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这个理儿,四妃管理宫务勤勉公允,反倒这些男人还不如妇人。”皇帝恨得牙根儿都痒痒。
    两王与四个皇子恍然大悟。
    “你们两个都成家了,朕开笔之后都去当差,好好想一想,怎么抑制贪腐。”
    “是,臣弟遵旨。”
    “还有你们四个,既要多读书,也要活学活用,跟你们妹妹学学,见微知著。”
    “是,父皇。”
    “嗯,都下去吧,朕乏了。”
    “臣弟/儿子/女儿告退。”
    这边完事了,那边宫妃也差不多都送娘家人离开了。

第三十二章

秦康乐出了静思殿,直奔明玄阁,路上秋翠就说:“禀公主,林夫人在明玄阁,林夫人过来的时候您在静思殿,韩嬷嬷做主留下的。”
    “嗯。”秦康乐对于美人妈很依恋,也亲近,但是这不代表她对林家就亲近,林家入宫的次数太少了,一年都见不到两回,还都是远远的(节日时林夫人入宫领宴)这感情自然就淡淡的,今年她生日的时候,林家倒是送了不少的东西。
    “公主金安。”
    “舅母请起。”
    “公主,寒舍在京郊那里得了一处温泉庄子,想请公主去瞧瞧。”相比较于上次林靖烨夫人的忐忑,这一次林靖涵的夫人有底气多了,上次嫂子回来她就见到了,嫂子说公主是个有分寸的。
    秦康乐有一瞬间的惊讶,随即想起来了,公主皇子都是可以出皇城的,当然,不是哪里都能去的,但是去外家,或者是哪个达官贵人的小娘子相邀,其实都可以去的,可惜秦康乐日日在勤政殿,她并没有出去过。
    “舅母邀请,却之不恭,而且这温泉庄子我还没去过,不如我问问大皇姐二皇姐要不要来,我们姐妹三人也有一个伴儿。”
    “如果公主们同去,臣妇府上可真是蓬荜生辉了。”
    “春巧,你去昭阳阁,夏巧,你去听风阁,问问两位皇姐,一起去温泉庄子吗?”
    “是。”
    两个宫女赶紧带了人去报信,这边秦康乐则与林夫人闲聊,秦康乐问问家中外祖母,外祖父如何,然后在问问林夫人的子女如何等等,就是一个没有边际的八卦。
    大公主与二公主都不在自己的寝宫,都在自己母亲那里说笑。
    皇子们从勤政殿回来之后,都去了自己母亲那里,那些妇人们自然知趣儿告退。
    贵妃在知道皇长子得了皇帝赏赐之后,心中大喜,绫绮宫上下和乐一片。
    德妃正与女儿说话呢,儿子回来了,自然高兴,结果问明白静思殿的经过时,德妃瞬间沉默,她虽然比贵妃晚入宫,可是她从来没服气过,在这么多年彼此交锋她也输过,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死脑筋的儿子,德妃真是心塞塞。
    富昭仪就没有这么多烦恼了,儿子不需要表现的怎么出众,平庸就好,将来封王,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行了。
    贤妃知道儿子被皇帝表扬,喜上眉梢,咸池宫上下也是一片和乐。
    许修媛没有儿子,娘家人不够入宫领宴,她就同女儿闲聊。
    “娘娘,明玄阁来人了,是找二公主的。”
    “让她进来。”
    “公主殿下、修媛娘娘金安。”
    “起来吧,何事?”
    “我们公主想问公主殿下是否去温泉庄子疏散一下。”
    “温泉庄子?”
    “是,是公主的舅家林夫人相邀。”
    “我去。”没等许修媛发话,爱玩儿的二公主一口答应。
    “是。奴婢先告退了。”夏巧有眼色的退了下去。
    许修媛想想,女儿出去玩玩儿也好,就只是帮忙打点带去的东西。
    德妃那边得了消息,大公主原本不想去的,她觉得女子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家去的时候都不多,何况是林家,林家才是真正的国舅。她去算什么!
    德妃看女儿的样子就知道她不想去,不过在听了儿子在勤政殿发生的事,她倒是想让自己的大女儿与秦康乐多联系,三公主明显是个聪明的,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在皇帝面前替四妃美言,还滴水不漏的,真是聪明!
    大公主孝顺,自然不会反驳德妃,也答应了。春巧回去复命。
    “母妃,我不想去林家。”
    “论起来,林家也是你的舅家,去看看没什么不妥。”
    “可是……”
    “我知道你的想法,可是这样你才能拉近你与三公主的关系。”
    大公主抿唇。
    “她在勤政殿伺候,能得到很多消息,这一次又在陛下面前夸耀我与其她三妃,可见她心胸宽广,人也厚道,你们本是姐妹,多来往总是好的。”
    “母妃,我知道了。”大公主自然懂得,虽然母亲从来没说过,但是她心里怎么想的,她多少能猜出一二,皇帝没有嫡子,贵妃那边是长子,可是大家都是庶子不是么?自己的兄长也是很好的。
    “舅母,看来你要忙了。”
    “三位公主都来,是我们林府的荣幸。”
    “那舅母就先回去准备吧,明天我们一起过去。”
    “是,臣妇告退。”
    林夫人回去同林靖涵一说,林靖涵缕着胡子,心中叹惜,这公主也太精明了点儿。
    初二一早,秦康乐每天醒习惯了,赖了一会儿床,起身,收拾好之后,刚上步辇,二公主那边的宫女就过来了,说二公主已经准备好了。紧接着大公主那边也来人了,三个人一回合,四妃那边将仪仗也都准备好了。
    公主出行,有官兵静路,黄土垫路,清水撒街,还有前呼后拥伺候的人,还是大公主说:“新年正是平民百姓欢庆的时候,我们出行如果仪仗俱全,定然惊扰民众,仪仗什么的少些,多两个人保护也就是了。”
    众人自然齐齐称赞大公主体恤庶民。即使是这样,也占了半条街。
    因此三位公主除了保护的人多些,很多仪仗并没有带出来,她们也没有去林家,而是跟着林夫人直接到了温泉庄子。
    三姐妹下了步辇,直接到了庄子里面的正堂,大公主居中,两个妹妹在旁边。
    林夫人率领林府上下给三位公主请安。
    “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大公主带笑。
    “舅母,这一路走来,我看景致方面颇有些看头。”
    “这庄子的主要用处就是赏景儿。”
    “果然好看。”
    “三位公主一路劳顿。不如就去温泉汤洗漱一下。”
    “就是奔着这个来的,这就去。”秦康乐快急死了,温泉啊,以前她也去泡过,不过是跟着所谓的家人一起,她完全没有享受到,只看弟弟的白眼了,因为那时候恰好是父母帮她开店之后,她弟弟觉得她分了家产,却从未想过,没有她的好手艺,家中的小吃摊子能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独树一帜?
    林家确实费了一番心思,有大汤有小汤,姐妹三个人一商量,自然是在一起,还啦了秦康乐的表姐林家小娘子。
    大汤那里云雾缭绕,周围则是白雪红梅,仿若人间仙境。
    “这里好漂亮。”二公主看着周围的景致,喜欢的不得了。直接开口称赞。
    “确实不俗。”大公主也是神清气爽。
    秦康乐则是直接看呆了。古代人真是会享受。
    “我觉得我快要睡着了。”秦康乐懒人病发作,身子泡到暖暖的水,瞬间就进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
    “聊聊天,怎么就会睡着呢。不是刚起?”大公主看着秦康乐,有些不可思议。
    “我就喜欢睡觉。这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儿。”秦康乐才不管那些呢。
    ……其她三人一起无语。
    “公主,这是新做的点心,公主们尝尝。”林夫人派人送来了糕点。
    秦康乐表示欢迎。
    三个人边吃边泡温泉,还有景致可赏,十分惬意,可惜温泉不能久泡,尤其是她们年纪又小,更不能呆太长,恋恋不舍的,四个人起身。
    林家为了迎接三位公主的到来,可谓是煞费苦心,泡温泉这个很容易饿,但是因为有点心垫肚子,绝对不会很饿,吃青菜会觉得空荡荡的不够饱腹,吃肉又会太腻,因此林家别出心裁做了以海鲜和鱼为主的菜。果然另三位公主胃口大开,吃的高兴。

第三十三章

这庄子除了温泉,还有不少的梅花可赏,因此吃了午膳之后,就去赏梅。秦康乐真心没啥想法,梅花虽好,也不如暖暖的被窝唉,不过要陪着,嗯!暗香浮动,其实也挺不错的。
    “这么漂亮,插到瓶子里面放到屋子里,肯定也好看。”二公主喜欢的不得了,其实宫里也有梅园,但是今天心情好,就觉得这里的份外好看。
    “正是。”大公主附和。
    “那就剪几枝梅花,放到房里。”
    “是。”
    立刻就有专管梅花的女孩过来,(其实原本也有所谓的花匠的,但是公主在这里,男人都被清理出去了)
    管梅花的是一对儿小姐妹,看年纪也就十五六模样,虽然没多漂亮,但是这时候的女孩子精神,有朝气,小姐妹应该也是受过特别训练了,虽然在请安的时候有些颤音儿,但是规矩上并未出错。姐姐叫阿秀,妹妹叫阿媛。
    “把那一枝剪下来。”二公主上下观看,看好了自己喜欢的。
    “是。”小姐妹上前一个压枝,一个就剪了下来,手法干脆利落,尽量不损伤梅树。
    “姐妹之间就是有默契,你们平时做什么?”
    “回公主,平时白日也是修剪四季的花木。晚上则一起做做绣活儿。”
    “你们两个一直配合?”
    “是。”
    “晚上做绣活儿,有些伤眼吧。”二公主天真无邪。
    “临睡之前做一小会儿,不打紧的。”阿秀回到。
    “临睡之前?你们在一起睡?”
    “是啊,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睡。”阿媛语音里有一丝得意,自己家的大人在下人堆里颇有几分体面,所以她们姐妹才能两个人一个屋子,那些日子不好的人家,一家人挤在一起呢。
    大公主和二公主都误会这一丝得意了,她们都想到了自己从来没同姐妹一起睡过,二公主心直口快:“大皇姐,三皇妹,我们还没一起睡过呢,要不要今晚一起睡?”
    “好啊,我们也抵足而眠。”大公主来了兴致。
    “这里是别院,床铺并不宽大,睡三个人怕是会拥挤。”林表姐出言。
    “这样啊……”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有些扫兴。
    “这有何难,大皇姐二皇姐,你们在一起睡就是了。”
    “那你的呢?”大公主总不能扔下一个妹妹。
    “我和林表姐一间屋子,也是姐妹抵足而眠哦。”
    “这主意好。”二公主立马同意。
    大公主也点点头,想到母亲的话,其实她应该与秦康乐一起睡,但是秦康乐与林家小娘子才是真正血缘上的表姐妹,这样就这样吧!
    这边商量好了,那边就有下人去回复林夫人了,林夫人眼睛一亮,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就是想请公主给几句示下。大哥与大嫂临行之前都叮嘱过自己夫妻,凡事多听公主的。
    晚上林府准备的菜色则以青菜为主,毕竟大晚上的吃的太油腻总是不好。
    用了晚膳,在月色下又赏了一翻梅花,发现与白日看的又有所不同,朦胧月色之下梅花仿佛化作了梅花仙子,更美了。
    三位公主是真真的心满意足,觉得不虚此行。
    睡觉的时候,林小娘子与秦康乐一起躺在床上。
    “表姐,你平日在家都做些什么?”
    “陪母亲说说话,与妹妹们在一起学习女红,读书。”
    “真悠闲。”秦康乐深深的嫉妒了。
    “公主每日很忙?”
    “是啊,每日在勤政殿就要半天,甚至大半天,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
    “公主在勤政殿陪伴陛下,日日尽孝,是好事。”
    “嗯,是好事。”秦康乐似乎有些困,声音越来越低:“去年抄了几个官员的家,父皇想不到的是这些小官家底如此丰厚。”
    “都是盘剥百姓的?”
    “可不,取之于民,还之于民,父皇必要惩戒的……”秦康乐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公主?”林小娘子轻声唤道,发现人已经睡了。将刚才的话琢磨了一下,没想明白,仔细记下,明儿跟父亲母亲说去。
    身体的生物钟是个神奇的东西,明明知道不用去勤政殿报道,但是还是早早的醒过来,一看,外面还黑着呢,看着林表姐熟睡的样子,秦康乐叹惜,还不如投胎个闺阁小姐呢,起码不用这么累。她忘了,闺阁小姐也不是好当的,单单一个女红就能要了她的命。
    胡思乱想,终于到了辰时,林表姐也醒了,两个人开始洗漱,不得不说林夫人准备的真的很到位,早晨起来秦康乐就要沐浴的习惯她也亲自问了秦康乐身边的宫女,然后给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早膳是清粥小菜,一点儿都不腻歪,溜达了一会儿,已经在外面梅树下搭了烧烤架子,新鲜的羊羔肉和鹿肉令人食指大动。
    秦康乐的口水差点儿留出来,自从到了这边她还没吃过烧烤呢,上辈子的小时候总是挨饿,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烤东西吃,土豆儿,地瓜,还有蚂蚱(蝗虫),还有螳螂,好吃的不得了,到了这边,皇城里面没看见有人吃,她也就没敢提议,还以为没有呢,看来不是,奇怪,皇城里面怎么没人吃呢?(傻孩子,以前你跟着太后,谁会没事邀请你吃烧烤?自立门户不久交际都没展开呢,你又在勤政殿打工,忙的跟什么似的,哪有吃的功夫?)
    欢欢喜喜的吃着烧烤,在天南地北的瞎聊,时间过的飞快,沟满壕平之后又去泡了一会儿温泉,将身上烧烤的味道彻底洗掉。然后——然后就起驾回皇城,能出来住一天,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你还想在别人家住几天?
    三位公主走之前林府庄子的上上下下都得了重赏(三份赏叠加)也不枉这些下人忙活这一回。
    送走了三位公主,林小娘子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她就到被叫到了正堂,除了她亲爹林靖涵,还有一些林家子弟,都是在京为官或者是在京城周边当官的,往日里,林小娘子是见不到这些人的,虽是本家,也男女有别,看来今日是破例了。
    “父亲。”先给父亲请安,然后又对着其他人施礼。
    “公主可有说什么。”
    “有。”
    “怎么说的。”
    “昨儿女儿与公主同住,先是说了些闲话,后来公主说如果不是抄家,至尊想不到小官的家底如此丰厚,还说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说至尊必要严惩,然后公主就睡了。”
    “公主快睡的时候说的这个?”
    “是,公主的声音很低,如果不是我就睡在她枕边,万万听不到的。”
    “果然精细。”
    “公主就说了这些。”
    “是,女儿记得清清楚楚。”
    “好,你先陪你娘去吧。”
    “是,女儿告退。”
    “诸位想想,公主这是何意?”能被林靖涵请来开会的人,自然都不是莽夫,不会因为秦康乐年纪小就不信任什么的。
    “公主这话大有深意,应该是至尊下一步的动作。”
    “很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中一人,喃喃自语,翻来覆去的叨咕。
    屋中六个人都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想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中有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眼睛一亮,到:“我想我明白公主的意思了。”
    “快说。”
    “公主先说了小官家底丰厚,然后又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想至尊下一步是不是要对这些地方官动手了呢,地方之上盘剥严重的比比皆是。”他自己就是地方官,很了解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屋中的其他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这、这不会吧!”
    “怎么不会?”林靖涵稳定了一下心神,随即反应过来:“国库连年空虚,如今有了这法子,既得民心,又得实惠,为什么不会?”
    “如果真是这样……”
    “通知林家上下,务必做好准备,与那些盘剥过重之人划清界限,注意,要不漏声色。”林靖涵沉声道。
    “是。”
    “我立刻给大哥修书一封,将此事告知与他。”
    “大善。”
    “公主是皇子该多好。”那个青年想着就脱口而出。
    “放肆,这种话万万不能在出口。”
    “是。”青年脸一红,确实是他太激动了。
    林靖涵呵斥青年归呵斥,心里未尝没想过,做事精细的公主如果是皇子该有多好。

第三十四章

静思殿发生的一切,皇帝在叫了皇子一起旁听的时候就知道,消息肯定会传出去。这也是他的目的,他给他们一个纠错的机会,就看他们能做到哪一步了。
    林家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在与公主给的示下两项一结合,心中有了底,皇帝对于小官,是真的准备动手了,这个动手不是革职查办那么简单,看起来是抄家,否则公主不会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林家有了底,做事自然从容。
    其他人家有了宫妃们传出的话语,也都嘱咐族人收敛,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事情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些人抱着侥幸的心里,以至于成效不大。
    贵德淑三妃得到的家中消息就是努力同三公主打好关系,这丫头贼精明,见微知著,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所以秦康乐发现,元宵收到的礼物更重了。
    “钱嬷嬷。”
    “公主。”
    “除了那个郊区的庄子,母后的陪嫁可还有庄子?”
    “没了,当年□□打下天下,京郊的土地庄子大部分都分给了开国功臣。”
    “那可以在别处买庄子吗?”
    “公主要这么多庄子做什么?”
    “我喜欢各处不同的景致,以后有空了,就去走走。”
    “那公主想在哪里买呢?”
    “哪里有卖的,合适就买,人手你安排可靠的就行,收的粮食,当季的不卖,卖旧粮。”
    “公主,新米价高。”
    “我知道,但是陈米不容易贮藏,无论哪个庄子都留一年的米。”
    “公主,这?”
    “留着吧,粮食总是不嫌多。”
    “是。”公主威严日重,钱嬷嬷不敢反驳,关键是公主做什么都有章程,她猜不透,就照着做吧。
    秦康乐垂下眼眸,她不知道她的父亲能否硬得起来。也不知道世家勋贵有多大的反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多留后手,哪怕真的亡国了,隐姓埋名她也要保证自己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过了元宵,皇帝正月十六开御笔,头一件事就是派钦差巡抚去下面巡视,任命的钦差除了刑部左侍郎外还有清王,清王是典型的监工的,聪明的人都猜到了一二,此时也不意外,都还算从容。
    送走了钦差之后,就开始商议皇五子的提议,朝堂上顿时吵做一团,勋贵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在世家的蛋糕上分一口,科考出身的觉得不能体现自己的政绩,世家则是纯粹炸毛了,什么叫世家,在当地,很多百姓不知皇帝是谁,但是肯定知道当地世家的家主是谁,如今把自己的利益让出来,这绝对不行。
    这里先介绍一下秦朝的做官制度,这时候做官没有科考,都是当官的保举,举荐当地有名的贤德之人做官,报告打到中央,然后皇帝给批示,所以这个保举肯定都是保举自己人,这就是世家形成的由来,也就是世卿世禄的观念,老子当官,肯定保举子侄啊,一家子就都是官了。
    现在呢,也是保举,但是呢,皇帝的意思是不给在当地为官了,给扔到别的地方去,就好像自家的熊孩子在自己的地盘怎么的都行,扔到别的地方去,那里也有世家,还不被压死啊?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不外如是。
    如果像林靖烨那样做一方太守还行,还给了当地官员任免权,如果是小官呢?把自家的晚辈派到别人的地界当小官,还怎么捞?肯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而自己家这边,底下第一线的不是自己人,那样在要做些什么事,岂不是被牵制?还要防备?
    其实这就是县官和现管的问题,县官是自己家的,现管也是自己家的,这样就是一张大网,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如果换了县官和现管不是一家的,岂不是要内耗?
    这一吵就是吵了一个月,中间还抄了两个小官的家。即使这样,依然没能阻止朝堂上的吵闹。
    朝堂上吵架吵的很热闹,秦康乐在勤政殿的时候,那嘴绝对是上了拉链,一句话都不肯多说,可是即使这样。也有人把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德妃的娘家是江浙世家,家大业大,根基家业都在江浙一带,鱼米之乡,极为富庶。这一次德妃的生母,沈家的当家主母从江浙到了京城,这一举动另很多世家似乎都找到了主心骨,一时间吏部尚书家的门槛都被踢坏了几根。(吏部尚书是德妃的大哥沈焕)
    “臣妇参见德妃娘娘。”
    “快快请起。”德妃看到母亲,眼泪就那么下来了,入宫十余年,见到母亲的次数十根手指头都数的过来。
    “娘娘一切可好?”
    “本宫一切都好,母亲,家中可都好?”
    “托娘娘的福,家中一切均安。”
    “王嬷嬷,去将本宫亲自做的糕点取来。”
    “是。”王嬷嬷是她心腹,自然懂得德妃的意思,将不是德妃的宫女带了下去,看糕点了,剩下的则都是德妃的心腹。
    “娘娘,地方官大调的事,可能劝住陛下?”沈母直接切中核心问题。
    德妃摇头苦笑:“这一个月,陛下只来了一次宣德宫,前朝事闭口不言,女儿是宫妃,不能插言,否则便有牝鸡司晨之嫌。”
    “其他三位娘娘呢?”
    “平日女儿与她们都是各自为政的,在此事上淑妃倒是与女儿有一二默契。”
    “淑妃娘娘当年得龙凤胎,也不行?”
    “不行,这一个月也只去了一次淑景宫。”
    “这次我来,你父亲也曾料到过这种情况。”
    “父亲怎么说?”
    “三公主。”
    德妃就是一愣!这等大事,与一个小女孩儿有什么牵扯?
    “若不是你父亲说起,我也是不信的。”
    ———————————————分割线———————————————————————
    沈家能在鱼米之乡成为第一的世家,手段自然不同,那里人多,利益大,竞争也就激烈,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老大的,那就不是软柿子,绝对是狮子。
    沈家长子现在是吏部尚书,长女是德妃,静思殿的事儿他以最快的速度就知道了,然后老狐狸猜出来了,皇帝这是打算抄家充盈国库啊!
    老狐狸赶紧安排,也继续监控其他世家勋贵,结果他发现,第一个有动作的是林家,这一下他是真的惊讶了,林家长子林靖烨在西南,不在中枢,得到的消息不可能有自己快,如此的反映明显就是在中枢的人下的命令。
    在中枢的是林靖涵,要说赈灾这种庶务林靖涵能办得好他信,可是论这种政治嗅觉自己的长子沈焕绝对甩他几条街,沈焕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反映过来,他是怎么想通的?林家那个老头儿还在北方,消息估计比他大儿子都要慢。
    因为有这个差头儿,沈父就开始着重研究林家,然后很快就想通了,文孝皇后的女儿在勤政殿伺候他是知道的,三位公主过了年之后去林家也是众人皆知的,然后——联系一下前因后果,还有什么猜不出来的?
    私下里,他对妻子说:“不但见微知著,还目光长远。”他没说的是,一个小女孩,竟然知道苛政猛于虎。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就这份儿通透的心思就难得,幸亏不是个皇子。
    听到母亲复诉此事,德妃整个人都呆住了,如果不是母亲说起,她至今也没想到抄家充盈国库的事儿。可是公主能在第一时间就提醒了林家,说明她看得通透:“那,父亲的意思是……”
    “想办法,将这件事的利弊仔细分析给公主听,如果陛下硬要如此,恐怕会动摇国本的。”
    德妃倒吸了一口冷气。利益的牵扯她知道,但是动摇国本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眼睛不解的看着母亲。
    “这件事的利弊你一定要同公主说得分明。”
    德妃瞬间就悟了,这是让她将事情说的严重,骗秦康乐,也许她有些本事,但是她一个小女孩的心性毕竟不稳,一旦关系自身,必然会乱了方寸,说一些重话,在通过她同陛下说说,那么陛下就应该能懂世家的心思了。点点头:“本宫有空,定然同公主细说。”
    德妃母女相互一笑。

第三十五章

秦康乐拄着下巴发愁,这事儿不好办,舅母那边儿申请进宫呢。估计也是这事儿,朝堂上的老狐狸那么多,保不齐就有人会将主意打到她的头上,毕竟现在她日日能见皇帝,还有独处的空间,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觉得自己要早生华发了。
    “公主,别抓头发。小心掉发。”冬翠看着皱着眉头的公主,小声提醒。
    “冬翠,你给我篦篦头发吧,头疼的很。”
    “公主可是病了?”秋翠紧张了。
    秦康乐眼睛一亮,要不装病?随即又泄气,这事儿指不定吵多久,难道说她还能一直的病?此路不通:“没生病,就是在勤政殿听他们吵的头疼,我也听不明白什么。”
    “奴婢给您篦头发。”
    “嗯。”
    冬翠给秦康乐篦头发,那边秋翠来回话:“公主,大公主下帖子请您明日下去昭阳阁。”
    “知道了。”秦康乐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
    第二天去勤政殿,倒是好些了,因为又要抄家,这一次倒不是官位大,只是个七品县令,但是此人与守国公府有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所以朝野上下份外关注,今儿勤政殿也就是议论这个。
    “陛下,赵瑜深受皇恩,不思忠君报国,反而贪赃枉法,绝对不能姑息。”最后还是守国公一锤定音。
    对于守国公的做法,皇帝表示满意,所以今天的勤政殿份外和谐。秦康乐也得以早回去,休息了一会儿,打叠起精神去了昭阳阁,然后就看了意料之内的德妃。
    互相问好之后,秦康乐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装死,就是笑吟吟的不说话,看她们母女怎么演下去。
    “昨儿我母亲进宫,带了不少家乡特产来,其中有莼菜,运送颇为不易,今儿中午我特意做了些,公主尝尝。”
    “谢谢德妃娘娘。”秦康乐心中叹气,每次被人找,除了吃还是吃,贵妃找她是桂花糕,贤妃找她是鱼汤,估计她以后一定能得一个大吃货的名头。
    其实秦康乐真是冤枉她们了,后宫女子无事,她们之间又不是平辈,说是长辈又有君臣之别,秦康乐又太小,不能聊些闺阁的话,女子间最平常的女红秦康乐又偏偏不会,除了吃些东西,根本就是无事可做。
    莼菜在后世也不是便宜货,后来干脆就是保护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