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珍珑.无双局-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澜明白了。穆胭脂在宫里的门路的确比自己多。她缓缓开口道:“核桃可会有危险?”
  “什么都不知情的人才安全。”穆胭脂从袖中拿出一只荷包放在了炕桌上,“你与秦刚相熟,将这只荷包送给核桃,她随身戴着。有心的人,自会找她。”
  蓝色缎面上绣着一枝丹桂。绿叶黄花。崭新的荷包,这是才做的。
  穆澜的手指从丹桂上抚过,想起了杜之仙身上的丹桂刺青,想起了杜之仙临死前朝桂树行大礼的情景。她将荷包收了起来:“说吧。要我进国子监查什么?”
  “我想知道陈瀚方在找什么。”
  “送我进国子监前,您和师父就知道陈瀚方在找什么?”
  “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国子监里或许能找到我需要的答案。陈瀚方拆书订书的秘密是你查出来的。”
  “成交。”
  穆澜麻利地将头发挽成道髻,站起了身:“我今天就回国子监。”
  穆胭脂松了口气:“我会尽力查你爹的事。”
  ………………………………………………
  回到国子监,学生们还在上课。穆澜径直去了医馆。
  方太医看到她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纪监丞已来打听过数次。我说你发了风疹,回家休养去了。你的‘病’再不好,愁的人可不止老夫一个。”
  他的眼神是这样慈爱,穆澜蓦然心酸。早在灵光寺脚下的梅村,奉旨连夜赶来给无涯看病,方太医就认出她了。怪不得他当时神情恍惚,脚下差点踩空。
  老头儿和穆胭脂合伙骗她,却指点她去找方太医。说他是能信之人。老头儿对她极愧疚吧?
  然而再愧疚,对她再好。都抵不过他和穆胭脂的情谊。正因如此,他才以命抵命,求得林家做出承诺,保她一命,给她留条后路?
  “方伯伯,你小时侯抱过我。十年过去,我长得很像我娘是吗?她是内宅妇人,在我记忆中极少出门。见过她的人不多。所以,您早就认出我来了是吗?”
  一句话吓得方太医蹭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胡须颤抖起来。
  穆澜跪在了他面前:“我全都想起来了。师父说这世上您是我能信之人。您也是与家父相交莫逆之人。我找不到别人,只能求您告诉我当年之事。”
  方太医木然地坐了回去,眼里渐渐浮起泪光:“你长得不像你爹娘。否则杜之仙怎敢送你回京。你长得,极像你的外祖母。杜老儿算无遗漏,所以才把我算了进去。是他告诉你,老夫乃可信之人吧?”
  ………………………
  卡文了。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清一件事,免得把大家饶糊涂。清明要回家上坟,大概四五天左右。所以更新也慢了。爆更推迟。。。


第167章 一杯清茶忆往昔
  方太医扶了穆澜起来,倒了杯茶放在了她面前:“初见你时,老夫有几分恍惚之感。”
  初见穆澜,她迎着朝阳而立,浅浅微笑。
  “一模一样的眉,春来抽出了新叶似的。最特别的是笑,你外祖母笑起来也这般,明明不是美人儿,却让人觉得天底下没有比她更美的。”
  穆澜此时的长发挽成道髻藏于乌纱巾中,相似的眉眼,多出几分干练清爽。
  方太医脑中一时闪现穆澜外祖母的脸,一时对着同样二八年华的穆澜,不免生出双兔傍地走的迷茫:“此事又太过匪夷所思。东厂抄斩,不可能漏掉池家一人。老夫想当然以为不过是长得像罢了。”
  穆澜回忆梅村的情景,轻声说道:“初时伯伯以为我是男儿,劝我留在皇上身边。是想让我博一番好前程吧?”
  “老夫悔得肠子都青了。”方太医苦笑着连连摇头,“皇上令老夫为你把脉。似乎也起了疑心。把脉虽不能极准确的分出性别。只是老夫看着太像先入为主,自然就肯定了你是故人之女。哪里还敢让你留下。”
  穆澜感激地看着他。心想如果被你拆穿,以当时无涯的心性,哪怕饶自己小命,也定不会让自己继续留在国子监了。
  她起身对方太医深揖首:“无论如何,伯伯为我隐瞒,已是救得我一命!”
  “你该谢你师父。”方太医摆了摆手道,“如今回想,你师父在先帝驾崩前以病辞官归隐,又这么巧收你为徒。莫不是早料到了这一出,提前做了安排?”
  虽然方太医只是猜测,穆澜却又是一惊。
  难道她想错了老头儿?然而是他让无涯照顾自己,进了国子监。师父究竟是怎么的心思?
  “老夫与杜老儿研讨医术,也曾大醉方休。至交好友,醉时也曾对他透露过当年遗憾之事。是以他知晓老夫与你外祖母的往事。这件事除了他,老夫家人亦不知情。杜老儿年轻时心性跳脱,竟偷偷去瞧过你外祖母,回来对我说,清秀而己,哪里是天下第一美人。老夫气极,从此不与他往来。”方太医说起往事,竟呵呵笑了起来。
  以老头儿的性子,还真做得出这种事来。
  见过外祖母,偏偏自己与父母生得不像,所以放心大胆让自己来寻方太医。还道他是可信之人。
  那时侯,老头儿就安排了一条让自己知晓身世的路?如果方太医嘴不严,岂非她早就能从方太医嘴里知晓身世?
  真是可惜。早知道就好了。她不用穆胭脂提醒,也不会这般被动。
  “老夫早该告诉你。然不知杜老儿安排,也没见你提过一句半句。池家惨烈,老夫也不愿提及。”
  穆澜苦笑着想,因差阳错。本来可以居于主动,如今却被动之极。
  触碰心事,方太医再不忌讳,说起了穆澜的外祖母:“你外祖母家与老夫是同一条街上的邻居。”
  方太医家世代从医,每代都有人在太医院供职。穆澜的外祖家姓侯,****小户人家,开得一间小小的药材铺子,与方家大药堂如萤火与月光。侯家只得一个独生女儿,打定主意要招赘婿养老。方侯两家家世差距太大,方太医也不可能入赘侯家。纵然年少时曾与邻家姑娘青梅竹马互生爱慕,最终仍然遵从父母之命另娶门当户对之人。
  侯家女儿也招婿入门,也只生得穆澜母亲一个独生女儿。没过几年,侯家女婿早早离世。
  “说起来我始终对你外祖母存得几分欠疚之心。孤儿寡母生活不易。你父亲那时年轻,但医术高明,前程无量。他孤苦一人,你外祖家又无男丁支应门庭。我便做了大媒。后来你父亲几次诊治得了帝后欢心,也懂得为官之道,没过几年就做了太医院院正。想着故人之女有个好归宿,我心甚慰。”
  说到这里,穆澜就明白了:“侯家没有人。池家也没了亲戚。我长得又像外祖母。进京还真是安全。”
  “杜老儿心思慎密。若非如此,怎敢让你进京?虽然过了十年,京城里的贵人也不会轻易忘了你爹娘。”方太医说罢,又是一叹,“当年那件事,说来也是一笔糊涂账。”
  十年前先帝缠绵病榻,太医院上下用尽全力,也无法治好。先帝自己也明白,不过是拖日子罢了。
  “生死有命,纵扁鹊华陀在世也无力回天。先帝一直服的是太平方。”方太医回忆着,眉心蹙成了深深的一道川字,“二月春寒,先帝又添了咳症。你父亲几乎整天都呆在宫里。先帝驾崩之前,病情似有好转。你爹已在乾清宫服侍整整两天,当天惦记着你生日,从宫里返家歇息。他刚离宫,先帝就薨了。紧接着太后知晓前一天夜里,你爹给先帝开了剂虎狼之药。药是他亲自煎熬,并给先帝行了针。整个太医院都惊了。给先帝换方是何等大事,居然你爹悄悄一个人就做了。太后震怒,这才有了池家抄家灭门之祸。时至今天,老夫也不明白你爹为何要行险换方。”
  先帝已病入沉疴。太平方子继续用着。池家也不会有此祸事。先帝驾崩前一晚发生了什么事,让父亲非要冒险开出猛药?
  穆澜想了想问道:“方伯伯,您是我爹娘的大媒。待父亲如子侄。先帝驾崩前,父亲可曾与你说过什么?或者那段时间,他有没什么异常的举止?”
  “你爹痴迷医道。也就是查询医案遍寻古方,看有无可能配出比太平方更有效的药方。”方太医回忆道,“我记得连着数月,一有时间他都在翻阅医案。并无什么异状。”
  父亲瞒着整个太医院行事,定有蹊跷。方太医也不知情。要查清缘由,还得在宫里寻知情人。
  方太医说完又担忧起来:“咱们做御医的,从来生死仅在贵人的一念之间。往事已矣。纵然好奇,这件事也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好查的。一个不谨慎,就万劫不复。”
  纵然父亲当时不得己选用了虎狼之药。太后要迁怒,她的确没地方说理。
  “我只想知道实情。如果真是父亲用药不慎。我就认了。”
  “老夫也想知道。谁没个好奇心呢?除非乾清宫素成老儿肯开口。”方太医摇了摇头,“他侍奉三朝皇帝。有些事烂在肚子里也不会说的。”
  穆澜眼睛亮了亮:“乾清宫的素公公?”
  她记得是这个老太监来杜家宣的旨。他是无涯身边的总管大太监。
  “十年了。宫里的老人没留下几个。经历十年前那场动荡的人不多了。”
  穆澜知道能从方太医嘴里了解到的情形就这么多。见时辰不早,她起身告辞。出了房门,她总觉得自己还遗忘了什么事情。
  “老夫与杜老儿研讨医术,也曾大醉方休。至交好友,醉时也曾对他透露过当年遗憾之事。”
  老头儿年轻时酒品不甚好啊。科举会试题目被他酒后无意中说给前祭酒听。与方太医醉酒后,他是否也会透露些什么?
  穆澜旋风般跑回了房间,拿出了穆胭脂给的荷包:“伯伯,你与我师父醉酒话当年。你告诉他年轻时与我外祖母的事。他自然也不会隐瞒他的事。他当年可曾恋过什么人?”
  蓝色的荷包上绣着绿叶黄花,一枝丹桂。
  穆澜的心渐渐加快。如果方太医知晓一星半点。是否她就能解开老头儿身上刺青之谜?死前对丹桂树下黄衫女子行大礼叩拜之谜?
  ………
  清明在路上,油菜花开了。很难得家中亲戚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与我同辈的就来了十四个。我家先生被一迭声的姑爷喊得脸都笑烂了。怪不得古时都想多生,老了在地下看着这么多后辈子孙,应该很欣慰吧。


第168章 师父爱遍长安花
  杜之仙恋过什么人?方太医不由失笑,故意板起脸来:“长辈的情事也是能随便打听的?”
  “我师父死不瞑目。”穆澜顾不得多加思索,将杜之仙去世前的奇怪举止告诉了方太医,“我换上了那件衫裙。亲眼看到师父朝丹桂树下的我行大礼。方伯伯,我想找到那个女人。想问她一句,为何对我师父如此心狠。”
  “丹桂……”方太医拿着那只荷包,盯着上面的那枝丹桂久久不语。
  穆澜急了:“方伯伯,这事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你是否见过这个荷包?”
  方太医将荷包放在桌上,认真地告诉穆澜:“我从未见过这个荷包。”
  穆澜不由失望,掐着手指甲不死心地问道:“您和师父饮酒大醉,他都没有透露一点点吗?就一点点!”
  见她掐着手指甲的那副可爱模样,方太医却是又气又急:“穆澜,查你家的事情,老夫理解。换成是任何人,都想知道那天发生了何事。就你家的事,已是能捅破天的大事!你不想想,帝后情深。先帝突然驾崩,太后悉数迁怒于你爹那剂虎狼之药。知道你还活着,立时就要你的命。你在国子监被人识破身份,也是砍头的大罪。如今皇上并不知晓你的身世,还护着你。若他知道……你可怎么办呀?你还有闲心思去管你师父的事?逝者已矣。纵有再多恩怨不甘与遗憾,那也是天注定。你这孩子……”
  他越说越生气,干脆背转身不看穆澜:“你赶紧走!老夫能与你说的旧事仅此一回。日后莫要来找老夫!”
  见把方太医气成这样。穆澜心里一片温暖。这些天她住在池家废宅,心冻得像冰一样,今天才感觉到一丝暖意。
  方太医气得吹胡子,心里泛起了浓浓的忧虑。帮穆澜等于把性命置之度外。他老了,不怕死。家里还有几十口人,族人数百。穆澜不知轻重,什么事都想管都想查,将来可怎么得了?
  胳膊被扯着摇了摇,他瞥着穆澜的手用力扯脱:“老夫没什么可对你讲的了。”
  “我不向您打听了。您别生气好不好?”穆澜讨好地转到了他面前,只差冲方太医摇尾巴了。
  那样的笑靥,烂灿眩目。方太医心一软嘟囔道:“不知轻重!”
  “是是是。我晓得错了嘛。”穆澜扶着他坐了,给他倒了杯茶,“您消消气。”
  茶壶不是很好。倒茶的时侯,几滴茶水顺着壶嘴淌下。眼看要滴在那只荷包上,方太医突然伸手将荷包移开了:“唉。你向所有人打听杜老儿的情事,所有人都会说,他风流一世。他少年中状元,生得又俊俏。京中名门闺秀想嫁他者不知凡几。他思慕的女子据老夫所知,至少有三届花魁。”
  穆澜扫过方太医的手,失笑道:“乱花渐迷人眼。也许师父负了某位桂花姑娘,所以负疚吧。不提他了。”
  方太医明显松了口气:“你要小心。老夫在太医院在宫中多年,都查不到的事情,你也莫要太勉强。你家就剩你一个。如你家人有灵,必也希望你好好活着才好。”
  穆澜见哄好了他,笑道:“我知道了。我不勉强。仅试一试而己。对了,八月我师父周年祭,我打算请假回扬州一趟。可惜他素来爱梅花,八月却不能折枝梅拜祭他。”
  想起与杜之仙交往一场,方太医也甚是伤感:“是啊,他最爱梅花。那年我与他赏梅,他兴致高,才会饮醉。”
  他眼睛一瞪:“你莫不是还想向老夫打听?”
  “我哪有?我不过随口一说罢了。方太医,学生病大好了,就此告辞!”穆澜像忘记了桌上的荷包,像兔子一样蹦出了房间。
  等她走了。方太医关了房门,怔怔地望着桌上的荷包出神。他伸出了手,手指颤抖着,轻碰了碰荷包的边缘,又收了回来。
  并未真正离开的穆澜站在窗户边上,从缝隙中默默地看着。估摸着时间,她绕到门口敲响了门。
  方太医回过神,打开房门。不等穆澜开口,将荷包扔进了她手中,瞪她道:“毛手毛脚!”
  穆澜嘻笑着,将荷包收进怀中,这才告辞出了医馆。
  闪进寂静无人的树林,她靠着树望着蓝天出神。
  “最爱梅花?如今香雪已成海。小梅初绽,盈盈何时归?”穆澜想起扬州杜宅找到的那幅梅图,喃喃念了出来。
  最爱梅花,却思丹桂。
  “思慕的花魁就有三位?老头儿你真够风流的!”
  方太医明明见过这只荷包,却装着不知。
  “宫里还有多少人见过这只荷包?”穆澜蹙紧了眉。
  十年,如果穆胭脂能查到父亲在先帝驾崩前一晚发生的事情,早就查到了。还有必要到今天才用这只荷包去引出从前的旧人?穆澜并不相信穆胭脂。她想起住在池家废宅的那几天,心里拿定了主意。
  她慢吞吞走回了擎天院。
  刚进宿舍就见到许玉堂和靳小侯爷在。两人见着穆澜好生惊喜。靳小侯爷亲热的态度吓了穆澜一跳。
  “小穆,你够意思。为了整谭弈,你把自己也赔上了。你定有解药是不是?”
  穆澜想起洒在谭弈身上的药粉,知道小侯爷误会了。她没有说破,只是笑道:“谭弈病好了?”
  “没有!”靳小侯爷哈哈大笑,“我看明天六堂招考他来不成!”
  那种药粉又非剧毒。长些疙瘩疹子,服些清热解毒的汤药就好。穆澜在端午赛马时顺手为之,只是给谭弈一点教训:“我看未必。不过,他就算缺考,那些举子若考上了,分来我们班,也是麻烦。”
  许玉堂笑道:“那些举子熟读四书五经,也未必能考上。小穆,你看历届招考监生的试题。”
  以许玉堂的能耐,弄到往届的试题并不难。穆澜看完喃喃说道:“我怎么觉得这些题目,林一鸣和小侯爷进六堂的机会最高?”
  靳小侯爷指着某年的试题大笑:“若让本小侯爷再遇这道品香的题,保管高中!”
  “有一年考的是御科。去年考的是乐科谱曲。每年都不同,真正考写试卷的极少啊。祭酒大人出的考试题目真是古怪。小穆,所有人都在猜今年祭酒大人会出什么样的题目。你猜今年会考什么?”许玉堂问道。
  “祭酒大人出题?”穆澜想起陈瀚方夜夜拆杂书的事,随口说道,“我猜没准是让大家写个荒诞传奇故事,鬼怪遇狐仙什么的。”
  许玉堂呆了呆,泄气道:“那可真是出人意料!”
  穆澜安慰他道:“如果真考四书五经,还不如直接从落榜举子中选六堂监生。祭酒大人出这样的试题应该是照顾别的监生之举。我看,反而不愁。水来土埋便是。”
  靳小侯爷大笑:“有道理!若考这些,我们班还怕那帮举监生不成?本小侯若进了六掌,我爹肯定大摆宴席,放鞭炮给祖宗烧高香!哎哟,不成。林一鸣那小子玩的花样比本小侯还多,他若进了六堂怎么是好?”
  说着又犯起了愁。
  许玉堂和穆澜都笑了起来。
  ………………………
  早起赶完文,今天上山了。普通越野都进不去,坐的东风大卡。。。


第169章 以题为饵
  新监生报考国子监六堂的人大概占全部新生的十分之一。举监生既有举人功名,几乎全部报了名。荫监生与捐监生报名者甚少。
  举监生们看到许玉堂和穆澜倒没什么反应。看到靳小侯爷和林一鸣,都忍不住嗤笑。这两位出了名的纨绔竟连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居然来报考六堂?
  靳小侯爷是看到过往考题后,想来撞大运。
  林一鸣想法很简单。林一川报了名,他总不能连名都不敢报吧?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关健不能输了气势。否则岂不成了林家二房不战而败?
  睥睨着各方不屑的眼神。林一鸣刷地抖开了折扇,不屑地想,六堂监生算个屁啊,老子争的是金山银海,比你们眼光高多了。
  谢胜武艺好,学业一般。他本来没想过要来报名,反倒是后来回国子监的林一川把他硬拽来了。
  在考场外见到穆澜,林一川嗖地窜到了她身边:“病好了?”
  她不是给他留了话?当她在放屁?穆澜白了他一眼,继续满面笑容和许玉堂靳小侯爷聊天。
  许玉堂相当配合。靳小侯爷更是上前一步。三人围成了个铁三角,生生将林一川挤到了外面。
  “白眼狼!”林一川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生出一种山不就我,我死皮赖脸就要上山的无赖心思,从许玉堂身上下手,“许三,你打小就对甘草过敏么?”
  许玉堂顿时尴尬不己。好歹林一川救了他一回不是?只得堆着笑谢他:“上次多谢你仗义出手。”
  “我们是同窗嘛,一个班的不是?”林一川热情地回应,冲着穆澜得意的笑,上前一步,将铁三角撑成了四人圈。
  狗皮膏药!穆澜心里暗骂,不动声色往外退了一步:“我寻谢胜有事,你们聊。”
  才走开两步,她蓦然回头,看到林一川目光如星,笑容灿烂的脸。
  “小穆。你又不信我了不是?你别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不怕被你连累。”林一川抢先开口,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不是连不连累的问题。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她要做的事绝不能让林一川参和进来。穆澜璨然笑道:“大公子,我长得很不错是吧?”
  什么意思?林一川眨了眨眼睛:“比本公子差了点阳刚之美,还算……不错吧。”
  穆澜的秀眉轻轻挑了起来,像两枚小刀子,话语异常温柔:“你粘着我,该不是看上了我的美色吧?”
  你还真说对了。林一川心里叹气,却不敢让穆澜知晓心事,苦笑道:“小穆,你明知道我真心想帮你……”
  “离我远点,就算帮我大忙了。”穆澜打断了他的话。
  “可是小穆……”
  穆澜被他缠得烦躁起来:“你没有龙阳之好。我有啊!你粘着我不怕被我误会?”
  声音有点大,站在考场外的监生们听得清清楚楚,好奇的目光刷地就望了过来。穆澜气极败坏地拂袖走向谢胜。
  谢胜握紧了拳头,看着穆澜那张精致的脸,后背的汗刷地就淌了下来,磕磕巴巴地说道:“小穆。我,我家就我一根独苗……”
  黝黑的额头淌下了汗,他转身急急走到了旁边。
  穆澜停住了脚步,猛一回头,看到监生们惊奇的脸色和林一川忍俊不禁的笑容,气不打一处来,沉默地离开了人群。
  一个声音突然插了进来:“有龙阳之好还好意思进六堂?”
  穆澜抬头一看,谭弈负手而来。两人目光相撞,谭弈眼里噙着一丝阴狠。他走过穆澜身边低声道:“别以为你救了我,我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你当我不知道你对我下了药?”
  “我救了条狗。没指望这条狗从此不咬人。”穆澜淡淡说道。
  锦烟忘记了自己,却喜欢上自承龙阳之好的穆澜。谭弈心如刀割。他深深看了穆澜一眼道:“从一开始我就讨厌你。后来才知道人的直觉真不会错。你羞辱了我,我当十倍百倍相报。”
  说罢拂袖而去。
  她羞辱了他?“有病吧!今天我真该算上一卦,是否诸事不利。”穆澜没好气的嘟囔着。她是否该放弃报考六堂?然而考进六堂的监生拥有一个资格,向祭酒大人提出一个合理请求的资格。穆澜想起与穆胭脂的条件互换,她想趁机试探陈瀚方。
  这时,考场开放了。国子监六堂监生身着六色礼服,簇拥着官员们肃穆而来。
  新监生们停止了对穆澜的议论,列队进入考场。
  试题悬挂在正中。墨字淋漓题写着一句诗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前朝有名的咏梅花。
  陈瀚方目光温和地望着坐定的考生们道:“求学之路艰苦,当学梅之精神,临寒吐蕊。却也不能读成书呆。今天六堂招考的题目以梅为题……写一个故事。荒诞传奇人物故事不限。自行创作。两个时辰为限。诸生且记住,考的是想象力。”
  监生们哗然。
  靳小侯爷和林一鸣嘴巴裂到了耳后根,提笔便写了起来。
  又是梅啊。
  穆澜想起了老头儿画的香雪海,想起了自己所练轻功的名字,想起了灵光寺里的那树红梅。她远远地望着陈瀚方,总觉得挡在眼前的谜雾后面就是真相。而这真相似乎是穆胭脂和杜之仙想知道的,又似乎和自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梅花?”林一川也蹙紧了眉。胸前那道伤口隐隐发烫。他想起了于家寨,想起了于红梅,也想起了灵光寺梅于氏房间那树红梅。
  安静的考场上众监生咬着笔头,想象着与梅有关的故事。陈瀚方缓步走出考场,心里再一次默念着那句对梅的诗句。这么多年过去,他仍然不知道这句诗词究竟想告诉他的是什么?
  他翻遍了国子监里的杂书,翻遍了百家诗,仍然寻不到答案。
  如果是一只铒,也许能让急于吞铒的鱼浮出水面。陈瀚方回过头,目光掠过了许玉堂与谭弈的背影。
  时至正午,一声锣响,考试结束了。
  新监生们在六堂监考监生的目光下交了试卷,出了考场。
  “我写了个梅中仙的故事。某年某书生赴考,于梅林中小憩,突然梅香隐隐,眼前出现了一个绝色美人……”林一鸣洋洋得意地向靳小侯爷说道。
  靳小侯爷微眯着眼望着他,咬牙切齿道:“林一鸣,你该不是偷看了本小侯爷的试卷吧?书生赴考进梅林遇梅中仙是本小侯爷想出来的!”
  “嘁!”林一鸣不服气地瞪着他。
  林一川又粘上了穆澜:“你写的是什么?”
  穆澜见他眼神闪烁,心中一动:“灵光寺的故事。”
  林一川嘶了声吸着凉气,窃笑道:“我也是。小穆,咱俩真是心有灵……”
  穆澜已大步走开。
  “哎哎,你不想知道那只翡翠貔貅?”
  想起与侯庆之的那顿酒,穆澜心一软停了下来:“真存了东西?”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我宿舍。”林一川左右扫了眼,扯着穆澜往玄鹤堂去了。
  ………
  上章称呼的问题,容我回家再改。这几天的错误与不细致的地方,回来再修。


第170章 两张试卷,两个故事
  谢胜大概是担心穆澜真看上自己,见穆澜和林一川进宿舍,掉头就走了。林一川巴不得他不回来,关了门拿出一只木盒。
  盒子里装着一只五十两的银锭。
  “亏得我是通海钱庄的大东家。悄悄开了库房取了,无人知晓。”林一川得意地瞥着穆澜想,总有法子让你甩不开我。
  侯庆之存在通海钱庄里的东西是这枚银锭?穆澜拿出银锭仔细看了看。银锭上铸着一行字:世嘉,五十两。
  这是户部官银。
  侯庆之抹喉跳楼前说有人偷换官银,就是这个?穆澜掂了掂份量,感觉沉手。
  林一川对银子绝不陌生,指点穆澜看:“这是灌铅银。比五十两银更重。”
  他拿了一把刀出来,使了内力切下一块。银皮里面裹着一坨铅。
  “如果户部拨去修河堤的银都是这种灌铅银。银两再使用需重新融铸。那时侯侯知府才发现库银全是灌铅银。银已入库,他若上报,也无证据。只好暗中变卖家财向富户借银补了亏空。那三十万两灌铅银都应该还在淮安府银库里。侯庆之保留一锭有什么用?能当证据吗?”穆澜疑惑地问道。
  “三十万两银子造假,幕后之人权势不可小觑。普通人做不到。侯家担心连那三十万两假银都保不住。这锭银子是送进岳家保存的证据。沈郎中金殿撞柱自尽。这锭存在通海钱庄的灌铅银就给了侯庆之。他一时热血上头,以死将事情闹大。自尽前遇到你,把提银的信物就交给了你。”林一川分析完叹道,“话说,朝廷上下除了东厂,我还真想不出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两种可能啊。一是东厂干的,被人发现了,于是毁河堤揭穿此事。二,不是东厂干的,幕后之人想嫁祸谭诚。没想到侯知府暗中筹银把河堤修好了,所以把河堤毁了,将事情揭破。”穆澜随口一说,不知为何想到了珍珑。
  她心里没来由一紧。也许穆胭脂所组的珍珑是所有那些被东厂所害的家族。杜之仙隐居十年,他是否在暗中联络他的门生弟子呢?这些世家门阀虽然被诛族灭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加起来的力量绝不会小。如果真是珍珑所为,为了复仇嫁祸东厂毁掉河堤水淹了一县百姓。这是什么样的复仇?毁天灭地都不惜吗?
  “先留着吧。侯知府夫妇差不多也该被押解进京了。将来若有需要,我们再交上去。现在我们也没办法查。”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