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心计-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来日别人非议他也可充耳不闻么”
我饮了几口茶,思绪转寰了良久方道:“皇上这样说自然是体恤臣妾的哥哥,可是臣妾的哥哥也正是因为皇上,所以才罔顾非议要立无甚背景的采燕为妃。”
萧琰疑惑不解,凑近我两分问道:“皇后此话怎讲?”
我曼声与他分析道:“自天下大乱之后,臣妾母家手掌兵权,不知多少人在背地里猜忌。如今哥哥承蒙皇恩已裂土封王,二弟又要承继定国公的爵位,臣妾在后宫,依然是一人之下的皇后。隆恩声势已经至此,若哥哥在迎娶京中名门闺秀为王妃,未免太惹人侧目。”
萧琰和缓一笑,握着我的手轻轻道:“皇后多虑了。”
我笑道:“多虑也罢少虑也罢,总而言之王妃是哥哥的王妃,哥哥喜欢谁便立谁。况且采燕为正妃对皇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皇上何乐不为?”
萧琰感动,拇指在我手背轻轻捻动:“皇后,你真是为朕思虑周全。”
我抽出手给他剥了一个蜜桔,递给他道:“臣妾自然会为皇上分忧。至于采燕的出身,皇上随便在京中挑个大户人家收采燕做义女也就是了。如此既没有实际身份,台面上也可说得过去。”
萧琰吃了蜜桔,将桔核吐在金盂中问我:“京城中的望族不少,你觉得哪一家好?”
我托腮想了片刻,问道:“世昌伯方家,皇上觉得如何?”
采燕在元宵之际认了世昌伯为义父,改名方燕。同日萧琰圣旨赐下,准暄化王所请,立世昌伯义女方燕为暄化王妃。
哥哥按照我的意思,一切皆从简布置。方燕虽被立为王妃,但是她之前已是哥哥的媵侍,便只在王府中庆贺一番,行的也是侧妃扶正之礼。如此低调,也是不愿引起别人的注意,毕竟方燕身份敏感。
我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惟愿他们在王府内能好好相守。只要他们能安稳度日,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正月我拟了晋封名单,萧琰除了对李贵人的位份有些异议之外,其他都依从了我。
正月二十,萧琰正式下旨大封六宫。德妃陈氏册为贵妃,赐居未央宫长亭殿。婕妤赵氏册为充仪,赐居凌波殿,抚养皇五子。婕妤马氏册为庄妃,赐居锦瑟殿。容华花氏为照妃,赐居兰林殿。
主位已定,余者皆是萧琰这几年的新宠,我亦不常照面,无需多说。唯有贵人李氏因为有孕进位为婉仪,还专门赐了规格比之正殿亦不错的绿绮堂,可见萧琰待她极为特别。郭伯媛的姐姐郭品盈不再加封之列,反而废去所有名位,冷宫待死。
其实在天下大乱之前,宫中莺莺燕燕妃嫔济济,奈何战乱一开妃嫔凋零。我本欲提议选秀为萧琰充实后宫,突然想到太后已丧他定然是不肯,便转了话头,请旨追封太后及已故妃嫔。
正月二十三,萧琰郑重拟旨,追谥太后为孝全武皇后,与先帝合葬陵寝。他宣布为太后戴孝三年,三年之内全国禁婚嫁禁礼乐禁宴席,他自己亦不会铺张选秀。
太后的事情处理完毕,他同我又合计着拟了旨追封已故妃嫔。第一个要追封的,自然是死在骊山行宫的谢之桃。萧琰对她颇有愧疚之意,追封贤妃,谥号豫章。我念着豫章贤妃的谥号,想起好端端活在人世间的谢之桃,嘴角不觉勾起一抹讽刺的微笑。
看在皇五子的面子上,萧琰到底追封梁婕妤为懋恭妃,迁棺椁入妃陵,灵位入太庙。娇嫔吴氏追封为容华,良媛杨氏追封为芳仪,因尸骨无存,于妃陵外侧设衣冠冢。
二月初二是大日子,哥哥择了这一日带王妃方氏入宫请安。萧琰见过他们之后,特有恩旨许他们来未央宫见我。
我早已在未央宫等候多时。
遥遥见他们相携而来,也不知怎的,眼眶就热了。
十五年,他们从青涩的相知相爱,终于走到了如今的相爱相守。如今他是王爷,她是他的王妃,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执手到老。
互相见过后,我请哥哥和方由入殿内相絮。聊了半日,敏贵妃的侍女花镜忽然来到正殿,道:“启禀皇后娘娘,听闻暄化王和王妃到了,贵妃娘娘特意送上大礼,祝两位白头偕老。”
花镜手中捧着一个填漆盘子,里面端端正正放着一对玉璧。花镜又说:“这玉璧是贵妃娘娘十五岁时,平阿侯送的及笄礼。娘娘一直很喜欢,自己都舍不得用。如今见王爷和王妃一对璧人,少不得拿出来相送,还请二位不要嫌弃玉璧粗鄙。”
我本就怕陈玉华多心,见她拿玉璧送哥哥,连忙替哥哥应承了。哥哥和方由对视一眼,双双收下谢过贵妃。
花镜又笑道:“贵妃娘娘还说,当年在凉河大营同王妃很投契,自分别后时常想念。如今王妃入宫,便想请王妃去她殿中坐坐。”她看向我,问道,“皇后娘娘和王妃许久未见,不知可舍得放王妃去和贵妃说说话?”
我看向方由,她忖了一会站起来说道:“贵妃娘娘相邀,妾身自然是要去的。”
我见状道:“既然如此,王妃就陪贵妃说说话吧。”
方由随花镜离开后,我站起来对哥哥说道:“屋子里也闷,未央宫里有个小花园,是说话的好地方,哥哥陪本宫去那里絮絮吧。”
哥哥自然应允。
花园中赏景,我不喜旁人在侧打扰,便让服侍的宫人尽数退下,只留春雨在不近不远的地方服侍。哥哥手中捻着一截新柳,有些心不在焉地问我:“听闻自回宫后,娘娘便把敏贵妃安置在了未央宫。皇上数度提起要让贵妃挪宫,娘娘都拒绝了。”
我颔首道:“敏贵妃没了双眼,饮食起居十分不便。只有留她在我这里,由我亲自照料,才能稍稍安心。”
哥哥深深看我一眼,道:“娘娘和贵妃姐妹情深。”
我给哥哥斟了一杯茶,叹道:“她为了哥哥失去双目,又在凉河那么久,哥哥对她……”
我没有再说下去,哥哥已然面露惆怅:“贵妃是个很好的女子,当初边关我若知她这样好,未必不会答应平阿侯的求亲。然而由儿已经回到我身边,我不能对不起由儿。”
我安抚地握住哥哥的手,道:“我知道哥哥心里有愧,所以我愿意带哥哥好生照顾她。姻缘皆是命,哥哥和她无缘罢了。”
哥哥叹了口气:“所幸她还有你。”
我看了看天,只见天上风云突变,原本碧蓝的天空瞬间被乌云覆盖,不觉道:“哥哥如今已经是暄化王了,位极人臣,可还欢喜?”
哥哥神色稍敛:“我只怕功高震主。”
我肃穆道:“哥哥没有被隆恩冲昏头脑就好,我等你们夫妻二人入宫,其实也是有要事相商。”
哥哥见我神色郑重,不由自主也严肃起来,道:“妹妹你说吧。”
我低下头仔细盘算怎样与哥哥说,边想边道:“当年定国公府赫赫扬扬,我才得以入宫为后。父亲在朝时,无人可以撼动我的地位。可等父亲归隐,定国公府一朝势颓,我在宫里也是如履薄冰。几次跌入谷底,无人声援,险些被废。”
哥哥凝眉怜惜地看着我:“这些由儿跟我说过,暄儿,这么多年你在宫中着实不容易。”
我勉强含笑,道:“如今哥哥封王,二弟承爵,我们周氏一族恢复往昔荣光。皇上对我另眼相看,我在宫中自然是稳若泰山。”哥哥深深点头,我继续道,“然而我入宫多年,深知皇上靠不住。这两年来哥哥和父亲浴血沙场,才换来了他些许的信任。等日子一长,他会把哥哥和父亲的功勋全部抛诸脑后。到时候我们周家如此煊赫,他怎能相容?”
哥哥已然明白,他庄重道:“你要说的我都已明白,你和周氏一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哪怕朝堂后宫风云诡谲,也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我重重点头:“敏贵妃与我交好,她的父亲平阿侯自然也是向着我们的。方姐姐认了生父为义父,也可寻个机会透露真实身份,只是千万不要让旁人知晓。如此一来在朝中,哥哥和周家的地位势必如日中天,连皇上也要避让三分。到时只需再适当安插亲信,掌控朝局,便可稳若泰山。”
“不错,陈氏与周氏有军功在身军权在握,可左右兵马。方氏书香世家,族人多有出仕可把持政局。如此军政相辅,想来稳妥。”哥哥神色微微有异,犹豫片刻道:“近襄侯已出任吏部左侍郎,若要寻求文官支持,他其实是最好的帮手。”
我刻意不提“近襄侯府”四个字便是怕自己失控,骤然听到哥哥,恍如又在胸口扎了一刀,痛得四肢发麻。
然而如今的我,即使内心鲜血淋漓,表面上已经可以风平浪静。
我道:“近襄侯是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他不愿意做的事,还请哥哥不要勉强。”
哥哥细细打量着我的神情,没有发现异常便道:“这个自然,我与他君子之交。非他本心之事,我不会勉强。”
我稍稍缓了一口气,道:“来日哥哥也要做许多自己不愿做的事,才可以让周氏一族立于不败之地。”我盯着哥哥的眼睛问,“哥哥,你可想好了?”
“如果只是我,来日皇上猜忌弃官不做也就罢了。可是宫中还有你,还有太子。你们和我不同,身处皇宫永远无法全身而退。为了你们,有些事即使我不愿意做,却也不得不做。”哥哥认真道,“何况还有昱儿,他从小是个有主意的,来日一定会成为你我的左膀右臂。”
我心下感动,道:“其实我也很害怕,一旦打算与皇权两立,周氏一族便没了退路。”
哥哥温和道:“别怕,日后风风雨雨,总还有我陪着你。”
第158章 公主嫁
哥哥的话音刚落,就见方由出现在长廊。我和哥哥站起身来迎上去,我问:“贵妃都和你说什么了?”
方由清淡一笑,脸上看不出喜怒,只说:“不过随便絮絮,没聊什么要紧的。”默了片刻,她又加上一句,“贵妃身体不好,娘娘照顾她辛苦了。”
方由做采燕时与陈玉华也相熟,可这两年遇到了诸多变故,她们的身份也都不同。我起先是担心陈玉华心高气傲,会被方由做王妃刺激到。但看方由还算平静,便不再多问。
天色渐晚,哥哥和方由告辞,我亲自送他们到未央宫门口,回来的路上瞧见陈玉华所居的长亭殿,便挪步走了进去。
屋中晦暗,阴阴沉沉。我借着开门的亮光才瞧见陈玉华侧卧在湘妃榻上小憩,花镜拿了薄荷脑油,轻轻地给她揉着太阳穴。
失明的人耳朵都极灵便,我将将进门陈玉华便问道:“皇后,是你来了么?”
我应了一声,走到她身边挨着坐下,问道:“你怎么知道是我?”
她嘴角淡淡一勾,露出淡然的笑意:“听脚步声听出来的,除了皇后娘娘,谁身后会跟着那么多人呢?”
我瞧她屋子里除了花镜没有别人,便知道她不喜人多,遂让所有人都退下,又对花镜道:“今日本宫让人做了山楂马蹄糕和枣泥山药糕,酸酸甜甜的大概贵妃爱吃,你去厨房拿些过来吧。”
花镜笑道:“方才娘娘还说觉得苦,这下正好吃些糕点压一压。”
花镜性子活泼,很像从前的陈玉华。我见她欢欢喜喜地出去,不免更加怜惜如今消沉的陈玉华。
“嘴里苦些糕点就压住,”我凝神道,“可是心里苦,吃再多甜点也没有。”
陈玉华闻言,伸手摸索着向我伸来。我握住她的手,才发现她如今消瘦到何等地步。
我记得入宫第二年她穿过一身桃红色的衣裙,鲜艳明媚红润丰腴,萧琰看了都忍不住大加赞赏。可如今双手的触感,竟不是一句硌手可以形容的。
曾几何时,她也是年方二八的曼妙佳人。
“其实我倒不苦,暄化王和王妃彼此真心,我听着他们的消息,心里只觉甜。”她轻轻开口,然后双眉一蹙,“只是我心里总有个疑问,这么多年一直没敢问出口。方才请王妃过来,便是为此。”
我温和道:“你有何问题不妨问我,咱们之间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她听了这话,挣扎着坐起。我拿了软枕垫在她背后,道:“到底是什么要紧话,你只管问我便是。”
陈玉华沉了口气,轻轻开口道:“当年在边关父亲向他提亲,可是他想都未想便断然拒绝。父亲虽然气盛,但仔细一想认为他平日稳重,若非另有缘故,绝不可能拒绝的如此生硬。于是他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得知定国公府大公子与方家小姐曾经议过亲……”
我闻言不觉惊骇,神色已然大变。只是陈玉华看不见,否则她不必问下去也什么都明白了。
“方家和周家世代交好,对这门亲事也一直默认,只等方小姐选秀落选便可提亲。可是就这么不凑巧,方家小姐偏生没能落选。宫里人接方小姐入宫的那一天,周公子辞别父母,上书请求去边关历练。”她幽幽开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看不见的小手紧紧扼住我的咽喉。
我强作镇定,道:“我哥哥和方小姐确实自幼认识,也算青梅竹马。然而方家小姐入宫不久先帝驾崩,她作为陪葬已经不在人世了。”
屋子里本就阴沉,陈玉华又戴着眼罩看不见眼睛。温温一笑间,竟有了几分鬼魅之气。
她吐气幽兰,笑得令人心惊:“是么?”
我冷汗涔涔:“你怀疑什么?”
她道:“本也未曾怀疑什么,可是自你让采燕认了世昌伯为父之后,我才突然觉得不对。假使当年周公子真的同方家小姐有什么,如今王妃做了方家义女,方家难道不会心有芥蒂么?再者你在暄化时曾告诉我,采燕和周公子也是青梅竹马。我不信周公子那样的人,会同时和两个女子纠缠不清。”
我眉心骤蹙,心底一阵翻腾。许是察觉了我的紧张,陈玉华凝声问我:“皇后,我说的对也不对?”
我道:“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让采燕认世昌侯为义父,的确不妥。”
她闻言苦笑一声:“你做的没什么不妥,这事过去快十六年了,除了我谁还记得呢?何况我是同时知道方家小姐和采燕与周公子都有情谊才猜出的真相,你对外只说采燕和周公子是在凉河日久生情,谁又能想的明白?你和她姐妹情深,她隐姓埋名那么久,有机会你当然要她认祖归宗。”
她已然认定,我再多费唇舌也没有用了,索性道:“采燕身份这事关系到周府和方府两户人家,牵连甚广,还望你……”
我未及说完,她忽然扑过来一手摸索着捂住我的嘴,一手指着一个窗户,压低声音道:“窗户外面有人!”
我一怔,连忙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过去,猛地推开窗扇。
窗外空空荡荡,并无一人。
松了口气,我复又回去温声道:“没人,你恐怕是听错了吧。”
陈玉华一怔,道:“自失明以来我耳朵甚好,应当不会听错。”
我心底阵阵不安,只说:“可也确实无人。”
她松松一笑,说:“无人更好。”她冲我招招手,郑重承诺道,“皇后,你放心。”
我稍微松了一口气,忽然看到墙根底下闪过一个人影。我当即喝道:“谁!”
那原本是个小宫女,听到我暴喝吓得直哆嗦,扑通一声跪下道:“皇后娘娘恕罪,奴婢是绿绮堂的宫女,来此通报皇后娘娘李婉仪要生了。”
我算算日子,太后去世那段时间李轻菡发现身孕,到了如今的确也该生了,便道:“本宫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那小宫女答应下,连忙就跑了。陈玉华若有所思,道:“她的脚步声有些熟悉,方才的人仿佛就是她。”
我眼神骤冷。
李婉仪阵痛数个时辰后,平安诞下了一个小皇子。萧琰大喜,重赏了绿绮堂上下,当即晋封李轻菡为容华。
我依照萧琰的意思,命尚宫局置办了赏赐送去绿绮堂。绿绮堂从上到下,人人一支玉髓八宝簪,一支红玛瑙玉镯,另有赏银分发下去。过了两日,李容华的一个宫女在梳妆时不甚绊倒,手中的玉髓八宝簪恰好穿胸而过。
李容华为此向萧琰哭诉,说我有意谋杀她的宫女。萧琰听后只觉得是巧合罢了,又觉得那宫女晦气,所以到底也没怎样,反倒责怪李容华诬陷皇后。
此事不了了之,时候我才听说那宫女是李容华唯一的陪嫁,打小就伺候她。出于怜惜,我赏了那宫女一百两埋葬银子,又恩准尸首回归本家。如此,李容华到底不能再说什么了。
未及出月,萧琰赐“昭宇”之名给皇七子,取博大宽仁、器宇轩昂之意。皇七子百日时,虽然不能大摆筵席以免冲撞太后,但到底办了一小小家宴。宴席之上皇七子玲珑可爱,萧琰又见自那宫女去世后李容华一直郁郁寡欢,便格外恩赏加封她为婕妤。
两年时间,李轻菡诞下皇子,从区区嫔位爬到了从三品婕妤。我饮了一口酒,冷冷想着不及皇七子满周岁,她必然可以封妃。
盛夏已至,陈玉华的身体开始衰弱下去。我日日清御医过来诊脉,御医只说贵妃心有郁结,肝火旺盛,夏日里又炎热,故而身体时好时坏。开了许多药方,陈玉华吃了也不怎么见效,倒是更加沉疴。
秋日里她身体渐好,我终于松了一口气。重阳节时大辽突然来了使臣,送上了大量丰厚的贡礼。萧琰因上次之故对异国贡礼格外敏感,询问之后才发现原来大辽是来和亲的。
“和亲?”我讶然。
萧琰含笑颔首,道:“大辽鹰王即位数载,一直没有立皇后。他这次遣使来我大齐,便是想要迎娶我大齐公主为后。”
我沉思不解:“如今大辽对大齐已无威胁,又不曾兵戎相见,我们没有和亲的必要。”
萧琰沉吟片刻,道:“此番和亲并非你想的那样,大辽是真心实意想要迎娶大齐公主。国书上的言辞甚是客气,可见大辽皇帝的诚意。”
我凝眉:“即便如此,宫中最大的公主还不到十岁,怎么能和亲?”
萧琰笑吟吟道:“大辽皇帝明面上是要迎娶大齐公主,可是他亦晓得宫中并无适龄公主,故而让使者告知朕,他其实只想求娶一宫女,封做公主即可。”
我心底一凉:“莫非是春雨?”
萧琰一怔:“你如何知道的?大辽使者说他们皇帝要娶的,就是皇后身边的女官春雨。”
我断然拒绝:“此事不可,大辽皇帝臣妾在暄化见过,为人轻浮且喜怒无常,臣妾岂能把自己贴身的宫女嫁给他?”
萧琰不意我见过辽帝,却也暂未追问,只道:“大辽此番诚意十足,况且只要求宫女为后,朕怎能不答应。再说古往今来和亲的女子,哪个是金枝玉叶,不都是宫女或者贵戚之女么?”
我坚定地摇首,道:“大辽既然是来求亲的,那么允不允是大齐的事。皇上若真的想与辽国和亲,大可挑别的宫女或宗室之女,臣妾的春雨可是万万不能给的。”
萧琰见我说的笃定,不觉变了脸色冷冷道:“皇后,你要分得清轻重。朕知道春雨是你的心腹你舍不得,可是大辽皇帝尚武,军队兵强马壮。大齐国内刚刚安定下来,你难道想要再度挑起战端么?”
“皇上此言臣妾万万不敢当,臣妾不是郭氏,岂能挑起家国大乱。只是春雨曾经救过臣妾、靖儿、易儿和华儿的命,臣妾不止视她为贴身女官,更待她如救命恩人。即使要和亲,也要她自己愿意,她若不愿意,臣妾不会勉强她。”我朗声道。
萧琰听了这话,神色稍微和缓,道:“你既这样说,就把她叫来问问。”
春雨跪着静静听完了萧琰的话,两颊绯红。萧琰和颜悦色道:“你不必害羞,女儿家早晚都要出嫁,只说你的心意便是。”
春雨看向我,我目视与她轻轻摇首。她咬着下唇轻轻道:“奴婢一切听皇后娘娘的。”
萧琰一听这话便急了:“你自己的婚姻大事,当然要自己做主,朕和皇后都依你。”
春雨闻言,大有要拒绝之色。萧琰见不好,忙道:“这是一辈子的事,你要想清楚。你留在皇后身边,来日至多不过为寻常官宦正室,哪里有做一国皇后来的风光?”
春雨当即跪下,顿首正色道:“奴婢并非贪求名位富贵之人,这辈子原也打算一直侍奉娘娘。当日在暄化奴婢与大辽皇帝有过一面之缘,他也曾说过要娶奴婢为妻之言。可这么久奴婢只不过当做戏言,未曾放在心上。”
“你既这样说,那便是要拒婚了。”萧琰冷冷道。
我起身福了一福,道:“皇上,辽帝若真心求娶春雨为后,必然也不愿意勉强她。我们若是强迫春雨嫁过去,来日他们夫妻之间相处不愉,终究于两国邦交无益。”
萧琰脸色铁青,却也无可奈何,道:“也罢,朕会再与辽使商谈。不过朕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辽使不肯退步,皇后还是为春雨早些打算吧。”
我正欲驳回,却听春雨大声道:“皇上的意思是,不管奴婢愿不愿意,总归是要和亲了?”
萧琰不语,然而眼神却无比坚定。
春雨见状再度顿首,道:“既然如此,奴婢愿意和亲大辽。”
我大惊失色:“春雨!”
不同于我的大惊,萧琰大喜过望,惊喜问道:“你此话可当真?”
春雨道:“自然当真,不过皇上要答允奴婢一件事,奴婢才肯。”
别说一件事了,即便春雨提出十件事,只怕萧琰也会答应。果然我见萧琰想也未想,坐在椅子上的身体向前凑,道:“你快快说来。”
春雨肃容道:“奴婢自幼孤苦,入宫之后更是命若浮萍,但是皇后娘娘将奴婢调到身边来服侍,奴婢的日子这才好过一点。这般大恩对娘娘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然而奴婢一直铭感于心,发誓要照顾娘娘一辈子。奴婢一己之身不值怜惜,在哪里都会牵挂皇后娘娘。可惜后宫风波迭起,奴婢常常见皇后被奸小陷害。如果一朝和亲远嫁他国,不能日夜服侍娘娘,必然时时牵挂。”
萧琰目光逐渐幽深,轻轻道:“你的意思是?”
“奴婢不敢要求什么,只求皇上善待娘娘。来日再有奸小陷害,还请皇上万万要相信娘娘才是。”春雨郑重说道。
萧琰深深望我:“从前的确让皇后吃了很多苦,今后不会了。”
春雨叩首:“如此奴婢也能放心,也请皇上放心。春雨在一日,便会拼尽全力使大辽和大齐结好一日,不致战端祸乱。”
萧琰亲自把春雨扶了起来,道:“你待皇后这样忠心,自然也会忠心于大齐,朕相信你会说到做到。”
春雨霍然再度跪下,一字一句生硬道:“奴婢小小女子没有那么大的情怀,此心只忠于皇后娘娘而已。”
这话说的硬冷,联系起她方才说过的话,其中深意令人心惊。
春雨是想说,我在后宫安好一日,大辽便会与大齐结好一日。我若一朝不好,以辽帝待她的情义,势必会考虑挥师南下。
萧琰果然神色微变,垂下手道:“随便你忠心谁,只要肯和亲大辽便好。”
他说罢便说朝政上还有正经事,先行离去。
我把跪在地上的春雨搀起来,心疼道:“你何必答应和亲之事,你若不肯答应,早晚都有解决的办法。”
春雨温柔一笑,道:“娘娘不必替奴婢难过,这一切奴婢早就想到了。”
我心里发堵,见春雨神色一晃,目光顺着窗户飘往远方。
“大辽手握大齐的太子、二皇子和嫡公主,如同握住了大齐半壁江山,岂肯轻易放手。若非我早已应允辽帝,三个孩子又怎么能如此顺利地回来。”她恬静说道。
“竟是这样!”我瞬间明白过来。当初孩子们归来,我便有所怀疑辽帝另有所图。但是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日日在我身边的春雨,会是这场交易的最终筹码。
她见我醒悟,只是轻轻点头。我鼻子一酸道:“凭你方才说的那么天花乱坠,可是你我心知肚明,我待你并不好。自你来了未央宫,我数次被赶去乐成殿,在未央宫的最后一段日子,也是清苦的有如冷宫。天下大乱之后,我也没能带着你逃离皇宫寻个好去处。反倒是你,一直在在我身边照顾我、救我、为我考虑打算。你没跟着我享过福,又为何要为我做出这样大的牺牲?”
她嗤得一笑,道:“娘娘当真以为奴婢是为你么?奴婢受侯爷大恩,命都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侯爷。而奴婢为娘娘做的所有事,都是侯爷想为娘娘做却没有机会做的。娘娘何苦觉得对不住奴婢,侯爷才是娘娘真正负了的。”
心已经不知是什么滋味了,苦涩到了麻木的地步。我听见自己喃喃问春雨:“我的确答应同他江湖偕老,然而最终还是没能赴约,他可怪我?”
“侯爷怎么会怪娘娘,他自然知道娘娘都是为了他。可是即使什么都明白,他依旧还是不快活。”春雨恳切道,“娘娘,如果来日有机会,你跟侯爷来大辽吧。在大辽,再没有人敢为难你们了。”
我涩然一笑,伸手抚摸着她的脸颊:“那么周府上下怎么办,近襄侯府上下又怎么办?错过了当初,注定没有来日了。”
鸿熙十五年八月十八,皇后收义妹魏氏,封做鲁国长公主。九月初,鲁国长公主下嫁大辽皇帝。一切仪典,皆由礼部奉旨督办。
秋风萧瑟,展眼又是一年秋。未央宫送走了春雨,便连最后一丝春意都没了。殿内仍然宫人众多,可我却从未感觉到这般孤寂。
春雨在时,即便她不言我不语,心依旧是半满的。许是觉得她在我身边,魏瑾也是在的。然如今春雨不在了,我如同迷失在黑夜里的小鹿,再也分不清方向。
第159章 贵妃薨
忙碌在后宫琐事当中,岁岁年年流逝极快。不过一展眼的功夫,冬天又到了。
那天殿外北风飒飒,飘雪千里。殿内焚着银骨炭,一团暖洋洋。尚宫局的主事前两日拿了簿籍来同我商量年末宴席恩赏的事,我大体翻阅过后,觉得有几处不妥,遂今日唤他来未央宫。
他恭恭敬敬站在底下,我往手炉里加了几块炭,同他说道:“自你上任之后这还是头一回过年,许多事情都不熟悉,所以你想按照旧例操办。只今年不同往年,有太后的孝在,皇上早就吩咐不许铺张。你打算置办的这些礼乐歌舞都不能要,出席夜宴的例菜也要裁撤一半,其他地方,也是能省则省。”
新主事瘦而高挑,大大的眼睛一转,一看就甚是精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