
“咳咳……”
“父皇,您醒了?”
“康乐,今天有什么事吗?”
“还都是那些事,不算多,恭喜父皇,昨儿您得了一位外孙。”
“玟慧生了?。”
“是,母子平安,大皇姐还说,等满月了,带着孩子进宫给父皇请安。”
“好好好。”皇帝眉开眼笑。
秦康乐也是满脸笑容。
静思殿中少见的欢声笑语起来。
“陛下。”梁琦躬身。
“何事?”
“几位阁老同几位尚书跪在静思殿外,请陛下早日封立储君。”
皇帝有些火大,忍不住又咳嗽起来:“朕还没死呢。”
“父皇,那些人不过是想讨巧罢了。莫要气坏了身子。”
“请立储君的奏本中还有什么人?”
“还有各地的不少郡守。而且诸位大臣推荐的人选也不尽相同。彼此攻讦不休。”
皇帝长叹一声,他一辈子都立不起来,现在自然也立不出来,所以他被大臣一逼,立刻开始考虑立储君的事儿:“璟王不恤手足,瑾王有残疾,珩王自请边关,这是放弃储君之位的意思,珹王、珹王、咳咳……不提也罢。”
秦康乐垂眸,皇帝没继续说下去,看来心中还是想立珹王为太子:“父皇,女儿倒是有个主意,只是……”
“什么主意?”
“父皇的身体只要多将养些日子就成了,现在这些大臣对于储君的人选也是意见不一,到不如选一个大家都反对的,却又不太好挑错儿的,如何?”
“这……?”
“只是下旨,不下明诏。”
“那立谁为储君呢?”
“女儿啊。”
……皇帝傻住,然后笑了:“糊涂,你是小娘子,怎么能立为储君呢?”皇帝到没有想其他的,只觉得女儿还是太嫩了,对礼法等等不太了解。
“父皇,正是因为女儿不可能做储君才行啊,否则现在下旨,将来不立,恐怕对他以后不太好,但是如果是女儿就没问题了,横竖也是不成的事情。”
“立你为储君,理由呢?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与你有什么关系!竟是胡闹。”
“陛下,德妃娘娘和淑妃娘娘求见。”梁琦报。
“让她们进来。”
“是。”
“陛下万福。”
“陛下,瑾王殿下的伤恢复的很不错,太医说剩下的将养些就行。两个月后大约就能活动自如,只是不能担重物。”
“这就好。”皇帝挺高兴,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
“陛下气色好多了,这是臣妾熬制的鸡汤,陛下尝尝。”淑妃亲手喂皇帝喝汤。
皇帝心情更好,淑妃一贯得他的意,有些意动,要不立六郎为太子?
“公主殿下这是怎么了?”
“被父皇骂了。”秦康乐垂头丧气。
听秦康乐这样说,德妃淑妃相视一笑,德妃道:“陛下,莫不是公主淘气了?”
“哪有,我分明是给父皇分忧。”
“给朕分忧?分明是胡闹。”皇帝脸上带笑:“这群人,枉称朝廷栋梁,朕病了,就开始上奏本言立储君,安定民心。”
“陛下春秋鼎盛,何必早早立下储君。”
“正是,朕还想多看看,只是臣下的意见也不能无视,这孩子。”用手点指秦康乐:“竟然说立她为储君,让那些大臣吵,自古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就是想立储君,朕有皇子,有皇弟,哪里轮到她?”
“臣妾不懂这个。”淑妃笑了笑。
德妃倒是有些迟疑。
“德妃?”
“臣妾也不懂这些,如果真的能有个理由立公主为储君,陛下可能舒心些?”
皇帝看着德妃,笑道:“自然是能,转移那些大臣的目标,让他们有个可以吵的目标,就不用来烦朕了。”
“那么这个理由倒有个现成的。”
“什么理由?因为宠我么?”秦康乐眨巴着眼睛。
话音刚落,就被皇帝瞪了一眼,秦康乐一缩脖。
“嫡庶尊卑,嫡庶在尊卑之上,男尊女卑,可见嫡女要比庶子更尊贵些,公主乃是先文孝皇后所出,正经的嫡女,如今陛下立嫡在合乎礼法不过。”德妃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在想,三公主给自己的这个理由真是绝了。
皇帝瞬间静默,这个理由似乎行得通,正好不用现在立储君,等自己的病好些了,就可以查查祥旭到底知不知道安平驸马不是好人的问题,然后在考虑立储的事情。
“康乐,拟旨。”
“是,父皇。”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女康乐皇后所出,天资粹美,品性端方,天意所属。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正位东宫,以承万年之统,以定四海之心。”皇帝说完这些之后,闭上眼睛,然后才又说:“用玺吧。”
“是,父皇。”
德妃心里有些庆幸,公主三言两语就能让皇帝立她为储君,幸好,幸好自己的儿子已经失去继承权,否则的话,真的对上三公主能否全身而退也是未知数。看看淑妃,有些纳闷儿,她怎么也帮忙?三公主许了多少好处?皇六子可是颇得圣宠的。
德妃当然不知道淑妃为什么帮秦康乐,要说淑妃和秦康乐,也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皇六子人长的俊秀,性子也是真的挺温和,脾气不傲慢,才华也是有的,用秦康乐心中的小本本来形容——*文中可爱的小受一枚,噗!
好吧,咱们这是正剧文,转回严肃,皇六子虽然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绝世之才,但是做一个秉性温和的守成之君绝对没问题,如果是秦康乐没下定决心争皇位的时候,她肯定会拥护皇六子的。
这样的皇六子却真的宛如*文一样,在慕少艾的年纪,喜欢的却是与自己一样的小郎君,对着小娘子完全没感觉,对着小郎君却会脸红,会害羞,甚至第一次那啥啥也是因为看到男子的身体,这样的事儿自然瞒不过亲妈淑妃。
淑妃刚刚知道的时候一瞬间有些心惊,并没有怎么重视,汉朝皇帝哪个没几个男宠?瞧瞧前人的断袖分桃,龙阳之好?所以这个虽然不够好,却也没太坏,慢慢引导就行,结果后续发展让她比较绝望,皇六子竟然对小娘子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还没等她想办法改变皇六子呢,贤妃母子的威胁到了!
淑妃炸毛了,自己吃亏吃苦什么的都行,但是伤害自己的儿子肯定不行,对方竟然安排小太监来勾引自己的儿子,外面还有纨绔子弟勾着自己儿子去男馆,这是摆明了想完全毁了自己的儿子,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时候不是争储君的时候,先干掉敌人才是正理,所以淑妃自然帮着秦康乐,因为儿子被勾去男馆的事儿还是秦康乐给的消息。
秦康乐心中得意,有间楼的建立简直可以给自己点三十二个赞。
母子则在作死的道路上蹦跶的越来越欢。
第九十九章
圣旨一出,朝廷上下哑了,这绝对不是秦康乐有才有德让大家都喜闻乐见,然后表示同意的意思,而是大家一时间都懵了,完全没反应过来。
一天之后,朝臣上下反应过来之后,彻底如同冷水入油锅,整个儿都炸了,全部都想反对。
不少人都去找睿老王妃,他是皇帝的亲婶子,说话有份量,可惜睿王府不见任何人,用睿王的话说,得罪我那侄女儿?你们爱谁去谁去,横竖他肯定不得罪。清王表示长兄为父,他完全支持他的皇帝哥哥。
大长公主那里竟然也关闭了公主府,另一群世家勋贵的人纷纷跳脚,这到底是为什么?
世家勋贵眼见宗室不管用,急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为首的就是郑王两位阁老,各地的世家纷纷指责牝鸡司晨,阴岂能在阳之上,小娘子又怎可统率百官,做百官之首,受到万民的敬仰?那奏本跟雪片的似的到了秦康乐的手里。
幸好秦康乐是皇帝的女儿,不是皇帝的妃嫔,这才没有得到祸国妖姬的美称。
水义也看着京城中的浮躁,忍不住也燥进起来,向着父亲打探意思。
“父亲,公主是小娘子,哪有颠倒阴阳的……”
“闭嘴。”
水义一哆嗦,不敢在说其他,只是满脸不解,自家是皇子的外家,皇六子未闻有失德,可是为何父亲毫无辅助淑妃娘娘和皇六子之意呢?
“无论陛下立谁为储君,我们绝不可参与。”
“可是皇六子……”水义的心有些火热,看那守国公府,多少年的荣耀?皇帝的母族,从龙之功,天下有几个人不心动?
水阁老有点儿泄气,平日里自己的次子也算是挺聪明的,怎么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反而糊涂了呢,不想废话,给大儿子使了一个眼色,甩袖子走了。
“大哥?父亲……这……”
“我知道你想什么,快快打消此念。”
“大哥,我知道父亲和你一定是对的,但是这关窍我实在想不明白。”
“纵观古今,你看看哪一家是靠着女人起家的?”
“可是……”
“我知道,你想说的是这只是一个踏板,娘娘是联系的纽带,我们要的是从龙之功,可是你又有没有想过,哪些人是需要从龙之功,哪些人是不需要的。”
“不需要?”水义迷茫,还有不需要的?这泼天的富贵有不需要的?
“这世上不单单有从龙之功,还有赏无可赏,封无可封这八个字。”
水义吸了一口冷气,似乎有些了悟,但是还是有些不明白。
“需要从龙之功的,都是已经走下坡路的家族,甚至于立刻就坏掉的,所以需要一个天大的功劳继续走下去,从龙之功赌的是整个的家族,成了自然风光无限,不成,也就是原本更惨一些而已,所以才能赌,用最小的付出得到的最大的回报。”
“我们水家现在却是上升。”水义了悟,水家从龙之功,那就是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弄不好还会被未来的皇帝外甥猜忌。而且一下子拔的太高,家中子弟跟不上,那就是妥妥的揠苗助长,结局肯定惨淡。
“没错,无论是否从龙,我们水家都是上升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做纯臣就好,有能力就有位置,因此娘娘也是一贯谦虚勤谨。”
水义连连点头。
“你看看那沈家,沈家底蕴丰厚,可是又如何了?势大的从龙,将来就是功高盖主,便是至尊极好,后族呢?未来的储君呢?守国公府风光,那是文孝皇后早逝,而且守国公自己也要有本事,家中子弟虽有不成材的,却是得用的多,从龙之功,不过一二十年的风光,只有那些根子烂掉的家族才用这个来止渴,真正的想要成为世家大宦,必要子孙繁茂得用。否则当年守国公府为何想让嫡长孙女许与璟王千岁?为何当年打藏军用的是林郡守而非守国公?”
水义彻底惊醒,没错,皇帝刚刚上位两年从龙之功也许真好,然后呢?后族的利益呢?一旦皇后有了嫡子呢?蠢了蠢了,他一直都看不透沈家,甚至在私心里有些看不上沈郡守的做派,觉得他胆小,现在才觉得人家那才是看得透彻,皇帝的宠爱是虚假的,自己的本事才是硬道理,有本事哪个人登位能如何?他们又不是全无根基的升斗小民?
突然,水义一抬头,看着水孝:“公主……”
水孝点点头:“真正的明白人。”言下之意,陛下是否愿意立公主为储君只是差一个是否名正言顺罢了,就凭借她自己的势力,哪个皇子是她的对手?
水义瞬间满头大汗。
因为皇帝病着,甚至有人认为是不是秦康乐假传圣旨,强烈要求见皇帝,皇帝估摸着日子,最后干脆就统一见他们一次。
“请陛下三思,自古男为阳,女为阴,阳在外,阴在内,女子怎可为储君?”这位估计是想学当年秦康乐驳斥望门寡的天定言论,可惜说的语无伦次,论据不充份。
“陛下,牝鸡司晨,内外无序,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一本正经的大臣跪伏在地上,老泪纵横。
“陛下三思,女子不能为储君,这是颠倒阴阳。”
“陛下……”
就没有一个赞成的,林靖涵跪在那里不吭声,这些天他们家的人没少遭受白眼,也有很多人来拜访,如今已经闭门谢客。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女为坤,有守成之德,康乐又是先文孝皇后所出,有德亦有身份,自古传家皆传嫡,康乐无失德之事,自是由她正位东宫。”皇帝一锤子定音。
浙地有个三流世家孙家掌家之人,老头子官拜御史中丞,沽名钓誉还总是自认为自己有风骨,有气节,天下第一的能臣,很是看不起现在的几位阁老,只道他们有现在的位置不过是仗着先人的名声。
出了立秦康乐为储君这件事,老头子激动的可以,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正是捞名声展现自己风骨的时候,因此他一直跪在静思殿外,有人相劝,他道:“文死谏,武死战,身为臣子,不能让陛下犯大错。”
相劝的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走人,心中却是冷笑,看公主怎么回你。
跌破众人的下巴是,秦康乐压根没搭理他,不但没有驳斥于他,反而赏下茶水饭食,中午的时候还命小太监为其打伞,免得晒坏了身子。
孙中丞心中很是得意,公主这是服软了!自己定能做一位青史留名的诤臣。
四相与六部尚书都是吃过秦康乐亏的人,这时候虽然满心的不愿意,却不愿正面对上秦康乐,甚至在冷静下来之后,王郑两位阁老觉得女子等位会更好拿捏,因此虽然在底下喊的欢,对上却不出头,更加不吭声,如今见有人给自己做了枪,心中一边高兴,一边为孙中丞点蜡,三公主没驳斥,指不定出什么狠招。
有些人则认为公主好欺,都开始蠢蠢欲动,这绝对是个捞名声的好机会。
然后——然后没等这些人在有什么想法呢,秦康乐晚上就直接就下旨将孙中丞革职查办,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孙中丞大吼:“颠倒阴阳,搅乱朝纲,诬蔑重臣,国将大乱啊……陛下,陛下……臣冤枉,臣祈见陛下。”
秦康乐出了静思殿,脸上还是那端庄的笑影儿,绝对的端庄淑女范儿,只是说出来的话可没那么端庄:“孙中丞,我记得《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就是说修身,齐家,治国,最后才能平天下。”
“臣一生刚正不阿,忠君爱国,自古岂有女子为储君之理?”孙中丞也不跪了,同秦康乐据理力争,大有死谏之势。”
秦康乐笑的越发端庄:“规矩都是人定的,尧舜禹汤,想那尧舜禹还是禅位制,禹王传子才是家天下,若是如你所说,只要是未曾闻过的事情便是错的,岂非禹王不对?”
孙中丞张口结舌。
“这些没人定的规矩定了也就罢了,可是这已有的规矩也是能随意犯的?我却不知道这后宅中竟是婢妾当家,更不知道婢妾的亲人是正经的亲戚?更不知道这儿子纳的小妾偏曾是人家的正妻?孙中丞教教我?”
孙中丞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秦康乐,这些事他一开始就给压了下去,公主都是怎么知道的?入秋的天儿,又是在外面,他竟然瞬间生出一身汗来。
“孙中丞,孙白,修身齐家,你似乎一样也没有做到,父皇不撤你的职你还要继续尸位素餐不成?古有忠臣良将哪个自己立身不正?”
孙白双膝一软,跌坐在地上,自家这点儿阴私事竟被这位公主探听的一清二楚,他后悔了,四相与六部尚书尚且夹着尾巴做人,他出的这个头做什么!
一天不到的功夫就ko了这位又臭又硬的茅房石头,那些原本还想拼个名声的朝臣,瞬间都做了哑巴,这年头,自己也有确定自身正的,可是谁还没有三五门子亲戚,不事生产的就算不错,那些仗势欺人的事儿谁又敢指天发誓说肯定没有?落到了公主手里,怕是革职都是好的,罢罢罢!禹王传子家天下,不也是开发出来的?
秦康乐心中冷笑,所谓的文人风骨,不过如此,真有风骨又有几个入朝为官的?哼!后有下旨,不但革职,而且抄家。三族被株连。
第一百章
“母妃,父皇真的立康乐为储君?”璟王暴跳如雷。
“是。”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璟王整个人都傻了,不停的喃喃自语。
“我也不知道你父皇怎么想的,你才是长子。”
“可是王兄犯错误了。”皇七子一脸的愤愤不平。
“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事情是我做的?”璟王将目光瞪向皇七子。
“那谁知道!”皇七子一脸嚣张。
“你!”
“你们是亲兄弟,竟然在这个时候争吵?”贵妃深深的感觉到无力,当初生下皇七子的时候她真的要欢喜疯了,又多了一个儿子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且这个儿子长大之后还能帮着他的兄长,结果——这个儿子性格比长子还要鲁莽嚣张,简直称霸麒麟轩,完全不将他兄长放在眼里,兄弟俩说不到三句话一定会吵起来。
璟王与皇七子同时无言。
“母妃,父皇怎么才能改变心意?”
“就是改变心意也轮不到你,不恤手足。哼!”皇七子看着璟王满脸不屑,随即又看着贵妃道:“母妃,倒不如让父皇立儿子我为储君,我可是什么错处都没有。”
“你做梦,非嫡非长,还是你大功劳?有贤名?母妃,儿子有军功,只要查清楚这件事,儿子才是长子。”
“三公主是嫡出。”
……兄弟同时无言以对。
“可是她是女子,我们可以清、君、侧!”皇七子双目放光。
“啪”一声脆响,璟王给了皇七子一巴掌,五个指痕清晰。
“你打我?”
“我还揍你。”璟王气得浑身哆嗦,就要打皇七子。
“住手。”贵妃赶紧拉住璟王。
“殿下,娘娘,侯爷和周阁老到。”正在殿里不可开交的时候,内侍来报,算是解了这个围。
“父亲,舅公。”
“娘娘。”
“外公,王兄打我。”皇七子立刻向忠勇侯告状。
“这是怎么了?”忠勇侯满脸心疼。
“他说、他说……”
“我说要清君侧。”
“啪”这一巴掌更响亮!赠送者:周国公。
“舅公,你怎么能打他?清君侧有什么不对?”贵妃心中极度不悦,自己的小儿子,自己都舍不得碰一下,就算你是舅公又如何?儿子才是君。
“啪”这一次贵妃挨了一巴掌,赠送者:她亲爹忠勇侯。
“父亲!”贵妃懵了。
“这种话也能说么?”
“可是……”
“没有可是,清君侧,那是逆贼掩耳盗铃的说辞。”忠勇侯觉得自己因为贵妃这话肯定少活十年。
“可是现在陛下竟然立三公主为储君。”
“那就想办法让陛下收回圣意。”忠勇侯真是恨铁不成钢。
“那如果不能呢?”皇七子很急,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比兄长强多了,就是生的太晚,如果自己是长子,早就是东宫储君,哪像这个废物竟然还被人诬蔑!
“那就这样。”周国公无比冷静。
贵妃与两个儿子同时脸色大变。
“哼!你们想清君侧,兵呢?权呢?”周国公真想接着揍人。
“舅公和父亲……”贵妃还有些不甘心。
“周家的基业在西北方,京城府中私兵不足五百人。”
“冯家差不多的情况,你觉得凭借这些人能清君侧?”
“可以调集人马!”皇七子一扬下巴。
“那你知道三公主有多少人马吗?”周国公冷冷的看着贵妃,心中一片冰冷,皇七子年龄尚小也就罢了,她身为妃子,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难怪有两子依旧争不到储君之位,也难怪她坐不上后位,这一瞬间的周国公,真是累觉不爱。
贵妃则傻眼了。
“她、她……”皇七子眨眨眼,不太了解情况。
“你以为她的仗都是白打的?那些跟着她的兵都是她的人,还有皇城的守卫军首领是于大郎没错,京城的京军可是于二郎,那是与三公主同生共死的人,你觉得他会听谁的调派?”周国公与忠勇侯过来,原本是担心璟王受不了这个打击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现在看来,璟王还算理智,反倒是贵妃和皇七子有问题。
贵妃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这些她都没想过,皇七子更是傻了,他嚣张惯了,只是认为自己是皇子,所以尊贵,你们都要拥护我,如今周国公这一番话,简直让他的三观彻底碎裂,天潢贵胄也需要吃苦收买人心?
“瑾王出事的那个晚上,后来我打听说,公主半夜去了静思殿,是她私自去的,陛下并未传召,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皇城的大权在握,在皇城中横着走,你管了这么多年的宫务,半夜未经传召敢踏出绫绮宫半步?”忠勇侯真是快被气死了,这女儿往日里都看的什么?这般天大的事儿他竟然是从别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公主真是好手段。
“外公,舅公,此事只能如此吗?”璟王握紧了拳头,拼兵权,他拼不过秦康乐,他知道。
“等。”
“等?”
“对,我们不动,自有动的。”
母子三人面面相觑,这个动是谁呢?
没让他们等太久,圣旨下放的第八天,众位大臣苦劝无果之后,不但圣旨未曾收回,反而等来了昭告天下的诏书!诏书一下这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接下来就要祭天,祭太庙!
镇国公府从下旨册封三公主为储君就知道了,镇国公真傻了,与别人家不同的是,自己的孙子要尚主的,可是如今公主成了储君,那孙子怎么办?
“郎君,这、这、这公主为储君,泽儿怎么办?”镇国公夫人就直接问了。
“这、这……陛下既然有了这个决断,自是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镇国公也只能如此安慰老妻。
轮到面对自己孙子的时候,他就是另外一番说辞了。
“长寿,旨意你应该也看到了。”
“孙儿看到了。”卫泽有些恍惚,他真心觉得自己要未老先衰,两个人还没成亲呢,就给他这么大一个刺激,若是以后?卫泽不敢往下想。
“你与公主的婚事因为陛下龙体欠安而推迟,如今公主得封储君,他日你若侍奉左右,定要守住本心,不可僭越。”
“孙儿知道,可是祖父,公主有公主府,储君可是……”
“公主府与东宫都是皇家的。”镇国公的意思是,你尚主也不能呆在镇国公府。
卫泽一想,也是。
祖孙两个人都忽略了,尚主,生下的孩子姓卫,储君,生下的孩子姓什么?
第一百零一章
“父皇,您气色好多了,想来身上大好了,药过些日子也可以停了。”秦康乐现在吃住在静思殿。
“嗯。”皇帝很有精神,今天还下床走了两圈,他自己在心里估摸着,最多半个月,自己就能从新上朝听政。
皇帝闭着眼睛休息,很快听见乱糟糟的声音:“外面何事喧哗?”
“女儿也不知道,女儿去问问。”秦康乐放下朱笔,站起身,梁琦冲了进来。
“何事慌张?”
“陛下,珹王带着兵士围住静思殿,说是清君侧。”
皇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张着嘴,瞪大眼睛,随即呕出血来。
“父皇。”秦康乐连忙冲了过去。眼底流光一闪,果然按照自己的计划来,随即又有些看不起自己,秦康乐讨厌那种又当又立的人,可是她现在做的事儿岂不是又当又立,好处她占了,名声也有了,这是她立威的好时候,只是珹王也太不小心,还没等她派人引风吹火,自己就先起兵,阳谋就逼得他现形,没用阴谋也好。
“逆子、逆子、逆子……”皇帝浑身哆嗦。
“父皇保重龙体。”
“朕一直以为他年轻,所以才被尤家欺骗,没想到、没想到……咳咳!”皇帝直接晕了过去。
“父皇、父皇……”
“陛下、陛下……”梁琦眼看皇帝气得昏死过去,脸色瞬间苍白,陛下这时候昏死过去,谁来主持大局?接下来要怎么办?
“父皇!”珹王带着几个人闯进静思殿,就见到皇帝惨白着一张脸,嘴角有血迹。
秦康乐站起身,看着珹王。
“你竟然谋害父皇,杀父弑君,何以配储君之位?”珹王看着秦康乐冷笑。
“这儿都是你的人,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喽。”
“哼。”珹王上下打量秦康乐:“没想到吧,没想到我还能站在这里。”
“不,我想到过。”秦康乐看着珹王,脸上还是端庄得体的笑影儿:“因为父皇一直都想立你为储君,不过,现在这个想法被你亲手打破了。”
“哈哈哈哈……接着编。”
“现在就是你永远都没有机会得到父皇的宽容。”
“我不需要谁的宽容,也不需要他的认可,现在整个皇城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不,应该说整个京城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你确定吗?”
珹王眼中目光闪烁:“你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