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家的小娇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好吃了,多嚼几下都能尝到甜味,蒋小冬迫不及待地想要填满她饥饿了很久的胃,又不敢吃的太快,怕以后没机会尝到这个味道。
  桌上的菜,蒋小冬是一口都不敢动,她就埋着头吃饭,等到小秋发现,她已经把饭给吃完了。
  蒋小秋心里唏嘘,前世跟蒋小冬在一起,什么好东西都理所当然是她的,自己只能捡些她吃剩的东西填肚子。
  如今风水轮流转,蒋小冬还能有这么拘谨的时候呢?
  “还要吗?”
  她记得上次肉糜粥蒋小冬是吃了两碗的。
  蒋小冬抬起头,有些怯怯地,轻轻点了一下头,小秋去厨房又给她盛了半碗。
  “你饿了那么久,不能一下子吃太多。”
  说完,她又往蒋小冬碗里夹了两个淮山肉丸,就当是……她喊了蒋老头过来的报酬了。
  蒋小冬大喜过望,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吃着肉圆。
  蒋小秋做饭的手艺很不错,淮山肉圆里的肉半肥半瘦,油水十足,调料又放得恰到好处,将肉的鲜味和淮山的清香爽脆发挥到极致。
  蒋小冬吃得都快哭了,觉得这是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等她吃完,蒋小秋又将蛋花汤给她分了,说是汤不好放隔夜的。
  “不过你若是喝不下……”
  “我喝得下的!”
  蒋小冬猛地端起碗,抱着咕咚咕咚地喝汤,反倒是让蒋小秋无语。
  她原本想说,若是喝不下,等会儿喝也成。
  蒋小冬将汤喝完,彻底无法动弹,只觉得东西已经漫到了喉咙口,张嘴就能吐出来一样。
  但这种罪她愿意受,吃饭吃撑了,总比饿得胃里翻江倒海的疼来得幸福。
  “小秋姐,我去洗碗。”
  蒋小冬异常乖巧,艰难地站起来就要往厨房走。
  蒋小秋看了她一眼,发现她走路都很勉强,于是勾了勾嘴角,“下次再说吧。”
  说完,她收拾了碗进厨房。
  兑了热水,蒋小秋很快将几个碗洗好,又用皂角洗干净手,擦干之后抹了香脂。
  之前买的香脂被蒋家人糟蹋了,这是后来瑶娘给她的,说是女孩子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双手。
  擦得香喷喷地出来,蒋小冬还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倒不是她仍然动不了,她是不敢动。
  没有蒋小秋的允许,她怕自己做了什么令她不高兴的事情,下次就再也进不来这个门了。
  蒋小秋心里暗笑,吃过了亏以后,蒋小冬还真的懂事了不少。
  虽然前世的影响对蒋小秋是巨大的,不过她也不是太绝情的人,至少这一世,蒋小冬还没来得及对她做出不可饶恕的事情。
  “吃糖吗?”
  小秋拿了一小包酥糖,她也闲了下来,跟蒋小冬面对面坐着,拿了一块儿糖放嘴里。
  屋里点了油灯,是镇子里买的那种,不会熏出黑烟的油灯,角落里燃了炭炉,暖暖的温度,蒋小秋只穿了一件半袖的夹袄,衣领上还用银线绣了纹路。
  蒋小冬怔怔地看着她,这个姐姐变得不一样了,也变得令她羡慕不已。
  酥糖的甜味,没有孩子会不喜欢,蒋小冬吃了一块儿,连眼睛都眯成了线。
  “小秋姐,我听明晨哥让我娘打听虎子的事情呢。”
  蒋小秋不动声色,“是吗?他们打听到了什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娘对明晨哥可好了,明晨哥也向着她,二婶都气病了。”
  蒋小冬嚼着糖,将她在蒋家听到的零零碎碎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蒋小秋留了个心眼,蒋明晨可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蒋家就数他最精明。
  他会这么讨好秦美华,是因为秦美华帮他弄成了引荐的事情了吗?
  蒋小秋决定明儿抽空去里正那里走一趟。
  蒋小冬离开的时候,小秋将剩下的几块糖塞给她,“反正我也买的多。”
  她并不爱吃这些,但架不住同家镇买买买的氛围,愣是买了不少糖果零嘴,所以她也不心疼。
  不过蒋小冬可宝贝这些了,偷偷地藏好,舔了舔嘴唇上残存的甜味,才敢往家走。
  她决定了,她要跟着小秋姐,她也想过那种吃喝不愁,还能有酥糖甜嘴的日子!
  蒋小冬眼睛里闪过亮晶晶的光芒,走到家门口,又摆出一副饿到虚脱的模样,慢吞吞地走进去。
  ……
  第二日一早,去盛家之前,蒋小秋手里提了一只鸡,和一小篮子鸡蛋,先去了里正许贤英家。
  来开门的是赵红梅,她一看见小秋,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来。
  “是小秋啊,快进来快进来,早上可吃过了?进来一起吃吧。”
  赵红梅异常热情的态度,让蒋小秋有些招架不住,她记忆中的赵红梅是个泼辣的性情中人,也没什么坏心眼,但谁若是惹了她,那绝对不能善罢甘休的。
  “红梅婶子,我早上吃过了,许叔在家吗?”
  “在的在的。”
  赵红梅一边应着,一边伸头往屋里喊,“他爹,小秋来了,你赶紧出来。”
  蒋小秋把手里的鸡和鸡蛋递过去,“婶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给长风哥补补身子。”
  赵红梅立刻摆手,“这哪儿成,你一个小丫头怪不容易的,要说啊,该是婶子多帮衬你一些。”
  蒋小秋笑着将东西放下,“当初那会儿,若不是许叔,我哪里能有今日,婶子你就别跟我客气了,你们收下,我心里也好受一些。”
  “那成,那婶子就收下了。”
  赵红梅也不喜欢墨迹,看着蒋小秋心里觉着喜欢,是个懂事乖巧的姑娘,不怪盛家少爷一来就惦记上。
  许贤英很快从屋里出来,也是满脸笑容,“小秋来了啊,快坐快坐,怎么这会儿来找你许叔?是不是蒋家又为难你了?”许贤英听说了昨天傍晚的事情,眉头一皱,“你别怕啊,有许叔在,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的。”


第八十章 书院来信了
  小秋摇了摇头,“倒也不是,我就是想问问长风哥已经回镇子上了吗?”
  说到许长风,许贤英脸上又露出感激的笑容。
  “小秋,这件事儿叔婶记你的情,听长风说,引荐给他的这位先生可不是一般人呐,他知道的时候激动坏了,连夜回了镇上说是不能让先生失望,要回去温习功课。”
  许贤英已经是往平淡了说,许长风收到先生的书信时,整个人都疯魔了。
  他说这位先生只要是青州的读书人,没人不知道他的名讳,他这辈子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能成为他的门生。
  “这……长风哥能得偿所愿,也都是盛少爷的功劳。”
  蒋小秋没弄明白为何要记她的情。
  许贤英稳住情绪,“总之,这事儿多亏了你,对了,还有件事,蒋家那边蒋明晨和蒋明远,想让长风帮着引荐……”
  “许叔,我来其实也就是想问问这件事。”
  蒋小秋也直白,“长风哥可答应了帮他们引荐?”
  赵红梅在旁边插嘴,“没有,你娘为了他们都快不记得你了,这事儿我们思忖着不妥,小秋啊,你的意思呢?”
  蒋小秋松了口气,淡淡地笑起来,“我的意思,也是这个,许叔,红梅婶子,我也不怕你们说我无情,便是你们应下了,我怕也是要劝一劝的。”
  “我之前听盛少爷说,帮人引荐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若是引荐过去的人不思进取,惹了先生不喜,反而会连累引荐的人。”
  “蒋明晨暂且不说,蒋明远在秀云村整日招摇过市,还跟同村不少年龄相仿的吹嘘,要带他们去镇上喝酒,一连数日,也不曾见他温习。”
  “我虽是女子,却也知道若是想要做出学问,便该同长风哥,或是盛少爷一样,闭门苦读,蒋明远那样的,我只担心万一引荐了,会有损长风哥的名声。”
  许贤英心里咯噔一下,之前觉得不过只是举手之劳,现在想想,却并非如此。
  怪不得秦美华在镇上做事,却偏要回来秀云村让长风引荐,莫不是别人都不肯帮忙,她是看准了他们身在山村孤陋寡闻不成!
  赵红梅也听出了味道来,小秋是在为了长风考虑呢。
  她立刻睁大了眼睛,一把握住小秋的手,“还是你考虑周到,小秋丫头,婶子不知道该如何谢你才好。”
  蒋小秋笑容乖巧,“我只是想提醒一声,不过叔婶不是原本就没答应吗?倒是我多此一举了。”
  “不,还多亏了你。”
  许贤英的脸色微冷,“我原本还想着,蒋家那两个若是真有了出息,咱们秀云村说不定还能沾点光,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他已是在心里认定了蒋家的不怀好意,竟然敢算计到长风的头上,许贤英绝对不允许!
  此行莫名顺利,小秋从许贤英家里出来的时候,都觉得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算啦,顺利不是更好吗?
  ……
  之后数日,蒋家倒是安分了。
  小秋去镇上买了丝线,开始正式认真地做绣活。
  一切似乎变得平静了下去,直到学海堂的书信送到了秀云村。
  “小秋姑娘,少爷请你过去一趟,虎子去书院的事情有消息了。”
  蒋小秋立刻放下绣筐,跟瑶娘打了招呼就去了书房。
  轻轻敲了两下门,里面传来清朗的声音,“进来。”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蒋小秋觉得自己的心跳奇怪地加速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盛嘉言还是坐在他常做的地方,蒋小秋过去的时候,第一眼,却是看到书架上放了一只兔子灯。
  她忍不住弯起嘴角,没想到盛嘉言还留着呢。
  顺着她的目光,盛嘉言也看到了兔子,“这么可爱的灯,让人舍不得点。”
  蒋小秋总觉得他说“可爱”的时候,眼睛并没有在兔子……
  盛嘉言书案上放了一封书信,他将信往蒋小秋的方向推了推,“学海堂来信了,你让虎子年后过了正月的第一日,带着这封信直接去书院就成。”
  蒋小秋眼睛一亮,将书信拿过来,“谢谢你,虎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盛嘉言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微笑的样子,尽管这事儿略有些让他动用了他不想让人发现的力量,但能让她笑得如此好看,他觉得非常值。
  手里轻轻摩挲着信封,蒋小秋咬了咬嘴唇,从怀里迅速拿出一个荷包放在桌上。
  “这个,是之前的谢礼,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她低着头,没有去看盛嘉言的表情,说完了转身就跑,仿佛喜不喜欢就这个了,爱要不要的意思。
  盛嘉言下意识地想去拉她,又想着自己现在是瘸子,于是只能看着她离开。
  啧,轮椅真是不方便。
  他将书案上的荷包拿在手里,配色很素雅,很有读书人的书卷气息。
  上面绣了一丛兰草,和两只休憩的山雀,一只低头觅食,一只抬头望天,灵动十足。
  盛嘉言的拇指在荷包上轻轻摩挲,又从抽屉里拿出另外一封书信,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
  盛家那些人仍旧没打算放过他,只不过他也差不多万事俱备了,只是在这之前……
  有些事情必须得做,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人,被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人给抢了去。
  ……
  这日,早早地在盛家吃了饭,蒋小秋立刻带着书信去了杨惠兰家。
  “惠兰婶子,书院来信了,等过完了年,虎子就能去念书了。”
  杨惠兰和许青松立刻跑了出来,虎子冲在最前面,“小秋姐,这是真的吗?书院真的让我去了?”
  “信在这儿呢,自然是真的。”
  这阵子虎子老实多了,知道自己可能能去念书,也不整日找人在外面疯玩,身上愣着多了一点点文静的气质。
  看到蒋小秋的书信,杨惠兰眼睛里都闪现出泪花来。
  “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啊,小秋,婶子谢谢你,婶子一家都谢谢你。”
  蒋小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实我也没帮什么忙,都是盛少爷的功劳。”
  “可你若是不跟他说,他如何会帮虎子这个忙?”
  许青松这辈子就虎子这一个孩子,种了一辈子的地,若是虎子能走一条更好的路,他求之不得。
  蒋小秋觉得这话有些耳熟,之前似乎在哪里也听过。
  她笑眯眯地摸了摸虎子的头,“虎子往后可要用功啊,念了书识了字,以后就能带着你爹娘去镇子里生活了。”
  “我一定会的。”
  虎子小小的脸上闪动着坚定的光芒,看得蒋小秋一阵欣慰。
  ……
  虎子来年能去书院这件事,还是被不少人得知。
  大家都是一阵恭喜,蒋明晨心里“咯噔”一下。他连书都看不进去,脑子里满是“学海堂”三个字,实在克制不住情绪,蒋明晨想了想还是出了家门。


第八十一章 自食其力
  蒋明晨没心情旁敲侧击,直接去了杨惠兰家。
  “惠兰婶子。”
  杨惠兰见是他,心里有些异样,因为蒋小秋的关系,她对蒋家的人一点儿好感没有。
  不过蒋明晨礼数周全,脸上也带着笑容,她也不好将人赶出去。
  “这不是明晨吗?有事儿?”
  蒋明晨客客气气地说,“是这样,我也听说了虎子来年能去镇上的书院念书,同家镇有好几家书院,也不知道虎子是要去哪一家?”
  “小秋说是学海堂,在镇上挺有名气的呢。”
  蒋明晨缩在袖子里的手猛地收紧,学海堂何止挺有名气?这种连学海堂有多厉害都不懂的粗人,他们有什么资格去?
  “婶子,其实学海堂确实相当有名,因此进去也不容易,我能看看书院写来的信吗?万一弄错了就麻烦了。”
  杨惠兰怔了怔,怎么会弄错呢?
  不过,她和虎子爹都不识字,小秋……怕是也不识字,光顾着高兴了,会不会拿错了?
  “我就在这里看一眼,不过镇上除了学海堂,其他的书院也是很不错的。”
  蒋明晨始终不疾不徐,彬彬有礼,杨惠兰想了想,回屋将那封书信拿了出来。
  “你给瞧瞧,信上写得可是对的。”
  蒋明晨心里比她还焦急,迫不及待地拆开来,只看了两眼,眼睛就直了。
  竟然真的是学海堂的信,虎子去的地方,竟然真的是他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书院。
  蒋明晨心中燃起了浓浓的不甘,凭什么!
  这种粗野人家的孩子,凭什么能有机会进入学海堂念书,而他,天分比同龄人都高,却连个合适的先生都找不到!
  一瞬间,蒋明晨真的很想将这封信撕成碎片,他得不到的东西,其他人也别想得到。
  可他的手抖了抖,却将书信完好无缺地还了回去。
  “婶子放心吧,这确实是学海堂寄来的,你收好了。”
  杨惠兰立刻放心地笑起来,“那就太好了,我就说小秋不会弄错的。”
  “婶子,虎子能去念书,是小秋请盛少爷帮忙的吗?”
  大概是蒋明晨表现得太温和儒雅,杨惠兰觉得他和蒋家人或许是不一样的。
  “这事儿都亏了小秋,若不是她,虎子也不能有这样的机缘。”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蒋明晨很有礼貌地道别。
  然而出了门,蒋明晨脸上仅存的笑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盛家少爷竟然真的能将一个野孩子送进学海堂,那如果他能帮自己一把,他走仕途这条路,不就是十拿九稳了吗?
  蒋明晨竭力将嫉妒的心情压下去,脑子里已经在想着,如何走盛嘉言这条路。
  当然首先,蒋小秋就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
  ……
  蒋明晨回去了蒋家,跟秦美华关在屋子里说了半天的话,等秦美华出来,脸上的表情很是纠结。
  不过,想到蒋明晨,她搓了一把脸,深吸了一口气。
  傍晚时分,秦美华在小秋家门口一圈圈绕,等看到了蒋小秋,她立刻挂着笑容迎上去。
  “小秋啊,你怎么才回来?饿不饿?娘给你做了馒头,白面的。”
  蒋小秋这才看到她手里还拎了个篮子。
  不过白面馒头?她是还把自己当成从前日日只能喝粥,看见馒头眼睛都会放光的蒋小秋?
  蒋小秋没摸明白她这次又想做什么,因此笑了笑,“不用了,我吃过了,这馒头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秦美华心里暗喜,不管怎么样,这丫头心里还是关心她的吧,让她留着馒头呢。
  “这是娘特意给你做的,娘不饿,你快拿着,还热乎呢。”
  秦美华说着就把篮子往她手里塞,蒋小秋一个躲避不及,被她的篮子给套中了胳膊。
  “你好好吃啊,娘、娘下次再给你做好吃的。”
  秦美华将篮子塞给她,然后就走了,就走了……
  蒋小秋莫名其妙,这是又唱得哪出?
  她打开篮子的盖子看了一眼,里面果然有两个白面馒头。
  蒋小秋回了家,等了一会儿,门被敲响,是蒋小冬来了。
  “小秋姐。”
  蒋小冬机灵地闪身进来,脸上满是乖巧讨喜。
  她身后拖了一小捆柴,并不算很吃力,忽闪着眼睛等着蒋小秋的夸赞。
  小秋看了看,“还不错,回过家了吗?”
  “嗯,回过了,他们没给我留吃的。”
  蒋小秋进了厨房,很快端出了一碗蛋炒饭,还有昨日没吃完一小碗红烧肉。
  “吃吧。”
  蒋小冬欢呼一声,特别自觉地去洗了手,才拿起筷子吃起来。
  如今她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来找蒋小秋,从一开始只知道跟她说些蒋家的事情,到如今每日帮她捡一些柴火。
  蒋小秋一个人过活,柴火需要的量并不多,蒋小冬捡的就足够了。
  小秋也不会心疼不让她干活,劳动交换食物,天经地义,她前世就是太惯着蒋小冬,让她以为别人的好都来得那么容易,那么不亏心。
  蒋小冬吃得津津有味,给小秋姐干活,她乐意。
  小秋姐这里的饭,几乎顿顿有肉,没肉也一定有鸡蛋,就是蒋家的人都吃不了这么好的。
  她每日跟在蒋小春蒋小夏身后上山,捡了柴藏起来,然后随便拿一些回去,反正自己不管干不干活,奶都会找理由不给她吃东西。
  吃完了饭,蒋小冬去刷了碗,然后回来乖乖地坐好。
  蒋小秋已经收拾好了桌子,将油灯拿过来照亮,又拿了一本千字文给她。
  蒋小冬特别郑重地翻开,脆生生地开始念。
  千字文是上一回去镇上买书的时候老板送的。
  蒋小秋识字,蒋家人是不知道的,不止蒋家,整个秀云村也没有人觉得她识字。
  这是前世的时候,蒋小秋会的本事。
  她亲生爹娘家嫌弃她粗鄙,大字不识一个,有时候那些人在她面前故意写一些侮辱她的字句,她都看不懂,还傻乎乎地夸赞他们写的好看。
  后来,蒋小秋就提出了想识字,那些人当做笑话一样,给她请了个耳朵都快聋了的先生,可蒋小秋愣是跟着他学了不少。
  后来被当做礼物一样送人,蒋小秋无人问津的时候,她就自己找了些书看,来调剂日夜做绣活的疲乏。得了这本千字文,蒋小秋也用不上,恰巧蒋小冬每日都不愿回蒋家,待在这里也没她什么事,小秋就干脆教她认字。


第八十二章 一个馒头的血案
  “小秋姐你连字都认得,太厉害了。”
  如今在蒋小冬的心里,蒋小秋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所有人。
  “你学一学也好,往后不至于被人骗了。”
  蒋小秋教了她字的读法,然后就让她照着写写画画,她则在一旁绣花。
  屋子里很暖和,桌上也放了一些小零嘴,蒋小冬一开始动都不敢动,蒋小秋给了她几次之后,她也敢自己拿一点点吃了。
  但她决计是不敢拿多的。
  每日在蒋小秋这里,是蒋小冬一整日最舒服愉快的时光,她年纪虽小,却被蒋家磋磨得提前知道了珍惜,不想轻易失去。
  走的时候,蒋小秋将一个篮子交给蒋小冬,“这个你带回去,交还给你娘。”
  “这是什么?”
  蒋小冬好奇地打开,看到里面有两个白面馒头,只不过现在她对白面馒头已经没那么大的兴趣了。
  每日都能吃到白米饭和肉的人,馒头?呵呵。
  “这是要给娘的吗?”
  “嗯,她送过来的,我不需要,你带回去吧。”
  蒋小冬明白了,这可不是小秋姐送给娘的,而是娘送给小秋姐,小秋姐看不上的。
  想想也对,连她都不感兴趣的东西,小秋姐怎么会看得上?
  于是蒋小冬提着那个篮子出了门,想着要怎么交个娘才好,她近来都见不到她娘,爹也忙着家里年前地上的活计。
  快走到蒋家的时候,忽然从里面跑出来一个人,离得近了她才看到,那人是蒋小春。
  “你站住!”
  蒋小春冲到蒋小冬的面前,皱着眉看着她手里的篮子。
  “这是什么?”
  “这是我娘的。”
  蒋小冬努力将篮子往身后藏,然而她实在太小了,蒋小春伸手一把将她推开,夺过了篮子。
  “好啊,你从哪儿偷来的馒头!”
  “不是偷的,是小秋姐……”
  “什么?”
  蒋小春瞪大了眼睛,“这是蒋小秋的东西?”
  听到这个名字,蒋小春就满眼的恨意,她刚刚被蒋老娘又打骂了一顿,还不给饭吃,原因就是嫌她干活不勤快。
  蒋小春身上哪哪儿都疼,这些日子就没有一日是不挨打挨骂的。
  都是因为蒋小秋!
  奶眼馋蒋小秋家里的钱财,又碍于爷不敢去抢,只能把气撒到她们的身上。
  明明这些都该蒋小秋来承受,明明自己是蒋家的大孙女,从前奶也很疼她的,都是因为蒋小秋的缘故,她才会过得这么惨!
  蒋小春手里用力,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唤,馒头被她捏出了痕迹,散发出香甜的味道。
  既然是蒋小秋的东西,那她就不客气了。
  蒋小春饿极了,什么也顾不了,大口开始吃馒头。
  蒋小冬扁着嘴,眼睛一转,撒腿就往家里跑,等进了院子,她才张开嘴干嚎起来,“娘,小春姐把你给小秋姐的白面馒头给吃了。”
  门“砰”的一声打开,率先出来的是蒋老娘,她凶狠地瞪着眼睛,“什么?白面馒头?谁把白面馒头拿给那个杀千刀的蒋小秋?”
  秦美华闻言也急匆匆地出来,“小冬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蒋小冬抽抽噎噎地说,“我回家的时候遇到小秋姐,她给我一个篮子让我还给娘,我也不敢看是什么,刚刚遇到小春姐,她就把篮子抢过去,把里面的馒头给吃了,娘,我不是故意的。”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去,话却说得很利索完整,完全寻不出漏洞来。
  秦美华还来不及震惊,一只鞋子就朝着她飞过来,直直地砸在她的肩膀上。
  “你个败家的烂货,居然给那种东西白面馒头?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竟然做了馒头送出去,你失心疯了不成!”
  蒋老娘气得七窍生烟,本就因为蒋小秋胸口堵着气,又听见这事儿,砸了鞋子还不过瘾,抄起笤帚就往秦美华身上招呼。
  蒋老娘平常打孩子打惯了,手也没轻没重,猛的一下砸在秦美华的背上,疼得她尖利地叫唤了一声,想也没想推了一把。
  蒋老娘就是再凶悍,到底也老了,被秦美华一推,整个人往后仰倒,头磕在了门槛上,不动弹了。
  “天哪!杀人啦!”
  闻声出来的罗秀玉惊叫出声,秦美华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蒋老娘头底下流出来的血,脸上满是惊慌。
  蒋和和蒋乐一把将她推到旁边,蒋家顿时乱成了一团,鸡飞狗跳。
  秦美华拉住蒋仁的袖子,“我、我不是有心的,是她先打我的,我就推了一下……”
  蒋仁冷冷地看着她,他就是再喜欢媳妇,也是不能接受自己媳妇打老娘的。
  他甩开秦美华的手,赶紧帮着去抬蒋老娘。
  请大夫的请大夫,装好人的装好人,蒋家灯火通明一直忙到了半夜,蒋小冬找了个角落里一蜷,没她什么事儿了。
  ……
  天蒙蒙亮,蒋家才消停下来。
  蒋老娘倒是没有性命之忧,不过头上磕破了,最近又太过焦躁,所以才一下子晕了过去。
  只是她这会儿唉声叹气地躺在床上,老泪纵横,蒋仁带着秦美华跪在面前,她连一眼都不看。
  “我是老了,不中用了,连个儿媳妇都能骑在我头上拉屎,我还活着干什么啊?”
  蒋仁心里极不是个滋味,“娘,您别这么说。”
  “你别叫我娘!哪家媳妇能把婆婆给打晕了?这是人干的事吗?你要还认我,就把这个悍妇给我休了!”
  秦美华低着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把蒋老娘骂了个狗血喷头。
  不就是破了块小皮吗?大惊小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缺胳膊断腿了呢。
  “娘,美华她也不是有心的……”
  蒋老娘立刻拍着床边,“老头子你看看,这就是咱们的儿子,辛辛苦苦拉扯大,娶了个媳妇就不要爹娘了,我们命好苦啊!”
  蒋仁备受煎熬,里外不是人,要让他真把秦美华休了吧,好歹也这么多年的夫妻。“娘,美华为了咱家也付出不少,为了保住夏家的差事,她都不敢生孩子,还不就是想让咱蒋家出个读书人吗?”


第八十三章 我不愿意
  “生不出来倒是会找理由,要真能生,头两胎能都是丫头?”
  蒋老娘开始蛮不讲理,一旁的蒋老头用力磕了磕烟袋,“好了,这事儿就算了,只是,若是再有下次,便是蒋仁不愿意,老蒋家也不留一个会跟婆婆动手的媳妇。”
  秦美华心里一凛,低声地说,“媳妇知道了。”
  蒋老娘却不满意,“就这么算了?我的头都破了,怎么能就这么算了!”
  “你再闹下去,你两个大孙子你自个儿带去镇上念书去!”
  蒋老头一句话,堵得蒋老娘不吱声了。
  他又转过头看向秦美华,“你也别以为这事儿就非你不可,我只是看在明远和明晨的份上不跟你计较。”
  蒋老娘虽然不吭声,心里却不甘心,忽然她又想起了别的,“对了,还有白面馒头,这是怎么回事?你居然拿家里的白面做了馒头给蒋小秋,你疯了吧你。”
  蒋老头子的目光,锐利地射过来,秦美华打了个冷颤。
  “我,我就是想着小秋到底是我女儿,她又认识盛家,若是能让她请盛少爷帮帮忙,明远明晨说不定……”
  “不需要!我老蒋的孙子,还比不上别人?只要努力用功了,谁稀罕别人帮忙?”
  秦美华心里怄得不行,这种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东西知道什么?有路子可比用功有用多了。
  然而蒋老头就是个老顽固,眯着眼睛,目光里带着狠意,“这种事情,别让我知道第二次!不然,你就跟你女儿一样,从蒋家滚出去!”
  从内屋出来,蒋仁都没给秦美华好脸色看,秦美华也不在意,找了一圈,把蒋小冬找了出来。
  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