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骄(叶子)-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张娘子一直磨蹭到最后才上前回事儿,最后连出了花厅的门依然在门外磨叽着,不就是想偷听,偷看,想从中比别人多得些内幕消息嘛。
  既然她想听,那就让她听个全又如何?
  司徒娇这状似无意。实则警告意味极重的话,倒真的让小张娘子收起了小心思。
  安宁侯府虽然不是南陵最顶级的府第,不过侯府的制衣坊在京都却是极有名的,因此制衣坊的管事比起府里其他的管事更得各位主子的看重。
  若真的如司徒娇所说那样,犯了事给发卖出去,那却真正是得不偿失。
  于是小张娘子匆匆回了制衣坊,又是召集人手。又是找布料。然后就是裁剪、缝制、绣花,虽不可能全都由她一个人亲力亲为,也让她忙乎一整天。直到大半夜才如期将司徒娇所需的衣裳制作完毕。
  第二天又巴巴地亲自带了人带了针线,将衣裳送到青云阁,看着司徒娇一套套试过,不合身之处当即就在青云阁里修改。硬是赶在三公主来接司徒娇之前给司徒娇做好了里里外外三套新装。
  这小张娘子虽然心思多,不过手上功夫倒真的不错。看着她飞针走线,连难得夸奖人的李妈妈看了也不由暗地点头。
  小张娘子那一手的针线活,还有绣功,真没有几个人能赶上。也难怪司徒空会给府里的制衣坊接些外面的活。
  小张娘子若不是侯府的家生子,凭这一手好活,又有那么活络的心思。在外面应该也能过上好日子吧。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能看出,那小林氏在用人方面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不过越是这样的人。司徒娇越不敢太过信任,且边用边看吧!
  三公主果真没有食言,为了安韩氏的心,她亲自来安宁侯府接司徒娇进宫,并向韩氏保证最多只留司徒娇在宫里三五日,到时她还会亲自送司徒娇出宫回府。
  尽管如此韩氏还是极不放心,拉着司徒娇的手叮嘱来叮嘱去,然后又拉着三公主的手,言辞恳切地求三公主一定要多关照司徒娇。
  面对韩氏担忧的目光,三公主也只得说道:“舅母请放宽心,今日接表妹去宫里,一是本宫与表妹投契,二也是母妃想念表妹,想见见表妹。
  原本母妃是要召了舅母一起进宫,可是母妃却又担心舅母的身子,舍不得舅母去宫里跪这个跪那个。”
  三公主把话说成这样,韩氏也只得将忧心暂时给收起来,只是再次吩咐司徒娇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且不可冲撞了宫里的各位贵人。
  根据圣上的旨意,司徒娇除了需得带上李妈妈以外,另可以带两个丫环随身伺候,不过司徒娇与韩氏商量之后,最终还是觉得只带一个丫环比较合适。
  宫里的贵人召见外命妇,是有一定规制的,像司徒娇这样的,最多带个嬷嬷再带个丫环已经了不得了。
  虽然李妈妈是圣上亲点要随司徒娇进宫的人,可以不算司徒娇身边伺候的婢子,但韩氏还是觉得按规制进宫更为妥帖一些。
  于是司徒娇带着李妈妈和长相甜美讨喜的墨菊随三公主进宫。
  因为所乘的马车是三公主的专用马车,自然无需在皇宫第一道门口下车。
  到了宫门随侍在三公主身边的宫女向护卫出示了三公主的身份腰牌,马车直接进了第一道宫门。
  进了宫不过片刻,马车再次停下,至此马车却是不能再前行了。
  三公主带着司徒娇弃车分别上了早就备好的轿子,由太监抬着轿慢悠悠地向皇后所居的长春宫而去。
  虽然三公主与司徒娇分坐两轿,不过三公主一声令下,两抬轿子几乎齐肩而行。
  一路是三公主时不时地给司徒娇指点这个宫那个殿,快到长春宫的时候,才告诉司徒娇现在只怕除了太后,几乎后宫的所有嫔妃在长春宫等着见她呢。
  进宫了得先去拜见皇后,这点韩氏自然是告诉过司徒娇的。
  无论是内命妇还是外命妇或者像司徒娇这样的臣女,进宫第一件事理所当然是去拜见掌管着后宫大权的皇后,这点司徒娇不可能例外。
  只是所有的嫔妃都聚在皇后的长春宫,等着见她,这又是为哪般?
  司徒娇不由睁大眼睛将疑惑地目光投向三公主。
  求解啊求解!
  三公主不由捂嘴咯咯笑了起来,眼看就要落轿,这才慢条斯理地给司徒娇做起了解释。
  原来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得落在中秋的骑射比试。
  中秋骑射比试的时候,司徒锦对司徒娇的恶意相向,不但将安宁侯府推到了风头浪尖,同时也将原本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司徒娇大咧咧地推到了世人面前。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卦

  中秋那日出事的地点离中央的高台甚近,皇后与一众嫔妃在高台之上将发生的事看了个分明,发生在安宁侯府嫡庶之间的这件事,让这些整日无所事事的后宫女人们多了一个极好的八卦题材。
  这两天宫里八卦得最多的就是这件事,让这些个嫔妃们最感到好奇的就数司徒娇这个人。
  司徒娇看着娇小稚嫩,却灵活冷静,面对司徒锦不依不饶的恶行,更是从容不迫,这份气度比起世家大族在闺阁千金有过之却无不及,这哪里像是个打小就被送出府去,由婢子照看长大的?
  于是司徒娇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后宫女人们议论的话题,实在不算为过。
  昨日三公主向皇后报请,今日一早出宫去安宁侯府接司徒娇进宫,消息很快就在宫里散布开来,于是宫里的嫔妃们个个都兴奋起来。
  每个人特别是女人的内心里都有着八卦因子,于是这些个后宫的嫔妃们个个如打了鸡血一般,誓要近距离看看司徒娇。
  她们要看看这个自打一出生就被安宁侯的老夫人送出府去不管不问的侯府嫡小姐,到底是不是传说中那样拥有三头六臂。
  就连太后娘娘也让身边的嬷嬷给三公主传了话,等司徒娇进了宫后,让三公主务必要带司徒娇去太后宫里坐坐。
  面对一群八卦的女人,也许司徒娇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可是面对一群不但八卦,而且还是后宫的嫔妃,司徒娇觉得真正地压力山大了。
  紧张地握了握拳头抿了抿嘴,司徒娇只觉得喉头阵阵发紧。
  她不过只是应三公主所邀进宫陪伴三公主罢了。为何就惊动了这后宫的所有女人,可不可以别如此夸张呢?!
  等到三公主再将这几天,宫里嫔妃们对司徒娇的各种好奇、各种夸张、各种议论都描述了一遍,司徒娇的脸黑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司徒娇无语凝噎,额头挂满了黑色面条,她很想尖叫有木有!
  只是她那一脸便秘强自忍耐的模样。让三公主捂嘴直乐呵。
  三公主明显有些幸灾乐祸。这让司徒娇既有转身走人的冲动,也有朝三公主来一拳的冲动,只是这两种事儿她都做不得。
  那么可以不可以捂脸尖叫。或者对天长啸呢?答案依然是不能!
  半晌司徒娇总算忍住各种冲动,看着三公主满脸的无辜,嘟着小嘴道:“不会吧,娘娘们中秋那日不都见着臣女了。臣女哪里来的三头六臂?”
  三公主用帕子捂着嘴吃吃直乐:“你是没有三头六臂,人人都看得分明。可是谁让你那日表现得那般出人意料,身手又是如此了得,你总得让人想像一二嘛!”
  三公主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谁让你还有个鬼仔的名声。还有那什么克父克母克亲人的所谓命格,不让人好奇才怪呢!何况后宫最不缺的就是爱八卦的女人,因为她们实在太闲了。
  当司徒娇紧跟在三公主身后走进长春宫。原本热热闹闹的长春宫顿时安静了下来。
  司徒娇微垂着头,跟着三公主的步伐分毫不敢有错。低垂的目光只看得到自个脚前那方寸土地,连眼角都不敢有丝毫乱瞄。
  从鼻端传来阵阵香风,这来自于不同女人身上的脂粉味儿,让她切实感觉到殿里确如三公主所言坐了满满一殿的女人。
  随着走在前面的三公主脚步些微停顿,司徒娇意识到她应该已经来到了这后宫之主、南陵国最尊贵的女人皇后面前。
  微微抬起眼皮将目光尽力瞄向前方,果然在三公主脚边的地上,出现了一个用锦缎做成的蒲团,该是她停步跪拜的时候了。
  面对一屋子女人打量的目光,司徒娇强自镇定,小步上前来到蒲团面前,恭恭敬敬地对着正位上端坐的皇后娘娘跪了下去,双手叠放在额前伏地叩拜:“臣女司徒娇,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给各位娘娘请安,娘娘们万福金安。”
  声音虽然因紧张带有一丝颤音,不过礼数周到丝毫不乱,然后只静静地跪伏在地等候皇后娘娘的旨意。
  片刻的沉寂过后,一个柔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起来说话吧。”
  “谢娘娘。”司徒娇谢了恩,这才从蒲团上起身,依然微垂着头恭恭敬敬地站着,等候皇后娘娘再次开口。
  “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很快皇后娘娘的声音就从上方清晰传来。
  司徒娇慢慢地抬起了头,目光只看了正座上的皇后娘娘一眼,就羞涩地垂下了眸,将所有的情绪都掩在了那长长的睫毛之下,恭顺却不失礼。
  “果然是个机灵懂事的好孩子。难怪在那么危险的时候,还能沉着应对,赏!”也不知皇后娘娘这一眼是从哪里看出司徒娇机灵又懂事,不过那一声赏,司徒娇还是挺喜欢的。
  皇后娘娘的赏赐自然都是好东西,虽然东西看着不多,却样样都是精品,司徒娇心里顿时美得冒泡泡,把刚进长春宫时的那份忐忑给冲散了许多。
  虽然司徒娇就算在别院的日子,由于桃林别院里有能干的李妈妈夫妇,她也不曾真正经历过缺吃少穿的日子,倒是前世嫁进林家很是让她过了一段饥寒交迫的日子。
  今生如愿回到侯府,韩氏更是给她备吃备穿备首饰头面,可是就算韩氏备得再多,司徒娇还是觉得好东西越鑫越好。
  何况还是宫里皇后娘娘的赏赐呢,赏赐这种事儿自然越多越好!
  这些赏赐无非是些珠宝金饰玉器,哪一件都是精品,就算不好拿去换了金银,戴出去总能起些威慑的作用吧。
  这满殿的女人,一个二个都是南陵皇轩辕盛的女人,总得以皇后娘娘马首是瞻,大家一起玩成是真的玩。
  皇后娘娘开了赏,这些个嫔妃个个不甘落后,一个二个跟着也都给了赏。
  虽然赏下的东西,由于品级的不同各有不同,可是大家都是皇帝的女人,她们赏下的东西还能差了去?
  不过就是数量不同罢了,于是司徒娇收了不老少的各式珠宝金饰玉器,还有宫外难得一见的绫罗绸缎。
  呵呵呵,这一趟进宫可真是值了!司徒娇面上挂着感恩的微笑,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太后

  今日司徒娇进宫来可不是为了给一群女人当猴看的,好在宫里的这些女人虽然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却都端着个身份,自然不可能像宫外的那些市井女人一般无所顾忌,什么都敢问,什么都敢说。
  特别这是在长春宫,上面坐着的是南陵国最尊贵的女人,是这后宫的老大。
  皇后不开口,谁又敢多嘴多舌?
  于是除了皇后问了些问题,其他的嫔妃也就只有听的份。
  期间与惠妃不对路的贵妃娘娘有些蠢蠢欲动,不过皇后只那么冷冷地瞟了一眼,贵妃娘娘就心不甘情不愿地闭上了嘴。
  也许知道司徒娇事实上是圣人亲传进宫的,皇后只是十分平淡地问了司徒娇一些日常起居,丝毫没有什么刁钻的问题。
  比如这些年司徒娇在别院是如何生活的,平日里都学了些什么,她最擅长的又是什么,回京城以后生活上可还习惯……司徒娇一一做了问答。
  在一问一答中,司徒娇就这样站在长春宫的正殿里,面对着皇后足足有半个时辰,总算是满足了这一众寂寞后宫嫔妃们的八卦之心。
  当三公主带着司徒娇走出长春宫的时候,司徒娇不由长长地出了口气。
  只是还没等她松懈下来,迎面来了个老嬷嬷,却是来向皇后要人的。
  原来在长乐宫的太后已然等得心焦,让身边的嬷嬷过来催人了。
  本以为到了太后的长乐宫,又得重新经历一次差不多的询问,结果却大出司徒娇的意料之外。
  在司徒娇拜见过以后,太后就如同一个平常的老太太。让三公主和司徒娇分别坐在她的身边,福态的脸上是温和而又慈祥的笑容。
  在打量了一番司徒娇以后,太后开门见山地问道:“听嘉善说,她那头疼的老毛病就是你替她治好的?”
  司徒娇不由一楞,嘉善是谁?
  老建国公夫人?周太傅老夫人?还是大长公主?
  司徒娇脸上的疑惑实在太明显,太后不由莞尔,拍了拍自个的额头正要解释。三公主却抢先开了口:“表妹应该不知道嘉善是皇姑祖母的封号。”
  “大长公主殿下?”司徒娇终于明白太后所指的是谁了。
  “正是大长公主。哀家平常叫惯了她的封号。倒是忘记了你这孩子刚刚被接回京都。”太后慈爱地拍了拍司徒娇的小手,想到这孩子的经历,心里有些抱歉又有些怜惜。
  太后的慈祥和蔼。让司徒娇觉得面前的太后,比起侯府的那个老太太更像是疼爱晚辈的长辈,于是心里放松了许多。
  她抬起皎洁的小脸,对着太后嫣然一笑。然后有些遗憾地说道:“其实大长公主头疼的毛病并没能根治。臣女和臣女的婢子想了许多办法,也查了手头上的医书。都只能替大长公主殿下缓解一二罢了。
  大长公主殿下这头疼毛病的起因,想必太后娘娘也是知道的,外伤留下的后遗症,经过几十年已然成了顽疾。非臣女能力可及。”
  “真的没有根治吗?可本宫看皇姑祖母气色和精神比之从前可是好了许多呢!”三公主没想到司徒娇会给出这样的一个答案,心里就有些悻悻然地不安起来。
  如果是这样,那她的母妃没能再生育也已有整整十五年了。是不是也没希望了呢?
  “臣女除了使用针灸替大长公主殿下缓解一二以外,目前的确没有根治之法。还得靠大长公主自个精心调养,尽量少操心少生气。”在医术方面司徒娇是严谨而认真的,无论面对的人是谁,她都会如实相告。
  “这样啊……”太后似乎有些失望,一时间长乐宫里的气氛沉寂了下来。
  太后一时无话,三公主倒是有些着急了,她可牢牢记着接司徒娇主仆进宫来的目的。
  母妃想再要个孩子已经很多年了,打她记事起,她的母妃就不只一次地在她面前表露过要再给她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只是这些年来却一直没有动静,几乎都已经绝望了。
  只是每当看到后宫其他怀了身孕的嫔妃,她的母妃那目光中饱含的黯然神伤都令三公主极为心疼。
  虽然三公主的心里对司徒娇此次进宫替惠妃诊脉并未抱太大的希望,可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难道不是吗?
  可是她带司徒娇进宫一个多时辰了,还没能将人带到去惠妃的锦绣宫,刚才惠妃虽然也在皇后的长春宫里,却也只能与其他嫔妃一样坐在自个的位置上远远地看着,让三公主内心着实多了几份焦躁。
  太后刚才问起大长公主的情况,三公主心里多少已经明白太后的意思,太后时不时也会犯头疼的毛病,而且每次犯病的时候,总让她痛不欲生。
  虽然司徒娇说自个无法根治大长公主头疼的毛病,却着实减轻了大长公主的症状,这可是有目共睹的事儿,看看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大长公主那日渐红润的气色,就能窥见司徒娇医术之一斑。
  那么何不让司徒娇给太后也诊上一脉,就算同样不能根治太后头疼的毛病,能缓解一二也是好的!
  三公主脸上忽而焦躁忽而释然的表情,让司徒娇心内一阵大急,三公主不会让她替太后娘娘诊治吧。
  这不太好吧,这可是明晃晃地抢太医们的饭碗啊,何况太后娘娘的身份何等尊贵,她如何能在太后娘娘的头上动针?!
  她是想要利用自个的医术优势,拓展人脉,简单地说就是抱各种各样的大腿,只是太后的大腿虽粗,可也没那么好抱的吧。
  不行,得阻止三公主,可是如今她们在太后娘娘的眼皮底下,司徒娇就算心里急得不行,也不敢做得太明显,只能暗地里给三公主使眼神,希望三公主别贸贸然给自个找事儿。
  可是一心想着尽快结果长乐宫之行的三公主,压根没注意到司徒娇的眼神,只听她对着太后说道:“孙女儿记得在冷暖交替或者操心太过的时候,皇祖母也总犯头疼的毛病。今日正好表妹身边的那位妈妈也随行一起进了宫,皇祖母何不让她们一起替皇祖母诊诊脉。
  虽然表妹说无法根治皇姑祖母头疼的老毛病,可到底经过她们的针灸还有调理的方子,让皇姑祖母的老毛病轻了许多。
  再说了皇祖母与皇姑祖母的情况各有不同,说不定皇祖母的情况是可以根治的呢!”

  第一百四十章 不敬

  三公主这一番话,让司徒娇一头冷汗,却正中太后娘娘下怀。
  刚才她之所以沉默,并不是因为听司徒娇说自个无法根治大长公主的头疼病,就对司徒娇的医术产生怀疑。
  中秋那日她见到大长公主那个精神劲儿,心里可是吃惊得很哪!
  平日里大长公主虽然在人前努力让她自个显得精神气十足,那脸色可就不是那么好看的,中秋那日看大长公主可是容光焕发得很。
  一番询问之下,才知是托了安宁侯府那个养在府外的嫡女之福。
  太后刚才的沉默只是想要一个开口让司徒娇替自个诊治的台阶。
  这不,三公主就铺了个台阶出来了,太后看向三公主的目光更加慈和了几分。
  宫中少温情,三公主年龄不大,却能知道并记着太后身上的毛病,着实不易。
  太后心里对三公主极为满意,对三公主的母妃更是高看了两分,因为惠妃把三公主教得极好。
  太后先慈爱地看了三公主一眼,然后按了按额头转向司徒娇:“瑶儿所言极是。哀家确有头疼的老毛病,只不知娇娇儿可能替哀家整饬整饬,也好让哀家少受些折腾。”
  太后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若司徒娇再不出手可就显得过于侨情,也是大不敬了。
  司徒娇在太后娘娘面前再此跪了下去:“太后娘娘有旨,臣女万不敢辞。只是臣女年幼,医道一途也只学得些毛皮,实不敢托大。臣女有个不请这情,还望太后娘娘应允。”
  只要能得司徒娇之手解自个之病患。她的要求只要不过份,太后娘娘觉得无有不可应允的。
  当然司徒娇提出的要求绝对不过份,她不过就是请求太后娘娘将太医院专门替太后娘娘治病的太医一并请来长乐宫,名之为会诊。
  这个要求既不过分,也很好办到。
  很快太后就使人去太医院请来了太后的御用太医,那是一老一中年两位太医,从他们相互的称呼中。司徒娇不难听出这是师徒二人。
  三公主低声替司徒娇介绍。这两位是太医院目前医术最顶级的御医,也是品级最高的御医。
  在太医到来之时,司徒娇和李妈妈已经参太后进行了一番细致认真的望闻问切。心里对太后的头疼症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秋那日久不出宫的太后去了西山马场参加中秋盛会,为了太后的健康,当日太后刚从西山马场回来,两位御医就来长乐宫给太后请过平安脉。当时并无异常。
  此时突然得太后有宣,两位御医着实吓得不轻。慌急慌忙随了太监往长乐宫赶来,一路上想从太监嘴里问出个一二,可这太监的嘴像上了锯子一般,就是不开口说明。只一味地引着他们往长乐宫而来。
  等到进了长乐宫却见太后娘娘精神头十足地坐在美人软榻上,正与三公主唠嗑,两位御医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了地。
  两人不由自主地拿眼睛瞟了眼传旨太监,可见心里算是埋怨上了。
  心里还是疑惑太后的突然宣召。不过只要不是太后有恙对他们而言比什么都好!
  等到太后说明宣召他们的目的,两位太医看着司徒娇主仆,顿时整个人又不好了。
  面前两个女子,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面相稚嫩得很,怎么看都比三公主还要年幼些,另一位看穿着即知明显是个仆妇,真不知太后是怎么想的,居然宣他们来与这样两个女子商讨医术,并且还是医治太后那个头疼的老毛病。
  他们可是太医院的最顶级的御医啊!
  只是他们能够驳了太后的旨意吗?
  自然不能,除非他们不要这条命了!
  两位御医虽然心里不断地吐槽,面上却不敢在太后面前露出一丝的不满,不过当他们背对着太后和三公主,对着司徒娇主仆,那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面对两位太医对司徒娇的不敬,李妈妈的脸色也有难看,司徒娇却不以为意,她的心里倒有着几分对两位御医的歉然,到底她们主仆的出手有越俎代庖之嫌,故而对李妈妈微微摇了摇头,并使了眼神,让李妈妈千万别在意,更别让太后和三公主看出端倪。
  既然司徒娇本人都不在意,李妈妈虽然心里不痛快,面上却恢复了平常,只是心里对太后的病情更加上了心。
  安抚好李妈妈,司徒娇转向两位太医福了福身轻声道:“两位大人请了。小女子乃安宁侯府嫡小姐,我这位妈妈略懂些医术,今日随小女进宫来探望惠妃娘娘,承蒙太后看重提出让妈妈诊脉。
  我这位妈妈不敢托大,故而想与两位大人讨论一二,若能因此缓解太后娘娘的病痛,也该是功德一件。”
  安宁侯府嫡长女会医善针灸,不但治好了建国公府小少爷的风寒高热,还大大缓解了困扰大长公主多年的头疼之症,已然在太医院传扬开来。
  这两位御医颇不以为然,他们没见过杨凌浩发病时的高热危急症状,又知建国公夫人陈氏与安宁侯夫人韩氏乃手帕之交,想当然就将杨凌浩当日的风寒高热之症,当成是陈氏提衬司徒娇之举。
  至于大长公主如何,他们近些时日并没见到大长公主,具体情况他们还真不知晓。
  只是没想到这女孩儿如此胆大,行医居然行到太后的长乐宫来了,虽然司徒娇口口声声所说的并非是她自个替太后诊脉,只是如此一来让两位御医心里更加难以接受。
  难道他们堂堂太医院最顶级的御医还需要与一个奴才探讨?可是太后娘娘的旨意,他们又无法违逆,心里却又实在是不能忍,于是看向司徒娇主仆的眼神就更带出了几分怒气和不善来。
  只是司徒娇这一番话,说得恭谦有礼,却又着实让他们有气无处使,更何况殿内不但有个太后还有个三公主,三公主的母妃可是出自安宁侯府,于是两位太医只能沉着脸静待司徒娇的下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诊

  眼见已经到了午膳的时辰,三公主已经快急得抓耳挠腮了,只是现在针对的是太后的身体,司徒娇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就算有再着急也只能按下性子来一步步慢慢来。
  在太监去请两位御医的时候,司徒娇和李妈妈已经分别替太后把了脉,两人也讨论了一下治疗的方案。
  在御医尚未把脉之前,司徒娇并不多话,只是让出空间,让两位御医赞颂替太后娘娘把脉,毕竟脉相时时都会有新的变化,既然要讨论,自然得先让御医掌握太后此时的脉相方可。
  两位御医在医术上是认真严谨的,把脉的过程也是极为细致认真,并细细询问太后这两天的饮食、睡眠和身体感觉。
  这一番诊脉,又花去了大约两刻钟。
  大约是感觉到着急上火也无用,此刻的三公主也沉下了心,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时不时还轻声为司徒娇加油打气。
  两位御医诊过脉后,小声地讨论了片刻,最后由那位中年御医向司徒娇说道:“太后娘娘的脉相与之前并无什么差异,本太医实无更好的办法,请司徒小姐不吝赐教。”
  说是请教,那御医的脸上却有些倨傲。
  司徒娇只当没看到御医脸上的神色,同时也不再多说废话,只将自个主仆方才的诊断和建议实施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说明。
  随着司徒娇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地将自个的诊断和预备采用的治疗方案一一道来,两位御医的渐渐收起了倨傲,脸上的神色也越来越不淡定了。
  司徒娇能将太后的病症说清楚,倒不让人惊讶。
  太后这头疼的病症并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别说是太医院的医者。就是这皇宫中的女人们也人尽皆知。
  司徒娇有个当妃子的姑母,又有个公主表姐,清楚太后的病症并不难。
  只是为什么连他们压根没在诊疗记录上记载的隐密病症,她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
  那些病症不是他们不记录在案,而是他们还没有不能完全确定,更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故而只将这些症状记录在了他们私人的医案。在太医院的医案上并没有显示出来。
  这若是被太医和圣人知晓。只怕不是渎职那么简单了。
  他们没想到这小小女娃,不过只替太后把了次脉,不但将他们隐而不报的病症说了个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就这些个病症给出治疗方案。
  虽然这些治疗方案的效果目前还看不出来,可是两位御医都有一手好医术,这女娃子给出的方案到底有无效果,他们心里还是有所期待的。毕竟这个方案比起他们一直在尝试的方案要合理得多。
  两位太医额头终于开始见汗了,对司徒娇的态度也恭敬起来。
  司徒娇向李妈妈招了招手。让李妈妈也参与进入自个与两位太医之间的讨论。
  大约过了有半盏茶的时间,坐在一边的三公主又快要耐不住性子了,几个人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
  却见司徒娇来到了太后身边:“方才听了两位御医大人的解释,臣女方知太医院没有为太后娘娘实施针灸的原因。倒是臣女孟浪了。太后娘娘头疼的毛病要缓解自是不难,只是若不用针灸疗法只靠药物,效果只怕有限。”
  司徒娇说到这里顿了顿。见太后与三公主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个,不由莞尔道:“若能说服圣人。能够给太后进行针灸治疗,再辅以食疗,臣女不敢说能根治,但是缓解症状却是指日可待。”
  “针灸真能缓解母后头疼困扰?”突然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司徒娇身后传来,把司徒娇吓得猛地打了个激灵。
  这个声音她在中秋骑射比试中可是才听过的,不是圣人的声音又能是谁的?
  圣人是何时进了长乐宫,怎地没有听到一丝儿的动静。
  外面没人通报就算了,为何连面前大门的三公主也不给自个提个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