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骄(叶子)-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御医用从司徒娇那里习得的心脏按摩手法忙乎了大半个时辰,圣人的心绞痛症状总算缓解了不少,可是胸闷气短的症状却没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于是宫门刚开,张德就匆匆出了宫,亲自去安宁侯府把司徒娇接进了宫。
    司徒娇一看情形,只得无语地拿出银针来替圣人施针,一番针灸下来,总算让圣人好过了些。
    此刻听太后问起,圣人生怕司徒娇将他多饮酒的事儿捅开,连忙对司徒娇挤了挤眼睛,却不料被太后看个正着。
    知子莫若母,太后一看便知道圣人一定瞒着她做了什么有伤身体的事儿,这会居然还想串通司徒娇替他隐瞒,顿时老脸拉了下来:“娇娇,你老实告诉哀家,到底是何原因引起的反复?”
    司徒娇夹在圣人和太后之间左右为难,她内心里是不太愿意揭破圣人贪杯这种糗事,同时也不愿意让太后为这样的事操心,毕竟太后年纪大了,身子骨本就不算太好。
    可是如今被太后顶着要真相,司徒娇倒不好欺瞒太后,这可如何是好?
    见司徒娇为难,圣人倒有些过意不去了,张嘴想要找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借口将此事糊弄过去,却被太后抢了先:“可是昨日小六儿满月,又贪杯多饮了酒?”
    太后实在是太了解圣人了!
    眼看太后将开启训斥唠叨模式,司徒娇恨不得立马从圣人的寝宫内消失。
    可偏偏她的手还在替圣人捻着针呢,无奈只好低下头去装作专心针灸,让圣人自个与太后打机锋。
    太后到底是圣人的亲娘,而且还是个以儿子为天的母亲,自然最了解圣人的性情,知道圣人的那点爱好,更清楚圣人偶尔的孩子气。
    先前是因为圣人情形不是太好,太后心绪不宁,才没想透圣人突然发病的原因。
    这会儿圣人经过司徒娇妙手针灸,脸色渐渐有了血色,太后心静下来,脑子自然就好使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也许的确是知道自个错了,圣人这次抢在太后训斥之前连忙告饶道:“母后息怒,朕从此后必定遵从医嘱戒酒戒茶。”
    司徒娇抬了抬眼皮,见圣人神色郑重目光真诚,不由嘴角勾了勾。
    戒酒是张御医早在圣人刚被诊出患有心痺的时候就下的医嘱,只可惜圣人比较好酒。
    平日里有张德看着,只允许圣人偶尔饮上一盅果酒解解馋。
    昨日六皇子满月,张德作为太监总管,需要安排的事儿比较多,结果让看着越发活泼可爱的六皇子心怀大开的圣人钻了个空子,在张德没看到的时候,多饮了半杯酒。
    这还是张德发现得早,劝阻及时,并用司徒娇专门替圣人调制的花饮换下了剩下的半杯酒,否则还不知会出什么事呢!

  第四百三十九章 翁婿

    戒茶这个的医嘱,则是司徒娇提醒张御医给圣人下的医嘱。
    圣人经常熬夜,为了提神也就经常饮用浓茶。
    茶可以提神,可是过度浓的茶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失眠,同时还可以引起心跳过快,对患有圣人这样的心痺患者有着极大的危害。
    司徒娇才会在张御医与华御医给圣人下医嘱的时候,提醒他们给圣人下了戒酒的同时顺便戒茶的医嘱。
    不过圣人喝不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为此司徒娇费心为圣人调制了适合圣人口味又有益圣人病情的花饮。
    虽然不能给圣人提神,却对圣人的调理大有裨益。
    这段时间圣人一直做得很好,可以算是极配合的病患。
    因为圣人的配合,所以两位御医才会允许圣人在六皇子的满月宴上饮上半杯果酒。
    却没想到圣人太过兴奋,半杯果酒不足以表达他的心情,于是让身边伺候的小太监给倒了一杯烈酒。
    张德事儿忙,见那个小太监看着机灵,临时调到圣人身边伺候。
    虽然得了张德提醒不得给圣人多饮酒,却不敢违背圣人的命令,最后被打了十大板不说,还被赶去恭房刷马桶去了。
    张德的疏忽和识人不清,令圣人再次伤了身子,也被太后下令打了五板子,还罚了半年的俸禄。
    罚了圣人身边伺候的人,太后也没放过圣人。
    虽说南陵国最大的是圣人,可是在皇宫内苑,最大的却是太后,谁让太后是圣人的亲娘呢。
    于是太后勒令圣人在乾清宫休养生息,什么朝堂后宫且都放在一边。
    为了修身养性的需要,圣人本就已经疏于临幸后宫各位嫔妃,因此不去后宫这事儿,圣人答应得倒是挺快。
    反正就算他不去后宫,那些嫔妃们也会抢着到乾清宫来探望他,为此圣人倒是让太后补充了一条,那就是没有圣人的宣召,所有嫔妃和皇子公主,不得擅自前往乾清宫打扰圣人休养。
    也就是说只有得了圣人宣召的嫔妃和皇子公主,才能见到圣人的面。
    当然监国的太子和圣人的亲娘太后还有圣人的正宫娘娘皇后,不在此列。
    没错,朝堂的事情再次交到了太子手上。
    太子经过历练如今对朝堂的把握是越来越老练,有的事情太子的处理方式,连圣人都觉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当然太子在面对朝堂上大臣们的时候,比起快成了千年老狐狸的圣人还是显得稚嫩了些。
    不过这是一个必然的成长过程,因此由太子监国,圣人还是放心的。
    只不过由于在相隔并不长久的时间段里,太子再次监国,京城就有一股子关于圣人病重的流言慢慢传扬开来,并向京都外扩散,逐渐远播边关邻国……
    九月中旬的北边关,已经开始飘起了细微的雪花。
    大帅帐内,已经燃起了火盆。
    司徒空正与杨凌霄在大帅帐内相对而坐。
    这两人既是未来翁婿,又是同僚,不过此刻的大帅帐内却有着淡淡的疏离。
    两人之间的案几上摆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清茶,茶杯旁边还有几封已经拆阅的信件。
    “娇娇送来的消息,你怎么看?”司徒空点了点案几上的信件,神色凝重地看着杨凌霄。
    如今他们多半还是靠司徒娇送来的消息了解京都的动向。
    一般司徒娇的消息比邸报要早上三五天,让他们在处理事情来游刃有余,同时往往让他们比边城的太守占得先机。
    “娇娇来的消息自然是最真实的。”杨凌霄嘴角微扬。
    司徒空不由皱了皱眉,神色有些不悦。
    他当然知道司徒娇送来的消息不会有假,可是他问的是这个意思吗?
    难道就杨凌霄信任司徒娇,他这个当爹的还能不信任自个的女儿?
    杨凌霄不愿意谈,司徒空却摆出了深谈的姿态:“圣人早在半年前就查出有心痺之症,怕引起国内恐慌边关不稳,才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这次却因张贵妃,哦,如今应该叫张宝林了。”
    张宝林坐在贵妃位上也有好几年了,司徒空一时没注意仍然用了老封号,连忙改了口。
    尔后看了杨凌霄一眼,紧了紧眉继续道:“如今却是天下皆知了!不知如今京都是怎么个情形,可千万别乱了!”
    “在太子监国乱不到哪里去!何况朝中的大臣大多还是爱好和平的。”杨凌霄知道司徒空有些担忧安宁侯府,毕竟现在的安宁侯府除了司徒阳以外,都是老弱妇孺。
    偏偏司徒阳还是个让司徒空不放心的。
    不过杨凌霄在出京都前却是做了妥善安排的,就算京都真的乱起来,有会有人保护安宁侯府的人。
    更何况京都还有建国公府、韩大将军府在呢,哪里会让安宁侯府的人出事儿?
    司徒空不过就是庸人自扰罢了!
    杨凌霄在心里腹诽起司徒空来,不过脸上却依然是清冷得有些疏离的表情。
    司徒空抬了抬眉,尔后重新将司徒娇的秘信仔细地研读了一遍。
    看到圣人对相关人员的处置,司徒空又道:“圣人这次应该是动了真怒,否则不会一下子把贵妃降为宝林,还将五公主送去了白莲庵,最让人难以置信是五皇子居然直接记在了淑妃名下,这是连安平侯的面子都不给了啊!”
    “这倒未必!张宝林是张宝林,安平侯是安平侯。”杨凌霄却有不同的意见。
    “嗯?这又是如何解?”司徒空将杨凌霄的话在心里打了个滚,已经有了几分赞同,不过还是想听听杨凌霄的分析。
    虽然妄猜圣意并不是件好事,不过现在这大帅帐内,就他们这对未来的翁婿,外面又有司徒空和杨凌霄的亲兵双重守着,他们倒也不担心今日的交谈会传扬出去。
    杨凌霄想起司徒娇在给他的秘信中所叙,既然司徒空掌着北边关的帅印,有些事早早与司徒空交些底为妙。
    瞄了眼司徒空手上的秘信,杨凌霄略顿了顿道:“正如大帅所分析的,这次的事件,张宝林的确是惹怒了圣人。不过以大帅对圣人的了解,张宝林做那样的事,如今这样的处置重吗?”

  第四百四十章 大逆不道

    这些年司徒空说起来也算是圣人的近臣,专门替圣人办一些比较隐密的私密事。↖頂↖点↖小↖说,。
    不敢说对圣人暗地里所做的事了如指掌,不过对圣人的性情自是比一般人看得通透些。
    圣人绝对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
    看看秘信中关系苏家的那段,苏龄之一向自诩清正廉洁,最后还不是被圣人抓住尾巴,落荒而逃?!
    此时被杨凌霄如此一点,倒真让司徒空看出了一些非同寻常来。
    别说是伤及龙体,就是对圣人言辞不敬,圣人哪次真正轻饶过?
    可这次圣人明明差点丧命,却没有要了张宝林的性命,甚至对苏家那个总是找娇娇麻烦的姑娘,明知是事件的主谋,最终压根就没有直接对她的处罚,只是对苏龄之和苏涵玉开了刀,而这两个人身后本就不干净,要治他们的罪轻而易举。
    不明真相的人大概会觉得圣人这次对张宝林的处置极重,其实留了相当大的余地。
    显然这事儿并不如表面那么简单。
    难道圣人早就有将安平侯调出京都的打算?
    可他在圣人身边那么多年,却从来没觉察到有什么迹象。
    或许这此事儿一出,正好歪打正着,给了圣人将安平侯调往东南海的机会?
    嗯,的确有这个可能!
    东南沿海一带,海盗猖獗,甚至官盗勾结。
    圣人早就有心整治海防线,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安平侯张翼慕祖籍就在东海沿海的渔汐郡丰泽县。
    按照南陵国派遣官员的原则,官员任职有地理回避制度。
    即官员的籍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以遏制**,避免官员的乡土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这里的籍贯,原则上包括原籍和祖籍。
    也就是说,正常的情况下,张翼慕是不应该被派往东南沿海。
    可是这次偏偏是圣人亲下的圣旨,又是以贬罚的方式将安平侯府整个迁出京都。
    这样一来,既让安平侯张翼慕有了用武之地,也彻底让言官们闭上了嘴。
    朝中的确再难找到比张翼慕更适合驻守沿海的将领了!
    司徒空只要不面对他那亲娘,多数的时间里还是很有政客的敏锐度的,此时杨凌霄不过那么稍稍一提点,就将圣人这次动作的动机看了个分明。
    圣人的真正用意,已经昭然若揭。
    当然对于张宝林来说,把五公主送入白莲庵,将五皇子记在淑妃的名下,就如同钝刀割肉,生不如死。
    不过只要安平侯府替圣人守着东南沿海一天,圣人就会让张宝林好好的活着,也许这中间也有圣人与张翼慕之间的交易,毕竟张翼慕与圣人之间还有些伴读之谊。
    若张宝林从此能够安分守己,五公主自有回宫的那一天,至于五皇子就算记在了淑妃名下又如何?
    淑妃娘家势力不显,加之身子娇弱,本就是个药罐子,圣人哪里真会将五皇子交给淑妃教养,不过是要给张宝林一个深刻的教训罢了。
    能否让五皇子回到身边,就看张宝林何时能想明白。
    张宝林越早想明白,安安稳稳度日,守好净心殿那三亩两分地,五皇子就能越早回到身边。
    如今五皇子不过只是个还没满周岁的婴儿,就算淑妃真的时时刻刻将他带在身边,他又能懂什么?
    何况淑妃凭借一个多病的身体,又没有娘家势力可靠,还没个孩子,却能够在后宫混到妃位,只是个极聪慧的女人。
    至于记名,呵呵呵……
    见司徒空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就知道他应该是想明白了。
    于是杨凌霄问了个如雷贯耳的问题:“大帅觉得圣人会禅位给太子吗?”
    司徒空没想到杨凌霄会问出这样大逆不道的问题,不由大惊失色,腾地而起,若为是杨凌霄眼疾手快,将案几牢牢压住,只怕就要掀翻了两人之间的案几。
    只见司徒空惊惶地左右四顾,发现大帐内并无其他的人,透过被风吹起一角的棉帘,可以看到大帐外的亲兵离着大帐足有十步远,这才长出了口气,“咚”地一声重重地落座。
    “世侄慎言!”抹了把冒出额头虚汗,司徒空盯着杨凌霄厉声低斥。
    杨凌霄挑了挑眉,心里不由再次腹诽司徒空的胆小如鼠。
    打从收到司徒娇有关圣人前世早逝起,杨凌霄就在心里考虑新老交替的问题,想象一下圣人禅位的可能性。
    这次又从司徒娇的信件中得知圣人身体状况以及前世圣人早逝的原因分析,杨凌霄的心里对圣人禅位的想法就更加清晰起来。
    现在他们还只是收到了圣人在毓秀宫昏迷的事情,还没有收到圣人在六皇子满月宴上多饮了半杯酒后,身子越发不颓败的消息。
    若杨凌霄知道圣人的身体更加破败,心里一定更加希望圣人能够提前禅位给太子。
    在杨凌霄看来,圣人主动禅位,不但有利于权利的平安交接,说不定还能让圣人逃过短命的厄运。
    一个心脏有疾病的君王,对一个国家而言并不是幸事。
    谁知道圣人哪天会不会心疾发作突然驾崩呢?
    圣人突然驾崩必然引起朝廷动荡国人恐慌,而这样的时候最容易让外敌钻空子,届时又会暴发战争,令生灵涂炭。
    司徒娇的前世不就是这样的嘛!
    倒不如让圣人提前退位,让年富力强的太子上位,平安过度才是国之幸事。
    只不知圣人能否有这样的魄力?
    司徒娇曾经提起过,前世圣人是因得了风寒不治身亡。
    如今既然知道圣人患有心痺之症,那么前世的风寒不过只是引子,心痺不治才是圣人驾崩的真正原因。
    按司徒娇秘信所言,如今圣人的心痺之症已经相当严重。
    也对,算算时间,圣人离司徒娇前世驾崩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这个时候,圣人的身子应该已经到了强弓之末了。
    当然这一世,圣人身边有个擅针灸的司徒娇,这就是变数。
    才有可能通过司徒娇精湛的针灸和汤药的精心治疗和调理,使得圣人的病情有所缓解。
    只不过这样还远远不够,圣人身在其位,就算有太子监国也不可能完全放手。
    操心过了,随时有可能发生个什么意外,也许就可以夺去圣人的性命。
    不过若圣人真能放下权柄,自此以后宽心休养,不动怒不操劳戒酒戒茶,也许再活个十年八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第四百四十一章 禅位的可能性

    杨凌霄到底是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有些理念与司徒空无法沟通,千年的代沟自然如天堑般难以跨越。
    当然就算是比人多话了一世,重生回来的司徒娇,明知圣人若能放下身上的担子静心休养,她就有极大的把握让圣人逃过前世早逝的命运,她依然不敢设想让一个帝皇禅位。
    司徒娇在给杨凌霄的秘信中,也只能多次表达内心深处的遗憾,同时感叹圣人身上的担子过重,这天下需要操心的事儿太多,实在不利于圣人修身养性,不利于圣人的身体康复。
    就算如此,司徒娇也丝毫没有提到过让圣人提前从皇位中退下来,安心休养。
    事实上现在太子监国,已经承担了圣人身上大半的负担,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足以让圣人安心休养。
    倒不是太子无法提起治国的重任,只是圣人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罢了。
    司徒空见杨凌霄似乎很有些不以为然,生怕他年轻不晓事,将这样的心态透露出去,引来杀身之祸,于是再次严肃地叮嘱道:“世侄切不可妄猜圣意!”
    杨凌霄虽然觉得圣人禅位是一件完全可以实现的事,不过也知道权利对于上位者的重要性。
    别说古代的皇帝,就是前世那些官员,嗜好权利,将手中的权柄看得比命重要的人比比皆是。
    既然司徒空一再提醒,他自不会再与司徒空讨论这个问题,只恭敬地答应:“谨遵大帅教诲。”
    其实司徒空的心里倒是十分赞赏杨凌霄对朝政的敏锐程度,心里有的是对建国公的羡慕妒嫉。
    事实上圣人在确诊为罹患心痺之后,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偶有空闲与司徒空对弈的时候,言辞中时不时带出一些归隐山林修身养性的念头来。
    如此看来,圣人的确是有考虑过禅位的可能性。
    至于为何大半年过去了,圣人依然没有动作,想必有方方面面的原因。
    也许圣人觉得太子还不够成熟,想着为太子争取更多的历练时间;
    也许圣人心里还在担忧着刚刚平稳的边关,为避免边关再生战争,故而才一直拖着没有实施。
    如今北边关有司徒空和杨凌霄驻守,经过大半年的布防,北边关虽不敢说是铜墙铁壁,不过若北辰国想要侵犯南陵国,必定让他们有来无还!
    南边关那边与北边关的情形不尽相同,不过新的大帅也是个极有经验的将领,加之泥逻国没北辰国好战,对南陵国的臣服程度更高,暂时不足为虑。
    近些年不太安稳的东南海沿线,马上就会由安平侯接手,又将去了圣人的一大心腹之患。
    三年一度的官员考核已经开始,等到明年春闺一过,朝堂上又将会得到了一批新鲜血液。
    想必那个时候,圣人会有一些新的动作吧。
    只不知圣人是否真的能够放下手中的权柄,如他自个所言,去皇庄做一个轻松的田舍翁。
    如此想着,司徒空的目光再次投向杨凌霄,却见杨凌霄只是优雅地品着面前的清茶,仿佛那不是一杯茶,而是人间极品美味一般。
    与杨凌霄相处的时日越久,就越感觉到杨凌霄的优秀,同时也深深替安宁侯府的未来担忧。
    司徒阳与京都的那些世家子弟比起来还算出色,可是与杨凌霄和韩鹏程这样经过边关战争洗礼的人一对比,确确实实只能算是一只小弱鸡!
    虽然司徒阳进了羽林卫队以后,杨凌霄和韩鹏程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操练,这一年多来也经过几次小规模的历练,可是这还远远不够。
    上次随太子去剿个山匪都能差点让自个送命,着实太稚嫩了些!
    安宁侯府是靠军功起家的,若一直将司徒阳放在京都,只怕以后不堪大用啊!
    可是若要让司徒阳来边关历练……
    万一出个意外,安宁侯府可没有第二个男丁了,到时韩氏定然狠他入骨?
    毕竟司徒阳是安宁侯府唯一的香火,也是韩氏后半辈子的依靠。
    司徒空不由在心里左右为难。
    唉,若是自个能够与韩氏再生育一子就好了。
    这念头一起,刹那间司徒空如同魔障了一般。
    与韩氏再生一子的念头像野草一样在心头狂长,让司徒空的心顿时热得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难以压制。
    只不过很快脑海里就出现了韩氏那清冷无波的目光,司徒空火热的脑子顿时一阵清凉,幽幽地长叹了口气,暗道今生大概是无缘了。
    不说如今与韩氏的关系早就已经相敬如冰,就算还如年轻时那般如胶似漆,想想他们的年龄,等他再回京都,两人都已经三十六七岁,近四十的人了,还能再生?
    还是期待司徒阳与周雅琪这对小夫妻快快给他们开枝散叶比较靠谱些!
    杨凌霄想到最近南陵国与北辰国的互市时有发生打斗的事件,心里对此有些猜测,就想着与司徒空商讨一下有关加大边防军对互市掌控力度的问题。
    却见司徒空目光迷离,脸色忽晴忽阴,不知在想些什么,一时间倒有些不好开口了。
    对这个未来的泰山大人,杨凌霄的心情有些复杂。
    若单论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和对兵法的运用能力,司徒空就算不如他的父亲建国公杨耀辉,相去也不算太远,也数是个不错的帅才。
    刚跟随司徒空来边关的时候,杨凌霄曾经还有些担心司徒空无法顺利接管建国公带了十来年的这支边防军。
    却没想到司徒空只用了不长的时候,就掌控了这支边防军的核心军务,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帅。
    在与司徒空讨论边关防务的时候,杨凌霄发现司徒空的接受能力有时甚至比建国公还强,让杨凌霄更能发挥特长,因此关边关的防务工作开展得极为顺利。
    除了个别地方司徒空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以外,其他大半是按照杨凌霄的想法进行布防。
    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北边关的防线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北辰国再有进犯定然讨不好处。

  第四百四十二章 好事多磨

    如今最让杨凌霄头疼的是设置在北边关外十里坡的互市。
    这个互市是司徒空到北边关前,圣人与北辰国主商议决定的事。
    管辖互市的是北边城的太守衙门,治安问题也由太守衙门的衙役一力承担。
    不过边防军负有协助保卫的责任。
    两国设置互市,对发展两国的经济贸易大有裨益。
    实实上,开放互市对于物产丰富的南陵国的好处远大于北辰国。
    不过由于互市设在离北边关不远的十里坡,给边关的防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北辰国好战好斗的个性,在普通的商人身上也能完美的体现出来。
    一言不合就动拳头的只能算是小事,动刀动剑的流血事件一直未能杜绝,时有发生,着实让北边城的太守大人十分头疼。
    特别是最近不知何故,打架斗殴的现象频繁发生,连衙门的衙役都遭了秧,无奈之下太守不得不放下身段求助于边防军。
    互市打架斗殴之事可大可小,既然太守派了专人向边防军求助,作为边防守军本就应该维护边关和互市的安全,因此自然有着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杨凌霄见司徒空举着茶杯半晌没有动静,心里难免有些焦躁,放下茶杯的动作就重了些。
    茶杯与案几触碰的动静总算唤醒了沉浸在臆想中的司徒空。
    收回跑远的思绪,司徒空的耳根有些可疑的红晕,不过面上却依然沉着严肃,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杨凌霄。
    “太守今日派人递了话来,最近互市那边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事态还有漫延的趋势,北边城的衙役也被伤了几个。太守的意思是请咱们增加兵力,加大协助力度,与衙役门共同维护好互市的治安,严防事态继续恶化。”杨凌霄将白日里太守派人救援的事儿说了一遍。
    “连衙役都敢伤?想来圣人身体欠佳的事儿已经传入北辰国,不过这也不奇怪,娇娇这信里不是说了,换药的那个就是北辰国埋在宫里多年的奸细。
    看来圣人身子碍,让北辰国的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既然如此,咱们责无旁贷。现在布防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处理。
    若真是北辰*方的人潜入互市,那么他们的意图就十分明显,该抓该杀决不手软。”司徒空浓眉紧了紧道。
    在别人眼里不过只是互市中商人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却让司徒空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其对战争的敏锐程度不由让杨凌霄在心里点了个赞。
    京都与北边关之间的通信联络,经过八、九个月的梳理,如今一封书信只需耗时半个月即可抵达。
    司徒娇收到杨凌霄回信的时候,离韩秀雅出阁的还有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
    韩秀雅与定国公世子李俊廷的婚期安排在十月二十六。
    这日大吉,诸事皆宜。
    这一世由于司徒娇的重生转动了与前世不同的命运之轮,缓缓带动着亲朋好友命运之轮的改变。
    韩秀雅今世所嫁再不是前世的那个绣花枕头,草包渣男,而是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定国公世子李俊廷。
    定国公府的老祖宗是最早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那批人,既有从龙之功,更有相救之恩,因此在太祖皇帝立国之时,就加封为世袭罔替的定国公。
    以军功起家的定国公府与韩大将军府一样,家法有明确的规定,男丁四十无后方可纳妾。
    妾室生下男丁以后,妾室可以自主选择是离去还是留下。
    愿意离开的,则送上丰盛的金银田产。
    不愿意离开的,也不会留在定国公府,而是送回定国公府祖籍,令其衣食无忧。
    不过至今为止,定国公府还没有一个妾室进府,因此定国公府的公子自然是众世家争着抢着联姻的对象。
    定国公世子既然有俊秀的外表,性情又温润如玉,更是世袭罔替的定国公世子,当然成了京都闺秀们心中的梦中情人、白马王子。
    当司徒娇得知韩秀雅议亲的对象是定国公世子李俊廷的时候,私下还让身边的人潜入定国公府做过好一番打探,发现李俊廷居住的院子里虽然有伺候的丫环,却没有一个是通房丫环。
    这一点就足以让司徒娇欣慰不已。
    只不过有一点美中不足,也是最让司徒娇担忧的,定国公夫人徐氏却并不个十分好相与的人。
    司徒娇私下了解到,徐氏原本中意的媳妇是娘家侄女,只不过她那娘家侄女虽然是个清秀佳人,也算是个才女,可她那娇娇弱绿柳扶风的模样压根就不是李俊廷喜欢的类型。
    李俊廷虽然外表温润如玉,身上的功夫却不弱,他希望能够找一个爽朗大气的女子为妻。
    这也是为什么李俊廷年至二十还没成亲,最后被韩秀雅捡了个漏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个漏的本身的确是个极品好男儿,司徒娇却因为徐氏与安宁侯府老夫人有个同样的心思,生怕韩秀雅会走上韩氏的老路。
    不过经过慎密侦察,虽然李俊廷开始的时候,与司徒空有着同样的困扰,不过他对这个表妹态度却与司徒空截然不同。
    据说那个表妹在定国公府客居了整整两年,却一步都不曾踏进过李俊廷居住的院子,就算徐氏替这个侄女多次制造意外路遇,李俊廷也总能轻松化解,压根没给这个表妹任何的希望和机会。
    两年前,已经年满十六的舅家表妹,不得不返回本家另寻姻缘。
    只是前些日子,李俊廷的这个表妹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小婴儿又住进了定国公府。
    据说一个月前男人与人抢个花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