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进化史-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里她仿佛海上的一叶浮萍,忽上忽下,无根无源,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公主、公主、公主……”
秦康乐睁开酸涩的双眼,定定的看着春巧哭肿的双眼。
“公主,您做噩梦了。”
想要开口,却只蠕动了一下嘴唇,春巧连忙喂秦康乐喝水,温热的一杯白水却喝出来甘甜的滋味,将水都喝下,秦康乐舔了舔唇问:“外面如何?”
“公主放心,敌军就在刚刚有些乱了,似乎是东边被攻打。”
“嗯,告诉外面的兵士,多烧热水,多煮肉,不要吝啬的东西,没时间休息也就罢了,务必吃饱。”
“是。”
看着春巧出去,秦康乐有一瞬间的茫然,她甚至开始自我怀疑,如此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紧紧是为了活下去吗?还是因为别的?如果紧紧是为了活下去,那么方法有很多,何必挑选这一条最辛苦的路?如果是为了别的,为了什么呢?
神智再次迷糊起来,秦康乐却只是闭上眼睛,然后挣扎着起身,战斗了一天,士兵们正是疲累的时候,她作为统帅绝对不能窝着不出门。
秦康乐的到来确实给疲累的士兵宛如打了一剂兴奋剂,原本有些惫懒的士气一下子高昂起来。
不单单是东面,西面的敌军也很快乱起来,秦康乐的嘴角向上翘,道:“杨将军。”
“末将在。”
“你带领那些轻伤者护送着伤员回玉树。”
“公主……”
“这场战斗不会打太久的,我们这里也不需要守太久,你们先走,我们断后。”
“公主,要放弃这里吗?”
“嗯,但不是现在。”秦康乐看着敌军,计算着时间。
无人敢反驳秦康乐的话,从太原开始,这位公主领兵就没有败过,尤其是在劫粮草上,如果不是她坚持带一万人,又挑了一个好埋伏的地方,他们真的会死伤惨重,所以这一回大家都选择听话。
敌人的混乱没有太久,似乎很快就镇静下来,秦康乐这边的压力骤缓,可是没过一会儿,压力比刚刚还要大,敌人疯狂的攻打这一方。
“将剩余的冰块全部抛出,然后先伤员,后步兵迅速撤退。”
“是。”
看着一队一队离开的兵士,秦康乐垂下眼眸,如果她是个狠的,那么就应该在多坚持一会儿,这样等其他三方人马追上来,敌军的损失会更大,可是她不想,所谓的坚持就是用人命去填,她不想让兵士白白浪费性命,即使放跑了敌军,他们这一次也会伤元气,在打起来,秦军稳胜,所以秦康乐命令撤退。
敌军果然如秦康乐所想,他们只是想打开一个缺口,秦康乐带着两千骑兵给其他人掩护,顺便给敌军制造麻烦。
那些骑兵都很崇拜秦康乐,公主的箭法极好,开一次弓就是三箭,而且箭箭不落空。
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敌军无心恋战,秦康乐也没有玩命儿去追,后来倒是与另外三路人马会和,这才又一马当先冲过去,将敌军的尾巴攻了下来,另其损失惨重。
一直到天亮,林靖烨命令收兵,就地休息,草草吃了一顿,然后赶回玉树。
回到玉树秦康乐沐浴后一头扎在床上,就睡的昏天黑地,一直到晚上才醒。
“公主,您可醒了。”
“我这不是好了么?”
“公主,这一次杀敌共有五万之众,还劫了大批的粮草,打了一个大胜仗,元帅已经将捷报发出去了,陛下肯定能很快收到,一定会嘉奖公主的。”
“嗯!春巧,传膳?”
“是,奴婢遵旨!”说着夏巧已经将吃食摆放到屋中的桌子上。
秦康乐终于恢复了作为一位公主正常的吃饭速度和礼仪,慢条斯理将膳食一扫而空,静坐了片刻之后出了屋子溜达,双巧则被她赶去睡觉。
秦康乐吃完在院子里面消食,溜溜达达,在树下见到了发呆看月亮的珩王,心中一动,走了过去。
“王兄。”
“三皇妹,你发热可好了?”
“好了。”秦康乐打量周围的环境。
珩王不傻,直接说:“大王兄在屋子里休息,五皇弟也是。”
“其他的没有,这一次大胜之后,王兄就莫回皇城了。”
珩王就是一愣。
“兄长们都大了,成人开府娶妻。”
珩王秒懂,看着秦康乐:“嗯,这次打胜,我想求娶一位边关武将家小娘子为妃。”
“王兄既然已经安排妥当,再好不过。”
“娶妃一事,还请皇妹在父皇面前美言几句。”
“王兄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他日皇妹寻了驸马,我们在一同畅饮一杯。”
“一言为定。”秦康乐点头。
兄妹二人各自回房,秦康乐长出了一口气,珩王无心皇位,如今又立了大功,一旦回到皇城,难免陷入泥潭,倒不如镇守边关,虽是清苦,却轻松自在,而且守卫边关,有实权,哪怕新皇登基,他也能过上逍遥日子。
“公主,这边关的过年同京城不太一样呢!”
“嗯。”新年将近,秦康乐与睿王便决定过了年,天气回暖一些在走。
秦康乐带着帷帽,走在玉树城里,这里家家户户挂着红灯,街上店铺小贩并未因为战争而减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秦康乐也忍不住嘴角上翘。
这是秦康乐吃的最开心的一个团年饭,就她自己一个人!!林靖烨亲自问过她团年饭怎么吃,隐晦提出是否同自己的妻子女儿吃,被秦康乐拒绝。她也回绝了与三位兄长一起吃的事儿,而是在屋子里自己吃。
吃的饱饱的,秦康乐揉着肚子满脸笑容,不用端庄的坐着,不用说话,也不用看着气氛,更不用讨好,真正的吃饭吃到饱,揉着胃部,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公主今儿心情好。”
“嗯!那个松茸真的不错。”
“皇城中的也没这里的味道好。”
“这里的是新鲜的。”
“嗯。”发现公主没了声音,春巧一看,竟然睡着了,吃了饭就睡,岂不是会不舒服?春巧有些犹豫,自己要不要将公主喊起来呢?眼看公主睡的香甜,只好作罢。
同夏巧一同也去休息。
第八十六章
这是一个轻松的新年,秦康乐的心情一直都非常好,至于璟王和五皇子之间不阴不阳的几句话,完全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
正月十五的时候,这边也有赏灯之处,相比于皇城中的奢华精巧,这边的灯笼则简单大方的多。
还有猜灯谜的,看着男女老幼一个个冥思苦想的样子,秦康乐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小娘子,买盏灯吧。”眼看秦康乐一身绫罗,上面还都绣着花儿,身后还跟着两个侍女,心思灵活又大胆的老板开始开口揽生意。
秦康乐走了过去,最后选了一盏羊?造型的灯,秦康乐完全没看出四四方方的灯上面有两个尖三角的就是羊,但是老板说是,那就是。
正月十六,睿王与秦康乐开始了返回皇城的旅途。
与来时的千辛万苦,提心吊胆不同,回去的时候,秦康乐完全由睿王做主,她每日除了吃就是睡,昌泰十九年开了一个好兆头。
秦康乐开了一个好兆头,皇帝开了一个很差的兆头,宫中正月里生的皇九女还没过洗三就夭折了,这是皇帝第二个夭折的孩子,感情上文孝皇后的嫡子比较深,毕竟养到了三岁,又是正妻生的,但是打击上,却是皇九女的打击大。
孩子是秉父母之精血而成,父母少年时精血旺盛,生下的孩子骨髓盈满,阴阳调和,因此身体健壮,父母老年之时偶然怀孕,生下的孩子骨髓不满,身体虚弱,生下皇九女的是白修媛,正当壮年,那么孩子会夭折,自然就是他的身子骨不行了,大多数的人都怕老,更怕死,何况帝王?皇九女的夭折提醒他,你老了!
那些朝臣也不省心,开始上奏本让皇帝立储君,这对于现在的皇帝来说简直就是游戏中的暴击,因此皇帝很郁闷。
秦康乐回来之后,自然同睿王一样交旨,皇帝在静思殿召见的他们。
“皇兄万安。”
“父皇万福。”
“起来吧,赐坐。”
睿王与秦康乐起身,然后一左一右的坐下。
“皇兄清减了!”睿王抬头看见皇帝,真是吓了一跳。
皇帝摆摆手,有气无力道:“那边战事如何?”
“年前打了一个大胜仗,敌军伤了元气,如今已经不足为据。”睿王简单概括。
皇帝点点头。
“此去辛苦,你先回王府休息。暂时不用上朝。”
“谢皇兄。”睿王转身离去,心中叹惜,因为皇九女,皇帝竟然如此憔悴。
“父皇,总是九皇妹没福做您的女儿,若是累了您的身体,岂不是她的罪过,怕是来世也没福了。”
“唉,朕知道,就是一时有些放不下。”
“父皇疼我们,女儿都知道。”秦康乐说着站起身,为皇帝倒了杯茶亲手捧上。
皇帝接过茶杯,押了一口茶,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这一次出去,辛苦你了。”
“女儿为父皇办事,应尽之责,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朕绝不回亏待你。”
“谢父皇。”
“来,你看看,这是朕给你大皇姐挑选的地方,你看看如何?”将御案上的图纸指给秦康乐看。
“在三王兄的王府旁边?”
“正是,他们是一奶同胞,挨得近些也有个照应。”
“父皇圣明,想必三王兄和大皇姐还有德妃娘娘一定很高兴。”
皇帝点点头,心情终于好了些,道:“一路上你也劳累了,先回去休息吧,朕给你放三天的假。”
“谢父皇。”
秦康乐回到明玄阁,明玄阁上上下下跪倒一片:“恭迎公主回宫。”
“都起来吧。”
众人这才各司其职。
“双巧每人放假两天,钱嬷嬷,明玄阁上下每人赏十两银子。”
“谢公主。”
这边刚把话吩咐过去,那边梁琦就带了一堆的赏赐过来。
“奴婢给公主请安,公主金安。”
“请起,坐。”
“谢公主。”梁琦坐下,满面笑容:“公主,这些都是陛下的赏赐。”说着小太监们低着头鱼贯而入,手中捧着各色匣子,足足有十六个。
“谢父皇赏赐。”
“公主殿下得赏也是应该的,此次督运战马可是大功一件。满朝上下谁人不夸公主的好魄力!”
“一路上全仰仗王叔,剩下的也不过是父皇庇佑,运气好而已。”
梁琦笑而不语,端着秋翠上的茶,喝了一口:“公主您先休息,奴婢回去交旨。”
“好。”
第二天就是各个姐妹结伴而来看秦康乐,秦康乐将准备好的小礼物一一奉上,都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占的不过是一个趣味儿,皇城中见不到的糙东西,尤其是那盏羊灯笼,看得这些没出过皇城的公主们新奇不已,天下间竟然还有这么简陋的灯笼。
然后就是内外命妇送的礼物,各种各样,秦康乐狠狠的发了一笔财。
第八十七章
放假三天结束,秦康乐再次去勤政殿,这一次韩嬷嬷与钱嬷嬷亲自为她梳妆,公主及笄自然不能同未及笄时候的打扮一样,以前实在是过于素净,如今必须不行。
秦康乐木着一张脸,依旧梳着百花分肖髻,以前只有两三根白玉簪子,如今不行,韩嬷嬷给秦康乐准备了一堆的首饰,眼看着钱嬷嬷要给她带凤凰展翅衔珠凤钗,吓得秦康乐连连摆手,只说过于张扬,最后无奈,自己选了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足足有三四两,秦康乐开始为自己的脖子哀悼。
衣服上强硬的给她穿上了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下面配镂金百蝶穿花云缎裙,秦康乐站起往外走的时候,差点儿没摔一跤,还是姽婳眼疾手快,扶了秦康乐一把,这才站稳,姽婳得到韩嬷嬷一个赞许的目光。
当秦康乐再次站立到勤政殿上之后,前朝后宫的人都有一种更加的微妙的心里,原本以为公主回来也不会在勤政殿了呢,第一点自然是公主及笄,在见外男就是不成样子,哪怕公主是君,大臣是臣,总是不好的,其次淑妃得宠,皇六子也得宠,而且皇六子年纪也小,在勤政殿这么久也没出纰漏,没想到,三公主一回来,依旧在勤政殿,可见这份儿圣宠真是独一份儿。
不知道是由于那边开战还是因为不安份的世家都在秦康乐手里吃了亏,如今朝堂之上一片和乐,就是偶有地方受灾,当地的官员也都迅速组织赈灾,朝廷拨些钱粮就可以,完全不用费心其他。
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吵吵嚷嚷的立储之声也淡了下去,在没有人提起,因此一个月下来,皇帝原本瘦下去的肉都养回来不说,还胖了些,整个人精神奕奕,红光满面的。
皇帝批奏本批的乐呵,大多都是报喜的,今儿林靖烨那里又来了捷报,因此皇帝的嘴角一直保持着上翘的姿势。批完奏本,皇帝拿出一个小册子。
“你看看,这是朕与德妃看好的人选,都是不错的小郎君。”
“父皇与德妃娘娘都看好的人,自然是不错,那、这次请大皇姐过来,是想让大皇姐自己挑选一个?”
“嗯,德妃同她说起过,只是她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朕想着,毕竟是她出降,自己有什么想法,以后日子也能过的更平顺一些。”
秦康乐眨眨眼,有点儿呆,她万万没想到她的皇帝爹如此开明,不,应该说是心软,对身边的人都那么心软,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儿,不好听的就是妇人之仁。作为一个皇帝他这个性子并不合格,所以才会被世家勋贵欺压,但是不能否定,他对于儿女都很关心,想想后世那些控制欲超强的父母,如今在这个父母之命大如天的年代竟然还能想到女儿的心思,算得上一位好父亲。
“怎么?”见秦康乐有些呆,皇帝出言询问。
“父皇恩典,一会儿我就去昭阳阁,问问大皇姐的意思。”
“嗯,朕希望你们都平平顺顺的。”
“有父皇庇佑,一定会平顺。”
皇帝抚髯而笑。
“父皇,女儿告退。”
“嗯。”
秦康乐上辇,直接吩咐道:“去昭阳阁。”
一路上晃晃悠悠,到了明玄阁,落辇,就见大公主已经在正殿门口等着了,秦康乐笑吟吟的快步走了进去。
“大皇姐。”
“今儿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这话说的,好像我平时就没来过似的。”
“贫嘴。”姐妹二人拉手并肩进了正殿,然后落座,宫女上茶。
“我今儿来,是奉命来的。”
“奉命?”
“是,给你这个。”秦康乐亲自将小册子递给大公主。
大公主早就看见秦康乐手里有一本薄薄的小书册,正想问呢,没想到竟然是给她的。
打开一看,满面通红,立刻合上。
“这里只有你我姐妹二人,大皇姐看看,这也是父皇的一番心意,希望我们姐妹事事平顺。”
“父皇的恩典我自是知道的,只是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
“这是自然,这些人父皇都看的好,所以这也是父母之命,不过在父皇看好的人中你在选一个你自己也看好的。”
“这……”大公主满面娇羞。
“哎呀呀,你快些选了来,有这个选择,以后我自己也好选呐,如果你不选,以后我自己选岂不是没脸。”
“好不知羞。”大公主嗔怒的瞪了秦康乐一眼。
秦康乐嘿嘿一笑,脸皮比城墙还厚。
“好姐姐,你就选个吧,我明儿也好回去交旨不是?”
大公主将册子打开,在永康伯江家三郎君那里用指甲划了一下,然后合上,递给秦康乐。
秦康乐迫不及待的打开观看,然后一脸的恍然大悟:“这个人我有印象。”
大公主低垂着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们家的规矩礼仪确实不错,我记得当初的江六郎年纪小小,举止就已经很能看了,大皇姐好眼光,妹妹在这里先说一句恭喜喽。”
“贫嘴。”大公主满脸通红,开始挠秦康乐的痒痒。
姐妹二人笑闹了一阵,秦康乐又在昭阳阁混了一顿午膳,这才回自己的明玄阁,她挺高兴的,皇帝爹如此开明,估计到自己选驸马的时候也能有些发言权,不过随即她脸上的笑容就僵硬掉了,好像、大概她除了自家的兄弟她完全不认识任何一家的郎君!!!
第二天,依旧是批阅奏本结束之后,秦康乐才说:“父皇,女儿幸不辱使命,将答案问了出来。”
“哦?是哪家的小郎君有这个福气?”
“永康伯府上的嫡次子,江三郎。”
皇帝点点头,脸上带笑:“他们家规矩极好,江三郎也不错。”顿了一下才道:“眼光不错。”
“是,当年大侄儿周岁的时候,我见过江家的六郎君,小小年纪,行止很是得当。”
“你去告诉德妃,让她宣永康伯夫人进宫,商定一下此事。”
“奴婢遵命。”梁琦高高兴兴的领了这个差使。
“唉。”
“父皇因何叹气?可是舍不得大皇姐?”
“这到不是,玟慧就算出降开府,也是在皇城之中,朕想见随时便能见得到。是你珩王兄。”
“珩王兄?”秦康乐眨眨眼,开始装傻,其实她心里已经明白,想来是珩王上了奏本,说明自己要镇守边关的事情了。
“嗯,林卿家昨儿送来了捷报,大破藏军,对方年年纳贡,大军很快就能班师回朝。”皇帝叹了口气:“可是边关总要人镇守的,原本的边关守将朱庆峰还是不错的,只是这一次大战开始的时候伤了腿,那边天寒,落下了毛病,不能继续留守了。”
“那就要在派其他人镇守了,与珩王兄……啊!难道是珩王兄想驻守边关?”
“不错,朕原本打算让林卿家镇守的。”
“可是大舅父不是贵省的郡守吗?当初拜帅也是权宜之计。”
皇帝点点头:“你怎么看?”
“大舅父本就是郡守,留着帅印恐怕也不妥当,至于珩王兄,既然想守边关,那就守着吧,虽然苦寒一些,但是边关的守将是王兄,总是比外人强些。”
皇帝沉默不语,这道理他自是懂得,只是心疼儿子罢了,罢罢罢,既然是他自己也愿意的,那就这么办吧。皇帝提笔在珩王的奏本上批了“准”字。
“不过他这次也要回来,朕要为他选一名门淑女为正妃,还有你五皇兄也不小了。”
“父皇赏不赏女儿呢?”
“嗯?”
“在边关的时候,也赶上过有人娶妻,我便胡乱的说了一嘴,说还是京城的大家闺秀得体。”
“你珩王兄怎么说的?”
“父皇圣明,一下子就猜到了,王兄说‘大家闺秀确实得体,可是边塞苦寒怕是不相得宜。’当时我没怎么明白,现在么,女儿懂了,想必那时候王兄就想驻守边关。”
皇帝点点头,想了想,看来不能找一个大家闺秀。
永康伯的夫人接到了德妃的示意,回府就同永康伯说了,永康伯府上下那叫一个高兴,江三郎是嫡次子,在荫封上没有太大的优势,如今尚了公主,那么虽然他自己的前程也就是闲职了,但是孩子不一样,长子必定是侯爵,平白得一个爵位,谁家不高兴?
江家请了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为媒,很快就将此事定下。
事情刚刚定下没多久,林靖烨率领大军就回来了,各个的意气风发。
林靖烨自然有封赏,皇帝大手笔,封了林靖烨为武宁伯,一个伯爵的位置,让朝堂上下红了眼,可惜看看勤政殿皇帝身后站着的三公主,这只能把这份嫉妒吞回肚子里。
然后林靖烨在京城只休息三天,就回了贵省继续做他的郡守,至于璟王得了皇帝的肯定,赏赐如同流水一般进了璟王府。
皇五子封珹王,贤妃喜的落泪,总算是熬了出来。
第八十八章
珩王很着急,他急着回边关,他的两位兄长一位弟弟轮番到他府里联络感情,实在是太糟心,这时候他就想到秦康乐的幸福了。
被珩王羡慕的秦康乐一点儿也不幸福,原本德妃就跑的勤,这会儿剩下的三妃没事儿就到她这明玄阁来串门联络感情,简直不能更坑。
珩王的妻子定的很快,就是朱庆峰的嫡长女,一身马上功夫不逊于秦康乐,从小在边塞长大,完全符合珩王的预期,这事儿也是他自己像皇帝提的,皇帝觉得委屈儿子在边关,一口答应。
然后就是珩王的婚礼,礼部是熟练工,珩王府也是现成的,秦康乐闷不吭声送了一份大厚礼,珩王记在心里,新婚后第三天就向皇帝辞行,带着新婚妻子回到了边塞苦寒之地。
那些世家勋贵老狐狸都暗赞一声聪明,同时又松了口气,自己没得到珩王的帮助,其他人也没得到不是?
珩王走了,还剩下三公主不是?秦康乐的日子越发的难过了。
而大公主府和珹王府也都在紧锣密鼓的修建。
然后就是为珹王选正妃,贤妃可谓是煞费苦心,珩王摆明了不参合储君一事,那么剩下的对手就只有璟王、瑾王,还有皇六子,皇六子年纪小,没有太大威胁。
璟王娶的是郑阁老的孙女,瑾王王娶的是王阁老的孙女,无论是郑家还是王家在秦朝都是顶级世家,那么自己的儿子呢?正妃的身份绝对不能低于这两个人的正妃,否则基本就是被踢储君继承人的候选了。
秦朝顶级的世家就那么几个,山东王阁老家,德妃江浙沈家,江西郑家,北塞林家,原本还有一个江苏梁家,不过这几年被沈家打压,子弟中有大本事的不多,还有同在山东一带的纪家也不错,只是纪家钱财虽然多,有本事的人却不多。
思来想去,贤妃最看好的,还是林靖涵的嫡长女,想到林家的本事,在想到秦康乐的本事,贤妃打定了主意要游说皇帝同意林家女。
“这是朕给祥旭挑选的正妃候选人,你看看。”皇帝拿出一本小册子,给了贤妃。
贤妃心中高兴,当初无论是璟王还是瑾王的婚事都是皇帝一言堂,贵妃与德妃完全没有插嘴的份儿,到自己里与商量,这份殊荣就难得。
“陛下看好的,肯定都是好孩子。”
“家教,门风都很好,但是小娘子也要你亲自看看。”
“陛下恩典。”贤妃打开小册子观看。
如果不是入宫数十年已经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本事,贤妃大约能当场摔了这小册子,册子上一共有四个候选人,一个是梁家长女,一个纪家长女,还有一个是尚家的长女,还有一个则是兵部尚书的嫡长孙女。
梁家已经被沈家打压,虽然名声上还是一流的世家,但是谁都知道,只有其名无有其实,纪家是富裕,但是却类似于商人,从前朝开始起就没有能出大官的人物了,至于尚家,就是那个望门寡的家族,实实在在的二流世家,至于兵部尚书不用说别的,单单从官位上看就被两位丞相压了一头,这不是摆明了自己的儿子不如璟王与瑾王么?
“陛下选的都是极好的,臣妾没有意见,只是几位小娘子平日里少进宫门,臣妾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她们德言如何。”贤妃这话说的很有技巧,先说明自己对皇帝选定的人选给予肯定,然后隐晦的提醒皇帝,这些人进宫的资格都少,家世不行啊。
“这个不是问题,王府还在修建,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查看。”也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什么的,皇帝完全不在意。
贤妃咬了咬下唇,道:“陛下圣明,不如臣妾办几场赏花宴?”
皇帝点头:“可以。”
贤妃大喜,连同刚刚珹王正妃候选人家世不行这个的郁气都化解了大半,赏花宴,都是皇后才能办的。妃嫔不是后宫的主人,没有资格办赏花宴,她这个时候提出来也有些试探皇帝的意思,没想到皇帝一下子就同意了,难道说……如果真是那样,自己的儿子就是嫡子,储君之位就是板上钉钉的,正妃的出身就是差些也无妨。
贵妃与德妃得到贤妃可以举办赏花宴挑选未来儿媳的信息时,贵妃直接摔了手里的茶盏不够,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扫落在地,就是一贯温厚的德妃也气得摔了茶盏。
赏花宴,这个象征意义太大,除了皇后谁有这个资格邀请一众贵妇贵女来皇城赏花?只有身为女主人的皇后才有这个资格!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原本因为二王的归来又开始因为奏立储君而吵架的,一时间都傻了眼,随即拥护珹王的人马大喜过望,恨不得直接就说:“看,我们娘娘要当上皇后了,珹王就是嫡子,就是储君。”
“娘娘,不过是赏花宴罢了,据说珹王妃的出身并非十分高贵,也许这是陛下的补偿呢。”秋菊劝着贵妃,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珹王妃候选人的出身都不高,这不是什么秘密。
“不管是不是补偿,赏花宴陛下都让她办了。”
“璟王殿下才是长子。”
“嫡庶尊卑。”
“娘娘……”
“备辇,去明玄阁。”
“娘娘,现在去?”
“现在去,这个时候公主应该已经从勤政殿回来了。”
“是。”
贵妃上了步辇,一路之上终于将自己的黑脸调整成了带笑的模样。
秦康乐用了午膳,正打算看会儿书,没想到贵妃登门了,长叹一声,日子真是越来越糟心了。还得出去迎接,当然,她可以不迎接,不过这不符合她一贯温厚有礼的形象。
“贵妃娘娘今儿怎么有空来看我?”
“听闻公主得了一件金银丝九凤戏牡丹织锦披风,我也想看看,这不就不请自来了么!”
“婀娜,把那件披风拿来。”
“是。”
“娘娘若是喜欢,我让底下人在做一件送给娘娘。”
“上面是九凤戏牡丹,给我岂不是僭越了,如果少一只凤凰,怕是也没有那个韵味儿,我呀,就是过过眼瘾,而且我听说这秀的手法很一般,我比较好奇这个。”
“秀的手法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的女红,娘娘是知道的。”秦康乐的脸皮极厚,对于自己至今拿不得针捻不得线的问题完全没有羞/耻心,反而一脸的理直气壮!
“贵妃娘娘。”婀娜将衣服拿来,放到托盘中,跪下给贵妃看。
贵妃拿起衣服上下观看,不住的点头:“秀法果然出众,就是这披风略厚了一些,否则过些日子的赏花宴上穿着,定能让她们都眼馋一回。”
“赏花宴?可是贤妃娘娘操持的?”
“正是。”
“我是不参加的。”
“公主?”
“这个赏花宴主要是给珹王兄挑选正妃之用,我去凑什么热闹?”
“这话说的也是,主要是选妃用。”
“正是。”
贵妃的心立刻舒坦无比,只是选妃用,三公主都不参加,所以这个赏花宴也就是一个名,按照后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